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本科化学类专业培养方案结构分析 二、培养方案结构分析将五校8个专业培养方案对应的数据整理计算,可以得到均衡参数x、学习量参数y、特色参数z的数值,进而求出e值,方便我们从数值上得出简明结论。具体如表2所示。在表2中,北京大学的化学专业、北京师范大学的化学(师范)专业和南京师范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e值得分较好(绝对值大,或者区间上限高),定位明确、特色突出。伯克利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得分并非最高,e值区间也并非最宽,但由于最低仅要求120学分的总学习量,学生自主选择辅修或双学位的条件充分,培养方案的内部弹性基础上还有很大的外部空间。对于“研究型
2、化学专业”而言,伯克利(x取值0.100-0.115)和北京大学(x取值0.041-0.142)培养方案的均衡程度均优于北京师范大学(x=0.169)。北京师范大学的通识课程比重仅为伯克利的一半,而学科基础学分比重是通识课程的三倍;伯克利培养方案以相当的自由度给学生自主选修、辅修和双学位的空间,北京大学的培养方案提高了自由选修比重,并设置了较多科研与跨学科限选学分,学生可以将必修之外的时间自主分配给自选化学学科课程、自选科研、生物和物理等跨学科课程或其他通识课程,保障通识教育的同时也为基础研究特色的发挥创造了条件,两所高校的培养方案特色参数z更具优势。这意味着每一个学生毕业时都可能绘出一份专属
3、的专业培养模型图像,其知识结构具有个性,学生未来有更丰富的可能性。参数上,伯克利和北京大学化学培养方案的e值都在区间范围而非固定值。与此相对,灵活性过低的培养方案会导致同一个专业所有同学毕业时的培养模型图像十分相似,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实现培养目标中的“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没有充分尊重学生原本的差异和成长变化的空间,对学生多元化成长带来了阻碍。北京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希望培养出“能胜任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和重点中学的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的精英人才”。但事实上,要想通过一套弹性不大的固定方案同时实现“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几类不同的培养目标非常困难,适合去科研机构和适合去重点中学
4、的可能是两种性格志趣各异的学生。该校化学专业试图兼顾上述多种培养需求,设置了较多不同种类的必修和限选课,可能导致学生根据自身志趣进行通识和自由选修的空间很小,所产出的既不是典型的学术人才,也不是典型的教育人才或管理人才。在本校已经开设了化学(师范)专业的情况下,化学专业可以更明确自身的差异化定位,并不培养中小学教师而更突出基础研究特色。如果希望学生有科研、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化出路,参考伯克利化学专业的思路更为可取,那就是大幅度减少学习量从而留出较大自主空间(留白),让不同志趣的学生有足够时间和空间选修各类课程包括教育类课程、辅修教育/攻读教育双学位,选修或者辅修其他学科课程和双学位。应用化
5、学和化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所需的化工、教育有关知识背景的特色课程模块,需要在化学学科知识基础上加入跨学科、跨领域的内容。具体操作可有几种不同方式:一是采用单纯学习量增量跨学科专业的处理方式,即维持与化学专业培养方案基本不变的学科内容,在此基础上增加特色模块学分。这种方式操作简便,但学习量过大,可能削弱培养效果;二是采用无增量跨学科专业的处理方式,即重新整合原有内容,适当削减化学领域学分而增加跨学科课程学分,这种方式需要对培养方案内容重整,但能保持学习量较少;三是通过前文讨论的自由辅修/双学位方式提供跨学科学习机会,例如通过主修化学、辅修教育学专业获得化学教学知识和能力,成为未来的化学教师。首
6、都师范大学的化学(师范)专业、南京师范大学的化学(师范)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均采用了学习量增量跨学科专业的实现方式。首都师范大学的培养方案缺乏自主选择空间,学生只能按照为师范学生设定的固定知识结构完成课程学习;南京师范大学的设置有一定弹性,学生可以在师范(或化工)特色课程和化学学科基础课程中有所取舍和自主调整,既为专业特色留有空间,也为对基础研究感兴趣的学生留有余地,e区间上限较高。但是,两所高校总学分超过170的学习量增量模式使得学生难以有额外时间参与辅修或者双学位学习,也难以有额外精力参与本科生科学研究、涉猎更多学科领域,限制了学生多元发展可能。在模型上,这些专业的特色模块是已经是“成键”的
7、实线段,而不是能与更多元领域发生潜在结合的“孤对电子”。不同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和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采用了无增量跨学科专业的实现方式,培养计划效果的关键是如何对课程内容进行高质量整合。综合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师范)专业整合后的培养方案特色显著,数理基础、学科基础和师范特色三模块较充实,但是为了实现“无增量”,其通识教育比重被压缩而有些不足。不过,较低的总学分为学生自行选修弥补通识教育提供了可能性。首都师范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总学分量没有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其培养方案设置与综合性大学化学专业课程组成差异不大,产业应用特色课程不足,特色模块与南京师范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有较大差距
8、。当然,化工类特色课程设置不足也与学校自身条件有关。三、结语本文通过简化模型构建和参数设计,对化学类五所高校8个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均衡特色学习量的平衡是专业培养方案的关键。在效率层面,简化直观的模型和参数有利于一目了然地比较和分析不同培养方案的课程结构,比较和发现培养方案的特点和问题,快速建立整体认识。在实践层面,简化直观的模型和计算结果有利于消除学科专家与教育专家之间的对话壁垒,在培养方案设计与改革创新方面更好地协同研究和合作。在研究层面,这是将高等教育课程与教学领域多因素复杂问题经由简化和模型进而量化处理的一次尝试。相关方法对其他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和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9、。此外,本文所建立的简化模型的特征参考了化学分子结构的思想,研究本身也是跨学科的。参考文献:1陆军,宋筱平,陆叔云.关于学科、学科建设等相关概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12-15.2张树永.本科化学类专业特色培养方案的构建策略浅议j.中国大学教学,2014(4):48-51.3吕迺基.以自然史的观点看化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和作用j.化学通报,1987(9):48-51.4朱红,陈晓宇.我国高等理科教育发展现状:成就与挑战高等理科教育改革调研专家调查分析j.高等理科教育,2014(5):19-27.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016怀特海,
10、徐汝舟.教育的目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8.7伍海燕,王乃弋,罗跃嘉.脑、认知、情绪与教育情绪的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及其教育意义j.教育学报,2012(4):48-54.8卢晓东.论学习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5(6):38-48.9卢晓东.本科学习量过大抑制学生的创造力n.光明日报,2015-07-21.10卢晓东.考试如何激发创新j.教育学术月刊,2017(2):3-18.11卢晓东.关于北京大学“十六字”教学方针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9-28.12郭传杰.大学特色的文化属性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2-12.13刘尧.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6):87-9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19-2025年基金从业资格证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强化训练试卷B卷附答案
- 2025职员雇佣合同2
- 2025工程合同管理台帐B
- 基层治理金点子建议
- 2025企业员工试用期合同范本
- 个人住房借款保证合同样本
- 人防工程专用合同样本
- 农业公司加盟合同样本
- 个人商业购房合同样本
- 保洁临时聘用合同样本
- 《空心胶囊规格尺寸及外观质量》(T-CNPPA 3008-2020)
- 景区光伏发电与旅游结合方案
- 金属冶炼(黑色金属铸造)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近年考试真题(300题)
- 彼得 卒姆托简介 彼得 卒姆托的建筑解读 彼得 卒姆托的建筑思想解读 小32课件讲解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 重症护理学人文关怀
- 《发作性睡病》课件
- 人教PEP版(一起)(2024)一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DB11T 219-2021 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划分与评定
- GB/T 44577-2024商用电动洗碗机性能测试方法
- 干部家庭社会关系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