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心肺复苏指南PPT终稿_第1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PPT终稿_第2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PPT终稿_第3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PPT终稿_第4页
国际心肺复苏指南PPT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心肺复苏术心肺复苏术(cpr)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概述概述心脏骤停原因、诊断及体征心脏骤停原因、诊断及体征20102010版指南新理念和主张版指南新理念和主张v美国美国 超过2000万受训v我国我国 受训人员严重短缺 心脏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为紧迫的情况,针对这一情况采取的最初的急救措施,称为心肺复苏 该技术主要包括 v胸外心脏按压胸外心脏按压v开放气道开放气道v人工呼吸人工呼吸心肺复苏心肺复苏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心源性心脏骤停v 冠心病7090%v 急性心梗v 高血压、心脏病v 心肌病v 主a及大a破裂v 二尖瓣脱垂v 严重心律失常v 肺a栓塞或肺梗死

2、心脏骤停的原因心脏骤停的原因(心源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与非心源性)非心源性心脏骤停v 脑卒中、脑出血或梗死v 糖尿病并植物神经病变v 急性胰腺炎v 电解质紊乱k+、k +、na+ 、ca2+ v 麻醉手术意外v 药物:奎尼丁、胺碘酮、洋地黄、乌头 碱等v 其他:窒息、触电、雷击、溺水、创伤及过敏等心脏骤停的诊断心脏骤停的诊断v 病人意识突然丧失,昏倒于任何场合v 大动脉搏动无v 呼吸异常至停止v 面色苍白或紫绀,瞳孔散大v 心电图:心室停顿、心室颤动和心电机械分离 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对初学者来说,第一条最重要!心脏骤停时间与症状体征关系心脏骤停时间与症状体征关系v 心脏骤停时间 3秒

3、钟 4秒钟 5-10秒钟 15-2015-20秒钟秒钟 20-30秒钟 3030秒钟秒钟 35-45秒钟 60秒钟 1-2分钟 4-6分钟 10分钟后v 病人症状与体征 感到头晕 出现黑朦 发生昏厥 产生阿产生阿- -斯综合症斯综合症 呼吸停止 陷于昏迷状态陷于昏迷状态 瞳孔散大 二便失禁 瞳孔散大固定 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性损害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损性损害 脑组织基本死亡 关键关键 “ “早”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命 不要等待静听心音 不要等待心电图的检查 核心核心 “救” 复苏流程化、技术复苏流程化、技术规范化、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操作标准化 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年心肺复苏指南v2010年10

4、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此指南重新安排了cpr传统的三个步骤, 从原来的a-b-c改为c-a-bc.c.胸部挤压 a.a.保持气道通畅b.b.人工呼吸 这一改变适用于成人,儿童和婴儿 但不包括新生儿v 更强调尽早的有效心脏按压v 有力和快速 不少于100次/分 v 胸骨下压至少5cm, 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 v 胸廓回弹压/放时间相等,减少中断时间 v 医务人员检查脉搏的时间不应超过 10s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年心肺复苏指南v 成人/儿童cpr按压/通气比为30:2 v 每次人工呼吸1秒钟v 见到胸部起伏: 400ml600m

5、lv 避免过度通气v 实施高级气道管理后,可继续进行胸外按压且不一定必须与呼吸同步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年心肺复苏指南v心脏除颤时仅做1次电击之后立即行cpr 每2分钟检查1次心律v认可18岁儿童使用体外自动除颤仪(aed)v有条件的,1岁以下幼儿也可应用aed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年心肺复苏指南v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个cabd (基础生命支持,bls)公众普及 c 胸外按压 a 气道开放 b 人工呼吸 d 除颤v 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第二个abcd ( 高级生命支持,acls)专业人员普及 a 气管插管 b 正压通气 c 心律血压药物 d 鉴别诊断v 第三阶段第三阶段(延续生命支持,脑保护)

6、复苏后的处理与评估,进一步病因的治疗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三个阶段三个阶段2010年心肺复苏指南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v早期识别与呼叫v早期cpr:强调胸外心脏按压,对未经培训的普通目击者,鼓励急救人员电话指导下仅做胸外按压的cprv早期除颤:如有指征应快速除颤v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ls)v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早期识别与呼叫早期识别与呼叫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现场安全性的判定v查看周围环境,申明环境安全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2-早期识别v判断患者有无意识 方法:v 轻轻摇动患者的肩部,呼叫:“喂!你怎么啦?”如患者无任何反应,可认为意识丧失 注意:v 判断患者

7、意识是否丧失,应在510s内完成v 摇动患者不可过度用力,以免加重原有损伤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2-早期识别v判断患者有无自主呼吸: 即观察患者胸部有无起伏,用耳及面部贴近患者口鼻,分别听和感觉患者呼吸道有无气流声及气体呼出v触摸颈动脉搏动 喉结旁开2指用食指和中指触摸与听呼吸同步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3-启动急救系统v 一旦确定患者意识丧失、没有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应立即启动急救系统(ems)并找到自动体表除颤仪(aed,或由其他人员寻找)v 先求救再急救:成人呼吸心跳停止,一般先呼救(phone first),后基础生命支持v 先急救再求救:8岁以下儿童、溺水、创伤、药物中毒、过敏、窒

8、息等应先cpr 1分钟后再呼救(phone fast)when、what、where、who、why5w早期早期cprcprv第一阶段第一阶段第一个cabd (基础生命支持,bls)公众普及 c c 胸外按压 a a 气道开放 b b 人工呼吸 d d 除颤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4-患者体位v 摆放为仰卧位v 放在地面或硬床板上v 脊椎外伤整体翻转v 头、颈身体同轴转动v 无意识,有循环体征:侧卧位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5-抢救者体位v单人心肺复苏单人心肺复苏 施救者可站在患者左或右侧,但身体中轴应平行于患者的肩部水平,这样施救者不需移动膝部就能同时实施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且有利于观察

9、患者的胸腹部v双人心肺复苏双人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者身体中轴应平行于患者的乳头连线水平,人工呼吸者站于患者头侧、胸外按压者的对侧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v胸外心脏按压要领有力、连续、快速v按压部位v按压深度v按压频率v按压姿势v按压方式 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如为软床,身下应放一木板,以保证按压有效,但不要为了找木板而延误抢救时间确定按压部位v 施救者用靠近患者腿部的手的食指和中指,先找出患者靠近施救者一侧的肋骨下缘,然后沿肋弓下缘上移至胸骨下切迹,将中指紧靠胸骨切迹处,食指紧靠中指v 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上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

10、ation)v 胸骨下陷5 cmv 产生6080mmhg动脉收缩压v 有效标准: 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确定按压深度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6 6-重建循环重建循环(circulationcirculation)按压频率按压频率v至少 100次/min v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 v数数掌握节奏,个位数加重复尾音(1下,2下.9下,10,11,.30)v需勤加练习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v按压频率按压频率 100次/min;深度:婴儿12cm,儿童23cm,成人5cm;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值:单人或双人心肺复

11、苏均为30:2,即30次按压后予2次人工呼吸v按压时手指不应压在胸壁上,按压时手指不应压在胸壁上,两手掌应保持交叉放置按压,否则易造成肋骨骨折。按压速度不宜过快或过慢;按压位置应正确,否则易造成剑突、肋骨骨折而致肝破裂、血气胸按压方法v 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轴,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的体重和肩臂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按压v 在按压过程中不应使按压中断10秒以上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按压姿势按压姿势v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v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v伸直上肢、肩手正对

12、,身体重力,垂直下压v双手紧紧互扣v两掌根互叠v双手肘打直、不可摇摆、弹跳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6-重建循环(circulation)v按压时施力不垂直,易致压力分解,摇摆按压易造成按压无效或严重并发症v冲击式按压、抬手离胸、猛压等,易引起骨折v按压与放松要有充分时间,即胸外心脏按压时下压与向上放松的时间应相等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7-畅通呼吸道(airway,a)畅通呼吸道v 使病人去枕后仰于地面或硬板床上,解开衣领及裤带。v 畅通呼吸通道,清理口腔、鼻腔异物或分泌物,如有假牙一并清除,畅通气道。(只有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13、)v 开放气道手法:仰面(压额)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仰面抬颌法 患者心博骤停后,全身肌肉松弛,可发生舌根后坠,使气道受阻,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可采用压额举颌法,也可采用下颚推前法(对有颈椎损伤者适宜)开放气道下颚推前法(托下颌法 ) 施救者位于患者头侧,两肘置于患者背部同一水平面上,抓住患者下颚角并用双手向上提,将下颚向前移动,两拇指可将下唇下拉,使口腔通畅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7-畅通呼吸道(airway,a)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8-人工呼吸(breathing,b) v人工呼吸就是用人工的方法帮助病人呼吸,是心肺复苏基本技术之一v开放气道后要马上检查有无呼吸,如果没有,应立即

14、进行人工呼吸。最常见、最方便的人工呼吸方法是采取口对口人工呼吸 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8-人工呼吸(breathing,b)v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开放受害者气道,捏紧患者 的鼻孔,吸一口气,屏气,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形成口对口密封状,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每次呼吸超过1秒,然后正常吸气(不是深吸气),再进 行第二次呼吸,时间超过1秒v 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v 进行正常的吸气较深吸气能够防止救助者的头晕发生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8-人工呼吸(breathing,

15、b)v开放气道开放气道 口张开、捏鼻翼v吹气方法吹气方法 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v吹气时间吹气时间 1秒以上,见胸廓起伏v吹入气量吹入气量 400-600mlv吹气频率吹气频率 10-12次/分或8-10次/分v有效标准有效标准 胸部抬起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9-评估按压与呼吸比例按压与呼吸比例v 无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经过5个循环后评价不超过10秒,再胸外按压,同时应申明可在此时进行电除颤v 原则上,院内应在3分钟内完成第一次除颤,院外应在5分钟内完成第一次除颤 早期除颤早期除颤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室颤室颤 v绝大多数心跳骤停发生在成人,心脏骤停者cpr存活率最高均属被目

16、击的室颤或无脉搏性室性心动过速(vt)患者。这些患者cpr早期最关键要素是胸外按压和电除颤v最有效的方法是电除颤,每延迟分钟,复苏成功率下降 7%-10%v 电除颤(非同步电复律)是将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心脏,是全部心肌在瞬间初级,然后心脏自律性的最高起搏点(通常是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心室颤动时心脏电活动已无心动周期,除颤可在任何时间放电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 10-电除颤适应证适应证v 心室颤动及心室扑动是非同步电除颤的绝对与唯一的适应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禁忌证禁忌证 下列情况绝对禁用电复律v 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v 室上性心律失常伴高度或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既使转为窦性

17、心律也不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v 房颤反复发作且不能耐受奎尼丁者;或在奎尼丁维持下,复律后又复发房颤或其他心律失常者。v 阵发性心动过速反复频繁发作者(不宜多次反复电复律)v 病窦综合征伴快-慢综合征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电电极极板板说说明明操作要点操作要点确认心室颤动或扑动 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打开按钮置于“非同步”位置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电除颤能量选择:单向波,首次360j除颤,以后相同能量;双向波,选择用该除颤器推存的有效除颤能量(一般选择120-200j)按

18、“充电”按钮,将除颤器充电至所选择的能量安放电除颤电极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小心小心进行除颤前确保周围人群没有与患者接触进行除颤前确保周围人群没有与患者接触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按放电按钮放电按放电按钮放电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确定所有人员安全,按紧“放电”按钮,此时见病人身躯和四肢抽动通过心电监护仪观察除颤是否成功,如第一次除颤失败,立即继续做胸外心脏按压,以改善心肌氧和底物的供应,使下一次的除颤更能达到除颤的效果除颤完毕,关闭除颤器电源,清洁电极板,收存备用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v以往连续3次单相电除颤(360j) v新指南 仅1次单

19、相360j或双相200j电击除颤 电除颤后立即cpr 连续做5组,约2分钟 2分钟后再次判断心律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v 电极的位置:一个置于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另一个置于心尖部v 2010 指南建议前-侧电极位置是合适的默认电极片位置v 涂导电糊(生理盐水纱布)、选择能量、充电、放电v 2010 指南建议: 前-后以及前-侧位置通常是使用植入式起搏器和除颤器的患者可接受的位置,应离电池10cm,放置电极片或电极板位置不要导致除颤延迟基础生命支持基础生命支持10-电除颤2010 指南建议胸前捶击不应该用于v 无目击者的院外心脏骤停 v 如果除颤器不能立即使用,则可以考虑为有目击者、

20、监护下的不稳定型室性心动过速(包括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进行胸前捶击v 不应因此延误心肺复苏和电击除颤胸前捶击胸前捶击blsbls成功标志成功标志自主循环恢复(自主循环恢复(rosc)rosc) 进入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cardiac life support)a a 气管内插管 (时机)可靠、吸痰、给药、省人力b b 确认气管位置、固定,正压通气 1012次/分c c 继续胸外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道、心电监护、心律/脉搏/血压的判断、药物的应用d d 可逆性病因的鉴别诊断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a”“a”建立人工气道 气管插管术(称为“金标准”,是高级

21、生命支持开始的标志和象征) 氧气面罩(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仅在第一个cabd阶段暂时使用) 紧急环甲膜穿刺或切开(临时应急)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1-建立人工气道“b”“b”人工正压通气 对自主呼吸停止最有效的抢救措施 复苏球囊(捏皮球)或人工呼吸机 有氧供时,每次吹气量400600ml, 即潮气量10 ml/kg 人工呼吸的频率为1012 次/分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人工正压通气“c”“c”持续人工循环 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应持续做胸外心脏按压(仅电击除颤时例外),频率为100次/分,中断时间不得超过5秒钟 如有条件,可立即实施开胸心脏按压或人工心肺机建立体外循环 气管插管成功后,胸外

22、按压与人工通气不再按30:2的比例交替,各吹其调 直至病人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持续人工循环“d”“d” 给予复苏药物 根据病人心搏骤停原因与心律失常类型,选择相应的复苏药物。如: 肾上腺素(首选,双向选择),无论心电图呈一条直线、室性逸搏,还是心室纤颤都应选用;哪怕是室颤,只要有除颤仪,该药可变细小的室颤为粗大室颤,大大提高电击除颤的成功率,故能双向选择,属首选用药(尤其青霉素过敏),只要确定心搏骤停都可第一优先 高级生命支持-给予复苏药物 利多卡因利多卡因75mg/乙胺腆呋酮150mg:静脉注射适用于严重的心动过速,如频发室早、短阵或无脉性室速,甚至室扑室颤,称之为“

23、药物除颤”(效果较差) 阿托品阿托品/ /异丙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1mg: 适用于严重的心动过缓,如病窦、高度avb甚至心室静止,但后者只能静脉点滴 碳酸氢钠碳酸氢钠 5%碳酸氢钠100ml静脉点滴,只能纠正代酸,用药不宜积极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给予复苏药物v 正确的给药途径应首选大静脉(离心脏越近越好);其次可选择气管内给药,在气管插管成功以后v 新指南还推荐血管加压素作为cpr药物,认为对难治性室颤的疗效可能比肾上腺素好,可血管加压素40u肾上腺素1mgv 新指南不建议在心肺复苏过程中阿托品应用于无脉电活动及心跳停止的患者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给予复苏药物v积极补液,维持水电平衡

24、v纠正酸中毒 nahco3v血气分析v监护、评估高级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给予复苏药物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v 为提高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存v 活率,在重症监护病房对恢复自主循环后的患者,应继v 续进行系统的心脏骤停后治疗,同时由专家对患者进行v 多学科治疗并对其神经系统和生理状态进行评估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a a assist 多器官功能支持b b brain 脑保护与冬眠、促清醒c c care icu重症监护 d d diagnosis 确诊并祛除病因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v 心脏功能监护v 呼吸功能监护v 酸碱及

25、水电平衡v 胃肠、肝、肾功能不全的防治v 免疫和神经系统功能支持等治疗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v 恢复自主循环后,应监测动脉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应将吸氧浓度(fio2)调整到需要的最低浓度,以保证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94%脑复苏心脏骤停后缺氧性脑损害的防治称为脑复苏。因为脑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状态下46分钟即可产生不可逆损害。早期脑复苏取决于脑动脉灌注压和动脉血氧分压,故有效的cpr同时起到了脑复苏的作用,自主循环恢复后可采取脑复苏措施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v 降低体温是降低大脑代谢率的一种有效方法,对血流动力学稳定者,可给予全身性轻度低温疗法,可输入4生理盐水3

26、0ml/kg可使肛温降低1.5,亦可使用冰毯或冰袋外敷大血管或冰水擦浴v 时间一般不超过1224hv 现一般主张头部亚低温疗法:即应用冰帽或冰袋降低头部温度v 严格避免体温过度波动,复温时要缓慢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v 心脏骤停后常出现脑水肿,一般根据病人病情酌情选用甘露醇、利尿剂。有心力衰竭者首选速尿。应用甘露醇的先决条件:收缩压80mmhg,肾功能良好v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自由基、稳定溶酶体膜、等作用,一般应用地塞米松首次1020mg静脉注射,每6h一次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完整的心脏骤停后处理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主要因素v 尽早提供高质量胸外按压,胸外心脏按压与吹气比为30:2v 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v 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v 按压后保证胸骨完全回弹最大限度地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v 避免过度通气v 早期除颤v 药物的应用仅能提高入院前的生存率判断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判断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指征v 按压时能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大于8kpav 面色、口唇、甲床皮肤色泽再度转红v 扩大的瞳孔再度缩小v 出现自主呼吸v 神志逐渐恢复,可有眼球活动v 睫毛反射、对光反射出现,甚至肌张力增加v 有尿v 心电图有效波形改变心肺复苏终止指标心肺复苏终止指标 v病人已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v确定病人已死亡 v心肺复苏进行30分钟以上,检查病人仍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