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导师是茶壶研究生是茶杯_第1页
高校导师是茶壶研究生是茶杯_第2页
高校导师是茶壶研究生是茶杯_第3页
高校导师是茶壶研究生是茶杯_第4页
高校导师是茶壶研究生是茶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导师是茶壶研究生是茶杯    “如果将研究生和导师比喻为茶杯和茶壶,当三十个茶杯围绕着一个茶壶的时候,茶壶有能力将他们都灌满吗?”不仅是“茶杯”过多的比例失调问题。“茶壶”们的心声,同样应予倾听与思考。对研究生教育说“怪”道“难”,针砭的目的,在于建设。毕竟,高端人才的建设,关系科教兴国的战略。 早春二月,2004年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刚刚散尽硝烟,又进入了紧张的阅卷和复试阶段。与此同时,对研究生连年大幅度扩招的议论也溢出高校,在社会上激起了广泛反响。日前,新华社记者撰文发问:“如果将研究生和导师比喻为茶杯和茶壶,当三十个茶杯围绕着一个茶壶的时候

2、,茶壶有能力将他们都灌满吗?”不仅是“茶杯”过多的比例失调问题。“茶壶”们高校里众多的博导、硕导们,有哪些心声需要我们倾听?无需刻意选择采访对象。因为,一家之言,也许就能代表许多。这一次,直面坦言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历史系博导许纪霖。高考失败者=考研胜利者? 记者:作为一位博导,您认为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什么?许:近年来的一个切实感觉,的确是如同新华社记者所说的,“茶杯”骤增了。前几年,研究生数量有限,分配到每个导师名下,每年也轮不到一个,只能今年你招,明年我招。这两年,高校扩招,研究生数量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眨眼间,从“吃不饱”到“撑死人”。一位导师每年

3、少则带四五个学生,多则七八个。就我们系,每年招收的博士生、硕士生有100多,比本科还多。记者:研究生队伍庞大了,其“成分”如何?许:优秀本科毕业生升入研究生的,数量实在不多。他们对读研没什么兴趣,要么出国,要么到待遇较好、有挑战性的单位工作。放弃保送直升而去就业的大有人在,让我们这些老师看得好不叹惜。进得研究生这道坎的,很多来自教育不发达地区,学校是三四流学校,也就是所谓的“考研基地”。学生一进“基地”,校长信誓旦旦:“你们是高考的失败者。没关系,我们共同努力,把你们往一流大学里送。四年后,你们就是考研胜利者。”本科期间,这些学生啥也没学,只练了一招应试,四年后一搏而中,命中率极高。记者:“考

4、试型选手”得天下,看来得问问这研究生入学考试了。许:咱们研究生入学,是全国统一考试,划定英语、政治等科目分数线,倒也公平公正。不过,这考试实际上等同于本科生的选拔模式,考的是基础知识掌握程度,试题范围、类型都没啥变化。久而久之,可以琢磨出应考方式。没有研究能力不要紧,只要掌握应试技术,一样能过关。所以不难看到,校园附近,大大小小的考研辅导班热火朝天,秋季强化,冬季冲刺,都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种考试,“培养”了一批没有研究能力的研究生。看上去桃李兴旺,做导师的,却只能暗暗叫苦:要给他们重新洗脑,难啊。记者:反过来说,这样的考试是不是挡住了一些真正的研究型人才?许:去年我们有一位学生,英语少了

5、一分,照例就进不来了。老师们觉得挺可惜他专业课和总分考试可是第一名啊。最后系里“举荐”,终于“破格”录取了。当年吴晗考北大、清华,数学考零分,北大不取,清华破格录取了,挽救了一个难得的史学人才。我们今天有没有可能让导师们在面对这些特殊人才时有“自由裁量权”?看看高考,在社会一致呼吁下,“一考定终身”已经恢复了点弹性。复旦、交大、华东师大等重点高校有5%的自主权,可以破格录取学生。但研究生入学考试,却落后一步,仍是铁板钉钉,一分都不能少。我看,研究生入学考试也要赋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给博导、教授更多的发言权。一个学生有没有研究潜力,究竟是不是可造之才,应该由导师说了算。而系和研究生院只要履行监督

6、和复审功能就行了。论文,“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记者:我了解到有一位大学生,为考研,专门在外租了房,头发不理,胡子不刮,几个礼拜不见,人瘦了一大圈。读研后,却悠闲得让人看不懂:不进图书馆,不上自习室,反倒四处旅游,大江南北都走遍了,学校的大门却是一连三个月没进。许:这种现象很是普遍,见怪不怪。在国外,研究生教育是精英教育,有严格的淘汰机制。如美国一所名牌大学,一个系一年招了10名博士生,入学第一年,淘汰三名,第二年,又有一人落马。可是在我们国内,研究生教育却是“进门难,出门易”。培养环节缺乏有力的制度约束和质量监控,淘汰率几乎是零。一旦踏进门来,就不怕出不去,松垮、浮躁自然就多了。拿我熟悉的文科

7、来说,有的人不来上课,不看书,也能混张文凭。一个研究生一学期是否好好地看过一本书?我看,这恐怕也是个大问题。我要求自己的研究生一个星期读一、两本书,而对此有的人就“哇哇”直叫。要知道,在国外,一周读五、六本书,随后进行课堂讨论,那是家常便饭。我们的研究生之所以质量没有办法与人家比,首先教学强度没有办法与人家比。近年来,中国向西方借鉴,优秀本科生也可直接读博士。可至今,我还没听说过有人“硕博连读”没读出来的。而在美国,有的本科生被招收为博士生后,导师发现,他不具备研究能力,给的题目总是完不成要求。怎么办?干脆,不要求这个学生完成博士学业,把他从博士生降格为硕士生,送一张硕士文凭请他走路。记者:不

8、过,监督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指标,也不能说没有。很多学校规定,研究生必须发表论文。书可以不读,但论文不能不发表。许:说到这股风,缘起于前几年某重点高校的规定: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博士生发表四篇,否则不予毕业。为防止研究生学术水平下滑,这办法看上去不错,一时间,各高校纷纷仿效。这办法,也吓了不少导师一跳。想我读书时,老先生再三叮嘱,要好好修炼功夫,急于求成,反而造次。现在的学生,硕士三年,修完学分,完成一篇达到水准的毕业论文已属不易,何来“余热”完成更多论文?再说,全国核心期刊区区几家,怎么轮得上这么多学生分羹?有位博导算了笔账:自己所在的学院有博士生300人,按要求每人需发表

9、三篇论文。可全国符合发表要求的刊物不到10家。就算一期能登30篇,光一所学校就能包下两、三期全国所有的该专业杂志。那么,其他学校的学生怎么办?其他研究人员怎么办?考核指标一刀切,既不系统也不科学,结果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反而导致了另外一个极端。为弟子计,只得放下手中的研究,动用所有的关系,为学生的习作奔忙。渐渐地,我又发觉一“怪”弟子中越是没出息的,越是对发表论文胸有成竹。原来,许多杂志为创收,办有增刊。只要将版面赞助费连同文章一起邮去,银货两讫,保证见刊。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增刊只对作者供应,不公开发行。论文水准如何,是否“注水”,是否剽窃可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有如此“捷径”,大

10、家“如释重负”。可私下里却为弟子暗暗发愁,学问尚未入门,就已精通“捷径”,长此以往,会否形成“路径依赖”?答辩,“抬个轿子抬过门”记者:这样看来,研究生教育质量要把关,只能靠导师了。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么。许:过去讲的是“入室弟子”,师傅和徒弟一对一,言传身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生关系上升为一种伦常。同样,“教不严,师之惰”,学生不成器,板子便打在老师身上,千百年来大致如此,渐渐形成了一种传统。可现在不同,研究生教育从过去的“小作坊生产”突飞猛进到了“流水线生产”,“一个茶壶三十个茶杯”。教育方式大转型,师生关系该怎么转?尴尬。记者:说到师生关系的异化,最典型的就是“老板”说。一些导师

11、,特别是应用专业的,常在外面“拉项目”,“搞创收”,学生成了廉价劳动力,干脆以“老板”称呼导师,师生关系变了味。许:这是彻底颠覆传统。也有的是完全承袭传统,学生和老师之间仍旧有强烈的人身依附关系。进得“山门”,不管导师教得好不好,自己学的对不对兴趣,学生都不得改换门庭,只能乖乖地“从一而终”。更明显的是在毕业时。学生忙着找工作,怎可能好好写论文?老师千叮万嘱,学生却不慌不忙,真是“皇帝不急急太监”。为什么?国外的毕业论文通不通得过,是学生自己的事,与老师的脸面无关。中国的观念,传统,弟子不及第,是导师教育无方,学生摸准了导师的心理,笃笃定定:不怕我过不了,就怕你面子上过不去。果真,导师实在看不

12、下去了,干脆给学生操刀修改,有的甚至改错别字。临答辩前,忙着请熟人,打招呼:敬请各位高抬贵手,一起抬个轿子,把学生抬过门。记者:论文答辩也形同虚设?许:到了春夏之交,答辩的论文如过江之鲫,应接不暇。我们学校里听说有一个教授最多收到过50篇论文,翻一翻提要就已经不错了。为求效率,博士生呼啦啦集体过堂。过去,一个博士生需“会审”一上午。如今,半日之内,三四个人全部过堂。再说,中国人讲人情,“不看僧面看佛面”。论文答辩的评审都是同行、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其他人都ok了,我怎好意思no?此番人情风刮过,无人幸免。真有执法公正的“包公”,反成了人人侧目的“妖怪”,经常有一些博导,毕业论文逐字看来,所提

13、问题,无不让人张口结舌。几个回合下来,论文答辩再也没人请他来了。“想想看,如今读书最辛苦的是谁?”记者:凡此种种怪现象,难道都是扩招惹的祸?许:不能把扩招一棍子打死。解放前,全国总共只培养了200多名研究生。1950年到1965年,偌大的共和国,研究生只有两万多。从1978年到1999年的20多年,也只有77万人,这和我们国家的人口基数不成比例,和经济建设要求也不相符合,扩招便是必然。然而,问题是,如今“大跃进式”的扩招,似乎更是为了缓解当前的就业矛盾,而忽视了高校教学、科研本身的能力。看看数字:2001年15.6万,2002年19.5万,2003年27万,2004年33万。今、明两年的研究生

14、招生数,接近于过去20年的招生数。预计到2010年,我国博士生数量将是世界第一。当某项举措不是由于内在动因主动生发,而是由外部压力驱动而被动产生时,势必仓促上马,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师资、设施、就业照理说,教育应该是金字塔,越进入到精英教育,越严格才对。可想想看,现在读书最辛苦的是谁?小学生。中学生比小学生舒服,大学生比中学生轻松,研究生比大学生悠闲,最开心的,就是博士生。为什么倒了过来?我看,现在整个的教育体系就是倒置的。义务教育精英化,淘汰率高,考不上重点中学就等于进不了好的大学,就等于没有好的工作,就等于前途没希望。初中的课程内容加到小学生头上,高中的内容加到初中生头上,小小读书郎,都在

15、力拼重点学校。等到挤进了大学的门槛,长舒一口气:没有淘汰了,可以混日子、等文凭了。记者:有一种说法,“本科生一流,硕士生二流,博士生三流”。你怎么看?许:“研究生的质量不如从前”已经不是一、两个人的看法了。如今的硕士生,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相当于20年前的本科生;博士生写出的论文,20年前的硕士生完全写得出来。不少研究生教育,可以说是“本科生继续教育”,只是把本科时间又延长了三年。几年下来,一些国家的教育界乃至企业界也都知道中国教育的特点:中学生、小学生,基础扎实,训练严格;本科生,好学上进,素质不错;而研究生则是质量参差不齐,一不小心,就会碰上水货。曾经,在科举制度的延续下,中国人很看重文凭

16、。本科、硕士,博士,相当于秀才、举人、进士。过去“学而优则仕”,如今则和工资挂钩,和职称挂钩。然而,观念总要在事实面前转变。当文凭泛滥、泡沫膨胀时,真正受害的,还是那些学生。何必都挤“研究型大学”一条道记者:可是,尽管如此,不少高校还是对培养研究生青睐有加,纷纷制订规划:若干年后,研究生本科生之比达到1:1。许:大大小小的高校全奔着“研究型大学”而去,也是一怪。为何都挤“研究型大学”一座独木桥?有现实利益的考虑,博士生、硕士生多了,经费就多了。然而,更有一种“情结”,似乎研究生多了,自然而然就成了研究型大学,学校的档次就自然上升,在教育界就树起了响当当的牌子。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大学理念无法一统,也不必硬统。各个大学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类型性质,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大学理念和评价标准。有个性的就是好大学,有独特风格的就能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