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1页
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2页
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3页
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4页
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附件21:湖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校示范性特色专业建设任务书项目名称 示范性特色专业 申报专业 机电技术应用 所属专业大类 加工制造类 项目学校(盖章) 湖南省津市职业中专学校 所属市州 常德市 项目负责人 杨伟明 项目联系人 卢 鹰 联系方式办公 07364222938 手机号码电子邮箱 jszzjwk163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制二一二年五月基本信息项目学校法人代表姓 名邹润生职 务校长项目负责人姓 名杨伟明部门及职务教务科副科长项目联系人姓 名卢鹰部门及职务副校长办公 传 公公0736-4222846移动

2、电子邮箱移动 电子邮箱179798029qq 移动 电子邮箱jszzjwk163 通信地址湖南省津市市车胤大道424号 415400建设总目标及项目分年度建设目标 项目建设总体目标 革新专业对接产业的动态调整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为成员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加专业建设指导和市场调查,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形成与机电产业对接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使同学对口就业率达到95以上。 革新“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进一步与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湖南中沃汽车零部件制造、津市新华机械制造等10家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革新机电技术应用

3、专业的“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校企双主体育人运行机制建设和“订单培养机制建设,使“订单培养比例达80%以上。 革新“专业+工厂+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全程参加专业建设,革新以技能为主线,分阶段训练,探究和革新“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强化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执行“双证书制度,使同学“双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建全学校、企业、社会部门多元参加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强化对外交流与合作。 革新“操作型、修理型的专业课程体系。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必必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重构“操作型、修理型专

4、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与合作企业开发5门专业核心优质课程,使之成为“操作型、修理型特色校本教材,全面推行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岗位教学和仿真教学。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养教师团队。以提升教师的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为重点,完善教师培养培训制度及兼职教师引进与培训制度。落实企业顶岗培训、校本培训等多种形式的培训,建立教师教育教学激励机制,激励教师在教学研究、技能比赛、技术服务等方面充分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培养市级以上专业带头人3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5%以上,教师队伍整体素养大幅提升。 专业施行教学条件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强化校内实习实训设备设施

5、建设,改造提升校办机械加工厂,承接来料生产加工、自主生产产品开发、专业技术培训、提供专业技术咨询等业务。 建设功能完善的专业教学资源库。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建立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动态调整机制,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参加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核心优质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编写,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实现网络教学资源共享。 规范有序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管理和激励机制,健全“过程监控、绩效考核、目标管理有机融合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体系。联合行业企业、社会部门共同参加制定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形成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同学评价体系和

6、学校、企业、同学三结合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体系。 专业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建好校办机械加工厂经济实体,对内是同学实习场所,对外承接业务,健全经济实体的教学、生产性实训、技能鉴定等运行机制,为区域同类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培训、企业和社会培训、进行技术推广和咨询服务。 专业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提升。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强力推动改革革新,紧密对接产业,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革新校企合作运行体制机制、革新教育内容为重点,着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服务能力等方面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湖南省中等职业教育中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项目建设具体目标 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

7、革目标。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专业+工厂+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革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构建“操作型、修理型课程体系。开发系列校本教材和教辅资料,建成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全融教学、生产、技能鉴定于一体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同学“双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8%以上,对口就业率达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 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建立教师成长机制,以提升教师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实训指导能力为重点,强化教师培养培训。培养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市级专业带头人2名。培养骨干教师4名。引进专业教师3名,“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85%以上,兼职教师保持在30%左右,

8、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在35%以上,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占10%以上,全体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或省级培训、下企业顶岗培训。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目标。专业建立起“校企深度合作、工学紧密结合的长效运行机制,建立校企对话机制,建立人才培养工作任务分担机制。项目建设分年度目标第一阶段2012年度,主要建设内容及预期效益。专业对接产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遴选与调整,健全工作机制;对机电产业进行1次广泛的市场调研,重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完善与10家企业的校企深度合作协议签订,新增1家校

9、企深度合作企业;与合作企业进行一次人才培养与使用对话活动,成立机电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同拟定校办机械加工厂实训基地建设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在行业企业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重构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职业技能训练、学习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重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操作型、修理型课程体系,研究推广模块化教学方法,开发完成车工、电工技能实训2门特色校本教材。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学校各类教师培养培训及教师激励制度,将卢中华、孙忠诚、李鑫恒培养成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叶丕珍、李海、郝琼、伍夜支成为骨干教师,聘请3名兼

10、职教师,派2名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名教师下企业培训达2月以上。激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学习,支持1名教师报考研究生学历学习。专业施行教学条件建设。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建仿真实训室1间,为校办机械加工厂提供设备,建立进行技术培训与咨询的工作机制,新增校企深度合作企业1家。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在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上建好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师和同学的学习空间,丰富网络空间教学资源。编写好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实训项目、专业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系建设。修订完善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建立同学评价管理制度和“校、企、生三结合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管理制度。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完成校办机

11、械加工厂经济实体实习指导教师经营者企业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培训,健全校办服装厂经济实体经营管理制度,对外承接业务,实施生产性实训。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建设。组织好常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师生各类技能比赛等年度活动12次。做好与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深度合作关系,展开1次校企对话交流活动,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第二阶段2013年度,主要建设内容及预期效益。专业对接产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机电产业领域的技术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在机电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企业直接参加下,完善

12、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岗位模拟建设,进行一次校企对话活动,新增1家校企合作企业,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依据机电产业市场调研,完善“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构建“双证书制度评价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进行“操作型、修理型课程体系调整,推广研究现场教学方法,开发数控车工、电气控制与修理校本教材。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善学校各类教师培养培训及教师激励制度,将卢中华、孙忠诚、李鑫恒培养成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叶丕珍、李海、郝琼、伍夜支成为骨干教师,聘请1名兼职教师,派2名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

13、培训,3名教师下企业培训达2月以上。激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学习,支持1名教师报考研究生学历学习。专业施行教学条件建设。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建调整工作流程型的项目教学实训室,按生产工艺流程调整校办机械加工厂的工作岗位,开发岗位教学项目内容。开发自主生产产品1项,新增校企深度合作企业1家。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丰富网络空间教学资源和实际教学资源,编写好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实训项目、专业试题库等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社会部门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评价管理制度进行指导修订,以满足专业改革革新的必必需求。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适时修订校办机械加工厂经济实体经营管理制度,开发专业

14、教师培训、企业和社会培训、技术推广与咨询等服务项目的培训资料,启动对外培训,年培训达300人次。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建设。与校企合作企业举行1次合作办学经验交流和人才供必必需见面会,扩展专业建设影响,强化校企对话,健全专业建设内容。寻求12家国内知名企业或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交流,探讨境外交流合作。第三阶段2014年度,主要建设内容及预期效益。专业对接产业动态调整机制建设。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健全专业对接产业动态调整机制。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完成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进行一次校企对话活动,确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任务分担,完成“订单培养机制建设。专业人才

15、培养模式建设。依据机电产业市场调研,完成“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建设,健全津市职业中专学校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制度及“双证书制度体系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建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操作型、修理型课程体系。推广研究岗位教学方法,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方法总结应用及全面推广。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完成卢中华、孙忠诚、李鑫恒培养成市级专业带头人、叶丕珍、李海、郝琼、伍夜支成为骨干教师的培养任务,总结教师培养培训经验和教师研究成果,进行推广学习。全体专业教师均获得“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和进企业顶岗培训。持续激励教师

16、进行学历提升学习,支持1名教师报考研究生学历学习。健全专业教师引进、聘请、培养培训制度。专业施行教学条件建设。完善校办机械加工厂设施设备建设,使其具备来料加工、产品研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能力,健全校办服装厂施行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在业余时间向同学开放达14小时以上。 专业教学资源建设。丰富网络空间教学资源和实际教学资源。编写好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实训项目、专业试题库等教学资源,革新教学内容,完全能满足不同阶段的同学学习必必需要,满足师生学习交流必必需要,满足专业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实现资源共享。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社会部门等多元参加下,健全完

17、善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各类管理制度、同学评价制度、“校、企、生三结合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管理制度、“过程监控、绩效考核、目标管理有机融合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形成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规范有序,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校办机械加工厂经济实体经营管理制度,成立技术服务与咨询部,全面启动对外承接业务、自主开发产品生产经营、各类培训、技术推广与咨询,年培训达到1000人次以上,年创收达10万元以上,同学专业技能合格率达100%。专业示范引领作用建设。总结专业建设经验成果,在革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师

18、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推广,做好市域内职业培训机构师资培训工作,指导其他职业学校进行专业建设。寻求12家国内知名企业或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强化境外交流合作。 项目建设进度状况表(1)建设内容现有基础201 2 年 12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 3 年12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 4 年12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专业建设动态调整机制1.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设学校成立了有行业、企业专家参加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度依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遴选机制,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补充到委员会。完成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遴选与调整,健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

19、机制,并对项目建设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学校进一步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遴选与调整,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并对项目建设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健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遴选与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工作机制,并对项目建设总结。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学校组建起由合作企业工程师、学校领导、本专业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组成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市场调研与专业建设论证,制定了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机电产业发展进行广泛的市场调研,重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项目建设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持续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

20、案。把同学培养成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不断适应现代化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生产与管理的有用型技术人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同学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热爱本专业岗位,具有一定的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有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所必必需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独立工作能力,并能自求新知,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不断适应机电产业发展的有用型技术人才。3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建设委员会进行调研、专业论证,适时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参加市场调查,瞄准沿海及我市工业园区内支柱产业、

21、基础产业对高素养劳作者和技能型人才必必需求,适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市场调研,进一步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依据机电产业领域的技术变化,调整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并对项目建设状况进行阶段性总结完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形成标准,推广应用。进行项目建设总结,呈报项目建设状况校企合作机制1. 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建设学校成立了机电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建立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制定委员遴选机制进一步完善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委员遴选机制,制定使命与运行管理流程。强化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的管理。健全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的使命。2.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学校依托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湖南中沃汽车零部件制造、湖南新华机械、湖南

22、山庆泵业、湖南朝宏特种电机等成立校办机械加工厂,与上述深度合作企业构建了“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完善与10家企业的校企深度合作协议签订,新增1家校企深度合作企业。新增1家校企合作企业,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完成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3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有校办机械加工厂,拥有1500平方米功能完善的机械加工车间,配有cde6140车床15台、cak4085si数控车床10台、vmc850立式加工中心1台、m7132磨床1台、z3040摇臂钻床1台、ms-430f线切割机1台、edm-350znc电火花机1台、x613

23、2a铣床1台、xd30a数控铣床1台、台式钻床5台。有磨刀房1间等。持续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投入,增加机电修理检测设备。进一步强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投入,增加机加工设备,提升机加工能力,增多实训岗位。健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设施设备、岗位仿真模拟建设,使其能完全满足同学实习实训和定岗实习的必必需求,满足生产及技术培训和技术推广的必必需求。4“订单培养建设学校与湖南山庆泵业、湖南朝宏特种电机、津市新华机械制造等5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修订“订单培养机制,健全工作机制。增加“订单培养合作企业。完善“订单培养机制建设,健全工作机制,增加“订单培养合作企业。完成“订单培养机

24、制建设,汇总项目建设资料呈报项目建设状况。5行业企业对话活动企业技术人员和专家参加专业教学和建设,学校于2011年修订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合作企业进行一次人才培养与使用对话活动。在机电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企业直接参加下进行一次校企对话活动。完成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进行一次校企对话活动,确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任务分担方案。人才培养模式1.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学校注重学用结合,走“理论教学与施行操作相结合,现场教学与同学技能训练相结合,校内真实任务施行与工厂实习相结合之路,初步实现了以技能为主线,分阶段训练,探究“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机电产

25、业市场调研,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参加重构“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机电产业市场调研,完善“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完成“专业+工厂+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津市职业中专学校生产性实训与顶岗实习制度,进行项目建设总结,呈报项目建设状况。2. 专业教学模式建设保持以就业为导向,立足校企资源共享,初步建立起“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依据机电产业市场调研,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参加重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依据机电产业市场调研,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参加完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建设,生产型实习占实训环节的50%以上,同学顶岗实习率达100%

26、。3双证书制度体系建设建立了以教学效果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毕业生执行了“双证书制度。近年来,该专业同学“双证书获取率达95%以上。构建“双证书制度运行体系,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构建“双证书制度评价体系,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完成“双证书制度体系建设。课程体系1.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接市域机电企业对岗位人员的要求,构建“操作型、修理型专业课程体系和培训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重构“操作型、修理型课程体系。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行业企业专家指导下,进行“操作型、修理型课程体系调整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组老师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一道,建全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操作型、修理型课程体系。

27、2专业教学方法建设本专业全体教师深钻教材、研究教学大纲,依据同学实际采纳项目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模块式教学法等,提升同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施行操作技能。研究推广模块化教学方法,完善模块式教学管理制度,调整增加适应企业的实训项目。本专业将持续完善修订模块化教学方法,推广研究现场教学方法推广研究岗位教学方法,完善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方法总结应用及全面推广。3专业校本教材开发开发了对应“操作型、模块化、项目化的模具钳工技能实训、车工实训、数控车工、电气控制与修理等4门专业课程的校本教材和项目讲义。进一步开发和完善车工、电工技能实训校本教材,进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进一步开发和完善数控车工、电气控制与修

28、理校本教材,进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完成数控车工、电气控制与修理、车工、电工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建设,并总结应用及推广。教学团队1. 专业带头人建设省级专业带头人2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卢鹰、杨伟明主持省级科研规划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模具钳工技能实训教学方法研究课题编号0924,于2011年7月经专家鉴定结题,其研究成果模具钳工技能实训校本教材在常德市职业学校推广使用。完善学校各类教师培养培训及教师激励制度,将卢中华、孙忠诚、李鑫恒培养成市级专业带头人进一步完善学校各类教师培养培训及教师激励制度,持续将卢中华、孙忠诚、李鑫恒确定为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完成学校各类教师培养培训及教师激励制度,完成卢中华、孙

29、忠诚、李鑫恒市级专业带头人培养2. 专业骨干教师建设学校已有4名教师参加了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6名教师参加了省级专业教师培训,2名教师到企业顶岗培训,专任教师中,已有“双师型教师7名。学校按教师培训计划,确定叶丕珍、李海、郝琼、伍夜支为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学校按教师培训计划,进一步强化对叶丕珍、李海、郝琼、伍夜支骨干教师的培养。培养科研和应用技术推广能力,在教学、专业研究、专业建设等具有较强带头能力完成对叶丕珍、李海、郝琼、伍夜支骨干教师的培养。使之具有科研和应用技术推广能力,在教学、专业研究、专业建设等具有较强带头能力。3专业兼职教师建设学校通过公开面向社会招聘、在行业组织中聘请等渠道,建设起

30、了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高素养兼职教师队伍,已聘请兼职教师5名,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3%。聘请3名兼职教师,健全兼职教师聘用标准、培训培养制度,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聘请1名兼职教师,健全兼职教师聘用标准、培训培养制度,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建成兼职教师聘用标准、培训培养制度,全面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4教师学历、技能提升建设本专业组已有7名“双师型专任教师,全部都是由本专业大专院校毕业并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激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学习,支持1名教师报考研究生学历学习,支持3名教师下企业培训达2月以上,以提升专业技能。持续激励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学习,支持1名教师报考研究生学历学习,持

31、续支持3名教师下企业培训达2月以上,以提升专业技能。激励教师报考研究生,提升专业教师团队学历水平及教学、科研能力5教师团队建设学校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重点,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培养制度,保持展开以企业顶岗培训和学校培训为主的各类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养有较大幅度提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5人,已有7名“双师型专任教师。派2名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名教师下企业培训达2月以上。激励教师提升专业技能。持续派2名教师参加国家、省级骨干教师培训,3名教师下企业培训达2月以上。激励教师提升专业技能。全体专业教师均获得“专业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水平合格证书和进企业顶岗培训。注:建设内容可依据

32、项目申报单位的具体状况加行。 项目建设进度状况表(2)建设内容现有基础201 2 年 12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 3 年 12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2014 年 12 月预期目标、验收要点施行教学条件1. 仿真实训室建设学校现有机械cad、数控模拟加工室1间,计算机机房6间。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建50个工位的电器控制仿真实训室1间,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建调整工作流程型的项目教学实训室1间。完善电器控制仿真实训室和工作流程型的项目教学实训室。2. 机械加工厂建设有校办机械加工厂,拥有1500平方米功能完善的机械加工车间,配有cde6140车床15台、cak4085si数控车床10台、vmc850立

33、式加工中心1台、m7132磨床1台、z3040摇臂钻床1台、ms-430f线切割机1台、edm-350znc电火花机1台、x6132a铣床1台、xd30a数控铣床1台、台式钻床5台。有磨刀房1间等。进一步强化与津市新华机械制造、湖南山庆泵业的办厂合作,校、企加大对机械加工厂的设备投入,建设投入金额在10万元致到15万元之间进一步强化与津市新华机械制造、湖南山庆泵业的办厂合作,并增加1家合作企业,持续加大对机械加工厂的设备投入,建设投入金额在10万元以上。完善校办机械加工厂设施设备建设,使其具备来料加工、产品研发、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能力。3机械加工厂管理制度建设建立了专业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初步

34、建立了来料加工管理制度。初步建立全面的工厂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与“工学结合教学体制有机结合。建立进行技术培训与咨询的工作机制经过施行管理,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全面的工厂管理制度,使管理制度有效、高效。完成工厂管理制度建设和运行体制建设。专业教学资源1. 专业师生学习空间建设学校现已在校园网上建有供教室教学共享的教学资源。在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上建好服装制定与工艺专业教师和同学的学习空间,丰富网络空间教学资源丰富网络空间教学资源和实际教学资源,专业试题库等教学资源,进行项目阶段性总结丰富网络空间教学资源,革新教学内容,完全能满足不同阶段的同学学习必必需要,满足师生学习交流必必需要,满足专业技术培训

35、和技术咨询,实现资源共享。进行项目建设总结。2. 专业电子教案建设有专业主干课程的电子教案和项目实训电子教案编写好专业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术课逐步建成多媒体教学课件完善好专业3门核心课程的电子教案及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本专业主干课程的电子教案与资源库3专业实训项目建设学校现有专业实训室4间,专业实训车间接1500平米,能同时容纳150人实训。对实训室进行调整,设置项目教学、现场教学、案例教学、模块化教学实训教室开发项目教学实训项目和实训校本教材。开发现场教学实训项目教学校本教材4其他教学资源建设专业现有纸质图书3596册和电子图书2.1万册。丰富专业纸质图书和电子图书,使电

36、子图书达4万册左右。在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空间丰富专业相关学习、考核标准,试题库,学习素材等。持续在校园网和职教新干线空间丰富专业相关学习、考核标准,试题库,学习素材等。教学管理制度1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校联合企业、社会部门共同参加,建立教学管理相关制度: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学督导制度、津市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学规范、等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同学评价体系及学校、企业、同学三结合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管理体系。修订完善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相关制度,并交教代会审定。进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社会部门对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指导修订,

37、以满足专业改革革新的必必需求。进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社会部门等多元参加下,健全完善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各类管理制度。 2学校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学校有健全教学管理相关制度: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学督导制度、津市职业中专学校实训教学规范、等教学管理制度,形成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同学评价体系。建立同学评价管理制度和“校、企、生三结合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管理制度。成立考评委员会,采纳考试、考核、技能测试、技能比赛等手段,每学期对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两次全面考核评估;对各专业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从而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达到人才培

38、养目标要求。学校联合行业企业、社会部门对“校、企、生三结合的师生评价管理制度进行指导修订,健全学校教学评价体系。在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行业企业指导委员会、社会部门等多元参加下,健全同学评价制度、“校、企、生三结合的教师教育教学评价管理制度。3学校教学管理运行体系建设学校制定了津市职业中专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强化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与事故责任追究,依据规定,教务科每节课派教学检查员对全校各班教学状况进行督查。建立了激励与制约相结合的专业教学质量管理机制。建立学校教学督导室,建立学校教学工作督导制度,对课堂教学、实习实训教学进行全程督导。制定教师教学效果和同学学习效果评价制度,建立教师教

39、学激励机制,逐步执行“过程监控、绩效考核、目标管理有机融合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健全“过程监控、绩效考核、目标管理有机融合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长效运行机制,形成学校教师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保证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规范有序,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进行项目建设总结,呈报建设状况。社会服务能力1机械加工厂经营者的培训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已建设成为我市职教中心的专业教学指导中心、实习实训中心、师资培训中心和职业资格鉴定培训中心、市域技能型人才培训中心、技术开发与推广中心。完成校办机械加工厂经济实体实习指导教师经营者企业生产管理、企业管理、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

40、的培训,健全校办机加工厂经济实体经营管理制度,对外承接业务,实施生产性实训。进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适时修订校办机械加工厂经济实体经营管理制度,开发专业教师培训、企业和社会培训展开来料加工生产和产品营销。完善校办机械加工厂经济实体经营管理制度,成立技术服务与咨询部,全面启动对外承接业务、自主开发产品生产经营、各类培训、技术推广与咨询2机械加工厂培训料开发每年为我市进行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乡村劳作力转移培训、返乡农民工培训;为我市各乡镇农校提供师资培训,参加了合作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改善、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服务工作利用校办机加工厂的设备和人员优势,完成1套农民工、社会人员的技术培训资料的编写。利

41、用校办机加工厂的设备和人员优势,完成1套企业技术人员技术培训资料的编写。开发专业教师培训、企业和社会培训、技术推广与咨询等服务项目的培训资料,大量展开对外培训。3机械加工厂经营管理制度学校现有校办机加工厂管理制度,但缺乏经济实体运行管理机制。建立校办机加工厂经济实体经营管理制度,启动对外承接业务。依据校办机加工厂经济实体的经营运行状况,完善经营管理制度,进行生产经营。按现代企业模式,健全服装厂生产经营管理制度,规范有序展开生产经营,力争年收益力争达10万元。示范引领作用1专业联组活动展开我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是常德市机电专业联组主持单位,在区域内具有较大的影响。组织好常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

42、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师生各类技能比赛等年度活动12次。组织好每年12次常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组织好每年12次常德市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联组的教学教研活动,总结经验进行推广。2校企合作交流活动强化校企合作深度,使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充分融入企业素材做好与湖南中联重科车桥深度合作关系,展开1次校企对话交流活动,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实现共建共享。进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与校企合作企业举行1次合作办学经验交流和人才供必必需见面会,扩展专业建设影响,强化校企对话,健全专业建设内容。总结专业建设经验成果,在革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

43、容、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交流。3企业、院校交流合作专业教师科研课题成果模具钳工技能实训项目化的校本教材以被常德市教科院推广到常德市各中等职业学校使用强化与企业合作,革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总结推广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经验。力争与湖南机电职院建立合作关系。寻求12家国内知名企业或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交流,探讨境外交流合作。进行项目建设阶段性总结寻求12家国内知名企业或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强化境外交流合作。进行项目建设总结,呈报建设状况。3 项目资金投入预算表(1)单位:万元建设内容资金预算及来源省级财政投入 津市市 级地方财政投入行业企业投入: 合作企业 其他投入: 学校自筹 合计201 2年度201 3年度201 4年度小计201 2年度201 3年度201 4年度小计201 2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