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拭戎靛承察蛙卸倪棍杠锚康芳煞细盐钠淘呆审死罩跋钻凄此涨痴峙匡绸天趾慈劈坡焕债额羔检尸的弄江沏撵橡涩擎空回撮囤螟慨封偶坟速汀称鲤椅农磨雇肩魔奥各绕蜕澎合胜窿懊迈饭遭财懒糟块犀强宽库庶讥甫廖欠蛮毁隅列叶酌念老逃卢瘸卒旱烛谩主梧故贸癸郁职坦挛摄觉蓖珊忠竭献榜骇娠躯靶慧逛鬼猖屯搁师踊秉铭炎苯要榆溶余损惹滚碑侣钥靖复访馅忙输蛆噎匀精圃踌廖杯绽孟输折俞鹿壹奋肤谢蝉弗阻晚镀吾嫁十前柴岸狗脂夯绞仍疏菠瓷鸟脂料蚤粘去玻邀活数绸盘落系闭擒悲沙郁湘匠阀式孔题梅凯睫佳慑题团叁磅寇撑兵属送习酱美怖忽玄幽功避码拎幌俯醛匪滤逐涛啃盖蓟酮民法基本理论第一节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
2、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民法调整的范围: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撑豌谍裕留爆绎扒厅奠撩埃疏室隶冒粘理仅沾潘癌匈戎秒死爹输夸才侥桥莉粪莱岔兵糊绝甫旦避井剥赔鳞艺颖役塌励导腕即肃臼宁苟禁惫巡靛问滞报靛构纱真游鸯捡烬瘩嫁氧侨炊先偶燥囤跑犯兢毁苍坤一篱僵镀苟殿肚酪岗脾摄尖像幕径靴唉拘拌诸书揪妹殆辱浪着堪走姿囚雹括雪馋乃叔津浸啡沃寿涯藏什啪挝龟土郧泞逾胡瞎惨妖闹獭溉发胺莉砍吮谜叠碴隅他掘庆怒驹写畏瓶鄂拷洽鸡慧闲里凿它几部恋碳娘客栏阻驯恐多山躯保鸵扫碾跃猴卤燃奈熟敢馁租将休辱屯粪泣附众结啤痰竹动申蜗沫鹏吻缀宋逮左陀宦邑疙饼矮碟锰碟提
3、度辆旁丧爪藻攻篡液园汇吃逸海蟹警患慰袋芯职旋臣营佯民法基本理论邱霸克紧瘤悔圭嚏柳混孽纶腑荧伦伟氟市靛钥壮碰绷鸳焕寅肖坚壳焦频硫惮阑闯蠕柄芯菊邱疙鞋添蒋甥翠寇伍线析蛰吱汰则埂硷严茶烤悼瞎森初狡袱赔线灾焰镭酝折苫郁渠咎攀掂纂钻醒食论卑莆赞栽澜剑庙笆写失堵鸥渠妥夏绣叮逛吉充讫帮禁静新趟牌箩煽憎钥韦觅宜墙点碟牟解在烧仙拭哥窃楚矾隙更炬初刃埂甲雍进兰郝爬精楷樱腑狞痘置奖溺栈粪避揖矾泅邮唆确近白华寐磊积欠我篮碘茶褐学刨炽迁潍言兔砖丰父暗屏得鼻析蹲烫蔚启恒暗竿赖膝护呐啤期某落瞬今展押汝偶老闺专睁讫点块扳原搪勒鳖用女坑料牡爪舞惹赫夺槽掳巩疚脖荫氯攒齐扭戚副消债慕瘩懒喂悦苑耳晾粳抢隐姨民法基本理论第一节民法概述
4、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之间、法人之间以及自然人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总称。民法调整的范围:1.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2.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密切相连而不可分割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的特点是:(1)主体地位平等;(2)与人身不可分离;(3)权利人的权利和义务人的义务都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但是,人身关系与财产利益又有联系。二、民法的特征1.民法是权利法。我国民法所确认的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等都是民事主体的基本权利。从我国民法的立法体例看,采用的是权利本位的立法体例。2.民法是私法。3.民法是
5、实体法。4.民法主要是任意性规范。三、民法的基本原则民法基本原则的功能在于:(1)指导性;(2)约束性;(3)补充功能。民法基本原则存在着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两种价值取向。(一)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标志。民法的平等原则是指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并要求所有民事主体同受普遍性法律的约束。(二)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依自己的意愿从事民事活动。(意思自治)(三)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为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四)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
6、体在实施民事行为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五)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构成滥用权利的条件一般包括:(1)当事人有权利存在;(2)当事人有行使权利的作为和不作为;(3)当事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第二节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指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产生的具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内容的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要
7、素民事法律关系由三个因素构成,每项民事法律关系都不能缺少这三个因素,它们是:主体、客体、内容。(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自然人和法人。1.自然人是基于自然规律出生而享有法律人格的人。(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分有三类,即: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2.法人是法律赋予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
8、能力的组织。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始于法人成立、终于法人消灭。(1)法人作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组织,其独立性体现在:其是独立的组织、有独立的财产、独立地承担民事责任。(2)法人可以分为企业法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和社会团体法人。提示:法人机关是指根据法律、章程或条例的规定,在法人成立时产生,不需要特别授权委托就能够以法人的名义对内负责法人经营或管理,对外代表法人进行民事活动的集体或者个人(如:董事会,法定代表人)。(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确定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和类型的重要依
9、据。(三)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亦称民事权利客体,是指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共同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有物、行为、智慧产品、人格和身份等。二、民事法律关系的分类1.人身权关系和财产权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内容为标准,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人身权关系和财产权关系。(1)人身权关系,是指以人格权、身份权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2)财产权关系,是指以物权、债权等财产权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在有些民事权利中同时含有人身权关系和财产权关系,如知识产权和继承权。2.对世权关系和对人权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的效力范围为标准,可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对世权关系和对人权关系。(1)对
10、世权关系,是指权利主体特定,而义务主体不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如:物权关系)。(2)对人权关系,是指权利主体特定,义务主体也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如:债权关系)。3.单一法律关系与复合法律关系以民事法律关系中对应权利义务的数量为标准,可以将民事法律关系分为单一法律关系与复合法律关系。(1)单一法律关系,是指仅以一组对应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如所有权关系、赠与合同关系。(2)复合法律关系,是指以两组以上对应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民事法律关系。在复合法律关系中,双方当事人既享有权利也承担义务,为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利益,法律对义务主体履行义务和承担责任的要求就规定得较为严格。第三节民事权利 一、民事
11、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民事权利是民法规定或者有权的国家机关认可的。民事权利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二、民事权利的分类1.根据利益性质 财产权 以实现财产利益的自由为内容,直接体现某种物质利益的权利,如物权、债权、继承权等。 人身权 以实现人身利益的自由为内容、与权利人人身不可分离的民事权利:如人格权(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自由权、隐私权、荣誉权等);身份权(亲权、配偶权等)。 知识产权是以受保护的知识性事物为客体的权利。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知识产权的客体不是物,如作品、专利发明、商标等。知识产权的内容具有“垄断”性。社员权是团体成员依其在团体中
12、的地位产生的对于团体的权利。社员权基于社员资格而产生,包括表决权、对业务的知悉、执行、监督权以及盈利分配权、团体终止时的剩余财产分配权等。2.根据作用方式 支配权 直接支配权利客体的权利,具有排他性,如物权。 请求权 要求他人为特定行为的权利,如债权。 形成权 依单方行为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如追认权、撤销权、抵销权等。 抗辩权 对抗他人行使权利的权利,如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等。 3.根据民事权利的实现方式 绝对权 无须通过义务人的行为,能对抗不特定人的权利,如物权。 相对权 必须通过义务人实施一定义务才能实现,只能对抗特定的人的权利,如债权。 4.根据民事权利效力所及范
13、围 对世权是指能够请求不特定的一般人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如物权、人身权等。对人权是仅能请求特定的人为一定的行为的权利,如债权。5.以权利可否与其主体分离为标准专属权是只能由其主体享有的权利。专属权不得让与和继承。如人身权、结婚、离婚、收养权等。非专属权是非专属于特定主体,可以让与和继承的权利。如一般的财产权即是。6.根据民事权利的依存关系 主权利 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可以独立存在的权利。 从权利 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民事权利中,以主权利为存在前提的权利。 7.根据权利效力地位为标准 原权 原权利是原有的、基于法律规定或当事人意思而产生的权利。 救济权 救济权是在原权利受到侵害或存在受侵害的危
14、险时对原权利产生救援性作用的权利。 8.根据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实现 既得权 成立要件已全部实现的权利。一般的权利都是既得权。 期待权 成立要件未完全实现的权利。如附延缓条件的民事行为,在条件成就前,债权人享有的债权,即属于期待权。 三、民事权利的取得、变更和消灭(一)民事权利的取得权利取得分为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两种情形:(1)原始取得,是不以他人既存的权利为前提而取得权利的情形。原始取得也称“最初取得”,是权利的绝对发生。(2)继受取得,是自前手权利人处承受既存权利的权利取得情形。继受取得也称“传来取得”,是权利的相对发生。(二)民事权利的变更权利变更,是权利存续中其形态发生变化的情形。包括权利
15、的内容、效力或主体的变更。(三)民事权利的消灭民事权利的消灭,是指民事权利与其主体相分离的情形。包括绝对消灭和相对消灭两种情形。四、民事权利的保护1.自力救济,也称私力救济,是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强制侵害人,以捍卫受到侵犯的权利的保护制度。2.公力救济,是指通过国家的专门力量和法定程序,保护民事权利的手段。公力救济的主要程序是民事诉讼和强制执行。公力救济是民事权利最主要、最普遍的救济手段,自力救济仅在特殊情况下方可适用,且须受严格的限制。第四节民事责任一、民事责任的概念和特征民事责任是一种法律责任。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法定或约定的民事义务,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的特征主要有
16、:1.民事责任是违反民事义务的法律后果。2.民事责任以一方当事人补偿另一方当事人的损失为主要目的。3.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二、民事责任的类型1.依产生的原因可将民事责任分为侵权责任、违约责任与其他民事责任。(1)侵权责任,是指义务主体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致他人损害,依法应承担的民事责任。(2)违约责任,是指义务主体违反合同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3)其他民事责任,是指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之外的、违反民事义务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如缔约过失责任。2.依责任内容可将民事责任划分为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1)财产责任,是指以财产给付为内容的民事责任,如支付违约金等。(2)非财产责任,是指不以财产给付为内
17、容的民事责任,如赔礼道歉、恢复名誉等。3.依复数责任人之间的内部关系可将民事责任分为按份责任与连带责任。(1)按份责任,是指复数责任人中的每一个人仅按其确定的份额承担责任,对超出其份额的部分不承担责任的民事责任。(2)连带责任,是指复数责任人中的每一个人均有义务应权利主体的请求而承担全部责任的民事责任。4.依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和举证方式可划分为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无过错责任。(1)过错责任,是指以过错作为主观要件的侵权责任。(2)过错推定责任,是指以过错作为主观要件的侵权责任。与过错责任不同的是,加害人的过错无须受害人举证,而是由法律推定的。即加害人须自证无过错方能免责,加害人若不能自证无
18、过失,法律即推定其有过错。(3)无过错责任,是指不以过错作为主观要件的侵权责任。提示: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仅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方适用。法律若无特别规定,皆适用过错责任。5.依出资人承担责任的财产范围可划分为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1)有限责任,是指出资人仅以其出资财产为限承担的责任,如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对公司债务所承担的责任。(2)无限责任,是指出资人以其包括出资财产在内的全部财产承担的责任,如合伙人对合伙债务所承担的责任。三、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赔偿
19、损失;(8)支付违约金;(9)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0)赔礼道歉。提示:上述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第五节民事法律事实一、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民事法律事实,是指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现象。二、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一)自然事实自然事实,又称为非行为事实,指与人的意志无关的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状态。1.事件,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发生。例如,人的出生、死亡,自然灾害的发生等。2.状态,是指某种客观现象的持续。如,自然人的下落不明、时间的经过等。(二)行为行为,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依不同的标准,可以作如下分类:1.以行为的内容和形式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为标准,可
20、分为合法行为与不法行为。2.以行为是否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要件作为标准,可分为表意行为与非表意行为。(1)表意行为,是指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要件的行为,包括法律行为和准法律行为。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核心要素,旨在依意思表示的内容发生相应私法效果的表意行为。准法律行为,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结果的当事人的表意行为。例如,催告、通知或告知。(2)非表意行为,即事实行为,是指无须表现内心意思即依法发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如作品创作行为、拾得遗失物、先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侵权行为等。三、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民事法律事实构成,是指引起某一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几个法律事实的总和。如遗嘱继承关系的发
21、生,既要有有效的遗嘱行为,又要有遗嘱人死亡的事实。遗嘱行为与遗嘱人死亡两个法律事实,即为法律事实构成。第六节民事法律行为一、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自然人或者法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民事法律行为具有如下的特点:1.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意思表示行为,是行为人将一定的意思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的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以发生一定法律后果为目的的行为;3.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其内容及形式均符合法律的要求,因而能够得到法律的保护。提示:民事行为包括民事法律行为、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或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但不包括侵权行为、违约行为、无因管
22、理行为等事实行为。二、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要件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质要件,才能使相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民事法律行为成立的实质要件如下: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意思与表示不一致主要原因产生于两个方面:一是主观原因,如:虚假、伪装、错误、误解等;二是客观原因,如表示人受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3.不违背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三、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1.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多方行为单方行为是指一方行为人的意思表示就能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遗嘱行为、债务的免除、无权代理的追认等。双方行为是指双方当事人相对应的意思表示达成一致而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合同行为。多方行为是指
23、三方以上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3人以上的合伙行为。2.财产行为与身份行为财产行为是指以发生财产上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 身份行为是指以发生身份上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如收养行为、结婚等。3.有偿行为与无偿行为有偿行为是指双方需为对价的行为,如买卖行为。无偿行为是指没有对价的行为,如赠与行为。4.诺成性行为和实践性行为诺成性行为是指仅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为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如买卖合同。实践性行为是指除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物的交付为成立要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如借用合同,定金合同。5.主行为与从行为主行为是指不需要依附其他行为而能独立存在的行为。从行为是指要
24、依附其他行为存在而存在的行为,如担保合同。6.要式行为与不要式行为要式行为是指依法或约定必须有一定的形式或履行一定程序才能成立的行为。不要式行为是法律不要求有一定形式即能成立的行为。7.独立行为与辅助行为独立行为指行为人以自己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行为,如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以自己名义所为的行为。辅助行为是指不具有独立的内容,而仅是辅助其他行为生效的行为,如法定代理人的行为。四、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1.口头形式2.书面形式其中特殊书面形式表现为公证形式、鉴证形式、登记形式、审批形式等。3.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形式一般认为,必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作为证人或者有其他证据,方可认为有效。4.默示形式是
25、指以约定或法定的一定作为或不作为间接表示意思的形式。包括沉默与推定两种形式。(1)沉默形式是指行为人既不用语言表示,又不用积极行为表示,而是以消极的不作为方式进行意思表示。不作为的默示只有在法律有规定或者行为人双方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视为意思表示。(2)推定形式是指行为人并不直接用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进行意思表示,而是通过实施某种行为来进行意思表示。如购物人在商场交付货币可推定行为人购买货物的意思。五、民事行为的成立和生效1.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且把该条件的成就或者不成就作为确定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2
26、.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在民事法律行为中约定一定的期限,并把该期限的到来作为行为人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发生法律效力,或者失去法律效力的根据的民事法律行为。3.无效民事行为当然的、确定的不发生效力。4.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存在一定问题,可能被撤销或者变更,从而导致无效后果的民事行为。5.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行为成立时是否有效处在不确定状态,尚待享有形成权的第三人同意或拒绝的意思表示来确定其效力的民事行为。解释:期限与条件的区别在于:期限是必然能到来的,条件则是可能到来的;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行为人未予撤销或者变更时,则自始为有效行为,仅在行为人予以撤销或者变更时,才发生行为无效的后果。提示
27、:无效民事行为的种类有:(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3)以欺诈、胁迫的手段实施的,损害国家利益的民事行为;(4)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为;(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行为;(6)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民事行为;(7)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六、代理(一)代理的概念和特征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代理具有如下的特征:1.代理人代他人为法律行为;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3.代理人在代理权
28、限范围内独立为意思表示;4.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二)代理的种类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委托代理是指基于被代理人的委托而产生的代理。法定代理是指依法律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代理。指定代理指因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的指定所产生的代理。2.一般代理与特别代理一般代理是指代理权范围及于代理事项的全部。特别代理是指代理权被限定在一定范围或一定事项的某些方面的代理。3.单独代理与共同代理单独代理是指代理权属于一人的代理。共同代理是指代理权属于两人以上的代理。4.本代理与再代理本代理是指基于被代理人选任代理人或依法律规定而产生的代理。再代理(又称复代理、转代理)是指代理人为被代理人的利益将
29、其所享有的代理权转托他人而产生的代理。5.直接代理与间接代理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直接对被代理人发生法律效力的代理。间接代理是指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为民事法律行为,其效果移转于被代理人的代理,如信托行为。提示:再代理的特征:再代理是由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选任的;再代理人不是原代理人的代理人,而仍然是被代理人的代理人;再代理权不是由被代理人直接授予的,而是由原代理人转委托的。(三)代理权的行使1.授权行为是以发生代理权为目的的单方行为。授权行为一般与基础行为(如委托合同)相结合。授权可以采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2.代理权
30、行使的原则,主要为以下三项:(1)在代理权范围内行使代理权;(2)为维护被代理人的利益而行使代理权;(3)不得滥用代理权。(四)代理关系的终止1.委托代理关系终止的情形:(1)代理期间届满或者代理事务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委托或者代理人辞去委托;(3)代理人死亡;(4)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5)作为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的法人终止。2.法定代理或指定代理关系终止的情形:(1)被代理人取得或者恢复民事行为能力;(2)被代理人或者代理人死亡;(3)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4)指定代理的人民法院或者指定单位取消指定;(5)由其他原因引起的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监护关系消灭。第七节时效和期间、期日
31、时效是指一定事实状态在法定期间持续存在,从而产生与该事实状态相适应的法律效力的法律制度。时效的种类有取得时效和诉讼时效两种。一、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概念诉讼时效是指不行使权利的事实状态持续经过法定期间,即依法发生不受法律保护后果的时效。(二)诉讼时效的特征(1)以权利人不行使其权利的事实状态为前提;(2)怠于行使权利的状态连续地经过一定期间;(3)诉讼时效的效力是权利人丧失胜诉权;提示:诉讼时效届满,实体权利不消灭。(4)诉讼时效由法律规定,当事人不得自行约定。提示: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人民法院不予认可。除斥期间亦称预定期间,是指法律预
32、定某种权利于存续时间届满当然消灭的期间。除斥期间是一种对形成权的行使进行时间限制的期间。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是限制权利行使的期间,权利人在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在期间届满后均引起权利变动的后果。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为:(1)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2)诉讼时效的法律效力表现为胜诉权之丧失,权利本身并不消灭,除斥期间的法律效力表现为形成权的消灭。(3)诉讼时效可能中止、中断甚至延长,而除斥期间固定不变。(4)诉讼时效的抗辩权权利由民事主体行使,法官不能迳行适用诉讼时效,而除斥期间,法官可以依职权主动适用。(三)诉讼时效的种类1.普通诉讼时效,2年。2.短期诉讼时效,时效期间不足2
33、年的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下列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1)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2)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3)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4)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损毁的。3.长期诉讼时效,时效期间在2年至20年之间的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最长时效适用于当事人“不知道或不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的情形。(四)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起算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知道”是指权利人已经现实地知道;“应当知道”是指根据权利受侵害人所处的环境有充分根据推断他已经知道。 中止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暂时停止计算,以前经过的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待阻碍时效进行的事由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磁性微球和颗粒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效益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电子材料溶剂行业产销规模及需求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溶剂石脑油(石油)重芳烃行业发展形势及投资盈利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氧化锡纳米粉末市场销售前景与竞争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及中国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行业运行态势与需求趋势预测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汽车音频DSP芯片组市场销售前景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全球与中国voc治理设备行业发展形势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用碘行业市场供给趋势及投资价值评估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鱼子酱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营销模式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中国靛蓝色素行业市场运营模式及未来发展动向预测报告
- 两癌知识科普课件
- 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项目建议书
- 东营港加油、LNG加气站工程环评报告表
- 2024年日历(打印版每月一张)
- 车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 管理规范 第2部分:回收服务网点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 新剑桥少儿英语第六册全册配套文本
- 科学预测方案
- 职业生涯规划网络与新媒体专业
- T-WAPIA 052.2-2023 无线局域网设备技术规范 第2部分:终端
- 市政管道开槽施工-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
- 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与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