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_第1页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_第2页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_第3页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_第4页
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县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xx县“7.15”、“7.26”特大洪灾抗灾救灾工作总结 县赈灾救灾办公室(xx年12月16日)今年7月15日、7月26日,因受第4号“碧利斯”风 暴和第5号“格美”台风的影响,我县在短短的、不足半 个月的时间内连续两次遭受洪涝灾害,全县人民蒙受了巨大 的生命财产损失。其中“7.15”洪灾,是我县有气象记载 历史以来遭受的一次“受灾范围最广' 基础设施损毁最严 重、被困和死亡群众最多、抢险难度最大”五百年不遇的 特大洪涝灾害。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袭击,县委' 县政府 沉着应对,果断采取系列强有力措施,组织全县干部群众 全力开展抗洪抢险,尽最大努力挽救

2、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 损失。洪灾发生,县委、县政府坚持不等不靠,团结带领 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生产自救和灾后重建工作,始终 把抗灾救灾工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压倒一切的头等大 事来抓,始终把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 程' 德政工程来抓,尽最大努力把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 度,尽快恢复灾区人民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确保了全县 政治、经济' 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现将我县抗洪救灾工 作总结如下:、全县洪灾基本情况在u7.15 u7.26"洪灾中,全县25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人口达48万,其中死亡46人、失踪5人、因灾受伤2 39人,县内农业、工矿企业和水利、交通

3、、电力、 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均遭受严重破坏,39000多户、12万多人因灾缺粮,直接济损失达12亿以上,其中樟树、金龟、黄泥、城关、城郊、塘门口、碧塘、湘阴渡、复和、马田、大布江等乡镇受灾最为严重。一是灾民房屋受损严重。全县共有62 62户房屋因灾被损毁, 其中全倒户3286户。因洪灾引发地质灾害,造成地质灾害 隐患户1732户。二是基础设施受损严重。水利水电设施方 面,全县54座水库不同程度遭受破坏,3000多口山塘和鱼 池被冲垮,3725处3 . 6万米渠道被冲毁;x x-级、xx二级等45座电站被洪水淹没或机房进水,县内输供电设施 损毁严重,共冲倒电杆228根,毁坏电线42 7公里,全

4、县 25个乡镇的大部分供电台区供电中断;县自来水一厂、二 厂供水设施均遭受破坏,县城供水全面中断。交通设施方 面,共冲毁公路520处178.3公里,毁坏较大桥梁19座。 全县主要交通干线都不同程度受损,10 7国道、s212省道、 京广铁路xx段及鲤七、鲤大、永塘、金香公路等县乡主 要公路全部中断,有相当部分村组公路被损,县城主要街 道被淹,全县公路交通瘫痪。广电、通讯设施方面,共冲 倒电话电杆3170根,毁坏通讯光缆3 80公里,22个移动 通讯基站不同程度被损坏;县乡广电光缆联网和刚刚建成 的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网络遭到重创,直接损失1 730万元。三是农业受损严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5万亩

5、,成灾面 积29.5万亩,绝收面积17.4 2万亩,水毁沙压耕地面积2. 94万亩。县种子公司杂交稻制种生产基地3160亩制种因灾失收;854 1亩未收摘完的烟田受损;冲垮栏舍4. 44万平方米,冲走或淹死大家畜5100头、家禽20万羽、成鱼5913吨、 鱼种3000多万尾。四是工矿企业和学校、医院受损严重。 全县20所学校因滑坡或泥石流受损,冲毁校舍11间650 平方米损坏校舍17处。全县95个煤矿被淹,36个煤矿发生 山体滑坡,直接经济损失达2.38亿。商业系统工程14家企 业均遭受不同程度损失,直接经济损失600多万元。12个 县属国有企业都不同程度受灾造成各类企业损失3.5亿。全县卫生

6、系统有数家医院进水,部分基础设施受损,107台 件医疗设备被毁坏,直接经济损失454.5万元。二、全县抗灾救灾工作工作开展情况灾情发生后,我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部署和要求, 紧紧围绕“五个确保”的工作目标,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千方百计帮助灾区人民尽快恢复 生产、重建家园,确保了全县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1 0月 3日,省委书记张春贤到我县视察灾后重建工作,对我县的灾 后重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一)紧急转移被洪水围困的群众。灾情发生后,我 县立即启动了抗洪救灾应急预案,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 扎实有效开展抗洪救灾工作。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奔赴抗洪 救灾一线,组织10

7、0 0多名机关干部和全体乡镇' 村干部深 入到受灾一线,及时组织转移、疏散群众,尽最大努力保 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共先后紧急转移群众17. 5万 人,和解放军武警官兵一道解救被困群众7 963名。(-)妥善安排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洪灾发生后, 我县迅速组织力量,紧急拨付门0万元资金,调运100顶 帐逢,采取投亲靠友、搭建帐逢、临时租房等办法,及时 对6000多户房屋损毁户进行了临时性安置,并按照每人每 天1斤大米和2-3元生活补助的标准,向需要救济的灾民发 放了救济粮食和款物。截止12月1 2日,全县已发放生活 补助资金45 0万元;发放衣物48668件、棉被10000床'

8、; 大米520吨、面条23640斤、饼干13280斤、食用油1986 桶,其他用品若干,总价值约300万元。春节前的1 50万 元生活费,即将发放到灾民手中,确保灾民的基本生活需 求。(三)全力推进灾后住房重建。为确保全县倒房户住 房重建工作在xx年12月10日前全部完成,xx年春节前全 部搬进新居,我县采取了系列非常措施,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工作。截至12月12日,全县6212户房屋损毁户,其中3286户全倒户除683户通过租购房等形式安置外,其余全部建成一层以上;其余房屋损坏户已全部修建好。目前,全 县2 5个乡镇已全部通过县住房重建验收工作组验收合格。为了切实改善灾民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我县在

9、开展灾后住房重建过程中,按照中央及省、市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统一规划建设36个灾民住房集中安置点。目前,城关镇“金鹰家园彦林新村”、金龟镇清水村和三联村、太和乡仁忠村、油市镇燕尾村、樟树乡腾头村、湘阴 渡镇滩洞村等集中安置点的住房建设已基本完成,部分住 已搬进新居。这将建成我县乃至全市、全省一批社会主义 新农村样板点。同时,为了防止新的灾害发生,切实保护 好灾害危胁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县从国土'建设、 民政、财政等单位抽调20名业务人员组成四个地质灾害隐 患户勘定核查组,分赴各地对地质灾害隐患户进行现场勘 察、核定。经核定,全县共有地质灾害隐患户1732户。对 核定的地

10、质灾害隐患户搬迁重建的,县里在用地、贷款等 方面参照执行“全倒户“住房重建的各项优惠,并按每户1000元的标准补助,对暂不愿搬迁建房的,各乡镇专门制定了地质灾害防治预案。目前,全县已有600多户地质 灾害户择址建房。(四)及时组织水毁基础设施抢修。在洪水消退的当 h,我县就组织公路、交通、水利、电力、电信、广电和 移动'联通等部门赶赴受灾现场,连日开展水毁基础设施 紧急抢修。在短短3天时间之内,全县大部分道路交通' 水渠、供电、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临时性恢复。然后,对各水毁设施我们又组织了整修、检修、改造。 截至12月12日,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方面,先后共投入资 金34

11、1万元,完成渠道修复工程34. 1公里,修复水库29 座,修复塘坝243 7处,完成土石方39878立方米,浆砌石 1962 4立方米,浇注混凝土 7551立方米,完成总工程量的 95%;水毁水电设施恢复方面,共投入资金958万元,完成 了受损输发电设备、厂房' 防洪闸等设施检修,45座受损 电站均已恢复正常发电,所有受损供电台区已全部恢复正 常供电;水毁交通设施恢复方面,共投入资金500多万元, 完成水毁省道路基修复459 6立方米、省道及县乡公路修复 21 6公里、铺筑沥青和沙石路面167 50平方米,浆砌挡墙 863立方米,改建涵洞610道,s213线崔家桥和忠和张家 桥正在改造

12、外,其余已基本恢复通畅;广电' 通讯设施修 复方面,目前全县受损的广电、通讯线路全部恢复,移动 通讯和固定电话基本恢复正常。(五)迅速开展农业和工矿企业生产自救。灾情发生 后,我县立即组织1000余名干部职工和专门的技术队伍深 入灾区指导和帮助灾民抢种补种改种,指导和帮助受灾工 矿企业开展生产自救。农业抗灾补损方面,投入75万余元, 紧急调入种子4.4万斤、化肥54吨、农药1800包,及时 免费发放到25个乡镇。截至12月12已全县共完成农作物 补种22. 1万亩、生猪补栏2. 64万头、家禽补栏3 6. 2万羽, 补放鱼苗501万尾,在碧塘、湘阴渡' 城关等重灾区建立 农业补

13、损示范点3个、面积3200亩,在鲤鱼塘、碧塘、塘 门口等乡镇创办马铃薯生产基地3个、面积30 00亩,现正 在开展冬种、冬开,并规划建设x x冰糖橙基地。为了帮 助灾民补损增收,我县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 程”,进一步加大了对灾区劳动力培训力度,努力增加灾区 群众的劳务收入。工矿企业生产自救方面,组织业务主管 部门深入工矿企业,指导和帮助企业抢修被毁的设备设施, 尽快恢复生产。到8月底,全县138家因灾停产的冶炼、 煤矿和商业、供销等企业已全部恢复生产。(六)大力开展救灾保学和医疗救治。救灾保学方面,及时组织力量对受灾学校进行清淤,对毁坏的基础设施进 行抢修、改造。先后投入资金226.

14、5万元,新建教学用房2750平方米,生活用房6510平方米,维修围墙24000米,护坡4150立方米,清理土方350 0立方米,添置教学设备设施414 .1万元,现除千冲学校综合楼、湘永学校安陵分 校教学楼两个工程量较大的重建项目正在装修外,其余受 灾学校修复工程均已于8月下旬全部完成,所有学校9月1日前都按时开学,无一名学生因灾辍学或失学。医疗救治 方面,灾情发生后,全县紧急启动救灾防病预案,及时抽 调医疗防疫机动队和救护车奔赴各乡镇开展医疗救治和现 场饮水消毒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实行24小时值班,以加 强传染病监测和疫情报告。全县共消毒水井4678 口,消毒 灾民周边生活环境138.1万平

15、方米,投放消毒药品11.1吨, 救助伤病灾民756 0人,发放灾后防病知识宣传资料3万余 份。确保了全县在大灾之后无疫情发生。(七)广泛开展赈灾募捐活动。为了广泛筹集救灾资金,我县发动全县所有干部职工和机关单位进行捐款捐物。 同时,积极向上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争取支持,向社会 各界广泛募集救灾资金,千方百计筹集救灾款物,想方设 法帮助灾民解决灾后重建中的各项实际困难。8月份,县领 导亲自带队,组织县赈灾救灾办' 县民政局等部门,先后 到北京、广州、长沙、郴州等地举行“xx籍在外人士及 企业赈灾募捐”活动,共募集现金220多万元,物资30多 万元,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据统计,全县共募集

16、救灾资金576万元,其中县内募集3 00. 8万元,县外275. 2万元。县直各单位按募捐标准完成104家,到位资金98 . 35万元,干部职工参与捐款87 88人,捐款金额202.4万元。三、全县抗灾救灾工作主要措施为了全力抓好全县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县委、 县政府采取了系列非常举措,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创造性 地开展工作,取得令人注目的成绩。(-)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了抗灾救灾工作的顺利开 展。一是成立高规格的领导小组。灾情发生后,我县立即 召开了县领导会议,专题研究抗灾救灾工作,并迅速下发 了关于切实做好“7. 1 5”特大洪灾赈灾救灾工作的紧急 通知'关于切实做好灾后重建工作的

17、通知,成立了赈灾 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县 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县委' 县人大' 县政府、县政协 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并从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了专门的 赈灾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抗灾 救灾工作领导小组,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镇长任副组 长,明确了一名领导专抓住房重建和交通' 水利水毁基础 设施恢复' 救灾保学、生产自救和工矿企业恢复生产等工 作。二是组建四个专项工作小组。根据本县实际,县委' 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灾民生活安置和住房重建工作方 案、“7.15”、“7.26”洪灾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方案'

18、;水毁公路灾后修复工作方案'灾后恢复重建和救灾保 学实施方案等四个专项工作方案,对其工作重点和任务 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根据全县灾后重建工作重点, 分别组建了灾民生活安置和住房重建'水毁道路交通设施 恢复' 水毁水利工程修复、救灾保学等四个专项工作小组,实行“一个大组管总,四个小组抓落实”的格局。三是实 行领导联系点制度。为了加强对各乡镇抗灾救灾和灾后重 建工作的领导,根据县级领导分工分别确定了联系各乡镇 县级领导。县委、县政府明确规定:每个县级领导负责联 系一个乡镇的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督促工作落实。同时还安排了相关单位对口支持。四是组建25个派驻乡镇 灾后重

19、建工作组。为加强对各乡镇抗灾救灾工作的督促、 指导,强力推进全县灾后重建工作,8月份,我县从各县直 单位抽调88名骨干力量组成25个县驻乡镇灾后重建工作 组,派驻乡镇指导、帮助、督促其抓好灾后重建工作。(二)明确工作任务,确保了抗灾救灾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县里根据本县实际,先后出台了灾民生活安置和 住房重建工作方案、c7.15 "7.2 &洪灾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工作方案、水毁公路灾后修复工作方案、灾后恢 复重建和救灾保学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和方案,对工作 重点、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同 时,对每个乡镇,县里都明确2至3个县直单位对口扶持 单位。每个乡镇对本乡镇灾

20、后重建的每项工作、每个住房 重建户,都分别明确了具体责任人;县里对每个水利工程、 每处交通设施恢复工程、每所受灾学校改建工程都明确了 具体负责单位、负责领导和责任人,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事管。为了进一步强化责任,县委、县政府决定将抗灾救灾、灾后重建工作纳入所有联系乡镇的县级领导、 相关工作责任部门、联系乡镇的责任单位和各乡镇年终考 核内容,并对灾后住房重建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和“三挂钩j 对重点水毁基础设施、住房重建、生产自救、 救灾保学项目实行包干责任制,分别明确了具体责任单位 和责任人,做到每个项目都有1名领导负责、有专门工作 班子、有详细的进度安排和具体的实施办法,真正在全县

21、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强化部门服务,切实提高了抗灾救灾工作绩效。 第一,着力抓好灾民建房规划' 选址。从国土、建设、规 划'设计院等单位抽调技术人员组成县灾民住房重建工作 技术服务组,专门负责全县灾民住房重建的选址、土地调 整、规划设计等技术服务工作,免费为灾民提供1-3套户 型设计图(60平方米、80平方米、100平方米)。第二,着 力抓好灾民建房建材物资供应服务。县里专门成立了 “县 灾后重建建材物资供应服务总站s安排专项资金,组织专 门人员到县外水泥、钢材厂商为灾民联系、订购建材;各 乡镇也相应成立了 “乡灾后住房重建建材物资供应服务站”, 每个乡镇

22、都安排了 10余名乡镇干部专门为灾民联系、订购建材物资,以保证灾民建房需要。第三,着力抓好建材市场价格监管。组织县物价、工商、公安、国土、建设等部门到县内砖厂、沙场、采石场和建材销售点宣传价格政策法规,开展价格检查,对乱涨价' 非法牟取暴利的违法行 为及时进行教育和查处。第四,着力抓好灾民建房贷款服 务。县民政、财政、信用联社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支 持灾民重建住房发放专项贷款的通知九明确规定:灾民建 房贷款户每户可申贷5000元一2万元,2年内贷款利息全部 由县财政负担。各乡镇信用社和乡财政所、民政办等部门 一起开展上门服务,及时为灾民办理贷款手续,提供贷款 支持。据统计,全县共发放贷

23、款871.5万元' 1288余户。(四)实行奖励措施,充分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 在按照上级要求给“全倒户”每户5000元建房补助的基础 上,县里对严重危房户及房屋修缮户和地质灾害建房搬迁 户每户再补助30 00元和1000元。为充分调动乡镇和灾民 抓灾后住房重建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快全县灾后住房重建 进度,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凡在xx年10月31日前建 成一层住房的全倒户(包括购房),每户奖励800元;凡在 xx年门月30日前建成一层住房的全倒户(包括购房),每 户励400元;凡重建任务在100户以下的,在xx年10月 31日前全部完成灾民安置任务、验收合格的,按建房户每 户20

24、0元奖励乡镇;凡重建任务在100户以上的乡镇,在 xx年门月30日前全部完成灾民安置任务、验收合格的, 按建房户每户200元奖励给乡镇。为鼓励各乡镇结合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抓好灾民住房集中安置点,县财政又想方 设法挤出300万元资金,对灾民住房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 配套工程完成好的乡镇,给予一定的补助;对创建灾民住 房集中安置点示范工程,给予奖励。据统计,全县共发放 建房补助款1 822.3万元,发放奖励资金17 4万元,发放 集中安置点补助款24 0万元。(五)加强进度督查,有力推进了灾后重建工作进度。为了加强对各乡镇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指导、 督促,县委、县政府向各乡镇下派了 25个县驻

25、乡镇灾后重建工作组,要求其负责抓好所驻乡镇灾后重建工作进度的 日常督查,要在每周五之前向县赈灾救灾办书面报告所驻 乡镇抗灾救灾工作开展情况。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 和县赈灾办对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各驻乡镇工作组 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的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督查,并将督查 情况通报全县,对工作不力、进度较慢的及时下发督办卡。9月底,为加大督查力度,加快全县灾后重建工作进度,县里又专门成立了4个灾后重建特别督查组,由县委书记任组 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分别带队, 分片对乡镇进行巡回督查,并定期召开会议,集中研究解 决全县灾后重建工作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在县电 视台开辟了灾后重建工作专栏,及时报道全县灾后重建情 况,定期公示各乡镇住房重建进度。(六)开展主题活动,营造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抗灾救灾工作的浓厚氛围。在抗灾救灾过程中,我县组织开 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营造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抗灾救 灾工作的浓厚氛围,有力推动了抗灾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一是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