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社会工作全套PPT课件1第一章老年社会工作概述2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1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2目录CONTENTS3导入案例“坐牢”的卓老太卓老太,72岁,因为脑溢血导致偏瘫,已经在床上躺了六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为了方便,子女为她剃了光头。床成了她的栖身之所,也成了她的“监狱”。因为她无法走路,每天能做的事就是长时间地望着窗外,看着太阳慢慢升起,再慢慢落下。躺在床上的她现在唯一的想法就是盼望国家早日出台一部关于安乐死的法律。
资料来源:范明林,马丹丹.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8.4导入案例导入案例中的卓老太罹患脑溢血,造成了偏瘫,这使她的行动能力受损,也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自我照料能力,使她处于半失能状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的养护问题成为一个极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要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不但要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更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参与。了解关于个体衰老和人口老龄化的相关知识,学习和掌握老年社会工作相关知识与技能,能够使全社会形成关爱老人的良好氛围,为更好地开展老年人服务奠定基础。5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一、人的老化(一)老化的概念和特征广义的老化是指年龄的增长,是生物个体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狭义的老化则是指个体在成熟期后,生命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结构、功能和心理的慢性、退行性变化,是一切生物个体生命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必然结果。6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美国老年医学家斯泰勒(Strehler)曾归纳了老化的六个特征:(1)普遍性。(2)内在性。(3)进行性。(4)有害性。(5)个体差异性。(6)可受干扰性。7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老化的影响1.老年人生理变化特征2.老年人心理变化特征3.老年人社会关系变化特征8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知识链接兰格的胶囊实验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艾伦·兰格(EllenLanger)曾经做过一项颇具争议性的实验。1979年兰格将一个老式英格兰别墅重新整修成20年前的样子,别墅内的一切布置都回到了20年前,包括海报、收音机、电视里的新闻、日历等都恢复成了20年前的样子,并且让一群年近80岁的老年人入住其中,老人们被要求在实验过程中不要回忆过去,而是真的相信自己活在20年前。兰格做这个胶囊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人们对于自身年龄的心态变化是否会导致其健康方面发生实际的改变。实验结果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实验进行仅仅一周后,老人们的关节就变得更灵活,手更灵巧,而且关节炎的发病率也降低了。他们的思维明显更敏锐,身姿也更矫健。看到他们照片的人都觉得他们比进行实验前明显年轻。换言之,衰老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被扭转了。虽然这听起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兰格和她哈佛大学的同事们进行此类创意性实验已经几十年了,并且积累的实验数据很有说服力。她在自己的新书《逆时针》中说:“我们都对衰老和健康有一些固化的印象和看法,并深受其害。我们不知不觉地接受着关于疾病和衰老的消极文化暗示,而这些暗示又影响了我们的自我意识和行为。如果我们能从主导我们对健康的观念的负面且陈腐思想中解脱出来,那么即便已步入老年,我们也能有意识地敞开心扉去迎接更富有成就的生活。”9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三)老年期的界定中国东汉时期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就曾经对老年期下过界定:“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瑞典学者桑德巴尔(Sundbary)曾在自己的著作《人口类型》中以女性生育机能的退化作为划分标准,把50岁界定为进入老年的起点。法国学者皮撤(Pichat)等人于1956年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使用65岁作为步入老年期的起点。1982年的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重新考虑了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以及发展中国家的具体情况,将老年人口的划分标准修订为60岁。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老年人是指六十周岁以上的公民。”近年来我国老年人口比重逐年递增,人口预期寿命不断延长,人口结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老年人口数量越来越庞大,因此有学者对60周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划分,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型:(1)低龄老年人,60周岁至74周岁;(2)中龄老年人,75周岁至85周岁;(3)高龄老年人,85周岁以上。10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四)成功老化的概念成功老化最早是由哈维格斯特(Havighurst)于1961年提出的,主要指老年人具有内在幸福感并满意自己目前和过去的生活,能够抵抗传统老化带来的衰退。另一种被普遍认同的观点是,成功老化是指通过对资源(自身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有效管理,达到最大化获得(期望的目标和结果)和最小化丧失(不期望的目标或结果)。我国学者刘雪萍等人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中国文化下的成功老化模型,将成功老化操作化为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心理功能、社会参与及生活满意度四个因素。11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人口老龄化与老龄化社会(一)人口老龄化的概念与衡量指标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造成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简单来说即老龄人口比重逐步增长的过程。衡量人口老龄化的标准体系通常可以划分为三类: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速度指标体系和抚养比指标体系。12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二)老龄化社会的概念及评价标准老龄化社会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或者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被视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13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三)全球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老龄化成为世界各国均需面对的普遍现象2.老龄化趋势由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3.高龄化问题凸显4.老年人性别比例严重失衡14第一节
人的老化与人口老龄化(四)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1.老龄化进程迅速2.老龄人口基数大3.高龄化趋势加剧4.未富先老5.地区发展不平衡6.城乡倒置显著7.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15第二节
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老年社会工作是一项针对老年群体开展的,运用专业方法以维持和改善老年人社会功能、提高老年人生活和生命质量的专业实践活动。从广义上来看,老年社会工作是为了应对老龄社会中所出现的社会问题,以老年社会问题为工作核心,促进相关的老年社会福利措施,包括养老保障、养老服务、老年教育、老年医疗等相关宏观政策的发展,是促进我国老龄化社会问题解决的有效工作手法;从狭义上来看,老年社会工作是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导下,充分运用专业技术帮助老年群体摆脱困境、发展自身、满足需求并提高生活质量的实务过程。16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二、老年社会工作的目标第一,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认知调节,协助老年人充分认识老年、接受老年,并帮助他们增强个人能力,预防生理或心理上的迅速退化,增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第二,改善老年人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协助老年人处理与配偶及子女的关系,为老年人提供婚恋相关的咨询与辅导。第三,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各项社区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及志愿服务,促进老年人群体的社会融合。第四,调适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协助开展老年人居住环境安全评估,进行适老化环境改造,使老人能够最大限度地拥有正常的社会生活。第五,积极整合社会服务政策、制度与社会服务机构的运作,设计并提供更适合老年人的服务方案,以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第六,总结实务经验,进行政策倡导。结合老年实务过程中的共性问题,研究、分析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社会政策在制定和执行中的不完善与不合理内容,为我国建设积极老龄化社会谏言献策。总的来说,老年社会工作的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困难;二是帮助老年人发展自身。17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三、老年社会工作的对象(一)以服务对象划分1.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各种困难的老人2.老年人的家庭成员3.老年人的亲友或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其他人员(二)以老人问题的种类划分1.失能老人
2.贫困老人3.丧亲老人
4.空巢老人5.受虐老人
6.退休后生活无法调适的老人(三)以老人的需求划分1.需要解决困难的老年人2.有发展需求的老年人(四)以老年人所处场域划分1.居家养老的老年人2.机构养老的老年人3.流浪老年人18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含义、目标与对象四、老年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一)知识水平层面1.促进健康的知识2.社会照顾知识3.个案管理知识(二)价值观层面1.年龄平等的理念2.全人健康的理念3.积极老龄化的理念(三)技巧层面1.哀伤辅导的技巧2.生命回顾的技巧3.临终关怀的技巧19本章思考题1.什么是成功老化?我国对成功老化的界定标准是什么?2.试论述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3.老年社会工作者需要具备怎样的基本素质?20第二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21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1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2目录CONTENTS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322导入案例认为“活着真没意思”的王老伯王老伯,72岁,半年前入住某养老机构,与同住一室的张老伯关系良好。两人经常一起散步、听戏,生活上也彼此照顾。一个月前,张老伯因为突发脑溢血辞世。王老伯出现情绪低落、不思饮食、沉默寡言等情况。特别是最近,王老伯常常会说“人老了,活着真没意思”的话。这引起了养老机构工作人员及家人的重视。养老机构派专人与王老伯沟通,家人也增加了探望的频率。但是王老伯的情绪依然低落,让人担忧。资料来源:赵学慧.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3导入案例导入案例中的王老伯远离家人,难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尤其是老年阶段的身体衰老和疾病缠身更让他感到了生命的脆弱。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在孤寂的养老院生活中,张老伯给了他陪伴与支持,因此,张老伯离世对他的打击之大可想而知。要想分析清楚王老伯的状况,并为他提供有针对性且有效的服务,需要以一定的理论为基础。应该说,每个专业背后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老年社会工作也不例外。理论通过对众多事物的总结来解释客观事实的规律,为干预实践提供一定的方法与视角,指导实践朝正确的方向迈进。24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一、脱离理论
脱离理论(DisengagementTheory)又被称为撤离理论,最早由美国学者卡明和亨利(Cumming&Henery,1961)提出。它既是老年学家提出的第一个有关老年人的理论,也是引起最多争论的理论。该理论从社会制度的视角出发,认为人的能力不可避免地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老年人因活动能力下降和社会角色的丧失,希望摆脱要求他们具有生产能力和竞争能力的社会期待,愿意扮演比较次要的社会角色,自愿脱离社会。该理论指出,脱离现象的出现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脱离理论将老化看作是一个必然性的和普遍性的过程,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性。25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二、活动理论
活动理论(ActivityTheory)是1963年由哈维格斯特和埃尔布莱特(Havighurst&Albrecht)提出的一个与老年和老化现象有关的理论。它认为老人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生活,这可以让老年人重新审视自我,保持生命的活力并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活动理论主张:第一,老年人应该通过新的参与、新的角色来改善老年人社会角色中断所引发的情绪低落,用新的角色替代因丧偶或退休而失去的角色,在新的社会参与中重新认识自我,把自身与社会的距离尽量缩小。第二,活动水平高的老年人比活动水平低的老年人对生活的满意度指数更高,更能适应社会。26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三、延续理论
延续理论(ContinuityTheory),也被称为人格理论,哈维格斯特是这一理论的主要支持者之一。延续理论认为,老年期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中年期的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老化的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生活方式,而是延续中年时期的生活状态。中年时期的生活方式是什么样的,到年老时期如果能延续这种贯有的生活方式,他的晚年生活就将是幸福的。
延续理论强调个体老龄化的差异性,突出了个性在老年期适应中的重要作用,但它无法解释老年人根据个人愿望及外部社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生活方式的情况。27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四、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RoleTheory)是1942年由科特雷尔(Cottrell)提出的老年社会学理论,也是社会老年学家解释个体如何适应衰老的最早尝试之一。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一生中都扮演着多种角色,随着年龄的不同,角色也相应发生变化。角色是个人与社会相互接纳的一种形式,是个体以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满足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过程。28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五、亚文化理论
亚文化理论(SubcultureTheory)是美国学者罗斯(Rose,1965)提出的一个老年学理论,其目的是对抗衰老以及相伴而生的地位丧失所带来的社会针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罗斯认为,只要同一领域成员之间的交往超出和其他领域成员的交往,就会形成一个亚文化群,而老年人群体恰恰是符合这个特征的亚文化群体。
在老年亚文化群体中,老年人更容易找到共同语言,能够较少遭受年龄歧视,更好地形成自我概念并增加对社会的认同感。在亚文化理论看来,老年亚文化是老年人重新融入社会的最好方法。29第一节与老年相关的社会学理论六、年龄分层理论
美国学者莱利(Riley)和福纳(Foner)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年龄分层理论(AgeStratificationTheory),该理论以社会学的角色、地位、规范和社会化概念为基础,分析了年龄群体的地位以及年龄在一个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含义,形成了一个理解老年人社会地位的框架和包括整个人生的老龄化概念。年龄分层理论认为每个社会成员一生中都经历着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生命过程,另一个过程是社会变迁过程。年龄分层理论有四个主要要素:第一个要素是同期群,第二个要素是各年龄层对社会的贡献和影响不同,第三个要素是年龄层的社会形成,第四个要素是与年龄有关的期望。
该理论认为不同的同期群人群在生命历程中面临的环境存在诸多差异,因此他们的老龄化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在内外因素的干预下,同期群人群内部存在的能力差异、角色差异和期望差异(还有兴趣差异等)构成了处于社会不同层次成员在老龄化过程中的层次差异。30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一、毕生发展理论
毕生发展理论(Life-SpanTheory)是当前广受关注的发展心理学理论,它是20世纪70年代由心理学家巴尔特斯(P.B.Baltes)等人从进化论和个体发展观的角度对人的发展与衰老进行的研究与探索。巴尔特斯认为个体毕生发展的总体框架应该是“生物和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构,人的行为是生物-基因的和社会-文化的过程与条件共同建构的结果。毕生发展心理学关注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中行为的成长、稳定和变化规律。它的核心假设是,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发展不会在成年期结束,而是贯穿人的一生,它是动态、多维度、多功能和非线性的。
巴尔特斯提出了关于人类衰老本质的七个命题的理论框架,基于这一命题框架,巴尔特斯设计出了关于成功老化的心理模型,称为“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SelectiveOptimizationwithCompensation,简称SOC)。31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一、毕生发展理论选择性优化与补偿模型32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二、人格老化理论
(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TheoryofPsycho-socialDevelopment)是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克森(E.H.Erikson)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有关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八个阶段分别为婴儿期(0~1岁)、儿童早期(1~3岁)、学前期(3~6岁)、学龄期(6~12岁)、青年期(12~20岁)、成年早期(20~40岁)、成年中期(40~60岁)、成年晚期(60岁以上)。
这八个阶段紧密相连,每个阶段都有其特殊的目标、任务和冲突,个体均面临一个关键的任务,如果个体能够处理好这个任务,便会顺利地进入下一阶段,而如果处理不好,则会影响今后的生活。33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一)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阶段年龄冲突人格发展任务发展障碍者的心理特征婴儿期0~1岁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面对新环境时会焦虑不安儿童早期1~3岁自主感对羞怯与怀疑培养自主感,克服羞怯与怀疑缺乏信心,行动畏首畏尾学前期3~6岁主动感对内疚感培养主动感,克服内疚感畏惧退缩,缺少自我价值学龄期6~12岁勤奋感对自卑感培养勤奋感,克服自卑感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青年期12~20岁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建立同一性,防止角色混乱生活无目的、无方向感,时而感到彷徨迷失成年早期20~40岁亲密感对孤独感发展亲密感,避免孤独感与社会疏离时感到寂寞孤独成年中期40~60岁繁殖感对停滞感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不关心别人与社会,缺少生活意义成年晚期60岁以上完善感对绝望感获得完善感,避免绝望与沮丧悔恨旧事,唉声叹气34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二、人格老化理论(二)莱文森的成人发展理论生命周期(LifeCourse)是该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是指一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这个过程中生活的具体特征。而生命历程(LifeCycle)则是比生命周期更抽象的概念,它更像一个隐喻,是人的生命周期的潜在秩序,每一个人的生活可能是独特的,但是人们都要经历相同的基本顺序,这便是生命历程。生命历程由一系列生命结构(theLifeStructure)的形成与改变构成,在他看来,生命结构是在某一时间中个人生活的基础模式,其核心是与他人,特别是重要他人的关系。整个生命历程被分为不同的时期(Eras),每一个时期持续25年左右,是“独特和统一的属性”,每个时期都有属于自己阶段独特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这使一个时期与其他的时期相区别。在从一个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转换的过程中,会出现重大改变,即所谓的跨时期转换(Cross-eraTransition)。时期和跨时期转换构成了生命历程的宏观结构(Macro-structureoftheLifeCycle)。人的一生是由不同的时期和跨时期转换组成的。35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二)莱文森的成人发展理论莱文森的成人发展理论示意图36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三、行为遗传学理论行为遗传学(BehavioralGenetics)也称“心理遗传学”或“行为发生学”,它是行为科学与生物遗传学的交叉学科,主要运用心理学和遗传学理论研究生物基因型对有机体行为的影响,以及在行为形成过程中遗传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关注老化问题的行为遗传学家主要关注遗传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一生中与年龄相关的变化。在这里,遗传被定义为一种由个体间遗传差异来解释的,可在群体中观察到的表型变异的描述性统计,其他的非遗传部分的变异则被称为环境变异。基因和环境影响的相对作用力大小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这可以通过他们对常态人群中个体的生物和行为差异的效应来做出判断。37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四、超越老化理论超越老化理论(theTheoryofGerotranscendence)是由瑞典著名老年学家托恩斯戴姆(LarsTornstam,1989)提出的关于人类老化的理论观点,他认为“老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生命发展时期”,而且“生命最后阶段的自我实现与过去累积的生活经历一起令年老的个体成熟地再定义了其与自我、他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通过多年的实证研究和理论总结,托恩斯戴姆用一句精练的定义高度概括了“超越老化”,它是一个元观念的转变过程,即从一个物质的和理性的世界观转向一个更超越自然的世界观,并且通常伴随着生活满意度的增加。超越老化理论为老龄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解角度,是基于积极老龄化视角的发展理论。此理论推动了对于老化的认识,它强调老年期的差异和积极发展,同时也并未否认老年人的脆弱和依赖,调和了活动理论与撤退理论在观点上的对立,认为不管是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还是远离热闹人群都是老年人积极适应的结果,都是从老化过程中找到自己期待的生命意涵和自我价值的过程。38第二节与老年相关的心理学理论五、老年动力学理论
老年动力学理论(theTheoryofGerodynamics)是荷兰学者史汝茨(JohannesJ.F.Schroots)提出的一个老年学理论。史汝茨认为以往的老年学理论大多是针对某一个方面的理论(AspectTheories),这导致对老化的认识呈现碎片化特征,因此需要一个连贯性的理论结构来对老化过程进行解析。他通过参考动力系统理论(DynamicSystemTheory,简称DST)和一般系统理论(GeneralSystemTheory,简称GST)提出了针对老化的元理论,所谓元理论是指能够框定特定内容的各种理论的一套概念和假设,以及概括特定模型和研究方法的更为广泛的隐喻性指南。元理论在本质上应该是超越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性陈述系统。史汝茨的老年动力学理论尝试将动力学运用在对老年人行为的解释上,并且进一步聚焦在老化的分支方面,因此老年动力学理论也被称为老化的分支理论。39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一、随机化理论(一)自由基理论老化的自由基理论是由生物化学家哈曼(DenhamHarman)于1956年提出的关于老化的生理学理论。自由基理论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第一,衰老是由自由基对细胞成分的有害进攻造成的;第二,这里所说的自由基,主要就是氧自由基,因此衰老的自由基理论的实质就是衰老的氧自由基理论;第三,维持体内适当水平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水平可以延长寿命和推迟衰老。40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知识链接绿茶:抗氧自由基的先锋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被科学界称为抗氧化“三剑客”。研究发现,它们三者在人体内消除过氧自由基有非常奇妙的协同作用,它们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维生素C是水溶性的,它溶解于水中,负责在人体内的水分中消除有害物质(人体内水分大约占70%),防止过氧化物的形成。维生素E和β-胡萝卜素是脂溶性的,溶解于脂肪中。维生素E负责消除体内脂肪中的有害物质,防止过氧化物的形成。然而,维生素C、维生素E大约经过反复40多次的抗氧化反应后,自身就会被氧化而失去效力,也就是说维生素C和维生素E无法在人体内长期作战。而β-胡萝卜素的突出作用是可提高人体对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吸收率,它对提高人的视神经功能和强健人体也十分重要。抗氧化“三剑客”的绝妙配合,为身体筑起一道抵抗过氧自由基的强有力的屏障。其一是保护皮肤,帮助皮肤保持润泽、细腻,消除皱纹,消除色素沉着,恢复皮肤的年轻状态。其二是保护循环系统,减少胆固醇附着在动脉血管上的量,预防冠心病和动脉血管的硬化等诸多循环系统疾病。其三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降低罹患多种疾病的概率。绿茶含有茶多酚,具有大量的抗氧自由基,因此,它能抑制氧化物形成,从而具有抗癌的显著作用。每天喝4杯绿茶,过氧化物会形成得少和慢,对细胞的破坏和变性作用就小,癌细胞就不会分裂。所以,日本小学生每天一上学就喝一杯绿茶。绿茶中含茶甘宁,它可提高人体血管的韧性,使血管不易破裂。中国是个产茶大国,人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饮茶习惯并持之以恒,以达到健身强体的目的。资料来源:李风贵,周世英,付春乐.绿茶:抗氧自由基的先锋.中国检验检疫,2004(7).41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一、随机化理论(二)损耗理论损耗理论(WearandTearTheory)认为人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随着长年累月的运作,机器用久了,零件终究会损坏,因而每个个体都会有一个最高的寿命。成年人的身体组织系统以一个相对而言设定好的速度退化,人体的细胞会修补这样的损耗,而当磨损的速度超过身体细胞修复的能力时,身体功能就会受到影响。过度使用或误用更会加速人体器官与细胞的磨损,加速老化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细胞的累积变化会损害细胞代谢。42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一、随机化理论(三)交联理论交联理论,也被称为衰老的糖基化理论,由比约克斯腾(JohanBjorksten)在1942年提出。根据这一理论,交联蛋白的积累会损害细胞和组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交联会导致细胞的化学和生物特性发生变化。在这个理论中,是葡萄糖(单糖)与蛋白质的结合引发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这些变化发生在单个细胞的水平上,但这些细胞的变化可以转化为身体系统的显著功能障碍,一旦这种结合发生,蛋白质就会受损,从而导致老化。该理论认为在完成了繁殖(或细胞分裂)以后,大部分生物的机体不可避免地暴露在一个自动缓慢、不可逆转的交联变迁的过程中。交联的发生致使组织硬化,造成功能损伤和活性下降。衰老的许多症状都与组织硬化有关。43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二、非随机化理论(一)程序化理论
程序化理论认为,衰老是因为人类基因中拥有自杀或停止细胞分裂的机制或程序。人体组织细胞会分裂到不能再分裂的那一刻。当细胞认识到自身不能再分裂时,它会启动细胞凋零程序或死亡程序。这里需要提到一种叫端粒的物质,它存在于染色体顶端,虽然它本身没有任何密码功能,但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顶端的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了。这时候细胞也就到了普遍认为的分裂100次的极限并开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学家们视为“生命时钟”。端粒与细胞老化有关系。细胞愈老,其端粒长度愈短;细胞愈年轻,端粒愈长。衰老细胞中的一些端粒丢失了大部分端粒重复序列。当细胞端粒的功能受损时,就出现衰老,而当端粒缩短至关键长度后,衰老加速,临近死亡。44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二、非随机化理论(二)基因/生物钟理论有机体的DNA中存储了管理老化的程序,生物钟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基因对生理条件、疾病发生和死亡等的影响作用。其中对于褪黑激素对老化的影响作用的研究颇为集中。人类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进行节律性活动,而这内化为一个内在时钟。有研究显示即使没有时钟和阳光等外在时间线索,个体也依然能够自动地按时间睡眠和正常作息。褪黑激素是由松果体分泌的与睡眠和觉醒周期相关的主要激素。而随着年龄增长,睡眠觉醒周期在变化,碎片化睡眠越来越多,这都与褪黑激素分泌减少有关。生物钟理论认为是基因使褪黑激素分泌量减少,这进一步影响到人的睡眠状况、头发颜色及皮肤弹性的变化。45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知识链接抗衰老饮食原来是它!妥妥保护你的DNA端粒西方饮食让DNA端粒损伤增加,而地中海饮食让DNA端粒延长。地中海饮食具体包括哪些食物?地中海饮食以橄榄油、红酒、奶酪、蔬菜、鱼类为主。多吃蔬菜、喝适量红酒(一天喝150毫升的红酒),都是可以延长寿命的。而橄榄油是多链的不饱和脂肪酸,它对我们有好处。资料来源:公众号“生命新知”2018年5月25日推送。46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二、非随机化理论(三)内分泌理论
内分泌理论认为老化现象是由大脑和内分泌腺体的改变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下丘脑内分泌换能器发生老年性改变,从而使新陈代谢减慢及生理功能减退。神经内分泌系统老化表现在:神经受体数量减少、酶合成功能减退、脑细胞数量减少、感觉和运动神经元传导速度减慢、脑萎缩等。这些变化会导致多疑、忧郁、孤独等症状的出现。当女性变老时,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会减少,骨骼会变薄。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和绝经,脂肪组织成为雌激素的主要来源,生长激素的分泌是增加骨骼和肌肉力量的过程的一部分。当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体反馈系统发生改变时,糖皮质激素、醛固酮、雄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旁腺激素过量或缺失的概率较高。当垂体和下丘脑的刺激和释放激素与内分泌腺不同步时,就会导致系统和器官的疾病。47第三节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二、非随机化理论(四)免疫学理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进入老年期,个体免疫功能处于下降过程中,如淋巴细胞功能下降会导致对疾病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同时,随着个体的衰老,自体免疫疾病也会增多。老化会使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减退,对外来异物的辨认和反应能力降低,导致感染与癌症患病率增高。T淋巴细胞是最重要的免疫细胞,老年机体的免疫反应性降低主要与T细胞的变化有关,特别是T细胞亚群、T细胞功能以及T细胞活化途径的显著改变。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先天免疫系统的失调使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等)增多,从而导致慢性炎症,这被称为炎症衰老。炎症和衰老之间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50岁)的血清促炎介质水平平均增加了2~4倍。目前在免疫衰老方面尚存在许多盲点,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于免疫衰老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研究将有助于认识衰老的机制,发现预防和延缓衰老的新途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48本章思考题1.试论述年龄分层理论的主要内容。2.超越老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结合与老年相关的生理学理论,请谈谈如何延缓衰老。49第三章
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伦理50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1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2目录CONTENTS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解决351导入案例小张该怎么办?王奶奶,广东潮汕人,现年70岁。王奶奶的老伴3年前因患癌症去世,王奶奶长期一人独自居住在老房子里。王奶奶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北京,二儿子在深圳,两人都在当地落户成家,只有在过年时才会轮流回来陪王奶奶几天。王奶奶家里有几亩地,租给别人耕种,每个月能够收取固定租金。除此之外,王奶奶还有退休金和两个儿子给的生活补贴,每个月都能有4000~5000元的可支配收入,经济上较为宽裕。从去年9月份起,王奶奶家里常常出现一个推销保健品的小伙子,这个小伙子每次一到王奶奶家就热情地说“王奶奶,我来看您了”,王奶奶非常喜欢他。小伙子每个月都会向王奶奶推销三四件200~800元不等的保健品,王奶奶不管保健品是什么功能,都会统统买下。村委会在一次防骗防诈宣传中了解到了王奶奶的情况后,派出了专门做老年社会工作的社会工作者小张上门处理。小张在几次拜访后了解到,这位推销员利用与王奶奶建立亲密关系的方法已经向王奶奶推销了总价超过3万元的保健品,王奶奶家里各种各样的保健品堆得随处可见。王奶奶对推销员小伙喜爱有加,觉得他才是真正对她好的人,不仅每周都来探望她,对她嘘寒问暖,还会送她很多小礼品,王奶奶表示哪怕知道他的目的是卖保健品,也愿意出钱买。她让小张不要多管闲事,更不允许小张把这件事告诉她的两个儿子。考虑到要保护王奶奶的财产安全与子女的知情权,小张觉得应该把这件事情告诉王奶奶的儿子,但是考虑到王奶奶本人的意愿,小张又觉得不能直接把事情告诉王奶奶的儿子,这样可能引发另一种不愉快的后果。无论哪种选择,都会出现不愉快的后果,这让小张犯了难,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此时的小张便是遇到了伦理困境。52导入案例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王奶奶年事已高,由于老伴患病离世,王奶奶对于身体健康有强烈的需求,再加上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居住,她一个人独居,还有被陪伴的心理需求。保健品推销员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王奶奶的这两种需求,因此王奶奶才表示哪怕知道小伙的目的是推销保健品,她也愿意出钱。从社会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王奶奶的多重需求着实让小张难办,也使小张面临着伦理上的抉择困境。若是把这件事告知王奶奶的两个儿子,必将赶跑推销员,除王奶奶本人的情绪会有极大波动的可能性之外,她在健康与陪伴上的需求也需要后续的跟进与解决;同时,小张的这一做法没能尊重服务对象的主观意愿,属于家长作风。但若是选择尊重王奶奶的个人意愿,不告知其儿子,那么王奶奶的经济损失会越来越大,且王奶奶被骗的风险也会越来越大。小张之所以想要尊重王奶奶的个人意愿,是出自社会工作者守则中所规定的“社会工作者要充分尊重服务对象的意愿,相信案主的潜能”。但是从小张平日的个人价值观来看,保健品推销小伙表面上嘘寒问暖,其背后目的却是推销自己的保健品。王奶奶已经因此蒙受了经济损失,如果不及时制止,经济损失可能会更大。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小张的犹豫不决,告诉还是不告诉?小张陷入了选择困境,这种困境在社会工作中被称为伦理困境。本章便以老年服务中的专业价值观与伦理选择作为主要内容,希望使如小张一样的老年社会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少些困扰,多些笃定和自信。53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一、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对什么是好的、是应该的的总看法,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是个性心理结构的核心因素之一。它使人的行为带有稳定的倾向性。价值观是人用于区别好坏、分辨是非及其重要性的心理倾向体系,它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是非及重要性的评价。人的价值观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上,一旦确定便会反过来影响和调节人进一步的需求活动。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一个人行为及态度的基础。价值观受制于人生观和世界观,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生产方式及经济地位对价值观的形成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逆的。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价值观具有以下一些特性:第一,主观性。第二,不可比较性。第三,导向性。第四,可改变性。54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二、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持久稳定的信念体系,它是在专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被全体成员所认同的、对从业者的行为起指导和规范作用的专业取向。社会工作的核心准则是追求社会正义、人权、集体责任和尊重多样性。在此基础上,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观可划分为人的尊严与价值、社会正义、服务、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廉正及能力。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大体上可以从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两方面来理解。在理论作用方面,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具有正面影响。在实践作用方面,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在专业文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伦理守则;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55第一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三、老年社会工作价值观老年社会工作者应该对老年人秉持以下基本看法:第一,每一个老年人都有发展自身的需要以及改变自身的能力;第二,每一个老年人都像其他个体一样享有生存的权利;第三,每一个老年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第四,每一个老年人都有尊严,且必须尊重老年人的尊严;第五,每一个老年人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怀,尤其是处于困境中的老年人,应当成为社会关怀的重点对象;第六,每一个老年人都有权利享受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福利与成果;第七,与老年人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应当与时俱进,不断修订和完善,为老年人获取优质服务提供良好的宏观背景;第八,老年人享有所有基本人权:生存权、健康权、教育权、居住权、休息权、选举权、参政权,以及享受社会福利和人道服务的权利。56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一)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1)社会工作者应以服务对象的正当需求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服务,最大限度地维护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2)社会工作者应平等对待和接纳服务对象,不因民族、种族、性别、户籍、职业、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教育程度、身体状况、财产状况、居住期限等因素而区别对待。(3)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的知情权,确保服务对象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了解自身和机构的权利、责任和义务,以及获得服务的情况和可能由此产生的结果。(4)社会工作者应在不违反法律、不妨碍他人正当权益的前提下,保护服务对象的隐私,对在服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资料予以保密。(5)社会工作者应培养服务对象自我决定的能力,尊重和保障服务对象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决定进行表达和选择的权利。(6)社会工作者不得利用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谋取私人利益或其他不当利益,损害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57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二)对同事的伦理责任(1)社会工作者应与同事建立平等互信的工作关系。(2)社会工作者应主动与同事分享知识、经验、技能,互相促进,共同成长。有责任在必要时协助同事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接受转介的工作。(3)社会工作者应尊重其他社会工作者、专业人士和志愿者不同的意见及工作方法。任何建议、批评及冲突都应以负责任、建设性的态度沟通和解决。(4)社会工作者应相互督促支持,对同事违反专业要求的言行予以提醒,对同事受到的与事实不符的投诉予以澄清。(三)对机构的伦理责任(1)社会工作者应认同机构的使命和发展目标,遵守机构规章制度,按照机构赋予的职责开展专业服务。(2)社会工作者应积极维护机构的形象和声誉,在发表公开言论或进行公开活动时,应表明自己代表的是个人还是机构。(3)社会工作者应致力于推动机构遵循社会工作专业使命和价值观,促进机构成长,参与机构管理,帮助机构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58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一、我国的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四)对专业的伦理责任(1)社会工作者在提供专业服务时,应诚实、守信、尽责,积极维护专业形象。社会工作者应在自身专业能力和服务范围内提供服务。(2)社会工作者应不断内化和践行专业理念,持续充实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功能的发挥和专业地位的提升。(3)社会工作者应继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借鉴国际社会工作发展的优秀成果,总结中国社会工作经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发展。(五)对社会的伦理责任(1)社会工作者应运用专业视角,发挥专业特长,参与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福祉。(2)社会工作者应正确鼓励、引导社会大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推动社会建设。(3)社会工作者应推广专业服务,促进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使社会服务惠及社会大众。59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二、国外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参考借鉴(一)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二)《长期护理机构NASW服务标准》中的相关伦理规定(三)《姑息护理和临终关怀NASW服务标准》中的相关职业伦理规定60第二节老年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三、我国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未来展望我国老龄化时代来临对整个国家的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挑战,老年社会工作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支重要力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国内社会工作学术界对伦理议题很少有深入关注,实务界也缺乏有效的伦理守则指导,老年社会工作伦理的本土化建设任务就显得尤为严峻与迫切。首先,应尽快制定我国的社会工作伦理守则。其次,应在社会工作教育中加强社会工作伦理议题的相关教育。最后,加强对于社会工作伦理议题的本土化研究。61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解决一、老年社会工作的伦理困境(一)对不同对象忠诚的困境(二)案主自决与家长作风之间的困境(三)专业价值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困境(四)保密与知情的困境(五)移情与反移情的困境62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解决二、老年社会工作伦理抉择原则(一)生命优先原则(二)平等与差别平等原则(三)自主与自由原则(四)最小伤害原则(五)改善生活质量原则(六)隐私和保密原则(七)真诚和毫无保留地公开信息原则伦理抉择原则顺序表63第三节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及其解决三、老年社会工作伦理抉择程序第一步,厘清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第二步,明晰利益相关人员及其各自的利益诉求。第三步,评估各种可能计划和可替代方案。第四步,做出抉择,选出最优化方案。第五步,实施抉择方案并及时修正。第六步,记录并总结抉择的结果。影响伦理抉择的因素64本章思考题1.老年社会工作价值观与社会工作价值观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2.什么是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老年社会工作中都有哪些伦理困境?3.论述老年社会工作伦理困境的抉择原则。65第四章
老年社会工作评估66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1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2目录CONTENTS67导入案例突如其来的“危机生活”张老师夫妇都是高校教师,目前退休在家,经济上比较宽裕。他们无儿无女,亲友也都住得离他们很远。二老退休后的生活很清闲,种种花,买买菜,烧烧饭,过得很平静。然而,张老师不幸患上了帕金森病住进了医院,这突如其来的疾病使得二老的经济负担加重。张老师的老伴照顾他很辛苦,时刻关注他的一切,每天十分忙碌。她常常感到焦虑、烦躁,深夜睡觉时还经常惊醒,并出现心悸等症状,接着就是失眠。张老师的心理压力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无处求助,这个家庭陷于危机之中。68导入案例此案例中,张老师夫妇生活无依无靠,只能二人相依为命,不出变数的情况下靠退休工资生活还算安逸,可一旦出现意外,便很难承受。老年群体是一个特殊的人口群体,其生活受到生理、心理特点的影响较大,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层面都出现了许多不可逆转的变化,产生了异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老年人的需求不单是物质层面的,更是精神层面的。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养老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社会需要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多层次的社会支持。69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一、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内容(一)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二)健康状况1.心血管疾病2.糖尿病3.脑血管病4.帕金森病(三)认知功能1.感知觉2.智力3.记忆(四)情绪状况1.抑郁2.焦虑3.自杀意念(五)社会功能1.生活方式2.社会隔离3.社会支持(六)日常生活能力(七)经济状况(八)环境问题70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一)观察法观察法是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带着明确的目的,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地、有针对性地了解正在发生、发展和变化着的现象。观察法在收集资料时有自己独特的过程,一般来说观察的主要步骤如下:第一,确定观察的对象,明确评估目的,提出观察任务。第二,选择观察方式,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工作程序。第三,为进入观察现场做好对外联系工作。第四,制定或准备各种观察工具,如制定观察表和观察卡片等。第五,进入观察现场,通过具体观察收集资料。71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二)访谈法访谈法是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重要手段。通过访谈可以了解老年人的价值观念、情感感受、行为规范,了解老年人过去的生活经历和他们所知道的事件以及对事件意义的解释。访谈法的实施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第一,访问准备。第二,访谈开展。第三,访谈记录与整理。72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三)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研究者使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老年人心理和行为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是量化研究方法的一种,主要包括如下步骤:第一,问卷设计。第二,访问员的选择与培训。第三,问卷调查的实施。第四,数据整理与分析。73第一节针对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二、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四)测验法测验法是为生理心理社会评估收集数量化资料的常用工具。在老年人服务工作中,心理测验是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测量手段。通过测量人的行为去推测受测者个体的智力、人格、态度等方面的特征与水平。使用测验法对老年人进行评估,主要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测量工具的选择。第二,测验前的准备。第三,测验正式实施。第四,测验结果分析。74第二节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一、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的概念世界卫生组织对长期照护的最新定义为:由他人采取的照护活动,确保存在严重且持续的内在能力丧失或有相应风险者维持一定水平的功能发挥,以使其获得基本权利、根本的自由和人格尊严。长期照护的对象主要是具有严重功能障碍的人,而在接受长期照护的人群中,老年人占绝大多数。长期照护是保证严重失能或有严重失能风险的老年人仍然能够健康老龄化的一种方式。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对“老年长期照护”所做的定义是“面向那些生活无法自理的人提供的非医疗服务”,即这种服务面向的是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服务的内容包括一系列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服务、精神慰藉和社会交往等养老支持,目的在于使老年人获得最大可能的独立自主、社会参与、个人满足以及人格尊严。75第二节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二、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流程(一)初次评估流程1.评估申请2.受理和审核3.评估开展4.结论告知(二)复核和终核评估(三)期末评估(四)状态评估76第二节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三、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内容和等级(一)评估内容1.自理能力维度2.疾病轻重维度(二)评估等级77本章思考题1.对老年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评估,主要评估哪些方面的内容?2.采用访谈法对老年人进行生理心理社会评估的主要步骤有哪些?3.什么是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需求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78第五章
老年个案工作79老年个案工作的内涵1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2目录CONTENTS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3老年个案工作案例480导入案例给“活着”重新下定义刘老伯,70岁,身体状况一般,整日足不出户,呆坐家中,即使偶尔出去购买生活用品与食材,也是在晚上,三年来从未改变。邻居们除早上看到门口的垃圾袋与晚上房间里的灯光外,根本感受不到他的存在。刘老伯家布置得很简单,客厅放着电脑、电视和沙发。电视与电脑始终保持开机状态。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坐在电脑前,挂着QQ,眼睛直直地盯着右下角的图标,要么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刘老伯家里很潮湿,房子里杂乱无章。刘老伯之所以是这样的处境,要从他年轻时说起。当年,刘老伯与妻子生活非常幸福,一直盼望着能有个孩子,终于在40多岁时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但令人遗憾的是,妻子因为产后大出血而死亡。从此,父女二人相依为命。随着女儿渐渐长大,日子变得有了盼头,过得也越来越好。可是,三年前,23岁的女儿因车祸不幸身亡。女儿临终前嘱咐父亲要好好活下来。为了女儿的这份嘱托,刘老伯才坚持至今。可是,因为女儿的去世,刘老伯承受着巨大的精神折磨,身体日益消瘦,与旁人沟通很少。他的姐姐说,他的精神状态很差,整个人都很憔悴,希望社会工作者能够帮助她的弟弟。
资料来源:范明林,马丹丹.老化与挑战:老年社会工作案例研究.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81导入案例导入案例中的刘老伯处于失去妻女所带来的悲伤与孤寂中,他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每天在苦熬度日。正常家庭关系的缺失使他失去了社会交往的愿望,自我隔离严重。他整日打不起精神,连生活的正常维持都出现了问题。诸如刘老伯这样的失独加独居老人,需要得到有针对性的关爱与辅导。老年个案工作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能够通过对刘老伯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关系状况的深入、系统评估,进而针对他的情况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以帮助他应对当前所面临的困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82第一节老年个案工作的内涵老年个案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在专业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引领下,运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以个别化方式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支持与服务,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庭进行社会关系调适,提升其运用社会资源来改善或恢复社会功能的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达到个人的良好福利状态的专业服务过程。一、老年个案工作的概念83第一节老年个案工作的内涵(一)人在环境中(二)接纳老年人(三)保障老年人自我决定的权利(四)注意保密(五)提供个别化服务(六)与老年人建立信任关系二、老年个案工作的原则84第一节老年个案工作的内涵(一)协助老年人认识和接受老年(二)帮助老年人整合生活意义(三)纾解心理困扰(四)改善老年人的家庭关系(五)促进老年人的社区参与(六)辅导老年人面对死亡三、老年个案工作的主要内容85第二节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是对老年服务对象的问题所采取的解决过程,它由一连串连续的服务过程组成。这一过程始于老年人面对的个人问题或困扰,终于服务目标的达成或中断专业关系。一般来说,老年个案工作的工作程序包括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六个部分。86第二节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接案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回顾与老年当事人接触或者电话联络时获得的信息,向曾经接触过此老年人的专业人员了解情况;与老年人确定会谈的时间与地点;工作者还要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1)在与老年当事人展开面谈时,要先进行“暖身”,也就是协助当事人减轻焦虑和不安情绪。(2)初步评估当事人的需要及问题。(3)建立专业关系。(4)转介。一、接案87第二节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所谓预估是指详细收集与服务对象相关的资料,并从中了解问题的成因和发展变化过程,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收集资料、问题评估和问题诊断三方面工作。(一)收集资料(二)问题评估对于老年人而言,预估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服务对象系统的预估。第二,服务对象家庭系统的预估。第三,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系统的评估。(三)问题诊断二、预估88第二节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一)确定服务目标服务目标应包括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二)制订服务计划在具体的服务计划制订过程中,主要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第一,选择介入系统。第二,选择介入行动。第三,在确定介入行动后,社会工作者需要明确介入的步骤,拟定介入服务所需的人力、经费、设备设施等资源保障,同时拟定服务的进度安排。(三)签署服务协议服务协议一般包括服务目标,服务的内容与方法,服务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服务时间、地点、期限和次数,还要包括双方的签字。服务协议以书面方式签署,也可以口头方式达成。三、计划89第二节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在选择介入行动时应遵循六个原则:第一,以人为本,案主自决。第二,个别化。第三,考虑服务对象的发展阶段以及他们的特点。第四,与服务对象相互依赖。第五,瞄准服务目标。第六,考虑经济效益。四、介入90第二节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一般来说,评估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第一,服务对象有了哪些改善,改善的程度如何?服务对象哪些方面没有得到改善?第二,工作目标实现的程度如何?第三,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运用了哪些理论与技巧?这些理论和技巧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第四,社会工作者的哪些工作对服务对象发生了作用?还有哪些是可以做,但实际上却没有做的?为什么?第五,此次专业服务工作对未来工作有什么启发?评估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类:结果评估和过程评估。评估的工作主体主要有服务对象、专业同行和专业评估机构。在评估中要注意采用多种方式收集和分析与服务相关的资料,评估中要有服务对象的参与,评估时要注意保密,评估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注意反思以促进自我提升。五、评估91第二节老年个案工作的程序在以下情况下,社会工作者可以申请结案,有些情况还需要进行转介和转案:当社会工作者遇到工作目标完全或者部分实现,且社会工作者与老人均同意结束个案服务;当老年人自己提出专业帮助使自己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提升并决定提前结案;当社会工作者觉得专业关系建立不佳,影响工作开展;当工作者发现老年人遇到了新的问题,并需要其他机构或工作者加入;当社会工作者调离、服务对象突发疾病等不可预期的因素导致个案工作无法继续。结案并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完成以下任务:决定结案时间;检查目标完成程度;与服务对象回顾进步,鼓励其保持,促进其不断成长;与服务对象一同解决结案中可能体验到的情绪反应;邀请服务对象对工作者进行评估;针对服务对象的新问题或无法解决的问题,重新立案或是进行适当的转介。服务对象在结案时可能会产生情绪反应,它既可以是正向反应,也可以是负向反应。六、结案92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基本假设(1)治疗的中心是思维和行动,而不是情感的表达。(2)治疗是一个教育过程。(3)服务对象是学习者,通过治疗过程,老年服务对象可以学习到一些技能,使他们能够确认和辨别那些自我建构的并通过自我灌输而保持下来的不合理信念,进而学习如何用有效与合理的认知来代替那些无效的思维方式,并因此来改变他们对情境的情绪反应。一、理性情绪治疗模式93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ABC人格理论是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理论和实践重点。A代表ActivatingEvent,是一个事实、一个事件或一个个体的行为或态度的客观存在。B代表BeliefSystem,是个体关于A的信念。C代表Emotional&BehavioralConsequence,主要是指个体的情绪和行为结果或反应,这一反应可以是健康的,也可以是不健康的。在A、B、C之后还有D,D代表DisputingIntervention,表示辩论,指使用各种方法来帮助服务对象质疑他们的不合理信念。辩论的过程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发现、辩论和进行区分。通过发现不合理信念,与自己的功能失调性信念进行辩论,进而学会区分合理的信念和不合理的信念。通过将健康的想法代替不健康的想法,服务对象便会形成一种新的和有效的信念系统,这就创造了F,即一组新的情感(NewFeeling)。(二)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中的ABC人格理论94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示意图95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1)帮助老年人认识到自身在情绪及行为方面的困扰并非由诱发事件所导致,而是来源于自己的非理性认知。(2)检查老年人的非理性认知。(3)与老年人就其非理性认知展开辩论。(4)建立理性生活方式。(5)巩固工作效果。(三)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一般步骤96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叙事治疗模式的含义为通过故事叙述、问题外化帮助服务对象在以往的经历中找到与问题叙述不同的经验,借助独特结果的描述,使服务对象找到更多正面经验,把他们独特的经验发展为自己喜欢的新故事,并在新故事的不断反思中拓展故事发展的空间与可能性,从而替换原来的问题,重构自己的主流故事。二、叙事治疗模式97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1.人≠问题2.每个人都是自己问题的专家3.较期待的自我认同4.放下主流文化量尺5.寻找生命的力量(一)叙事治疗模式的主要观点98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1.问题外化2.挖掘特殊实例3.丰富新故事4.见证(二)叙事治疗模式的一般步骤99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一)危机及危机干预的概念1.危机危机是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如亲人死亡、婚姻破裂或天灾人祸等)时,既不能回避,又无法用通常解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时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确定老年人所遭遇的危机需要符合下列三个标准:首先,存在对心理具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其次,这一事件引起急性情绪扰乱或认知、躯体和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但又均不符合任何精神疾病的诊断;再次,老年人用平时常用的方法无法应对或应对无效。对于老人来说常见的可能导致危机的事件包括退休、家庭分化、丧偶和失独,等等。危机的发展一般经历四个基本阶段:危机、解组、恢复和重建。三、危机干预模式100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2.危机干预危机干预是一种通过调动处于危机中的个体的自身潜力来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的一种专业工作模式。危机干预是一种具有多重功能的干预方法,它能够帮助遭遇危机的老年人减轻情感压力,预防另外的应激发生;它能帮助遭遇危机的老年人组织、调动支持系统应付需要,解决引起危机的特殊因素,并减少慢性适应不良的危险;它还能帮助遭遇危机的老年人恢复身心平衡,使其更加成熟。101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灌输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二)危机干预模式的基本原则102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1.危机的评估2.安全的保障3.干预计划的制订4.干预计划的实施5.危机的解决与随访(三)危机干预模式的一般步骤103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内奥米·费尔(NaomiFeil)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明了一种针对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的验证治疗模式。验证治疗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不去强化或消除阿尔茨海默病给患者带来麻烦或苦恼的行为,而是接受这些行为,把它看作是老年人想要表达或沟通自己需要、想法或感受的方式,努力保持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沟通,通过倾听与有尊严的护理和他们建立联系,帮助他们减轻压力,维护他们的尊严,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四、验证治疗模式104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1)所有人都是独特的,因此必须将其作为独立的个体来对待;(2)所有人都是有价值的,而不论他是不是处在迷失的状态;(3)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行为背后有其特定的原因;(4)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行为不仅是大脑生理结构变化的结果,而且反映了老年人在一生中所发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等方面的综合变化;(5)不能强迫他们改变行为,只有他们想改变才可以;(6)老年人应该被非批判性地接受;(7)特定的人生任务与每个阶段的生活相联系,不能够在每个阶段完成应有的任务将导致心理问题;(8)当短期记忆出现问题时,老人会尝试通过早期记忆的提取来恢复记忆平衡;(9)被老人信任的倾听者所接受、表达和验证的痛苦感受将会消失,被忽视或压抑的痛苦感受会成为力量的源泉;(10)同理心能够建立信任,减少焦虑与恢复尊严。(一)验证治疗模式的原则105第三节老年个案工作的模式(1)通过询问一些柔和的问题来获得对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经历与经验的理解。(2)在与被照顾者交流时,要模仿他的行为,通过使用他所使用的一些行为、姿势与词语来反映他的语气。(3)回忆。(4)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增加肢体接触。(二)验证疗法的技巧106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临终关怀是对临终患者全方位地实施人道主义关怀的一种服务措施,更是一种服务理念,是一种为濒死的病人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照顾的工作。它的服务对象往往是那些身患绝症、重症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家人,一般这些病人的疾病在现有的医学条件下无法治愈,他们的生存时间在数周到数月不等。目前对重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更多使用的是安宁照顾模式,即不再对病程发展到末期的病人进行药物治疗,而是让其病情自然发展,尽力用安宁医学的知识,除去或减少病人的痛楚,是一种全人、全家、全程、全队的“四全照顾”。一、针对癌症晚期老人的临终关怀107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大禹,男,60岁,2003年查出患有肺癌并接受手术治疗,2009年肺癌复发并转移至骨,2010年放弃积极治疗,入住临终关怀医院。大禹父母都已去世,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他是长子,与兄弟姐妹关系较好。大禹与其妻子生了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结婚并育有一女。目前大禹主要由他的妻子照顾,两个女儿隔天探望。(一)案例介绍108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1.评估社会工作者通过大禹及其家属,对大禹的情况进行了评估:(1)在身体层面,服务对象患肺癌骨转移导致下肢瘫痪,视力急剧下降,长期卧床导致脊椎抽搐与皮肤病,伴有疼痛与瘙痒。(2)在心理层面,服务对象对身体状况感到无奈与焦虑,产生了郁闷、失落等负面情绪。(3)在灵性层面,服务对象失去自我价值感与生活动力,认为活着没意义,曾有求死的想法。(4)在社会支持系统层面,服务对象的家庭关系和睦,但认为自己拖累家人,不愿麻烦家人;对于医患关系而言,服务对象认为医疗关系的维持是基于病人与医院的责任,因此并未将其视作一种资源;在朋辈关系上,一位邻居大姐每周对其进行探望。(二)案例分析109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2.介入(1)服务目标。总目标:缓解服务对象病痛,舒缓负面情绪,帮助其做好准备,能够坦然面对死亡。具体目标:第一,身体层面。运用放松方法帮助服务对象减缓不适感;改善对于“疼痛”的错误认识,减轻对疼痛的恐惧。第二,心理层面。帮助服务对象接纳当前处境,有勇气面对痛楚、死亡等挑战。第三,灵性层面。帮助服务对象正确地对待生命,引导服务对象在思考苦难与死亡,寻找生命的意义。第四,社会层面。整合服务对象的社会资源,为服务对象创造环境,增进他与家人、朋辈、工作人员等的生命链接。(2)实际介入。实际服务共开展了23次,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人生经历回顾,帮助服务对象梳理人生重要的事件及重要的人,总结一生的动力来源,寻找支持自己活下去的信念。通过认知疗法帮助服务对象舒缓身体疼痛。第二阶段,聚焦死亡与苦难问题,引导服务对象寻找答案。第三阶段,借鉴意义治疗,完成爱的任务,寻找生命意义。第四阶段,结合音乐治疗、诗歌治疗、冥想训练帮助服务对象放松身心,并学习在疾病中内省,依靠最高力量,得到内心的平安,坦然面对死亡。(二)案例分析110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3.效果通过采用认知疗法、放松训练、冥想等方法,服务对象改变了对病痛的错误认知,疼痛得到缓解;社会工作者帮助服务对象思考疾病、苦难、死亡的意义,寻找支撑自己的信念,同时通过意义疗法帮助服务对象完善了生命意义,肯定了自我价值;协助服务对象与家人告别。总体而言,社会工作者在服务对象生命的最终阶段帮助其克服了对死亡、疼痛的恐惧,调整情绪,寻找精神支持,重拾自我价值,让服务对象走得安详,基本实现了服务目标。(二)案例分析111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从医学上说,临终病人注定很快走向死亡,针对这样的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需要重新确定专业信念,另一方面要重新协助服务对象发掘新生的意义,社会工作者要相信即使在生命最后阶段,服务对象同样有成长的可能,帮助服务对象意识到自己的灵性以及优势,与服务对象一同成长与分享。社会工作者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运用不同的方式,例如诗歌疗法、冥想、音乐治疗等。此外,由于临终患者因病与朋辈、社区渐行渐远,社会支持减弱,社会工作者需要帮助服务对象整合社会资源,拓宽他的社交网络,使他获得更多的支持,满足他社会交往的需求。在临终关怀的服务中,服务对象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身体状况。此外,临终关怀绝不是靠社会工作者一己之力便能够完成的,需要一个完整的团队为每一位临终患者进行个别化的服务,帮助他们有尊严地离开人世,目前我国的临终关怀仍然以医疗缓和服务为主,因此应当加快发展临终关怀服务,建立“全队”的临终关怀团队,为临终患者提供服务。(三)总结112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一)案例介绍赵阿姨今年75岁,身体一直很好。她早晨5点起床锻炼身体,能快走一小时。春节期间,隔壁邻居突发心脏病离开了人世。自那之后,赵阿姨便觉得自己胸闷、气短,严重时有窒息感。她怀疑自己心、肺等内脏出了问题,整天忧心忡忡。五个孝顺的子女陪着她到处求医。在此期间,她先后去了心血管科、呼吸科、神经科,做了五个彩超、各种心脏检测(心电图、冠脉CT、冠脉造影)、两个磁共振。冠脉CT、冠脉造影都显示赵阿姨的血管堵塞30%,不构成冠心病。赵阿姨对权威医院的诊断不认同。之后赵阿姨只要一感觉到胸闷的时候,就长吁短叹,语言也很消极,将五个儿女叫到身边,安排后事。无奈之下她的子女只能求助于社会工作者。二、针对老年疑病症的治疗113第四节老年个案工作案例1.评估通过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闻纸产品入市调查研究报告
- 篮球篮框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比一比课件二年级
- 电茶壶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
- 智能窗户控制系统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维尼龙抽丝设备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灭菌物质市场发展预测和趋势分析
- 2024年度医药研发与生产合同
- 2024年度南京无人机摄影服务合同飞行高度与图像质量标准
- 灵芝孢子粉膳食补充剂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
- 2022年浙江温州中考满分作文《打破思维定势》
- 《无衣》(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2019)
- 审计模拟实训教程第四版马春静版部分答案
- 政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农村民兵连指导员述职报告范本
- 体育场馆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分段计费问题》说课稿
- 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新课标】Unit 3 My weekend plan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5个课时 表格式)
- JGJ64-2017饮食建筑设计标准(首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