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模板(新)_第1页
论文模板(新)_第2页
论文模板(新)_第3页
论文模板(新)_第4页
论文模板(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 士 学 位 论 文系 别: 生 命 科 学 系 学科专业: 园 林 姓 名: 冯 涛 运 城 学 院2013 年 6 月 运 城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设计)题目改性泡桐对亚甲基蓝的依附性能研究学生姓名冯涛系、专业生命科学系 园林专业指导教师陈莉选题目的、价值和意义一、选题目的:目前,企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随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工业尤其是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印染行业对水的需求量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印染废水对环境的严重污染。据资料显示中国每天排放印染废水的量为(300400)×104t,而印染废水因其有机物含量高、成分复杂、色度深、PH高,

2、水质变化较大、排放量大而成为一种国内外公认的极难处理的工业废水。因此印染废水的处理已经日益成为环境治理的重大课题。每年一到秋天,天气见凉,地上的落叶、枯草也日渐增多。现在对树叶常见的处理方法便是焚烧,而焚烧树叶产生的烟雾发出刺鼻的味道,既威胁行人,又污染空气还易引发火灾。此课题为缓解上述环境污染而定,用亚甲基蓝模拟印染废水,再对泡桐树叶进行一系列改性处理。对改性泡桐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二、选题价值和意义:活性炭作为常用吸附剂也存在很大的弊端,传统的活性炭生产是以木材为牺牲品,其制作工序会造成大量树木的砍伐,严重毁坏生态和影响动植物繁殖。并且在煅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含硫等有

3、毒气体,并伴随微小颗粒物进入环境,造成雾霾,还会影响空气质量。近年来,生物吸附材料因成本低、来源广、可再生成为研究者们亲睐的新型高效材料。但目前生物吸附剂的研究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微生物,如动植物碎片等无生命的生物物质以及活的植物系统也可看作是生物吸附剂,其物理结构上疏松多孔,表面积较大,可以与印染废水中的物质发生物理吸附;另一方面,某些农林废弃物中含有较多的活性物质,有利于印染废水的吸附。此课题中的材料改性泡桐很可能就是一种新型绿色环保的生物吸附剂。该项目致力于解决废弃物二次污染问题,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同时实现“零排放”,尽可能达到已废治废的效果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一、国内外的

4、研究现状目前国际上已有学者致力于探究生物吸附剂吸附染料的研究,但是意在以废治废的实验尚少见报道。用改性泡桐对模拟染料废水的亚甲基蓝进行吸附研究的实验更是查询无果。二、未来发展趋势据1987年典型城市监测调查,有42%的城市饮用水源地受到严重污染;63%的城市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约有7亿人口饮用大肠杆菌超标水,约有1.7亿人饮用受有机物污染的水。而燃烧产生的大量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因此以废治废将成为最理想的改善水体污染和大气污的理念,也从极大程度上对节约型社会的构建起到推动性作用。主要研究内容 1

5、. 研究碱热烫、二次酸式冷处理、超声波辅助盐析法、化学破碎四种方法对泡桐进行改性处理,通过对亚甲基蓝做吸附试验后,选出最优的处理方法。2. 研究吸附剂的颗粒大小、用量、被检测溶液中亚甲基蓝的初始浓度,在不同的温度、时间、PH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效果影响。3. 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的组合的实验得出最佳吸附条件,再进行吸附等温线拟合以及吸附动力学研究,并与活性炭,竹炭、硅藻纯进行横向比较试验。4. 应用红外电镜对泡桐叶子进行研究,确定其物理结构及化学基团。5. 应用Langnuir和Freundlich方程分析实验结果。实验设计1. 泡桐叶子渣子的制备;2. 最优渣子的选取;3. 单因素试验(分别考

6、虑PH、温度、时间、粒径、浓度、加入量的影响);4.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得出最佳吸附条件;5. 吸附等温拟合及吸附动力学研究;6. 进行横向比较试验(比较对象为活性炭、竹炭、硅藻纯);7. 用红外光谱和电镜观察改性泡桐叶;8. 结果与分析9. 讨论与结论完成论文(设计)的条件、方法及措施1、学院网的电子期刊阅览工具2、学校和系里开放图书馆和机房3、需要用到实验室的电子天平、数显恒温水浴锅、微型高速万能粉碎机、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紫外风光光度计、数控超声波清洗器、PH计、分样筛、扫描电子显微镜、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粉末压片机。4.需要用到的实验试剂:亚甲基蓝、无水乙醇、氯化钾、氢氧化钠、过氧化氢、活

7、性炭、竹炭、硅藻纯、盐酸、蒸馏水。论文(设计)拟定提纲1. 前言1.1亚甲基蓝的简介与危害1.2印染废水的简介与危害1.3印染废水处理的几种方法1.4科学分析课题研究的意义2. 实验材料、试剂、仪器与方法2.1实验材料、试剂、仪器 2.1.1实验材料 2.1.2实验试剂 2.1.3实验仪器2.2试验方法 2.2.1亚甲基蓝标准曲线的绘制 2.2.2泡桐树叶的四种改性方法 2.2.3四种改性方法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比较 2.2.4单因素静态吸附试验 2.2.5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2.2.6与活性炭、硅藻纯、竹炭的吸附效果横向比较综合分析 2.2.7红外光谱和电镜对改性泡桐的观察 2.2.8吸

8、附等温先 2.2.9吸附动力线3. 结果与分析 3.1亚甲基蓝的标准曲线绘制 3.2四种改性方法吸附亚甲基蓝能力的比较 3.2.1碱热烫处理的吸附效果 3.2.2二次酸式冷处理的吸附效果 3.2.3超神波辅助盐析法的吸附效果 3.2.4化学破碎的吸附效果 3.3单因素静态吸附实验 3.3.1吸附剂用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2吸附剂颗粒大小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3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4吸附时间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5初始浓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3.6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 3.4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3.5单因子效应分析和两因子互做效应分析 3.6优化分析 3.7与活性

9、炭、硅藻纯、竹炭的吸附效果横向综合比较的结果分析 3.8红外光谱和电镜对改性泡桐的观察 3.9吸附等温线 3.10吸附动力曲线4. 讨论与结论主要参考文献1 周公度. 化学辞典(第二版).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4:323-3242 林鹏鹏, 谢婷, 潘红玉等. 木质素吸附剂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C. 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0113 周公度. 化学辞典(第二版).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4 :323-3244 刘飒. 测定链霉素和亚甲蓝的共振瑞利散射方法研究D. 重庆: 西南大学, 20095 亚甲基蓝. 全国毒控中心网 引用日期2013-12-2

10、96 亚甲基蓝. 物竞化学品数据库 引用日期2013-11-257 石建稳, 陈少华, 王淑梅, 等. 粉煤灰改性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 化工展, 2008, 27(3 ) :326-334 . 8 朱虹, 孙杰, 李剑超.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M. 北京: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4: 74-75.9 黄曼雯, 刘敬勇, 蔡华梅等. 柚子皮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J. 贵州农业科学, 2012, 01:143-147.10 何珍宝. 印染废水特点及处理技术 J . 印染, 2 0 0 7, 17:41-44.11 叶金鑫. 纺织物染色废水除色新方法的开发(上)J. 现代纺织技术, 2007,2

11、3(1):55-58.12 戴日成, 张统, 郭茜, 等. 印染废水水质特征及处理技术综述 J . 工业给排水, 2000, 26( 10) : 3313 李家珍主编. 染料、染色工业废水处理M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7.14 杨蕴哲 活性黑KN-B 染料模拟废水电化学脱色.环境工程学报, 2009, 3( 9) : 1607-1610. 15 孙杰, 田奇峰.松树锯末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研究J. 环境工程学报, 2012, 6(2):419-422.16 王艳, 苏雅娟, 李平, 等. 绿茶微粉对染料亚甲基蓝和孔雀石绿的吸附研究J. 中国食品报,2011, 11 (4):8

12、3-88.17 马江权, 郭楠, 姜爱霞等. 改性活性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动力学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 2009,04:29-32.18 朱媛媛, 蒋新元, 胡迅. 生物质材料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环境保护科学, 2008, 3( 1) : 9-12.19 龙道英, 等. 利用红液及酒精和酵母废液生产饲料酵母的研究J.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10, (5):67-69.20 胡敏, 等. 甘蔗糖蜜废水生产饲料蛋白质的研究J. 中国饲料, 2006, (17):36-38.21 尚宇, 周健, 黄艳. 生物吸附剂及其在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J. 河北化工2011, 34(11):35-

13、40.22 于海莲, 粱芳, 张吟. 从橙子皮中提取不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研究J. 内江科技, 2012, 7:027.23 邵焕霞. 胡萝卜渣中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J. 食品与发酵科技, 2009, 45(004): 55-58.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文章选题紧密结合专业实际,论题较为明确,提纲思路明晰,逻辑清楚,可以开始写作,但应深入调查研究,切合实际,切忌空谈,结论应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签字: 2013年 3月 日专业教研组意见及建议 组长签字: 2013 年3月 日系主任意见 签字: 2013 年3 月 日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后交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经课题答辩组答辩通过并签署意见,经系主任签字

14、同意后方可开题,否则不得开题。此表最好保持三整页。运 城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论文(设计)题目宋体小四号字上下左右居中学生姓名小四宋系别生命科学系专 业班级主题词、关键词三个到五个 关键词之间用空格隔开,要与“摘要”的关键词中相同。文献查阅指引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以下为例,根据自己论文实际情况选择与填写。实验类:1、从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查询有关大杏仁种植、加工、营养成分方面的资料及有关粉类饮品加工工艺方面的资料,通过资料整理,形成比较完整的综述材料; 2、大杏仁国内外研究状况;3、大杏仁与其他原料搭配资料; 4、类似产品加工工艺及品质判定方法。 教改类:1、从

15、图书馆和资料室查阅与中学生物教学改革相关的现刊;2、从校园网中国知网上、从超星电子图书中查阅中学生物教学模式的相关书籍;3、查阅生物教学研究、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中有关生物教学模式与教学改革的文献。内容要求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以下为例,根据自己论文实际情况选择与填写,要填写论文的具体内容。实验类:1. 阐述xx的概念和xx国内外研究状况;2. 结合预实验结果,讨论xx的影响因素;3. 通过xx实验、xx实验分析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得出#结果。教改类:1. 阐述教学模式的概念和各种中学数学教学模式。2. 结合教育实习的实践,讨论高效的中学数学教学模式对促进教学改革的作用。3.

16、分析目前新课标下中学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教学提出合理的建议。进度安排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2012年12月1025日,师生互动选题;教师给所指导的学生安排毕业论文的阶段性任务; 2013年1月10日3月初 开始查阅文献;2013年3月5日 修改好开题报告并进行开题答辩;2013年3月5日3月10日 领取实验仪器和药品,进入实验室;2013年3月10日5月20日 进行实验;2013年5月15日5月28日 进行论文的写作及修改;2013年5月28日6月2日 左右,完成毕业论文的定稿,进行答辩、复答辩。以上是大体时间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变更。完成期

17、限: 发题日期: 2012 年 12 月15 日完成日期: 2013年 5月 30 日学生签字指导教师签字教研室主任意见签字 2013 年3 月 日系主任意见 签字 2013 年3 月 日运城学院 生命科学系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答辩记录 论文题目姓 名学 号专 业系 别班 级毕业年份接题时间2012.12.15指导教师答辩组教师说明:本栏目填写学生论文汇报内容,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等答辩情况。每个答辩小组记录一份。答辩记录此部分为手填答辩日期2013 年 3月 日成绩答辩小组成员签字答辩小组组长签字记录人运 城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表系 班小四宋,居中专 业小四宋,

18、居中毕业论文(设计)题目: 小四宋,居中学生姓名小四宋,居中学 号小四宋,居中指导教师小四宋,居中专业技术职务小四宋,居中完成情况 小四,宋体,1.5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1、2013年1月10日3月2日,已查阅相关的山药和保健蛋糕的文献资料,并设计出山药保健蛋糕的实验方案;2、2013年3月1日3月6日,已准备好山药饮片材料及实验仪器和药品;3、2013年3月7日3月25日,已完成样品预处理和预实验;4、2013年3月26日5月4日,已进行了部分单因素实验。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日期填写到5月4号。指导教师意见签字: 2013 年 5 月 5 日教研室意见 签字: 2013 年 5 月

19、5 日系领导小组意见 签字: 2013 年 5 月 5 日备注运 城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许可证经审查, 级 班 专业 同学所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符合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的有关规定,达到了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要求,根据运城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暂行条例及其它相关文件精神,同意该生提交的毕业论文(设计)参加答辩。 指导教师 签字(盖章) 2013 年5 月30日 教研室主任 签字(盖章) 2013 年5 月30日根据审查,准予答辩。 答辩委员会负责人 签字(公章) 2013 年 5月 30日 运 城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 论文题目小四宋,居中姓名

20、学号专业系班毕业年份指导教师小四宋,居中小四宋,居中小四宋,居中小四宋,居中小四宋,居中小四宋,居中说明:本栏目填写学生论文汇报情况,答辩小组成员提问、学生回答等答辩过程及论文综合评价情况。每个答辩小组记录一份。答辩记录此部分为手填答辩日期2013年6 月 2 日成绩答辩小组成员签字答辩小组组长签字记录人运 城 学 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考核表论文(设计)题目学生姓名系、专业指导教师论文字数写作提纲审核意见 签字: 2013 年 月 日初稿审核指导意见 签字: 2013 年 月 日二稿审核指导意见 签字: 2013 年 月 日实验方法、技术审核指导意见 签字: 2013 年 月 日读书笔

21、记或实验记录情况签字: 2013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等级(仅供参考)食品添加剂在面包的制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两种不同食品添加剂对面包质量的影响一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食品添加剂在面包生产工艺中的作用做了较充分的阐述,为本篇论文的创作做了一定的理论准备,基本概念较清楚。第二部分是本论文的重要部分,主要讲述了本次实验的方法过程以及实验中所测定的结果,结构较简单明了,逻辑基本合理,思路基本清晰,所做正交实验基本正确,数据记录较为真实有效。第三部分对本次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分析,方法正确,所得结果真实有效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第四部分是根据本次实验结果分析所作出的结论总结,基本达到了实验的目

22、的。本文选题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学术探讨价值,内容基本详实,观点基本正确,立论基本充足,中心基本突出,结构基本条理,层次较为清楚,分析基本充分,方案基本可行。多次修改后格式基本规范,语言基本准确,文字较为流畅。本文对面包的制作方面能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教师填写)项 目评 价项 目评 价指导教师签字: 2013 年 5月30 日调查论证工作量工作态度实践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质量创新成绩等级论文评阅人评语及成绩评定等级项 目评 价评阅人签字: 2013 年 5 月30 日翻译资料综述材料论文(设计)质量工 作 量 及 难 度创 新成 绩 等 级答辩小组(优秀论文答辩则为

23、答辩委员会)意见及成绩评定等级项 目评 价答辩组长签字: 2013 年 6月2 日报告内容报告时间答 辩创 新成绩等级答辩委员会意见及最终成绩评定等级 系主任签字(公章): 2013 年6 月2 日葛根药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系 别: 生 命 科 学 系 学科专业: 生 物 科 学 姓 名: 王 小 丫 指导教师: 滕 红 梅 运 城 学 院 2013 年6月中文摘要: 论文题目 【宋体小二加粗居中;段前2倍行距,段后1倍行距】王小丫【宋体小四居中】 (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宋体小四居中,姓名和单位名称之间单倍行距】【空一行】摘要:【此二字宋体小四号加粗;顶格】【宋体小

24、四号;1.5倍行距】【空一行】关键词:【此三字宋体小四号加粗;顶格】;【宋体小四号,分号隔开,此行与空行之间为单倍行距】【以上单独一页】【所有页面设置:A4纵向,页边距为上下各20mm;左25mm;右20mm】英文摘要:Title【Times New Roman小二居中加粗;段前2倍行距,段后1倍行距,英文题目应该按照意义词进行换行,标题中除介词外的实意单词首字母应大写,如有拉丁文使用斜体】Wang Xiaoya【Times New Roman小四居中,姓在前,首字母大写,名在后不分开,首字母大写】(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Yuncheng University

25、, Yuncheng, Shanxi, 044000)【Times New Roman小四居中,姓名和单位名称之间单倍行距】【空一行】Abstract:【此单词加粗;顶格】【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1.5倍行距】【空一行】Key words:【此两单词加粗,之间有空格;顶格】;【Times New Roman 小四号,分号隔开,此行与空行之间为单倍行距】【以上单独一页】【注意某些词不适合做关键词: 调查;句法修改,层次要清楚;公式一般不出现在摘要;避免出现第一人称,应修改被动式;点后有空格,标点前无空格,尽量不要分段,最多两段。】目录:目 录【 “目录”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

26、“目录”二字之间空一格,段前空1.5行,段后空1行,居中排】 【一级标题小四号宋体加黑,顶头排;一级标题与章前空二个字。二级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黑与一级标题前空二个字,三级标题小四号宋体不加黑与一级标题前空四个字。目录各级标题行距固定20磅,同学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微调】【目录中自动生成的点和页码不加粗,页码数字宋体小四号】具体实例见附件1“目录模板”1 前 言【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数字与汉字间空一格,“前言”二字之间空格,占4行】【此部分单独起一页】【宋体小四,1.5倍行距;以下正文除标题外均如此】1.1 xxxx(四号宋体加黑,占2.5行,左顶格,不接排)1.1.1 xxxx(小四号宋体

27、加黑,占2行,左顶格,不接排)a. xxxx(小四号加黑)xxx(空4格,小四号宋体可接可不接排,行距1.5倍)(1) xxxx(小四号加黑)xxx(空4格,接排,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1) xxxx(小四号加黑)xxx(空5格,接排,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2材料与方法【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数字与汉字间空一格,汉字之间不空格,占4行】【此部分单独起一页】【宋体小四,1.5倍行距;以下正文除标题外均如此】1.1 xxxx(四号宋体加黑,占2.5行,左顶格,不接排)1.1.1 xxxx(小四号宋体加黑,占2行,左顶格,不接排)a. xxxx(小四号加黑)xxx(空4格,小四号宋体可接

28、可不接排,行距1.5倍)(1) xxxx(小四号加黑)xxx(空4格,接排,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1) xxxx(小四号加黑)xxx(空5格,接排,小四号宋体,行距1.5倍)其他章节同上【各部分另起一页】4 讨 论【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数字与汉字间空一格,“讨论”二字之间空格,占4行】【此部分单独起一页】5 结 论【“结论”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数字与汉字间空一格,“结论”二字之间空一格,占4行】【此部分单独起一页】如果“结论”和“讨论”部分内容不多的话,建议最好合二为一“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汉字间无空格,占4行】【此部分另起一页】【参考文

29、献字号为五号宋体,行间距20磅。英文为新罗马五号,无斜体】 【注:期刊J;专著M;学位论文D 】【方括号;左顶格,宋体五号,1.5倍行距,所有标点符号均为半角,之后空一格】【按文中出现先后顺序排列】【中文文献作者不超过三人全部列出。超过三人时,只著前三作者并后加“,等”】例:1于冰, 李海英, 张绍军, 等. 用TRIzol试剂一步法提取甜菜花蕾中的总RNAJ.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4, 21(1): 138-140.【英文文献3人以下全部著录,末两位(包括两位)作者之间使用“and” 】例: 2 Anm D S, Prabhjot K G and Prabhjeet S. RNA

30、 isolation from plant tissues rich in polysaccharides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2003, 314: 319-321.【3人以上可只著录前3人,外文用“ ,et al ”, “et al ” 不必用斜体。】例:3Chang S, Puryear J, Cairney J, et al.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isolating RNA from pine treesJ.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1993,11: 113-116.【作者之间用“

31、,”分隔。】【作者姓名一律采用姓前名后的著录形式。 欧美著者的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姓大写;如用中译名,可以只著录其姓。 】 示例: Einstein A (原为:Alberd Einstein) 致 谢【“致谢”为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汉字间空一格,占4行】 【宋体小四,1.5倍行距】【以上单独一页】附 录【“附录”宋体三号加粗,居中;顶行;汉字间空一格,占4行】 【宋体小四,1.5倍行距】【此部分另起一页】注意:页码的排法:【中英文摘要、目录页均不标页码,页码从下面“前言”起 “致谢”止,五号字体,页码中间排,用1、2、3序号】附1: 目录模板目 录1 前言 11.1唇形科植物简介1

32、 1.1.1唇形科植物特征 1 1.1.2实验中三种植物的外形特征2 1.2实验研究内容及目的 4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5 2.1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5 2.1.1实验材料 5 2.1.2实验试剂及药品5 2.1.3主要实验仪器6 2.1.4溶液配制 6 2.2实验方法与步骤72.2.1实验方法7 2.2.2实验步骤73 实验结果及分析93.1三种植物茎解剖结构特点93.1.1夏至草9 3.1.2彩叶草103.1.3一串红123.1.4三种植物的茎结构的异同133.2三种植物茎组织、细胞参数的比较分析133.2.1测量数据分析133.2.2统计总表153.3三种植物茎结构差异对其生理功能及生

33、态适应性影响的探讨164 讨论175 结论17参考文献19 致 谢20 附2: 中英文摘要模板夏县板栗多糖提取工艺研究马 静 (运城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运城,044000)摘要: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又名栗、中国板栗,是壳斗科栗属的植物,其活性成分板栗多糖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用热水浸提法、酸浸提法、碱浸提法、超声波法及纤维素酶法分别对运城市夏县生、熟板栗的多糖得率进行了比较研究,探讨了超声波法及纤维素酶法影响两种板栗多糖得率的四个因素,并分别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对超声波法以及纤维素酶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法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35,超声温度70,

34、超声时间45min,乙醇浓度70%,熟板栗多糖得率可达11.634%。纤维素酶法最佳工艺为温度50,酶解时间为120min,纤维素酶浓度为1.5mg/mL,pH为8,熟板栗多糖得率可达12.131%。通过比较,纤维素酶法对板栗多糖提取优于超声波提取。关键词:夏县板栗;多糖;超声波法;纤维素酶法Study on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Polysaccharides in Xiaxian County ChestnutMa Jing(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Yuncheng University, Yuncheng, Shanxi

35、, 044000)Abstract: The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Bl.), also known as chestnut, or Chinese chestnut, and belongs to Fagaceae Castanea plants, and its active ingredient chestnut polysaccharides have a wide range of value. In this study, cooked chestnut polysaccharides and raw chestnut polysaccharides in Yuncheng Xiaxian were extracted employing with hot water extraction, acid extraction, alkaline 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