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七章课件_第1页
传热学第七章课件_第2页
传热学第七章课件_第3页
传热学第七章课件_第4页
传热学第七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第 七七 章章相变对流传热相变对流传热2本章主要是介绍有相变的对流换热,即:凝结和沸本章主要是介绍有相变的对流换热,即:凝结和沸腾。在这两种相变换热过程中,流体都是在饱和温腾。在这两种相变换热过程中,流体都是在饱和温度下放出或者吸收汽化潜热,所以换热过程的性质度下放出或者吸收汽化潜热,所以换热过程的性质以及换热强度都与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有明显的区以及换热强度都与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有明显的区别。一般情况下,凝结和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别。一般情况下,凝结和沸腾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要比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要比单相流体的对流换热高出几倍高出几倍甚至甚至几十倍几十倍。其工业应用也很广泛,如发电厂中的凝

2、汽器、制冷其工业应用也很广泛,如发电厂中的凝汽器、制冷装置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热管等。装置中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热管等。3冰箱的蒸发器冰箱的蒸发器 空调冷凝器(室外机)空调冷凝器(室外机)4研究相变传热的目的:研究相变传热的目的:1.1.换热器热计算及方法换热器热计算及方法2.2.设备运行与优化设备运行与优化要求:要求:相变传热过程的基本特点相变传热过程的基本特点传热计算公式的选择和应用传热计算公式的选择和应用强化传热的基本思路强化传热的基本思路强化传热的技术手段强化传热的技术手段5一、一、凝结换热凝结换热 蒸汽在凝结过程中与固体壁面发生的换热。蒸汽在凝结过程中与固体壁面发生的换热。各种液体各种

3、液体二、凝结换热的分类二、凝结换热的分类 1. 1. 膜状凝结膜状凝结(filmwise condensation):(filmwise condensation): 在壁面形成完整的液膜的凝结。在壁面形成完整的液膜的凝结。 2. 2. 珠状凝结珠状凝结(dropwise condensation)(dropwise condensation): 凝结液以液珠的形式向下滚落时形成的对流换热。凝结液以液珠的形式向下滚落时形成的对流换热。7-1 7-1 凝结传热的模式凝结传热的模式6 是否形成膜状凝结主要取决于凝结液的润湿能力,而润湿是否形成膜状凝结主要取决于凝结液的润湿能力,而润湿能力又取决于表

4、面张力。表面张力小的润湿能力强。实践表明,能力又取决于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小的润湿能力强。实践表明,几乎所有的常用蒸气在纯净条件下在常用工程材料洁净表面上几乎所有的常用蒸气在纯净条件下在常用工程材料洁净表面上都能得到膜状凝结。都能得到膜状凝结。7 珠状凝结的特点是小液珠在壁面形成、长大、脱落,沿途珠状凝结的特点是小液珠在壁面形成、长大、脱落,沿途清扫液珠,壁面裸露,蒸气直接与壁接触,凝结成新的液珠。清扫液珠,壁面裸露,蒸气直接与壁接触,凝结成新的液珠。 在珠状凝结时,蒸气与冷却壁之间没有液膜热阻,故传热在珠状凝结时,蒸气与冷却壁之间没有液膜热阻,故传热大的加强。大的加强。 在工业中常用流体的润湿

5、能力都比较强。凝结时,先在壁在工业中常用流体的润湿能力都比较强。凝结时,先在壁面上凝结成液体,沿壁面下流,逐渐形成液膜。面上凝结成液体,沿壁面下流,逐渐形成液膜。 膜状凝结时,壁面总被液膜覆盖,凝结时放出的潜热必须膜状凝结时,壁面总被液膜覆盖,凝结时放出的潜热必须穿过液膜才能传到壁面上,故液膜是换热的主要热阻。穿过液膜才能传到壁面上,故液膜是换热的主要热阻。 珠状凝结好珠状凝结好 难于获得难于获得 8一、纯净蒸气层流膜状凝结分析解一、纯净蒸气层流膜状凝结分析解 凝结换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如要考虑所有因素将无凝结换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如要考虑所有因素将无法进行分析。传热学中惯用的方法是进

6、行简化,忽略次要因素,法进行分析。传热学中惯用的方法是进行简化,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使理论分析可以进行。突出主要因素,使理论分析可以进行。Nusselt 1916Nusselt 1916年成功地年成功地用理论分析法求解了膜状凝结问题。下面即为此理论:用理论分析法求解了膜状凝结问题。下面即为此理论: 1. 1. 物理问题:蒸气在冷壁面凝结,形成液膜,蒸气凝结将热物理问题:蒸气在冷壁面凝结,形成液膜,蒸气凝结将热量传给冷壁面,求换热系数。量传给冷壁面,求换热系数。 7-2 7-2 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计算关联式膜状凝结分析解及计算关联式91 1)常物性;)常物性;2 2)蒸气是静止的,汽液界面

7、上无对液膜的粘滞应力;)蒸气是静止的,汽液界面上无对液膜的粘滞应力; 3 3)液膜惯性力可以忽略;)液膜惯性力可以忽略; 4 4)汽液界面上无温差,界面上液膜温度等于饱和温度;)汽液界面上无温差,界面上液膜温度等于饱和温度;5 5)膜内温度分布是线形的,即认为液膜内的热量转移只有导)膜内温度分布是线形的,即认为液膜内的热量转移只有导热,而无对流作用;热,而无对流作用;6 6)液膜的过冷度可以忽略;)液膜的过冷度可以忽略; 7 7) v v l l, v v 可忽略不计;可忽略不计;8 8)液膜表面平整无波动。)液膜表面平整无波动。2. 2. 基本假设基本假设:10 取如右图所示的坐标系,取如右

8、图所示的坐标系,因为液膜具有边界层的特性,因为液膜具有边界层的特性,故满足边界层微分方程组,故满足边界层微分方程组,但要加上重力项。但要加上重力项。0yvxu22ytaytvxtul22yugdxdpyuvxuulll0ypBernoulliBernoulli方程方程 边界层外边界层外0 xgpvgdxdpv0)(22yuglvl022ytswttdyduyttuy, 0, 0, 03.3.数学描述:数学描述:111)(cygdydulvl2122)(cycygulvl00, 02cuy0)(1cgdydulvl)21(2)(2yygulvl1cyt21cyctwwtctty2, 0wsstc

9、ttty1,wsttc1)(wswttytt4. 4. 求解求解12 ?x x 处的质量流量处的质量流量dyyygudydMMlvlll200021)(lvlllvllgyyg3)(6121)(3032X+dxX+dx 处质量流量的增加处质量流量的增加lvlldgdM)(2对微元体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对微元体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xdrdMdxttdgrwsllvll)(2即即13得得xrgttvllwsll)()(413液膜厚度液膜厚度41)()(4vllwsllrgxttxvllwslldxrgttd003)()(分离变量积分分离变量积分14竖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竖壁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413

10、41)(4)()(4)(xttrgxttrghwslvlllwsllvlllxdxttdxtthdwslwsxx)(?/lxh 4130)()(943.0341wslvlllLLxvttLrghdxhLh5. 5. 局部表面传热系数局部表面传热系数 Newton cooling LawNewton cooling Law(忽略过冷度)(忽略过冷度)15倾斜壁倾斜壁22sinyugdxdpyuvxuulll4123)(sin943.0wslllttLrgh水平管水平管 Nusselt Nusselt 采用图解积分得采用图解积分得4123)(729.0wslllHttdrgh4/1/77. 0dL

11、hhVHVHhhdL,85. 2/时当球表面球表面4123)(826.0wslllSttdrgh16=定性温度,除定性温度,除r r 用用 t ts s 外其余皆为外其余皆为( (t tw w+ +t ts s) )/2/2=公式使用范围,层流公式使用范围,层流 Re1600Re1600Reynolds NumberReynolds NumberLeudRe 当量直径当量直径444WWUfdeMuReL44rMLtthws)(rtthLRews)(4横管:用横管:用 d d 代替代替 L L6. 6. 几点说明几点说明17惯性力项及液膜过冷度的影响均可略而不计。惯性力项及液膜过冷度的影响均可略

12、而不计。实验表明,液膜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为实验表明,液膜由层流转变为湍流的临界雷诺数为 16001600。1)(wspttcrJa对于对于PrPr数接近于数接近于1 1或大于或大于1 1的流体,只要的流体,只要4/123)(13.12.1wslllttLrghh7. 7. 理论公式的修正理论公式的修正横管吻合很好。竖壁,横管吻合很好。竖壁,Re20Re20Re20时,实验值高时,实验值高20%20%18 对于对于Re Re 1600 1600 的湍流液膜,热量的传递除了靠近壁面极薄的的湍流液膜,热量的传递除了靠近壁面极薄的层流底层仍依靠导热方式外,层流底层以外以湍流传递为主,换热层流

13、底层仍依靠导热方式外,层流底层以外以湍流传递为主,换热比层流时大为增强。对于底部已达到湍流状态的竖壁凝结换热,其比层流时大为增强。对于底部已达到湍流状态的竖壁凝结换热,其沿整个壁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按下式计算:沿整个壁面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按下式计算:LxhLxhhctcla19200)253(584/34/12/131Re/PrPrPrReGaNusw除除PrPrw w 的定性温度用的定性温度用 t tw w 外,其余均用外,其余均用t ts s,物性为凝结液的,物性为凝结液的 二、湍流膜状凝结换热二、湍流膜状凝结换热19 例题例题 7-1 7-1 压力为压力为1.0131.01310103

14、3Pa Pa 的水蒸气在方形竖壁上凝的水蒸气在方形竖壁上凝结。壁的尺寸为结。壁的尺寸为30cm30cm30cm30cm,壁温保持,壁温保持9898。计算每小时的。计算每小时的热换量及凝结蒸汽量。热换量及凝结蒸汽量。 解:先假设液膜为层流。解:先假设液膜为层流。 根据根据 t ts s=100=100,查得,查得r r=2257kJ/kg=2257kJ/kg。其他物性按液膜平均温度其他物性按液膜平均温度 t tm m=(100+98)/2=99 =(100+98)/2=99 查取,得:查取,得: =958.4kg/m=958.4kg/m3 3, ,=2.825 2.825 1010-4-4kg/

15、(m.s),kg/(m.s),=0.68W/(m.K)0.68W/(m.K)则有:则有:4/123)(13.1wslllttLrgh4/14323)98100(3.010825.268.04.9851022578.913.1K)W/(m1057.12420核算核算ReRe准则:准则:说明原来假设液膜为层流成立。换热量可按牛顿冷却公式计说明原来假设液膜为层流成立。换热量可按牛顿冷却公式计算:算:凝结蒸汽量为:凝结蒸汽量为:rtthLRews)(41.5910825.2102257)98100(3.01057.14464ReW1083. 223 . 01057. 1)(324WtthAwskg/h

16、5 . 4kg/s1025. 1/1022571083. 2333mkgJWrq21一、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一、膜状凝结的影响因素1. 1. 不凝结气体:不凝结气体: 由于不凝结气体形成气膜,故由于不凝结气体形成气膜,故:1).1).蒸气要扩散过气膜,形成阻力;蒸气要扩散过气膜,形成阻力; 2).2).气膜导致蒸气分压力降低,从而使气膜导致蒸气分压力降低,从而使t ts s 降低降低:=严重性:严重性:1% 1% 的不凝结气体能使的不凝结气体能使 h h降低降低 60%60%=凝汽器凝汽器4/123)(13.1wslllttLrgh4/34/123)(13.1)(wslllwsttLrgtthq

17、 qts 7-3 7-3 影响膜状凝结因素的讨论影响膜状凝结因素的讨论22232. 2. 管子排数管子排数 n n排排, , 特征长度特征长度d d nd nd 由于凝结液落下时要产生飞溅以及由于凝结液落下时要产生飞溅以及对液膜的冲击扰动,会使对液膜的冲击扰动,会使 h h 增大。增大。3. 3. 管内冷凝管内冷凝244. 4. 蒸气流速蒸气流速 前面的理论分析忽略了蒸气流速的影响。前面的理论分析忽略了蒸气流速的影响。= u u 向上向上 液膜增厚液膜增厚 h h ;u u 液膜破裂液膜破裂 h h = u u 向下向下 液膜减薄液膜减薄 h h ; u u 液膜破裂液膜破裂 h h 5. 5

18、. 过热蒸气过热蒸气 实验证实实验证实 h-hh-h 代替代替 r r 即可即可6. 6. 液膜过冷度及温度分布的非线形液膜过冷度及温度分布的非线形 只要用只要用r r 代替计算公式中的代替计算公式中的 r r,即可:,即可:)(68. 0wspttcrr25二、膜状凝结的强化原则和技术二、膜状凝结的强化原则和技术凝结换热的放热系数一般比较大,故在常规冷凝器中其热阻不凝结换热的放热系数一般比较大,故在常规冷凝器中其热阻不占主导地位。但实际运行中凝汽器的泄漏是不可避免的,空气占主导地位。但实际运行中凝汽器的泄漏是不可避免的,空气的漏入使冷凝器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明显下降。实践表明,采用的漏入使冷凝器

19、平均表面传热系数明显下降。实践表明,采用强化措施可以收到实际效益。某些制冷剂的冷凝器中,强化有强化措施可以收到实际效益。某些制冷剂的冷凝器中,强化有更大现实意义。更大现实意义。强化的原则:强化的原则: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液膜的厚度。尽量减薄粘滞在换热表面上液膜的厚度。 强化技术:强化技术:1 1、合理布置、合理布置( (最容易做到最容易做到) ) 横管布置横管布置 竖管:尽量减少长度竖管:尽量减少长度=2 2、减少液膜厚度、减少液膜厚度 尖锋的表面尖锋的表面4/1/77. 0dLhhVH3 3、使凝结液尽快从换热表面上排泄掉、使凝结液尽快从换热表面上排泄掉 如低肋管、纵向沟槽等如低肋管、纵

20、向沟槽等2627(Boiling heat transfer phenomena)(Boiling heat transfer phenomena)一、一、 定义:定义: 物质由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液态变为气态时发生的换热叫时发生的换热叫沸腾换热沸腾换热。 应用:电站中的水冷壁;工业锅炉中的省煤器;烧开水;应用:电站中的水冷壁;工业锅炉中的省煤器;烧开水;冰箱中氟里昂的蒸发等。冰箱中氟里昂的蒸发等。= 沸腾与前面介绍的凝结正好是正反两个过程沸腾与前面介绍的凝结正好是正反两个过程= 许多学科中正反过程的(物理机制)公式是一样的许多学科中正反过程的(物理机制)公式是一样的= 传热有时不一样(管内强制

21、对流)传热有时不一样(管内强制对流)= 沸腾比凝结复杂得多沸腾比凝结复杂得多 7-4 7-4 沸腾换热现象沸腾换热现象28291. 1. 按流动动力分按流动动力分a). a). 大容器大容器( (或池或池) )沸腾沸腾(Pool boiling)(Pool boiling): 加热壁面沉浸在有自由表面液体中所发生加热壁面沉浸在有自由表面液体中所发生的沸腾。的沸腾。 二、二、 沸腾换热的分类沸腾换热的分类 b). b). 强制对流沸腾强制对流沸腾(Forced (Forced convection boiling)convection boiling): 液体在外力的作用下,以一定的流液体在外力

22、的作用下,以一定的流速流过壁面时所发生的沸腾换热。工业速流过壁面时所发生的沸腾换热。工业上的沸腾换热多属于此。例如冰箱的蒸上的沸腾换热多属于此。例如冰箱的蒸发器。发器。302. 2. 从主体温度分:从主体温度分: a). a). 过冷沸腾过冷沸腾(Subcooled boiling)(Subcooled boiling): 液体的主体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的液体的主体温度低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的沸腾换热。沸腾换热。 b). b). 饱和沸腾饱和沸腾(Saturated or bulk boiling)(Saturated or bulk boiling): 液体的主体温度等于相应压力下

23、饱和温度时的沸液体的主体温度等于相应压力下饱和温度时的沸腾换热。腾换热。 例如烧开水例如烧开水31 4 4个区域个区域( (电阻丝加热电阻丝加热) )= A A 区区 t t44 自然对流自然对流 pure convectionpure convection 过热液体对流到自由液过热液体对流到自由液 面后蒸发面后蒸发 = B,CB,C核态沸腾核态沸腾区区 Nucleate boilingNucleate boiling B B 孤立汽泡区孤立汽泡区 individual bubble individual bubble regime regime 汽泡彼此不干扰汽泡彼此不干扰, ,对液体扰动对

24、液体扰动大大, ,换热强换热强 C C 汽块区汽块区 Continuous column Continuous column regime regime扰动更强扰动更强q q上升上升F ABCDE三、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三、大容器饱和沸腾曲线3233= D D过度沸腾过度沸腾 Transition boiling regimeTransition boiling regime 汽泡迅速形成,许多汽泡连成一片,在壁面上形成一层汽汽泡迅速形成,许多汽泡连成一片,在壁面上形成一层汽 膜,汽膜的导热系数低,膜,汽膜的导热系数低,q q = 稳定膜态沸腾稳定膜态沸腾 Stable film boiling

25、 regimeStable film boiling regime 汽泡的产生和脱离速度几乎不变,在壁面上形成稳定的汽汽泡的产生和脱离速度几乎不变,在壁面上形成稳定的汽膜膜, , 和和h h几乎是常数几乎是常数; ; q= h q= h t ; t ; t t q q E E区,辐射比例小,区,辐射比例小, F F区辐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区辐射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临界热通量(热流密度)临界热通量(热流密度)(Critical heat flux)(Critical heat flux): 恒热流(加热)恒热流(加热)q q=const. =const. 热流密度与换热条件无关热流密度与换热条件无

26、关 一旦热流密度超过峰值,工况将沿一旦热流密度超过峰值,工况将沿q qmaxmax 虚线跳至稳定膜虚线跳至稳定膜态沸腾线,态沸腾线, t t 将猛升至近将猛升至近1000 1000 C C,可能导致设备的烧毁,可能导致设备的烧毁,所以亦称烧毁点(所以亦称烧毁点(Burnout pointBurnout point) 电加热、反应堆恒热流、实用中设监测点电加热、反应堆恒热流、实用中设监测点。34 1. 1. 汽泡稳定存在条件:汽泡稳定存在条件:设有一个容器,底面加热,上面压力设有一个容器,底面加热,上面压力p ps s 对应对应t ts s,如中间有汽泡,其内压力如中间有汽泡,其内压力p pv

27、v,温度,温度t tv v,周围流体对应周围流体对应p pl l , t, tl l 。 稳定条件:稳定条件:热平衡热平衡 力平衡力平衡 = 热平衡热平衡 t tl l= t= tv v t tl l t t tv v 液体向汽泡传热,汽泡中的汽要膨胀液体向汽泡传热,汽泡中的汽要膨胀长大。长大。= 力平衡力平衡 取半个汽泡为控制体,受两个力取半个汽泡为控制体,受两个力压力差压力差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v2lppRR2四、汽泡动力学简介:四、汽泡动力学简介:35平衡时平衡时如略去液柱压力,则如略去液柱压力,则pplsRppRl2)(v2lppRv2sv2ppR讨论:讨论:1).1).ttlvtp

28、tpssvvsteam) Saturated(相对应相对应同上同上ttttpppplRssvsvsv0,0 这说明在液体发生相变时,这说明在液体发生相变时, 实际上是一种近似的实际上是一种近似的说法,其实说法,其实 ,即有过热的。,即有过热的。ttlsttls362). 2). 汽泡起始于壁面:汽泡起始于壁面:Rttttppll)(vssv即即 汽泡总是由小至大生长的,汽泡总是由小至大生长的,R R 越小,越易形成。越小,越易形成。其实液体其实液体中中 t tl l 也有分布,在壁面处也有分布,在壁面处t tl l= = t tw w 最高,最高,R R 最小最小, , 故汽泡在故汽泡在壁面上

29、形成,而壁面凹处常有残存气体,故最先能满足汽泡形壁面上形成,而壁面凹处常有残存气体,故最先能满足汽泡形成条件,这样的地方称为汽化核心(成条件,这样的地方称为汽化核心(Nucleation siteNucleation site)。)。3). 3). t tw w 汽泡增多汽泡增多sv2ppR37381. 1. 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大容器饱和核态沸腾 影响核态沸腾的因素主要是:影响核态沸腾的因素主要是: 壁面过热度壁面过热度 汽化核心数(复杂)(杨工作)汽化核心数(复杂)(杨工作)1 1)对于水,对于水,米海耶夫推荐的在米海耶夫推荐的在 10105 5-4-410106 6 Pa Pa压力下大容压

30、力下大容器饱和沸腾的计算式为:器饱和沸腾的计算式为:5 . 033. 21224. 0pth由由 q q= =h h t t,消去,消去 t t15. 07 . 05335. 0pqh 式中:式中:p p 沸腾绝对压力沸腾绝对压力 t=tt=tw w - t- ts s 壁面过热度壁面过热度 q q 热流密度热流密度 7-5 7-5 沸腾换热实验关联式沸腾换热实验关联式392 2)基于核态沸腾换热主要是汽泡高度扰动的强制对流换热的设基于核态沸腾换热主要是汽泡高度扰动的强制对流换热的设想,推荐以下想,推荐以下适用性广的实验关联式适用性广的实验关联式:sllvlwlplppgqCtcPr)(33.

31、 040该式还可以改写成以下便于计算的形式该式还可以改写成以下便于计算的形式3slpl2/1v)(rPrCtcgrqwlll说明:说明:= 该式实际也是该式实际也是Nu=fNu=f ( (Re, PrRe, Pr ) ) 或或 St= fSt= f ( (Re, PrRe, Pr ) ) 的形式的形式)(vllgrqRetcrStpl)(vlgrq特征质量流速:特征质量流速:特征尺度:特征尺度:413 3)制冷介质,库珀制冷介质,库珀(Cooper)(Cooper)公式目前用得较多公式目前用得较多55. 05 . 067. 0)lg(rmrrppMCqh)Km/(W900.660.33C mp

32、lg21. 012. 0Rm式中:式中:M Mr r 为液体的分子量;为液体的分子量;p pr r对比压力(液体的压力与其临对比压力(液体的压力与其临界压力之比;界压力之比;R Rp p为表面粗糙度。为表面粗糙度。422.2.大容器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大容器沸腾的临界热流密度2/124/12max)(24vvlvvlvgq4/12/1max)(149. 0vlvgq3.3.大容器膜态沸腾的关联式大容器膜态沸腾的关联式4/13)()(62. 0swvvvlvttdgh3/43/43/4rchhhswswrTTTTh)(44横管的膜态沸腾横管的膜态沸腾考虑辐射传热相互影响考虑辐射传热相互影响43例题

33、例题 7-4 7-4 在在1.0131.01310105 5PaPa的绝对压力下,水在的绝对压力下,水在t tw w=113.9=113.9的的铂质加热面上作大容器内沸腾,试求单位加热面积的汽化率。铂质加热面上作大容器内沸腾,试求单位加热面积的汽化率。解:解: 壁面过热度壁面过热度t=t=113.9-100 113.9-100 ,从图,从图7-147-14知处于核态沸知处于核态沸腾区,因而可按式腾区,因而可按式(7(717)17)求取求取 q q 。013. 0wCl从附录查得,从附录查得, 时水和水蒸气的物性为:时水和水蒸气的物性为:C100stmm3v3kg594. 0kgkJ2257kg

34、4 .958K)(kgkJ220. 4rlplc从表从表7-17-1查得:对于水查得:对于水- -铂组合:铂组合:3slpl2/1v)(rPrCtcgrqwlll44s)(mkg102825. 075. 1mN109 .5833llPr代入得:代入得:m2533213W1079. 3)75. 1102257013. 09 .134220(0589. 0)594. 04 .958(8 . 91022570002825. 0q单位加热面的汽化率为:单位加热面的汽化率为:s)(kg168. 01022571079. 3m235rq45 1. 1. 不凝结气体不凝结气体 与膜状凝结不同,溶解于液体中的不凝结气体会使沸腾换与膜状凝结不同,溶解于液体中的不凝结气体会使沸腾换热得到某种强化。因为,随着工作液体温度的升高,不凝结气热得到某种强化。因为,随着工作液体温度的升高,不凝结气体会从液体中逸出,使壁面附近的微小凹坑得以活化,成为汽体会从液体中逸出,使壁面附近的微小凹坑得以活化,成为汽泡的胚芽,从而使泡的胚芽,从而使 q q t t 沸腾曲线向着沸腾曲线向着 t t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