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l【教学内容与要求】l计算机系统概述。l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构成。l掌握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及其相关主要功能部件的工作原理。l了解计算机配置的一般原则。 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l1.1.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l1946年美国学者冯诺依曼(Von Neumann)发明了第一台计算机。 1.1.2 计算机的分类 l1.巨型机l2.大型机l3.中型机l4.小型机l5.微型机l6.单片机1.2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2.1 硬件系统 l到今天为止,计算机虽然发展到了第四代,但在其硬件组成及原理上,与1946年出现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还是大同小异的,所以还统称为冯诺
2、依曼型计算机。 1.2.2 软件系统 l软件就是为指挥、管理及维护计算机完成各种任务而编制的程序和数据的总和。 1.3 计算机硬件组成 1.主机l微型计算机的主机是由主板、中央处理器、内存、机箱和电源构成的。l主板决定着微机的品质和质量,是微机的核心部件。2.显示器l显示器模样像电视机,人们通常说的某英寸显示器指的是它屏幕对角线的尺寸,用英寸(in)来表示。 l3.键盘l4.鼠标l5.音箱和话筒l6.打印机1.4 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指标 l1.主频l2.字长l3.存储容量l4.运算速度l5.存取周期l6.兼容性l7.系统的可靠性l8.外围设备1.5 计算机选购指南 l1.买什么电脑l2.买品牌机
3、还是兼容机l3.选择合适的商家购买l4.性价比因素l5.购买台式机还是笔记本l6.关于二手电脑第2章 主机 l了解主板、CPU、内存储器的分类、常见型号及主要性能指标。l了解主板的组成与结构。l掌握主板、CPU、内存储器选购。 2.1 主板l主板的英文名称叫做Motherboard(也可以叫Mainboard),它是电脑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是整台电脑工作的基础,是主机的骨架,大多数设备都得通过它才能连接在一起。 2.1.1 主板的分类 l1.按CPU插槽分类l按照CPU插槽可划分为:Socket 370,Slot A,Socket 423,Socket 478,Socket 479,Socke
4、t 603,Socket 754,Socket 940,Socket 939等类型,这几种类型的主板分别适合不同的CPU类型。l2.按结构标准分类l(1)BabyAT型:l(2)ATX和Micro ATX型:l(3)NLX型:l3.按控制芯片组分类l按芯片组结构基本上可分为传统的“南北桥”型主板和 “中心控制器”型主板。l芯片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组成部分,这个芯片组主要是指主板上的南北桥芯片。l北桥芯片主要负责处理CPU、内存、显卡三者间的数据交换,由于发热量较大,因而需要散热片散热。l南桥芯片则负责硬盘等存储设备和PCI之间的数据流通。l4.按主板厂商分类l生产主板芯片的厂家只有
5、Intel,AMD,VIA,nVIDIA,ALI(扬智),ATI等。市场上常见的主板品牌有:华硕、技嘉、硕泰克、联想等。 2.1.2 主板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l主板的平面是一块PCB印刷电路板,分为四层板和六层板,四层板分别是主信号层、接地层、电源层、次信号层。而六层板增加了辅助电源层和中信号层。 1.CPU插座或插槽l针对不同的CPU,插槽主要可以分为Socket 插槽和Slot插槽。l目前常用的CPU架构有Socket 939,Socket 478,Socket 7,Socket 370,Socket A,Slot A或Slot 1。2.控制芯片组 l(1) 芯片生产厂家l到目前为止,能够生
6、产芯片组的厂家是Intel(美国),VIA(中国台湾),SIS(中国台湾),ALI(中国台湾),AMD(美国),nVIDIA(美国),ATI(加拿大),Server Works(美国)等几家,其中以Intel和VIA的芯片组最为常见。 l(2) 主流芯片组lIntel系列的控制芯片:lVIA系列控制芯片:lSIS系列控制芯片:lALI系列控制芯片:lAMD系列控制芯片:3.内存扩展槽l主板上的内存插槽,分DIMM(双列直插内存,常用168线),SIMM(单列直插内存,常用72线)和RIMM(Rambus Inline Memory Module,常用184线)3种。4.总线扩展槽l(1) IS
7、A插槽l(2) EISA插槽l(3) VESA插槽l(4) PCI插槽l(5) AGP插槽l(6) PCI Express扩展槽5.板载芯片l(1) I/O控制芯片lI/O控制芯片(输入/输出控制芯片)提供了对并口、串口、PS/2口、USB口,以及CPU风扇等的管理与支持。l(2) 时钟频率发生器l频率也可以称为时钟信号,频率在主板的工作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时钟信号在电路中的主要作用就是同步。l(3) RAID控制芯片l一些主板采用了额外的IDE阵列芯片提供对磁盘阵列的支持,其采用的IDE RAID芯片主要由HighPoint,Promise等公司生产。 l(4) 网卡控制片l目前板载网卡的性
8、能与市场上的PCI网卡基本相同,而且板载网卡也基本不用考虑和主板的兼容性问题。 l(5) 声卡控制芯片l板载音效芯片的种类相当多,如:Analog Device,VIA,Realtek,CMedia,nVIDIA以及ATI等。 l(6) 电源管理芯片lW83301R芯片可以同时支持SDRAM/DDR/DRAM内存的深层次休眠,目前主要为升技主板所采用。l(7) USB 20/IEEE 1394控制芯片lIEEE 1394作为高速串行接口被广泛地用于数码摄像机、移动硬盘等需要大容量高速度数据传输的设备上。6.BIOS芯片 lBIOS(Basic Input/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
9、出系统)是一块装入了启动和自检程序的EPROM或EEPROM集成块。l(1)自诊断测试程序:l(2)系统自举装入程序:l(3)系统设置程序:l(4)主要I/O设备的I/O驱动程序及中断服务程序:7.CMOS芯片lCMOS是一块在主板上的存储芯片,容量很小,在计算机术语中是微机主板上的一片可读/写的RAM芯片,主要目的是为了保存计算机的硬件设备信息及用户的特殊要求。 8.电池l为了在主板断电期间维持系统CMOS内容和主板上系统时钟的运行,所以主板上装有一个充电式电池,寿命一般为23年。9.电源插座l主板、键盘和所有接口卡都由电源插座供电。10.IDE接口插座l(1) IDE接口lIDE(Inte
10、grate Device Electronics,集成设备电子部件)接口也叫做ATA端口。l(2) EIDE接口lEIDE(Enhanced IDE,增强型IDE)接口较IDE接口有了很大改进,由Western Digital公司为取代IDE而开发的标准接口,是目前最流行的接口。11.软盘驱动器接口插座l目前几乎所有的主板上都集成了软盘驱动接口,取代了多功能I/O卡的作用,该功能可以通过BIOS或跳线开关来屏蔽,软驱接口共有34根针脚。12.外部设备接口 l(1) 并行口插座l(2) 串行口插座l(3) USB接口插座l(4) IEEE 1394接口l(5) IR红外线传输接口l(6) 键盘插
11、座l(7) 鼠标插座13.机箱面板指示灯及控制按钮插针 l机箱前置面板接头是在主板上,它是用来连接机箱上的电源开关、系统复位、硬盘电源指示灯等排线的地方。 14.ATA/SATA接口 lATA接口是用来连接硬盘和光驱等设备的。主流的IDE接口有ATA 33/66/100/133。lSATA(串行ATA)最大数据传输率为150 MB/s(SATA 1.0)和300 MB/s(SATA 2.0),而且其接口非常小巧,排线也很细,有利于机箱内部空气流动而提高散热效果,且支持热插拔。15.外部接口lATX主板的外部接口都是统一集成在主板后半部的。2.1.3 主板的选购 l1.注意芯片组l2.注意稳定性
12、l3.注意扩展性l4.注意散热性l5.丰富的BIOS调节功能l6.留意主板的特色功能l7.留意主板附带的IDE驱动及补丁是否完善2.2 CPU lCPU又叫中央处理器,是英文单词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负责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运算和处理,并实现本身运行过程的自动化。 2.2.1 CPU的逻辑组成 l1.运算器l(1)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l(2) 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l(3) 通用寄存器组l(4) 专用寄存器l2.控制器l(1) 指令控制器l(2) 时序控制器l(3) 总线
13、控制器l(4) 中断控制器2.2.2 CPU的发展历程 l1、4位处理器Intel 4004lIntel 4004是1971年发明的世界上第一片4位微处理器l2、8位处理器Intel 8008/8080/8085lIntel在1972年研制出了8位的8008处理器l3、16位处理器Intel 8086/8088/80286l1978年6月,Intel推出4.77 MHz的8086微处理器,标志着第三代微处理器的问世。l4、32位处理器Intel 80386/80486l(1) Intel 80386l1985年10月,Intel推出16 MHz 80386DX微处理器,可以直接访问4 GB的内
14、存,并具有异常处理机制。l(2) Intel 80486l1989年5月10日,Intel推出了32位的CPU 80486。l5、Intel Pentiuml1993年3月22日,Intel公司推出了32位80586微处理器。lPentium最初级的CPU是Pentium 60 Hz和Pentium 66 Hz。l6、Intel Pentium l7、Intel Pentium l l8、Intel的Pentium 和AMD Athlon 64 l(1) Pentium l2000年11月21日,Intel在全球同步发布了其最新一代的微处理器Pentium (奔腾4)。l(2) AMD Ath
15、lon 64l2003年9月23日,全球第一款桌面系统 64 bit 处理器在美国正式发布,Athlon 64 的诞生对于桌面处理器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2.3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 l 1、主频l 2、倍频l 3、FSB前沿总线(Front Side Bus,FSB)l 4、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Cache)l 5、制造工艺l 6、工作电压 (Supply Voltage)l 7、地址总线宽度l 8、数据总线宽度l 9、超标量(Superscalar)l 10、超线程技术2.2.4 CPU的插座和插脚 lCPU的插座和插脚是CPU与主板的安插以及外部包装的形式。常见的CPU的插座和插脚有S
16、lots,Sockets。lCPU接口类型的命名,习惯用针脚数来表示,比如目前Pentium 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Socket 478接口,其针脚数就为478针,而Athlon XP系列处理器所采用的Socket 462接口,其针脚数就为462针。2.2.5 CPU的指令集 l 1、MMX指令集l MMX(Multi Media Extension,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指令集是Intel公司于1996年推出的一项多媒体指令增强技术。l 2、SSE指令集l SSE(Streaming SIMD Extensions,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指令集是Intel在Pentium 处理器中率先推出的。l 3、
17、3DNow!指令集l 由AMD公司提出的3DNow!指令集出现在SSE指令集之前,并被AMD广泛应用于其K6。2.2.6 CPU的封装技术 l1DIP技术lDual In line 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l2QFP技术 l方形扁平式封装技术(Plastic Quad Flat Package) l3PFP技术 lPlastic Flat Package塑料扁平组件式封装l4PGA技术 l插针网格阵列封装技术(Ceramic Pin Grid Arrau Package) l5BGA技术 lBGA技术(Ball Grid Array Package)即球栅阵列封装技术。该技术一出现便
18、成为CPU、主板南北桥芯片等高密度、高性能、多引脚封装的最佳选择。 l6OPGA封装 lOPGA(Organic Pin Grid Array,有机管脚阵列) l7mPGA封装 lmPGA即微型PGA封装 l8CPGA封装lCPGA也就是常说的陶瓷封装l9FC PGA封装l反转芯片针脚栅格阵列l10FC PGA2封装 l11OOI封装 l12SECC封装lSingle Edge Contact Cartridge,单边接触卡盒 l13SEP封装l(Single Edge Processor)封装, 单边处理器l14PLGA封装lPLGA(Plastic Land Grid Array),即塑料
19、焊盘栅格阵列封装。l15CuPGA封装 lCuPGA( Lidded Ceramic Package Grid Array),即有盖陶瓷栅格阵列封装。 2.2.7 主流CPU产品介绍l1Pentium 系列 l(1) 采用Willamette核心的Pentium 处理器l(2) 采用Northwood核心的Pentium 处理器l(3) 采用Precott核心的Pentium处理器l2Celeron 系列l(1) Willamette核心的Celeron处理器l(2) Northwood核心的Celeron处理器l(3) Prescott核心的Celeron D处理器l3AMD系列l(1) T
20、horoughbred B核心的Athlon XP处理器l(2) Barton核心的Athlon XP处理器l(3) Athlon 64和Athlon 64 FX处理器2.2.8 CPU的选购方法 l1CPU的编号l(1) Intel篇l(2) AMD篇l2CPU的选购原则l(1) 盒装CPU与散装CPUl(2) CPU的主频与外频l(3) CPU的发热量l(4) 选择质保时间长的CPU2.2.9 CPU散热器 l 1散热器的散热方式与分类l (1) 散热方式l (2) 散热器的分类l 2散热片l (1) 散热片的材料l (2) 散热片设计和工艺l 3风扇l (1)风量l (2)风压l (3)
21、噪声l 4扣件2.3 内存 l2.3.1 存储器l1存储器l存储器是计算机的记忆部件。l2存储器的分类l按照与CPU的接近程度,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与外存储器,简称内存与外存。l1按内存的工作原理分类l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l(2) 随机存储器lRAM(RandomAccess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l2按内存的用途分类l(1) 主存储器(内存储器)l(2) 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l(3) 显示存储器l3按内存的外观分类l(1) 双列直插内存芯片l(2) 内存条2.3.3 内存的技术指标和常用术语 l 1存储器的主要性能指标l (1) 存储器容量l (2)
22、 存取速度l (3) 性价比l 2内存的常用术语l (1) 单面与双面l (2) 厂商代号及品牌l (3) 技术参数l (4) PC 133l (5) SPDl (6) ECC内存2.3.4 内存芯片的封装 l1TSOP(Thin Small Outline Package)薄型小尺寸封装 l2BGA(Ball Grid Array)球状矩阵排列封装 l3CSP(Chip Scale Package)芯片级封装 2.3.5 内存的主要品牌 l1现代内存l2Kingmaxl3Winwardl4金邦l5其他内存产品2.3.6 内存选购要点 l1按需购买l2认准内存类型l3注意打磨条l4仔细查看电路
23、板做工第3章 存储设备 l了解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的分类、组成、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l掌握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的选购和安装方法。l掌握软磁盘类型、技术指标和使用方法。l了解其他存储设备。 3.1 软盘驱动器 l3.1.1 软盘驱动器的结构l(1)盘片驱动机构:l(2)磁头定位机构:l(3)磁头及读写电路:l(4)状态检测机构:l(5)整机控制系统:3.1.2 软盘驱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l 1道至道查询时间(TrackTrack Access Time)l 2寻道安顿时间(Setting Time)l 3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l 4每英寸磁道数(TPI,Tr
24、acks Per Inch)和每英寸数据位数(BPI,Bits Per Inch)l 5数据传输速率l 6磁头(Head)l 7磁道(Track)l 8磁道密度(TrackDensity)l 9扇区(Sector)l 10软盘转速l3.1.3 软盘的记录格式l3.1.4 大容量软盘l大容量软盘驱动器,一种是ZIP 100,另一种是LS120。3.2 硬盘驱动器 l3.2.1 硬盘的结构和工作原理l1硬盘的结构l(1) 电源接口l(2) 数据线插座l(3) 磁头l(4) 磁头定位系统l(5) 外壳l2硬盘的工作原理l硬盘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磁粉粒子的极性来记录数据,通过磁头实现电磁信号的转换。
25、3.2.2 硬盘的分类和工作方式l1按照物理尺寸分类l2按接口类型分类l(1) IDE接口l(2) ATA接口l(3) SCSI接口3.2.3 硬盘的参数和技术指标 l 1硬盘的物理类型参数l (1) 柱面数(Cylinder缩写为Cyln)l (2) 磁头数(Heads)l (3) 扇区数(Sector缩写为Sect)l (4) 存储容量(Size)l (5) 间隔存取因子(Inter leaver)l (6) 写预补偿(Write PreComp缩写为WPcom)l (7) 磁头着陆区(Landing Zone缩写为Lzone)l2硬盘的技术参数l(1) 道密度与位密度l(2) 转速l(3
26、) 平均访问时间l(4) 缓存容量l(5)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l(6) 数据传输率3.2.4 硬盘数据结构l1MBR区l2DBR区l3FAT区l4DIR区l5DATA区3.2.5 硬盘技术 l1磁盘阵列RAID技术l2玻璃盘片l3数据保护技术l4噪声与安全防震技术l5数据缓存l6单碟容量3.2.6 硬盘的选购 l1硬盘的容量l2硬盘的转速l3硬盘的缓存l4硬盘的寻道时间l5硬盘的内部传输率l6硬盘品牌l7保修期第4章 多媒体与网络设备l 多媒体设备l (1)了解光盘驱动器、声卡、音箱的类型和性能指标。l (2)了解光盘驱动器的用途及基本工作原理。l (3)了解光盘的规范、选择方法。l (4)掌握
27、光盘驱动器(CDROM, CDR, CDRW, DVD等)的选购、安装、使用方法。l 网络设备l 了解网卡、调制解调器的分类、技术指标。4.1 多媒体设备 l 4.1.1 光盘l 光盘,就是我们常说的CDROM,是CompactDiscReadOnlyMemory的缩写。 l 1光盘的类型l (1) 数字音乐光盘(DAudio)l (2) 只读光盘CDROM(CD Read Only Memory)l (3) 可刻录光盘CDR(CDRecordable)l (4) 可重复刻录光盘CDRW(CDRewitable)l (5) 数字视频光盘DVD(Digtal Video Disk) l2光盘的结
28、构l(1) CDR 盘片结构l(2) DVD盘片结构l3光盘中数据的存放格式l(1) 扇区l(2) 光道l4光盘的正确使用及保养4.1.2 光盘驱动器 l1CD ROM驱动器lCD 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即只读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l(1) CD ROM驱动器的结构l(2) CDROM的工作原理l(3) CDROM 驱动器的主要技术参数l(4) CDROM 驱动器的选购l(5) CDROM 驱动器的维护4.1.3 CD R/RW驱动器 lR是CD Recordable的英文简写,是指一种允许对CD进行一次性刻写的特殊存储技术。lCD RW是CD R
29、ewritable的英文简写,是指一种允许对CD进行多次重复擦写的特殊存储技术 l1CD R/RW的工作原理l2CD R/RW 驱动器的性能指标l(1) 速度l(2) 缓存容量l(3) 防缓存欠载技术l(4) 兼容性l(5) 接口方式l(6) 刻录方式4.1.4 DVD驱动器 l 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光碟,也称作 Digital Video Disk,数字影像光碟)是代替CD的下一代存储媒体。 l 1DVD的特点l (1)高密度:l (2)高画质:l (3)高音质:l (4)高兼容性l (5)高可靠性:l2DVD 驱动器的类型l(1) DVD ROM
30、l(2) DVD Videol(3) DVD Audiol(4) DVD Rl(5) DVD RAMl(6) DVD RWl3DVD的工作原理l(1) 单光头单聚焦镜l(2) 单光头双聚焦镜 l(3) 双光头双聚透镜l(4) 单光头双波长l4DVD驱动器的技术指标l5主流DVD驱动器 l(1) Pioneer(先锋)l(2) Samsung(三星)l(3) SONY(索尼)l6DVD驱动器的选购l(1) 品牌及售后服务l(2) 读取倍速l(3) 兼容性l(4) 接口l(5) 数据缓存4.1.5 COMBO驱动器 l1COMBO 驱动器的工作原理l(1) 三星光头l(2) 飞利浦光头l(3) 日
31、系光头l2市场主流COMBO驱动器l(1) 三星52X康宝SM 352Bl(2) 爱国者48X康宝王4.1.6 MO驱动器 lMO(Magnetic Optical,磁光盘)在20世纪80年代初研制开发,从1989年开始投入使用,它是传统的磁盘技术与现代的光学技术结合的产物。 l1MO驱动器的类型l2MO驱动器的工作原理l3MO的优缺点l4MO驱动器的性能指标4.1.7 声卡 l1声卡的功能l2声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l(1) 声卡的基本结构l(2) 声卡的工作原理l3声卡的种类l 4声卡的主要技术指标l (1) 信噪比l (2) 复音数量l (3) 波表合成方式和波表库容量l 5声卡的选购l (
32、1)从声波采样位数来看l (2)从立体声效果来看l (3)从收录、播放来看l (4)从MIDI合成来看l (5)从音频输出来看4.1.8 音箱 l 1音箱的构成l (1) 音箱的构成l (2) 音箱的工作原理l 2音箱的主要技术指标l (1) 功率l (2) 失真l (3) 信噪比l (4) 扬声器的材质l (5) 特殊的音效技术l3音箱的选购l(1) 外观l(2) 密封性l(3) 电流声l(4) 音质l(5) 防磁性l(6) 品牌l4计算机音箱日常保养与使用习惯 4.1.9 视频卡 l1 视频采集卡l2电视接收卡l3 解压缩卡l4视频输出卡l5非线性编辑卡4.1.10 数码相机 l1数码相机
33、结构和工作原理l(1) 数码相机的组成l(2) 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l2数码相机的主要技术指标l(1) CCD最大像素l(2) 焦距调节l(3) 镜头l(4) 电池l(5) 录像功能4.2 网 络 设 备 l4.2.1 调制解调器l调制解调器又称为Modem。l1 调制解调器的功能l2 调制解调器的分类l3 Modem的性能指标l(1) 速率l(2) 通信方式l(3) 端口4.2.2 网卡 l 1网卡的功能l (1)读入由其他网络设备(例如,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等)传输过来的数据包。l (2)经过拆包,将其变成客户机或服务器可以识别的数据。l (3)通过主板上的总线将数据传输到所需的设备中(C
34、PU,内存或硬盘)。l 2网卡的分类l 3网卡的技术指标l (1)网卡速率l (2)双工l (3)支持远程唤醒:4.2.3 集线器(HUB) l (1)提供多个双绞线或其他传输媒体连接端口,每个连接端口可能通过媒体连接到一个网络结点,其信号传输机制为点到点模式。l (2)当某一连接端口接收到网络信号时,HUB将信号整形后发往其他所有的连接端口。l (3)自动检测碰撞的产生。l (4)当某一连接端口的传输线或工作站有故障时,HUB能自动将该端口隔离,从而不会影响全网的正常工作。4.2.4 交换机 l又叫交换机式集线器。采用了交换方式连接各端口,每一端都有其专用的带宽。l1集线器l2交换机4.2.
35、5 路由器 l 1路由器的功能l (1)IP数据包的转发,包括数据包的寻径和传送。l (2)子网隔离,抑制广播风暴。l (3)维护路由表,并与其他路由器交换信息,这是IP报文转发的基础。l (4)IP数据包的差错处理及简单的拥塞控制,实现对IP数据包的过滤和记账等功能。l 2路由器的分类l (1)单协议路由器l (2)多协议路由器:第5章 输入/输出设备 l 输入设备l (1)了解键盘、鼠标的分类和选购方法。l (2)掌握键盘、鼠标与计算机的连接方法。l (3)了解扫描仪的分类和性能指标。l (4)了解扫描仪的选购、安装和使用方法。l 输出设备l (1)了解显示卡、显示器的分类和性能指标。l
36、(2)了解显示卡、显示器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l (3)掌握显示卡、显示器的选购和安装方法。l (4)了解各类打印机的基本工作原理。l (5)掌握常用打印机的选购、安装和使用方法。 5.1 输 入 设 备 l 511键盘l 1键盘的结构l (1)外壳l (2)按键l (3)电路板l 2键盘的分类l (1)按按键数分类l (2)按工作原理分类l (3)按键盘的外形分类l (4)按照键盘的插头样式l 3键盘的工作原理l 键盘中有发现按下键位置的键扫描电路,产生被按下键代码的编码电路,将产生的代码送入计算机的接口电路,这些电路统称为键盘控制电路。依据键盘工作原理,可以把计算机键盘分为编码键盘和非
37、编码键盘。l 4键盘的选购l (1)按键的数目l (2)键盘的类型l (3)接口的类型l (4)键盘的做工l (5)按键的排列习惯l (6)品牌l 5键盘的维护l (1)当有必要拆卸计算机键盘时,应该首先切断电源。l (2)操作键盘时,切勿用力过大,以防按键的机械部件受损而失效。l (3)注意保持键盘的清洁。l (4)大多数键盘没有防溅装置,因此切忌将液体洒到键盘上。l (5)注意防灰尘。过多的灰尘会给电路的正常工作带来困难。5.1.2 鼠标 l1鼠标的分类l(1) 按内部构造分类l鼠标按其结构可分为7类:机械式、光电式、半光电式、轨迹球、无线遥控式、PDA上的光笔、NetMouse等。 l(
38、2) 按键数分类l(3) 按接口分类l 2鼠标的参数l 光电鼠标的两个重要参数:光学分辨率和扫描频率。l 3鼠标的选购l (1) 功能强大l (2) 质量可靠l (3) 手感舒适l (4) 软件丰富l 4鼠标的日常保养与使用习惯l (1) 机械式鼠标l (2) 光机式鼠标l (3) 光电式鼠标5.1.3 扫描仪 l1扫描仪的分类l2扫描仪的结构l(1)光学成像部分l(2)转换电路l(3)机械传动部分l3扫描仪的工作原理l 4扫描仪的主要技术指标l (1) 扫描幅面l (2) 速度l (3) 接口类型l (4) 光学分辨率l (5) 最大分辨率l (6) 色彩分辨率l (7) TWAINl 5扫
39、描仪的使用和常见维护l (1)保护好光学部件l (2)定期做清洁工作5.2 输 出 设 备 l 521显示卡l 1显示卡的发展趋势l 2显示卡的结构l (1) 显示芯片(Video Chip)l (2) 显示内存(Video RAM)l (3) RAMDAC(RAM 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l (4) VGA BIOS(Basic Input Output System)l (5) VGA插座(VGA Connector)l (6) 总线接口(Bus Interface)l3显示卡的工作原理l4显示卡的主要性能指标l(1) 最大分辨率l(2) 色深l(3) 刷新
40、频率l5显示卡的选购5.2.2 显示器 l1显示器的发展l(1) TTL显示器l(2) 模拟显示器 l(3) 多行频自动跟踪及微电脑控制显示器l(4) 平板显示器 l2显示器的分类l3CRT显示器l(1) CRT显示器的分类l(2) CR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l(3) CRT显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l(4) CRT显示器的选购l4液晶显示器l(1) 液晶显示器的分类l(2)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l(3) 与CRT显示器的比较l(4) 液晶显示器的主要技术参数l5显示系统的日常维护l(1) 注意防湿l(2) 保持合适的温度l(3) 要避免强光照射l(4) 防止灰尘进入l(5) 远离磁场干扰l(6) 其他
41、保养措施5.2.3 打印机 l1打印机的分类l(1) 按打印方式l(2) 按打印原理l(3) 按打印颜色l 2几种常用打印机的介绍l (1) 针式打印机l (2) 喷墨打印机l (3) 激光打印机l 3打印机的主要技术指标l (1) 分辨率l (2) 打印速度l (3) 打印纸最大尺寸l (4) 工作噪声l 4打印机的选购l (1) 打印质量 l (2) 打印速度 l (3) 整机价格及打印成本 l (4) 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l 5打印机的日常保养与使用习惯l (1) 针式打印机维护l (2) 喷墨打印机维护l (3) 激光打印机的维护第6章 硬件的组装与调试 l掌握微型计算机电源的选购与安装
42、方法。l掌握计算机硬件安装步骤及初步调试方法。l掌握CMOS设置方法和至少一种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6.1 计算机组装前的准备l6.1.1 工具准备l1各种螺丝刀l2镊子l3钳子l4防静电手环6.1.2 安装前的注意事项 l 1组装场地要宽敞、明亮,桌面平整,电源电压要稳定。l 2防止人体所带静电对电子器件造成损伤。l 3对各个部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撞,尤其是硬盘。 l 4安装的主板一定要稳固,同时要防止主板变形l 5把所有零件从盒子里拿出来,按照安装顺序排好,认真阅读各部件的说明书,看有没有特殊的安装需求。6.1.3 组装步骤简介 l (1)先检查组装的配件及工具是否备齐。l (2)将电源
43、装入机箱中。l (3)将CPU和内存装入主板。l (4)将主板安装在底板上,再将装有主板的底板装入机箱。l (5)将软驱、硬盘和光驱装入机箱。l (6)将各式接口卡装入机箱。l (7)连接各外围设备。l (8)试机并设置BIOS。l (9)安装操作系统、板卡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 6.2 硬件的组装过程 l6.2.1 基础安装l1安装电源l2安装主板l3安装CPU l4主板跳线 l5安装内存 l6把主板固定在机箱内l7安装显卡l8连接主板电源 l9连接机箱内部的信号线l10连接主机与显示器l11开机测试6.2.2 内部设备的安装 l1安装软驱l(1)固定软盘驱动器l(2)连接扁平数据电缆l(3)
44、连接电源线l2安装硬盘l(1)设置硬盘驱动器主、从跳线l(2)将硬盘固定在安装架上l(3)连接硬盘电源线l(4)连接硬盘数据线l3安装光驱l(1)固定光盘驱动器l(2)设置主/从盘与连接数据线l(3)连接光驱的电源线l4安装声卡l5连接光驱音频线6.2.3 外部设备的安装 l1安装显示器l2连接鼠标、键盘l再完整地检查一遍后,打开电源。当出现BIOS自检声时,硬件安装就完成了。第7章 系统设置和软件安装 l掌握CMOS设置方法和至少一种操作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l掌握硬盘分区与高级格式化的方法。l了解驱动程序的安装。7.1 BIOS和CMOS的设置 l7.1.1 BIOS和CMOSlBIOS是“
45、Basic Input/Output System”的简写,意思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lCMOS是一种低耗电的存储器,靠电池供电。7.1.2 CMOS的设置 l(1)设置出厂设定值l(2) 检测硬盘参数l(3) 设置软驱l(4) 改变电脑的启动顺序。l(5) 设置密码l(6) 保存设置并退出7.2 硬盘的初始化 7.2.1 硬盘的分区l1创建“基本DOS分区”l2创建“扩展DOS分区” l3建立“逻辑DOS驱动器” l4设置DOS活动分区 l5删除DOS分区或逻辑分区 7.2.2 硬盘的逻辑格式化 7.3 软件的安装 l 7.3.1 Windows XP的安装l 1基本的安装环境l (1)
46、硬件配置Windows XP对硬件环境的要求l (2)其他对硬件环境的要求l 2安装形式l (1) 升级安装l (2) 全新安装l (3) 多系统共存安装l3文件系统的选择l(1)FAT16l(2)FAT32l(3)NTFSl4Administrator设置l5Windows XP中文版的安装步骤7.3.2 驱动程序的安装 l 1驱动程序的定义l 2驱动程序的获取l (1) 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通用驱动程序l (2) 使用附带的驱动程序盘中提供的驱动程序l (3) 通过Internet下载l 3安装驱动程序l 4安装主板驱动程序l (1) 主板驱动程序的重要性l (2) 安装主板驱动的步骤l5安
47、装显卡驱动程序l6驱动查询l(1) 驱动的存储格式l(2) 查看设备信息和驱动程序信息第8章 微机系统的测试、优化和升级 l了解测试软件的种类、使用范围。l掌握两种以上的测试软件的使用方法。l掌握计算机的操作系统优化方法、硬盘优化管理。l理解计算机升级的原理,并了解升级的方法。 8.1 微型计算机测试软件 l 1整体性能类l 2处理器类l 3硬盘测试工具l (1)Data LifeGuard Tools(西部数据公司的数据卫士工具)l (2)SeaTools Disc Diagnostic(希捷公司的硬盘诊断工具)l 4显示卡类l 5光驱类8.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优化 l8.2.1 操作系统的
48、优化l1Windows Me系统l(1)设备管理器l(2)性能l(3)文件系统硬盘l(4)系统还原l2Windows XP系统8.2.2 硬盘优化 l1磁盘整理l2磁盘清理l3磁盘扫描8.3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升级 l8.3.1 为什么要升级l8.3.2 BIOS的升级l1升级BIOS的意义l2什么样的BIOS能够升级l3BIOS的升级指南8.3.3 硬件的升级l1根据对象确定升级的原则l(1) 3D游戏发烧友l(2) 多媒体应用用户l(3) 平面图形处理与办公用户l(4) 3D图形设计用户l2几个典型升级方案8.3.4 软件的升级 l1操作系统的升级l(1)增强系统安全性:l(2)提高系统可靠
49、性和兼容性l(3)实现更多的功能l2应用软件的升级l(1) 利用软件的自动更新功能 l(2) 手工打补丁 第9章 微机系统的故障检测与维修 l了解软、硬件故障检测与维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l理解软、硬件故障的形成原因 9.1 微型计算机系统故障的分类 9.1.1 硬件故障l1“假故障”l(1)电源与插座故障l(2)连线问题l(3)设置问题l2“真故障”9.1.2 软件故障l(1)软件与系统不兼容引起的故障l(2)软件相互冲突产生的故障l(3)误操作引起的故障l(4)计算机病毒引起的故障9.2 微机故障处理的原则与准备工作l 9.2.1 识别故障的原则l 1对于情况要了解清楚l 2先假后真,先外后内,先软件后硬件l 3明确问题本质l 4收集资料l 9.2.2 微机检修中的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员工薪酬福利晋升规定计划
- 家庭教育课题 申报书
- 《里面是怎样连接的》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四年级下册教科版
- 有效控管项目管理考试时间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4秋九年级英语上册 Module 2 Public holidays Unit 3 Language in use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2024秋闽教版信息技术五年级上册《第5课 插入图片秀美景》教学设计
- 探讨项目风险识别与评估流程试题及答案
- 备战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指南
- 迎难而上的国际金融理财师考试复习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动向试题及答案
- 【湛江】2025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第一批招聘工作人员30人(第1号)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组织机构设置,部门及岗位职责
- 妇产科课件-早产临床防治指南(2024)解读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解读
- 针织毛衫实例
- 套丝机简介ppt课件
- 商业票据与核算
- 副词讲义 Adverbs
- 铝合金门窗、百叶施工组织设计
- 经典物理浮力计算题(含答案)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2019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