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_第1页
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_第2页
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_第3页
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_第4页
黄豆芽与绿豆芽的生化成分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黄豆芽和绿豆芽生化指标的检测与分析 温州大学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浙江 温州 325027摘 要:本文以绿豆芽和黄豆芽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两者所含主要营养成分的含量高低以及对两者的过氧化物酶进行分析。实验数据表明:黄豆芽营养价值较高。其中黄豆芽的还原糖、总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比绿豆芽高,尤其是蛋白质是绿豆芽的1. 94 倍。但在维生素 C含量上绿豆芽是黄豆芽的1.87倍。黄豆芽的过氧化物酶酶活性是绿豆芽过氧化物酶的4.4倍。总体而言,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芽高。关键词: 黄豆芽 绿豆芽 营养成分 过氧化物酶 分析比较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bean sprouts a

2、nd mung bean sprouts and biochemical indexesWenzhou University School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Wenzhou 325027, ZhejiangAbstract: In this paper, bean sprouts and bean sprouts for the study, compared the content of both high and low concentrations of the major nutrients as well as the analy

3、sis of both the peroxidase. Experimental data show that: the higher the bean sprouts nutritional value. Where the bean sprouts reducing sugars, total sugar content and high protein content than green bean sprouts, especially protein is 1.94 times the green sprouts. But in the vitamin C content is 1.

4、87 times the bean sprouts bean sprouts. Bean sprouts peroxidase activity was 4.4 times green sprouts peroxidase. Overall, the nutritional value is higher than the green bean sprouts bean sproutsAnalysis and comparison:Bean sprouts mung bean sprouts nutrient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peroxidase 豆芽,是

5、我国人民喜食的一种传统优质蔬菜。它白嫩清爽、口味鲜美、外型美观(因形似如意,有的地区称豆芽为如意菜 ),而且无污染,具有保健功能。特别是冬季,各种新鲜蔬菜较少,价格较高,豆芽便成了一种普通百姓比较喜爱的蔬菜品。我国对豆芽的生产工艺、食用及药用功能早在古代就有详细记载。明代神医李时珍的巨著本草纲目绿豆条中载: 诸豆生芽皆腥韧不堪食用,唯此豆芽白美独异,食之清火益神,利泄减脂,饮誉美肴者也。肯定了豆芽的药用价值。另外,根据近代老年医学研究,在有益寿延年功效的10种食品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黄豆及黄豆芽,排在第六位的是绿豆和绿豆芽。这是因为,豆芽中含有大量的抗酸性物质,具有很好的防老化功能,能起到有效

6、的排毒作用1,如豆芽能预防直肠癌等多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以及降血脂和软化血管的作用2。豆芽还富含粗纤维素,具有通便减肥的作用,中老年人多吃绿豆芽,对健康有益3。另外,吃豆芽能消除体内乳酸的堆积, 消除疲劳。市场上常见的豆芽品种有黄豆芽,即大豆芽以及绿豆芽。黄豆芽芽体较大、较长,子叶大而厚实,水分充足。绿豆芽芽体细长、瘦弱、子叶小水分较充足。本实验以黄豆芽和绿豆芽为样本,从蛋白质、还原性糖、总糖、维生素C含量指标以及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物同工酶入手,比较了这两种豆芽的营养价值,为消费者的购买和产品的开发上提供新的依据。1.材料与方法:1. 1 材料和试剂 1. 1. 1 材料 黄豆芽、 绿豆芽1.

7、 1. 2 试剂 实验名称实验试剂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1%草酸溶液、2%草酸溶液、维生素C标准液 、氧化型0.02% 2,6-二氯酚靛酚溶液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蒽酮试剂、标准葡萄糖溶液(0.1mg/mL)、6mol/L HCl溶液、20% NaOH溶液、6mol/L盐酸蛋白质含量测定标准蛋白质溶液、考马斯亮兰G-250染料试剂、0.05mol/L TrisHCl缓冲液(pH6.8)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A(分离胶缓冲液)/100mL 、 B(浓缩胶缓液)/100mL 、C(分离胶贮液)/100mL 、D(浓缩胶贮液) /100mlE 、核黄素/100mlF 、蔗糖/100ml、电极缓冲液/1000

8、ml、封板胶(用时稀释10倍)热煮沸0.1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6 、染色液、前沿指示剂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0.1 mol/L磷酸缓冲液pH7.6反应混合液表格 1实验材料1.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电热恒温水浴锅;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生化培养箱 ; 电子万用炉 ;电子天平;离心机;旋涡混合器;垂直板电泳槽及附件;直流稳压稳流电泳仪。1.2实验方法1.2.1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染料液装入滴定管中:应驱除滴定管中的气泡,调整好零点。滴定维生素C标准液:吸取1.0mL维生素C标准液放入锥形瓶中,加9mL1%草酸溶液,摇匀,用染料液滴定至微红色保持15秒不褪色即为终点。记下所用去染料液数量

9、,可算出1mL染料相当于多少mg维生素C。制备新鲜果蔬液,称20.0g果蔬放入50mL量筒中,加2%草酸液至40mL刻度处(即稀释1倍)。用玻璃棒搅拌,静置10分钟,过滤,得滤液即为样品液。吸取10.0mL样品液放入锥形瓶中,同上操作进行滴定。可做两份,求平均值。123维生素C标准液 mg1染液滴定末读数 ml1.901.911.95染液滴定初读数 ml0.010.000.02染液净用量 ml1.891.911.93染液平均用量 ml1.911ml染液对应维生素C的量 mg0.52V×CW表格 2 染液与维生素C的相对值滴定m = ×100 = 每百克样品中含维生素C毫克数

10、m:每100克样品中含维生素C毫克数V:滴定样品液所用去染料液(2,6-二氯酚靛酚)容积(mL)。C:1mL染料液相当于维生素C的质量(mg/mL,由操作3计算得出)。W:10mL样品稀释液中含有样品的质量数(g)。1.2.2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1)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012345标准葡萄糖溶液/mL00.10.20.30.40.5蒸馏水1.00.90.80.70.60.5置冰水浴中5min蒽酮试剂4.04.04.04.04.04.0煮沸10,冷却后室温放置10,在620nm处比色A620nm表格 3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表以吸光度为纵坐标,各标准液浓度(mg/mL)为横坐标做图得标准

11、曲线。图表 1 葡萄糖浓度标准曲线 (2)样品中还原糖的提取和测定 称取1g实验材料,加水约3mL,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并用约30mL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于50水浴中保温约0.5h(使还原糖浸出),取出,冷却后定容至100mL。过滤后冰箱保存。取5ml定容液再定容至100ml。取1mL最终稀释液置于试管中,浸于冰浴中冷却,再加入4mL蒽酮试剂,沸水浴中煮沸10min,取出冷却后比色,其他条件与做标准曲线相同。测得的吸光度值由标准曲线查算出样品液的糖含量。(3)样品中总糖的提取、水解和测定 称取1g实验材料,加水约3mL,在研钵中磨成匀浆,转入三角烧瓶中,

12、并用约12mL蒸馏水冲洗研钵23次,洗出液也转入三角烧瓶中。再向三角烧瓶中加入6mol/L盐酸10mL,搅拌均匀后在沸水浴中水解0.5h,冷却后用20%NaOH溶液中和至pH呈中性。然后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过滤后冰箱保存。豆芽稀释取滤液10 mL100 mL。取1mL总糖的最终稀释液同上法进行还原糖测定。C1V1m W(还原糖) ×100%C2V2m W(总糖) ×0.9 ×100%式中:W(还原糖):还原糖质量分数(%)W(总糖):总糖质量分数(%)C1:还原糖的质量浓度(mg/mL)C2:水解后还原糖的质量浓度(mg/mL)V1:样品中还原糖提取液的体积

13、(mL)V2:样品中总糖提取液的体积(mL)m:样品质量 乘0.9是为了从测定出的总糖水解成的单糖中扣除水解时所消耗的水量。1.2.3蛋白质含量测定:(1)标准曲线绘制取6支试管,按下表加入各试剂。 管号 试剂012345100g/mL牛血清白蛋白溶液mL00.20.40.60.81.0蒸馏水mL1.00.80.60.40.20考马斯亮蓝液mL5.05.05.05.05.05.0表格 4 标准曲线绘制加入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后,摇匀,放置2min后,在595nm波长下比色测定,记录A595。以各管相应标准蛋白质含量(mg)为横坐标、A595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图表 2 蛋白质浓度

14、标准曲线 (2)样品制备称取1 g待测植物鲜样置于冰浴上的研钵内,加入1 mL蒸馏水或TrisHCl缓冲液(pH6.8,0.05mol/L)研成匀浆,转入离心管,再用2 mL水或缓冲液将附着在研钵壁上的研磨样品洗下并全部转入离心管,3500 rpm离心1520min,其上清液即为蛋白质的提取液,供分析用。(3)样品测定试管中加自制蛋白质样品1.0 mL ,再加入5.0 mL考马斯亮蓝G-250试剂,摇匀,放置5 min后,在595 nm波长下比色,记录A595。根据所测A595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蛋白质含量。1.2.4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1) 电泳槽的安装与制胶将贮液由冰箱取出,待与室温平衡后再

15、配制工作液。(a)配制分离胶 A 3mLC 6mL0.14%过硫酸铵 12mL水 3mLTEMED 15L将分离胶沿长玻璃板加入胶室内,小心不要产生气泡,加至距短玻璃板顶端3cm处,立即小心地覆盖23mm的水层,静置待聚合(约40min),当胶与水层的界面重新出现时表明胶已聚合。(b)配制浓缩胶B 1.5mLD 3mLE 1.5mLF 6mLTEMED 18L注:TEMED在灌胶前加,或者加完之后放在黑暗的环境中。先倒掉分离胶上的水层,用吸水纸将水层吸干,但不要弄坏分离胶。立即加入浓缩胶,插入梳子(即样品槽模板),待胶凝后,小心取出梳子。将稀释10倍的电极缓冲液倒入两槽中,上槽(短板侧)缓冲液

16、要求没过样品槽,下槽(长板侧)缓冲液要求没过电极,备用。(2)" m8 S) X1 Y* ?" c9 w- K0 r* A8 H9 J( _90样品的制备与点样称取果蔬2g,剪碎,放入研钵中,加适量石英砂及5mL的样品提取液研磨成匀浆,置于离心管中,研钵用少量提取液清洗,洗液并入离心管,以14 000r/min的转速离心15min,取上清液定溶至10mL,贮存于低温冰箱备用。先向上槽液中加入0.1%溴酚蓝34滴,搅匀。6 |+ X/ M  7 Z. J: I+ J5 r; 用微量注射器(50L)吸取1020L样液,在浓缩胶上层点样。点样时须小心,防止样品

17、液扩散。(3)(电泳# I/ o3 K- Q; F1 r2 O  N接好电源线(上槽即加样槽为负极)。打开电源开关,调节电流到20mA左右,样品进入到分离胶后加大到30mA,维持恒流。待指示染料下行到距胶板末端1cm处,即可停止电泳。把调节旋扭调至零,关闭电源,电泳约3h。(4)剥胶与染色、记录结果. j1 R1 n% u: ?6 b7 3 d5 W取出电泳胶板,去掉胶套,用微量注射器沿玻璃内面注入一定量的水后即可掀开玻璃,去掉浓缩胶(注意先进行测量),将分离胶放入培养皿。将配制好的染色液倒入培养皿,室温下110min后显示蓝色条带,后变红褐色。用去离子水漂洗,并拍照记录,

18、计算各同工酶的迁移率。1.2.5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1) 取上述的样品提取液(方法1.2.4的实验样品)2.5mL,定容至50mL刻度,备用。(2)取光径1cm比色杯2只,于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和磷酸缓冲液1mL,作为对照,另1只中加入反应混合液3mL和上述酶液1mL(如酶活性过高可稀释之),立即开启秒表记录时间,于分光光度计上测量波长470nm下吸光度值,每隔1min读数一次。 以每分钟吸光度变化值表示酶活性大小,即以 OD470/ min·g(鲜重)表示之。也可以用每min光密度(OD470)变化0.01为1个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位(u),即:式中: OD470反应时间内吸

19、光度的变化w植物鲜重(g)D稀释倍数,即提取的总酶液为反应体系内酶液的倍数t反应时间(min)2结果与分析:2.1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黄豆芽绿豆芽编号1212称取重量 g20.0研磨液体积 ml40.0滴定研磨液用量 ml10.0染液用量末读数 ml0.510.400.840.80染液用量初读数 ml0.050.000.010.02染液净用量 ml0.460.400.830.78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 mg/100g4.84.28.68.2平均果蔬维生素含量 mg/100g4.58.4表格 5 维生素C的定量测定实验结果表 黄豆芽中维生素C的含量4.5mg/100g;绿豆芽中维生素C的含量8.4m

20、g/100g 维生素C可能会被空气中的O2氧化而减少,滴定终点颜色的变化也不易判断。2.2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黄豆芽绿豆芽实验项目还原糖总糖还原糖总糖A6200.1000.2480.0810.143稀释液V ml1浓度c mg/ml0.0070.0180.0060.010还原糖: 总糖:含量m mg1432.41218质量分数 %1.43.21.21.8表格 6 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豆芽中糖含量比较低,黄豆芽中还原糖的质量分数为1.4%,总糖的质量分数为3.2%;绿豆芽中还原糖的质量分数为1.2%,总糖的质量分数为1.8%。2.3蛋白质含量测定黄豆芽绿豆芽样品液

21、体积V ml4.45.1A5951.0860.488由图表 3 蛋白质浓度标准曲线可知果蔬稀释液蛋白质浓度c g/ml159.486.7m=V*c果蔬中蛋白质含量m mg/100g859.8442.2表格 7 蛋白质糖含量的测定实验结果表黄豆芽蛋白质含量859.8mg/100g;绿豆芽蛋白质含量442.2mg/100g2.4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指示剂移动距离 cm黄豆芽各条带移动距离Rf绿豆芽各条带移动距离Rf6.41.00.160.80.132.10.332.10.332.70.422.50.393.00.473.10.484.20.663.70.58图表 4 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实验现象及结

22、果 由于测量存在误差,两种豆芽可能存在03种相同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其中发现黄豆芽与绿豆芽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中有一种同工酶的迁移率相同。2.5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时间min012345678黄豆芽0.4370.5280.6150.7030.7520.820.8850.9471.01绿豆芽0.090.1140.1360.1570.1690.1830.1970.2090.219表格 8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数据记录表图表 9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斜率k过氧化物酶活力 OD470/min过氧化物酶比活力 u/(g·min)黄豆芽0.0701112165608绿豆芽0.01582

23、5281264表格 10 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测定实验结果表 D=1600 w=2 g2.6误差分析实验中最大的实验误差来自取材上,豆芽的营养(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成分分布不均,其中主要分布在豆芽的子叶上,而豆芽根部含量则比较少。为了使豆芽取材的质量达到整克,就会出现不能完整采用整个豆芽,而采取其中的一部分,导致营养成分含量比例不一样。另一方面,豆芽的含水量也影响豆芽营养成分比例,还有豆芽的生长时间越长而豆芽营养物质因为呼吸作用而减少。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实验操作,首先是研磨,研磨不充分会使各成分的提取受到影响,产生很大的误差。其次是温度,蛋白质的提取需要在冰浴下进行,而还原糖和总糖的提取需要合适的

24、温度(水浴加热)。酶活性也跟温度有极大的关系,在酶的最适温度下酶活性最大,超过或低于最适温度,活性减弱,高温酶使会失活。还有PH,空气的氧化作用等都会影响实验。实验当中,各种试剂的用量,测量的读数,仪器本身的误差也都对实验产生影响。3.结论: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两种豆芽中, 黄豆芽的蛋白质、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高于绿豆芽, 其中黄豆芽的蛋白质是绿豆芽的 1.94倍,。人体每日摄取的营养素的量只有达到维持生理代谢需要的量才能使 机体新陈代谢顺利进行, 不至于因为营养素的缺乏而带来相关疾病5。 黄豆芽的营养价值比绿豆高。研究证明 6 , 黄豆发芽后,维生素C有所增加,而发芽后的绿豆, 维生素C大量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