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合成氨原料气双甲精制新工艺一、双甲新工艺开发简况合成氨原料气双甲精制新工艺,即用甲醇化、甲烷化净制精炼合成原料气中CO、 CO2,使之小于10PPM,并副产甲基化合物。此工艺简称双甲新工艺,是湖南安淳高新技术有限公 司开发成功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是 1990年提出, 1991年进行工业化设计, 1 992年9月第一套 工业化装置在湖南衡阳市氮肥厂投产成功, 国际上属于首先提出, 最先进行工业化生产。 1993 年4月获国家发明专利权,相继又申请了可调节氨醇比的双甲新工艺专利,美、英的权威化学 文摘做了报道。该装置至今已正常生产八年,取得了很好的效益。1994年元月通过化工部鉴定, 1994年6
2、月国家科委将该项目列入国家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此后又相继投产 了四家,效果很好。双甲新工艺净化精制原料气比传统铜洗法和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法比较有着明显优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二 双甲新工艺技术方案1. 化学反应甲醇化反应原料气中CO 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和一定温度下生成粗甲醇,经过冷却、分离送入中间贮糟。主要反应方程式如下:主反应 CO + 2HP CH3OHF 102.37KJC02+ 3HP CH30I+ H20 59.45KJ副反应 4C0 + 8HP C4H9OH- 3H2庆 49.62KJ2C0+ 4HP (CH3)2O+ H23 200.39KJ2CH3OHt (CH3)
3、2O+ H20- 4.35KJCO + 3H2t CH知 H2O 115.69KJ甲烷化反应经甲醇化工序后的醇后气,含 CO- CO2为0.10.3%,经换热后温度达到280C,进入甲烷 化工序,净化气中CO CO2&催化剂的作用下,与 H2生成甲烷。其反应方程如下:洀CO+ H2t CH4+ H23 115.69KJCO2 + 4H2t CH4+ 2H2庆 72.77KJ2.双甲工艺流程简图及说明粗脱硫变换脱碳精脱硫造气图一双甲工艺原则流程造气出来的半水煤气经气柜后,进行粗脱硫使H2S含量 <0.07g/Nm3,加压至 0.8MPa,进入中变。中变出来的气体中的 CO含量控制在
4、1.55%经脱碳,使CO下降到0.20.5%,用无硫氨水进行第二次脱硫,将 H2S兑除到100PPM以下,再进行精脱硫,使气体中之总硫量降到0.1PPM,入高压机压缩到5.013MPa与醇后气进行换热,温度为 200C时,进入甲醇化反应。 从甲醇化塔出来的气体,与新来的气体换热,再水冷至40C左右,进入醇分,经醇分后,使CO+ C02i到0.10.3%,去高压机加压至与氨合成相等压力,进入甲烷化系统反应,反应后的 气体co+coa ioppm此气体经换热后与从氨合成塔来经换热后进入冷排之气体混合,进入冷排冷却,再去氨合成循环系统。从合成氨系统中排出的吹除气及液氨贮罐上排出的弛放气, 经脱氨后去
5、氢回收装置,利用真空纤维或变压吸附法对气体介质的选择吸附,而弛放气中的H2被吸附。H2解吸后,回到系统中,未吸附的气体则排空。2.2 可控制醇氨比的双甲新工艺流程 (图二)双甲新工艺目的以净化精制原料气为主,副产甲醇为辅。但随着市场变化,产品需求变 化,产品结构随时必须调整,即醇氨比要进行大幅度调节,在甲醇市场旺盛时,醇氨比要求 达到1:3左右。 此时产醇和精制原料气都是双甲工艺的重要任务, 其流程安排原则是设置两个 甲醇塔,第一个甲醇塔的作用是产醇,第二个塔是净化,经过第二个塔后,Co+Coa2 0.3%。泝 IIII II II III半水煤气一IT中 变 低 变 脱 硫 脱 碳 II匸
6、I1|1|1|1|H2III1II放空I氨合成甲烷化I #2甲醇塔| #1甲醇塔| 精脱硫一甲醇甲醇图二 可控制氨醇比的双甲流程这种安排很灵活,当甲醇需求很大时,原料气通过两塔,在第一塔中CO与CO组分中80%转化为醇,以产醇为主,第二塔只把剩余20%C与CO转化,使之小于或等于 0.3%。如果甲醇需求疲软,双甲工艺以净化精制为主,甲醇是副产品,并尽量减少,例如1:10到1:15,此时只用一个塔,第二塔备用,当第一塔触媒活性老化,再启用第二塔,同样控制入甲烷化炉的CO+CO 0.3%。2.3 节能流程(图三)第一级甲醇化采用5.0MPa或8.0MPa,第二级甲醇化及甲烷化与氨合成采用 15MP
7、a第一级 仍以产醇为主,即90%的CO< CO旌此压力下转化为粗甲醇,剩余的 10%的CO< CO2含量在12 15MPa(或30MPa)压力下转化为甲醇,使 CO+CO 0.3%进入甲烷化,甲烷化后气体中 CO+CO 10PPM送入氨合成。此流程的优点之一是在于低压下合成甲醇,即有610%的气体(CO CO和生成甲醇需要的H2),不需加压到更高压力,大大节约了电耗。优点之二是在5MP压力下甲醇化,可以利用甲醇化反应热副产中压蒸汽背压,做为动力,背压后蒸汽仍可做为工艺用汽。优点之三,由于甲烷化与氨合成等压下反应,可以利用氨合成反应热,维持低成份下(CO+COW 0.3%)甲烷化反应
8、温度,而不必开电炉来维持反应。对老厂采用双甲新工艺,高压机没有5MP这一段,而只有7.8MPa、12.5MPa和300MP蒔压力段,则分别可以在7.8MPa和12.5MPa压力下进行甲醇化,然后升压至15MPa或30MP进行甲烷化和氨合成。这种流程的节能效果也很显著。10.8 1.2MPa |1I1I1I1造气T中低变卜脱硫卜脱碳卜精脱硫卜IIIIIIIIII|5MPa(8MPa)|II II II 15.0MPa |I II氨合成卜-T甲烷化卜-T二级甲醇化卜一级甲醇化卜1 1 1 1 11 1 130MPa 11JJJJ氨水甲醇甲醇图三 节能双甲工艺流程双甲新工艺的控制指标1. 原料气中的
9、二氧化碳含量原料气精脱硫后,即进入甲醇化系统。原料气中CO2要保证小于或等于0.2%。CO2±高,甲醇化过程中,生成水多,消耗氨多,增加副产醇的成本。某厂原料气中CO达0.81%粗甲醇中水含量达20%A上。实际生产中还发现 CO2勺转化率比CO氐得多,原料气中CO过高会使 醇后气中CO高,进入甲烷化后,消耗氢更多,因为一个CO分子,生成CH要耗2个氢,生成H2O要耗2个氢。2. 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与醇氨比原料气中一氧化碳由醇氨比决定。醇氨比大,原料气CO要求含量高,反之,则可低些。醇氨比依市场情况而定,当市场对醇需求量大,应适当提高醇氨比,然后在一定的流程与系统配置下,醇氨比的提
10、高受一定的限制。如表一,泭不同醇氨比的气体成份要求表(表一)IIIIIII丨醇氨比丨半水煤气丨变换气中丨进甲醇化丨进碳化丨吨氨脱CO2 |丨(n:n)| (N2%)| (CO%)| (CO%)| (CO2%) | (N )|1:15I 21.60| 1.32| 1.83| 0.14| 1224.901:9| 20.65| 2.02| 2.81| 0.17| 1264.471:6I 19.98| 2.82| 3.96| 0.20| 1320.451:4| 18.23| 3.92| 5.53| 0.24| 1388.691:3| 17.85| 4.90| 0.93| 0.28| 1462.59从表
11、中看出,副产甲醇越多,要求半水煤气中N2瀝少,即在造气工段加氮空气减少;进碳化之前CO百分比越少。即对碳铵流程,还需采用其他方法脱除CO2变换气中C(百分比越高,变换负荷减轻,加入蒸汽量减少,节约蒸汽越多。在甲醇市场需求较大、价格较高情况 下,多产甲醇是有利的,但必须加大造气能力、脱碳能力。最大醇氨比超过1:3 ,此时甲醇化必须采用双级反应,第一级以产醇为主,第二级以净化为主。半水煤气中N2含量降到17.85%以下,就要适当增加造气能力,碳铵流程还要增加脱碳装置,以维持氨平衡。生产实践证明醇氨比控制 1:9左右,控制难度不大,不必增加其它各工段能力,变换气中COf分比不太低,消耗蒸汽不多,因而
12、从经济上是比较合理的。3. 醇后气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双甲工艺中,醇后气尚有少量 CO<CO2在甲烷化中,这些 CO CO为氢反应生成甲烷, 送入氨合成系统,用放空的方法,使甲烷保持进出平衡,不致积累。因为醇后气中CO2勺含量基本上稳定,相对 C蛮化波动较大,所以只讨论CO勺含量与氢消耗、放空量的关系。见表二泭敐憙醇后气成份与气体消耗的关系(表二)櫬I醇后气丨烷后气丨吨氨放空丨吨氨生成甲烷丨吨氨新鲜丨新鲜气增加量III IIII11I (CO%)1 1I (CH4%)|1(NM3)|1耗氢(NM3)|1气耗(NM3) |11净伉吊11 1I tgtll % |rn1 0.591I 1.65
13、|1193.44|35.04|2969.05|1 1110.183.85II 0.475I 1.55|177.61|27.71|2946.29|87.423.05II 0.357I 1.45|162.20 |20.75|2923.10|64.232.2II 0.239I 1.35|149.59|13.75|2901.88|43.011.5II 0.120I 1.24|137.39|6.83|2880.21 |21.340.7I0.000I 1.11 I116.39 I0.00I2858.87|00I注:醇后气中CH4含量为1.099%洣从表中可以看出,醇后气中 CO越高,即净化度越低,甲烷化耗
14、氢越多,氨合成放空量越多,吨氨新鲜气消耗越多,以醇后气中CO 0(铜洗流程)为比较基准,醇后气 CC由 0增加至0.21%和0.591%,吨氨新鲜气消耗由 2858.87NM3曽加至2880.21NM3和2969.05NM3,分别多耗原 料气21.34NM3、110.18NM3。因此,醇后气中CO应越低越好。但CO越低,又引起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CO%g低,要求CC在甲醇化中转化率越高。如果要求醇后气 CO达到0.10.2%,而醇氨比要求1:25,则要求CO专化率达到96.798.5%, 如此高的转化率,用一般的方法 (如中压联醇或低压甲醇法 )是难以达到的。我们采用了双级 双压法,即第一级
15、以产醇为主,在低压下进行,第二级以净化为主,在中压下进行。第二个 问题是CO越低,由于缺少反应热量,甲烷化反应难以自热平衡。4. 原料气中总硫与氨含量硫对甲醇化和甲烷化触媒都有永久性毒害,资料介绍,铜基催化剂硫含量达2%即失活,因此要求原料气中总硫控制在 0.1PPM以下。氨对甲醇化催化剂也与硫一样,有毒害作用,对碳铵流程,原料气中含氨较多,则要求安排脱氨装置,使原料气中氨降到0.1PPM以下。5. 甲烷化热平衡问题CO的甲烷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在绝热情况下,每反应 0.1%CO温度上升约7C,如果入 反应器CO高,反应温升很高,调节不当,可能烧坏催化剂。如前所述,CO过高,吨氨新鲜气消耗增加
16、,所以 COF CO2-般不能超过0.7%。然而CO+ CO过低放热太少,除去了热损失之 后,温升很少,甚至不能维持反应温度。双甲工艺的原则是在维持双甲系统热平衡前提下, 尽量降低醇后气中CO CO2的百分比含量,以保持反应正常进行。这里有两种方法:第一,禾U 用甲醇反应热。例如:CO0.25%, CO为0.05%时,用醇后气(约150 C )予热进甲烷化的气体,就可经保证甲烷化反应温度,使反应正常进行。第二,借助氨合成的热量。予热进甲烷化的 气体至反应温度, 则醇后气中C5 CO2可以降到0.1%。此时将甲烷化与氨合成在等压下进行。 这两种方法我们在设计中都已采用。四 与深度低变甲烷化的比较
17、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精制方法中,有一种比铜洗先进,使用也有很长历史的深度低变一甲烷化法。其主要特点是要求低变气中 CO0.3%,进甲烷化CO与CO为0.7%。按此指标大多 数流程和操作存在一些问题。变换气中CO笔到0.3%,按变换反应平衡理论,要求大量的过量蒸汽进入变换炉,即汽气 比很大。如果以天然气、油为原料的转化法制取原料气,或以煤为原料的德士古水煤浆加压 气化法制取水煤气,由这些方法制取的原料气含有大量的饱和蒸汽,其中的CO经中变直接串低变,即可降到 0.3%以下。如图四是鲁南第二化肥厂德士古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取的煤气净化 精制方法,方法虽然简单,但德士古法基建投资很大,国内许多化肥厂还没有
18、采用。泝II 3.9MPa I I I I III德士古造气中变一低变INHD兑硫|11 汽 / 气 1.4/1111111IIII 30MPa IIIIIIII氨合成卜甲烷化NHD兑碳I 干法脱硫I1I1 f1I1氮气图四 德士古加压气化、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流程如果以煤为原料,采用空气一一蒸汽间歇法制半水煤气,因进入变换系统的半水煤气水蒸汽含量很少,要将半水煤气中的CO笔至0.3%以下。为了使反应有利于平衡变换,必须反应到一定程度后,将生成的二氧化碳脱除,就要求两次变换,两次脱碳,反覆升温、降温。如 图五为鲁南第一化肥厂的中低变一甲烷化流程方框图。泭2.1MPa|半水煤气攱攳T脱硫一->
19、; 升温 中 变 降温IIIIIO水冷|一一|一一一| |一一一一| II 降温 一H低变卜升温一精脱硫卜-T 一次脱碳1IIiIiIiO水冷I |一一一一|一一一|H二次脱碳升温H甲烷化>氨合成图五 两次脱碳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流程由图看出流程太复杂,设备台数很多,且反应热利用率太低(两次变换之后,都要用水降温)。为了简化流程,山东某小氮肥厂采用了中、中耐硫低变一一甲烷化流程。如图六。泝1低变炉II中变炉1I111I 一段 IOI1-I1II半水煤气11f 一热交J二热交H饱和热水塔111fIIO 水冷I1-II中变炉II11II 二段 I脱碳系统II1I11I1IIIII1一1一1IO
20、活性炭II1,1IJ三热交11IILJf1J甲烷化热交f I甲烷化气,'IfIII1I1I'甲烷化卜一氧化锌卜一'图六 中变、耐硫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流程0.81.2MPa半水煤气经过饱和热水塔,第一热交,被中变二段来的热气加热,进入第二热交,被中变一段来的热气继续加热,进入中变一段反应,一段反应热气经第二热交冷却进 入中变二段反应,反应热气经第三热交和第一热气进入热水塔降温,水冷、脱碳、二次脱硫、 精脱硫,进入甲烷化热交,被甲烷化热交加热,再进入第三热交,被中变一段气加热至 280C,进入甲烷化炉反应,反应后甲烷化热气经甲烷化热交冷却,再水冷、分离、加压送至氨合成系统。
21、此法中变后不经脱碳就进入低变,流程并不复杂,但采用该法物耗(原料气与蒸汽耗) 很高。表二是不经脱碳即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的物料平衡表,表三是中低变一一双甲工艺物 料平衡表,利用这两个表来分析说明消耗高的具体情况。1. 双甲工艺吨氨耗精炼气比深度低变甲烷化耗精炼气少,前者2901.91N 13000.29N. *L£98.38N° X賈屮工为氢:?玮靖炼:93.38/2901.91=3.2% 。表二 深度低变甲烷化物料表(吨氨)拲IIIIIIIII1组分I H21I N21I CO1I CO21I CH4 I1IArI合计11变丨1I 52.001I 16.8-14 I 0.3
22、dI 30.34idI 0.23 I0.381I 1001换111-11T1气丨*1 1I 2278.641I 739.42 I 13.171 1I 1332.121I 10.11 IiI16.85I 43901dd1原丨1I 74.361I 24.1;13 I 0.55dI 0.2idI 0.33 I0.431I 1001料111-11T1气丨*I 2278.64I 739.42 I 13.17I 6.13I 10.11 I 16.85I 3064.32I 烷11111111| 气 |F| 2214.61| 739.42|-|-| 29.41| 16.85| 3000.29|表二 中低变 双
23、甲工艺物料表(吨氨)拲1|组分1 11| H211 1| N211| CO11| CO211| CH411| Ar|1 11合计rnr|半水|%r| 40.021 1r| 21.0611| 30.241r| 7.921r| 0.5911| 0.16 |11001Ir|煤气|勺11rr| 1407.82Hr| 741.00r1| 1063.791r| 278.781-r| 20.881r| 5.505| :-T1n3517.85变%| 53.12| 16.48| 1.84| 28| 0.46| 0.12| 100换1)rrr11n气| 2388.74| 741.00| 82.94| 1259.6
24、4| 20.88| 5.505| 4496.47I 料 I11111111|气| 2317.43| 723.18 | 81.03|51.68| 18.64| 5.505| 3150.94| 甲醇 |%| 74.08| 24.76|0.20|0.10| 0.66| 0.19|100|III1111111| 化气 |N| 2162.78| 722.82 |5.84|29.19| 19.27| 5.506| 2919.43| 甲烷 |%| 73.83| 25.01|-|-| 0.97| 0.19|100|III1111111| 化气 |N| 2133.59| 722.82|-|-| 28.03| 5
25、.505| 2889.94|双甲工艺利用原料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副产10%甲醇(醇氨比 1:10) ,即吨氨副产醇100公斤,深度低变一一甲烷没有副产品。3.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工艺要求变换气中一氧化碳小于或等于0.3%,如果中变气不经脱碳,即进入深度低变,查变换反应平衡数据,只有汽 /气R=0.6,温度t=180 C下,出口气中一氧化 碳才小于或等于 0.3%。按此计算,吨氨需入炉蒸汽 1632.10公斤。如采用中低变一一双甲新工艺,低变出口气中一氧化碳为1.84%,温度210C (考虑平衡温距20C )汽/气R=0.35,则吨氨需要入炉蒸汽 989.29公斤。如果两者都设有饱和热水塔回收
26、蒸汽,回收效率一样,则双甲工艺比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变换时吨氨少耗蒸汽 1632.10-989.29=642.81 公斤。综上所述,中低变一一双甲工艺与深度低变一一甲烷化比较,双甲工艺适应能力更强, 应用范围更广泛,吨氨耗精炼气少3.2%,变换蒸汽少耗 64.97%,且还能副产甲醇 10%。五、与铜洗工艺的比较双甲新工艺与铜洗法比较,有四个明显优点,节能、节物、运行稳定、净化环境。1. 节约蒸汽1.1采用双甲新工艺,变换气中 CO提高,变换需要补充蒸汽减少。如醇:氨=1:3时,变换气中CC为4.9%,而一般工艺,变换气中 C为2.42.5%,则变换过 程中,吨氨补加蒸汽最少可减少 300Kg/t
27、NH3。1.2 双甲新工艺废除铜洗,节约铜液再生供热 (蒸汽) ,生产实际数据约 300Kg/tNH3 。2. 节约原料气2.1 铜洗流程,铜液在每次循环时铜洗成份都在变化,都要调节,波动较大,精制气体微量 经常超标,铜洗气带液、冒液。在小氮肥厂中因此影响总产量2%,折成含氢 74%原料气约62NM3/tNH3,废除了铜洗,此项即为节约量。22铜洗流程中,铜液中吸收了CO并溶解了 H2等有效气体,再生时,成为再生气。再生气因为回收不完全,损失 25NM3/tNH3,废除铜洗,此项即为节约量。2.3铜洗流程中,要不断补充液氨,除了回收为氨水外,生产一吨氨约有81OKg氨消耗,折成原料气为 29N
28、M3/tNH3。2.4双甲工艺中,醇后气中尚有 C3 CO20.3%这些CO与CO生成甲烷,需要消耗氢气;生成 的甲烷在氨合成中要增加放空量,两者多耗含氢74%原料气 66.75NM3/tNH3。以上四项的代数和为49.25NM3,即双甲工艺节约原料气(折氢为74%)49.25NM3/tNH3。3. 节约电耗3.1 废除铜洗,节约铜泵耗电 20KWh/tNH3;3.2 废弃铜洗,节约氨冷铜液冷冻电耗 10.97KWh/tNH3;3.3 废弃铜洗,节约铜洗再生气回收压缩机电耗 17.3KWh/tNH3;3.4双甲工艺中的甲醇化采用双级双压法,其中第一级压力为5.07.0MPa,使压缩机最后两级气
29、量减少,估算节电 60.98KWh/tNH3。以上共计节电 109.25KWh/tNH3 。4. 节约铜、醋酸、液氨。吨氨节电解铜 0.1819 公斤,节冰醋酸 0.2423 公斤,减少自用氨 8.2 公斤。5. 铜洗的微量一般都在 20PPM以上,且经常带液喷液,生产运行不稳定。双甲工艺很稳定,微量510PPM6. 铜洗过程中,跑、冒的铜液污染大气、河水及生产现场,双甲工艺没有液体、气体的渗 漏,环境良好。1 1项目11 111单位11 1I1 1铜洗流程消耗减|单价|1金额| ( 元 /tNH3)1双甲工艺耗I| ( 元 )IIrr电解铜I1 Kg|I0.1819| 24n| 4.3656
30、冰醋酸1 Kg|0.2423| 6.5| 1.5750液氨| Kg|8.2000| 0.95| 7.7600小计1I| Kg|I8.6242II|II| 13.7000rr高压机耗电I| KWh |60.98| 0.23nn| 14.0301铜泵、铜液冷冰耗电丨KWh |30.90| 0.23| 7.107再生气回收耗电| KWh |17.30| 0.23| 3.980小计1 1| KWh |1109.181| 0.23| 25.117i1变换气耗蒸汽Kg|300| 0.5 |15.001铜液再生耗蒸汽Kg|300| 0.5 |15.001小计1 1Kg|16001| 0.5 |130.001r1微量超标放空1Nm3 |1 62| 0.32 |n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模拟试题集
- 2025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护理科研方法与实践真题解析试题
- 2025年宠物训导师职业能力测试卷:宠物训导师宠物医疗用品市场分析与品牌策略试题
- 2025年危险化学品安全防护措施试题库
- 2025年消防设施设备选型与验收标准解读消防安全知识考试题库试题
- 2025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育法律法规难点解析与预测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区块链工程师职业能力测试卷:高级编程技能实战试题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消防队伍建设与管理消防法规解读试题
- 彝家娃娃真幸福(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2012)音乐二年级上册
- 消防工程师必看!2025年消防执业资格考试题库提升实战
- 政策目标确立和方案制定概述
- 药物靶标发现与筛选
- 多模态数据融合与检索技术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检验科三基知识题库及答案
- 初中英语人教版八年级下册Unit5单元作业设计
- 2023年陕西西安体育学院考研英语练习题100道(附答案解析)
- 合同管理法律法规学习制度
- 6.2.2向量的减法运算 课件(共20张PPT)
- 110千伏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
- 建筑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