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区统筹城乡发展调研情况汇报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 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xx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 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 率先在重庆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 乡互动共荣、南北协调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 迫切需要。统筹xx城乡发展,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 之重、当务之急。一、xx区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初步探索(一) 统筹思想越来越明确面对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原江北 县委、县政府在1986年就提出了 “服务城市、富裕农村、 依托重庆、建设江北”的指导思想。1995年撤县建区时,区 委、区政府制定了依
2、托老城、开发新城、以城带乡、城乡一 体的“四城”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思想较10年前更加明 确具体。xx年,区委、区政府在“1234”总体发展思路中, 作出了 “城市带动农村,南部带动北部”的战略部署,并且 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 当前,正在抓紧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 xx正朝着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进。(二) 统筹措施越来越有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xx在重庆市还是一 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发展,主要是依托 重庆老城区开发建设龙溪,依托机场开发建设两路,走“以 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 世纪以来
3、,龙溪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新城迅速崛起并呈融 合之势,新型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都市农业强势推进,区域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工作显著发力。1、 强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工业 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大力 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形成了以汽摩产业为支撑的 现代工业集群,以房地产业、商贸服务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 集中发展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统筹 城乡发展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日益增强。2、大力调 整农村产业结构。瞄准重庆主城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 和“钱袋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发展“三色” 农业、
4、畜禽林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都市型农业。承接园区 大工业,创办了 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通过努力,城乡产 业融合互动格局正在形成。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近 年来,实施了 “一小时xx”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人行水 泥便道“院院通”建设,电视信号和电话线路“村村通”建 设,镇街集中供水和村级分布式供水工程,农房改造和沼气 池建设等“三改一建工程”,以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为重点 的农田基本建设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同时, 实施了小城镇改造,中小学和农村卫生院危房改造,中小学 寄宿学校建设,镇政府办公场所和镇文化中心建设,村级公 共服务中心等建设,农村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观。近年 来,
5、城区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正在加速向农村延伸。4、 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xx年,我 区率先在全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三免一补”(免 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 活费),每年为群众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xx年,xx作为 全市首批6个试点区县,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 制,到xx年,参加人数达41.4万人,参保率达到81.59%, 区级财政补助1286万元。xx年,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村低保 制度,财政拨款424万元,让11000人得到政府生活救助。 此外,还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农村 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地质灾害避
6、险搬迁救助等社会保障 制度,农民享受到的文明成果一天比一天多。5、积极引导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 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服务。健全了农村 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加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 导和服务。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对23000名农 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到xx年底,全区29. 8万个农村 劳动力中,在外务工经商农民达到15.7万人,农民人均工 资性收入达1473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务工 经商收入成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6、公共财政尽力向“三 农”倾斜。近几年来,实施了向镇街倾斜的财政体制调整和 改革,在保工资、保运
7、转、保稳定基础上,区级财政向农村 基础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社会事业倾斜、向农村社会保障 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xx年区级财政投入农 村的资金高达5. 8亿元。在近几年中,我区公共财政向农村 投入的资金总额年年居全市第一。(三)统筹效果初步显现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 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居住转 移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农村居民 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统筹城乡发展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 通过20年的发展,xx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86年3. 4亿元、 1996年28亿元,到xx年猛增到183亿元。财政收入由1986
8、 年3531万元、1996年1.1亿元,到xx年增长到10. 6亿元。 城镇面积由1986年0.4平方公里、1996年11.3平方公里, 到xx年扩展到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86年0. 5万人、 1996年11.9万人,到xx年上升到37. 35万人。二、xx现 实城乡差距与原因透析(一)xx现实城乡差距1、城乡发展 速度差距拉大。近年来,xx区抓住机场建设、重庆主城北移、 重庆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北部新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城市规 模迅速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经济发展迅猛,重庆 都市风貌展示区已显雏形。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采取特 殊措施狠抓“三农”,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纵向比发展较快。
9、由于广阔的农村制约的因素较多,发展变化远不及城区,个 别边远山区农村甚至仍然山河依旧。“城市象欧洲,农村象 非洲”,是我区城乡发展差距最形象的描述。2、地区收入和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xx年,在全区10. 6亿元财政收中,北部地区拥有50万人口的20个镇仅占3%,南部地区40万人 口的6个街道却占了 97%,个别镇全年财政收入不到10万 元。相反,20个镇均吃区级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占了全区的 30%。xx年,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3元,比 xx年的7309元增加4184元,每年增收1046元;同期农民 人均纯收入3604元,比xx年2622元增收982元,每年增 收243元。城乡居民
10、收入增长差距成倍数扩大,由xx年2. 6:1上升到3. 2: 1,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1: 1的警戒线。 3、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别过大。据专家统计,由于城乡分 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城乡居民待遇差别有47项之多。 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倾斜市民。农村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 往往是民办公助,农民既出资又出劳,城市类似建设从不让 市民掏腰包;城市居民低保、社区干部待遇、复员退伍军人 安置金等大大高于农村同类人员标准。二是在劳动力就业上 歧视农民。一些行业和工种限制农民就业,农民工遭受不同 程度的工资歧视、雇佣歧视和政治歧视。三是社会保障差距 明显。城市居民基本可以享受以各种保险为核心,以最低生 活
11、保障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除低保、新型农村合作 医疗及相关救助制度外,养老保险等不少保障制度缺失。尤 其是进城务工农民,难以与城市职工同等享受各类社会保险。 据区农业局统计,用人单位没有为我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83. 5%、87.1%、94.6%、92.4%。四是享受教育等社会事业资源不平等。教 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于城区,农村接受 教育和医疗、享受文化生活的条件与城区相去甚远。尤其是 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难以就地入学。资料显示,农民工子女 在城区入学,平均每学年学费为2550元,人均借读费、赞 助费1526元,农民工家庭难以承载子
12、女就地入学之重,被 迫让幼小子女留守家中。(二)城乡差距原因透析1、地理环 境影响。xx位于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地势西 北高东南低。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纵贯南北,将 xx切分为两大纵向系统。在14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坝、 台地、水体共占10%,丘陵50%,山地40%。东南地区地 势较平缓,靠城依江,占地理之优,为此,重庆绕城公路内 486平方公里面积已纳入主城规划,并在全速建设,重庆北 部新城区已在这一区域逐渐崛起。北部山高沟深,东部被铜 锣山脉和明月山脉阻隔,且离城区较远,这近1000平方公 里区域在短期内要与南部发展同步,由于制约因素十分明显 因而显得非常不现实。由
13、此可见,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着我区 城市与农村、南部与北部的发展差距,也决定着在相当长的 时期内,这种差距难以缩小和消除。2、经济承载能力制约。xx由原江北县嬗变而来。xx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工 业和城市不发达。xx城市发育于1985年龙溪开发,转折于 1992年两路城南建设,加速于2000年北部新区设立。xx现 代工业起步于1998年科技产业园区,加速于尔后设立的空 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虽然现在城市发展和产业支撑 已取得不菲成绩,但要带动1300多平方公里经济发展相对 滞后的农村,尤如小马拉大车,效果可想而知。特殊的发展 基础只能继承,不能逾越。有限的经济承载能力,逼迫我们 在统筹城乡
14、发展中,只能选择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能不顾 条件操之过急。3、体制政策障碍。一是城乡户籍管理制度 缺陷。我国现行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分别管理以 及行政审批的户籍制度,把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地方组织的 关系固定化,阻断了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成为了市场经济 条件下经济大发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 分出了两个世袭的“种群”,户口不同,待遇就不同,让农 民难以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 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农村与 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 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工业和城市土地市场, 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
15、程中严重侵蚀农民土地利益。此外, 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盘活土地存在诸多政策障碍。三是投 入体制未完全理顺。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建设的投入太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尚未建立起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觉投入和巨额投入的引导机制是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和管理也逐步形 成了 “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模式导 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和衔接,各级各口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 用,城市产业与基础设施难以向农村延伸,等等。4、“三农” 弱势本质。农村地域广阔,产业和居住分散,缺少吸引聚集 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必备优势。在势不可挡的城镇化进程中, 优势资源自动流向最能发挥其作
16、用的城市。在这种状况下, 相对于高速发展的城市,农村发展相对滞后就在所难免。农 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相对于二、三产业,始 终属于弱质产业。农民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从总体上看, 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难以与时尚的市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始终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三农”的弱势本质,决定了统 筹城乡发展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三农”上。三、对xx统 筹城乡发展的工作建议xx小城区大农村,是重庆二元经济 结构的典型表现和市情缩影。区委决定把xx建设成为重庆 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定位准确,意义重大,切实可行。 为此,对我区统筹城乡发展工作提出以下建议。(一)准确 把握“统筹”内涵,防止步入认识误
17、区统筹城乡发展,是指 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 打破城乡界限,统一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 进,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共繁荣。要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发展 内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 重点,消除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政策等障碍。通过资源和生 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作,优势互补,城 乡融合,城乡一体的目标。二是必须跳出城乡分割、两大系 统封闭运行的传统思维,走出片面强调“立足三农抓三农” 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认识误区,自觉把“立足三农抓三 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结合起来,既重视以城带乡,以 工促农,也重视激活“三农”自身要素,创造
18、“三农”发展 内在动力。三是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决不能只停留在城市对农村、工业对农业的对口支援上,应 从体制政策和规划入手,建立起城乡统筹发展的长效机制。是统筹城乡发展,并非简单消除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本质是城乡通盘考虑,统一规划,全面推进,协调发展。事 实上,要在短期内消除历史上形成的城乡差别,将几十年形 成的城乡居民差异一笔勾销是不现实的。(二)界定“统筹” 原则,明晰工作指向统筹城乡发展,在工作上应遵循若干原 则,最基本的大体有三条。1、从区情实际出发,铸造xx特 色原则。统筹城乡发展,全国全市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 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xx属于重庆主
19、城城乡二元结 构突出的大区,地理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等等都非常 特殊,只有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和办法, 才能铸造出xx版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打造出重庆市统筹城 乡发展的示范区。2、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到位原则。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历史性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同时也 是现实的紧要工作,必须抓紧做实。为此,既要谋划长远, 精心制定xx区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纲要及其配套的各项子规 划;同时也要立足当前,及时启动xx区统筹城乡发展实施 方案,争取早日突破,尽快见效。3、全面统筹,重点突破, 务求实效原则。统筹城乡发展,涉及城乡各个领域,牵一发 而动全身,需要系统安排,全面统筹。由于区
20、级政府权力、 财力、精力所限,在特定阶段全面推进不太可能,因而只能 选择最有条件解决好的问题加以突破,才能收到实效。从xx 近期看,拟选择农民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城乡社会保障、 城乡投入保障、土地流转和行政管理体制等制度创新上突破 为宜。(三)明确历史任务,锁定长远目标统筹城乡发展, 从长远和根本的角度看,必须解决好“五大统筹”、“五大制 度”和“五大网络”问题。1、实现“五大统筹”。一是统筹 城乡发展规划。科学规划是依法行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 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就是要一张规划蓝图管到底。当前,应 按照“综合性、科学性、创造性、示范性”的总体要求,抓 紧编制或修编统一的xx区城乡发展总体规划
21、、产业发展规 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和居民新村建设总体规划、基 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规划 二是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强各种资源和要素的统筹,引导 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 合理流动,创造城乡之间的经济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的环 境。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城乡产业布局和农村二、 三产业合理分工,形成衔接紧密的产业链条和城乡三次产业 联动发展新格局。四是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在统一规划、统 一布局的基础上,加快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促进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全面向农村延伸。五是统筹城 乡社会事业发展。按照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要求,加快
22、教育、 卫生、文化、科技等向农村倾斜发展步伐。2、创新“五大 制度”。一是创新户籍管理制度。适应经济大发展,人口大 迁徙,布局大调整的总体趋势,改革现行户籍管理制度,畅 通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建立起城乡统一、迁徙自由、以身 份证管理为中心的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二是创新土地流转制 度。在“自愿、依法、有偿”基础上,建立起“资产入股、 量化到人、合股经营、按股分红”等土地流转新机制。三是 创新投融资体制。完善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投入办法。 组建农村发展等投融资公司,支持发展农民互助银行,鼓励 金融机构贷款向农村倾斜,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三农”。四 是创新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城乡
23、 统筹的低保、养老保险、医疗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教 育、卫生、文化、科技、信息为重点的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新机制。五是创新行政管理体制。按照城乡统筹要求,调整政 府部门职能,改革城乡各管一段和职能交叉重叠体制,走出 一条城乡通管、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路子。按照市场经济要 求,进一步减少镇街管理事项,规范镇街管理行为。3、建 设“五大网络”。统筹城乡发展,要重点建设城乡交通网、 城乡信息网、城乡市场网、公共服务网、城乡安全网。(四) 理清总体思路,定位指导思想统筹城乡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 区和率先在重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完善城乡总体 规划为先导,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新机制为切入点,以盘活 农村土地资源、改革投融资体制为突破口,以做大做强城市 经济,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居住转移为载体,早日形 成“体制统一、规划统筹、资源共享、利益共得的城乡一 体化新格局。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基本建立起城乡统筹 发展的体制机制,构筑起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和社会保障 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设施形态、生态环境和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浐灞区小学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英语试卷
- 林木育种的抗念珠菌选择与策略考核试卷
- 森林改培的生态效益评估与监测考核试卷
- 新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过关练习专题09 选择题(解析版)
- DB11T 762-2010 电子政务业务描述规范
- DB11∕T 1814-2020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红线展宽和切角规划设计规范
- 我们祝福课件教学课件
- 周文强课件教学课件
- 淮阴工学院《建设工程成本控制与规划》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证分析主观题(练习)(解析版)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2024至2030年高分子吸水树脂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期中测试卷(1-5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DB11T 731-2010 室外照明干扰光限制规范
- 学校食堂消毒记录
- 塔吊使用安全协议书
- 地 理气温的变化和分布课时1课件-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2024)
- Unit4+My+space++Reading++The+1940s+House+课件高中英语沪教版(2020)必修第一册
- 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
- 人教版(PEP)小学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海淀区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