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_第1页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_第2页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_第3页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_第4页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国际直接投资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与特点一、国际直接投资的定义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内涵丰富,存在不同的表述。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国外直接经营企业的投资行为。它是投资主体以对外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去取利润为目标的一种特殊投资行为。对外直接投资(FDI)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特点国际直接投资具有实体性、控制性、渗透性和跨国性等特征。(1)投资主体必须在国外建立生产或服务的实体以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2)既是资产的国际转移,又是含有企业经营控制权的资本的国际流动。资产的国际转移:与投资有关的财物的输出资本的国际流动:体现直接控制的具体形式(独资

2、、合资、购买股 票控股); 参与经营管理的界定(派遣工作人员、提供资金 技术和原材料、开展进出口业务等)(3)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证券投资)不能绝对的区分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第二节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现状和 趋势趋势一、国际直接投资早期的发展一、国际直接投资早期的发展1、以19世纪中叶作为对外直接投资发展的起始阶段,经历150多年的历史。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路径已成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研究和对外直接投资实践发展的重要问题。欧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初始发展阶段大体处于19世纪下半叶;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初试发展阶段大体处于1899-1930年期间;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起始时间处于2

3、0世纪50-60年代;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时间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际直接投资大规模发展时期界定在大约20世纪50-60年代。 20世纪50-60年代之前,国际直接投资被认为处于初试发展阶段2、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主要形式、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主要形式(1)资源开发型投资模式。(2)产业结构转换型投资模式。(3)市场导向型投资模式。3、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对外直接投资的特点(1)以出口商品市场为导向,贸易推动资本输出。(2)实施国只限于西欧和美国少数国家。(3)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4)纵向的垄断资本跨国投资占70%以上。(5)主要行业指向是以原材料为目标的的后向垂直一体化。4、对发展中国家早期的直

4、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早期的直接投资(1)地区指向: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殖民地(2)行业指向:第一产业,初级产品开采业二、两次世界大战的国际直接投资二、两次世界大战的国际直接投资1、停滞不前及其原因、停滞不前及其原因2、国际资本投资:美国超过欧洲、国际资本投资:美国超过欧洲3、特点、特点(1)投资来源的国别结构发生变化(2)国际卡特尔分割市场(3)东道国的贸易保护措施迫使企业向外投资(4)间接投资的比重下降(5)产业指向:从第一产业向制造业转移三、二战后的国际直接投资三、二战后的国际直接投资(一)动因(一)动因1、尽快进入和占领欧洲市场2、绕过关税壁垒3、适应新的市场规模4、贱买收购,实现兼并

5、收购5、追求低成本、高效益(二)特征(二)特征1、投资规模急剧上升2、直接投资进入宗数大幅度增加3、投资来源国的多元化4、产业指向:大规模转向制造业5、纵向直接投资为横向所大规模取代四、四、20世纪世纪90年代的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年代的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 (一)发达国家仍是跨国投资的主导力量(一)发达国家仍是跨国投资的主导力量 1998年外资流出增长46,达5950亿美元,外资流入4600亿美元,增长68。1999年,发达国家吸收外资总额达6090亿美元,占全球的四分之三。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的主要国别有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流入流出)、荷兰(流入)、西班牙(流出)、瑞典(流入)。 外国直接投

6、资仍以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为主,但由于发展中国家参与能力的加强,其主体地位在不断下降。美国: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和8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萧条促使联邦政府十分重视吸引外资,特别是能够创造就业机会的外商投资,过去5年,在美外资企业雇佣美国人的数量基本保持在500万左右。1988年至1998年十年间,美国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号投资国的地位。英国、日本、荷兰、德国是对美投资的主要国家。美国吸收外资的主要行业集中在制造业、贸易和金融领域。80年代初,为更便利地进入美国市场,绕过将来可能出现的贸易保护主义,以日本为主的国家开始了对美国大规模的投资,因担心外国人过分控制美国经济,日本在美投资曾遭到美国舆论的强

7、烈攻击。对美投资的第二次浪潮起始于1991年经济衰退结束后,一直持续至今。1998年,美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3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5。跨国并购交易增多是90年代美国吸收外资的一个显著特征。1998年近90的外商投资是以并购的方式进行的,而80年代,这一比例又为60。90年代美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以欧洲和加拿大的公司为主。欧洲各国在美投资主要集中在医药和生化科技。日本的投资范围相对较广,包括汽车、信息及通讯等行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为美国企业海外投资奠定了基础,1998年,美国外资流出1330亿美元。美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占其对外投资总额的70。就行业而言,美国的对外投资集中在制造业

8、、金融、保险、石油等领域。美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主要侧重于拉丁美洲。国内整体商业形势和利率走势将影响美国资本的输出和输入,中国在不久的将来加入WTO也将对美商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刺激一部分投资,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外商投资流入中国。据IMF和OECD预测,近期内,影响美国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仍将继续保持,美国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雄厚的微观经济实力使其仍将成为未来国际投资的首选之地。 英国:英国:在欧盟,英国是外商直接投资最大的接受国,同时,1999年英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对外投资国。英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欧盟的四分之一。外商直接 投资在英国制造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英国对外商

9、的吸引力包括: 一系列的补贴政策; 英国在欧盟的地位(使投资者可以完全进入欧盟统一市场); 灵活的 动力体制; 透明但非繁 缛节的法律环境; 适度的税收水平等。 1998年,英国外资流入630亿美元,流出1140亿美元。 全球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如汽车工业的全球网络化,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欧盟今后几年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动情况。日本日本: 日本的对外投资以美国、亚洲为主,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保险等领域。制造业投资主要投向技术比较成熟的行业,以占领市场为主要目的。由于国内经济的影响,日本跨国公司近年来对外投资的势头有所减弱。1999年日本对外投资230亿美元,比上年有所减少。据统计,日本制造业仅有四

10、分之一的公司计划在19992001年期间扩大海外投资。所以最近几年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大幅增长的可能性很小。同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相比,日本吸收外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与其世界第二的经济规模很不相称(日本经济占全世界经济总额的17)。主要原因是在日本设立企业的成本太高(地价、办公用房租金、雇员工资、原材料和运输费用高昂;规章制度繁复等)。1998年,日本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仅为32亿美元。许多国家都希望拓展在日本的直接投资,但由于日本经济一直难以走出困境,日本政府也希望通过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增加经济活力。为改变利用外资缓慢的局面,日本政府于19981999年度取消了对一些投资领域的限制,并开始允许外国企业的

11、并购行为。1999年,日本吸收外资近1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约5倍。日本经济若能按计划步入新的增长轨道,那么吸收外资也有望实现增长。 到目前为止,进入日本市场的外资企业构成以工业发达国家为主,约占70。美国是日本最大的投资国,其次是荷兰、英国、德国、瑞士。日本吸收外资较多的行业是金融、保险、服务、机械、贸易等。 (二)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吸收外国投资,参与国际投资的势头也(二)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吸收外国投资,参与国际投资的势头也大大增强,在未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大大增强,在未来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将会进一步增大。增大。80年代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外国直接投资同发达

12、国家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进入9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将借助外资发展本国经济作为其发展战略,国际直接投资日益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获取国际资本的主要方式。外国直接投资占发展中国家资本总流量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8增至1998年的56(世界投资报告)。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总量占全球的比重也呈增长趋势,1995年为323,1996年达到377,1997年372,1998年由于金融危机则减少为258。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的初期以资源开发、初级产品加工和替代进口为主,以后转向发展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出口加工业,再逐渐转向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及第三产业。这可以称之为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三部曲”

13、。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1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经历了从禁止到鼓励,从封闭到开放的过程。90年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将外资纳入本国经济发展的轨道,制定与国际分工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利用外资战略。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外资持更加开放的态度,对国民经济的一些重要部门实行私有化,取消对国内产业的垄断,简化投资手续,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法规等。这一系列的发展为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创造特殊的投资环境,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如设立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科技园区,给予外资企业优惠的税收政策等。

14、3投资国、受资国和投资领域相对集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侧重点不同,美国以拉美为主,日本主要集中在亚洲。发展中国家间相互投资主要是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对本地区邻近国家的投资,特别是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受资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拉美;非洲所吸引的外资占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比例很小;发展中国家的外商投资项目相对集中于制造业领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仍是决定今后几年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总体状况的主要因素,外部环境主要是整个世界经济,尤其是主要投资国的经济环境,内部条件则是发展中国家自身的投资环境。政治稳定,经济环境改善,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定有利于外国投资者

15、进行预期的政策规则,私有化进程加快,反腐力度加大将成为增加发展中国家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推动因素。 20世纪90年代,中国一国就吸收了流入发展中国家的FDI总额的四分之一,中国既提供了有吸引力的国内市场,也充当了跨国公司的出口平台。位居第二的巴西遥遥落后,占总额的9%,其后是墨西哥,份额为7.4%。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中吸引FDI前十名的其他国家分别是:新加坡,份额为5.7%,阿根廷5.6%,中国香港4.6%,马来西亚3.7%,智利2.9%,波兰2.8%,泰国2.7%。 2000年,吸收FDI最多的十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吸收了总额的69%,但国家排位有所变化。例如,智利和泰国被韩国和中国台湾挤出了前

16、十名,后两个国家的条件比较适于吸引FDI,尤其是以并购形式进行的FDI。2000年,中国、巴西和墨西哥“三大国”的份额之和高达37%,但比20世纪90年代42%的平均数值有所下降。去年流入中国的FDI总额为410亿美元,与上年大致持平。巴西吸收了创纪录的335亿美元,是1996年水平的三倍,墨西哥吸收了132亿美元。 FDI分配不成比例的另一个证据是区域层次上的。墨西哥和巴西合占了流入拉丁美洲的FDI的三分之二左右,这里不包括拉美离岸金融中心吸收的FDI。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FDI分布的集中度甚至更高。流入中国香港的FDI为640亿美元,中国大陆为400亿美元,合计占本地区总金额的四分之三。香

17、港回归中国之前,投资者对其不确定的前景感到忧虑。当时人们预计香港最重要的竞争对手新加坡会成为香港经济走势不明的最大受益者,大批投资将流入新加坡。但在1998-2000年间,流入香港的FDI总额为1040亿美元,比新加坡高了五倍。仅2000年一年,流入香港的FDI总额为640亿美元,比整个东盟高四倍。中国加入WTO对于吸引巨额FDI流入是关键的,外国分公司的收益再投资和跨国并购投资已经出现了回升。在中欧,外国公司认为波兰和捷克共和国是较好的投资地点。2000年,两国合占流入该地区的FDI的近60%。两国之中,波兰的成绩最突出,去年吸收了创纪录的100亿美元FDI,与此相比,1989-94年期间年

18、均FDI流入额还不到8亿美元。2000年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依次是:中国香港,中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韩国,波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和中国台湾。它们共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FDI流入总额的70%,我们认为这一不平衡的份额在短期中将保持下去。 亚洲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开始回升亚洲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开始回升亚洲,特别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一直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目标市场,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等均为引人瞩目的外资吸收国。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两年,一些东南亚国家吸收外资呈下滑趋势。1999年这一局面有所扭转。大多数在19971998年经济危机中遭到打击的国家,经济发展的势头得到了加强,尤其

19、是政府改革意愿较强的国家,如韩国。据UNCTAD的初步估计,1999年,亚洲(包括西亚)吸收的外资总额达9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 亚洲各国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中国是90年代亚洲吸收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1999年仍保持了这一领先地位;韩国的外商直接投资1999年增长了近55,达85亿美元;新加坡增长了20,达87亿美元;中国台湾省为24亿美元。遭受金融危机打击最严重的5个国家中,印尼、菲律宾和泰国的吸收外资呈现不同程度地下降,马来西亚与上年基本持平,只有韩国一枝独秀。5个国家吸收外资总体增长1,总量达180亿美元。亚洲国家吸收外资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在上述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5个国家中,

20、跨国并购仍是外资流入最大驱动力,19981999年跨国控股并购在这些国家的年平均金额为120亿美元,19941996年平均仅为10亿美元。金融危机所导致的廉价资产和可获得性,产业和企业结构重组的紧迫性等为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一点在韩国和泰国最为明显。 由于1999年金融业大规模的资本调整接近尾声,泰国外资流入减少15,达58亿美元。尽管如此,1999年泰国的吸收外资水平仍超过了1997年的历史记录。制造业仍是泰国吸收外资的主要领域。目前各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加大了政策力度。在亚洲,印度新任政府承诺将大力改革计划经济的残余、取消外汇管制、开放保险业(允许外资占股26)、私营电视

21、广播业(外资占股20)、完善专利商标保护法,努力使外国直接投资在未来10年内比过去10年增加3倍,达到100亿美元。韩国过去被外商认为是保护色彩最浓的国家之一,禁止或绝对禁止外资进入的领域多达200多个。金融危机后,韩国政府在吸收外资方面一系列“大手笔”尤其引人瞩目,目前在韩国1195个行业中,禁止外资进入的行业仅为47个,尚未开放的行业为4个,投资自由化率达到997。由于过去长期的管制,印度和韩国在吸收外资方面存在相当大的潜力,长期来看,它们都将成为亚洲颇具吸引力和发展前途的目标投资国。长远来看,亚洲地区吸收外资的综合区位因素仍然比较理想,如基本经济决定因素、地区经济的复苏、各国广泛采取的经

22、济开放和调整措施、中国加入WTO的可能性等均使本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的长期前景看好。 拉美吸收外资继续稳定增长拉美吸收外资继续稳定增长1999年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外资流入从1998年的730亿美元增加到97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拉美和加勒比地区首次取代亚洲成为1986年以来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地区。1999年巴西吸收外国直接投资2998亿美元,阿根廷为250亿美元,智利达9008亿美元;厄瓜多尔、秘鲁外资流入也有所增长;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的吸收外资有所下降。 拉美的企业私有化工作是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因素。阿根廷1999年企业并购额为258亿美元,位居拉美第一,巴西为135亿美元。美国

23、是拉美最大的投资国,其次是西班牙。19971998年拉美吸收FDI的国别情况如下:90年代拉美推行的以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的改革使拉美国家经济的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的上涨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都为拉美国家吸引外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国际组织和金融界人士对拉美利用外资的前最普遍看好。 非洲国家开始融入国际直接投资的潮流非洲国家开始融入国际直接投资的潮流非洲国家吸收外资的起点较低,近年来,非洲国家吸收外资一直保持低水平增长,1999年为110亿美元。南非是对外国直接投资最具吸引力的非洲国家,其次是埃及、摩洛哥、突尼斯、科特迪瓦和加纳。由于地缘优势、历史上的宗属关系、北非国家与欧共体之间的贸

24、易协定等因素,西欧是对非投资的主要地区。90年代前半期,法国和英国占西欧对非投资的80以上,美国占发达国家对非投资的15。90年代后期,亚洲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对非投资的新生力量。1994年以来,非洲宏观经济形势出现较为明显的好转(19951997年非洲经济的增长率平均达到4),多数非洲国家政局逐步走向稳定,开始着手对经济实行结构和政策调整,使国家的经济秩序逐步走向正规,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市场经济初步发展。国际组织,如世行和IMF也在为全面解决非洲债务问题做积极的努力,非洲在国际上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为改善投资环境,一些非洲国家取消了对所有权的限制,降低了税率,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加大了私有化的进程

25、,向外国投资者出售包括基础设施领域在内的企业。近年来,更多的投资国把目光投向非洲,其中美国的努力最为明显。美国已开始调整对非政策,鼓励美国企业家去非洲投资,建立美国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自由贸易区。1996年,美国制定了以南部非洲为中心的5年经贸发展计划,1997年,美国宣布了推动对非贸易和促进投资的一系列具体措施,出台非洲经济增长和机会的伙伴关系。 发达国家到非洲投资主要出于两点原因: 一是发达国家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 二是因为非洲较高的投资收益率 (据美国商业部统计,在非洲投资的美国公司平均收益率为33,而在亚洲为14,拉美12)。全球许多大企业认为,未来数年,非洲将成为投资的良好场所。联合

26、国贸发会议在一份报告中指出,非洲的实际商业环境要比表面情况好得多。日内瓦国际贸易中心对全球最大的63家跨国公司的调查表明,超过43的被调查公司认为,在未来35年,非洲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总体吸引力将迅速增加。非洲国家吸收外国直接投资可望有所增长。尽管目前非洲国家吸收外资已从低水平开始增长,但制约外资进入的一些因素仍十分突出:过于沉重的债务负担不仅影响了非洲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文资源领域的投资,而且令国际投资者也望而却步;非洲许多国家的总体投资环境仍然很差,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医疗卫生条件简陋,政府办事效率低下,经济发展隐患累累;市场容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非洲国家的市场规模小,发展水平低。由此可

27、以预见,非洲吸收外资的总量在今后相当时期内仍将保持较低水平的增长。 (三)跨国并购仍将是国际投资的主角(三)跨国并购仍将是国际投资的主角跨国并购仍将是国际直接投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近年来,跨国并购成为发达国家进入外国市场的主要方式,其对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1999年全球跨国并购额11万亿美元。 引发跨国并购行为不断加剧的原因有三点, 一是商业性的,如生产能力过剩,一些行业的需求严重不足; 二是战略性的,如分担高新技术领域的巨额投资成本和研发开支; 三是政策因素,如投资东道国已广泛采取的取消限制、投资自由化的政策。跨国并购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1998年,经合组织各成员国外国直接投资快

28、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正是美欧大企业之间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亚洲的金融危机也从另一个角度刺激了跨国并购。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家、地区及全球领域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力度加大,私有化进程加快,投资环境改善,各大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由产品多元化向地区多元化转变)等因素促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跨国并购视为其海外扩张和巩固国际市场地位的主要手段之一,今后几年跨国并购在数目和交易规模上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五、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五、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直接投资均以高于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的速度发展,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尤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随

29、着第五次跨国并购浪潮的兴起,全球国际直接投资发展更加迅猛,从1995年的3310亿美元,跃升为2000年的13000亿美元。 (一)进入(一)进入2001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企业跨国并购大幅减少,年以来,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企业跨国并购大幅减少,导致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跌,呈现如下特点:导致国际直接投资持续下跌,呈现如下特点:1.国际直接投资总规模大幅下降。 2001年全球国际直接投资额为7350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1%。2002年进一步下跌,约为5340亿美元,比2001年又下降27%,其中,流入发达国家的跌至3490亿美元,继2001年下跌59%后又缩减了31%;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跌至

30、1520亿美元,跌幅为19%;流入中东欧国家的为270亿美元,与上一年持平。国际直接投资连续两年大幅度下降,这是近三十年从来没有过的现象。2.美欧吸收外资能力大大减弱。 多年来,美国市场一直被认为是“风险避难所”,外国直接投资稳居世界第一。据联合国贸发会统计,19901994、19951999年间美国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占世界总量的比重分别为182%、236%,流出量所占比重分别为221%、196%。2001年,美国外资流入与流出所占比重分别下降为169%和184%。2002年美国吸收的外资进一步跌至301亿美元,所占比重下降为56%,这与2001年吸收外资1240亿美元相差甚远,与2000年

31、吸收外资2460亿美元更难相比。英国曾是全球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第二大国,而2002年英国的外国直接投资也急剧下降,估计将从2001年的540亿美元跌至120亿美元。同年,法国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为450亿美元,降幅相对较小。 3.全球企业并购活动明显萎缩。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有两种方式,即跨国并购与绿地投资。在近几年的国际直接投资中,80%是以并购投资的方式进行的,其余为绿地投资。由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出现衰退,第五次全球企业并购高潮已经过去,大企业进行跨国并购的积极性大大降低。2001年的跨国并购总值骤减为5940亿美元,下降50%。2002年19月,已完成的跨国并购额为2500亿美元,同比又下降

32、了45%。据科尔尼公司的调查,目前只有40%的投资者认为跨国并购是进行外国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而2001年和2000年分别有60%和72%的投资者持这种观点。4.从投资行业看,电信、传媒、IT业等行业不再是跨国公司关注的热点。 如1999年,电信业的并购金额居于各行业并购金额之首,最高峰时出现过高达1000亿美元的并购案。2000年1月,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商美国在线斥资1840亿美元收购世界娱乐传媒巨人时代华纳,其并购金额更是创下了历史纪录。但是,随着新经济泡沫的破裂,上述行业的并购活动趋于衰退。2000年,电信业遭到沉重打击,虽然仍是行业并购冠军,但交易金额占全球并购总金额的比例大幅下降,

33、2002年则进一步下降。媒体业与IT业的兼并交易额目前只为原来的14到13。 (二)(二) 这两年,造成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大幅跌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这两年,造成国际直接投资流量大幅跌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美国新经济热潮降温,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绝大部分为从事计算机、通讯等新经济企业。新经济企业的快速增长,极大地刺激了市场繁荣和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许多公司为了扩大市场份额和击败竞争对手,甚至不计成本疯狂地对外投资与跨国并购。然而,随着2000年下半年美国新经济泡沫的破裂,大量高科技企业纷纷倒闭破产,众多跨国公司由此陷入经营困境。2001年以来,作为世界经济火车头的美国经济继续减速,“911”

34、事件更使其雪上加霜。欧盟、英国、日本等经济增长势头也随之大大降低,导致全球并购的意愿与能力大幅减弱。2、世界主要股市不断下跌,投资者信心深受打击。 2002年年底,美国、欧洲和亚洲9个主要股市的合计市值降至177万亿美元,较2000年3月的高峰30万亿美元锐减了40%。美国100家最大公司中有26家企业的市值缩水达23以上。这使得投资者损失严重,极大影响其投资信心。数据显示,外国在美国的证券投资额日益减少,来自欧元区的证券投资在2002年4月份只占总额的140,而过去几年为14。仅2002年7月,从美国股市撤走的资金就达500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单月撤资的最高纪录,到目前为止资金外逃仍在继续。

35、股市的兴衰一直是企业并购活跃程度的晴雨表。当股价上扬和经济前景看好时,并购活动通常比较活跃;当股价下挫时,信心也随之跌落,并购的欲望相应减弱。 3、美欧公司丑闻不断导致诚信危机。 自2001年年底以来,安然、世界通信、施乐、维旺迪等十几家世界大公司相继爆出假帐丑闻,而华尔街的顶级投资银行美林银行,老牌会计公司安达信、毕马威等居然滥用投资者的信任,弄虚作假,造成公司的实际利润与公开的财务报表严重不符。安然、世界通信等曾经都是位居世界500强前列的超级大公司,但却在财务丑闻面前黯然倒闭,美国股市泡沫再次被捅破。公司治理结构与其监管制度的严重缺陷,使得曾倍受其他国家推崇的美国模式受到广泛质疑。这场诚

36、信危机的直接结果就是,投资人对公司股票失去信心,大量的外国投资撤离美国。据布鲁金斯学会估算,公司丑闻导致美国股票缩水194%。而CNN的调查显示,拉美地区对美自由市场运作的满意度从2000年的50%降到2002年的26%。4、跨国公司加强内部整合,放缓全球业务。 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控制着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0%,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与全球GDP的比率达16%。可以说,跨国公司的投资动向主导着全球对外直接投资的走势。然而由于近几年跨国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的不断下降,迫使他们对以往大肆外部扩张性的战略进行重新审视与调整。西方一些咨询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进行的全球并购交易中

37、,有80%的联合企业不能收回并购成本,13左右的企业不得不重新卖掉已收购的企业。因此近两年来很多大企业纷纷裁员或者关闭一些在海外的子公司。这表明,经过连续近5年的并购浪潮,跨国公司已基本完成以新经济为核心的产业结构调整及战略转变,跨国公司的发展重点开始从外部扩张转为内部整合,更多地致力于公司的本土化战略。 5、“911”等恐怖袭击事件使得国际投资者更多地关注资本的安全性。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遭受惊吓的国际资本曾蜂拥着流向当时世界经济的“安全岛”美国市场,以逃避风险。然而“911”恐怖事件的发生,以及由此引发的报复与反报复行为,再加上美伊战事对投资者信心的一次次的冲击,国际投资者的资

38、本风险意识大大增强,进一步把大量国际资本从美国市场撤出,投向欧洲与亚洲等地区。从美国、欧洲、日本到发展中国家,国际资本不断在寻求安全、获利的场所进行投资。研究表明,在收益率等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国际资本总是优先流入预期金融风险较小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那些政局稳定、法制健全、金融政策宽松的国家与地区。目前,资本的安全性已成为国际投资者的首要选择。(三)今后几年,国际直接投资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三)今后几年,国际直接投资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近几年外国直接投资的大幅下降并不意味着外资存量的减少。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存量从1990年的17万亿美元已上升到2001年的66万亿美元,2002年还在继续增加

39、。据联合国最新调查显示,外国直接投资在中期内将随着经济的复苏出现上升势头。今后几年,国际直接投资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1.美国仍居国际直接投资的霸主地位。 美国一直起着国际资本流动的枢纽作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外资吸收国和投放国,吸引的国际资本占全球总量的13,对外投资占全球对外投资的15。这种状况决定了美国引资地位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强,美国通常在国际资本流入减少或外撤的时候收缩对外投资,从而严重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投资形势。也就是说,在美国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下降的时候,其他地方的吸引力则更低,使得国际资本仍留美国。 美国市场风险调整后的盈利前景高于欧洲和日本市场。2002年上半年,欧洲市场面临

40、与美国市场同样的信心危机,由此带动欧洲股市价格全面下跌。对投资者来说,欧洲市场比美国市场更无优势。据联合国统计,2002年上半年美国资本净流入1680亿美元,虽然同比下降107%,但仍然保持着净流入的地位。而欧元区2002年上半年资本净流出614亿欧元,而去年同期是净流入186亿欧元,净流出同比增长43倍。同时,美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一向比欧洲中央银行更加积极,比日本更加有效,因此投资者对美国走出衰退的可能性的预期比对欧洲和日本相对乐观。 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能源价格回落,布什政府的减税措施也可能如期实施,这些都将为美国经济复苏增加新的活力。据世界著名管理顾问公司科尔尼的最新调查,虽然全球对美国的

41、信心指数有所下降,但美国仍然是英国、德国和加拿大的首选投资目标国。很多以前没有在美国投资的企业决策者计划今后在美国投资,全球大约有10%的首次投资会流入美国。因此不难看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美国依然保持很强大的吸引力。 2.从引进外资的方式看,发达国家以跨国并购为主,而发展中国家以绿地投资为主。 对发达国家而言,跨国并购比海外绿地投资更适应以速度和规模为竞争优势的全球化竞争新环境。首先,在全球化经济中,企业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较大的规模使企业增加了抵抗国家甚至区域市场波动的能力,特别是在高度竞争或市场萎缩的行业,规模更是企业获得生存机会的法宝。其次,跨国并购能够迅速地“吃掉”国际竞争对手,并转化为自己的竞争力量,使全球过剩的生产能力得到重新组合,如汽车、军工等行业。再者,并购本身是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一直会是企业必不可少的战略之一。随着跨国公司内部整合的完成,企业出于实现增长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目的,即将着手展开新的并购活动。 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从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