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东省机动车环保检验运营技术规范山东省机动车环保检验运营技术规范2011年11月机动车排气污染及其危害 机动车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颗粒物等,它们达到一定浓度时,都会危害人体健康。 一氧化碳与人体血液中血红素的亲合力是氧气的210倍,而血红素担负着向人体器官和组织输送氧气的重任。血红素和一氧化碳结合生成一氧化碳血红素即丧失了输送氧气的功能,从而使人体器官和组织的供氧量不足,对心脏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特别有害。 氮氧化物可以和空气中的水分、氨以及其他化合物反应,生成含硝酸的细微颗粒物,影响呼吸和呼吸系统,损害肺组织。在天气炎热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氮氧化物与挥发性有机物
2、发生化学反应,在近地面形成臭氧。 碳氢化合物能够引起一系列的健康问题,甚至是潜在的致癌物。此外,在强烈阳光照射下且存在较高浓度氮氧化物时,与碳氢化合物会发生反应,在近地面生成臭氧,有可能导致光化学烟雾污染。 颗粒物根据其直径大小不同,有tsp、pm10、pm2.5和pm1之分,后三者也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尤其是后二者能进入肺脏的最深部,进入人体的血液,并在人体内积聚,引起或加重哮喘病,急性呼吸系统症状如咳嗽、呼吸困难或呼吸疼痛,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危害尤为明显。是该实施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时候了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机动车排气污染已经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污染物总
3、量减排的需要如何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v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v手段:提高控制标准、实行标志管理、限期治理和更新淘汰。v途径:鼓励新能源机动车的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清洁车用能源和优质车用燃料;划定禁行和限行区域;检验和治理。环保检验是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的基础v是全面掌握机动车排气污染状况的依据v是制定、调整控制标准和实行标志管理的依据v是限期治理和更新淘汰的依据v是制定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政策和监督管理的依据v是实行总量控制的依据制定和实施环检机构技术规范是实现机动车环保检验目的的保证v保证检验方法的统一性v保证检验结果的一致性v保证全省机动车
4、排气检验数据的集中监管规范的作用v明确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审查核准要求v规范对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 规范的内容v规范机构v规范场所v规范设备(方法)v规范服务v规范管理v规范审查 适用于山东省环境保护厅对环检机构的审查核准和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机动车环保检验运营的监督管理。v引用标准:均为我省实施检验方法一致的设备要求、测量方法v术语和定义:机动车 是指由内燃机驱动或者牵引的车辆(铁路机车和拖拉机除外)。v基本要求基本要求 1、 环检机构应是在山东省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环检机构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依法取得省环保厅的审查核准才能开展机动车排气污染定期检验工作。 2 、
5、环检机构应通过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计量认证,取得计量认证证书,并在认证合格有效期内。 3、环检机构分为a、b两类。a类环检机构是指具备实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具备较全面机动车环保检验以及自动化和信息化运营服务能力并能提供网络信息传输服务的机构;b类环检机构是指具备实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具备机动车环保检验基本服务能力以及自动化和信息化运营服务能力并能提供网络信息传输服务的机构的机构。 (1)a类环检机构可以设立多个检验场所,其中至少有一个检验场所的检验能力应覆盖规定检验的全部车辆类型,并具备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传输服务技术和设备,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a类环检机构一次投资建设三个
6、以上检验场所,需提交检验运营方案。 (2) b类环检机构不得设立多个检验场所,须安装符合要求的网络信息传输服务技术和设备,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200万元。 4 、 a、b类环检机构均不得经营任何形式的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调整和维修业务。v检验场所设计和服务要求检验场所设计和服务要求 1 、检验场所应根据省、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划,在一个地区范围内合理布局,检验场所选址应处于交通便利的位置,以方便车辆检验。检验场所应符合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避免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 2、检验场所一般由检测车间、接待区和室外汽车道路组成。 3、进行重型车测试的检测线,检测车间的通过高度应不低于4
7、.5米;进行轻型车测试的检测线,检测车间的通过高度应不低于3.5米。进入检测车间的机动车道宽度不少于5米。 4 、检验场所应有检验程序告示牌和收费告示牌,收费告示牌中应对各类机动车分别列出检测项目、检测方法、限值标准以及收费标准(可参照表1)。检验场所的场地应为硬质地面且平整,设置明显的引导标识。 5、 检验场所内客户等候区与测试区应分开设置,并有明显标识。 6、 检测场地应安装有效的通风系统,防止机动车尾气的聚集,应配备有效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工作环境温度应符合相关检测标准和检测设备正常工作的要求。 7、 检测设备和车辆周围应有保证操作安全的防护装置和保证人员正常工作的活动空间。 8 、检测
8、场地应设置车辆的限位装置。 9 、应设置驾驶操作员与检测系统操作员之间信息交流的通讯设施。应在适当位置安装紧急按钮,检测系统操作员可以通过它警示驾驶操作员停止检测,并且关闭检测电源。 10 、检验场所必须符合相关安全规定,应配备消防装置。 11 、a类检验机构的检验场所应在等候区安装能反映检测线检测现状的图像显示装置和检测信息文字显示屏幕,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v检测设备要求检测设备要求 1 、检测设备应符合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对检测设备的要求。检测仪器设备应有清晰的产品铭牌和产品出厂检验合格证,产品铭牌应是永久性的固定标牌,铭牌应标明以下内容:制造厂名、生产日期、型号以及该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
9、所有检测设备必须经过性能测试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维修后的检测设备应重新经过性能测试合格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检测设备均应符合相应检测标准的设备要求。 使用的检测设备应有与我省实施的检测方法名称一致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 2 、检测设备应具备自动打印、自动传输数据和保存检测结果的功能。 3、整套检测设备的检测数据一致性、重复性误差应小于10%(与标准比对系统的比对检测结果), 一年内故障率应在2%以下(故障率定义为因故障不能正常工作的时间占检验机构日常工作总时间百分比)。 4、所有检测设备应具有每天至少连续稳定工作10小时的性能。 5、应具备网络数据检测同步传输功能,每个检验场所均应建立
10、数据服务器,并与省机动车环检数据管理中心和设区的市机动车数据管理中心相联,可以在省、市环检数据管理中心与检验场所间实现实时的检测数据传输。数据内容应符合相关要求规定,检验场所数据应至少保存2年。 6、检测设备应具备通过实时数据传输系统获得车辆信息的功能。对数据中心未包含的车辆信息可以通过手工输入,并自动发送至数据管理中心。 7、检测设备应按照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定期标定,不标定或标定不合格则自动锁定设备, 暂停测试直到标定合格。标定结果至少应保存2年。 8、全省采用统一的数据传输网络技术标准,各环检机构按照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通讯系统。信息网络的建设和运营应委托专业性强、可靠性好、运行稳
11、定、服务完善的第三方网络服务商,联网带宽要保证所有数据的正常传输。 9、省环保厅设立省级机动车环检中心数据库,各市机动车环检数据管理中心建立与省级数据库一致的本辖区数据库,各环检机构分别设立独立的子数据库。各条检测线的检测信息上传至本环检机构子数据库,并实时上传至省、市中心数据库。在省、市中心数据库与环检机构子数据库之间网络出现故障时,要保证数据存储在环检机构子数据库中,并在恢复后重新上传。 10、环检机构计算机联网应具备的功能(1)存储存储(手工输入的)或查询(数据库中存在的)车辆信息,存储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现场摄制图像等。检测结果、图像及相关技术资料等的保存时间应在2年以上。(2)数据处理处
12、理检测数据,打印检测报告单和环保标志。(3)传输接收各检测线检测设备输出的信息与数据;向各检测线传送下发各类通知;向上级(省、市数据中心)传输信息与数据;接收上级(省、市数据中心)传输下达的通知或指令,并自动下达到相应的检测线或进行相应的操作。(4)安全保护和安全操作检测设备的操作控制程序和联网设计必须具备数据安全保护功能,防止人为改动。检测设备必须设置网络联接密码,每一名持证上岗检测人员确定唯一操作密码,只有在输入正确密码后才能进行检测。对被取消检测资格的检测人员的操作密码要进行锁定,终止其操作权限。应当设置检测标准、系统参数等数据修改的访问权限,防止更改检验报告。(5)管理具备环检机构的日
13、常基本管理功能,包括操作人员管理、检测设备管理、检测报告及标志管理 11、省、市数据中心网络应具备的功能(1)存储存储所有环检机构传输上来的原始检测结果和初级统计结果。(2)处理、计算和统计省级数据中心接收各环检机构上传的检测数据自动判定检测结果是否合格,同步下发合格标志编码或检测报告编码,市级数据中心同步掌握合格车辆和标志编码、检测报告下发情况、辖区内机动车相关信息。市级数据中心根据相关信息为政府制订辖区内机动车排放控制和管理政策、车辆淘汰决策、机动车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等提供依据。(3)网络远程监控通过对测试时间、车辆信息和检测数据的分析处理,寻找检测中的非正常现象。发现疑点时系统应向数据中
14、心和检测线同时显示警告,并要求事发环检机构作出解释,提出处理纠正意见。否则,网络将终止其操作标志发放或打印报告。(4)配合视频监控视频监控与过程数据监控需同时进行,视频监控应包括检测工位和计算机操作工位。(5)与m站(维修)联网留有与m站(维修)联网的网络接口,条件成熟时,形成i/m整体网络。省、市数据中心在通过网络掌控环检机构的同时,也能够掌控所辖范围内车辆维修情况。(6)智能化专家系统根据数据的分析统计结果,总结全省及各市机动车排放的特点和规律,向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管理建议。(7)无线网络接口具备无线网络接口,方便车辆抽测时可通过手持终端与省、市数据中心网络联系。 12、检测数据的统
15、计分析v省、市机动车环检数据库应有方便的使用操作界面,应具备检索、计算、排序、查询、生成统计报表等功能。v每年(或季度)对各类机动车的检测情况进行统计汇总,发布车辆检测数据统计分析报告。主要的统计内容:v检测的车辆数目;v各类标志发放情况;v首次检测不合格车辆数量及百分比;v根据车型年份对某时间段的车辆的检测合格情况作统计;v第一次维修保养后参加复检的车辆数量及百分比;v复检合格的车辆数量及百分比;v经过维修,最终未通过检测的车辆数量;v首次达标率;v最终达标率。 13、计算机联网控制系统不得改变检测仪器设备的测试原理、分辨力和检测结果,保障检测数据的真实性。网络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升级性,当检
16、测方法、标准等发生重大变化时,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相应的改造。 v与检验相关的人员要求与检验相关的人员要求 环检机构中与检测相关的人员,包括环检机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人员、质量监督员、仪器设备管理员等人员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1、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人员、质量监督员和仪器设备管理员应经过省环保厅组织的专业培训。 2、从事排放污染物检测的检测人员必须具有相应工作岗位的上岗证。 3、环检机构负责人 负责本机构贯彻执行国家、省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放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负责其环检机构的管理工作。 4 技术负责人 (1)遵守和执行国家、省对机动
17、车排放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负责环检机构质量体系建立及改进,督促和促进质量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组织实施新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组织实施检测人员培训、技术考核、学习交流等技术工作。 (2)熟悉环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熟悉环检机构中所使用的排放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操作,能组织解决检测工作中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 (3)具有机动车排放检测工作的管理知识,从事机动车排放检测工作或相关检测工作5年以上。 (4)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5)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5、环检机构质量负责人 (1) 负责组织运行环检机构质量体系,组织实施内部审核工作,落实纠正措施;负责处理检测工作中发生的
18、质量问题;负责处理客户对检测工作的投诉和意见;负责质量监督人员管理,处理质量监督人员反馈意见和信息。 (2) 熟悉环检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熟悉环检机构中所使用的测试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操作,能解决检测中出现的质量与技术问题。 (3) 具有机动车排放检测工作的管理知识,熟悉国家、省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放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从事机动车排放检测工作或相关检测工作5年以上。 (4) 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 (5) 具备中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6、检测人员 (1)每条检测线至少配备3名专职检测人员,其中包括仪器设备操作员和驾驶操作员。 (2)了解专业技术知识,掌握操
19、作技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控制检测条件,做好记录,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仪器设备操作员应参加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培训,通过规定的专业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4)驾驶操作员应按其所持驾驶证的准驾范围驾驶车辆。 (5)仪器设备操作员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 7、质量监督员 (1)负责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定期向质量负责人汇报质量情况,及时反映问题;对检测工作质量进行日常监督,发现有不符合规定的情况,有权终止检测,并向质量负责人汇报;协助质量负责人进行客户投诉和意见调查分析工作;参加质量问题的分析工作和内部质量审核工作。 (2)熟悉环检机构中所使用的测试
20、仪器的工作原理、性能及操作;熟悉国家、省及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机动车排放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具备发现检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3)具有机动车排放检测经验,从事机动车排放检测工作或相关检测工作2年以上。 (4)应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 (5)具备初级及以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8、仪器设备管理员 (1) 负责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维护、维修、报废等等相关的管理工作。 (2) 了解仪器设备,参加相关培训,取得合格证。 (3) 应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v质量管理质量管理 1、环检机构应建立并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检测工作运行程序,实现各项工作规范化运行,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21、、公正性和准确性。 2、组织和管理 (1)环检机构应有满足检测工作需要的组织和管理结构,并在管理文件中加以详细说明。 (2)环检机构应建立、实施和维持与其活动范围相适应的管理和检测工作运行流程。 (3)环检机构应明确各类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 3、质量体系要求 (1)质量体系 环检机构的质量体系包括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质量体系以质量手册及相关文件(包括规定和规程等)来描述。环检机构各层次人员必须学习和贯彻执行,确保有关检测质量的各项活动均在控制状态中进行。环检机构建立的质量体系,应至少包含如下9个要素:v组织和管理;v质量体系要求;v人员;v设施和环境;v设备和标准物质;v
22、检测要求;v记录和报告;v外部支持服务和供应;v投诉及信息反馈。 (2) 质量管理文件 环检机构的质量管理文件至少应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图;管理、技术、服务工作程序;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检测范围;检测程序;检测仪器设备检定和校验程序;投诉及信息的反馈和处理程序;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3)质量体系内部审核 内部质量审核包括定期审核和临时审核两种。环检机构应根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对环检机构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行是否持续符合质量体系的要求。一年内审两次,且一年内至少要审核一遍质量手册的全部要素。对于不合格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应进行跟踪验证。临时审核是在处理投诉等信息反
23、馈中发现较大问题时,对质量体系和程序运行的有效性进行审核。环检机构应判定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有效,必要时对质量手册和质量体系文件进行修订,提高管理水平。 (4)审核报告 审核中发现的问题,采取的纠正措施及其效果应加以记录,在审核报告中反映出来。 审核报告中应明确规定对质量负有责任的人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项纠正活动,并进行跟踪验证,在报告中加以记录。 (5 5)比对和验证)比对和验证 环检机构应制定设备的比对验证计划,并加以实施,同时接受省环保厅委托的第三方机构的比对监督验证。 环检机构内部比对和验证的主要内容包括:v环检机构间和检测场所间的比对试验。v用相同检测设备,由不同检测人员进行比对试验;或
24、用不同的检测设备,由相同的检测人员进行比对试验。v定期使用标准物质在环检机构内部进行检查。v以上工作由环检机构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并进行效果分析总结,比对和验证的有关记录和资料应归档保存。 比对监督验证的主要内容包括:v标准比对设备与各环检机构检测设备比对验证。v进行比对检测效果分析,比对和验证的有关记录和资料归档保存。 4 、人员管理 (1)人员培训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必要的培训,有技术知识和专业经验,并注意知识的更新,做到持证上岗。培训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岗位职责等)、检测专业技术、质量管理、检测场地安全防护知识、职业道德等。 (2)人员考核 建立人员考核
25、机制,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考核其专业技能、工作情况、职业道德素质以及是否被投诉等情况。 (3)人员技术档案 技术人员的有关专业资格证书、培训成绩、技能考核、岗位考核和经历等技术业绩均应收集在个人技术档案中,并由专人统一管理。 5、设施和环境 设施和环境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能保障检测工作的正常实施。应对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记录。 6、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 (1)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采购、使用及维护 环检机构应制定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的采购、使用及维护的管理规程。购入的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须符合有关规定的要求。 环检机构应制订详细的检测设备操作规程,包括操作步骤、故障处理、维护保养要求等。须按有关标准和环检机构相关规定对检测设备进行使用和维护保养。当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时,操作人员应正确处理并及时报告,维修后要填写维修记录。 (2)检测设备的标识 根据检测设备状态分别贴上合格(绿)或停用(红)两种标识。 (3)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档案 对检测设备和标准物质建立使用和管理档案,检测设备的维修记录、检定证书、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智能计算中心创新发展指南
- 2025年九年级统编版语文寒假复习 03 第三周:九上第四、五单元复习
- 【全程复习方略】2020-2021学年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时作业(九)-2.2.3
- 【名师一号】2021年新课标版历史-必修3-双基限时练4
- 2022届高考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十九)-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 【全程设计】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细致讲解练:选修3-第一讲-基因工程
- 【与名师对话】2022高考地理课标版总复习课时跟踪训练38世界地理概况-
- 【全程复习方略】2020年数学文(广西用)课时作业:第七章-第四节曲线与方程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导学案】2021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7单元-复习课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情景测试卷 (无答案)
- 绩效考核办法1
- 【MOOC】外科护理学-中山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年度学校办公室工作总结
- 2025版国家开放大学法律事务专科《民法学(2)》期末纸质考试总题库
- 纺织厂消防管道安装协议
- 【MOOC】思辨式英文写作-南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生物人教版(2024版)生物七年级上册复习材料
- 期末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企业地震应急预案管理方案
- 国有企业品牌建设策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