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_第1页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_第2页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_第3页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_第4页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摘要:为了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社会对计算机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各高校在如何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上,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本文将重点围绕“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讨论。关键词: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教研项目:2018年河北省教研项目: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课题号:2018gjjg362)引言为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对卓越工程科技人才的需要,2016年我国提出“新工科”概念,2017年“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

2、明确了新工科建设目标和内容,指明了新工科建设方向。与传统工科教育相比较,新工科的工程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新工科的“新”表现在: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和分类发展的新体系。新工科体现了国家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支持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和“人工智能发展”国策,为迎接第四次工业革命做好人才储备,培养能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的新工科人才,加快工科专业的转型升级,对现有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实践和科研能力等综合素

3、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在实验环境或工作一线岗位中,获取操作技能、技术经验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是应用型大学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内容。实践教学是理论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必要过程;有利于学生快速提升工程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更快适应未来工作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实践教学是高校工程教育培养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项目实施背景我校作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积极向应用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对实践教学进行深化改革。同时,作为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在当前新工科背景下,更应该以此为发展契机,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和升级,不断创造新的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以满足当今社会对实

4、用创新人才的需求。为了确实提升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计算机学院一直实施校企业深度融合的培养模式,选择企业实际工程项目作为复杂工程案例贯穿专业课程教学,提升学生工程能力;将课堂延伸至企业,学生参与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独立承担企业项目,同时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培养学生独立应用创新能力。从“专业兴趣->基础理论->工程能力->综合能力->应用创新能力”逐步推进,以“巩固基础、注重能力、强调素质、突出应用创新”理念,在新工科背景下与企业深度融合、协同课堂,完成专业教学改革。本文以网络工程专业和北京中国电信集团进行的校企深度合作的项目为例,对校企协同

5、课堂方式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二、“校企协同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本项目为了协调校/企、教师/专家/学生关系,更好地发挥各个主体在协同课堂中的作用,保障校企合作高质量的实施,设计了激发学生自主学、导师用心教、企业真心做的多主体激励机制、约束协同双方的权力和责任的校企制约机制、保障项目顺利运行的组织和经费保障机制。本项目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引领,企业深度参与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整个专业课程体系,校外以企业为主体推进协同创新,改革实践环节的教学方式方法,根据企业需求,持续改进。方案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校企协同课堂执行路径校企协同课堂分2个阶段开展,前2.5学期进行

6、校内协同课堂改革,主要针对专业核心课程以及综合实训类课程开展合作授课,并进行专业前沿技术讲座及职业规划讲座。后1.5学期开展校外协同课堂,重点是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开展双导师培养,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开展合作授课、技术沙龙、前沿技术培训以及项目实践。其执行路径如图1所示。图1校企协同课堂执行路径在校2.5学期,学生完成通识及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期间,邀请企业专家为学生进行前沿专业技术介绍、专业指导、职业规划、企业素质培养等教学活动。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为基础,分解专业基础技能及支撑知识体系,通过合作授课的方式,聘请企业工程师讲授相关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考取行业初级认证。根据双向

7、选择,确定企业项目组,开展个性化培养。大三下学期,企业组织各技术部门专家,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考核,确定适合的项目组;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兴趣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组。企业项目组和学生双向选择,最后协调确定学生进入不同项目组,开展个性化培养。项目组安排校外导师,开辟第二课堂。每位同学被分配到不同的项目组后,企业安排导师进行指导。企业导师为每位导师制定培养计划,提供学习资料,不定期的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同时,开展第二课堂,项目组每周进行技术方案讨论,公司会不定期举行技术沙龙,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和前沿知识培训。2.2校企协同课堂模式本校企协同课堂将航天传统精神融入课堂,以企业实际工程案例贯穿整个专业课

8、程体系,校企双主体推进协同创新,改革课堂方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及考核方式,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效果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校企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进行持续改进。校企协同课堂架构模式如图2所示。图2校企协同课堂模式以企业典型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案例,进行功能分解,提炼每个功能模块所需专业能力,构建知识体系结构,支撑所需专业能力,以知识体系结构为基础,构建专业课程群。复杂工程案例贯穿整个专业课程教学全过程,以理解各功能模块的原理和功能实现作为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学生通过该平台学习任课教师校内讲授的专业课内容,结合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更好的理解掌握。对于实践类课程,企业学生

9、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题目,校内外导师共同指导,提升实践课教学效果。2.3校企协同的内容首先是教学内容的协同。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校企专家组,根据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选择支撑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的实际复杂工程案例,并将复杂案例进行功能细化分解,提炼实现各个功能所需具备的专业能力,构建能力培养所需的知识体系,最终形成相关专业课程群,确保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不脱节,与市场需求不脱节。其次是教学方法协同。所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实训类课程,全面使用超星学习通平台,有效的进行课程资源及过程化管理,包括课堂签到、作业管理、互动问答以及课堂讨论等。特别是针对校外协同课堂

10、,校内教师授课视频及时上传到学习通,校外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与教师进行互动,并完成相关作业和实验。自使用以来,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规范,学生学习方式更加多样化,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提升,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校企专家组基于复杂工程安全确定了专业课程群,并确定了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基于该工程案例分解的功能模块开展案例教学,通过相关课程群学习,具备解决该案例子功能的能力,所有课程群课程学习完毕,具备解决整个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最终达成预定的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最后是教学考核协同。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不同,教师根据课程本身特点、性质,转变传统的单一试卷考核方式,采

11、取多个阶段(如平时测试、作业测评、课外阅读、社会实践、期末考核等)、多种形式(如开卷、闭卷、开闭卷结合、答辩、实践技能操作、撰写专题报告、提交作品、学术论文等)的考核制度,在同一门课中,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更全面的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的实际水平和综合能力。对于综合性实训类课程,一方面采用双导师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校企组成考评小组,考核学生综合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工程实践能力、方案撰写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等能力。如安全软件开发技术、网络安全案例开发等课程采用了上机实践考核的方式,网络互联技术基础、高级网络互联技术等专业课程加强过程化考核,强调作业、期中考核的重要性,对发展学生兴趣、个性和创新精神,提高学

12、习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4质量保障对于在企业的学生,任课教师定期前往企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专业课程的答疑。实践类课程采取校内教师与企业导师组成答辩组,学生对所从事的项目进行答辩,由答辩组综合给出成绩。毕业设计的全过程有企业导师参与,包括:选题、开题、中期答辩及最后的毕业验收答辩环节,有效保障了毕业设计质量。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提供最新项目成果,依此更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案例。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三、总结通过与企业的长期深度合作,校企之间构建了一个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进入企业,企业导师全程指导,另有同门相助,学

13、生快速融入企业,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在工程项目实践中,完成了专业知识到能力的快速转化。自开展该案例应用以来,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大幅提升,校外学生毕业设计题目100%真题真做,双导师培养,优秀论文中企业题目占90%以上。此外,毕业设计成果所涉及的技术覆盖了网络工程的方方面面,许多前沿技术如sdn、云计算在毕业设计中应用。麦可思对网络工程毕业生调查反馈报告显示,对母校满意度最高、推荐母校比例最高、教学满意度在全校名列前茅。该项目体系流程设计清晰、可操作性强,具有广泛的可推广性,不仅可以在网络工程专业应用,所有工科类的其他专业都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再创造的开展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参考文献:1乔阳,田飞,“新工科”背景下的应用型大学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研究,数字通信世界,2019(03):257-2572武满芳,基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