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证分析主观题(练习)(解析版)_第1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证分析主观题(练习)(解析版)_第2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证分析主观题(练习)(解析版)_第3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证分析主观题(练习)(解析版)_第4页
2024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论证分析主观题(练习)(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三论证分析主观题

突破高考第4题(解析版)

一、(2023上•江苏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家国情怀作为个人对家庭和国家共同体的认同与热爱,在中华文明数千年演进历程中有着肥沃的滋

生土壤和深厚的历史渊源。

②商周时期,中国已经形成比较稳固的氏族血缘宗法制度。这种以血亲关系为纽带确立嫡长子继承权

和主事权的父系家长制,利用父系家族关系的亲疏来决定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把血缘纽

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不仅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

这与古希腊、古罗马同时期形成的社会结构颇为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在掌握铁器等生产工具后,原始性

的集体协作生产逐步被家庭个体生产代替,通过清算氏族制、瓦解原始公社、发展家庭私有制的途径步入

文明社会发展旅程。中国在使用铁器后,则在相当程度上保存乃至增强了原始公社的组织形式,以血缘关

系为纽带,通过发展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社会踏上文明社会发展道路。由于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不是

剪断而是保留了氏族制的“脐带”,氏族血缘宗法制的产生实乃自然而又必然之事。

③殷周至春秋,所谓邦国、“八百诸侯”等,实际是由血缘宗法遗风为基础的氏族——部落——部族

国家构成。以父子关系为心脏和骨骼的父系家长氏族,其首领首先要具备优良的才干和德行,在本家族、

本部落及部族中得到认可,赢得地位和权威后,才能进一步联络和团结其他氏族、部落、部族,逐步拓展

邦国的疆域以“一统天下”。这种“由家而国”的真实社会进程和历史事实,既促使人们对家庭、家族、

宗族及其人伦关系高度重视,也促使人们形成爱家、爱乡、爱国情感交织的民族心理,从源头上为中国社

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

④由这种氏族血缘宗法制所决定,社会自然形成了相应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以“周礼”为

核心的儒家思想。这套思想观念在《礼记》里被归纳为“五止十义”,“五止”即为人君,止于仁;为人

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

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五止十义”以君臣、父子的关系为主干,以臣、子的责任

或义务为重点,敬是忠,也是孝的表现形式,忠是敬的重要内涵,也是孝的具体形态。就此而言,朝廷的

为臣之道与家庭的为子之道,分为异途,实为一理。

⑤与此同时,中国社会演进到夏商周时期,“家国同构”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以血缘亲情为本位的

家庭或家族管理形式,不仅父权与君权互为表里,而且两者的传承方式也如出一辙。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里,国与家虽有大小之别、上下之分,却仿佛一个有机体的微小局部与庞大整体,既息息相关不可分割,

又命运相连休戚与共。一方面,家是国的细胞和缩影,没有家就没有国;另一方面,国是家的放大和延伸,

国盛才能家兴,国破则难免家亡。这种“家国同构”的观念,使我们的先人将家与国的治理几乎看作同一

回事。

⑥《左传》说:“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

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

⑦这虽然主要是描述春秋早期邦国社会的主从等级秩序,表明尊卑上下之异,但也显示出血缘亲情之

和,传达了家与国紧密相连的信息。在这种“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等级分封、家国“胶结”的社会结

构中,“家”里对父母之“孝”与“国”中对君主之“忠”自然结合在一起,“亲亲”与“尊尊”很大程

度上相互重合、融为一体。孔子曰:“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

故治可移于官。”先秦思想家常常把家与国的联系看作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一方面,家兴可以影

响国运;另一方面,国乱则不免家丧。这种“小之定也必恃大,大之安也必恃小”的家国同构认识,长期

延续、积淀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

⑧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及心理认知,是家国情怀萌生滋长的“肥沃土壤”和“适宜气候”。

换言之,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自然且必然地要“涌流”出家国情怀的“乳汁”,正如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一样。

⑨家国意识和家国情怀,不仅成为后世帝王治国理政的基本模式,也是历代胸怀抱负者实现人生理想

的实践途径。《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

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⑩如此,不仅将个人、家庭、国家纳入联动递进的演进链条和轨道,而且为千千万万明德有为之士指

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进步阶梯和人生目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家国情怀数千

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

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钱念孙《家国情怀溯源》)

4.文章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请简要分析第2段至文末的论证思路。

【答案】4.①第2至7段指出,商周时期氏族血缘宗法制度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从源头上

为中国社会发展植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家国同构”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的文化理念和心

理结构。②第8至10段指出,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家国情怀自然产生,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

民族精神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第1段是第一部分,提出观点:家国情怀在中华文明中有着肥沃的土壤和深厚的渊源。

第2至7段为第二部分:第2、3段指出商周时期氏族血缘宗法制度形成,把血缘纽带同政治权益结合起来,

这构成了中国社会组织形态的基本特征,也是组成社会政治结构的重要支架,从源头上为中国社会发展植

入了伦理与政治交叉重叠的紧密关系;第4至7段指出“家国同构”的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我们民族一种稳固

的文化理念和心理结构。

第8至10段为第三部分:“在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自然且必然地要,涌流'出家国情怀的,乳汁,,正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样”“家国情怀数千年来如春雨润物,浸润和滋养着中华儿女的情感与心灵,激励无

数仁人志士创造可歌可泣的丰功伟业,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指出在

家国同构的社会现实母体上,家国情怀自然产生,对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民族精神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文化空间是“得到城市居民普遍认同的,具有文化记载、传播、生产和消费功能的城市公共空间”。

在现代城市社会中,随着城市商业化日益加剧,城市商业文化空间越来越成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类型。城市

实体书店空间是一种典型的城市商业文化空间。

当下,如何改造和利用城市商业文化空间,克服日益严重的人的异化危机,已成为城市空间现代化建

设的一个重要议题。近些年来,线上书店不断挤压城市实体书店的生存空间,消费者的电子阅读习惯直接

威胁着城市实体书店的发展前景。城市实体书店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倒闭潮”后,依托空间改造转型升

级,从资本的空间化到空间的资本化,城市实体书店由同质化文化空间复制转向追求异质化文化空间符号

价值:从文化的空间化到空间的文化化,城市实体书店空间由单纯的售书场所转变为城市居民的复合型生

活空间。实体书店空间的改造升级是对消费空间变革的一种回应。从经济利益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

间改造找到了解决其生存发展的门路,但从人文关怀角度来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改造在获取利益的同时,

能否有利于书店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否与城市文化共生发展,能否支撑城市居民的空间权利均等化,还

有待讨论。

“建立公众互动对话空间、心灵静思空间及关爱弱势群体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正义的题中之义。非

正义的空间常常是服务于资本的工具,通过隐蔽的手段维持着资本的扩张,扩大了权力的不平等。而正义

的空间,则具有公平、平等、包容,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特点。

实体书店的选址依据是该地区是否有足够的客流量、受众是否有足够的消费能力、书店是否能够获得

足够的利润。截至2020年11月,西西弗书店在全国70多个城市拥有300多家实体连锁书店,主要分布在

北京、重庆、成都、上海等城市。从实体书店的地理空间分布可以看出,其主要集中于一线城市和新一线

城市。于城市内部空间而言,这些实体书店多分布于购物中心、步行街等地,为了吸引客流量,这些场所

甚至提出,只要实体书店愿意入驻,商厦、购物中心可以减免租金,给予装修补贴。

人们进入城市实体书店,可以享受到新型实体书店空间提供的文化资源,也有机会建立人际关系,积

累社会资源。在这个意义上,有城市实体书店分布的区域,人们可以利用书店空间,将经济消费转化为文

化资源和社会资源,这种转化又反过来促进新一轮资源的再生产,但并非只有这些区域的居民才能去实体

书店阅读和消费,没有实体书店入驻的区域,其居民似乎并没有被排除在外。

相较于传统实体书店,如今的实体书店空间功能分区更加多元。比如,在PageOne书店空间,咖啡区、

文创商品区、小型展览区等均是空间延伸的功能分区。但,只有支付了一定金额的消费者才可以进入咖啡

区,而舒适宽敞的付费课程区也只有书店会员才可以进入,小型展览区和讲座区则提供给具有一定知识素

养的群体。

传统实体书店空间布局多以书籍类别为标准进行分区陈列,而新型实体书店空间则是根据书籍内容、

封面设计、受众点评意见等要素进行划分,并根据书籍内容和风格,在书籍周边空间摆放关联产品。顾客

在传统书店空间阅读书籍文本与在转型升级后的实体书店空间阅读书籍文本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在新型

实体书店空间中,顾客可以快速感知和体验书籍文本丰富的符号价值与意义,同时,”在阅读文本时所产

生的理解,不完全受文本自身的束缚”,或能生产出新的文本意义。在资本逻辑的驱动下,大多数普通艺

术家总是难以实现机会公平,而实体书店作为城市商业文化空间,不能脱离受众的审美体验和审美需求。

从2010年开始,诚品书店发起“艺术家驻店计划”行动,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等参与书店空间场景营造,

还提供专门的展演和公关团队,为艺术家制定宣传推广计划,使书店成为艺术作品创作和展演的空间。全

球化和城市化时代,许多城市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人口,对他们来说,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会成

为他们获取城市空间资源的障碍。许多地区的外文书店为他们提供无障碍接触书籍的空间,减少了因地域

身份差异带来的空间使用权利不平等。少数族裔群体的生存状况和被霸权话语所建构的“非正常”群体也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比如,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为支持非洲裔作者,专门为他们设置书架,每

周更新一次书籍;而书店外南侧墙壁上则涂鸦着由少数族裔艺术家完成的作品。总之,城市实体书店空间

试图关怀处境艰难的艺术家、身处异乡的外国旅居者、位于社会底层的边缘群体,正是借助空间正义追寻

社会正义的一种尝试。

(摘编自江凌《论城市商业文化空间正义以城市实体书店空间为中心的考察》)

4.举例论证有概括总体性事实和枚举个别事实两种事实形式。作者运用举例论证的不同事实形式证明了城

市实体书店的空间正义特点。请根据文本完成下列表格。

事实形式事例阐述空间正义特点

新型实体书店根据多样元素进行空间划分空间互动性及多样性

概括总体性事实

©②

③④

枚举个别事实

⑤空间包容性

【答案】4.①多地外文书店为外来人口提供无障碍阅读

②空间平等性

③诚品书店发起“艺术家驻店计划”行动

④空间公平性

⑤城市之光书店支持少数族裔群体【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由原文“全球

化和城市化时代,许多城市居住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人口,对他们来说,语言、习俗、生活方式会成为

他们获取城市空间资源的障碍。许多地区的外文书店为他们提供无障碍接触书籍的空间,”可知,多地外文

书店为外来人口提供无障碍阅读。由原文“但并非只有这些区域的居民才能去实体书店阅读和消费,没有

实体书店入驻的区域,其居民似乎并没有被排除在外“可知,空间平等性。由原文“从2010年开始,诚品书

店发起“艺术家驻店计划”行动,邀请艺术家、设计师等参与书店空间场景营造,还提供专门的展演和公关团

队,为艺术家制定宣传推广计划,使书店成为艺术作品创作和展演的空间。”可知,诚品书店发起“艺术家驻

店计划”行动。由原文“许多地区的外文书店为他们提供无障碍接触书籍的空间,减少了因地域身份差异带来

的空间使用权利不平等。”可知,空间公平性。由原文“旧金山的城市之光书店为支持非洲裔作者,专门为他

们设置书架,每周更新一次书籍;而书店外南侧墙壁上则涂鸦着由少数族裔艺术家完成的作品”可知,城市

之光书店支持少数族裔群体

三.(2023河南郑州校联考阶段练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奋力前行,复兴征程需要万众一心、凝心聚力,需要培根

铸魂、固本培元,需要了解世界、理解他国,也需要让世界认识中国、理解中国,而这其中,文化所起到

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文化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大势中来审视;文化

事业发展需要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核心价值塑型功能,发挥好方向道路上的探索引领作用。

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强大文明无疑要有深厚的物质基础,但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之上具备形成富有时代精

神、回应时代问题的伟大思想概念的精神能力。一种只有物质基础的文明是脆弱的,物质与精神互为动力、

高度发展的文明才有持续而强大的生命力,而每个文明的崛起和兴盛无疑都伴以伟大的思想创造。中国作

为文明古国,其强盛不只在于物质生产力远胜过同时期其他国家,更在于它的发展在历史上多次迸发过“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火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道释相融合的中华文化。《论语》至今仍是

世界范围内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巨著,《道德经》等其他学派的思想著作也不断被西方学者关注、译介、研

究。仁义礼智信、“和为贵”“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跨越千年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因如此,中华民

族才能历经风雨如晦的年代而依然屹立不倒。同理,西方的崛起也伴随着这种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形成

伟大思想概念的过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新发现了大写的“人",以“人''的概念为主体形成了一系列政治

学、经济学、哲学等思想,并通过文化艺术创造使之大放异彩。如果说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精神

上的启蒙与觉醒的话,那么随着历史的车轮行至21世纪,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

开放等一系列变革和发展之后,我国已具备了代表时代发展方向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复

兴”“文化自信”,表征着中华文明在新时代铸就伟大思想概念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自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是一个多层次的系统性概念,它包含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维度,而文化自信则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

在多个场合提出,“文化自信''与其他三个自信应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如果说其他三个自信更侧重于回应

“当代'’问题的话,那么“文化自信''则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视为一个整体,是传统与现代、革命

与建设、历史与当下等多维度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核心纽带。

如果只谈当代,“复兴”则无从谈起。“复兴”是一个辩证的历史性概念,对过去的东西进行“再造”

是“复兴”的题中之义。“再造”是一种辨证的发展,它虽然要变革、要创新,但同时也要肯定过去是当代

的基础,“再造”是守正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

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把中华文明

作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基础,一方面要求我们要对传统的“文明”和当代的“文化”都充分自信,另一方面要

求我们在这种双重自信中形成一种从传统到当代持续发展的历史自觉。“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没有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就不可能有民族意识层面上的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只有在

文化自信和历史自觉中,我们才能以发展的眼光把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和当代中国文化结合在一起。对文化

的自信产生了对民族历史的自觉意识,说到底,文化自信是一种历史性的民族自信,这种历史自觉意识是“

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基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文化自信”与“民族自信”“民族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

,成为重构民族自信、再造中华文明的关键环节。

当代中国,“民族复兴”的要义之一就是以文化文艺的繁荣实现“再造文明''的理想。这一理想的目标是让

中华文明现代化,成为能够担负起时代重任、引领时代方向的现代化文化。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不是一

蹴而就的,它必须和物质发展并驾齐驱,在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下展开,只有当中华民族拥有了独立的

民族地位、具备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形成了成熟稳定的社会制度后,“再造文明”的理想才有可能真正实现。

如果说我们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在生产力方面积累了雄厚基础,精神文化上也有了质的飞跃的话,那

么,在这样的前提条件的基础上,让中华文明的精神理想再次成为世界的领航员、风向标则是新的时代要

求。

(摘编自金永兵《文化自信与文明再造》)

4.请简要分析材料第二段的论证思路。

【答案】4.①文段先提出观点“每个文明的崛起和兴盛无疑都伴以伟大的思想创造”,②然后从古代中国物

质和精神的丰富进行论说,③再推及西方的崛起也是生产力和思想同时发展的特点,④最后论及当代中国

的发展,伟大的思想概念也是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一种只有物质基础的文明是脆弱的,物质与精神互为动力、高度发展的文明才有持续而强大的生命力,而

每个文明的崛起和兴盛无疑都伴以伟大的思想创造“,提出了观点“每个文明的崛起和兴盛无疑都伴以伟大的

思想创造”。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其强盛不只在于物质生产力远胜过同时期其他国家,更在于它的发展在历史上多次迸

发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思想火花,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儒道释相融合的中华文化”,然后从古

代中国物质和精神的丰富进行论说,用《论语》《道德经》以及仁义礼智信、“和为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等思想,来进行说明。

“西方的崛起也伴随着这种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同时形成伟大思想概念的过程。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重新发现

了大写的‘人‘,以'人'的概念为主体形成了一系列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思想,并通过文化艺术创造使之

大放异彩”,推及西方的崛起也是生产力和思想同时发展的特点。

“如果说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精神上的启蒙与觉醒的话,那么随着历史的车轮行至21世纪,在经

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等一系列变革和发展之后,我国已具备了代表时代发展方

向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复兴"文化自信',表征着中华文明在新时代铸就伟大思想概念的能

力得到显著提升”,最后论及当代中国的发展,伟大的思想概念也是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四.(2023上•广西玉林•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孔子、老子、孟子、墨子等就对幸福做了大量

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2000多年,先秦诸子的幸福观被许许多多中国人奉为立身准则和处世圭臬。

今天,先秦诸子的幸福观对我们认识什么是幸福、怎样实现幸福仍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

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先秦诸子认为,物质财富对幸福来说并非不重要,相比较而言,

精神快乐更是幸福所需的。因此,他们主张对物质财富、生死寿天、贵贱达穷、外在环境持淡泊态度,应

该更加注重心灵的知足,关注那些符合人之本性、来自内心的幸福。老子认为,“知足之足,常足矣”,

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孔子认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

改其乐。”他对安贫乐道的弟子高度赞赏。孟子认为,人生幸福的真谛是“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

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庄子认为,幸福并非

享乐的感觉,而是心灵的顿悟与超越,“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在先秦诸子看来,真正认清了幸福的本质、领略了精神的高贵,就不会沉溺于物质享受,而会自觉修身行

道。今天,这些观点对于丰富人的心灵世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将个人发展放在“平天下”这样一个宏阔的视野里来看待。孟子提出“与

民同乐”的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共同性”。荀子认为,“圣也者,尽伦者也;王也者,尽制者也;两尽

者,足以为天下极矣。”“尽伦”就是心怀天下为社会谋福利。老子认为,“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

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强调与别人分享快乐可以使自己更快乐,为别人奉献才能体现自己的幸福。墨

子认为,造成社会动荡不安的根源是“众人之不爱”,实现幸福的根本途径是“兼爱”,也就是将爱无私

地散播于全社会。这种反对自私自利,主张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的幸福观,对当下

社会弘扬幸福具有重要意义。

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在先秦诸

子看来,一个人即使生计维艰也不能见利忘义,丧失操守,不能因为外在诱惑而丧失气节,不能因为外在

压力而改变主见。只有这样,才有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幸福,先秦许多思想家始终以心中的幸福标准要求

自己,即使时运不济、屡遭困顿也不改志向,而是坚忍不拔地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抱负,因为他们念念不忘

的是天下百姓的幸福。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正因为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他们才会苦读圣贤之书,深究经

世济民之道,积极为百姓的幸福谋利解难、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尽职尽责,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为天下人幸福勇于担当奉献的责任意识,在今天仍值得大力传承与弘扬。

(摘编自《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探寻幸福真谛》)

材料二:

在我国公众持有的各种幸福观中,有两种十分流行。一种可谓之为资源占有幸福观,它把幸福等同于

占有资源(金钱、财富、权力等等),认为占有的社会资源越多越幸福。另一种把幸福看作是感性欲望(物

质欲望)的满足,以为感性欲望是得到满足、获得的享受越多越幸福。这种物质享受幸福观比前一种幸福

观更为流行,为更多人所奉行。

资源占有幸福观和物质享受幸福观,已经导致人生和社会问题。资源占有幸福观会导致人生异化,并

受控于占有欲,从而损害人生和社会。占有一定的资源是人生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它只是幸福的条件而不

是幸福本身。一旦将资源占有当作人生目的加以追求,当作幸福本身,那么占有欲望就会不断膨胀,最后

充斥整个心灵,人不再是自己生活的主人,而成为不断膨胀的贪欲的奴隶。

物质享受观的问题不在于追求物质享受,而在于局限于此而忽视了人的其他需要的满足,这容易导致

心理问题。人的需要或欲望有不同的层次,物质需要是人最低层次的需要。除此之外,人还有情感的需要,

社会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等。所有这些需要都要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心理才能平衡与和谐,

否则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甚至会患上抑郁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把物质欲望的满足作为唯一追求,必然会导

致这样的恶性循环:欲望得不到满足会感到痛苦、郁闷、愤懑,得到满足又会感到无聊,于是又会追求更

多、更强烈的欲望的满足,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心灵不能承受欲望之重。

如果我们不能将幸福理解为社会资源的占有或物质欲望的满足,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幸福呢?或者

说,幸福的真实含义是什么?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能通过努力奋斗逐步使其人

性闪耀善和美的光辉,人格完善而高尚,个性获得健康而丰富的发展,生活充满乐趣、充满创意和充满魅

力。显然,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

(摘编自《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幸福观》)

4.材料一是如何增强论证说服力的?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4.①论述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章第一段总写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先秦诸子对幸

福的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后面三段从“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

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三个角度去分写,采用总分的结构,

论述有条有理。

②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具有说服的力量。文章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文中引用和举例先秦

诸子、《礼记•大学》中的名言警句与事例,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说服力。

③语言表述坚决肯定,给人不容辩驳之感。如“是”、“才是”、“就是”等大量肯定词语,增强了论证力量,更

具说服力。【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由原文“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可知,第一段总写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先秦诸

子对幸福的论述形成了深刻的幸福观;

后面三段从“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将自身幸福与他人幸福、社会福祉结合起来考量。”“以

坚守志向为快乐,以责任担当为幸福。”三个角度去分写,运用了三个小分论点,结构严谨,论述有条有理。

由材料一“老子认为……。孔子认为,……。孟子认为……。庄子认为……”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论证不

要不沉溺于物质享受,追求精神快乐。

由原文“《礼记・大学》明确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知,引用论证

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化色彩,也增强了文章的论证说服力。

由原文“幸福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生活状态”“淡泊名利、顺性无为才是幸福的最高境界”“显然,人的自由而全

面发展状态就是人的幸福状态”可知,“是”、“才是”、“就是”等大量肯定词语,增强了论证力量,更具说服

力。

五.(2023上•福建厦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校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论语》里,孔子被描写成一个教育家。从某种观点看来,也的确如此。他期望他的弟子成为对国

家、对社会有用的“成人”《论语•宪问》),所以教给他们以经典为基础的各门知识。作为教师,他觉得

他的基本任务,是向弟子们解释古代文化遗产。《论语》记载,孔子说他自己“述而不作”(《论语•述而》),

就是这个缘故。不过这只是孔子的一个方面,他还有另一方面,这就是,在传述传统的制度和观念时,孔

子给予它们的解释,是由他自己的道德观推导出来的。例如在解释''三年之丧”这种古老的礼制时,孔子

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论语•阳货》)换句话说,孩子

的一生,至少头三年完全依赖父母,因此父母死后他应当以同样长的时间服丧,表示感恩。还有在讲授经

典时,孔子给它们以新的解释。例如讲到《诗》,他强调它的道德价值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日'思无邪'。”(《论语・为政》)这样一来,孔子就不只是单纯地传述了,因为他在“述”里“作”出

了一些新的东西。

这种以“述”为“作”的精神,被后世儒学传之永久,经书代代相传时,他们就写出了无数的注疏。

后来的《十三经注疏》,就是用这种精神对经书原文进行注释而形成的。

(摘编自冯友兰《孔子:第一位教师》)

材料二:

“述”的内涵非常丰富。《说文解字》将“述”解释为“循”:在现代汉语中“述”可以理解为“叙

述”“陈述”“讲述”“论述”或“阐述”等等。

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的。《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

事者也。”如果我们将“孝”的这种解释和孔子在《论语•述而》第一章中的自我描述联系起来,“述”

的深层含义便跃然纸上,也就是“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论

语•八伶》讲到,“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孔子道德追寻的是天的使命。对于孔子而

言,他的工作就是传天道,兴天道。在《论语•阳货》第十八章中,孔子说他不想再说话,但是他的弟子

子贡说:“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孔子回答:“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从

这段话中可以得出两点:第一,孔子述的是天道,天是最终的创造者;第二,孔子认为自己是天道的述者,

子贡则将自己看作是孔子思想的述者。孔子践履德性的活动表达了对天的“孝”,而子贡践履德性的活动

则表达了对孔子的“孝”。

因此,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儿子对父亲最大的孝是对父亲志向、事业、梦

想的继承、实现和发扬光大。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

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

孔子不是唯一把哲学活动与“孝”联结起来的人。孔子与柏拉图早期的作品《游叙弗伦》对“孝”的

定义殊途同归。苏格拉底的诘问对象游叙弗伦得出“孝”是公正的一部分,“孝”是人类对上帝的侍奉。

苏格拉底认为自己的哲学活动就是对神灵的侍奉,自己的问答法就是对神灵的侍奉。基于苏格拉底对上帝

侍奉的论证,苏格拉底提供的答案就是进行哲学活动是对上帝真正的“孝”。对哲学活动与孝的密切联系,

亚里士多德也有所表述,他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孝”要求更加尊重真理而不是尊重你的朋友。

他认为“孝”的对象是真理,而不是上帝。践行“孝”这一德性活动是追求哲学的严肃义务,因为追寻哲

学是为了探寻真理。

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把哲学活动和“孝”联结起来,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

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的

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时天道的传承。

(摘编自余纪元、金小燕、韩燕丽《“述而不作”何以成就孔子?》)

材料三:

“述而不作”的信条影响深远,达两千年之久,成为风气。自孔子以后,儒家教育多遵从这一原则,

以传授、注解经典为己任。要从事这一学问,必然熟记经文才能言而有据。因而,熟记经典成为学生的基

本功。

孔子教育弟子是为了让他们从政,用子夏的话说是“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隋唐以后,科举

盛行,官方明确规定了读书人的出路,只有为官一途。学校成为向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科举使用八

股文体,专以四书五经命题,以儒家经典考学生,答案阐释以经典为准,不允许有超出范围的见解。

可以说,孔子“述而不作”的信条,使得他在教学中有偏重继承、轻视创新的倾向;伦理关系与师生

关系的结合,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这使人们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减少或部分失去了探索未知的兴趣,这

样使得传统教育以教师解释、学生背诵为基本方式,因循以往,缺乏创新精神。

(摘编自李杨《“述而不作”与传统教育》)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4.①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主要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②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层层深

入,逻辑严密;③论证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引证法、例证法、类比论证等。【解析】本题考查

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

论点、依据:原文第一段“述'的内涵非常丰富”,先提出“述’的内涵非常丰富”;第二段选取《中庸》《论语》

中的话,第三段借用了孔子将子贡对经典的传承的类比事例,材料二以孔子的言行为论据,紧紧围绕中心

论点展开论述。

论证结构:原文第一段“述'的内涵非常丰富”、第二段“在《中庸》中,儒家德性'孝'的定义和'述'是相关

的……'述'表达了'孝'的德性”,先从“孝”“述”的基本含义入手;第二段“孔子践履‘孝’这种德性的对象是天”、

第三段“对于孔子而言,他的智力活动是恢复天道,这就是对天尽孝,在孔子那里,’孝,的含义涉及了延续

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的义务”,然后是有关孔子践履“孝”的言行;最后一段“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

士多德……尽管每一个人对'孝'的理解不同,这也反映了他们做哲学的方法不同。苏格拉底通过诘问的方式

审查人的信念;亚里士多德更多地是通过对前人理论的考察、批判发现真理;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

是对天道的传承”,扩而广之,从哲学活动进一步分析不同人对“孝”的不同理解,加深论证,逻辑清晰,层

层深入。

论证方法:引证法,大量引用古典书籍中相关的信息以及孔子的言论,丰富文本内容,增强说服力可信度。

类比论证法,“孔子将他对经典的传承比作一个孝子做的事情”“同样孔子述的天道也是对天的孝“,形象生动

地表现了传承天道的内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举例论证,后两段列举了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

德等人的事例,论据新颖典型,论证充分有力。对比论证,“孔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孝’

的理解不同……孔子则认为从事'孝’的活动就是对天道的传承”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观点。

六.(2023上•山东济宁•高三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与日常语境中我们对它的联想不一致。在文学批评中,它包含着内容和风

格两方面的含义。

从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深于世故,通常尤指经历忧患,表现在诗文中即立意要帖,显出

深谙人情世故的练达。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老僧待死处,古寺号承恩。无地可行脚,徼天且闭

门。既知身是幼,羞问舌犹存。向午坐清寂,蒲团松树根。”黄生评:“起得老,结得深。”什么意思呢?

因为对方是一位逃禅的遗民,如何在遗民的执着和释子的幻灭之间找到一个沟通和平衡的点非常困难,诗

起首以“待死”沟通两者的身份,结尾以蒲团与青松象征两者的操行,取意深稳而浑然无迹,实在可谓起

老结深。这里的“老”与其说体现在艺术表现上,还不如说体现在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上。

在风格方面,我认为“老”的审美内涵起码可以从三个层面去认识。

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老健在感觉印象上表现为一种瘦硬与苍劲之风。瘦硬

通常显示为不同寻常的笔力,而苍劲则每每表现于诗境的高远雄浑。清初李泱《秋日闲兴》写道:“老树

鸣风叶,萧萧万壑流。那堪连夜雨,散作满城秋。远杵寒相答,孤鸿迥自愁。升沉看物理,天地一虚舟。”

这样的作品让人联想到杜甫晚年的诗境,体气雄浑而绝不流于虚响,确实称得上“声格俱老”!

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稳妥是意味着艺术完成度的概念。凡口语

中与稳妥相通的词,在诗文评中亦与老相应,如停当、妥当、安顿、老到,都可以指称技巧意义上的“老”。

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老”的否定式就常用来表示遗憾。如纪的评陆游《暖甚

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

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正像人到老年,表情和举止都趋于自然平静,艺术的老境也都显

示出自然平淡的气质。苏东坡有所谓极绚烂而归于平淡之说。诗歌中的自然平淡首先意味着朴素的风格,

具体到艺术表现,则有结构、章法的质直,又有修辞技巧的平淡。自然平淡的境界,貌似浑然天成,看不

出用功之迹,但不是无所用心,乃是精心锤炼的结果。

(摘编自蒋寅《作为诗美概念的“老”》)

材料二:

在文学史上,给诗人姓前冠以“老”字并不多见,固定冠之以“老”的,千载之下唯杜甫而已。那么,

为什么独独以“老”冠杜呢?

“老”在杜诗中使用频率极高。在其一千四百余首诗中,“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笔端,有时以本字

出现,有时以白首、衰年、迟暮等形式出现,合计竟达530多处。杜甫为什么如此多地提到老?杜甫的人

生理想,是典型的中华传统文化熏陶出的人生理想,其中传统的东西很多,尚老就是其一。中国是尚老的

国度,“老”象征着年高圣德、经验丰富、沉着稳健、充满智慧,因此,杜甫天性喜欢老者,在《壮游》

中他说:“脱落小时辈,结交皆老苍”,并在不知不觉中过早“老”化了自己。

杜甫频频言老,不仅仅因为尚老、结交老苍,还有着更重要的原因。从大处着眼即是社会时代巨变的

影响,一生失志,打击沉重;从细处着眼即是生活的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促成其老。而这两方面关系又

是一脉相承的。

杜甫生于我国封建社会中前所未有的盛世,但不幸的是在他做好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准备之后,

等待他的却是奸人当道、仕途坎坷及社会的剧变。十年困守长安,在天宝十四年他刚得一小官职时,渔阳

蟹鼓却动地而来,巨大的动荡带来的是生活的苦辛与心灵的创伤,历尽了人世沧桑,美好的理想被严酷的

现实击碎了,大唐帝国在受苦,人民在受苦,杜甫作为敏感的诗人,更是苦中之苦。就是从这时起,他笔

下的“老”多了起来。丹纳说过:“苦难使群众伤心,也使艺术家伤心。艺术家既是集体一分子,不能不

分担集体的命运”,“他之所以成为艺术家,是因为别人只见到部分,他却见到全体,还抓住它的精神”。

读其《北征》,我们可以看到人民的苦难、国家的苦难,看到全体,看到精神!

在杜甫的人生经历中,生计始终拖累着他,虽有朋友接济,他还是长期过着漂泊生活。贫穷和疾病缠

绕着他,促使他对老异常敏感,并成为他过早衰老的催化剂。所以在诗中,他也往往是老、病一体化:“老

病有孤舟”“衰疾谢知音”“拖病江天白首郎”。贫病加剧着生理的衰老,心灵的煎熬加剧着心理的衰老,

以致早生华发,但更为突出的是他那沉重的心理负担。杜甫的一生有太多的放心不下,内心超负荷运载着,

始终是沉甸甸的。对家人他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对邻人他是“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

须亲”,对朋友是“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对人民他是“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对国家他是

“十年戎马暗万国,异域宾客老孤城”。对一切的操心,也促进了心理的过早衰老。杜甫这种老的特色,

给人印象十分深刻。人们提起杜甫,就往往联想到一位贫病交加的老者形象。

其实杜甫的“老”中包含着特定的时代、特定的人生阅历、特定的心理趋向赋予的独特韵味,不是随

便什么人拈出个“老”字就可学来的。只有杜甫的人生风范、思想情感当得起这个“老”字,冠之以“老”

符合其人格特色。“老”是对这一切的极好概括,决不是对其自称的盲从。

一个“老”字,既是其人生理想的突出体现,又可提示其诗之风格特色,用之概括杜甫,实乃绝妙好

字。

(摘编自刘艺《漫议“老杜”》)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答案】4.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提出作为美学概念“老”的含义,然后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

面进行论述,论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②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

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③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通常”“尤指”“与其说……还不如说……”等词句用

语严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特点的能力。

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文章开篇,“老,作为诗美概念的价值……”提出作为美学概念“老”的含义,然后“从

内容方面说,老意味着深于世故”“首先,是在整体风格上显现为老健苍劲的色调”“其次,是在技巧上意味着

稳妥和成熟,整体风格的无缺陷”“老在修辞上表现为自然平淡的特点”从内容和风格两个方面进行论述,论

点明晰,结构清晰严谨。

②论证方法多样。材料一综合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论证有力。如举例论

证“如纪的评陆游《暖甚去绵衣》,谁道江南春有寒,句,有字欠老”:引用论证"龚贤《赠剩上人系中》诗云……”,

对比论证“……反之,当诗歌的艺术表现出现局部的不完满时……

③论证语言准确严谨,如“通常”“尤指”是副词,“与其说……还不如说……”是关联词,这些词句用语严谨。

七.(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首先,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汉朝人所

谓的文学是指学术,特别是儒学,《史记》中“赵维、王减等以文学为公卿”,所说的文学显然是指学术。

到了南朝,文学有了新的独立于学术的地位,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

笔之分,刘勰《文心雕龙》言:“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梁元帝萧绎对

文笔之分有进一步说明:“至如不便为诗如阎篡,善为章奏如伯松,若此之流,泛洞之笔,吟咏风谣,流

连哀思者,谓之文。”萧绎所说的文笔之别已不限于有韵无韵,而强调了文之抒发感情以情动人的特点,

并且更广泛地注重语言的形式美,他所说的“文”已接近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了。

其次,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了比较明

确的认识。文体辨析可以上溯至《汉书•艺文志》,更为明晰而自觉的文体辨析则始自曹丕的《典论•论文》,

他将文体分为四科,并指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谏尚实,诗赋欲丽。《文赋》进一步

将文体分为十类,对每一类的特点也有所论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将诗和赋分成两类,并指出“诗缘情而

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特点。到了南朝,文体辨析更加深入、系统。《文心雕龙》和《文选》对文体的区

分更系统,讨论更深入。《文心雕龙》上篇的主要篇幅讨论文体,分三十多类。其《序志》说:“原始以表

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对每种文体都追溯其起源,叙述其演变,说明其名称的意

义,并举例加以评论。《文选》是按文体编成的一部文学总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