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沉降观测项目.doc_第1页
东营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沉降观测项目.doc_第2页
东营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沉降观测项目.doc_第3页
东营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沉降观测项目.doc_第4页
东营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沉降观测项目.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东营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沉降观测项目技术方案东营市大地勘测地理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前言 .- 2 -一、项目监测意义 .- 2 -二、 项目概况 . .- 2 -三、设计依据 .- 3 -四、监测工作程序 .- 3 -第二章 基坑监测项目技术方案 .- 4 -一、监测方案 .- 4 -1、主要投入监测设备和监测的人员组织.- 4 -2、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 6 -3、支护顶沉降观测和周围建筑物、地表道路沉降监测.- 8 -4、基坑深层水平位移观测.- 11-5、基坑开挖前取证及过程巡视检查.- 13-6、基坑水位监测 .- 14-7、锚杆内力监测

2、 .- 15-8 监测工作实施步骤及监测频次.- 17-二、监测与测试的报警值确定原则及报警值.- 19-( 1)报警值的确定原则:.- 19-( 2)监测的报警值:.- 19-三、监测成果资料及提交.- 21-四、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 21-第三章东营市人民医院综合楼主体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22-一、基准网的设计 .- 22-二、沉降观测点布设. .- 22-三、次数和期限 .- 23-四、作业依据 .- 24-五、观测精度的确定 . .- 24-六、沉降变形允许值 . .- 25-七、水准测量技术要求 .- 25-八、所用仪器设备及人员安排 . .- 26-九、精密水准测量

3、作业程序及方法 .- 27-十、观测成果的检查验收.- 28-十一、观测结果及资料分析.- 29-1、统计汇总 .- 29-2、送交资料及分析结果包括:.- 29-第一章前言一、项目监测意义目前,国内基坑工程由于施工不当造成的工程事故屡有发生,根据基坑工程事故的调查,基坑工程发生重大事故前或多或少都有预兆,如果能够切实做好监测工作,及时发现事故预兆并采取适当措施,则可避免不少重大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监测工作成果可作为地基处理对周围建筑影响的直接证据,具有法定的说服力。对在施工过程中引发的土体性状、环境、邻近建筑物、地下设施变化的监测已成了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当前,基坑监测与工程的设计

4、、施工同被列为深基坑工程质量保证的三大基本要素。基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周边地表下沉,周边地表向基坑方向滑动;周边裂缝;临近周边建筑物沉降、倾斜。其中基坑周围地表沉降是造成周边环境破坏的最直接原因。为防止在基坑开挖及主体施工期间,由于荷载的减少、降水等因素造成地表的滑动及对周边的建(构)筑物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以便及时找出对策,避免造成大的危害,这样在整个施工期间,就有必要对基坑、支护设施及周边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二、项目概况东营市人民医院门诊病房楼项目位于东营市东城胶州路西侧,南一路北侧,场地中部为主楼,地上22 层,地下 2 层;北侧为裙楼,裙楼地

5、上6 层,地下 2 层;南部为 2 层纯地下室;场地西北角局部为地下一层,该基坑为整体式开挖。北侧裙楼部位筏板底标高为-12.200m,主楼及南侧地下室部位筏板底标高为 -12.200m,西北角地下一层部位筏板底标高为-5.000m,± 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200m,现地面标高约-0.400m,北侧裙楼部位开挖深度约11.7m,裙楼以南开挖深度约11.9m,西北角地下一层部位开挖深度约4.7m。基坑南北向长约123m,东西向宽约 87m。根据现有资料, 场地北侧有一栋5 层建筑,为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 2m,拟建建筑物外墙线距既有建筑物外墙线最近约13.5m;东侧有一栋 4

6、层建筑,为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 2m,拟建建筑物外墙线距既有建筑物外墙线约13.5m;西侧北段有一排2 层建筑,为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2m,拟建建筑物外墙线距既有建筑物外墙线最近约8-13.5m。基坑西北角有两栋2 层建筑,为条形基础,基础埋深约 2m,拟建建筑物基础外边线距北侧建筑物外墙线约8.5m,距西侧建筑物外墙线约13.5m。南侧为南一路,拟建建筑物基础外边线距人行道路沿石约 24 米,局部约 20 米;西侧场区外为东护城河,现水位约为地表下 1 米,拟建建筑物基础外边线距河岸约40.5 米;其余位置无建(构)筑物影响。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第 3.0.1 条(强

7、制性条文)规定,应对建筑及周边建筑物在施工及使用期间进行变形观测。周边环境情况统计表位置名称支护结构外墙线与环境距离北侧一栋 5 层建筑物距基坑外墙线最近约13.5m西侧北段一排 2 层建筑物距基坑外墙线最近约8-13.5m东侧一栋 4 层建筑距基坑外墙线最近约13.5m西北侧两栋 2 层建筑距基坑外墙线最近约8.5m三、设计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2、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2006)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

8、规范 (GB50497-2009)7、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8、东营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病房综合楼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四、监测工作程序监测工作的程序,应按下列步骤进行:1. 接受委托;2. 现场踏勘,收集资料;3. 制定监测方案,并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认可;4. 展开前期准备工作,设置监测点、校验设备、仪器;5. 设备、仪器和监测点验收;6. 现场监测;7. 监测数据的计算、整理、分析及信息反馈;8. 提交阶段性监测结果和报告;9. 现场监测工作结束后,提交完整的监测资料。第二章基坑监测项目技术方案根据拟建建筑物性质、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支护、开挖深度、

9、基坑等级(基坑侧边安全等级为二级)及周边环境及周边建筑环境,考虑到工程的特殊性及重要性,为达到监控施工安全和地上周边建筑安全的目的,满足工程需要和动态设计要求,以保证施工期间的安全。本项目的监测项目如下:1.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竖向、水平位移监测;2. 基坑周边建(构)筑物变形监测;3. 深层水平位移监测;4. 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及道路沉降监测;5. 锚杆内力监测;6. 地下水位监测;7. 过程巡视检查等;一、监测方案1、主要投入监测设备和监测的人员组织根据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变形情况,要求仪器设备经严格检校。仪器准备如下表:名称规格单数精度附注位量精密水准仪精密全站仪美国天宝Tr

10、imble台2±0.3mm/km定时检测Dini 03电子水准仪莱卡 1200台21 秒定时检测0.1± 1PPM钻孔测斜仪角架铟钢尺一级线纹米尺测斜管收敛计锚杆应力计水位计防水电缆微机工作站打印机及绘图仪SURFER、科傻平差、图象格式转换软件、数据平差软件CX03-A台1探头精度±0.1mm/0.5m副63米、2米根各 21 米根1检测使用PVC73m190m2 个孔SL-2台1个2YZ-10支1YSZWm150台处理数据使用HP5500台1打印成果武测开发套3数据处理、生成南方公司开发等值线图及三维立体图尺台对讲机站标和基座基准点标志及观测点标志胶片相机和办

11、公设备对2对2个2个100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经过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工程测量、岩土地质、建筑施工等理论实践的专业技术人员,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按该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组建专业监测小组 ,本次人员现场安排为两组(工程师 2 人,技术员 3 人),负责该工程监测的计划、组织和质量审核。序号姓名职务(职 称)工代表性业绩龄市政府综合楼、胜建大厦、会展中心、1马栋栋项目经理(工程师)10 胜利工业园、阳光 100、景典杰座等观

12、测等2徐法勇技术负责(工程师)11会展中心、金融大厦、胜中时代家园等观测等3周文浩测量员(助理工程师)5尚郡高层、阳光 100、胜中时代家园、景典杰座等观测等4黄玉朋测量员(助理工程师)4东赵大厦、会展中心、胜利工业园、金融大厦等观测等5李贵学数据处理(助理工程师)5会展中心、胜利工业园、仁恒名邸、阳光 100 等观测等组织措施 :a) 监测小组由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b) 做好基准点和监测点的保护工作;c) 采用专业的测量仪器进行监测 , 并定期标定;d) 测量仪器由专人使用 , 专人保养 , 定期检验;e) 测量数据在现场检验 , 室内复核后方可上报 , 并建立审核制度 , 对采集的

13、数据及其处理结果经过校验审核后方可提交;f) 严格按现行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规范与有关细则操作;g) 根据测量及分析的结果 , 及时调整监测方案的实施;h) 测量数据的储存、计算与管理 , 由专人采用计算机及专用软件进行;i) 定期开展相应的 QC 小组活动 , 交流信息和经验。2、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2.1水平位移及沉降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反映位移的基准, 要布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范围外。一般来说,布设在基坑开挖深度的35 倍的距离范围以外即可,本项目基准点应在基坑开挖线 40 米外相对静止的建筑物或地面设置观测基准点。本项目在场地东、西、南、北埋设4 个基准位移点,

14、具体做法见附图。2.2基坑水平位移点的布设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 3 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用冲击钻将道钉打入支护结构圈梁顶或在浇筑支护结构圈梁顶混凝土时将钢筋插入。具体观测点设置,应由监测单位结合土建单位、监理单位及基坑支护设计单位,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合理布置。在支护结构、边坡围护桩、测斜井、支护结构墙面上布设水平位移观测点,顶部圆形标志上刻划十字标记,点位要埋设要牢固可靠,在观测过程或施工过程中不易碰到。 点间距 2025m 左右,关键重要监测断面区密集加点,其

15、他稀疏。共布设点23 个,见附图。2.3 支护水平位移观测图 2水平位移观测采用视准线法、极坐标法和导线测量法。观测数据为平面坐标或水平角和距离。在观测过程中, 采用经过校正的棱镜及B位移前底座,或采用对中杆,但必须采用支架,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准确。 测站点应选在基坑的施工影响范围之外。 外方向的选用应不少于DA位移后3 点,每次观测都必须定向,为防止测站点被破坏,应在安全地段再设一点作为保护点,以便在必要时作恢复测站点之用。初次观测时,须同时测取测站至各测点的距离,有了距离就可算出各测点的秒差,以后各次的观测只要测出每个测点的角度变化就可推算出各测点的位移量。观测次数和报警值与沉降监测相同。当

16、然也可用坐标法来测取位移量。测定观测点的角度变化 ,计算位移量:=D-基坑围护墙(坡)顶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设计控制值 (mm)30306060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53.06.0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 1 2 。每次监测结束后提供以下结果:观测点位置图各测点水平、垂直位移量成果表各测点位移量曲线图变形分析报告。3、支护顶沉降观测和周围建筑物、地表道路沉降监测3.1 沉降基准点的布设基准点是反映沉降、位移的基准,要布设在不受施工影响的范围外。一般来说,布设在基坑开挖深度的 510 倍的距离范围以外即可,本项目基准点应在基坑开

17、挖线 40 米外相对静止的建筑物或地面设置观测基准点。沉降基准点在基坑的北、 西、南侧采用埋石的方法来布设,埋设三个点 CJ1、CJ2、CJ3。布设详图见附图。3.2支护顶部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点布置在边坡、支护结构顶部上面,要求稳定、可靠,不易碰动。顶部圆形标志,点位要埋设要牢固可靠,在观测过程或施工过程中不易碰到。点间距2020m 左右,关键重要监测断面区密集加点,其他稀疏。 一般可与水平观测点共用一点,共布设点 23 个沉降点,见附图。3.3 周围建筑物沉降监测和倾斜观测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对应的周边建筑物、 道路、管线均设立沉降监测点。 周边建筑共布设点30 个

18、沉降点,见附图。建筑物倾斜可通过基础差异沉降计算得到。在周围建筑物的沉降监测中如发现沉降速率变化较大或差异沉降过大时,应立即对其直接设置倾斜监测点,对其进行倾斜监测。3.4 周边地表、道路沉降监测坑外场地、道路的变形主要是由于桩机施工及基坑开挖引起的。主要表现为隆降及出现开裂。裂缝监测:道路裂缝主要通过巡视发现,若有明显裂缝则通过卡尺量得,并做好记录,计算出变化量。沉降监测:将钢筋打入土中并固定或将测量钢钉直接固定在坑外场地、路面上,测量方法与墙顶沉降测量相同。基坑外离围护墙体外 5左右位置设置地面沉降监测点,每 20-30左右设置 1点,基坑外共布设道路沉降观测点 6 个,见附图。3.5观测

19、方法沉降观测以几何水准进行测量, 观测路线采用闭合路线。基准网和沉降监测网观测按照国家II 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实施。 I 、II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如下:项目视 距前后视距前 后 视基辅分划基辅分划所线路往返测环闭合差(m)差( m)距 累 积读 数 差测高差之差高差不符值( mm)差( m)(mm)(mm)( mm)I 等 350.5 1.50.30.52K2KII 等 351.0 3.00.50.74K4K表中 K 为以千米计算的观测路线长度。在观测过程中,由于采用定路线观测的方法,可以在第一次观测时把每一测段的前后视距用皮尺量测出来,这样可以保证前后视距及视距累积差满足规范的要求,免除了读

20、取视距及计算时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保证观测的速度。每站高差中误差应小于0.5 mm , 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1.0 mm。精密水准观测是变形观测中的重要环节,观测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沉降点的精度,因此,作业人员必须按要求和规范认真细致地作好水准观测工作。I 、II等水准测量,应在标尺分划线呈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在下列情况下,不应进行I 、II等水准观测:1 日出后与日落前约半小时;2 标尺分划线呈像跳动而难于照准时;3 气温突变时;4 风力大于四级而使标尺与仪器的整置不能稳定时。为避免外界温度的有害影响,应对水准仪采取如下措施:1 观测前,应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 (即在水准测量观测前约

21、半小时,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下) ;2 设站时,需用测伞遮蔽阳光;3 迁站时,应罩以白色仪器罩。4 水准测量的转点尺承, I 、II 等水准测量根据土质情况可采用尺桩或尺台(尺台重量应不轻于 5 公斤)。水准测量的作业方法: I 、II 等水准测量采用光学测微法,进行往返观测。往测时水准仪照准标尺分划的观测顺序如下:奇数测站为:1 照准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2 照准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3 照准前视标尺的辅助分划;4 照准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这样的顺序简称为后 - 前- 前- 后)偶数测站为:1 照准前视标尺的基本分划;2 照准后视标尺的基本分划;3 照准后视标尺的辅助分划;4 照准前视标尺的辅助

22、分划。(这样的顺序简称为前- 后- 后- 前)返测时,观测顺序与往测时相反, 奇数测站采用前 - 后- 后- 前,偶数测站采用后 - 前- 前- 后。每次监测结束后提供以下结果:1) 垂直位移量成果表;2) 观测点位置图;3) 位移速率、时间、位移量曲线;4) 分析报告。4、基坑深层水平位移观测4.1测斜管钻孔的布设钻孔测斜管主要布置在重点监测区,其他区布置较稀;利用钻孔多点位移计测铅直方向位移,利用钻孔倾斜仪测水平位移。要求能适合现场条件,长期稳定性好,并满足工程的精度和量程。共布设5 个测斜孔,见附图。4.2钻孔测斜仪钻孔测斜仪是一种可以精确地测量沿铅垂方向土层或围护结构内部水平位移的工程

23、测量仪器,可以用来测量单向位移,也可以测量双向位移,再由两个方向的位移求出其矢量和,得到位移的最大值和方向。本工程深层水平位移采用 CX-03A型伺服加速度测斜仪施测。测读设备电缆总位移位移Lsin测读间距原测头准钻孔线导管回填导槽导轮图测斜仪原理CX-03A型伺服加速度测斜仪的性能指标见下表:测头型式及尺寸量程位移灵敏度温度型号(分辨力)精度(mm)( )方向( °C)伺服加速度计式0°水平±0.02mm±4mmCX-03A型-10 5032× 660±53°方向/500mm/15m4.3 测斜管的埋设( 1)在预定的测斜

24、管埋设位置钻孔。根据基坑的开挖总深度,确定测斜管孔深,即假定基底标高以下某一位置处支护结构后的土体侧向位移为零,并以此作为侧向位移的基准。( 2)将测斜管底部装上底盖,逐节组装,并放在钻孔内。安装测斜管时,随时检查其内部的一对导槽,使其始终分别与坑壁走向垂直或平行。管内注入清水,沉管到孔底时,即向测斜管与孔壁之间的空隙内由下而上逐段用砂填实,固定测斜管。(3)测斜管固定完毕后,用清水将测斜管内冲洗干净,将探头模型放入测斜管内,沿导槽上下滑行一遍,以检查导槽是否畅通无阻,滚轮是否有滑出导槽的现象。 由于测斜仪的探头十分昂贵, 在未确认测斜管导槽畅通时,不允许放入探头。(4)测量测斜管管口坐标及高

25、程,做出醒目标志,以利保护管口。现场测量前务必按孔位布置图编制完整的钻孔列表,以与测量结果对应。4.4 基坑测斜监测方法(1)连接探头和测读仪。当连接测读仪的电缆和探头时,要使用原装扳手将螺母接上。检查密封装置、电池充电情况(电压)及仪器是否能正常读数。当测斜仪电压不足时必须立即充电,以免损伤仪器。(2)将探头插入测斜管, 使滚轮卡在导槽上, 缓慢下至孔底以上0.5m处。注意不要把探头降到套管的底部,以免损伤探头。静置探头510 min ,待温度与土体近似时, 自下而上地沿导槽全长每隔0.5m 测读一次。为提高测量结果的可靠度,每一测量步骤中均需一定的时间延迟,以确保读数系统与环境温度及其他条

26、件平稳(稳定的特征是读数不再变化)。若对测量结果有怀疑可重测,重测的结果将覆盖相应的数据。(3)测量完毕后,将探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按以上方法重复测量,前后两次测量时的各测点应在同一位置上;在这种情况下,两次测量同一测点的读数绝对值之差应小于 10%,且符号相反,否则应重测本组数据。(4)用同样的方法和程序,可以测量另一对导槽的水平位移。(5)侧向位移的初始值应取基坑降水之前,连续 3 次测量无明显差异之读数的平均值。( 6)观测间隔时间通常取定为 3d。当侧向位移的绝对值或水平位移速率有明显加大时,必须加密观测次数。(7)CX-03A型测斜仪配有 RS-232 接口,可

27、以与微机相连,将系统设置与测量数据在微机与测斜仪之间传输。应用 Acculog-X2000 软件系统,可以自动解释测量数据,完成分析与绘图输出等内业工作。每次测量结束提供以下结果:观测点位置图各测点的相对水平位移及绝对水平位移各测点的水平位移变化图变形分析报告5、基坑开挖前取证及过程巡视检查在基坑开挖前,要对周围居民和单位的房产情况进行登记取证。在整个施工期内,每天均应有专人进行巡视检查, 巡视检查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5.1 基坑开挖前调查取证在基坑开挖前要对本项目周边居民区和居民楼进行普查登记,特别对房屋墙体裂缝进行量测拍照,建立法律可采用的证据档案.5.2 支护结构巡查( 1)支护结构成型

28、质量;( 2)冠梁、围檩有无裂缝出现;( 3)支护、止水帷幕有无开裂、渗漏;( 4)墙后土体有无沉陷、裂缝及滑移;( 5)基坑有无涌土、流砂、管涌。5.3施工工况巡查( 1)开挖后暴露的土质情况与岩土勘察报告有无差异;( 2)基坑开挖分段长度及分层厚度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有无超长、超深开挖;( 3)场地地表水、坑外排水系统状况是否正常,基坑降水、回灌设施是否运转正常;( 4)基坑周围地面堆载情况,有无超堆荷载。5.4基坑周边环境巡查( 1)地下管道有无破损、泄露情况;( 2)周边建(构)筑物有无裂缝出现;( 3)周边道路(地面)有无裂缝、沉陷;( 4)邻近基坑及建(构)筑物的施工情况。5.5监

29、测设施巡查( 1)基准点、测点完好状况;( 2)有无影响观测工作的障碍物;( 3)监测元件的完好及保护情况。5.6根据设计要求或经验确定的其他巡视检查内容。巡视检查的检查方法以目测为主,可辅以锤、钎、量尺、放大镜等工器具以及摄像、摄影等设备进行。巡视检查应对自然条件、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周边环境、监测设施等的检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委托方及相关单位。巡视检查记录应及时整理,并与仪器监测数据综合分析。6、基坑水位监测由于基坑周边地下水位比较浅,基坑开挖排水会对地下水位产生较大的影响,从地质资料来看, 基坑周边内土层土质主要是粉土、粉砂、粉质粘土,因而地下水位的变化将对边坡的稳

30、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从以前的施工过程监测情况来看,雨天的影响会引起土体的滑动趋势,土体边坡的失稳多数是由于抗剪强度指标的减少引起的,抗剪强度指标与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及孔隙水压力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在埋设测斜管的同时,用钻机钻孔埋设水位管,钻孔至设计埋深时,逐节放入 PVC水位管设置水位观测井。基坑内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本项目采用深井降水时,水位监测点宜布置在基坑中央和两相邻降水井的中间部位;2) 水位监测管的埋置深度(管底标高)应在最低设计水位之下35m。对于需要降低承压水水位的基坑工程,水位监测管埋置深度应满足降水设计要求。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31、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被保护对象(如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周边或在两者之间布置,监测点间距宜为 2050m。相邻建(构)筑物、重要的地下管线或管线密集处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 2m处。2) 水位监测管的埋置深度(管底标高)应在控制地下水位之下 35m。对于需要降低承压水水位的基坑工程,水位监测管埋置深度应满足设计要求;3) 回灌井点观测井应设置在回灌井点与被保护对象之间。地下水位用电测水位计进行观测,观测时,将接有井下电极的导线通过水压计管送入井下, 另一根导线接铝合金异型管 (地线),两根导线的另一端与万用表相连,当井下电极遇水,仪表指针摆动,读导线的长度,

32、即测得水位埋深。电测水位计的布置与渗压计的布置综合考虑。坑外布井深 14 米设 12 口观测井,基坑降水期间每日测报观测井水位,直至降水结束。对于雨汛期进行加密监测,并连续监测一周。每次监测结束提供如下结果:各监测点的水位及变化时程曲线7、锚杆内力监测1)锚杆拉力量测采用专用的锚杆测力计。仪器组成:振弦式锚索测力计由弹性圆筒、密封壳体、信号传输电缆、振弦及电磁线圈等组成。当被测载荷作用在锚索测力计上,将引起弹性圆筒的变形并传递给振弦,转变成振弦应力的变化,从而改变振弦的振动频率。电磁线圈激振钢弦并测量其振动频率,频率信号经电缆传输至振弦式读数仪上, 即可测读出频率值, 从而计算出作用在锚索测力

33、计的载荷值。为了减少不均匀和偏心受力影响,设计时在锚索测力计的弹性圆筒周边内平均安装了三套振弦系统,测量时只要接上振弦读数仪就可直接读数三根振弦的频率平均值。2)锚杆的拉力监测点选择在受力较大且有代表性的位置,基坑边跨中部位和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布置监测点。共布置 5个监测点,详见附图。每层锚杆的拉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 13%,并不应少于 3 根。每层监测点在竖向上的位置宜保持一致。每根杆体上的测试点应设置在锚头附近位置。3)锚杆测力计的量程宜为设计最大拉力值的0.5%F?S,分辨率不宜低于0.2%F?S。1.2 倍,量测精度不宜低于4)测力计应在锚杆锁定前获得稳定初始值。锚索的受力通

34、常采用在锚墩处设置测力装置的方法来监测。测力计安装在孔口底板上,应与孔轴垂直,偏斜小于0.5 °,偏心不大于 5mm。测力计安装就位后,安装张拉前,应准确测得初始值和环境温度,反复测读,二次读数差小于 1%(F?S),取其平均值作为观测基准点。锚索与工作锚索的张拉程序相同,分级加荷张拉,逐级进行张拉观测。 一般连续三次读数差小于1%(F?S)为稳定。张拉结束后,进行锁定后的稳定观测。振弦式锚索测力的计算公式:P= KF+bT+B式中: P被测锚索荷载值( KN );K仪器标定系数( KN/F );F 锚索测力计三弦实时测量频率模数的平均值相对于基准模数的平均值的变化量( F);b锚索

35、测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KN/ );T锚索测力计的温度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B锚索测力计的计算修正值(KN )。F =( F1+F2+F3)/3注:频率模数F=f2 ×10-3监测提交的成果:(1)锚杆拉力监测布置;(2)监测数据报表;(3)监测分析报告。8 监测工作实施步骤及监测频次8.1 监测工作实施步骤8.1.1前期准备工作:根据项目需求订购沉降(水平位移)标志点、 PVC高精密度测斜管、水位管(滤水管)以及辅助材料等,并完成资料收集工作;制作沉降观测点的标记和基准测量标识 。8.1.2测试仪器设备埋设、安装阶段:(1)支护结构浇注圈梁后,埋设好沉降及水平位移测量标

36、点。同时埋设好基坑周围道路、建筑物及道路管线的位移测量标志点。( 2)在支护桩施工结束后,钻机进场钻孔埋设点、测斜管等,测斜钻孔至设计深度时,将专用 PVC测斜管连接好插入孔中,用绿豆砂(或黄砂)填实空隙,并做好测斜管的保护标志。埋设测斜管时,我方将派专业人员和钻孔队伍到现场进行钻孔埋设测斜管,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标志,现场施工人员必须配合我方人员埋好测斜管。此项工作必须在基坑开挖前完成。( 3)在埋设测斜管的同时,用钻机钻孔埋设水位管(一般甲方实施) ,钻孔至设计埋深时,逐节放入 PVC水位管,放完后,回填黄砂至透水头以上 1m,再用膨润土泥丸封孔至孔口,并用砖和水泥砂浆砌筑好保护标志。此项工作

37、也必须在基坑开挖前完成。8.1.3初始数据采集阶段根据基坑施工进程,待点位稳定 57 天后,对各测试项目进行 2 次初始数据的采集,保证初始数据准确、连续、可靠。8.2 监测频率8.2.1 基坑监测频度要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监测应从基坑开挖前的准备工作开始至基坑土方回填完毕为止。监测频度按以下进行。( 1)基坑开挖前进行一次观测; 基坑开挖后监测频率按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开挖深度 5米部分时, 1 次/2 天监测; 5-10米时, 1 次/1 天监测,底板浇筑后 7天 1 次 /2 天, 7-14 天 1 次/3 天,

38、 14-28天 1 次/7 天,28 天 1 次/10 天;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为三次;基坑回填后可结束观测。(2)施工过程中若暂停施工, 在停工时及重新开工时应各观测一次, 停工期间可每隔 23 个月观测一次。(3)在观测过程中,若有基础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减、基础四周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等情况均应及时增加观测次数。当建筑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1-2 次的连续观测。8.2.2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

39、况或基坑出现渗漏、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出现过大变形、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的迹象;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可能发展的变形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存在勘查中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超深、超长开挖或未及时加撑等未按设计施工;基坑及周边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泄漏;支护结构出现开裂;周边地面突然出现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 出现其他必须报警的情况。 出现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8.2.3 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二、监测与测试的报警值确定原则及报警值( 1)报警值的确定

40、原则:满足设计计算的原则,取设计值的70%作为预警值;满足监测对象的安全要求,达到预警和保护的目的;满足各监测对象的各主管部门提出的要求;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工程质量和经济等因素,减少不必要的资金投入。( 2)监测的报警值:报警值项 目变化速率累计变化值(mm/d)( mm)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 A、 B、 C、 D、 E、 F、 F段440坡顶水平位移 竖向位移 F、 G段430坡顶水平位移竖向位移 G、 H、 G、 A 段420建筑物沉降320周边地表、道路沉降340土体深层位移330锚杆内力达到承载力设计值的 75%水位观测0.5m/d累计大于 1.0

41、m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的限值应根据主管部门的要求确定,如无具体规定,可参考下表确定。建筑基坑工程周边环境监测报警值项 目累计值变化速率 /mm· d-1备注监测对象绝对值 /mm倾斜1地下水位变化1000-500-2管线刚性压力1030-13直接观察位移管道非压力1040-35点数据柔性管线1040-35-邻近建(构)最大沉降1060-3筑物差异沉降-2/10000.1 /1000-H注: 1H 为建(构)筑物承重结构高度。2第 3 项累计值取最大沉降和差异沉降两者的小值。周边建(构)筑物报警值应结合建(构)筑物裂缝观测确定,并应考虑建(构)筑物原有变形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变形的叠加。

42、( 3) 应急预案1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若支护结构最大位移达到报警值,应立即停止开挖,并采取坡底堆载反压措施。设计人员出具设计变更并落实后,方可继续开挖。2 )当出现锚杆松弛、拔出现象时,应查找原因。若为施工原因,应在原设计位置以下 20cm重新施工;若是设计原因,设计人员应重新验算出具设计变更。3 )若基坑开挖及降水过程中,实际地层状况以及周边环境与设计条件出现较大变化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联系,设计人员应进行验算,必要时进行设计变更。4 )如施工现场不能保证连续供电,应配备发电设备,以防突然停电水位上升浸泡基坑。5 )在施工过程中基坑仪器监测同时应加强现场巡视,特别是在基坑强降水开始以及土方开挖期间,出现沉降位移较大情况,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分析原因,以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6 )基坑外的观测井内水位下降超过 1.00 米时,应采取回灌。7 )周围建筑物、管线沉降达到报警值时,应立即停止基坑土方的继续开挖,对相应地段及时回填反压,加强回灌措施,必要时停止坑内降水,查明原因,排除造成沉降过大因素后方可继续施工。8 )出现周围建筑物、管线因沉降位移过大造成建筑物裂缝、不均匀沉降等现象时,除采取本节第 7条措施外,还应及时查明建筑物、管线沉降原因及位置,及时委托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进行鉴定,必要时采取土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