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路径选择_第1页
构建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路径选择_第2页
构建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路径选择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术交流2006年 12 月Dec . , 2006总第 153期 第12期Acade m ic ExchangeSerial No . 153 No . 12 构建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路径选择 张赟(哈尔滨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哈尔滨 150001摘 要知识是高校的核心资源 , 关键所在。高校教师知识创新是由知识、知识识别与整合、知识共享、 , 过程。构建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的路径在于 ; 搭 建交流平台促进知识共享 ; 激发团队学习;关键词A文章编号1000-8284(2006 12-0188-04, 使高校管理者意识到高校知识资本在高校社会服务价值体系中的重要性 , 并且 在创造和传播

2、知识资本的同时对这个过程进行有意义的系统的管理。 一、高校 教师知识创新的内涵所谓知识创新 , 是指知识在经过识别、整合、共享和学习之后 , 经过创新主体的 消化吸收创造出新的知识和技术。高校教师是高校知识的载体 , 高校教师知识创新 是指高校教师创造、交流、演化新思想 , 并把新思想应用到教学和科研的过程 , 它表 现为知识的生产、储备、传播、共享和创新 , 因此是一个知识投入、知识创新、知 识传播、知识转化的复杂过程。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的广度、深度和方向将最终决定着高校自身的前途和命运 , 也是高校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体现。高校教师知识创新的能力不仅影响到高质量创新 人才的培养 , 也影响到高校

3、对社会发展、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 因此高校教师 知识创新体系的构筑 , 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 , 高校的知识创新已经成为高校发展 的核心。二、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系统结构(一 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高校教师知识创新是由多个要素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 , 它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 基本因素 :知识、创新人员和信息技术。1. 创新的对象 知识。知识是指高校所拥有的知识资源 , 知识是高校教学 和科研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资源。高校知识包括高校内部知识和高校外部知识。高校 内部知识包括体现在内部的教学成果、学术科研论文和著作中的显性知识 , 以及体 现在内部的隐性知识。高校外部知识主

4、要是指高校从外界获得的来源于公共知识 , 专业研究所、竞争对手等与自身创新相关的知识 , 并将其内化为创新所必须的知 识。2. 创新的主体 高校教师。高校教师是知识的载体 , 知识创新主要依赖高 校教师个人和教师团体 教研室、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和项目课题组来实 现。在高校教师知识创新整个过程中 , 人是核心因素 , 从本质上来讲可以将高校教师 知识管理理解为在高校中如何对创新主体进行知识创新管理。收稿日期 2006-09-06基金项目 本文系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高校知识管理 :现状及发展战 略的部分成果 (GZ04-D109 。作者简介张赟(1980- , 男, 山东济宁人 , 助教,

5、硕士, 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 究。? 188?3. 创新的工具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高校教师知识创新平台的有力支 撑。知识创新需要知识占有 , 而知识占有是一项知识处理量很大的工作 , 计算机软硬 件技术、互联网络支持以及专业情报资料支持网络对于高校教师知识创新具有重要支撑作用。高校的专业实验室、研究中心、图书馆和公共基础实验平台, 都为高校 教师知识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和信息支撑。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构成 , 除了以上三个基本要素外 , 高校的服务平台、创 新知识共享和学习文化也是必备的保障要素。(二 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高校教师知识创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 在这个过程中涉及诸多

6、因素的参与和系 统化的组织程序。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是在建立充分的信息技术支撑基础上, 通过构建良好的高校教师知识共享体系和组织学习文化 , 加强高校教师个人和组织之 间的知识共享和学习 ,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知识创新。如此反复地进行高校教师知识 的螺旋上升循环 , 在创新体系中知识创新的过程包括五个环节 :1. 知识存储。资源 , 这是知识创新的基础。 , 并且教师的兴趣偏好、性格特征也 都属于知识的范畴。 , 使原有的信息和成熟的知识转化为新的知识 , 。创新的知识只 有通过人脑的加工和经验处理 , , 才能呈现循环创新和逐步上升的趋势。2. , 知识的传播渠道已经极为广泛 , 信息的搜集已

7、经不是问题 , 关键。要想获取 他人的知识或者共享自己的知识 , 那么储藏于个人头脑中的知识进行识别与整合是 必不可少的环节。所谓知识整合 , 并不是简单地把各类知识集中起来 , 而是需要运用 一定的管理技术 , 经过学习、识别和鉴别 , 把不同来源、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单一 知识、零散知识、显性知识、隐性知识进行单元再构建和价值集成 , 提高知识的清 晰度和应用性 , 经过整合的知识体系结构是一个明晰的、有序的、系统化的和开放 的结构。体系的内部各单元相容、适应、互动、和谐 , 并与体系外部存在广泛的交 流和接触。显然 , 高校内部知识资源的整合不仅要解决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松散 知识和零乱

8、知识的问题 , 实质上就是人的整合 , 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人的行为整合。知 识创新是针对性和专业性都很强的一个过程 , 创新初始阶段需要对个体知识进行系 统的、专业的整合。因为个体知识如果无法识别出来 , 并对其进行整合向他人表述 那么个体的知识不过是散乱的信息而已 , 不能称之为能进行交流共享的知识。3. 知识的共享。知识识别与整合的目的就是要最充分地吸收和利用。知识共享 这一环节的作用是将知识传送出去并且反馈回来 , 加强了知识在高校组织内外部的 流动。个体知识、组织知识通过各种共享手段为组织中其他成员所共享, 同时通过组织创新 , 实现知识的增值。因此 , 对知识共享的认识应从知识共享的对

9、象 知 识内容, 知识共享的手段 知识网络、会议及团队学习 , 知识共享的主体 个人、团队及组织这三个层次来考虑。知识共享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沟通的问题 , 即如何实现人基于知识内容层面的 沟通交往。就知识内容而言 , 高校内部拥有比较丰富的知识库 ; 高校对社会资源的 吸收和转化能力也在逐渐增强 , 形成了极为丰富的高校外围知识库 , 而且高校知识库 最大的特点就是开放性、包容性 , 它的生命力在于共享。知识网络、会议和团队学 习是目前高校教师知识共享的主要途径 :知识网络是借助于 I nternet 等辅助手段而 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网络 , 专题会议和团队学习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高校教师知识共

10、享手段, 也是最能启发灵感的手段 ; 知识共享中人是决定性的因素 , 人促成积极有效 的知识共享 , 搭建合理开放的共享平台 , 确保知识共享得以实现。4. 知识的学习。知识共享的直接目的就是知识学习 , 这是一个知识消化和累积 的过程。在知识学习过程中 , 教师个人学习是基础 , 高校教师的团队学习并不一定能 够达成完全共识 , 只有成员之间诚恳地交流各自的想法 , 相互合作 , 知识才能不断完 善和成熟 , 个人知识才能真正转变为组织的知识财富 , 才能为高校教师进行知识创新 打下良好基础。5. 知识的创新。知识创新是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环节。在已有信息和 知识的基础上 , 通过对高

11、校教师进行有效的知识管理 , 对知识进行创新 , 并把创新知 识应用到实际教学科研活动中去。在知识创新整个体系 螺旋上升的过程中 , 知识创新就是上升的过程 , 它是在知识不断累积后的突破提升。? 189?基于隐性知识及显性知识的分类方法 , 野中郁次郎提出了知识转化的 SECl 模 型, 在此模型中他指出在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 , 知识共有四种转化方式 :(1 从隐 性知识到隐性知识。即将他人的隐性知识转换为自己的隐性知识 , 作为一种基本的 “干中学 ”的学习模式 , 属于社会化 (S ocializati on 的过程 , 即教师个人经验的共享。 (2 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即将不易呈

12、现的隐性知识转换成可文档化或易于交流 的显性知识的过程 , 定义为外化 (externalizati on 过程。 (3 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即从一种显性知识的形态转换成另一种自己熟悉的显性知识形态过程 , 定义为合并 (Co mbinati on 过程, 是一种典型的 “学中学”的转换方式。 (4 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 识。当新的显性知识被团队共享时 , 团队成员开始将这种知识内部化 , 即内化 (lnternalizati on 过程 1 。知识的转换是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间螺旋状的转化、更 替与创新。知识在形态上的转换意味着新知识的产生。在知识的转化之前 , 每个成员在日常的工作中都经

13、过了 “干中学”的学习过程 , 吸 收了各自以往的经验、见解 , 并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对问题的初步认识和看法 (隐性 知识 。共亨的过程 ( 社会化过程 , 。当团队成员聚集在一起 , 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交流知识 (显性知识 时, 讨论的过程即是各种观点相互交织、碰撞的过程 , (外化过 程 ,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知识创新的过程 2 。在这个过程中 , (显性知识 与其他成员进 行共享时 , , , 而且也激发了其他成员的思维。、融合很容易促成新知识产生 , 将新的 知识进一步交流 , 又、思想交流 , 大家逐步统一思想 , 形成对问题的统一看法 , 从中归 纳总结出共识 (, 完成了对问题

14、的系统认识过程 , 此时团体所达成的共识价值己超越 了共享之前各自所拥有的知识价值之和 , 这些超越的价值正是知识创新的价值之所 在, 至此第一轮的知识创新也就基本形成。当激烈的思想交锋之后 , 每个成员都能从 中得到启发 , 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隐性知识 , 使显性知识转化为个人的隐性知 识 (内化过程 。这个过程是本轮知识创新的结束 , 也是下一轮知识创新的开始 3 。通过以上环节的运行 , 可以看出 , 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起到承 上启下的作用。整个体系的运转取决于各个环节的运转情况。另外 , 高校的知识和 信息的集成、标准化、模块化技术、管理软件的支撑、高校教师知识

15、共享和学习平 台的搭建、互联网络系统以及高校的服务保障系统都对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起到 至关重要的服务支撑作用。三、构建我国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的路径选择(一 合理规划高校教师知识资源 , 进行知识的多元整合知识经济时代 , 高校的功能已经不限于传播知识 , 它更体现在知识的创造源、复 合型人才的培养基地、服务经济发展等方面 , 由此必然导致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出 现, 即知识的多元整合。高校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 , 其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知识库 是各类知识的集合体 , 一些新知识往往是零碎的、无序的 , 再加上各类知识的自主性 和专业性 , 使得知识的流动性、松散型表现更加明显 , 而无序的知识

16、是很难做到共享 的。所以 , 进行知识整合就成为高校教师知识创新关键性的一步 , 也是对高校教师知 识创新的重要支撑。高校教师应形成以学科基础为大团队 , 以跨学科专业的虚拟团 队为创新团体 , 在维护专业知识资源的基础上 , 进一步构建知识的方向性组合。(二 搭建知识交流平台 , 积极促进知识共享高校教师知识创新体系中知识共享起到了承载作用。知识共享要求知识的无边 界和流动 , 除了涉及知识所有者的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相互转换、流动、运 用和更新 , 还包括知识的宽容和争鸣。制约高校知识共享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知识供给角度。知识产权 保护下的知识的私利性和知识共享追求下的

17、知识不可独占性就会产生冲突、相互排 斥, 知识产权的保护使知识的供给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 知识的需求者迫于知识产权的 保护, 难以了解到所需要的知识。第二 , 知识需求角度。知识的需求者对学科、专业 的发展前沿把握不够 , 一些国外的基础研究领域相对国内来说都要先进 , 但是国内高 校在从文化背景到语言沟通等层面的消化吸收都存在一定的时滞。对前沿的把握不 够, 容易导致重复研究和方向性错误的出现。第三 , 沟通障碍。在某些情况下 , 即使 知识共享双方彼此希望共享 , 应该说在目前的通讯条件下 , 物理沟通方面不会有太大 的障碍, 但是由于学科专业、课题方向的不同 , 缺少必要的沟通平台 ,

18、导致知识共享 难以实现。鉴于此, 针对高校自身特点 , 解决途径应该为 :第一, 高校可以尝试提供配套知识 产权保护下的校内、校外的知识共享服务体系的建立。在高校内部创建知识共享文 化, 对外以协议的形式 , 取得某些咨询调查机构、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等自有知识 的使用权。第二 , 充分发挥高校教师团体在专业方面的特长 , 及时掌握专业前沿研究 成果和学科发展方向 , 同时加强国内外高校教师创新团队的交流 , 以期避免科研活动 的盲目性和重复劳动 , 并在此基础上丰富自己的共享知识资源。第三 , 打破高校教师 知识创新的固定团队模式 , 创建基于项目创新的虚拟创新团队。高校教师同时隶属 于几个

19、专业相近创新团体 , 利于团队间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学习。第四 , 建立基础性共 用实验平台。目前 , 国内高校存在为数众多的专业实验室、专业研究所等各种知识 创新团体 , 它们独立运行 , 在科研工作中也是各自为战 , 不用说校际间联合科研 , 就是 校内相关领域的科研也缺少必要的联合。建立基础性共用实验平台 , 一方面可以缓 解高校实验基础建设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 , 避免重复建设 ;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高 校教师知识的共享。(三 激发高校教师进行团队学习高等学校作为一个知识密集型组织 , 作为生产、 , 可以说是一个学习型组织 , 但 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彼得 , , 以团队学习为特

20、征的组织机构。 , 高校要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 首先要进行团队学习的修炼 , 。其中, 科研团队的组 建是核心。 , 个体忠诚于团体 , 又从团体中萃取高于个人智力的团体智力。 , 对于未 知领域的探索和研究的难度和复杂性也在成倍地加大 , 。尤其是在知识经济条件下 , 高校的很多 , 要取得创造性的突破更显得单薄和脆弱。而团队学 , 增进集体思维的敏 感度, 有效地应对新的难题 , 激发潜在的知识整合和创新。所以 , 团“队化”的工作方 式和团体学习就成为一种必然。团队学习需要具有创新性且协调一致的行动 , 它基 本上是一个集体修炼的过程。(四 重视高校教师知识创新服务支撑平台的建设 完善高校教师知识创新激励机制 , 加强其在知识创新方面的导向作用。 激励机制必须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引导性。要鼓励更多的高校教师在教学科研方面积极进行知识创新。我国高校现行的创新体制与当前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相比 还有差距。例如 , 高校的人事管理不易流动 , 管理体制不畅通 , 考核机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