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_第1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_第2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_第3页
上海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情景、实验专题复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欢迎下载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复习专题(二)情景专题班级姓名学号一、力学情景1、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影响因素: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当 _ 和 _ 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当 _ 和 _ 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当 _ 和 _ 相同时,力的作用效果与_有关例题1:如图所示,F1=F3=F4 F2,拉同一根锯条,使其发生图中A、 B、 C、D 四种形变( 1)分析比较 A、 B,可得 _( 2)分析比较 A、 C,可得 _( 2)分析比较 A、 D,可得 _例题 1( 2):如图所示,将一根原长为 L 的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面上,分别拉弹簧的另一端,实验现象如

2、图 12( b)和( c)所示。( a)( b)( c)分析比较图( a)和( b)可知,。分析比较图( b)和( c)可知, _ 。2、探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既要写出合力力的大小,也要写出方向)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_,方向_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合力大小等于_,方向_例题 2:某小组同学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规律,将一根橡皮筋的左端用图钉固定,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的右端到达 O 点,如图( a);然后又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绳套沿同一方向拉橡皮筋的右端到达 O点,如图( b);接着将上述步骤中的“沿同一方向”改为“沿相反方向”,其他条件不变进行实验,如图

3、( c)。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分析比较图(a)和图( b),可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 。( 2)分析比较图(a)和图( c),可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3、研究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_,这个力的大小_, 方向与 _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两个力_ ,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例题 3:为了研究同一直线上同方向的两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某同学利用一根橡筋、细线、弹簧秤(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实验中,他先将橡筋的一端固定,然后在另一端系上细线,并用弹簧秤(测力计)沿同一方向拉伸橡筋。如图所

4、示,每一次实验时橡筋被拉伸的长度 L 相等。请仔细观察和比较图中的操作和弹簧秤(测力计)的示数,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比较图 a 和 b(或图 a 和 c)可知: _ 。( 2)比较图 b 和 c 可知: _ 。4、探究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 _ 、 _ ,那么这两个力就是_例题 4: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应保持物体处于( 10)或( 11)状态进行研究。图 22 中( a)、( b)所示的实验过程说明所探究的两个力需作用在(12) 上,物体才能平衡。图( c)则可验证所探究的两个力必须作用于( 13)。( a)转动(b)静止( c)由静止到运动5、探

5、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控制变量:压力大小、接触面粗糙程度)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当 _ 相同时, _ ,滑动摩擦力越大当 _ 相同时, _ ,滑动摩擦力越大例题 5:如图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实验中每次拉动小木块时,需要保持木块的运动状态是 _(静止、匀速直线运动)。滑动摩擦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该弹簧测力的量程为_牛,由图中可知,木块与水平面的滑动摩擦力等于_牛。( 1)本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 2)分析图 _和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3) 分析图 _和 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6、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具体题目具体分析)初步结论要点:物体受

6、到的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进一步分析要点: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定值例题 6:下表是在地球上和月球上对三个物体的质量和重力进行测量的结果。分析数据回答:(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或4、5、6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 。( 2)完成表中的第4 列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3)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可归纳出的结论是:a. 分别比较表一或表二,可知:_b. 分别比较表一和表二,可知:_7、探究物体运动快慢初步分析: _相同 _,所用 _ 越短,物体运动越快所用 _ 相同, _越长,物体运动越快进一步分析: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相同,物体运动快慢相同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越大,物体运动越快例题 7

7、:某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物体的运动快慢。他们用九辆不同的玩具小车分别进行实验,使它们都作匀速直线运动,并用刻度尺和秒表分别测得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通过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该小组的同学仔细观察小车的运动快慢程度,把九辆小车分成三组,每组的运动快慢程度相同,且第一组运动得最快,第二组其次,第三组最慢。实验中记录的有关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表一(第一组)表二(第二组)表三(第三组)实验路程时间实验路程时间实验路程时间序号(米)(秒)序号(米)(秒)序号(米)(秒)1424447242845888483168616169816(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4、2与5、3 与6 的数据及观察到的

8、现象,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17)。(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8)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运动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通过的路程越长,物体运动越快。( 3)请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并归纳得出结论是:(a) 分析比较(19)。( b)分析比较(20)。二、光学( 1)凸透镜例 1、某同学用三个材料相同而厚度不同的凸透镜来研究它们对平行光的作用。研究过程如右图。请仔细观察装置和实验现象,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1)分析比较图 (a) 或 (b) 或(c) 可知 _( 2)分析比较图 (a) 和 (b) 和(c) 可知 _(

9、2)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1、 _2、 _3、 _例 2、利用右图装置研究光的反射定律时, 若将小门 D 向内推进一些, 则在小门上看不到反射光线,而将小门拉至与半圆形板平齐时,又能在小门上看到反射光线了,这表明: _ ;若让光线从 ON的左侧入射,则能在 ON的右侧看到反射光线, 若从右侧入射, 则能在左侧看到反射光,这表明: _ ;若改变入射光线与ON的夹角,则发现反射光线与 ON的夹角也随之改变,且总等于入射光与 ON的夹角,这表明: _ 。( 3)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特点:1、 _2、 _3、 _例 3、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仪器有玻璃板、白纸、蜡烛灯(有_、火柴。(1)面

10、上铺一张白纸,纸上垂直放一块_作为平面镜,这样做的目的是:_ 。在纸上记下平面镜的位置/的 _的蜡烛灯B。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灯,使镜后的蜡2 个相同),还学习必备欢迎下载烛灯与镜前相同的蜡烛灯所成的像完全_,这样做的目的是:_ 。这时从玻璃板前面的不同位置看上去,玻璃板后的蜡烛灯好象_ 似的,在纸上记下这个位置并观察比较物体和像的大小。可以归纳得到初步结论是:_ ;( 2)移动蜡烛灯 A 的位置,重新实验。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灯和它的像的位置连接起来,观察连线与 00/ 的关系, 并用刻度尺出 _ 的距离和 _ 的距离。可以归纳得到的结论是:_ ;( 3 )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并在玻璃板后面

11、像的位置放一张纸或光屏,则纸或光屏上_接受到蜡烛的像(“能、不能”)。若用手触摸蜡烛B,则手 _ 灼伤(会、不会)。可以归纳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 。( 4)凸透镜成像例 4、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器材包括: _ 、 _、 _、 _ 。( 2)实验仪器的安装和调试:把 _、_、 _从左至右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实验前,应首先观察并记录下凸透镜的_,并要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 _ 上,这是为了使烛焰的像能 _。( 3)在光屏上找清晰的像:当调整好凸透镜的位置,确定好物距后,应移动_找像,但要保持 _和 _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

12、睛要注意观察_ ,直到使像达到最 _为止。如果找不到像(即物距小于焦距时),则应从_ (选填“蜡烛”或“光屏”)一侧透过凸透镜观察是否有像,这时观察到的像是_像。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与凸透镜的_ 和_相比较,并记录下相应的成像情况。例 5、某小组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下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按正确的方法安装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和调好实验装置。 他们在光具座上先固定焦距为 f 1=0.1 米的凸透镜, 按表一中物距 u 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最清晰,他们用物体的高和光屏上的像的高分别代表物体和像的大小,并将相应的像距 v、成像情况记录在

13、表一中。然后他们换用焦距为 f 2=0.12 米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1)分别比较实验序号 1 或 5 中的物距 u 与各自凸透镜的焦距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 3)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3 与 4(或 6 与 7 与 8)数据中的物距 u 与像距 v 及所成像的变化关系,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_( 4)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_ 数据中的物距 u 与像距 v 的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不同的凸透镜, 当他们成实像时, 物距相同, 像距和所成的像随焦距的增大而增大。例题 6、小华和小红同学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他们在光具座上固定焦距为f 的凸透镜,取高度 h 为 8 厘米的物体进行实验。调节好实验装置后,他们分别取不同的物距u、并移动光屏找像,每次都使光屏上的像最清晰,将相应的像距v、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表二中。表一表二实验物距 u像距 v像高 h 实验物距 u像距 v像高 h 序号(厘米)(厘米)(厘米)序号(厘米)(厘米)(厘米)132.014.43.6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