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及其提升策略探析基于弗洛姆期望理论的考察 摘要:高校教师良好的自我身份认同有利于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然而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在现实中存在误区。从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出发,考察高校教师自我经济地位认同、职业认同与个人价值认同三个维度,可以发现当前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主要表现为:高校教师经济地位认同度低,职业认同定位出现危机和个人价值认同缺乏。这需要采取优化高校管理机制、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高校教师自我价值等有效策略,以增进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并激发他们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获得职业幸福感。关键词:期望理论,高校教师
2、,自我身份认同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项目“高校教师身份认同与教学能力提升研究”(项目编号:dia14029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身份认同问题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对教师身份认同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我国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教师身份认同受社会规范和教师职业要求的双重制约,呈现出了社会性和个体性的统一。高校教师作为“知识型群体”,有其独特的职业期望、心理诉求与工作动机,加上群体之外复杂因素的影响,高校教师在其职业发展中不免会产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他们不断地追问: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到何处去?面对这些身份认同问题,认知的偏差会导致自我身份认同的危机。针对这些困惑和危机
3、,尝试从弗洛姆(vroom)期望理论的视角考察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探究提升高校教师身份认同的有效策略尤其有必要。一、弗洛姆期望理论的内涵与模式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vroom)提出的期望理论也称“效价手段期望理论”,它隶属于管理心理学与行为科学。弗洛姆(vroom)认为,人总是渴求满足某些需要并试图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在未达成的情况下,表现为一种期望,它会对个人动机产生相应的影响,成为激发力量。激发力量的强弱程度与效价和期望值二者的乘积直接相关,其公式为“m=v×e,其中,m表示激发力量,它是指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内部潜力的强度。v表示效价,是指人们对于达到目标的价值
4、判断”1。e表示期望值,是指人们根据自身的已有经验对能否满足某种需要或达到目标的主观概率,即自我对达到目标所得奖酬的判断。不同个体的这种主观概率会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因其受到个人的性格、情感和动机等的影响。“该公式经发展后可表示为m=e×i×v,即激发力量=绩效期望×奖酬期望×奖酬效价”1。可见,绩效期望、奖酬期望、奖酬效价与激发力量成正比关系。基于上述理论,弗洛姆(vroom)提出了期望理论的模式。期望理论模式包括四个因素: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组织奖励与个人需要。它们形成了严密的操作环节: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组织奖励个人需要。即主体通过个人努力获得一定
5、的绩效,从而获得组织给予的奖励,满足个人的需要。根据该期望模式,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一是个人努力与个人成绩的关系取决于个体的期望值;二是在达到一定目标后,合理的奖励是必要的;三是奖励应以效价为基础,具有针对性;四是新的需要与目标会在个人的既定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产生。从期望理论的视角来考察,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源于教师对自身发展目标的价值判断,以及满足教师发展需要的奖酬判断。也就是说,当他们认为自身发展目标对满足自己发展需要的价值很高,而且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时,他们就会增强自我内驱力,强化自我身份认同,提高职业期望值,激发教育热情,采取更加有效的教学行为以优化教学质量。二、期望理论视阈下高校教师自我
6、身份认同的困境教师自我身份认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表现特征为教师主体的参与性与复杂性,其实质是制度型结构下教师身份利益的认同,包括教师对自身身份、地位、价值和经济收入等方面的认同,即教师对各方面的自我期望与现实状况之间差距的自我感受与判断。根据弗洛姆(vroom)的期望理论,本文主要从高校教师的经济地位认同、职业认同和个人价值认同三个维度,探究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的困境。(一)高校教师经济地位认同度低,导致自我身份认同消极就我国范围而言,高校教师的收入在自身群体间或与其他群体比较都有不小的差距。首先,从组织身份角度来说,在高校组织中担任“教师”角色,“有的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编制,有的是面向市
7、场办学的院校编制”2。对于后者而言,虽然与前者的工作职责相同,但所得收入尤其是社会保障方面的待遇却低于前者。因为非事业编制高校教师的各种福利待遇只能依赖高校自身的盈利,缺乏切实的保障机制,这导致该部分高校教师产生游离感与不安全感。其次,高校教师作为一种学术职业,其工资水平与职称直接挂钩,而职称又直接影响职务的升迁,而且有行政兼职的教师群体能获得更多相应的补贴。因此,对于部分高校青年教师而言,他们刚刚迈入成家立业的人生阶段,职称与职务普遍较低,其经济与生活压力巨大。第三,“相比一些其他行业收入水平的明显提高,高校教师的相对经济地位不升反降”3。高校教师的学历高,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娴熟的技能,所
8、以对自己的职业和经济收入有较高的期待,如果他们为之努力的目标价值与得到的奖酬达不到预期,那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并体验到挫败感,导致产生自我身份认同的困惑。(二)高校教师出现职业定位认同危机,引发教师职业倦怠作为“象牙塔”成员,高校教师需承担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即高校对教师评价的依据是教学业绩与科研成果。然而在评价实践中,“高校的教师评价机制更侧重科研成果,绝大多数高校将职称和职务晋升与发表论文数、出版专著数、申报课题项目数等量化指标直接挂钩”3。一般来说,科研成果易量化,而教学成果却难以量化,许多关于教学质量的软指标都未能在评价中有效落实。这种状况导致部分高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在这种评价机制下,有
9、些教师不免会产生职业定位的困惑,他们对高校教师的义务、责任与存在的意义提出质疑。他们难免会做出这样的思考:教师作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教书育人是其承担的首要责任,但这种实然状态中,教书育人的职业定位比不过科研成果产出的业绩定位,而自己对于改变这种评价标准却无能无力。他们对于绩效期望的价值判断减损,这也会削弱他们的奖酬期望,使他们对奖酬效价变得心灰意冷。长此以往,其工作动机势必下降,引发职业倦怠,造成工作积极性丧失、精神低迷等不良后果。因此,这些风险必须想办法降低,以“发展教师良好的心理韧性,使其积极应对工作中的挑战,缓解职业倦怠,保持对教学的持续热情与专业发展动力”4。(三)高校教师个人价值认同
10、缺乏,导致职业理想信念偏颇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高校教师职业稳定,他们对于高层次的需要格外突出。但是一方面,由于高校科层制管理统得过死,多以行政命令代替人文关怀,造成作为管理者的领导与被管理者的教师之间形成多种矛盾冲突,一些高校教师感到无法得到尊重,不能自我实现,个人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彰显,长此以往,导致他们个人价值认同缺乏。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遭遇困境,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认真,教师无法适时与他们进行互动,有时时间还要花费在维持课堂纪律上,这时教师可能会产生教学“无意义感”,这与教师期望通过教育培养国家栋梁之材的职业理想相悖。因此,这部分高校教师承
11、受着职业理想信念与教学实践的矛盾所带来的压力,长期处于这种焦虑状态,将导致他们的个人价值认同缺乏,职业价值感下降。此外,处于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教师期望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能创造新知识,增加收入,完善自我,但囿于科研、晋升等现实压力,部分高校教师深感力不从心,由此在个人价值认同方面产生困惑,甚至拋弃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信念,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从事经商等额外职业,甚至把这些副业当作主业,导致职业理想信念出现偏颇,降低了教学质量,从根本上损害到了学生和学校的利益。三、期望理论视域下高校教师自我身份认同提升策略基于期望理论,针对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困境,笔者认为,提升其身份认同的策略主要集中在机制调整、文化
12、建设和自我认同建构等方面,旨在通过促进高校教师的期望值与效价,激发教师各方面的积极性,以此提升其自我身份认同。(一)优化高校管理机制,提高教师期望值首先,目标管理机制具有启动、定向、调节与激励等多种功能,激发高校教师的成就动机,促进其自我身份认同的第一要素就是要有一个符合自我发展的目标,因此,学校的总体发展目标应与教师的个人发展目标大体一致。具体而言,学校需参考教师意见,科学制定长期、中期和短期目标,以此达到学校目标与教师目标的相互促进。其次,合理的评价机制最具激励性与现实性,也是高校教师首先关注的要素。由期望理论可知:“组织须让个人相信通过努力达到一定绩效水平后就可获得理想结果,因此薪酬水平
13、和其他外部奖励要成为有效的激励因素,就必须跟个人的绩效紧密挂钩。”5所以高校应确定均衡的评价内容体系,逐步加大教学评价的比重,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并建立一套科学具体的激励制度,适时、适度、公正地以个人绩效为基础,根据不同教师的需要,进行多种方式、多项内容相结合的奖励。如将提高奖金、工资等的物质奖励与授予光荣称号的精神奖励相结合。不仅如此,期望理论还要求根据教师的个人需要与预先的期望值进行有针对性地奖励。以青年教师为例,奖励措施应以提供进修机会、授予荣誉称号等非物质性奖励为主。(二)加强高校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教师目标效价精神文化建设是高校文化建设的灵魂,因此,部分高校应改变重物质建设轻精神建
14、设的观念。首先,在物质建设具有实效性的前提下,高校应适时、积极且科学地开展促进良好教风与学风形成的活动。在高校教师文化建设方面,需特别重视教师职业价值观的文化培育,澄清和消解一些价值观误区,创造教师职业文化的良好学习氛围,使教师准确定位自我教育价值,建立自我发展体系,以此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其次,培养高校教师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并建设具有目标一致性的高校文化氛围也不容忽视。高校应不断增加教师的专业化培训机会,扩大教师发展的空间,达到教师寻求自我价值的内部提升。最后,应大力推进高校的学术文化建设。提倡学术自由是前提,引导高校教师尊重知识与学术,抵抗外部的压力与各种诱惑,以此追求自我职业价值的实现是重
15、中之重。在此过程中,“高校应当积极弘扬教师合作文化,抵制个人主义文化以及派别主义文化,建立教师平等自由、互相交流的合作机制”6,并以此激发高校教师的向心力,使其增强自信,增进自我职业认同。(三)提高高校教师自我价值认同,激发教师自我内驱力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为提升自我身份认同,高校教师的效价与自我期望值需得到提高。首先,教师应积极争取并参与学校提供的各种培训进修机会,从游离于专业发展的边缘走向专业自主的中心,积极营造专业认同和自我价值认同的场域。其次,也可以自我挑战多种具有难度的工作,激发强烈的成就动机,提升工作满意度与自信心。第三,要正确评价自我,提高自我发展意识,确立正确的目标,找准心理
16、定位,激发自我发展的内驱力。第四,对于在教学、科研以及人际交往等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失调与失败感,教师自身都应正面对待,积极地自我疏导,及时与专业人员或高校同事交流分析。第五,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高校教师更应加强自身道德建设,将道德建设与教学、研究、社会服务相结合,处理好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两者的关系。最后,努力克服个人主义,与多方加强关于教学、科研等方面的交流,摆脱工具理性主义的桎梏,承担高校教师身份赋予的社会责任与教育使命,增加自我身份的价值感与意义感,提升或重塑自我身份认同。如此,高校教师才能领悟教育的精髓,才能成为知识的播种者,才能承载文明的灵魂,获得职业幸福感。参考文献:1董天鹅,孙堂彬.基于期望理论的高校学生学习积极性探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2):82-84.2李志峰,高慧,高春华.“编制”之困:高校教师的组织身份属性与身份认同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5):88-89+104.3罗腊梅,刘毅.身份认同理论视域下高校青年教师身份解读j.现代教育管理,2015,(6):107-110.4范琳.大学教师韧性发展:基于教师韧性影响因素研究的视角j.江苏高教,2017,(12):56-59.5钟春玲,杨晓翔.基于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规范》标准修订编制说明
- DB11T 1031-2013 低层蒸压加气混凝土承重建筑技术规程
- 农业机械采购招投标文件范本
- 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研发外包制度
- 活动策划师聘用合同模板
- 汽车维修招投标操作规程
- 医药电商子公司用户体验改进
- 教育机构硬化地面施工合同
- 城镇医疗救助管理办法综合
- 教育公司消防管道安装合同
- 4.2.1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 2024年国开电大 高级财务会计 形考任务4答案
- 2024年1月1378国开电大本科管理英语3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笔试题库
- 中国药物性肝损伤基层诊疗与管理指南(2024年)解读
- 2024年部编新改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教案及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 公路工程临时用电施工方案
- 《量子化学计算方法》课件
-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题
- DL5009.3-2013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3部分:变电站
- 当代社会政策分析 课件 第13、14章 反贫困社会政策、公益慈善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