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站完整版_第1页
第二站完整版_第2页
第二站完整版_第3页
第二站完整版_第4页
第二站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01:1、尺泽、地机、听宫 2、脉诊 3、鼻窦压痛检查 4、洗手 1、尺泽 手太阴肺经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肘臂挛痛.直刺0.8-1.2寸,或点刺出血.地机 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等症直刺12寸。听宫 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主治耳鸣,耳聋,聤耳,聋哑,癫狂,齿痛,及神经性耳聋,中耳炎,外耳道炎。直刺0.5-1寸。2、脉诊: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先用中指定关,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

2、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称为单诊,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浮沉中取对应举按寻。3、鼻窦压痛检查各鼻窦区压痛检查法如下:(1)上颌窦:医师双手固定于病人的两耳后,将拇指分别置左右颧部向后按压。(2)额窦一手扶持病人枕部,用另一拇指或示指置于眼眶上缘内侧用力向后上方按压。(3)筛窦双手固定病人两侧耳后,双拇指分别置于鼻根部与眼内眦之间向后方按压。(4)蝶窦:因解剖位置较深,不能

3、在体表进行检查。 4、洗手:六步洗手,(消毒毛刷+肥皂水交替刷手至肘上10cm,刷3分钟,冲水,手指向上,肘向下)X3,无菌毛巾从手擦到肘,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泡手到肘上6cm5分钟,晾干。 002简述大陵,头维,气海的定位。2简述并演示虚里按法。1.大陵:腕横纹中央,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头维:当额角发际上0.5寸,头正中线旁开4.5寸。气海: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2.简述并演示虚里按法: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恻或对面;2.暴露胸部;3.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心尖横动处;4.感觉动气的强弱;5.感觉动气的至数和聚散。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

4、医生居病人之恻或对面;2.暴露胸部;3.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心尖横动处;4.感觉动气的强弱;5.感觉动气的至数和聚散。3.脊柱压痛的检查:检查脊柱压痛时,患者取端坐位,身体稍向前倾,医师用右手拇指自上而下逐个按压脊椎棘突及椎旁肌肉,了解患者有无压痛。4.演示心肺复苏:胸外按压,畅通气道,仰头举颏,人工呼吸。5.电除颤:在心室颤动和室性心动过速时是最有效的方法;首次除颤电击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放置电极在胸骨右侧第二肋间和心尖部左乳头外侧,使电极中心在腋中线上。药物除颤用利多卡因1-1.5mg/kg静脉推注.用药后30-60秒后可除颤。003:

5、攒竹,天宗,听宫,位置揉法,液波震颤检查1、攒竹 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天宗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当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上1 3折点处,听宫 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2、揉法:以指端、掌、掌根、大小鱼际、前臂尺侧、尺骨鹰嘴等位置着力于治疗部位,做环旋运动。近端带动远端,着力吸定,带动深层,压力均匀,协调有节奏,用力适中。3、液波震颤检查:当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如用手指叩击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颤(fluid thrill),或称为波动感,患者平卧,医师以一手掌面贴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以指端冲击式触诊),如有大量的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

6、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如图。此法检查腹水,需有3000至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004列缺 商阳 后溪的位置。 指鼻试验。颈椎无损伤开放气道。1、列缺 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处,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商阳 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后溪 在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五掌指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2、指鼻试验:嘱病人将前臂外旋、伸直,以示指触自己的鼻尖,先慢后快,先睁眼后闭眼,反复上述运动,称指鼻试验。指鼻实验阳性:可能为脊髓楔束受损。异常结果:

7、指鼻动作笨拙、不准确、不协调、不平稳提示小脑半球的病变以病侧上肢的共济失调为明显,睁眼和闭眼时变化不大,称为小脑性共济失调。睁眼时仅见轻微障碍,闭目时由于失去了视觉的补偿,与睁眼时有很大差别,甚至找不到自己的鼻尖提示是感觉性共济失调。需要检查的人群:有走路不稳症状的患者。3、颈椎无损伤开放气道:把病人放到坚固的平地上,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清理口咽部,有假牙松动的应取出假牙,采用仰头抬颏法,即用左手小鱼际压住患者前额,右手食指中指放在患者下颏部向上抬起。有颈部损伤畅通气道:把病人放到坚固的平地上,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清理口咽部,有假牙松动的应取出假牙,把手放在颈部或抬起下颏,使头颈部过伸

8、,舌头离开咽喉部。005:1.膈腧、血海、听宫的定位  2.诊脉的正确体位和姿势  3.浅感觉的检查方法  4.口对口呼吸的操作1、膈腧: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血海:屈膝,在大腿内侧,髌骨内端上2寸。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2、诊脉的正确体位和姿势:病人取坐位或正卧位,手臂放平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垫上脉枕,以便于切脉。3、浅感觉的检查方法:(1)触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其皮肤。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询问受检者有无轻痒的感觉。(2)痛觉:令受检者闭目,分别用大头针

9、的尖端和钝端以同等的力量随机轻刺受检者的皮肤。要求受检者立即说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消失、感觉过敏)及部位。(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45)及冷水(510)的试管,在受检者闭目的情况下冷热交替接触其皮肤,让受检者回答“冷”或“热”。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 秒为宜。检查时应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4、口对口呼吸的操作:畅通气道后,将置于患者前额的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紧密全罩住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排出气体。006 水沟,

10、迎香,次髎,位置觉和运动觉,腰部滚法,普通伤口换药1. 水沟 人中沟上1/3处迎香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鼻唇沟中次髎 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2. 位置觉: 不借助于视觉和触觉等而感受、判断身体在空间中的位置以及身体各部分的相对位置,或诱发姿势反射的本体感受性感觉运动觉也叫动觉,它是主体辨别自身姿势和身体某一部位的运动状态的内部感觉。3. 腰部滚法: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或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侧滚120度,向外80度,向内40度,立滚60度,从直立到背伸60度。4、1.用手取

11、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3.对干净伤口,用酒精棉球先消毒伤口,从内向外方向消毒,后即可盖上敷料,胶布固定敷料在皮肤上。4、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攸锁或其他消毒溶液冲洗。5、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

12、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6、一般新鲜肉芽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007  1承山 三阴交 中腕定位;2指摩法;3阑尾压痛点及反跳痛;4橡皮止血带止血法1、承山:腓肠肌二肌腹凹陷的顶端处,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中脘: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2、指摩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本法用于面部、胸部或某些穴位。3、阑尾压痛点及反跳痛:阑尾点位于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外1/3与中1/3交界处,阑尾病变时此处有压痛。检查到压痛后,手指稍停片

13、刻,使压痛感趋于稳定,然后将手突然抬起,此时如患者感觉腹痛骤然加剧,并有痛苦表情,称为反跳痛。4、橡皮止血带止血法:上肢在上臂的1/3,下肢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打一活结。008.秩边 肩隅 内关 定位2.掌摩法 3.脊柱损伤搬 4.眼球运动检查1.秩边: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脊旁开3寸。肩隅: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三角肌肉上部中央,上臂平举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内关: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2.掌摩法:术者手掌自然,伸直,腕关节放松,贴附于旋术部位,以掌心和掌根为着力点,在腕及前臂带动

14、下,持续、连贯、有节奏地环转摩动,叫掌摩法。此法用于腰背部及胸腹部。摩动时要压力均匀、一致,动作轻柔。指摩宜快,约每分钟120次。掌摩稍重、缓,以每分钟100次为宜。摩法可做顺时针摩动或逆时针摩动,以顺时针为主。“顺钟摩为补,逆摩为泻”,“急摩为泻,缓摩为补”。3. 1)先使伤者两下肢伸直,两手相握放在身前。担架放在伤员一侧,三人同时用手平抬伤员头颈、躯干及下肢,使伤员成一整体平直托至担架上。注意不要使躯干扭转,特别注意勿使伤者呈屈曲体位时搬运。2)对颈椎损伤的伤员,要另有一人专门托扶头部,并沿纵轴向上略加牵引。躺到木板上后,用砂袋或折好的衣物放在颈两侧加以固定。4.眼球运动检查眼球运动:把手

15、指放在被检查者眼前30厘米处,然后让被检查者盯着你的手指,分别依次向左、左上、左下、右、右上、右下移动,正常无运动障碍。辐辏反射:把手指放在被检查者眼前1米处,然后让被检查者盯着你的手指,手指迅速向被检查者移近,正常的表现是双眼内聚,瞳孔缩小。009 下关 后溪 环跳 听觉语音 止血带压迫止血1、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后溪: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环跳: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2.听觉语音:当被检查者按平时说话的音调数“一二三”时,在胸壁上可用听诊器听到柔和而模糊的声

16、音。3止血带压迫止血:上肢在上臂的1/3,下肢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打一活结。 010:1后溪、环跳、下关定位,2指摸法,3语音听觉,屈4肢止血:1、后溪:微握拳,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处。环跳:侧卧屈股,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的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颧弓与下颌切迹形成的凹陷中,闭口取穴。2、指摩法:以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指腹附着在治疗部位上,做环形而有节律的抚摩。3、屈肢止血:前臂和小腿出血,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在肘窝或腘窝

17、处放置棉垫卷或绷带卷,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借衬垫物压迫动脉,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这种方法可引起前臂或小腿缺血和神经受压,不应超过1小时。011号 神门,太溪,膈俞定位 肩部滾法 浅感觉的检查 戴手套神门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中点的凹陷处,膈俞,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4. 手背尺侧着力于肩部,前臂旋转及腕关节屈伸运动,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或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侧滚120度,向外80度,向内40度,立滚60度,从直立到背伸60度。浅感觉的检查方法:(1)触

18、觉:令受检者闭目,检查者用棉签或软毛笔轻触其皮肤。动作要轻,刺激不应过频。询问受检者有无轻痒的感觉。(2)痛觉:令受检者闭目,分别用大头针的尖端和钝端以同等的力量随机轻刺受检者的皮肤。要求受检者立即说出具体的感受(疼痛、疼痛减退/消失、感觉过敏)及部位。(3)温度觉:用盛有热水(4045)及冷水(510)的试管,在受检者闭目的情况下冷热交替接触其皮肤,让受检者回答“冷”或“热”。选用的试管直径要小,管底面积与皮肤接触面不要过大,接触时间以23 秒为宜。检查时应注意两侧对称部位的比较。戴干手套:穿好手术衣后,取出手套夹内无菌滑石粉包,轻轻地敷擦双手,使之干燥光滑。用左手自手套夹内捏住手

19、套套口翻折部,将手套取出。先用右手插入右手手套内,注意勿触及手套外面;再用已戴好手套的右手指插入左手手套的翻折部,帮助左手插入手套内将手套翻折部翻回盖住手术衣袖口已戴手套的右手不可触碰左手皮肤。用无菌盐水冲净手套外面的滑石粉。012. 提捏进针,一指禅推拿内关,创口换药,膑阵挛1. 提捏进针提捏进针法是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腧穴的皮肤捏起,辅助 刺手进针的双手进针法。 2. 一指禅推拿内关以拇指指端或偏峰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操作要点:(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

20、曲。(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5)指实: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6)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每分钟140次左右。(7)慢移:是指从一个治疗点到另一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3. 创口换药1)用手取下外层敷料(勿用镊子),再用镊子取下内层敷料。与伤口粘住的最里层敷料,应先用盐水浸湿后再揭去,以免损伤肉芽组织或引起创面出血。2)用两把镊子操作,一把镊子接触伤口,另一把接触敷料。用酒精棉球清洁伤口周围皮肤,用盐水棉球清洁创面,轻沾吸去分泌物。清洗时由内向外,棉球的一面用过后,可翻过来用另一面,然后弃去。3)对干净伤口,用酒精棉球先消毒伤口,从内向外方向

21、消毒,后即可盖上敷料,胶布固定敷料在皮肤上。4)分泌物较多且创面较深时,宜用生理盐水冲洗,如坏死组织较多,可用攸锁或其他消毒溶液冲洗。5)高出皮肤或不健康的肉芽组织,可用剪刀剪平,或先用硝酸银棒腐蚀,再用生理盐水中和;或先用纯石炭酸腐蚀,再用75%酒精中和。肉芽组织有较明显水肿时,可用高渗盐水湿敷。6)一般新鲜肉芽创面可用消毒凡士林纱布覆盖,必要时用引流物,上面加盖纱布或棉垫,包扎固定。4. 膑阵挛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维持不放松,附着在髌骨上缘的股四头肌肌腱被拉长,当膝反射增高时引起该肌收缩,肌腱继续拉长,髌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 01

22、3. 1阴陵泉外关鱼际定位 2膻中一指禅推 3髌阵挛 4口对鼻人工呼吸阴陵泉在胫骨内侧髁前下凹陷处,外关,前臂外侧,腕横纹上二寸,两骨之间,鱼际,第一掌骨中点桡侧缘赤白肉际处以拇指指端或偏峰或罗纹面着力于治疗部位,通过指间关节的屈伸和腕关节的摆动,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操作要点:(1)沉肩:肩关节放松,不要耸起,不要外展。(2)垂肘:肘部自然下垂。(3)悬腕:腕关节自然屈曲。(4)掌虚:半握拳,拇指指间关节的掌侧与食指远节的桡侧轻轻接触。(5)指实:着力部位要吸定在治疗部位上。(6)紧推:是指摆动的频率略快,一般每分钟140次左右。(7)慢移:是指从一

23、个治疗点到另一个治疗点时应缓慢移动。5. 膑阵挛病人仰卧,下肢伸直,检查者用拇食两指夹住髌骨上缘,突然向下方推动,并维持不放松,附着在髌骨上缘的股四头肌肌腱被拉长,当膝反射增高时引起该肌收缩,肌腱继续拉长,髌骨即出现连续上、下有节律的颤动4口对鼻人工呼吸开放气道后,立即检查患者有无自主呼吸,可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感觉和细听有无气流呼出的声音并观察胸部有无起伏,应除外叹息样无效呼吸。如患者自主呼吸已停止,则应迅速做人工呼吸。1、畅通气道后,抢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另一手托起下颏,使头部后仰并使口闭合。2、抢救者深吸气后,将口唇密合于患者鼻孔的四周,而后均匀用力吹气,每次吹气持续2秒以上,使患者胸

24、廓充分膨胀。3、吹气完后,抢救者将口移开,同时松开患者的口唇,让患者胸肺部自行回缩排出肺内的气体。4、开始连续吹气2口,随后每5秒钟吹气1次,成人人工呼吸频率为1012次/min。014:01听宫,天宗,曲池定位。02中极一指禅。03踝震颤。04心脏按压操作1、听宫: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张口呈凹陷处。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约肩胛冈下缘与肩胛下角之间的上1/3折点处。曲池:屈肘成直角,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2、一指禅: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一指禅以拇指指端、偏锋、或罗纹面、或指间关节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操作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3、踝震颤:患者仰卧

25、,医师用左手托住腘窝,使髋、膝关节少屈曲,右手紧贴患者脚掌,用力使踝关节过伸,阳性表现为该足称有节律性持续的持续屈伸。4、心脏按压操作:畅通气道,仰头举颏,人工呼吸,胸外按压。015 1阳陵泉,悬钟,? 2大鱼际滚法3腋窝淋巴结触诊4手术区消毒1. 阳陵泉,悬钟,? 2. 大鱼际滚法:1.侧滚法:用手背近小指侧着力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靠前鼻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在治疗部位上。侧滚120度,向外80度,向内40度3. 腋窝淋巴结触诊:检查右侧时,检查者右手握被检查者右手,使其前臂稍外展,左手四指并拢稍弯曲,自被检查者右上臂后方插入右侧腋窝,直达腋窝顶部,自腋窝顶部沿胸壁自上

26、而下进行触摸,依次检查右侧腋窝的内壁、外壁、前壁和后壁。检查左侧时用左手进行。4. 手术区消毒:碘酒酒精消毒法;1、普通皮肤的消毒步骤: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向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部,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2、手术区消毒范围的确定: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消毒区,以腹部手术胃切除术为例,手术消毒区范围:上界为两侧腋窝皱褶处连线,也有为两乳头连线;下界至下肢

27、股骨上1.3处(相当于会阴部水平线)两侧界为腋前线。3、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1)涂擦消毒液时应由手术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皮肤。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有手术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4、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的消毒步骤:应从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内在的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016肺腧、外关、太冲。掌柔法,扁桃体检查,屈肢加垫止血法1. 肺腧、外关、合谷定位;2. 掌根揉法的操作:用掌根,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1)施术部位放松,以肘部或腕为支点

28、,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2)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3)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4)揉动的幅度适中3. 甲状腺的检查:1、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身后,将双手拇指放在被检查者颈后,其余四指触摸甲状软骨两侧。2、首先触摸位于气管环前面的甲状腺峡部,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3、然后触摸甲状腺侧叶,一手示指、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4、触到肿大的甲状腺时,让被检查者作吞咽动作,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可助判断。4.

29、 屈曲肢体加压止血法:前臂和小腿出血,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在肘窝或腘窝处放置棉垫卷或绷带卷,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借衬垫物压迫动脉,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这种方法可引起前臂或小腿缺血和神经受压,不应超过1小时。017:太冲、下关、神庭的定位,拇指揉法,气管的位置,电除颤太冲、下关、神庭的定位,1. 拇指揉法:以拇指指端置于施术部位或穴位上,拇指主动用力,进行节律性点按揉动。2. 揉动的频率为120160次分钟。2.动作要灵活,用力可稍大,要带动皮肤一起揉动,不要和体表有摩擦移动。气管的位置:气管的位置气管位于喉和支气管之间,上端起自环状软骨下缘,平第6 颈椎体下缘,向下至胸骨角平面,相当于第4、

30、5 胸椎体交界,并分为左右主支气管,成人全长10 13 厘米,含15 20 个软骨环,颈部和胸内各占一半。气管分叉处称为气管杈。由于气管软骨具有支架作用,可保持气管管腔呈开放状态,以维持呼吸运动的顺利进行,同时由于气管膜壁具有舒缩性,有利于食管开放,协助食物下行。检查气管方法、三手指放置部位正确并能表达气管正中或偏移(2分)。 检查时让受检查者取舒适坐位或仰卧位,使颈部处于自然正中位置,检查者将示指与环指分别置于两侧胸锁关节上,然后将中指置于气管之上,观察中指是否在示指与环指中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3.4. 电除颤:018号题:中

31、指揉法 伤口换药 攒竹 听宫 天宗定位 液波震颤1. 攒竹 听宫 天宗定位2. 中指揉法:用中指,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1)施术部位放松,以肘部或腕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2)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3)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4)揉动的幅度适中3. 伤口换药:去除敷料,创周皮肤处理,创面处理,包扎固定,终末处理。4. 液波震颤:当腹腔内有大量游离液体时,如用手指叩击腹部,可感到液波震颤(fluid thrill),或称为波动感,患者平卧,医师以一手掌面贴与患者一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用指端叩击对侧腹壁(或以指端冲击式触诊),如有

32、大量的液体存在,则贴于腹壁的手掌有被液体波动冲击的感觉,即波动感。为防止腹壁本身的震动传至对侧,可让另一人将手掌尺侧缘压于脐部腹中线上即可阻止,如图。此法检查腹水,需有3000至4000ml以上液量才能查出,不如移动性浊音敏感。19题外关、商阳、中极 2、掌推法操作 3、甲状腺前位触诊 4、无创伤开放气道2用掌着力于治疗部位上,进行单方向的直线推动,推动时应轻而不浮,重而不滞,无创伤开放气道首先使患者仰卧于坚固的平地或平板上,使头颈部与躯干保持在同一轴线上。假牙松动时要取下,用手指清理口咽部,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如无颈部创伤,再将手置于患者前额部,使头后仰,另一手示、中指放在下颏骨处,向上

33、抬颏,使下颏角、耳垂与平地垂直(仰头抬颏法)020,太溪,定喘,太阳的定位。肝脏触诊。口对口人工呼吸。拿法动作要领1、太溪,定喘,太阳的定位。2、肝脏触诊:检查肝脏时,病人取仰卧位。检查者将手掌紧贴于病人腹壁,食指和中指末端与肝下缘平行。然后嘱病人行均匀而深的腹式呼吸。检查者的手常随腹壁的上下起伏,呼气时由浅人深。吸气时由深而浅。如肝下界在肋弓以下,则可在指尖触及,为了避免遗漏过度肿大的肝脏,触诊时应从脐水平,甚至从下腹开始,逐渐向上移动。有时应用双手触诊法触诊肝脏,此时将左手放于背部肝脏区域,将其保持于一定位置,用右手进行触诊。触诊时不仅触肝右叶下界,应对整个肝下界,包括左叶下界,均应进行触

34、摸。触到肝脏时,应注意其大小、硬度、边缘情况、表面光滑度和压痛。肝脏大小的测量: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脏下缘至肋弓的距离;测量右锁骨中线上肝脏上界(即肝相对浊音界)至下界的距离;(对肺气肿等情况下必需测量。正常为10llcm);测量前正中线上剑突基底(两侧肋弓与前正中线相交处即腹上角顶部端)至肝下缘的距离。均以厘米表示。1. 口对口人工呼吸:畅通气道后,将置于患者前额的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紧密全罩住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排出气体。2. 拿法动作要领:(1)拿法操时肩臂要放松,腕要灵活,

35、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活动为主,以指峰和指面为着力点。(2)操作动作要缓和,有连贯性,不能断断续续。(3)拿取的部位要准,指端要相对用力提拿,带有揉捏动作,用力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不可突然用力。021太阳,太冲的定位,普通伤口换药,膝反射,中脘指揉法;022 中冲、印堂、内庭定位;虚里按诊;量血压 橡皮管止血中冲,内庭,印堂定位1. 虚里按诊:1.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医生居病人之恻或对面;2.暴露胸部;3.按部位:左乳下第四、五肋间,乳头下稍内侧,心尖横动处;4.感觉动气的强弱;5.感觉动气的至数和聚散。2. 血压计:(1)检查血压计关健:先检查水银柱是否在“0”点。(2)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

36、(3)血压计气袖绑扎部位正确、松紧度适宜,气袖均匀紧贴皮肤缠于上臂,其下缘在肘窝以上约23cm,肱动脉表面。(4)听诊器胸件置于肱动脉搏动处(不能塞在气袖下)。(5) 向气袖内充气,边充气边听诊,肱动脉搏动声消失,水银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双眼观察汞柱,根据听诊和汞柱位置读出血压值3. 橡皮管止血:上肢在上臂的1/3,下肢在股部中、下1/3交界处。左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夹持止血带的头端,右手拉紧止血带环绕肢体一周后并压住头端,再绕肢体一周,打一活结。023:通里,合谷肩井,屈曲加垫止血,脉诊1. 通里,合谷,肩井2. 屈曲加垫止血:前臂和小腿出血,如无合并骨折或脱位,在肘窝或腘窝

37、处放置棉垫卷或绷带卷,强屈肘关节或膝关节,借衬垫物压迫动脉,并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这种方法可引起前臂或小腿缺血和神经受压,不应超过1小时。3. 脉诊:医生和病人侧向坐,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按诊病人的左手。先用中指定关,接着用食指按关前的寸脉部位,无名指按关后的尺脉部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尖与指腹交界处的指目按触脉体,用指腹感觉较为灵敏。布指的疏密要和病人的身长相适应,身高臂长者,布指宜疏,身矮臂短者,布指宜密。部位取准之后,三指平布同时用力按脉,称为总按。为了重点地体会某一部脉象,称为单诊,诊小儿脉可用“一指(拇指)定关法。浮沉中取对应举按寻。024  1、肺俞、商阳

38、、行间穴定位2、叙述并演示舌诊的操作 3、叙述并演示甲状腺(后位)触诊   4、肥皂水洗手肺俞、商阳、行间穴定位叙述并演示舌诊的操作:1)舌诊一般在充足而柔和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观察。如在晚间和暗处,可借助日光灯光线。要求病人取正坐姿势,张口,舌体放松自然舒展伸出口外,充分暴露。2)观舌的顺序,多是从舌尖到舌根,先看舌苔的有无、厚薄、腐腻、色泽、润燥等,再看舌体的色泽、斑点、胖瘦、老嫩及动态变化。3)对病人的饮食情况尤须注意,因某些食物或药物可使舌苔染色而出现染苔;过冷或过热的饮食及刺激性食物,常引起舌苔颜色改变等情况而出现假苔。正常舌象一般随不同季节、时间而稍有变化

39、。4)结合季节:如夏季舌苔稍厚或有淡黄苔,秋季舌苔薄而干,冬季舌常湿润,晨起舌苔多厚,进食后舌苔变薄等。5)结合年龄:舌象也随年龄、体质而有差异。老年多裂纹舌,小儿多现剥苔或白屑。肥胖者舌胖而淡,消瘦者舌瘦而红。有时为了探察舌面的润燥,舌苔的松腐与坚敛,有根与无根等情况,还可配合应用刮舌与揩舌等方法。1.2. 叙述并演示甲状腺(后位)触诊:1、被检查者取坐位,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者身后,将双手拇指放在被检查者颈后,其余四指触摸甲状软骨两侧。2、首先触摸位于气管环前面的甲状腺峡部,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3、然后触摸甲状腺侧叶,一手示指、中指施压于一侧甲状软骨,

40、将气管推向对侧,另一手拇指在对侧胸锁乳突肌后缘向前推挤甲状腺,示指、中指在其前缘触诊甲状腺。4、触到肿大的甲状腺时,让被检查者作吞咽动作,甲状腺随吞咽上下移动,可助判断。肥皂水洗手法:六步洗手,(消毒毛刷+肥皂水交替刷手至肘上10cm,刷3分钟,冲水,手指向上,肘向下)X3,无菌毛巾从手擦到肘,70%酒精或0.1%新洁尔灭泡手到肘上6cm5分钟,晾干。025,太冲,中脘。浮滨试验。肱二头肌。电除颤1. 太冲,中脘。2. 浮滨试验:患腿膝关节伸直,放松股四头肌,检查者一手挤压髌上囊,使关节液积聚于髌骨后方,另一手食指轻压髌骨,如有浮动感觉,即能感到髌骨碰撞股骨髁的碰击声;松压则髌骨又浮起,则为阳

41、性。浮髌试验确定膝关节损伤时是否出现关节积液。正常膝内有液体约5ml,当关节积液达到或超过50ml时,浮髌试验为阳性,提示关节内有中等量积液。 如果积液量太大,会出现髌骨下沉,浮髌试验也是阳性。3. 肱二头肌属于骨骼肌三大肌群中的四肢肌。长头起于肩胛骨盂上粗隆,短头起于肩胛骨喙突.长,短二头于肱骨中部汇合为肌腹,下行至肱骨下端,集成肌腱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筋腱膜。近固定时.肱二头肌使前臂在肘关节处屈和旋外.使上臂在肩关节处屈.远固定时,肱二头肌使上臂向前臂靠拢。肌电观察表明,当前臂旋外使掌心向前并屈肘时,肱二头肌才有明显的肌电活动。而当前臂旋内即使掌心侧向身体或身后屈肘时,肱二头肌的电位活动很小

42、或不出现电位活动。这也是肱二头肌练习基本上皆使掌心向前握持器械的主要原理之一,位于上臂前群肌浅层。作用:屈肩、屈肘及使前臂旋后。当肱二头肌收缩时,使肘关节屈曲;当肱二头肌舒张时,使肘关节伸展或前臂下垂。4. 电除颤: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去除义齿、手表等物;抢救者打开除颤器电源,给除颤器充电,一般成人单向波除颤能量为200360J,双向波除颤能量为150200J;将两电极板涂布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好,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左腋前线第五肋间,紧贴皮肤。;抢救者握手柄,紧压电极板,勿使盐水或导电糊外溢。抢救者与其他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病床,暂时关闭氧气与心电监护仪,停止胸外心脏按压。按下放电

43、按钮,随后立即判断除颤是否成功。· 弛進針法,2五指拿法,3肺底移動度,4直流電除顫舒张进針法:用押手拇食指将腧穴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刺手持针进针。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如腹部腧穴的进针。1. 五指拿法:(1)拇指与其余四指对合呈钳形,施以夹力,以掌指关节的屈伸运动所产生的力,捏拿治疗部位,即捏而提起称为拿。(2)前臂放松,手掌虚空。(3)捏拿方向与肌腹垂直。(4)动作连贯,用力由轻到重。(5)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指间关节不动。2. 肺下界移动度:首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瞩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

44、低点;再嘱病人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下往上继续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时为肩胛线上肺下界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3. 电除颤: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去除义齿、手表等物;抢救者打开除颤器电源,给除颤器充电,一般成人单向波除颤能量为200360J,双向波除颤能量为150200J;将两电极板涂布导电糊或用生理盐水纱布包好,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左腋前线第五肋间,紧贴皮肤。;抢救者握手柄,紧压电极板,勿使盐水或导电糊外溢。抢救者与其他任何人不得接触患者及病床,暂时关闭氧气与心电监护仪,停止胸外心脏按压。按下放电按钮,随后立即判断除颤是否成功。27题毫针进针角度拇

45、指按法心脏左界叩诊伤口换药1. 毫针进针角度:直刺90度,斜刺45度,平刺15度或更低。2. 拇指按法:拇指置于施术部位,用身体重力缓慢平稳加力下压。3. 心脏左界叩诊:被检者可取坐位或平卧位,取平卧位时,叩诊板指与肋间平行,通常顺序先叩左界,自心尖搏动点外2-3cm处开始,由外而内,由清音转为浊音即为心界位置,然后自下而上逐一肋间进行叩诊直至第2肋间;叩诊右界时,先自上而下叩出肝上界,再由肝上界的上一肋间叩起,叩诊方法同左侧。测量各肋间的标志至前正中线的距离。4. 伤口换药:去除敷料,创周皮肤处理,创面处理,包扎固定,终末处理。28题提插法,掌按法,肝脏触诊,人工呼吸029 毫针捻转法。肘按

46、法。肝脏浊音区的叩诊。胸外按压1. 毫针捻转法:将针刺至穴位一定的深度后,施行以针身为纵轴,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反复来回转动的行针手法,称为捻转法。捻转的度数和频率也因病情和腧穴而异。捻转的角度一般应在360度以内。另外必须注意捻转时,不可单方向捻动,否则针身容易缠绕肌纤维,使病人局部疼痛,并造成出针困难。2. 肘按法:以肘关节置于施术部位,用身体重力缓慢平稳加力下压。3. 肝脏浊音区的叩诊:用叩诊法确定肝上界时,一般都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叩指用力要适当,勿过轻或过重。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叩12

47、肋间,则浊音变为实音,此处的肝不再为肺遮盖而直接贴近胸壁,称肝绝对浊音界。4. 胸外按压:病人仰卧于硬的平面上,下肢可稍抬高,操作者宜跪于患者身旁或站在床边的椅子上.按压时应把手掌根置于患者胸骨长轴上,掌根位于胸骨体上2/3与下1/3交界处(剑突上2横指的胸骨正中部).另一手掌重叠其上,双手指背曲不接触胸壁,按压时上肢关节伸直,用肩背部力量垂直向下按压,使胸骨下陷3-5CM,然后放松,放松时手掌不离开胸壁.频率80-100次/分钟.单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15:2。030:1温和灸2,肘按环跳,3脾肿大的测量,4手术区域消毒温和灸:将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保持1寸左右距离,使患者有温

48、热而无灼痛的一种方法。1. 肘按环跳:以肘关节置于施术部位,用身体重力缓慢平稳加力下压。2. 脾肿大的测量:其测量方法为:(1)第1线(又称甲乙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下缘的距离。轻中度脾肿大仅作第1线测量。(2)第2线(又称甲丙线):测量左侧的锁骨中线与肋缘交点至脾脏最远点的距离。(3)第3线(又称丁戊线):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距离。若肿大脾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并以“+”表示;未超过前正中线者,应测量脾右缘与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并以“-”表示。3. 手术区域消毒:碘酒酒精消毒法;1.普通皮肤的消毒步骤:先用2.5%碘酊棉球或小纱布团以切口为中心向

49、周围皮肤顺序涂擦2遍,待干后再用70酒精涂擦2-3遍,以充分脱碘消毒范围应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为腹部手术,可先滴少许碘酊于脐部,以延长消毒时间。消毒步骤应该自上而下,自切口中心向外周,涂擦时应稍用力,方向一致,不可遗漏空白或自外周返回中心部位。2.手术区消毒范围的确定:人体不同部位不同性质手术有不同的手术消毒区,以腹部手术胃切除术为例,手术消毒区范围:上界为两侧腋窝皱褶处连线,也有为两乳头连线;下界至下肢股骨上1/3处(相当于会阴部水平线);两侧界为腋前线。3.消毒方法与注意事项:1)涂擦消毒液时应由手术中心向四周涂擦(如为感染伤口或肛门区手术,则自手术区外周涂向感染伤口或会阴、肛

50、门处),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液纱布不应再返擦清洁处皮肤。2)手术区皮肤消毒范围要包括手术切口周围15cm的区域,如有手术延长切口的可能,则应事先相应扩大皮肤消毒范围。4、感染伤口或肛门等处的消毒步骤:应从手术区外周逐渐涂向内在的感染伤口或会阴肛门处。31题定喘、照海、犊鼻定位;紧急手术的洗手;脾脏的触诊;一指禅推法推曲池当情况紧急时,手术人员可先用肥皂洗去手和前臂的污垢,继而用2.5-3%碘酊涂擦双手及前臂,再用70%酒精拭净脱磺,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后,再戴第二副无菌手套。脾脏触诊基本手法同肝脏触诊,可采用单手或双手触诊法。病人仰卧时,检查者左手绕过被检者前下胸部,手掌置于其后背第7到第10

51、肋处,用力将脾从后向前托起,右手平放于腹部,与肋弓大致成垂直方向,随病人的腹式呼吸运动由下向上逐渐接近肋弓。脾脏轻度肿大而且仰卧位不易触及时,可嘱病人采用右侧卧位检查,病人右下肢伸直,左下肢屈髋屈膝,此时用双手触诊较容易触到。当轻度脾肿大时只作甲乙线(又称为第1线)测量,即在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脾下缘的垂直距离,以厘米表示(下同)。脾脏明显肿大时,应加测甲丙线(第2线)和丁戊线(第3线)。甲丙线为左锁骨中线与左肋缘交点至最远脾尖之间的距离。丁戊线为脾右缘到前正中线的距离,如脾肿大向右未超过前正中线,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最短距离,以“”表示;超过前正中线则测量脾右缘至前正中线的最大距离,以

52、“”表示。032提插补泻法操作和演示,踝反射,肝浊音界扣诊,普通伤口换药。提插补泻法操作和演示:针下得气后,将针反复重插轻提为补,重提轻插为泻。即将针体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要大,速度要快,将针体从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要小,速度要慢,此为补法;反之,将针体由深层向浅层上提时,用力大、速度快,而针体由浅层向深层下插时,用力小,速度慢者为泻。1. 踝反射患者仰卧位,膝关节屈曲并外展,检查者把持患者足尖并使稍背屈,叩击跟腱。另一种方法是患者跪于椅子上,两足悬空,检查者用左手把持使足轻度背屈而叩击跟腱,或坐位两足悬垂,使患者足轻度背屈而叩击跟腱,这些方法优点是肌肉容易检弛,有利于反射的引出。2.

53、肝浊音界扣诊叩诊方法1)确定肝上界 一般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叩指用力要适当,勿过轻或过重。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叩12肋间,则浊音变为实音,此处的肝不再为肺遮盖而直接贴近胸壁,称肝绝对浊音界(亦为肺下界)。1. 确定肝下界 一般是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由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肝下界。但因肝下界与胃、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故多用触诊与叩诊相结合来确定,一般叩得的肝下界比触得的肝下缘高12cm,但若肝缘明显增厚,则两项结果较为接近。4、普通伤口换药。去除敷料,创周皮肤处理,创面处理,包

54、扎固定,终末处理。033外关,翳风孔最定位,关元一指掸推法,瞳孔对光反射,脱隔离衣1. 翳风,孔最,外关,关元定位2. 一指禅推法:一指禅以拇指指端、偏锋、或罗纹面、或指间关节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操作要求沉肩、垂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3. 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首先在平静呼吸时于肩胛线上叩出肺下界的位置,瞩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的同时,沿该线继续向下叩诊,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肩胛线上肺下界的最低点;再嘱病人深呼气并屏住呼吸,然后由下往上继续叩诊,直至浊音变为清音时为肩胛线上肺下界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度,正常为6-8cm。4. 眼的对光放射:对光反射,是检查瞳孔功能

55、活动的测验,分直接对光反射和间接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通常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间接对光反射是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检查间接对光反射时,应以一手挡住光线以免对检查眼受照射而形成直接对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见于昏迷病人。传出神经是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袖子塞人工作服内,暴露前臂;消毒双手,从前臂至指尖顺序刷洗两分钟,清水冲洗,擦干,解开衣领;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手(用清洁手拉袖口内的清洁面),用遮盖着的手在外面拉

56、下另一衣袖;解开腰带,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如挂在半污染区的隔离衣清洁面向外,如挂在污染区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外),挂在钩上。5.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 034,行针辅助刮法,气海穴一指禅推法,肺部触觉语颤,无创性开放气道1. 行针辅助刮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经气未至,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拇指、食指或中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称为刮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刺感应的传导和扩散。2. 气海穴3. 一指禅推法:一指禅以拇指指端、偏锋、或罗纹面、或指间关节背侧着力于治疗部位,操作要求沉肩、垂

57、肘、悬腕、掌虚、指实,紧推,慢移。4. 肺部触觉语颤:医生将左右手掌或手掌尺侧缘轻放于两侧胸壁对称部位,然后嘱病人以同等强度重复发“一”长音,按前胸壁、侧胸壁、再到后胸壁的顺序进行,自上而下对比两侧相应部位语音震颤的强度,注意有无增强或减弱。5. 无创性开放气道:把病人放到坚固的平地上,解开患者衣扣,松开裤带,清理口咽部,有假牙松动的应取出假牙,采用仰头抬颏法,即用左手小鱼际压住患者前额,右手食指中指放在患者下颏部向上抬起。035:1,演示摇法,2中指揉中脘,3口对口人工呼吸,4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的检查。演示摇法:使关节或半关节做被动的环转运动,称摇法。包括颈项部、腰部和四肢关节摇法1. 中

58、指揉中脘:用中指,定于治疗部位或穴位上,(1)施术部位放松,以肘部或腕为支点,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部做轻柔缓和的环旋揉动。(2)着力部位要吸定于治疗部位,并带动深层组织,(3)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4)揉动的幅度适中2. 口对口人工呼吸:畅通气道后,将置于患者前额的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的鼻孔,操作者在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唇紧密全罩住后,缓慢吹气,每次吹气应持续2秒以上,待患者胸部扩张后放松鼻孔,让患者胸部及肺部自行回缩将排出气体。3. 腹壁静脉曲张血流方向的检查:检查血流方向可选择一段没有分支的腹壁静脉,检查者将手示指和中指并拢压在静脉上,然后一手指紧压静脉向外滑动,挤出该段静脉内血液,至一定距离放松手指,另一指紧压不动,看静脉是否迅速充盈,再用同法放松另一手指,即可看出血流方向。036:1地机、命门、涌泉定位;2颈部滚法;3墨菲氏征;4伤口换药。· 地机、命门、涌泉定位· 颈部滚法:用手掌尺侧面的背部及掌指关节背侧突起处着力于治疗部位,肘关节微屈或伸直,靠前臂的旋转及腕关节的屈伸,使产生的力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上,侧滚120度,向外80度,向内40度,立滚60度,从直立到背伸60度。· 墨菲征:医师用左手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