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济南市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 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 dna是遗传物质 rna是遗传物质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 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 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s型细菌的性状是由dna决定的,在转化过程中,s型细菌的dna可能进入了r型细菌的细胞,a正确。考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 在噬菌体

2、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细菌b. 氨基酸原料和酶来自噬菌体c. 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酶来自噬菌体d. 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酶来自细菌【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合成,而dna复制和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所需的原料、能量、酶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所以a正确。b、c、d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3. 如下图甲、乙为两种不同的病毒,经人工重建形成“杂种病毒丙”,用丙病

3、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a、b、c、d中的 (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重组病毒”丙的组成是甲病毒的蛋白质外壳和乙病毒的rna,又知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外壳,因此重组病毒丙的遗传物质是乙病毒的rna,丙病毒的子代的蛋白质外壳是由乙病毒的rna控制合成的,应与乙病毒的蛋白质外壳相同,丙病毒的子代的rna由乙病毒的rna复制而来,与乙病毒的rna相同。所以丙病毒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产生的新一代病毒与乙病毒相同,故选d。【点睛】此题知识点的核心是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而不是蛋白质外壳,丙病毒的子代的蛋白质外

4、壳由乙病毒的rna控制合成的,此题往往选成b选项。4. 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每个dna分子都含有四种脱氧核苷酸b. 每个dna分子中,碱基数=磷酸数=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c. 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d. 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若含有30个胞嘧啶,就一定会同时含有30个鸟嘌呤【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dna基本单位为四种脱氧核苷酸, a正确。一个脱氧核苷酸含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碱基,b正确。dna单链末端的脱氧核糖才与一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相连,中间的都与两个磷酸连接,c错。双链dna分子碱基互补配对,碱基数目:a=t

5、,c=g,d正确。考点:本题基础dna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5. 某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t)/(g+c)碱基比率为0.3,那么,在整个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为 ( )a. 1:1:1:1 b. 1:1:1.5:1.5c. 1.5:1.5:5:5 d. 5:5:1.5:1.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配对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一条链、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以及转录形成的rna相对应碱基之和的比值均相等。在双链dna分子中,a=t,g=c因为双链dna分子一条链上的(a+t):(g+c)=03,且a=t,g=

6、c,则整个dna分子中(a+t):(g+c)=03=3:10,所以a:t:g:c=15:15:5:5。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dna分子中的碱基计算的常用方法(1)互补的两个碱基数量相等,即at,cg。(2)任意两个不互补的碱基数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50%,即嘌呤之和嘧啶之和总碱基数×50%,agtcactg(atcg)×50%,1。(3)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的和等于另一条链中这两种碱基的和,即a1t1a2t2,g1c1g2c2(1、2分别代表dna分子的两条链,下同)。(4)一条链中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占该单链碱基数的比例等于dna分子两条链中这两种碱基数

7、量之和占总碱基数的比例,即,。(5)一条链中两种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另一条链中该比值互为倒数,即若一条链中(或)k,则另一条链中(或)。6. 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是 ( )a.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b. 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c.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d.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印证【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摩尔根将该果蝇和红眼雌果蝇交配,f1全为红眼从这一实验他们推断,白眼基因是隐性的,亲代白眼雄果蝇是隐性纯合子,红眼雌果蝇是显性纯合子。f1代的红眼果蝇相互交配产生f2代,f2代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是3:1,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所不同的是白眼性状的表现总是与性别相联系。于是,摩尔根

8、等推论,眼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的,红眼是w,白眼是w。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提出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萨顿蝗虫细胞观察实验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b错误;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c正确;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不属于实验证据,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7. 祭祖是我国民间的风俗。在一起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其体细胞中碱基排列顺序最相似的dna为 ( )a. 线粒体中的dnab. 常染色体上的dnac. y染色体上的d

9、nad. x染色体上的dna【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同一祖先的亲縁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y染色体只能由男的传给男的,而x染色体有50%的概率相同,常染色体的变化太大,故c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 某dna分子的两条链均带有同位素15n标记,在含有14n核苷酸的试管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复制2次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 ( )a. 1/2 b. 1/3 c. 1/6 d. 1/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dna复制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d

10、na复制出两条dna根据dna分子复制的过程和结果,复制2次后,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是22=4个,由于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故不管复制多少次,子代中始终有2个dna分子含有亲代链,故经2次复制后,试管中带有同位素15n标记的dna分子占2/4=1/2,故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dna分子的复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9. 遗传密码通常是指( )a. d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b. 核糖体上决定氨基酸的碱基序列c. 信使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d. 转运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不同碱基序列【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遗传密码是指信使rn

11、a上三个相邻的碱基,故c正确。dna上携带的是遗传信息但不是遗传密码,故a错误。核糖体上不决定氨基酸序列,故b错误。转运rna是运载氨基酸的,故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表达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10. 基因转录时,不可能进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 )dnarnaa腺嘌呤胸腺嘧啶b鸟嘌呤胞嘧啶c腺嘌呤尿嘧啶d胸腺嘧啶腺嘌呤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为:a-u、t-a、c-g、g-c,而胸腺嘧啶是dna特有的碱基,rna中不含有胸腺嘧啶(t),故选a。

12、11. 排列在dna分子外侧,组成分子基本“骨架”的成分是 ( )a. 脱氧核糖和碱基 b. 脱氧核糖和磷酸c. 碱基和磷酸 d. 全是脱氧核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dna分子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其中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双链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c与g配对),故b符合题意。【考点定位】本题考查dna的结构的有关知识【名师点睛】理清脉络,弄清组成dna分子的相关知识.12. 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13、 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b. 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c. 图甲所示过程为图乙中的过程d. 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甲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转录和翻译,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能边转录边翻译;图乙中是dna复制、是转录过程、是翻译过程、是rna的复制,是逆转录过程解:a、甲图中,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属于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过程,而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故a错误;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所以影响基因的翻译过程,故b错误;c、图乙中是dna复制、是转录过程、是翻译过程、是

14、rna的复制,是逆转录过程,图甲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转录和翻译,为图乙中的过程,故c错误;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过程中只有a与t配对,故d正确故选:d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中心法则及其发展13. 孟德尔对遗传规律的探索经过了 ( )a. 实验假设验证结论 b. 实验分析假设结论c. 假设实验结论验证 d. 分析假说实验验证【答案】a.【考点定位】 孟德尔遗传实验【名师点睛】孟德尔提出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其研究的基本过程是:实验观察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14. 用豌豆进行遗传试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b. 自交

15、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c. 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d. 人工授粉后,应套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防止自花传粉,a正确;自交时,不能去除雌蕊和雄蕊,否则无法自交,b正确;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而不是雌蕊,c错误;人工授粉后,应套袋,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d正确。考点:单因子和双因子杂交实验15.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c.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

16、的随机结合【答案】d【解析】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以发生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可以存在相互作用,a错误;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可以表现相同,如显性纯合子和杂合子在完全显性的情况下性状表现相同,b错误;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和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c错误;df2的3:1性状分离比实现的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考点定位】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16. 马的黑色与棕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黑色马与棕色马交配的不同组合及结果如下:黑×棕1匹黑 黑×黑2匹黑 棕×棕3匹棕 黑×棕1匹黑1匹棕 根

17、据上面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b. 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c. 交配的不同组合中的黑马和棕马肯定都是纯合子d. 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判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两表现不同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或亲本杂交出现 3:1 时,比例高者为显性性状后代分离比推断法:(1)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亲本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2)若后代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一定是测交类型,即一方是杂合子,另一方为隐性纯合子;(3)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则亲本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解:a、黑

18、5;棕的后代只有1匹黑色马,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因而不能确定黑色是显性性状,棕色是隐性性状,a错误;b、四种不同杂交组合都无法确定棕色是显性性状,黑色是隐性性状,b错误;c、黑×棕1匹黑+1匹棕的杂交组合中,肯定有杂合体,c错误;d、由于后代数目少,具有偶然性,所以无法判断显隐性,也无法判断哪种马是纯合子,d正确;故选: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17. 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a. dd×dd b. dd×dd c. dd×dd d. dd×d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子代高茎与矮茎为

19、3比1,说明该杂交为f1自交后代,两亲本均为杂合。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基本遗传规律,意在考查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以及对生物基本遗传定律的理解18. 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为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为显性,这两对基因是自由组合的,则ttgg与ttgg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种类数目依次是 ( )a. 5和3 b. 6和4 c. 8和6 d. 9和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已知豌豆中高茎(t)对矮茎(t)是显性,绿豆荚(g)对黄豆荚(g)是显性,且两对基因自由组合让ttgg与ttgg杂交,先考虑tt与tt这一对基因,后代出现3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再考虑gg与gg这一对基因,

20、后代出现2种基因型和2种表现型,再将两对基因一起考虑,则后代基因型是3×2=6(种),表现型是2×2=(种),故选:b。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9. 已知一色觉正常女孩的祖母是红绿色盲,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 ( )a. 25% b. 50% c. 75% d. 10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祖母基因型为xbxb,而该祖母必然将1个xb遗传给她的父亲,所以她的父亲基因型为xby,由于y染色体是男性特有的,所以该女孩的父亲必然将xb遗传该女孩,所以该女孩一定有一

21、个xb,而该女孩是正常的,所以该女孩的基因型肯定是xbxb,所以这个女孩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可能性是100%。所以d正确。a、b、c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红绿色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0. 在下列4个遗传系谱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是由常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伴x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常染色体的隐性遗传病的特点是发病率在男女之间没有显著差异

22、解:分析选项可知,a和b选项中双亲不患病,生有患病的孩子,因此属于隐性遗传病,b选项中女患者的父亲正常,因此不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选:b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21. 牵牛花的颜色主要是由花青素决定的,如图为花青素的合成与颜色变化途径示意图,从图中不能得出的是 ( ) a. 花的颜色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b. 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c. 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环境影响d. 若基因不表达,则基因和基因不表达【答案】d【解析】由图可知,花的颜色由基因多对基因共同控制,a正确;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进而控制性状,b正确;生物性状由基因决定,也受酸

23、性、碱性等环境影响,c正确;基因不表达,是否影响基因和基因的表达,从图中不能得出,d错误。【考点定位】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名师点睛】学生对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理解不清基因与性状并不都是一对一的关系(1)一般而言,一个基因决定一种性状。(2)生物体的一种性状有时受多个基因的影响,如玉米叶绿素的形成至少与50多个不同基因有关。(3)有些基因可影响多种性状,如,基因1可影响b和c性状。(4)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因型相同,表现型可能不同,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可能相同。22. 白化病人出现白化症状的根本原因是 ( )a. 病人体内缺乏黑色素 b. 病人体内无酪氨酸c. 控制合成酪氨酸酶的

24、基因不正常 d. 长期见不到阳光所致【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23. 秃顶是常染色体显性基因b控制,但只在男性身上表现,一个非秃顶男人与一个其父为非秃顶的女人结婚,生下的男孩长大以后表现为秃顶。这个女人的基因型是 ( )a. bb或bb b. bb c. bb d. bb【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男人中只有bb是非秃顶,这个女人的父亲基因型是bb,该女人与bb的男人结婚生下一个秃顶的男孩,该男孩是bb,这个b只能来自该女人,该女人的父亲一定会给其一个b基因,故该女人的基因型是bb,故选b。a、c、d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相关

25、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4. 纯合白色球状南瓜与纯合黄色盘状南瓜相交(两对基因独立遗传),f1全为白色盘状南瓜。若f2中有纯合的白色球状南瓜380株,则杂合的白色盘状南瓜大约有多少株? ( )a. 380株 b. 760株c. 1520株 d. 3040株【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白色盘状南瓜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f1全是白色盘状南瓜,说明白色盘状为显性性状,且亲本均为纯合子(aabb×aabb),f1为双杂合子(aabb),则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色盘状(a_b_):白色球状(a_bb

26、):黄色盘状(aab_):黄色球状(aabb)=9:3:3:1,其中纯合的白色球状南瓜(aabb)占后代的1/16,有380株,因此杂合的白色盘状南瓜(a_b_b)占8/16(除aabb),有3040株。d正确。a、b、c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25. 不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发生的变异是 ( )a. 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b.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c. 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

27、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 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产生的变异有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减数分裂过程中特有的变异是基因重组,即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解: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导致基因突变,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间期都会进行dna复制,a属于;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不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b不属于;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会发生,c属于;d、在有

28、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d属于故选:b考点:基因重组及其意义;基因突变的特征;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基本类型26.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关于这种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若发生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 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定不能遗传 若发生在人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发展为癌细胞 都是外来因素影响引起的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基因突变如果发生在配子中可以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故1正确。如果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植物通过植物

29、组织培养也可以遗传,故2错误,故a、d错误。基因突变如果是在人体中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可能发展为癌细胞,故3正确,故c正确。基因突变可以是dna复制时引起的,故4错误,故b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辨析能力。27. 下列都属于基因重组的选项是 ( )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片段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大肠杆茵细胞中导人了外源基因a. b. c. d. 【答案】c【解析】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30、导致基因突变。28. 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和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 ) 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 一个染色体组应是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 一个染色体组应是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 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全部【答案】c【解析】对,一个染色体组内不含等位基因;错,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可能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或部分父方部分母方;错,配子可能含有多个染色体组;错,该植株可能是单倍体,可能是三倍体;错,由配子发育而来的生物体是单倍体,可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错,生物的

31、精细胞或卵细胞属于配子,由其发育形成的个体是单倍体。29. 如图是某种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情况示意图,则该种生物的基因型以及染色体组数可表示为 ( )a. abcd,1 b. aaaa,8 c. aabbccdd,8 d. bbbbdddd,4【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根据染色体形态和基因型判断染色体组的方法1、细胞中同种形态的染色体有几条,细胞内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2、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根据细胞的基本型确定控制每一性状的基因出现的次数,该次数就等于染色体组数解:abcd、从图形分析,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4,基因型bbbbdddd的染色体组数也为4,abc错误;d正确

32、故选:d考点: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30. 下图甲、乙表示水稻两个品种,a、a和b、b表示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18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种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2过程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 5与8,7与4过程的育种原理相同 5和8的变异都发生于有丝分裂间期 2、4、6都有基因频率的改变,但没有进化 4和7常用的方法是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8过程变异是定向的,2和5过程变异是不定向的 3过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2过程中第二次自交后代中符合需要的表现型中纯合子占3/5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12过程为

33、杂交育种,操作简便,但培育周期长,故正确;5过程的原理是基因突变,8过程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故错误;5为体细胞的基因突变,发生时间是有丝分裂间期,8为基因工程,发生时间不是间期,应为分裂期,故错误;2为自交过程,4为染色体数目加倍,6为自交过程,基因频率不变,生物不进化,故错误;4和7的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图中的ab为单倍体幼苗,故错误;8过程为基因工程,可以定向改造生物的性状,2为基因重组,5为基因突变都是不定向的,故正确;3过程为花药离体培养,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故正确;2过程为逐代自交过程,当第一次自交后代中aa占2/3,aa占1/3;第二次自交

34、后代中aa占比例为2/3×1/4=1/6,aa占比例为2/3×1/2,aa所占比例为1/3+2/3×1/4=1/2,由于aa的个体要淘汰掉,剩余的两种基因型aa:aa=3:2,因此aa占3/5,故正确。考点:本题考查育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31.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 )a. 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b. 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

35、1c. 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d. 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答案】d【解析】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雌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同型的性染色体,用x和x表示,雄雌性体细胞中含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用x和y表示;雌性只产生1种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雄性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精子,一种含有x染色体,另一种含有y染色体;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含有x和x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雌性,含有x和y染色体的受精卵发育成雄性,因此群体中的雌雄比例接近1 : 1。综上所述,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考点定位】性别决定。32. 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 (

36、 )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图中细胞还没有经过间期的复制,应为精原细胞;细胞是精子;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属于次级精母细胞;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属于初级精母细胞;是减数分裂形成的精细胞。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所以c正确。abd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精子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3. 如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 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 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

37、2,3与4d. 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细胞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此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故a错;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故b错;本图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相同,故c错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34. 在

38、胎儿出生前,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取样细胞就能检测出来的遗传病是 ( )a. 21三体综合征 b. 苯丙酮尿症c. 白化病 d. 红绿色盲【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因此患者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47条先天性愚型患儿一般是由来自母亲的不正常卵子与正常精子结合导致母方的卵原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时,第21条染色体在进入子细胞时没有分离,形成异常配子致使受精后的胎儿体细胞中有47条染色体,比正常人多出一条生殖细胞结合类型有两种可能性:22a+x和22a+y;或23a+x和21a+ya代表常染色体解:

39、a、21三体综合征是比正常人多出一条21号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正确;bcd、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和红绿色盲是单基因遗传病,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bcd错误故选:a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35. 下列是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其正确的顺序是 ( )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设计记录表格及调查要点 分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a. b. c. d. 【答案】c【解析】要开展遗传病调查,首先是确定要调查的是那种遗传病;其次是设计调查记录表格和调查要点,就是确定如何调查如何记录等;第三是要多个小组调查,获得足够大的样本,

40、否则难以确定遗传方式;最后是汇总结果,统计分析。36. 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 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一个种群c.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d.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种群是同一地域同一物种所有个体的和,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单位,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一个池塘中全部的鱼是多个种群,b错。acd正确。【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进化相关知识.37. 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 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 生殖隔离是指不

41、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d. 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虽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但仍是同一物种,b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隔离的相关知识【名师点睛】生殖隔离是指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便称为生殖隔离。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地理隔离、生态隔离、季节隔离、生理隔离、形态隔离和行为隔离等;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后,就称为受精后的生殖隔离,其中包括杂种不活、杂种不育和杂种衰败等。与

42、地理隔离对立的一种隔离,大致相当于从前所说的生理隔离。地理隔离由外因引起,而生殖隔离一般是在具有遗传差异(内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遗传隔离)。同一地点的种、亚种的隔离完全是生殖隔离,但不同地点的种、亚种在许多情况下,似乎也会很快发生这种作用。关于生殖隔离,许多人进行过讨论。斯特宾斯(g.l.stebbins,1966)作了如下的分类:(1)合子形成前的机制。(i)生态隔离:虽在同一地域,但生态地位不同。(ii)季节隔离:开花期有分离。(iii)行为性隔离(ethological isola-tion):雌雄的性习性不同。(iv)机械隔离:基于生殖器官构造的差异。(v)配子不亲和现象(gamet

43、eincompatibility):一方的配子体在另一方的生殖器官内死亡。(2)合子形成后的机制。(i)杂种死灭或弱势(hybrid inviability,hybrid weakness)。(ii)杂种不育。(iii)杂种衰败(hybrid break-down):f2以后死灭或弱势。在自然界中这些因子是重复地起着隔离作用的。生殖隔离地理隔离因生殖方面的原因使亲缘关系相近的类群间不杂交,或杂交不育,或杂交后产生不育性后代的现象。实质是不同种群内的个体,因受不同基因型控制而有不同的生殖行为及相关生殖率,故种群间的基因流动受到限制或被阻止。根据影响基因流动的障碍不同分为:外在生殖隔离。基因流动的

44、障碍是个体受精前外在的影响,包括机械隔离、行为隔离、季节隔离和配子隔离。如菊科莴苣属(latuca)的lcanadensis和lgra- minifolia,分布于美国东南部,人工杂交可育,但在自然界中,前者夏季开花而后者春季开花,得以保持两个个别的形态各异的生殖隔离种;内在生殖隔离。基因流动受到个体内部的影响。由不同群体的配子体、配子、染色体或基因间不能相互作用所致,包括不亲和性、杂种不存活、杂种不孕、杂种破落等4种隔离。如马(equus caballus)和驴(easinus)杂交,不能产可育的杂种后代。地理隔离和生态隔离都含有生殖隔离的意义。生殖隔离是隔离的重要内容,是物种演化的一个因素

45、和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在成种过程中,一般先有地理隔离,后有生殖隔离。38. 果蝇的体色灰色(g)对黑色(g)显性,在某果蝇种群中,基因型gg的个体占60,gg的个体占30,gg的个体占10,则g的基因频率是 ( )a. 75 b. 60c. 25 d. 10【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知,gg=60%,gg=30%,gg=10%,则g的基因频率=10%+1/2×30%=25%,故选c。【点睛】本题根据种群的基因型频率来计算种群的基因频率,对于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的掌握是解题的关键,方法规律如下: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隐

46、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杂合子基因型频率的一半。39. 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a.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数量增加b.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c.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表达d. 害虫发生了定向突变,增强了抵抗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害虫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解答时可以从自然选择和抗药性形成的过程方面来切入解: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首先害虫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农药时,把抗药性弱的害

47、虫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活下来的抗药性强的害虫,繁殖的后代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在使用农药时,又把抗药性弱的害虫杀死,抗药性强的害虫活下来这样经过若干代的反复选择最终活下来的害虫大多是抗药性强的害虫在使用同等剂量的农药时,就不能起到很好的杀虫作用,导致农药的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因此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减弱的原因是杀虫剂对害虫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强的害虫被保留了下来故选:a考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40. 1950年,为除去对农作物构成重大危害的兔子,澳洲使用了能引起兔子致命疾病的病毒。如图是对此后六年间兔子的致

48、死率和病毒的毒性变化调查的结果。生物学家从上面的结果中得知一种事实,即兔子因发生遗传性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以此为根据而得出结论: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协同进化了。关于兔子和病毒进化的说明中,恰当的进化原因是 ( )隔离 自然选择 突变 定向进化a. b. c. d.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兔因发生遗传的变异而对病毒产生抗性;病毒也因遗传的变异而毒性减小。在较短的期间内,兔和病毒已共同进化了”,说明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bd错误,c正确。二、简答题41. 下图是某生物减数分裂形成精子过程中的一个细胞,请回答: (1

49、)该细胞的名称是_,所处于的时期是_。 (2)图中有染色体_条,染色单体_条,dna分子_条,多脱氧核苷酸链_条。 (3)图中互为同源染色体的是_,在形成精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一定要分离进入到不同的细胞中去;染色体_可以自由组合。组合的可能性有_ 种,实际有_种。【答案】 (1). 初级精母细胞 (2).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3). 4 (4). 8 (5). 8 (6). 16 (7). 1和2 ,3和4 (8). 1和3,2和4,1和4,2和3 (9). 2 (10). 1【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示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

50、时期)。(1)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该图是形成精子过程中的一个细胞,因此该细胞为初级精母细胞。(2)该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1个dna分,每个dna分子含有2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因此,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含有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8条,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16条。(3)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因此染色体1和2、3和4属于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因此染色体1和3、1和4、2和3、2和4可以自由组合,组合的可能性有2种,即1和3、2和4或1和4、2和3,但1个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只能产生2个次级精母细胞,实际有组合类

51、型只有1种。42. 下面的左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右图是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控制基因为b与b),请据图回答:(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是gaa,gag) (1)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_;_。 (2)链碱基组成为_,链碱基组成为_。 (3)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属于_性遗传病。(4)6基因型是_,6和7婚配后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是_。 (5)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基因突变产生的一种遗传病。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的特点是_和_。【答案】 (1). 复制 (2). 转录 (3). cat (4).

52、 gua (5). 常 (6). 隐 (7). bb (8). 1/8 (9). 低频性 (10). 多害少利性【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病因,其中表示dna的复制过程,表示转录过程。乙图表示一个家族中该病的遗传系谱图,3号和4号都正常,但它们有一个患病的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据试题分析可知,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分别是复制和转录。(2)图中表示的遗传信息流动过程是转录;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上面一条链是模板链,则x链碱基组成cat,y链碱基组成为gua。(3)由于乙图系谱中9号是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女性,而其父母都正常,所

53、以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病。(4)由于10是患者,基因型为bb,则6和7的基因型都为bb,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4×1/2=1/8。(5)基因突变是dna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所以是可遗传变异。由于该病十分罕见,严重缺氧时会导致个体死亡,这表明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和多害少利性的特点。43. 研究人员对五种生物细胞中一类核酸分子的碱基组成进行化学分析,结果如下表。请回答问题: (1)被检测的这类核酸是_,判断依据是碱基中不含_。 (2)a的百分比与_的百分比大体相等、a与g之和大体等于t与c之和,这些数据成为该类分子结构中碱基遵循_的证据。 (3)不同生物四种碱基组成百分比有显著差异,这是生物具有_的物质基础。(4)如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_。(5)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6)根据如图并参考表分析: 1 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答案】 (1). dna(脱氧核糖核酸) (2). u(尿嘧啶) (3). t(胸腺嘧啶) (4). 碱基互补配对 (5). 多样性 (6). 翻译 (7). 3mrna (8). a c c c g a t t t g g c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