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1页
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2页
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3页
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4页
服装设计专业建设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一、学校办学状况分析2(一)学院概况2(二)办学成效2(三)存在主要问题7(四)学校办学的总体目标及主要措施8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建设目标11(一)项目建设总体目标11(二)项目建设在学校特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12(三)项目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互作用分析12三、专业建设内容13(一)建设目标13(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8四、项目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21(一)表4.1实验实训设备费22(二)表4.2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安排表23(三)表4.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23(四)表4.4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24五、项目组织实施及进度安排24(一)建设服装设计专业为重点专业的实施内容24(二)建设服装设计专业为

2、重点专业的进度安排27六、项目改革举措与保障措施28(一)组织保障28(二)制度保障29(三)资金保障30一、学校办学状况分析(一)学院概况广西城市职业学院成立于2005年3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备案,由广西成城教育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创办的具有独立颁发国家承认学历文凭资格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民办高职院校。学院实行院、分院两级管理体制。设有经济技术分院、机电工程分院、管理科学分院、人文科学分院、外国语分院5个分院,开设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服装设计、航空服务、新闻采编与制作等48个专业。学院面向广西、海南等地区招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8018人。学院占地

3、58.948万平方米(合:883.78亩),建筑面积24.4980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 14.85万平方米;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及附属用房占地面积为6.3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996.53万元,教学用计算机1805台;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5个,校外实训基地150个;图书馆藏书96万册;建有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和室内综合体育馆各1个,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学院现有教师总数843人,生师比11.54:1,其中专任教师451人,校内兼课教师98人,校外兼职教师161人,校外兼课教师13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95人,占21.06%。师资队伍结构相对稳定、专兼职教师优势

4、互补,保障了教学的需要。(二)办学成效1、坚持依法办学,办学目标明确我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坚持依法办学,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开放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紧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引发的人才需求结构变化,以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促进区域产业发展为己任,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的办学理念,致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科技精神和人文精神相糅合的、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把学院建设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欢迎的民办高职院校。 2、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办学成果显著 学院切实加强内涵建设和质量管

5、理,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成果,现有区级特色专业1个,区级示范性建设实训基地1个,区级教学成果奖1项,区级立项课题16项。同时,在发展过程中获得了多项荣誉:2010年12月我院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2011年7月,我院被评为“第三批自治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2012年荣获“全区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2年3月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示范性标准化学生公寓”,2012年3月荣获“广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突出贡献奖”,2013年2月荣获“自治区安全文明校园”称号。3、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几年来,学院加强专任教师建设,健全教师管理制度,提高教师待遇,

6、建校以来,学院给教师发放服装补贴,鼓励教师以职业的风采走上讲台;实施“安居乐业工程”,对于经济困难的职工,由学院担保抵押贷款,并拨款2000多万元补贴教职工集资建房;采取支付50%学费的方式支持教师参加学历、学位进修;采取由学院出资或奖励的方式鼓励教师发表科研论文或出版书籍,积极申报相关专业职称,改善教师职称结构,真正做到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在教师培养方面,实施“以老带新工程”,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业务水平;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锻炼,参加岗位培训、专业技能考核和从业资格考试等,较大的提高了教师的技能水平,制定了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与管理办法,

7、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拔和培养了40名专业带头人和50名骨干教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教学团队。到目前为止,学院专任教师中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95人,中级职称88人,55人获得硕士以上学位,75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学院不断拓展师资队伍来源,通过从其他高职院校、行业、企业一线等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或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来学院兼课或兼职,有效地改善了学院教师队伍的结构,形成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教学团队。目前,学院已经聘请教授、专家、技术骨干人员、管理人员及能工巧匠共294人,其中高级职称60人,占20.4 %。4、加强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条件学院以培养学生应用

8、技术和职业技能为目的,以改善实训条件、提高效率、强化管理为核心,以行业技术发展与社会发展水平为标准,营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形成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校内实训基地,已建成了客房餐饮综合实训基地、服装工艺室、物流实训基地、汽车综合实训基地、中外文化体验厅等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5个共110间实训室。同时,针对不同专业对人才的不同需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先后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旅行社、广西红林大酒店等150家企业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关系,聘请企业、行业技术人员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为学生创造了真实的职业岗位环境,满足实践教学的要求。5、大力推行

9、适行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性强的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体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依托学院现有教学条件,多个专业推行“学训交替”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工作岗位体验-技能训练-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顶岗实习”的教学过程。如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室事务实训等课程积极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这些课程的教学模式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带动了其它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6、教育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办学特色显著(1)建立大学生创业园,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学院努力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

10、的氛围,让学生树立“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富”的意识,努力为学生打造创业平台。2006年成立大学生创业园,制定大学生创业管理办法,拨专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会,为具有创业意识、具备创业激情与勇气、综合素质较强的优秀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资金支持,引导他们走上科学、务实的自主创业之路,成为真正的创业精英。(2)结合专业,建设积极向上的技能型校园我院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专业教学与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努力使素质教育贯穿全过程、全方位。设立科技、文化、艺术系列讲座,邀请社会名家、企业专家,其他院校专家教授来校讲座和做报告,使校园文化和社会、企业文化交流。通过各学生

11、社团组织“汽车销售大赛”“校内作品展”、“营销策划竞赛”“计算机拆装大赛”等活动,拓展学生素质,提升就业竞争能力。支持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大赛,展现了学校的教育质量,也锻炼了教师和学生。几年来学生在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得多项奖项。 2009年-2013年学院在各项教学比赛中获奖情况表序号年份比赛项目获奖情况12009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广西赛区)二等奖一组三等奖一组22009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西赛区)二等奖一组三等奖两组32010年广西首届大学生建筑结构设计大赛一等奖一组二等奖两组42010年第四届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一组三等奖四组52011年第二届广西高职院校汽车技能大赛三

12、等奖一组6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第五届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广西赛区)三等奖五组7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项目广西选拔赛 园林园艺组三等奖一组82012年全国大学生数模竞赛(广西赛区 )二等奖一组三等奖四组9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项目广西选拔赛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二等奖一组10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项目广西选拔赛汽车营销项目三等奖一组(3)校园人文景观与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实现和谐发展办学我院校园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特色鲜明,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实训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实现美化校园和教书育人的双重目的。学院自主设计建设了一系列富含智慧与哲思的校园文化景

13、观,如“文化百家林”、“飞龙在天”、“逐羊园”等人文景观。其中“文化百家林”获得了教育部颁发的“2008年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三等奖、自治区教育厅颁发的广西特等奖。学院在投入建设实训基地时除考虑到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外还考虑到实训基地功能的延伸,如我旅游管理及酒店管理专业的室外实训基地“飞龙在天”景区(占地面积达6695平方米),将中国丰富的历史、地理、人文文化融入到基地环境中,除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导游实训条件外,还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开拓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修养和客观的心智;“逐羊园”景区,占地18.27万平方米,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摄影摄像技术、园林技术

14、、园艺技术等专业的多功能综合实训基地。学院通过校园文化与实训基地有机结合,实现学生校内实训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实现和谐发展办学。学院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院师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和谐共融与完美结合,优美的校园环境,也为师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三)存在主要问题几年来,学院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大进展,改革步伐不断加快,整合校内外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提高。但是,与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迫切需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问题是:一是高职教育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由于

15、办学时间较短,教学经验和管理经验欠缺,高职教育的理念虽有明显转变,但在认识的深度、广度尚有差距,内涵建设、教学改革还不够深入,成果不够多。二是还需加强师资的培养和引进。经过几年的努力,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较明显的成绩,但作为一所刚创办八年的民办高职院校,年轻教师多,专任教师结构不够合理,“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有待进一步优化提高。三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深化。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校企合作育人的机制尚未完善,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方面还需探讨和充实。(四)学校办学的总体目标及主要措施1、总体目标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条件完善,水平较高,特色鲜明。实现 “十二·五”规划建设50个专业,

16、在校生数达12000人。学院以校园文化建设提升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改善育人环境,初步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依托专业建设带动学院产业发展,提高办学效益;重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同时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创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扩大,形成“专业-技能-创业”的特色办学格局,把学院建设成为有较高知名度和较大影响力、业绩一流的综合型民办高等职业院校。通过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注重重点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优秀教学团队,优化师资人才梯队,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提升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继续加大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力度,重点建设专业的实验实训设施达到区内一流水平,使学校的总体

17、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全区高职院校领先地位。2、主要措施(1)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启动机制、运行机制与模式、评价机制建设,进一步拓展校企合作领域,推进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融进、融合为突破点,把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具化落实到专业建设中。各专业根据各自的特点,建设并形成稳定、有效、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成为区域内校企合作的示范。每个专业(专业群)与2个以上实力较强的企业或相应行业部门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建有2个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重点专业要与行业企业共建1个高水平、综合性校内实训基地。专任教师3年内保证1个月以上的专业实践时间,每位专任教师至少要有1个以上稳定的行业或

18、企业联系点。各分院每年至少有一项校企合作的研发项目,为行业企业培训年均不少于2期。(2)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以培养区域经济紧缺人才为目标,主动适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泛北部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重点建设汽车检测与维修、酒店管理、物流管理、航空服务、服装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管理等十个专业及专业群,使专业建设理念先进、校企合作紧密、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就业率高。(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十个重点建设专业为基础,进一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不同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工学结合特点,各专业分别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按照“拟

19、岗学习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实施主线,将职业能力培养岗位化,构建与基于工作过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使毕业生“双证率”达到97%以上。酒店管理专业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创新校企共建、共管、共育的人才培养方法与模式。服装设计专业创新并不断探索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培养的专业人才更适合社会需求。(4)课程建设与改革坚持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和研究,找准课程建设中工学结合的融合点,积极推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双证书” 融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十个重点专业及专业群构建突出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紧密衔

20、接的全新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并带动其它主干课程或专业群平台课程建设。(5)“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优化“双师”教师结构,提升“双师”教师素质。通过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聘用和重点培养,增加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教师比例,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等途径,促进“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6)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建设按照职业岗位(群)对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在对原有25个校内实训基地基础上,新建5个具有仿真性工作环境、真实工作任务、真实工作流程的实训室或实训中心,使校内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性教学环节

21、的比例达到80% 。拓展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个,使毕业生顶岗实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要求,改革创新实训、实习管理体制,完善和实施实训、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为提升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比例提供软件保障。(7)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为适应校企合作建设、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改革教学管理体制,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在现有的职业资格标准的基础上,吸收行业企业参与制定课程标准、职业岗位(群)技能训练标准和各个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实施基于教学与生产过程相结合的以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学籍管理制度,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

22、组织模式;与行业企业一起,创新学生生产性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运行管理体制与机制,制定顶岗实习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运行管理制度、考核鉴定和顶岗实习结果评价制度,加强对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各环节的质量监控;推行行业企业参与的学生学习成绩考核模式和考核管理制度,以行业企业的技术要求为主建立专业技能考核标准,加大行业企业在顶岗实习考核评价中的权重,将专业理论知识考核与生产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校内成绩考核与校外企业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强化专业技能培养;本着校内评价和校外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行业企业参与,就业水平、行业企业满意度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核心指标的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全面实施教学质量监

23、控和评价制度。(8)提升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学院开展社会服务工作已初见成效,我院将继续以拓宽服务形式、提高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着眼点,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充分挖掘自身资源,与企业加深交流,双方共同组建产学合作团队,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技工作的紧密联系;学院参与企业管理流程再造,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引进,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为企业提供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咨询、培训,在人才培养、技能培训、项目开发、资格鉴定、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谋发展,在为社会服务中加快学院发展。二、服装设计专业项目建设目标(一)项目建设总体目标构建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

24、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服装设计专业"学做导"交互式课程体系;打造“教师+技师”双师型创新团队;组建先进设备的服装工作室,与企业共建“工学结合、学做合一”合作生产性实习基地;同时充分利用我院服装设计专业的优势,整合表演专业、电脑艺术设计等艺术设计专业的力量,根据服装专业对人才的需求,构建艺术加技术的专业建设格局,形成服装设计为主体的专业特色,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服装设计、工艺、营销方面的复合型技能人才。经过几年建设,把服装设计专业建成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的一流专业,在中西部地区起到带动和辐射效应。(二)项目建设在学校特色发展中的作用分析建设重点专业是创建特色办

25、学的重要突破口,是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最佳结合点,是学校谋求跨越发展的有效“助跑器”,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一批高水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教育质量的教学团队。(三)项目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相互作用分析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特色专业建设的相互作用通过服装设计重点专业的建设,形成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规范的课程标准,提升师资水平,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切实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以服装设计专业为示范专业,带动其它专业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

26、革,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2、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对教学质量的作用服装设计专业进行了大胆的教学改革,形成了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载体,深化课程改革,初步形成“岗位技能实训+职业素质培养”双实训教学模式,创新并不断探索校内工学交替、校外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针对这一成效,先带动同类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构造系统化的教学体系,再带动其它专业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内容建设,全面提高整体专业建设,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3、师资队伍建与学生素质养成的相互作用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最终要靠教

27、师来具体实现。他们教学思想和学术水平的高下,知识面的深度、广度、眼界、治学的作风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甚至会影响到学生的未来。必须要有一批事业心强,教学、科研水平高的队伍才能促进专业建设,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服装设计专业理论创新性强,实践性突出,因而要不断的创造有利条件,选派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到先进地区进修学习,提高教学水平和职业技能,将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带回学校;同时定期安排中青年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先进服装企业顶岗锻炼,使教师了解自己所从事服装专业目前设计、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讲解生产中的新技术、新工艺及流行趋势。服装设

28、计教师在传授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给学生提供各种参与职业实践活动,通过抓好专业课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组织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或设计大赛,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做好毕业生的实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锻炼机会全面推进学生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三、专业建设内容(一)建设目标通过重点专业建设,形成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特色专业建设思路与人才培养方案,建成一批高水平、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教育质量的教学团队;完善并建成适合“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一整套科学的教学资源;建设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能力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平台。1.教学团队建设2013年内再选拔1名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开始培

29、养;2013年至2014年继续实施教师深入生产一线制度,安排4到6名青年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力争90%专业教师考取职业资格证书;2013年下半年通过校企合作,岗位互聘,引进2名来自行业、企业的主管经理、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选派1名专业教师到全国服装专业建设有突出特点的高等院校进行学习,2014年上半年制订教师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考评体系,形成有利于教学团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2.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013年年初继续加大实验室对外服务力度,改革实验室对外服务管理制度;2013年上半年新建现代加工技术实训室;2013年下半年扩建服装加工车间,引进先进的专业设备,完善实习实训设施。3.校外

30、实习基地建设2013年下半年再与2家企业签定顶岗实习协议,2013年新增和调整2个校外实习基地; 2013年下半年筹建“厂中校”,扩大与企业、工厂的合作规模,新开发1个实习实训基地。4.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模式改革2013年上半年至2014年继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体制改革,再与2家以上国内知名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着力推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以优质核心课程为载体,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将2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按“教、学、做”一体化要求实施教学。5.课程体系改革及教材建设2013年上半年与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建立更适应企业需求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服装设计

31、专业课程体系,并且制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及考核标准。让企业真正参与课程标准的制定,把课程评价标准与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统一起来,实现学校教学内容和企业技术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同时启动校企共同开发教材建设项目,确定编写计划,并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2013下半年整理汇总,进行讨论,征求专家意见,确定编写目标,组织教师及校外工程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始编写教材;2014年上半年完成1门优质核心课程的一体化教材和1门一体化特色实训教材的编写工作。6.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设2013年下半年建立就业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是正确

32、认识的科学性、合理性、准确性,增强社会的认可度。(二)具体建设内容1.转变人才培养方式,真正实现校企对接在校企合作中,构建符合企业、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吸引产业、企业和用人部门共同研究课程计划、制订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教学内容,转变人才培养方式,推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1:1的教学时数基础上,开拓学生深入企业认识实习,顶岗实践和生产流程上的有效空间。并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工作流程等传送到课堂,使企业兼职教师在生产工作现场直接开展专业教学,真正实现校企联合教学。如,设计教师与纸样结构教师共同参与,前期的设计创意过程由设计教师主讲,后期的服装款式结构分解、

33、纸样制作、制作坯样到缝制样衣由结构工艺教师完成,实行协同教学,完全按照服装企业的设计流程进行课堂教学组织。以服装典型产品的生产为主线,进行系统性规划,实施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互融,让学生在导师的系统规划下和师傅的指导下完成产品的设计、制版、缝制加工,培养学生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完成加工合格产品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素质。2.探索系统培养,加强课程内容创新探索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机制和形式,继续做好普高生和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并充分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的契机,加大招生规模,探索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通道。继续探索培养目标和规格

34、的衔接、探索课程和教学内容的衔接、探索教学模式的衔接、探索招生制度的改革。教学内容改革上立足学生实际和本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根据企业对人才、对专业的实际需求状况,设置大量没有接触或者有所涉及但并没有深入的课程和内容,以顺应社会对服装技能设计人才的要求。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上随时根据服装设计行业的新动态、新发展以及社会对设计人才的新要求予以调整和改善。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加强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引进或培养高职称(教授)、高学历(博士)的专业人才,同时聘请具有行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制订教师培训制度,通过对新教师进行岗位实践技能培训。选派教师到重点院校进

35、修、参与教学与科研任务,到国内知名服装企业实践锻炼,培养为骨干教师。为骨干专业教师提供条件到国内最先进的院校及国内大型服装企业进修培训,对外谋求校外服装技术能手、专家,引进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鼓励教师参加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考核,获得相应的工程师资格;依托服装、纺织行业优势,到服装企业进行实践技能培训。要重视教师互相之间的教学交流和学习。开发老师的教学潜能,拓宽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主动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努力为学生服务。在教学手段上,开展网络互动教学。建立包括电子档案、素材资源、重点教程、案例讨论、在线实验、在线答疑等模块在内的远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网络教学互动和教育资源的网络共享。有效

36、地利用现有开放的校园网资源,教师可在网上查询资料,进行最广泛的经验交流,随时了解服装设计领域的最新动态。同时利用网络创建学术交流平台,进行学习辅导和信息交流。4.拓展“校中厂”实训基地,加强实践育人在已有的服装生产的基础上,引进先进设备,与企业共同对校内实训基地进行改造,与高层次服装企业单位共同建立服装实习、实训基地,带动专业进一步发展。通过新建与增建服装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充分接触企业,了解技术和企业的发展,适应就业需求。建设实习就业紧密型校外基地,纵向上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创新能力,可适应日后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横向上与教学与市场发展、岗位实际环境、学生成才

37、志向相符合,为学生将来就业、创业,适岗竞争打下扎实的基础。5.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改革在行业的直接参与和指导下,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控制系统。跟踪、建立毕业生信息档案。以校园信息crp系统为平台,建立就业(用人)单位、行业协会、学生及其家长、研究机构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每年对企业人才质量的评价意见、反馈材料,以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创业成效等作为衡量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等各项指标,进行统计研讨,为教学质量管理、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调整创新、企业最新需求等提供坚强保障。对毕业生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

38、。通过对教育教学活动和职业发展信息化管理,分析学生(毕业生)、教师、管理人员等有关学习(培训)、教学、工作等方面的信息,为教学质量管理、招考办法改革、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办学成本核算、制度设计等提供科学依据。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毕业生反馈制度毕业生向学校汇报就业信息,対就业质量进行评价。教师抽查制度教师及时了解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不足和薄弱环节。企业评价制度企业对学生职业素养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工作能力、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行业协会和研究机构调研制度利用行业协会和相关研究机构进行调研,了解学生毕业工作的整体情况,对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素质进行评价。

39、学校长期跟踪制度对于毕业就业人员毕业后至少五年的发展轨迹进行持续追踪,不断了解其就业率、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的变化。(三)项目可行性分析服装设计建设的基本职能,首要是为中国服装事业的发展提供教育支持。服装教育的发展事关人的现代化问题,是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保证,在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以一种科学的理念为基础大力发展服装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一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服装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不管是传统服装制作还是服装设计方面的人才人才的需求都在逐年增加。这也是各个大学开设服装设计专业主要考虑的目标之一。在当前的需求形势下我院校级重点专业服装设计专业按照自治区级

40、优势专业建设是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1、适应广西服装产业发展战略需要广西正在着手建设北部湾出版传媒基地。北部湾出版传媒基地起步阶段将设置:数字出版中心、动漫创意影视制作、现代印刷包装产业、传统民族服装设计等四个功能区,将急需大量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未来的发展重点, 当今世界,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现实。要取得跨文化交流的胜利果实,跨文化传媒人才是重要保障。近几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正式建立与发展,中国与东盟服装合作与日俱增,对既掌握东盟国家语言又有服装领域专业技能的人才更是急需。2、满足广西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由于之前服装市场化程度

41、低导致人才储备严重不足,随着改革日益深入,中国服装业在几乎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推向了市场。专业的经营型人才和策划人才立刻出现人才空缺。未来网络对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很大,而此类人才缺口较大,未来两年将会供不应求。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使得广西高职类服装设计专业具备广泛的就业空间。3、专兼结合,富有实力的专业教学团队我院服装设计专业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职教师10名,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2人,中级职称3人,具有高级工、技师、工程师等职称的教师2人,8名教师有企业工作经验,其中既有拥有长期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也有长期工作在实训中心,为实训室中心建设作出贡献的教师,以及利用业余时间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教师。

42、从行业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3人。4、构建功能齐全的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做强做优,强化专业特色效应服装设计专业紧跟服装行业的人才需求,积极筹建服装实训中心,把该实训中心建设成既适应教学实践需要,又适应未来多类媒体数字化发展的需要。2007年以来我院在实训中心建设上平均每年投入 60万元以上,完善了实训中心基础设施,各专业实训室初步形成了规模,并在实践教学中发挥了作用。服装实训中心现有设施设备:(1)2007到2012年学院为服装专业配备了两个专业画室用于素描、色彩服装画技法等基础课程,3个多媒体教室有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服装缝纫机实训中心配备缝纫机40台,服装制版室、服装陈列室、服装表演化妆室

43、等,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保障。(2)2010年学院创办了意合情长影楼做为实训中心,重在拓展实践教学的空间及领域,强化人才培养功能,加大学生的实践环节,亦着力于倡导理论联系实际、学用结合、勤于思考的扎实学风,打造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的教学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开设形像与礼仪、市场营销、化妆与造型、时装摄影等实训环节,提高服装设计专业学生技能上的提升。5、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服装设计专业高度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完善,在我院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整改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以加强实训中心内涵建设为重点,进一步构建和完善实践教学

44、体系”,要求建立以职业技能、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素质相结合的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建立以“三个训练”(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综合能力训练)、“四个环节”(课程实验和实训、综合实训、实习、毕业设计)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的质量保障体系。同时,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管理职能,构建全校统一协调,学院、分院二级管理的实践教学管理服务体系。修订教师教学工作的考核办法,对教师实践教学工作给与倾斜。在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材和教学方式方面的改革措施和成效。6、服装设计专业毕业生符合社会需求,就业前景大好,办出专业优势 服装设计专业自开设以来已培养队多名合格的应用型服装设计

45、人才,共2届毕业生,近三年一次就业率分别是98%、100%,专业发展趋势整体良好。服装设计专业自开设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扎实的服装实践基本功的同时,注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的文化特色,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服装设计人才。一个个优秀的毕业生的成才得益于服装设计专业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理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注重拓展学生综合能力和纵深能力,并给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媒体实习基地,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跨媒体实习锻炼。学生经过系统的课堂理论学习与校外的媒体实践之后,在就业中总体表现良好,广受就业单位好评。四、项目资金预算及主要用途根据教育厅教育厅关于实施广西民办高校重点专业建设项目的通知(桂教规划

46、201314号)等文件精神,遵循“院校为主、教育厅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原则,在教育厅投入50万元基础上,学院自筹10万元,学院承诺配套经费足额、及时到位,总计预算投入60万元。教育厅投入50万元资金预计主要用于购买实验实训设备、师资培养、教学改革及科研等全部于2013年12月前安排完成,自筹经费于2014年12月前用于实验实训设备检修、科研课题结题等。(一)表4.1实验实训设备费  设备名称 推荐品牌/型号/规格 价格(元) 件数 总计(元) 用途1超高速平缝机(电脑)中捷中国中捷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44001566,

47、000样衣制作2cad打板大师40,000140,000制版3高速四线包缝机(直驱)370027400锁边4电脑人字车17,000117,000样衣制作4高速三线包缝机(密边)中捷650016500锁密边6圆头锁眼机中捷64,000164,000样衣制作7电脑绣花机(2头)45,000145,000绣花8直驱小方头坎车中捷850018500工艺制作9直驱裤耳机中捷900019000工艺制作10普通埋夹机中捷850018500工艺制作11蒸汽挂烫机美的ycj1214002800整烫12女式立体裁剪专用上肢半身人体模型30个,(s号10个,m号35个,l号10个)pgm650301,9500设计制

48、作13童体立体裁剪专用人体模型(半体)pgm4502900设计制作14童体立体裁剪专用人体模型全体pgm2,00012,000设计制作15多媒体工作室多媒体教学设备9,00019,000教学16梳妆台 15901015,900教学总计   320,000 (二)表4.2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安排表师资队伍建设经费安排表序号负责人组员事项时间段经费(单位:元)备注1秦利红韦永容、胡皓月提交专业发展规划2013.5-6100002翁自珍秦利红韦永容院校专业技术交流2013.72014.8100003秦利红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修订教学计划2013.7-810000

49、4秦利红企业进修2013.8-9200005翁自珍企业进修2014.8-9200006秦利红张沙沙、韦永容、胡皓月申报专业科研课题一项2013.11-2014.12300007小计100000(三)表4.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序号负责人组员事项时间段经费(单位:元)备注1翁自珍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研究2013.2-3100002秦利红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论证“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2013.3-4100003翁自珍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制定2014级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13、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2013.4-5100

50、004秦利红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开展系统化课程体系课题研究2013.3-2014-12300005翁自珍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制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2013.9-12100006秦利红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研讨2013.11-2014.3200007小计90000(四)表4.4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序号负责人组员事项时间段经费(单位:元)备注1翁自珍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制定技术服务实施方案2013.2100002秦利红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开展职业培训2013.3-2014.12400003翁自珍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乡镇开展服

51、装类应用服务2013.6-102014.6-10100004秦利红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崇左啟立服装厂联合培养2013.7-92014.7-9200005翁自珍韦永容、胡皓月、张沙沙与南宁高华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对接交流2013.910000小计90000五、项目组织实施及进度安排(一)建设服装设计专业为重点专业的实施内容本项目预计投入经费60万元。其中,30万元用于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建设,10万元用于师资队伍建设,1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内容改革,10万元用于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建设。1、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1校内实训室建设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训室建设,提高实训质量和实训

52、室利用率;增加虚拟实训项目;为校内外各类服装设计、服装工艺与制版等提供服务。建设内容:2013年12月前,设备到位,完成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提交验收报告;制定实训教学计划,按计划开展实训,提交实训记录、实验报告;满足30人同时实训,每年开出400学时以上的实训课程。1.2校外实训室建设 预期目标:完善校内外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强化实践教学管理,加强指导教师培养,新建校外实训基地2个。建设要点:2013年12月前,完成新建服装设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2个,总数达到4个;与校外实习基地签订协议,满足教学需要;开发实践教学网络管理系统,强化实践教学管理,提交系统论证报告、系统设计报告和验收报告;20

53、13年12月前,安排2名教师到教育部师资培训基地培训或参加设备应用技术培训,提交培训总结及证书;2014年1月前,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指导教师开展教研活动2次,形成活动记录。2、师资队伍建设预期目标: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带领团队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整合教学资源,引领专业建设与发展。培养3名骨干教师,发挥教学、科研骨干作用,组织引领课程建设。培养3名“双师”素质教师。增聘兼职教师3人,兼职教师队伍达到5人,其中行业企业技术专家1人。建设要求:2013年5月至6月,专业带头人提出专业发展思路,形成专业发展规划;2013年7月,专业带头人到全国各地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地区学习人才模式创新、

54、课程体系建设等先进经验,提交学习总结成果等材料;2013年8月至9月期间,安排专业带头人到与服装厂、服装设计公司等企业实践锻炼2个月,提交实践锻炼工作总结及成果材料;2013年8月,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课程标准的制订和教学改革工作,提交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资料;2013年12月前担任本专业1本工学结合特色教材主编或在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篇,提交教材或论文等成果材料。3、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预期目标: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探索“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内容:2013年2月至3月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题研究,提交申报书、研究成

55、果等资料;2013年3月至4月根据调研,论证“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论证报告; 2013年4月至5月,实施“校企深度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制定2014级服装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2013、2012级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5月至8月,开展系统化课程体系课题研究,提交申报书、职业岗位任务与能力分析报告、毕业生就业能力分析报告等资料;2013年9月,制定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对应的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10月,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建设研讨,形成研讨记录;2013年12月,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提交课程体系成果材料。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预期目标:制定服务规划,开展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实现1项成果转化;在培养学生等方面开展对口支援工作;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对口交流工作。建设要点:2013年2月,制定技术服务实施方案;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开展职业培训120人次以上、职业资格鉴定80人次,提交培训计划、培训名册、职业资格鉴定名册等资料;2013年6月至10月,安排教师至少10人次为5个乡镇开展服装类应用服务;2013年7月至9月,与崇左啟立服装厂联合培养40名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