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_第1页
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_第2页
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_第3页
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_第4页
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富源县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富源地处云贵交界,东邻贵州省盘县、兴义市,南接罗平县,西连麒麟区、沾益县,北与宣威市毗邻,距离昆明200公里、曲靖75公里,素有云南东大门、滇黔锁钥之称。全县国土面积3348平方公里,辖9镇1乡2街道、161个村(社区)、1723个自然村、16.87万户农户,总人口79万人。年平均气温13.8,降雨量1100毫米,平均海拔2000米,森林覆盖率44%,城镇化率34%。富源是国家级贫困县,全县97%的国土面积为山区,贫困人口有15万人,水利化程度仅为15.6%,2万余户电网未改造,22.46万人饮水不安全、6.07万人饮水困难,140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主干交通等级率较低

2、。富源是资源大县,素有“八宝之乡”的美誉,煤炭资源远景储量达276亿吨,已探明储量87亿吨,是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和全省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县,其中储量42亿吨的老厂无烟煤片区为我国江南最大的无烟煤田。全县共有地方煤矿132矿141对井。建成了西南地区最大的装机容量360万千瓦火力发电厂滇东电厂和雨汪电厂。富源是高原特色农业基地县,“大河乌猪”是继江苏省苏太猪之后第二个国家级地方优良新品种,是云南第一个国家级优良品种,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富源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建有集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东恒集团。富源是全国魔芋种植加工基地县,2013年种植魔芋12.8万亩,种植面积

3、占全国的1/10、全省的1/3、全市的2/3,加工精粉1050吨,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地。种植蓝莓5000亩,连片规模居全省第一;核桃累计种植面积达50.6万亩,建成年产15000吨核桃乳、500吨精制核桃油的聚农公司,产品在省内市场占有率达30%。一、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以2013年为例,富源县实现生产总值168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7.9亿元、同比增长25%;财政总收入30.8亿元、同比下降13.1%,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19%;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8354元、同比增长16%;农民人均纯收入6860元、同比增长15%。一是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巩固

4、提升传统粮烟产业,积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粮食播种面积达99.6万亩,总产40万公斤,同比增4.2%,全年粮食生产呈现“双增”局面;收购烤烟32万担、实现产值4亿元。大力发展大河乌猪、魔芋、核桃、蓝莓等高原特色农业,推进大河乌猪庄园、信发牧业庄园和佳品蓝莓庄园建设。全年出栏肉猪191万头、实现畜牧业总产值24亿元,种植魔芋12.8万亩、实现产值4.3亿元,种植核桃5万亩、累计种植面积达50.6万亩,移栽蓝莓2000亩、累计达5000亩、规模居全省第一,全年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46.7亿元。二是新型工业化有力推进。煤电产业稳步发展,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强化煤矿技改扩能,新建矿井5对,技改煤矿7对,

5、完成县域原煤产量2250万吨、实现产值214.5亿元,发电115亿度、实现产值33.5亿元。煤化工和非煤产业有序发展,华鑫焦炉尾气制天然气项目投产,泽鑫铝业铝产品加工投入试运行,以昆钢、德鑫为重点的500万吨煤化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60万吨阳极炭素、2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全年可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285亿元。三是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住宿餐饮、社区服务等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全年可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43亿元。二、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虽然富源县按照“产业建设年”要求,做实做稳一产、做优做强二产、做大做活三产,经济实力

6、得到不断增强。但从总体上看,产业发展仍不成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三农问题千头万绪。自然灾害和疫病防治依然严峻;农资价格涨幅过高,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技干部专业结构单一、知识老化问题依然突出,装备差、推广手段落后,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尚需进一步完善;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主要农产品面临着市场风险,以“大河乌猪”、“富源魔芋”为主的特色农业标准化建设滞后,龙头企业产品整体质量还不够高,缺乏精品名牌,参与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强,农产品面临着市场风险。 (二)煤炭独大问题凸显。富源县是云南省产煤大县之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靠煤炭产业支撑,财政收入、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

7、收致富等靠煤炭,但从2012年下半年以来,富源县煤炭价格大幅下跌,煤炭市场持续低迷,煤炭经济严重受挫,煤炭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县域经济呈现“一损俱损”之态势,就财政收入来说,2013年富源县财政收入比2012年下降了3亿多元。(三)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三产业发展总量偏小比重偏低,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交通运输、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大而不强,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中介服务、物流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起步晚、发展慢。城镇化水平较低,2012年,我县的城镇化率为32%,与全市40%、全省39.3%、全国52.07%比较,相差甚远,城镇化水平与经济总量极其不相符。第三产业发展总量偏小

8、比重偏低,发展环境有待改善,与其他发达县相比,富源县的服务业基础设施总量不足,路网密度小,技术等级低。专业性高素质人才亟待引进,富源县具有现代物流、金融、企业咨询、房地产开发、信息管理、批发零售业、餐饮业等行业的高端专业人才匮乏,对服务业的发展缺乏智力支持,无法满足富源县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与创新。 三、富源县在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中的突出区位优势区位是一种地理位置和地缘格局禀赋,只要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加以开放利用,就可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1.资源丰富。富源素有“八宝之乡”的美誉,境内不仅土地、水能、动植物资源丰富,矿藏资源更为丰富,已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藏资源有煤炭、萤石、铅锌、硫铁矿、铁

9、、石膏、金等4类21种。除矿产资源外,还盛产魔芋、火腿、蓝莓、银杏、核桃、黄梨、酸菜、酒、豆等特色农副产品。2.交通便利。境内建成了以2208铁路、南昆铁路、曲胜高速公路和省道205线、101线为重点的交通网络,正在建设的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做前期工作的富兴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初步形成了“一主三支两铁”为主骨架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一)明确产业定位,调整产业结构。1.将农业发展放在基础性地位。持续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一是打造优势产业集聚区。壮大专业化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大力扶持发展玉米、马铃薯、优

10、质水稻、牛羊、蔬菜、油菜、生姜、蚕桑等共性优势产业,积极鼓励发展魔芋、大河乌猪、蓝莓、核桃等地方个性特色产业,科学引导发展经济效益好的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共性优势产业板块连片、规模聚群发展,个性特色产业区域集中、中心辐射发展,新兴产业市场引导、因地制宜发展。二是培育壮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计划,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培育打造一批、引导发展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集群。引导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三是构建农产品市场物流体系。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乡村流通工程”,建设辐射面广、物流便捷的区域性农产品批发市场、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大力发展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

11、企对接、生鲜超市等农产品新型销售方式,探索农产品电子商贸交易、网上交易网下配送等新型销售业态。四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强与高等院校在关键领域、关键技术上的研发合作,鼓励科技人员参与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实用骨干技术的推广应用。五是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开展“三品一标”认证,争创农产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知名品牌。六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瞄准知名企业,引进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产业关联度高的农业项目。2.将工业发展放在战略性地位。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交通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延伸产业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富源县煤炭黄金十年时期已成为过去式

12、,依靠煤炭初级产品发展已不适时宜,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发展思路。二是做大做强做优工业。加快现有企业裂变扩张、提质增效,促进生产能力由上游向下游拓展,由低端向高端发展,打造一批产值和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成长性好的工业企业,积极拓展市场,提升管理水平,推动产品升级换代,壮大企业发展规模,构建以主导产业引领关联产业、支柱企业带动配套企业的发展格局。加快全县煤化工产业发展规划,做好煤炭、煤化工、煤电产业发展和水资源开发综合利用综合平衡,通过整体规划,建设一批集规模优势、环保优势、节能优势一体的产值超亿元的新型煤化工企业。三是建好工业园区,打造发展平台。加快规划建设“一园四片区”

13、,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吸引大资金和承载大项目的能力,规范政策扶持,赋予管理权限,在土地使用、税费征收、项目审批、资金支持等方面予以优惠。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以行业协会为主要渠道,采取委托招商、中介招商、联谊招商、会展招商、顾问招商等多种形式,抓住国家实施云南桥头堡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有针对性地进行招商引资。3.将第三产业发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富源县创建“滇东一流县”的重大战略任务,着力突破瓶颈、优化环境,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一是改善第三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第三产业发展政策,推动放宽市场准入、实行税费减免、优惠

14、土地供应、加强资金支持、促进人才引进、完善社会保障、控制用水用电用气用地价格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融资力度。设立第三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参照省、市和其它服务业发达县的做法,拿出一定财政资金,通过投资补助、贷款贴息、注入资本金等方式,带动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旅游、为农服务、现代物流等有发展潜力的领域,形成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三是加强第三产业市场监管。提高服务行业规范化管理水平,规范服务价格和收费,建立服务业价格形成机制,减少服务产品的政府定价和指导价。加快贯彻落实物流、金融、电信、运输、旅游、商贸、餐饮等国家或行业标准,对尚无标准的新兴服务行业

15、,鼓励企业、地方和行业协会先行制定服务标准。严厉打击虚假信息、质次价高、强买强卖等不规范问题,鼓励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发展,加强行业自律,鼓励消费者通过法律渠道维护自身权益。 (二)合理规划布局,加快城市建设。紧紧围绕建成宜居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的目标,解放思想,合理规划,多元融资,强化管理,全力建设“富源新城”。1.着力城市规划,结合多山、环山城市特点,制定“一片两线四园五湖八景”建设重点(即:建设北片区一片,建设东绕城线和西线迎宾大道(暂定名)两线,提升旧城山公园、玉贞观公园和新建鸣凤森林公园、东岭森林公园四园,建造“玉顺湖、玉贞湖、清溪湖、九龙湖、胜境湖”五湖(暂定名),恢复建设“石龙古寺、东

16、岭晴云、峦岗翠竹、宣威晓月、玉真仙桥、白马留泉、众壑秋潮、清溪仙洞”八景),打造坝山结合、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环境。2.稳步推进旧城改造。采取招商引资的形式对县城重点区域进行改造,加大安置房及公益性项目建设。3.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资金、争项目、争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民间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BT、BOT、EPC等多种形式,多方争取资金,加强供水、供电、公共交通、排污、防洪、绿化、环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建设。(三)留住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人才。1.留住本地人才。不断增加人才总量,提升人才素质,千方百计留住本土人才,多渠道培养人才。人才是一种

17、特殊资源,其价值完全在于开发使用。教育培训是人才成长的“孵化器”,要实现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的人才扎根忻州,留住本土人才施展才能,必须抓好人才的教育培训。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慧眼识才,大胆用才,不仅专家、院士、博士是人才,技术工人、土专家、田秀才也是人才。其次高校毕业生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亲情感召、政策吸引、宣传引导等措施,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引导本土高校毕业生返回故乡,为家乡经济建设效力。同时充分挖掘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岗位,拿出一定数量的空额编制,每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一批,既有效地缓解了就业压力,又提高了本土人才的利用率。2. 引进外地人才。优化人才环境引进外地人才推进综改试验区转型跨越发展,项目是重点,人才是关键,“招才引智”比“招商引资”更具战略意义。引进一个领军型高层次人才,能够带动一个团队,办起一个企业,兴起一片产业。要通过把握各种资源,动员各种力量来引进高端人才。要采取“柔性”引才措施,突破“刚性”制约,坚持“不求所有,但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