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判定全玻璃真空集热管性能好坏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以下简称真空集热管)是当前我国太阳能光热领域产量最大,使用最广,节能效果最突出的太阳热水系统的核心基础元件。所以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到热水器的热性能。目前,国内生产真空集热管的厂家与品牌众多,技术水平参差不齐,价格高低悬殊,宣传口径也很不一致。那么,怎样判断真空集热管的性能好坏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在2005年5月25日联合发布了新的国家标准全玻璃真空太阳集热管(GB/T 170492005)。新标准自2005年11月1日开始实施,从而取代了1997年发布,已经实施达8年之久
2、的旧标准(GB/T 170491997)。因此,我们判断真空集热管的性能优劣,只能以新发布的国家标准为依据。新旧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有: 提高了真空集热管及其材料的光热性能指标 增加了罩玻璃管直径为58mm的真空集热管的技术规定增加了真空集热管的真空品质检测 增加采用钢球进行机械冲击试验1.太阳透射比 新国标中规定的玻璃管材料的太阳透射比 0.89(AM1.5)。这是针对名为“硼硅玻璃3.3”的一种高硼硅玻璃材料的理化性能指标。
3、60; “硼硅玻璃3.3”的平均线热膨胀系数(20300)=(3.3±0.1)×10-6K-1。我们习惯把它称为“硼硅玻璃3.3”。用“硼硅玻璃3.3”制作的玻璃管,其太阳透射比0.89(AM1.5)。“AM1.5”即大气质量为1.5。 所有制作真空集热管的厂家,都会说自己使用的原材料是“硼硅玻璃3.3”。但是,如果制作真空集热管的玻璃不是“硼硅玻璃3.3”,或是其含有过多的其他元素(如铁),玻璃颜色就会带有其他颜色(如绿色)。这样的玻璃材料制作出的真空集热管,太阳透射比会大大低于0.89(AM1.5),因而严重影响集热管的热
4、性能。 2.太阳吸收比与半球发射比 太阳吸收比与半球发射比是对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技术要求。 新国标规定:吸收涂层的太阳吸收比0.86(AM1.5),与旧国标相同。半球发射比h0.080(80±5),比旧国标(0.09)降低了0.01;对于真空集热管来说,既要有较高的太阳吸收比,还要有很低的发射比,集热管的热效率才会得以提高。因此,这是两个极为重要的参数。 目前,我国制作真空集热管普遍采用的仍然是多层铝-氮/铝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制造技术。这一
5、技术是清华大学殷志强教授和他的同事们于1984年发明,1985年申报国家专利,1987年获得批准的(专利号:zl851001424)。 这一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在镀膜机内,设置单圆柱铝靶的磁控溅射系统。镀膜机内一次装载数十只作为集热管内管的玻璃管,在“行星”机构传动下,玻璃管做公转与自转。立式圆柱铝靶在中心位置,在氩气中非反应溅射沉积铝底层,再注入流量可控的氮气,制备多层铝氮复合薄膜材料作为吸收层。 这一被称为渐变铝-氮/铝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造技术,其太阳吸收比可达0.93,发射比约0.05(80)。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只采用
6、一种金属材料,既制备金属底层又制备复合薄膜材料的选择性吸收涂层。清华阳光公司利用此项技术生产的晒乐牌紫金系列真空集热管,经国家轻工业玻璃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检测,其太阳吸收比=0.95(AM1.5);半球发射比h= 0.050(80±5)。 殷志强教授发明的渐变铝-氮/铝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造技术所需的真空设备比较简单,工艺控制更为方便,容易在大面积上获得均匀一致的选择性吸收涂层。因此,这一研究成果迅速推动了我国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发展,同时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获得了较高的评价。2005年,殷志强教授在世界太阳能大会上荣获“维克斯实业成就奖”和中国
7、发明协会颁发的“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并被授予“当代发明家”荣誉称号。 目前,国内还出现了使用铝、不锈钢、铜三靶镀膜的技术。这种镀膜技术生产的真空管被称为干涉型吸收涂层,它虽然有可能生产出比渐变型选择性吸收涂层更高的太阳吸收比和更低的发射比,但由于设备结构复杂,阴极材料利用率低,性能与渐变膜又无太大提高,在实际应用中并未普及。仅有一些厂家利用此项技术,制作了少量的集热管,价格也很昂贵。因此,其宣传效果远远大于实际的使用效果。市场上,一些经销商提出的所谓干涉型膜淘汰渐变型膜工艺,纯属无稽之谈。 实际上,渐变铝-氮/铝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层与层之间,同样
8、存在着干涉,原理上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点不一致而已。3.集热管材料性能文字表述部分 值得指出的是旧国标中关于抗机械冲击用“应在径向尺寸不大于25mm的冰雹袭击下无损坏”的描述,被更加科学,更加准确的“应承受直径30mm的钢球,于高度450mm处自由落下,垂直撞击集热管中部而无损坏”所取代。这实际上是对玻璃管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集热管厂家为了降低成本和售价,以较薄的玻璃原材料制作集热管,虽然每吨集热管能多出几十只集热管,但却是以牺牲集热管强度为代价的。生产厂家应当明确,如果不能“承受直径30mm的钢球,于高度450m
9、m处自由落下,垂直撞击集热管中部而无损坏”。 这样的集热管,实际上是不合格的。 另一方面,个别厂家把集热管的外表做得很漂亮,镀膜颜色瓦蓝、釉亮(实际上,这种集热管的镀膜层数少、膜层薄,镀膜时间短,真空度很低),实测结果,其太阳吸收比远未达到国标的要求。这样的真空集热管市场售价很低,但绝不能采用,因为他们的热效率很低。相反,一些著名厂家更加注重的是真空集热管的内在性能。他们在真空镀膜工艺规范上毫不含糊,生产出的真空集热管,作对比实验时,管内热水的温度往往高出对比管34。 谈到镀膜的颜色,一般来说,渐变铝-氮/铝太阳选择性吸收
10、涂层的颜色是蓝色偏黑。但也有时镀膜的颜色不甚一致。人们可能就此怀疑真空集热管的质量是否出现问题。其实,这是一种误觉。集热管的颜色与热性能没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太阳能光谱范围在0.352.5m,这是一个相当宽的波长范围。在这么宽的波长范围内,人们肉眼能看到的可见光谱的波长只有0.4<<0.7m,这是太阳光谱中很窄的一端。在生产中,往往使用分光光度计来调试镀膜机。由于每台镀膜机的性能参数不同,膜色是有可能出现些许偏差的,这并不影响真空集热管的集热效率。全玻璃太阳真空集热管的选择性吸收涂层颜色应均匀,膜层不得起皮或脱落。理想的吸收表面应该是黑色的,所以也有把吸收表面俗称黑膜的,但由于可见光
11、光谱范围仅为太阳光谱的一小部分,所以看起来吸收表面黑并不一定表示吸收表面的热性能好。实际上的吸收表面往往是黑里偏蓝、或偏黄、偏紫。新国标中有关热性能的参数 1.空晒性能参数 定义:空晒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与太阳辐照度的比值。 本参数表示在特定的日照强度(太阳辐照度G800W/m2,并在15分钟内,太阳辐照度变化不大于±30 W/m2)和特定的环境温度(8Ta30)下,集热管内不充水空晒,即以空气为传热工质,在规定的时间(每隔5分钟记录一次,共记录4次,取平均值)内,温度的升高与辐
12、照量的比值。公式:空晒性能Y=(Ts-Ta)/G;国标GB/T170492005规定:Y190m2/kW。空晒性能参数在一定程度上表示集热性能的高低。空晒性能参数Y值大于或等于190m2/kW,方为合格,Y值越大越好。 现在市场上有些品牌的集热管吹嘘自己“空晒温度不低于400”。这种连标称单位都不正确的参数,只能说明这个数值可能没有经过正规检测单位的科学测量,或是根本就不明白空晒性能参数Y的实际含义。因为,即使采用CPC聚光器空晒时,集热管内温度也达不到400。 2.闷晒太阳辐照量 定义
13、:充满真空集热管的水的温度升高一定温度范围所需的太阳辐照量。 新国标规定:罩玻璃管外经为47mm,太阳辐照度G800W/m2,环境温度8Ta30,真空集热管以水为传热工质,初始温度不低于环境温度,闷晒至水温升高35所需的太阳辐照量H3.7MJ/m2。罩玻璃管外经为58mm,太阳辐照度G800W/m2,环境温度8Ta30,真空集热管以水为传热工质,初始温度不低于环境温度,闷晒至水温升高35所需的太阳辐照量H 4.7MJ/m2。 本参数的测量是在特定的太阳辐照度G800W/m2,并在15分钟内,太阳辐照度变化不大于±
14、30W/m2下,集热管内充满水,当集热管内水温从低于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开始逐步升温,并在达到环境温度时开始测量。当集热管内水温升高35时,其所需的太阳辐照量为该测量管的H值。也就是说,H值所表示的是该真空集热管内水温升高35所需的太阳辐照量。当然,所需的太阳辐照量越少越好。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H值表示的就是与真空集热管的集热效能有关的参数,H值越低,集热效能就越好。 我们的研究证明,闷晒太阳辐照量H值的高低,主要由真空集热管内的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即所镀膜系对太阳能的吸收性能决定。目前国内真空集热管的制作技术中,有清华大学殷志强教授发明的Al-N/Al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单靶渐变膜
15、),和用铝、铜、不锈钢三靶镀膜技术制造的三靶干涉膜。不管用单靶,还是三靶,表征集热管集热效率的检测参数,只能是国标规定的闷晒太阳辐照量H值。 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仍然是Al-N/Al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单靶多层膜)。单靶渐变膜工艺,经过20多年的改进与提高,已经臻于成熟。其所制作出的Al-N/Al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闷晒太阳辐照量H值,完全达到并优于新国标规定的H值标准,甚至高于一些假冒伪劣的三靶干涉膜。三靶干涉膜工艺由于制作成本高,目前市场上并未大量推广使用。一些厂家也仅仅是利用来作宣传,真正大量使用的仍然是殷志强教授发明的Al-N/Al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
16、(单靶多层膜)。2003年底,殷志强教授团队研发成功单靶紫金涂层,其太阳吸收比高达0.95。在太阳能生活用热领域,采用单铝阴极溅射工艺是性能价格比最好的。单靶可以与三靶有同样的效果,但是成本低得多。 用户们可以采用国标规定的作法对不同厂家的产品作闷晒对比试验。将对比管充满水,管内放置温度测试头,看一看相同时间内的温升,便可检验出真空集热管的集热性能。无论是单靶多层膜,三靶干涉膜,还是其他什么管,都将在这样的测试中显露他们的本色。 3.平均热损系数 定义:在无太阳辐照的条件下,真空集热管充
17、满的热水平均温度与平均环境温度每相差1时,经吸热体单位表面积散失的热流量。 新国标规定:真空集热管的平均热损系数ULT 0.85W/(m2.) 新国标比旧国标:“ULT 0.90W/(m2.)”低了0.05W/(m2.)平均热损系数的测量比较复杂。真空集热管不但是一个吸热元件,在无太阳辐射时,它也是一个放热元件。平均热损系数所表征的是真空集热管的保温特性,越低说明该集热管的热损越小,保温性能越好。新国标规定,不管是哪种规格的真空集热管,其平均热损系数至少应当等于0.85W/(m2.),越小越好。
18、160; 真空集热管的平均热损系数大小与太阳吸收比无关,与集热管的真空度和涂层的热发射比有关。涂层发射比高,相应集热管的平均热损系数就大。我们知道,真空集热管内外夹层中是抽真空的。内外管之间除环封处相交外,还有一个相交环节,那就是集热管尾部支撑内外管的弹簧卡子。真空集热管内的热量除从这些接触点向外传导热量外,还透过真空夹层向外辐射能量,通过罩玻璃管的外表面的对流换热,散失能量。 4.真空品质 定义:真空集热管真空夹层内的气体压强。 新国标规定:真空集热管真空夹层内的气体压强p5.0
19、15;10-2Pa; 真空品质是关系真空集热管性能的又一个重要因素。正是由于它的存在,集热管的热损系数才会大大降低。但是,真空度又是一个看得见,摸不着,用人的肉眼无法判断的参数。真空集热管在工厂里制作完成后,真空度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物质了。高真空度及其长久保持,关系到真空集热管的寿命。高真空度一旦丧失,真空集热管的热损就会大大增加,集热效率大大降低。真空集热管内的镜面吸气钡膜会变白与透明,这样的真空集热管也就报废了。 工厂里一般用火花检漏器判断真空度是否合格。用火花检漏器在暗环境下探测真空集热管的开口端部分的真空夹层,根据放电颜色对真空状况作定性判断。在玻璃壁上呈现微弱荧光为合格品。出现辉光放电、火花穿透玻璃壁或火花发散而玻璃壁上无荧光均为不合格品。实际上,真空集热管制作完成后,夹层内的气体压强是无法检测的。在朱俊生先生(国家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委员会主任)的启发下,殷志强教授与周小雯提出了集热管“真空品质”的概念。通过大量试验,新国标确定了真空品质的试验方法和检测标准。即:使真空集热管的内玻璃管处于350下,保持48h,吸气剂镜面长度消失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护理
- 2025编写房屋租赁合同范文
- 《经济计量模型分析与应用》课件
- 邵阳一中联考试卷及答案
- 山西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 三中一模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5简单商铺租赁合同样本
- 砖瓦企业生产调度与物流管理考核试卷
- 生物能源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创新考核试卷
- 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创新与监管考核试卷
- 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护理
- 风机安装与调试方案
- 肿瘤的化学治疗
- 《项目风险评估》课件
- 空腔脏器手术解析
- 2024年五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Spring Begins from March第2课时说课稿 陕旅版(三起)
- 大班剪纸教育课件
- xx小学校服价格评估方案
- 房地产销售管理制度实施细则
- 体育协会赛事组织绩效考核方案
- 陕西省2024年中考化学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