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力测试题_第1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力测试题_第2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力测试题_第3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力测试题_第4页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能力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资学习网提供考研资料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本章复习 习题精选(二)第I卷(选择题,共 60分)一.选择题1 .在pH=1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NOBa、K、SO ClOH BA . NH Mg.4+42 33+2+2-、aq、Caso c© DC .Al.、CuNa242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2+-十HO十CO= A.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CaCaC计2ClO J322十2HClO一COOT十CH什 COB醋酸和碳酸氢钠溶液混合:CHCOOH HCO=H333223+6Cl = 2Fe十C.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

2、:2FeCl十Cl22+-十H十20H2Na十2HO=2N/ D,金属钠跟水反应223.下列反应中,氧化产物是有色单质的是()A. 2KI 十 Br=2KBr 十 I B . CuCl 十 Zn = ZnCl 十 Cu2222c. 2NO十 O=2NOD. 2HCl十Fe=FeCl十H?22224. 1克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142.9kJ 热,下列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 的是()A. H式国)+ :0式0(1)dH= -2瓯 8 kj/mvlB. 2 Ht(g> + O*Cg>2H: 0< 1> 心H H -142. SkJ/mo)C. M+d ,-2HiO

3、fiH-57L SkJ/mulQ 2H八。十6(其上-2氏0 1+571.3叶3AlO十6HO= 5 .下列实验中:Al4Al(OH) J可以发生的是()32-巩 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地加入NaOH溶液B.向NaOH溶液中不断地加入铝盐C.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地加入NaCO溶液32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地加入氨水222种二、选择题.6.取相同体积的 KI、NaS和FeBr溶液分别通入适量的Cl,当反应恰好完全时,三溶液消耗Cl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下),则KI、NaS和FeBr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222比是()A. 1:1:2 B .1:2:3 C . 6: 3: 2 D .2:1:37.新华社1999

4、年11月17日电,在兰州召开的一次能源地质国际研讨会传出信息:“可燃冰”将帮助人类摆脱临近的能源危机。“可燃冰”是水与天然气相互作用形成的晶3固体“可燃冰”可释放出0.1m体物质,主要存在于冻土层和海底大陆坡中;据测定每3的甲烷气体。由此可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0mA.“可燃冰”将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B. “可燃冰”是水变油,属于化学变化C.“可燃冰”具有使用方便,清洁卫生等优点D.青藏高原的冻土层可能存在“可燃冰”-2+-、SOI均具有还原性,且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依次增强。、HO8已知Cl、Fe 222下列各反应不可能发生的是 ()2+32cl=2Fe2Fe 十十 ClA .23+

5、2+4HSO= 2Fe 十十 B. 2Fe 十十 SO2HO2422c. HO十 HSO=SOT 十 OT 十 2HO2222242D.SO十 I 十 2HO=HSO+ 2HI422229. G QX、Y、Z均为氯的 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 GfQ 十 NaCl(2)Y 十 NaOUk G十 Q十 HO(4)Z十NaO+ Q十X十HO2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彳由低到高的顺序为()A. QGZYX B . GYQZX C . GYZQX D . ZXGYQ10 .最近,科学家用巨型计算机进行模拟后确定,由60个N原子可结合

6、成 N分子,6小变成N时放出巨大能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260A. N与N都是氮的同素异形体260B.1个N分子中含60个N原子60C. N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840,属高分子化合物60D. N变为N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说明N比N稳定260260.11 .某溶液能溶解 Al(OH),则在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3 +3+2+ IMg> Fe、B. A. NaNa Br、SQ Cl42+、NO NH KAlO. HCO NO C . K、NaD.3 23 32 4+12.在一定条件下,分别以高镒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为原料制取氧气,当制得同 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时,三个反

7、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之比为()A. 1:1:1B. 2:2:1 C. 2: 3: 1 D. 4:3:2Ba碱性,主要有毒离子为342 42 + (aq) = HQ .强酸与13.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离子,如将甲、乙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乙废 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2+2+和 AgNO D. K.和 SO和 SO B. Cu 和 Cl CA . Cu43恰好完全反应时的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aq)十Ok 14H 257.3kJ/mol。分别向1L0.5mol/L的NaOHB液中加入:稀醋酸;浓 HSO稀硝酸,热效应分别

8、为、,它们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HAHH3AA12A. b. >><< HHHHHH 1AA3A2A312C. D. =>> HHHHHH 1A2133A2ZX3+2+; - FeKI 时,自身发生如下变化:FeMnO15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氧化-42+-; HNO NO如果分别用等物质的量的这些物质氧化足量的KI,得到fMn; C1-2C1I222最多的是()3+ B . MnO FeC . Cl D . HNOA 224一第n 卷(非选择题,共 90 分) 三、填空题 (本题包括2小题) 16.发射卫星时可用脚(NH)为燃料,二氧化氮作为氧化剂,这

9、两种物质反应生成氮42气和水蒸气。 已知:N(g)十 2O(g) = 2NO(g); = 67.7kJ/mol( 注:N 与 O不直接反应生成 NQ 此为 H42221222理论计算值)NH(g)十 O(g) = N(g)十 2HO(g) ; =一 534kJ/mol HX224222试计算 1mol 肿和二氧化氮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为 kJ ;写出肺与二氧化氮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o17 .(1)1985年,化学上第一次用非电解法制得氟气,试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MnF+ SbF> KSbF+ MnF+ FT236562.反应中 元素被还原。(2)寓(CN)、硫富(SCN)的化学性

10、质和卤素(X)很相似,化学称为拟卤素如: 222 .(SCN)+HOHSCN+HSCNO2 o <Br<CNI(它们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为:ClSCN< 试写出:(CN)与KOHB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Br和KSCN!合溶液中加入(CN),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o 2四、实验题(本题包括3小题)18 .高镒酸钾和氢澳酸溶液可发生下列反应:KMnO HBrfBr十MnBr十KBr十HQ其中还原剂是 。若消耗0.1mol氧化2342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mol。19 .假设电解水过程中水蒸发等损耗忽略不计。已知: 2H(g)十O(g) =2HO(1); AH222

11、 =572kJ/mol ,若同时提供电解水装置、伏特表、安培表、学生电源、托盘天平、计时器、导线等,请同学们研究在电解水的过程中,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效率。20 .化学实验中,如使某步中的有害产物作为另一步的反应物,形成一个循环,就可 不再向环境排放该种有害物质。例如:(1)在上述有编号的步骤中,需用还原剂的是 ,需用氧化剂的是 (填编(2)在上述循环中,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3)完成并配平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NaCrO十 KI 十 HCl fCrCl 十 NaCl 十 KCl 十 I 十23722.五、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21 .已知热

12、化学方程式: H =241.8kJ/mol ;C(s)十O(g) = CO(g) ; = 393.5kJ/mol HA22欲得到相同的热量,需要分别燃烧固体碳和氢气的质量比是多少?22 .某固态物质 A是隐形飞机上吸收微波的物质的主要成分,为分析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测得 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4,分子中只含有三种元素。取 4.08gA样品在6.72LO(过量)中充分燃烧得到 CO SQ HO(液态),气体体积减少 0.448L。将反应后2222的气体用足量碱石灰吸收,气体体积又减少4.48L(所有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求:(1)A的分子式。(2)若A的分子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五元环

13、且A最多可跟3molH发生2加成反应。写出A的结构简式。六、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23 .红磷放在氯中燃烧,若 P与Cl按物质的量之比为 1: 1.8混合,待充分反应后,2生成物中PCl与P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5324 .为了测定某铜银合金的成分,将 30.0g合金溶于80mL, 13.5mol/L的浓HNCF,3待合金完全溶解后,收集到气体6.72L(标准状况),并测得溶液的pH= 0,假设反应后溶液的体积仍为 80mL,试计算:(1)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2)合金中银的质量百分含量。参考答案1 .答案: A解析:+ +反应的离H H离子,凡是可相互反应的离子或与溶液pH= 1

14、说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一OH中有 BC 选项, 、 D 子均不能大量共存。可根据题示“无色溶液”排除含有色离子的 反应,否定掉。均与、 AlOH 2 2 答案: AC解析:A中因为CO过量,最终应生成Ca(HCO)。C中FeCl为可溶性强电解质,要拆开成离2322子形式。3答案: A解析:注意氧化产物是有色单质, A 中在溶液里I 呈红棕色且为单质。 B 的还原产物为红色2 的铜而不是氧化产物;D的氧化产物虽然有色,但FeCl都是化合物;C中NO有色但它既22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也是化合物。4答案: A解析:将 1 克氢气燃烧放出的热转化成1mol 氢气燃烧放出的热。5答案: B解析:3-先

15、生成 Al(OH) J, Al(OH)进一步溶于过量的强碱溶液:Al(OH)A项,Al十与OH333-=AlO 十 2HO; 3OH 22 3+3+3+ =AlO 十 Al4OH 加入到强碱中,过量的强碱将Al 十转化为 AlOAlB 项,当:一22-3+3+和A1A12HO ,直至OH的溶液时,便会发生题干所表达的离子消耗完后,当再滴加含2A1O双水解的反应;-23+3叶3CO十3HO=2Al(OH) J十项,CA13CO与CO发生双水解:2Al T。22323233+3叶:AlNH - HOAI;,沉淀并不溶于弱碱与NH- HC生成 Al(OH)项,D233323NH- HO=Al(OH&

16、quot;十 3NH。4+2336答案: C解析:-fl; Na溶液:设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因反应中:KS cc、C312222-2+3+-fBr。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电子得失守恒,所,溶液:- S; FeBrFe2Br - Fe溶液:S 22以有:(Cl) = 1 = - 2= - 3,即:=6: 3: 2。c , V。V。Vnccccc: :2312132另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I+Cl=2KCl+I 22NaS+Cl=2NaCl+S ; 222FeBr+3cl=2FECl+Br 2232可设有 3molCl 参加反应。则有下面的对应关系 23Cl6KI3NaS2FeBr 222

17、很容易看到:消耗等量的氯气(3molCl)时耗KI、NaS FeBr物质的量之比为 6 : 3 : 2,又由于三222种溶液体积相同,则、三者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6 : 3 : 2。7学资学习网提供考研资料答案:B解析:可燃冰中的燃料为 CH而不是HQ248.答案:C解析:2+ <SO< I<Fe,则氧化性< HCl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依次增强意味着还原性O222Cl2>Fe3+>H2O2>I2>H2SO4(稀);依据“前面的氧化剂能氧化后面氧化剂对应的还原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发生,容易判断出不能发生的反应为Co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同种

18、元素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价态变化的规律:歧化时,反应物的价态居于两生成物价态之间;归中时,生成物价态居于两反应物价态之间。为歧化反应,可知价态G<Q为歧化反应, 结合的结论可知价态 G<Y<Q由可知,因HO中H得电子,Q中2C1元素必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故价态Q<X又由为歧化反应,结合的结论可知价态Q<Z<%所以选 Bo10.DK C答案:解析:依题述,N是由氮元素构成的单质,所以B选项说法正确;结合同素异形体的概念,60A选项说法也正确。由于 N-N放出热量,说明 N的能量高,不稳定,N的相对分子质6060602量不大,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所以C、D选

19、项说法错误。11. .答案:A解析:3+-不共存,、H能溶解Al(OH),说明溶液既可能呈酸性,又可能呈强碱性。B中FeI 3+-+不共存。H中AlO或OH不共存,DC中HCO H 2312.答案:B解析:“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氧气”,说明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一定。设分别生成O1mol。由 2 |h 施)十KMnO:4KClO 中: 3HO中:22可见:得到等量的 O2时,三者转移电子数之比依次为2 : 2 : 113.答案:A 解析:2+,必须提供SQ而设法将重金属离子转为沉淀,就可使毒性明显降低。要沉淀Ba-42+2+-反应OH可与甲废液中的无毒性,A项中CuCC在A、两选项中均含有 SQ

20、但项中K-42生成Cu(OH)沉淀,从而降低毒性。214.答案:B解析:等物质的量的 NaOHW稀CHCOOH浓HSO稀HNOf合好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水,若3324不考虑物质的溶解热和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应放出相同的热量。但在实际反应中。浓HS由于水时放热,使其总放出的热量增多;CHCOOH弱酸,只是少部分电离,电离过 342AH的值的绝对值越大。程中要吸热故中和时放热较少。放热越多,15.答案:B解析:3+-2+; MnOerh氧化齐1J氧化 KI反应时,把自身发生的反应,分别写成:FefFe十-4-2+ f NO,如果氧化剂各 1mol十HNO 2ee-2cl5e ,根据得失电子守恒f M

21、n;; Cl22的原理,可以氧化的 KI的物质的量依次是 lmol、5mol、2mol、1mol。生成I物质的量依2次是 0.5mol、2.5mol、1mol、0.5mol。3+ 2+十 l=2Fe 离子反应方程式,2Fe,十 2I 2 +2+十 5I 十 16H8H=2MnQ 2MnO十 10I 十 242 十 I=2ClCl 十 2I ?22 + = 2NO十 I 十 HO2HNOh 2I。十 2H22216.答案:567.8kJ ; 2NH(g)十 2NO(g) = 3N(g)十 4HO(g) ; =1135.7kJ/mol。HA22422解析:由题意可知:N(g)十 2O(g) = 2

22、NO(g);=十 67.7kJ/mol HA1222NN(g)+O(g) = N(g)十 2HO(g);=一 534kJ/molH224222根据盖斯定律,为在反应物中消去O并得到NH和NO的反应。2422令X 2 一得:2NH(g) N(g) =2N(g)十 4HO(g) 2NO(g); = 2AAHHH22122242 整理得:2NH(g)十2NO(g) = 3N(g)十 4HO(g);22224HHk = 一 534kJ/mol X 2 67.7kJ/mol =2= 1135.7kJ/mol HA 12则1molNH反应放出的热量为4217.答案:(1) 2, 4, 4, 2, 1; M

23、n(或镒); +(SCN)。 =2CN; 2SCNO+2KOH=KCN+KCNO+H2D (CN)+(CN) 2222 解析:(CN)与KOH反应,相当于Cl与KOH反应,依Cl+2KOH=KCl+KClO+HO即可得(CN)22222与KOH反应的方程式。-,所以单质氧化性顺序为:Br<SCND由于阴离子还原性顺序为Br>(CN)<CN>(SCN) 22一,故(CN),只能氧化 SCN而不能氧化 Bro2218.答案:HBr, 0.5mol解析: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理:0.1 X (7 2)=x X (1 0) , x=0.519.答案:计算需要取得的数据:伏特表示数U

24、 (V)、安培表I (A)、t(s)、电解消耗水的质量m(HO)(g);电能转变成化学能的效率:220.答案:(1);(2) Cr(OH)3(3) NaCrO+6KI+14HCl=2CrCl+2NaCl+6KCl+3I+7HO 232722解析:(1)据变化:知需用还原剂,据变化:知需用氧化剂。据、变化,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无变化,知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2) Cr(OH)+3HCl=CrCl+3HO ; Cr(OH)+NaOH=NaCrO+2H3233 (3)根据元素守恒,容易看到生成 物中应有水;采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即可!即:2Cr: +6f+3 J 6X 1 2I : -1f0 T 2X3有 1NaCrO+KI+HCl-CrCl+NaCl+KCl+3I+HO 227223 进一步观察可配平。.21 .答案:m(C): m(H)=12: 3.25 2解析:利用已知两个热闹化学方程式,根据它们反应放出热量相等,计算n(C) : n(H)再将2其转化为质量比:-220+0= 4e'-220f 5 4e,另析: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