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B卷)历史试题2_第1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B卷)历史试题2_第2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B卷)历史试题2_第3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B卷)历史试题2_第4页
浙江省温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B卷)历史试题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考试结束前2024学年第一学期温州市高二期末教学质量统一检测历史试题(B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生注意:1.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卷上。2.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3.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卷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一)(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表为我国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碳化稻统计表(部分),表中的考古发现()出土地点出土物湖南岳阳坟山堡稻谷浙江余姚河姆渡稻谷上海青浦崧泽稻米A.可用于探究稻作农业的分布 B.说明长江下游为水稻发源地C.实证了北粟南稻的种植结构 D.突显了多元一体的文明格局2.《史记·货殖列传》载“太公望封于营丘(临淄),地潟卤(盐地,不适宜耕种),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通商)鱼盐,则人物归之。”这反映了()A.临淄因经济发达成为城市 B.重农抑商政策确立C.因地制宜推动城市发展 D.工商业市镇的兴起3.《明会典》载洪武三年“诏户部籍天下户口,及置户帖。各书户之乡贯丁口、名、岁,以字号编为勘合,用半印钤印。籍藏于部、帖给于民。令有司点闸比对,有不合者,发充军”。据此可知明朝()A.开大规模编排民户之先河 B.高度重视户籍编制与管理C.户籍的财政功能大为削弱 D.沿袭以职业定户籍的做法4.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官员的考核,唐代出现吏部考功司:宋代设不同机构考核不同类别官吏;明清考核由吏部负责,都察院协同,六科给事中监督,徇私者连坐处分。据此可知()A考核与监察结合保障公平 B.考核制度走向严密与完善C.分类考核是最有效的方式 D.考核部门成为皇帝的耳目5.1913年,宋教仁有言:“吾人主张内阁制,以期造成议院政治者也。盖内阁不善而可以更迭之,总统不善则无术变易之,如必欲变易之,必致摇动国本”。宋教仁旨在()A.说明总统制是国之根本 B.制约内阁总理的权力C.以三权分立限制总统权力 D.通过政党政治实现民主6.《湖北建设月刊》记载:“(1928年)武汉市政委员以‘汉口自辟埠以来,工商业务,日见增加,全市面积,因亦扩大’为由,提出创办公共汽车……市政会议并没有立即通过,直到年底,才通过了创办公共汽车的提案。”据此可知()A.城市面积扩展源于公共交通发展 B.公共交通事业最早起步于通商口岸C.市政部门积极推动居住条件改善 D.时人对创办公共汽车一事较为谨慎7.以下是《人民日报》某年6月20日的内容提要,该年份是()第一版社论要反对保守主义,也要反对急躁情绪第二版邓子恢等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言A.1949年 B.1953年 C.1956年 D.1978年8.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多次对农村土地政策进行调整,属于这类调整的有()①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②发展乡镇企业③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④取消农业税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③④9.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下列选项中属于这些历史性成就的有()①自行设计建造“东风号”万吨远洋货轮②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条高铁通车③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④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竣工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帝国时期的罗马住宅开始向高处发展,出现了多层楼板叠加组合而成的集体住宅,被称为“复合式公寓”,一层为店面,二层以上租给百姓或外来人员。这类住宅()A.适应了人口剧增的住房需要 B.普遍采用木构抬梁结构C.标志着富人的居住形式变化 D.使用了钢筋混凝土技术11.《欧洲大历史》写道:“经百年战争,英、法两国之君主,皆能扫荡国内之巨族,中央政府之权力,日形扩大……为君主者不必再有赖于诸侯,人民皆具民族之感情,承认君主为其行政之元首。”对上述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英法两国政治制度各有其特色 B.百年战争促进英法民族意识觉醒C.中古西欧国家之间利益纷争加剧 D.基层自治是西欧国家的治理特点12.下表为伦敦一印度部分港口的航程比较表(海里),______应为()航线经过______绕道好望角缩短航程伦敦—加尔各答7902115973695伦敦—孟买6260107214461A.米迪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通海运河13.1870年,英国枢密院令“多数重要官职必须按照文官委员会的要求,通过公开竞争考试录用”,该法令()A建立了文官委员会 B.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C.开始用书面考试办法录用文官 D.推动常务次官职位的设立14.读下图,该图的主题应是()A.世界各国高铁运营里程(千里) B.世界各国工业总产值(亿美元)C.世界各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 D.世界各国人口增长数值(千人)15.联合国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2024全球粮食危机报告》称: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和地区的约2.816亿人口面临严重的粮食不安全问题,连续5年出现增长。造成粮食不安全的主要因素包括()①地区冲突②极端天气③经济冲击④滥用食品添加剂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选择题(二)(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6.李学勤先生认为“有些人主张秦始皇第一次统一中国,这是不够确切的,因为夏、商、西周已经有了统一的局面,秦不过是在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并峙分立之后,完成了再统一而已”;钱穆先生认为“西周时代的中国,理论上已是一个统一国家,不过只是一种‘封建式’的统一。”上述材料说明()A.郡县体制是大一统国家治理特点 B.中国历史上大一统有深厚历史基础C.西周理论上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D.秦朝奠定大一统国家治理基本模式17.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纳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商队经由地。1964年在该地出土发现《张善悉举钱墨书》,其主要内容如下,对这一“墨书”的价值阐释最合理的是()乾封三年(668年)三月三日,(今山东)武城仰张善悉于(今广东)崇化仰左憧,悉还举取银钱贰拾文,月到生利银钱贰文,到月满张即须送利到左,须钱之日,并须本利酬还,若延期不还取左,找取张家财产物平,如本钱主拿东西不在,仰妻兄保人上钱后了,若延期不与左钱者,特中梁菜园半亩当作钱质要……相立契……钱主左(手押)举钱(借钱)人张善悉(手押)保人女如须贝(手押)保人高任毅(手押)书人张凯阳(手押)A.唐朝实物借贷的文献史料 B.丝绸之路商贸往来的重要见证C.唐朝立契规范的实物佐证 D.唐朝长途大额贸易的真实写照18.如为宋代“秧马”,苏轼在《秧马歌》中写道:“予昔游武昌,见农夫皆骑秧马……雀跃于泥中,系束蒿其首以缚秧。日行千畦,较之伛偻而作者,劳佚相绝矣。”由此可知秧马()A.最早出现于武昌地区 B.推动耕作方式的变革C.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D.引领出行方式新风尚19.1660年,台湾岛上的两名福建商人给他们远在印尼的兄弟寄出了一封家书,其中写道:汝前往巴城谋生时尚青春年少,想必今已长大成人……切盼汝明春随公班街大船返台,吾等同归梓里,因此地传言国姓爷将挥师兴戎,嘬兵台湾……对此解读正确的有()A.当时的台湾尚被荷兰占据 B.当时中国对外贸易由“十三行”垄断C.“公班衙大船”指的是马尼拉大帆船 D.福建商人通过大清邮政官局传递家书20.下图反映了棉花种植者、制造商和消费者之间空间安排的变化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①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②工业革命的推动③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④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确立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21.下图是2023年我国发行的一套邮票,最符合这套邮票主题的是()A.基础设施建设长足发展 B.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进步C.尖端科技成果世界领先 D.信息技术引领社会生产变革非选择题部分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第22题11分,第23题9分,第24题20分,第25题12分,共52分)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朱熹《童蒙须知》原序夫童蒙之学,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语步趋,次及洒扫涓洁,次及读书写文字,及有杂细事宜,皆所当知。今逐目条列,名曰《童蒙须知》。若其修身、治心、事亲、接物、与夫穷理尽性之要,自有圣贤典训,昭然可考。当次晓达,兹不复详著云。材料二个体、群体、社会构成了精神文明的微观—中观—宏观三大层面,由此构成了繁杂的、开放的、相关的有机体。——张卫国《沿海中小城市的现代化》(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朱熹编著《童蒙须知》的目的,并指出朱熹在理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列举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微观”和“中观”层面具体活动各1例,并指出当代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故其取人也,畏于讥议,多公而审。亦或胁于权势,或挠于亲故,或累于子弟,皆常情所不能免者。——[宋]洪迈《容斋随笔·四笔》卷5《韩文公荐士》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评价隋唐科举制。24.技术革命:从青铜到铁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最早出现在西亚的青铜冶铸技术,随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周围传播。至少在公元前3000纪初,中亚西部多数地区进入了青铜文化发展的繁荣阶段。公元前3000纪前后,青铜器零星出现在中亚东部的新疆、甘青和中原的个别区域,直到公元前3000纪中叶结束时,中原地区各种手工业技术快速发展,而青铜器依然是罕见之物。公元前2000纪以后,青铜冶铸技术的西东向传播再次掀起了高潮,青铜文化地方化过程也进一步深化。公元前2000纪上半叶,自早期至晚期在中国西北、中国北方和中原陆续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冶铜制铜中心。——刘学堂《丝路文明交流互鉴:基于史前遗存的分析》材料二材料三在人类文明史上,铁器的推广使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铁器的普遍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原动力。铁农具的使用是农业生产领域的一场重大革命。铁农具广泛用于农业生产,首先使得开垦荒地变得容易起来,从而扩大了耕地面积;其次,使得农业生产从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方向发展,提高了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产量;其三,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建成为可能,增强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第一卷)》(1)根据材料一,写出青铜冶铸技术由西向东传播的路径,并概括这一技术传播发展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完成以下研究提纲。郑州商城遗址的历史研究价值①青铜器窖藏:早期中国礼乐文化的见证;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