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回归_第1页
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回归_第2页
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回归_第3页
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回归_第4页
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回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学理论指导下学生道德主体性回归摘要:我国传统道德教育多是知识性的教育,仅把学生 当做吸收道德知识的容器,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存在”的主 体性及其原有的“道德框架”,使得学校德育实效性不高。作 者以人学观为指导,分析得知传统德育模式造成学生主体性 丧失的主要原因在于现在道德教育中“人”的严重缺失,因此 从人对人的理解和实践本质的角度提倡对话式德育模式的 运用,从而实现''人”的回归,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关键词:人学理论道德主体性 如果一个人科学文化素质不合格是次品,身体心理素质不合格是残品,思想道德不合格则是危险品。由此可见,道 德教育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在我国,

2、随着改革开放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开始提倡个人主体意识的增 强,从而培养具有独立意识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优秀公民。 相应地,学术领域也掀起了奠定个人主体地位,尊重个人个 性化发展的浪潮。这些反映到德育理论领域,就是德育过程 要注重“人的主体性”。但问题的症结在于,理论上重视了人 的重要地位,一线德育工作者却仍旧固守原有的观念,使得 德育实然现实与应然需要之间出现鸿沟,限制了德育的发 展,也影响了人的道德发展。因此,归结而言,很多德育问 题的出现,其本质都在于对“人”的偏见。这就要求我们更要 对“人”有个清晰的认识,使德育真正成为“使人成之为人”的教 育,借助于人学理论的相关观点明确人的

3、主体地位。、人学理论的指导“人学是当代人类的生存状态及精神建构,是对当代人类 文化实践精神的自觉反省。”它是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 及揭示其运动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以人为本是人学的基本 观点。古往今来的哲学家,在研究特定问题时,无一不对“人” 作出解释。比如,海德格尔“本真存在的人”、黑格尔的“思辨 的人”、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等等,这些观念都对他们个人 的理论建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人学理论即在这些先人 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现代人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从 '现实的人'出发,直接关注当代人类的真实的存在状态和生存 状态,关注人的现实需要,关注现实问题的解

4、决途径,关注 人的全面发展”。总之,概括人的本质属性,构建人的整体性, 确定人的主体性是任何有关人的研究中必不可少的过程和 理念。正所谓“古今中外思想史上的一切分歧,在一定意义上 说都是对人的看法的分歧所引起的。”现代人学观提出了 “肯定人的价值、人的整体性与系统性、重视人的交往关系、 重视人的主体性”等核心观点。人学理论所提供的这些观念, 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层次审视人及其所涉及的各种问题。当 然也可以具体到道德教育问题中,学生个人的主体性被迫丧失,导致学校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践经验严重脱 节,道德教育面临危机。二、德育过程中学生主体性地位的丧失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运用的都是一种知

5、性教育。 教师在德育过程中被当做思想道德的代言人,掌握着绝对的 权威,而学生只是被当做必须无条件接收信息的“美德袋”, 完全处于被控制的客体地位。“在灌输式的教育中,知识是那 些自以为知识渊博的人赐予在他们看来一无所知的人的一 种恩赐。把他人想象成绝对的无知者,这是压迫意识的一个 特征,它否认了教育与知识是探究的过程。教师在学生面前 是以必要的对立面出现的。教师认为学生的无知是绝对的, 教师以此来证实自身存在的合理性。”由于这种“美德袋”式 的“传统道德教育模式”在我国还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很 多德育问题都不得不把矛头指向它。仁德育内容单一化,忽视学生的个人体验。在灌输式的传统道德教育过程中

6、,占主体地位的是道德内容,即所谓的道 德规范本身,它们对学生施加影响时根本不了解学生自身的 接受水平或者情感体验,也不考虑这些内容是否是学生内心 向往和所需的,而是一味地将固化的甚至老化的陈旧知识和 观念看做学生必须学习和模仿的东西。2德育方法机械化,抛弃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育大辞 育所采取的各种影响方式的总称,包括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两 方面的活动方法。所以德育过程中总是需要师生的相互作 用,而现实中却只是教师一方的讲授,即使是尝试性地运用 榜样示范、情感陶冶等,也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些定势例证, 只是停留在形式层面,而不关注学生的切身体验和价值判 断,真正听取学生内心的道德情感呼唤。典教育学中对

7、德育方法的解释是:德育方法是思想品德教3道德力量离散,学生无所适从。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在 道德成长过程中,除了受学校影响之外,还受家庭和社会的 熏陶。但是,由于学校德育传统灌输模式的影响,学生在学 校课堂上所接受的道德规范和相应观念及他们自己在日常 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现在的学校德育并没 有把道德知识的传授与学生日常行为密切联系起来。对于学 生而言,他们只能在不同的观念之间来回转换,完全受外界 观念影响而无法形成自己对道德观念的独特体悟,在道德展 现过程中就无法显示其主体性地位。以上传统道德教育模式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说 正是“人”的缺失,其内容是剥离了人性内涵的陈旧道德观

8、念。 在实施过程中又运用了违背人性所特有的规律和过程,使得 学生完全丧失了主体能动性,道德教育也因缺失主体的意义 构建而变得枯燥乏味。同时,一味的灌输、说教又反过来导 致学生主体性的丧失,如此恶性循环的后果迫切需要学校德 育跳出“传统道德教育模式”的框框。三、德育中“人”的回归现代伦理学认为,汽里性和自主是人类道德的本质特征, 但是它必须在教育指导下从潜在性逐步发展成为现实性的”。 因此,在学校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要善于发掘与学生生活密 切相关的道德观念或模式,肯定和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人 学观的视角探索整体人观念视野下的德育发展路向。仁实践是道德教育的本质。道德教育的过程本质其实是实践过程,所

9、有道德知识的认识、道德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使 学生在实际生活实践中能有所依,都必须有实事实物作为支 撑。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我们可以形象地说, 由道德概念到道德信念的道路是从行为和习惯开始的,而行 为和习惯中又渗透着儿童对于所见所闻事物的深刻情感和个人态度。”另外,德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道德主体也是实践性的/教师的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是一种事实 性存在,具有自我规定性,先于德育过程而获得。”所以, 教师作为德育过程中的实施主体,要对自己的和社会的道德 知识进行有效加工,传递给学生,并让学生通过自主的活动 和理解进行鉴别、吸收,进而成为个人的主观道德理念。2 人对人的理解是道德教育的基础

10、狄尔泰在区分物性和人性时就曾用“理解”作为说明,他认为,“自然需要说明,而人需要理解”,也就是对于物和物性 我们运用“认知”,而对于人和人性我们则用“理解”。因为人除 了其中的少有物性外,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存在;除了身处 现实生活世界之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意义世界。因此,意义 世界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就必须借助理解来实现,人对人的 理解是个体道德提升的基础。道德教育作为引导人德性发展的活动,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主体关系,必须建立在相互对话和理解的基础之上。教育者要清晰地认识到,每个学生都处于不同的生活境遇 中,必定会显现出各自的独特性,因此对于学生对人对事的 不同理解,是教师在进行道德教育过程中不

11、容忽视的重要教 育资源。而且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教师的理解与学生的实 际有机融合,从而便于深入学生的精神世界,引领学生精神 世界层次的提升,为道德素养的形成提供条件。3 对话式的德育模式 理解是道德教育的基础,也就是德育主体间进行交往和心灵的沟通,通过沟通理解对方主体的意义,进而相互接纳 吸收,在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的基础上建构新的意义,达到 更高层次的理解。所以,道德交往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 方式,也是平等的互动活动,必须把对话当做互动中的重要 环节。(1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我一你”对话意识。 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双方是平等的,独立的个体存在, 是参与共同对话,民主平等的互

12、惠式关系,师生都是作为“我” 对同一话题听取“你”的看法,而不是哪一方作为被动的对象 依附于另一方的思想。因此,教师要尊重和信任学生,给学 生充分的空间进行自我理解和提升,绝不能把学生当做道德 的容器,给他们强行灌输陈旧的道德规范或意识,而完全忽 略学生自我构建的意义存在。只有树立这种平等民主、自由 宽松的对话意识,并建立对话平台,学生才敢于提出自己的 观点,通过与老师的对话,达到各种思想的交融,从而促进 自我道德素养的提升。(2) 创设道德情境,设置对话话题。问题情境和对话话题的设置是进行对话教学的基础。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并运用生活中的多种因 素,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提出有针对

13、性的对话话题,激活 学生的内心体验。第一,要选择来自学生真实生活的实例, 给学生提供相对真实的情境条件。第二,要符合学生的心理 特点和已有的道德水平。所设置情境中所反映的道德问题, 定要是具有典型性代表的道德现象,能够有针对性地反映 出学生真实的道德发展水平,并引起他们的深入思考。第三, 要提供“原汁原味”的情境问题。教师尽可能地还原其真实场 景,鼓励学生自己对某种道德情境进行主动建构。第四,营 造和谐融洽的对话氛围。针对某一对话话题,教师要以平等 的态度对待学生的看法,然后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 点,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认知进行探讨,引发师生和生生之间 的对话,促进彼此间的沟通和理解。(3)

14、丰富道德评价形式,让学生参与自我评价。传统的道德评价方式一般都是把德育作为和普通学科一 样进行考试打分,或者是靠教师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印象打 分。这样的形式看似是实证科学的方式其实存在很多问题。 要改变这样传统的评价方式,必须实现道德评价形式的多样 性。第一,转变教师评价观念。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善于与 学生实现平等对话,尊重学生独有的理解,要认识到学生也 是德育主体,要严肃客观地正确认识学生发展水平,保证评 价的公正与合理。第二,实现道德评价主体的多样化。真正 有效的评价是存在多元的评价主体,比如家长、社会、学生 自己等。而在学校德育中,要尤其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也 就是学生对道德水平进行自评,

15、并在同伴中互评,促进他们 对自己道德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理解与反思,从中找出并正 视自身的优缺点,使道德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总之,要使德育实践有效开展,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 位,理解尊重学生的同时也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理解水平的 提升,把人对人的理解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实现“我一你” 式的平等对话,把理解对话式的德育模式发展壮大,实现德 育中“人”的回归,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注释:%1 邹广文当代人学研究的人文视野江海学刊,1997( 1 ).%1 袁贵仁人学的基础和核心.江海学刊,1996 ( 1 ).%1 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译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 25.%1 教育大辞典-教育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 苏霍姆林斯基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概述.%1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 12 ,第一版.%1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一道德教育当代 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 ( 7 ).参考文献:1 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当代教育新理论丛书) 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 12 ,第一版.2 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教育当 代转型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 ( 7 ).鲁洁教育的反本归真德育之根基所在j.华东师 范大学学报(社会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