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测量管理制度_第1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_第2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_第3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_第4页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成都有轨电车蓉2号线及市政改造工程轨道标项目经理部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成都蓉2号线有轨电车工程及市政改造工程轨道标项目经理部二一六年八月目录一、总则1二、施工测量中的制度1三、内业要求4四、测量人员岗位职责5五、实测中注意的问题5六、安全措施6七、对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7八、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9九、测量人员职责11 成都市蓉2号线现代有轨电车工程及市政改造工程轨道标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 施工测量管理制度一.总则 1.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的管理工作。1.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工程项目施工测量的技术管理工作,施工测量方案的审核,对工程测量定位,复

2、测进行抽查验收。1.3项目测量队长负责本工程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交底的编制、参加日常施工测量的验线工作,以及各项测量记录的填写、报审等工作。1.4工程测量是做好施工技术准备、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各级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和支持测量工作。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明确职责,严格岗位责任制,做好工程测量工作。 1.5所有施工测量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地方法规、规范进行施测。二、施工测量中的制度 2.1施工测量准备工作2.1.1组建测量组项目经理部应在工程开工前组建测量组,所有测量人员持证上岗;公司技管中心对公司的施工测量人员进行不定期的专业培训。2.1.2施工图审核:2.1.2.

3、1施工图的审核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测量组相关成员参加。2.1.2.2施工图的审核包括:审核总平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机电设备施工图等。2.1.2.3施工图审核的内容包括:坐标与高程系统、建筑轴线关系、几何尺寸、各部位高程等,并及时了解和掌握有关工程的设计变更文件,以确保测量放线数据准确可靠。2.1.3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的管理2.1.3.1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由建设单位提供,控制网由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第三方测量单位提供。2.1.3.2施工测量定位依据点及水准点的交接:由线下施工单位及成都市勘察测绘研究院,第三方测量单位在现场进行,项目总工程师参加。2.1.3.3进行桩点交

4、接时,相应资料必须齐全,一切测量数据、和标志等必须是正式、有效、原始文件。2.1.3.4交接桩工作办理完毕后,项目总工程师负责填写交接桩记录表,一式四份,线下施工单位、铺架单位成都 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及第三方测量单位。 2.1.3.5 交接桩完成后,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测量工程师、测量班组成员对桩点水准高程进行复测,如发现问题,及时将问题提交给交桩单位研究解决。2.1.3.6测量组应对桩点进行妥善保护、标识,测量组长应经常巡视桩的保护情况,未经项目总工程师同意,严禁破坏或移动。2.1.4施工测量方案和测量交底2.1.4.1所有建筑工程施工前均应编制施工测量方案,施工测量方案由项目测量工程师编制

5、,审核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核,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批执行。2.1.4.2施工测量方案审批后,由项目总工程师主持、测量工程师负责对测量班组成员、施工队等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施工测量交底。2.1.4.3在施工过程中,根据需要,项目测量工程师应不定期进行测量交底,确保施工测量准确。2.1.5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检验校正2.1.5.1所使用的仪器必须要通过国家注册检定单位检定,保证其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并向项目部质检部门出示仪器的检定证书和相关证明。各种测量仪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常规检验校正,在使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使用后及时进行养护;严禁使用未经检验和鉴定、校正不到出厂精度、超过鉴定周期,以及零配件缺损和示值难辩的仪器

6、。2.1.5.2测量人员在使用仪器前,必须熟悉和掌握并严格遵守测量操作规程。2.1.5.3对于精密测量仪器必须由测量负责人或在其指导下,才能使用。测量人员在使用测量仪器实测过程中,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测量仪器,雨天、烈日下测量应打伞。2.2现场施工测量2.2.1工程定位测量2.2.1.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2.1.2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基础底板平面图、结构首层平面图找到本工程的关键部位、变化部位,依据这些部位进行控制网的测设。2.2.1.3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容易保护的地方。2.2.1.4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

7、必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桩点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志。2.2.2 轨排粗铺,长钢轨精调,道岔铺设。2.2.2.1由现场轴线、标高控制桩开始复测轴线及标高,放线时必须按照图纸、测量方案、测量规范、技术交底等进行施测,并在现场做好测量标识,标识不得随意涂改。2.2.2.2每次施工测量放完线之后,测量组长及时填写各项施工测量记录,提请质量检查员进行复测。2.2.2.3日常的测量验线工作由项目质量检查员负责、测量工程师参加。对于测量定位、以及工程重点控制部位的测量验线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组织相关人员验线。三、内业要求3.1在工程测量前项目测量人员必须对有关设计图纸的测量定位依据进行核算,如发现问题及时向技术部

8、门汇报核实以便与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协商。 3.2为避免测量差错,所有测量内业和计算资料必须两人复核,测量内容、成果等要详细填入测量手簿内,并签好姓名及日期,并记好工作日志。3.3凡纳入工程技术档案内的资料,应按规定签字盖章。测量成果的计算资料必须做到记录真实、字迹清楚、计算正确,格式统一,并装订成册,妥善保管。 3.4原始记录必须做到清楚工整,不得涂改、整理好方可入档,不入档者应保留到工程竣工验收一年后方可处理。四、测量人员岗位职责4.1、在轨道工程师领导下负责对所承建工程的测量、沉降监控工作。4.2、严格执行测量规范,按放线工艺进行测量。4.3、认真审阅图纸,核对尺寸,画出复杂部位放线图,送

9、交项目总工程师及技术主管签认。4.4、负责工程项目的测量标识,对不同期限,不同种类的放线事先制定标准和符号,不得随意变更和涂改。4.5、测量工作完成后严格执行自检、互检制度,检查合格后报请专业工程师验线。4.6、按要求、规定填写文字记录,做好内业工作。4.7、负责对测量设备的使用、保管、保养、定期检查及建议维修和购置。五、实测中注意的问题5.1标高的确定:是线下根据平面图给定的水准点标高,测量以此点进行引测,再实测过程中不要使用一个已知点,至少两个以上,通过实测,确认无误后,方可施工; 5.2线位投测:定位实测前,要仔细查看平面图,并换算出坐标值,有些数据要提前求出来,作好充分准备,认真弄懂角

10、度之间的关系,在实测过程中利用长距为后视点,当点位定位后,是否都在允许的规范之内,其结果必须是正确的。5.3计量器具:对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除经常保养外,还要根据仪器的本身给予校正,按检定的误差值,代入实测数据中。钢尺由于制作和使用过程温差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一般都存在误差,为保证丈量精度,使用前要进行检定,求出改正系数,再实测时对丈量结果进行改正。特别是跨季节测量中更应注意钢尺的三差改正,为避免悬空丈量尺身下垂挠度对量具的影响,悬空长度超过6m时,中间应加设水平桩,以保持尺身平直。5.4做点、弹线:使用仪器抄平放线,所作的点,必须要在十字丝的中间,用钢尺排点,不得大于1mm,所有的弹线都应

11、在点的中间,所有的墨线不得超过1mm,每道线的长度不得大于5m,以提高精度保证质量。六、安全措施6.1确保自身安全。首先测量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须戴好安全帽,支设仪器的地点要安全可靠,防止摔倒或高处落物伤人、伤仪器。6.2确保他人安全。测量和放线时如须拆除安全网和其他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过工长和相关负责人的同意后方可拆除,拆除后不能一走了之,应在工作完成后及时恢复原位。6.3操作人员离开仪器时,必须将仪器放置在安全的地方或有人看护。6.4注意仪器搬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6.5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对有关工种交叉作业时,对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事先联系安排,避免发生仪器、人员安全事故。6.6所有测量人

12、员必须遵守项目部和上级有关部门制定的安全文明规章制度。七、对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对测量仪器工具的正确使用、精心爱护和科学保养,是测量人员必须具备的素质和应该掌握的技能,也是保证测量成果质量、提高测量工作效率和延长仪器工具使用寿命的必要条件。使用中,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1、仪器的安置(1)在三脚架安置稳妥之后,方可打开仪器箱。开箱前应将仪器箱放在平稳处,严禁托在手上或抱在怀里。(2)打开仪器箱之后,要看清并记住仪器在箱中的安放位置,避免以后装箱困难。(3)提取仪器之前,应先松开制动螺旋,在用双手握住支架或基座,轻轻提取出仪器放在三脚架上,保持一手握住仪器,一手拧连接螺旋,最后旋紧连接螺旋,使仪器

13、与脚架连接牢固。(4)装好仪器之后,注意随即关闭仪器箱盖,防止灰尘和湿气进入箱内。严禁坐在仪器箱上。2、仪器使用(1)仪器安置之后,不论是否操作,必须有人看护,防止无关人员搬动。(2)在打开物镜时或在观测过程中,如发现灰尘,可用镜头纸或软毛刷轻轻拂去,严禁用手指或手帕等物擦拭镜头,以免损坏镜头上的镀膜。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套好镜盖。(3)转动仪器时,平稳转动。靠近目标时,使用微动螺旋。(4)在外业使用仪器时,应该撑伞,严防日晒雨淋。(5)在仪器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向测量主管报告,不得擅自处理。3、仪器的搬迁(1)在行走不便的地区迁站或远距离迁站时,必须将仪器装箱之后在搬迁。(2)短距离迁站时,可将仪

14、器连同脚架一起搬迁。其方法是:先取下垂球,检查并旋紧仪器连接螺旋,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保持初始位置;再收拢三脚架,左手握住仪器基座或支架放在胸前,右手抱住脚架放在肋下,稳步行走。严禁斜扛仪器,以防碰摔。(3)搬迁时,小组其他人员应协助观测员带走仪器箱和有关工具。4、仪器装箱(1) 每次使用仪器之后,应及时清除仪器上的灰尘及脚架上的泥土。 仪器拆卸时,应先将仪器角螺旋调至大致同高的位置,再一手扶住仪器,一手松开连接螺旋,双手取下仪器。 仪器装箱时,应先松开各制动螺旋,使仪器就位正确,试关箱盖确认放妥后,再拧紧制动螺旋,然后关箱上锁。若合不上箱口,切不可强压箱盖,以防压坏仪器。 清点所有附件和工具

15、,防止遗失。5、测量工具的使用(1)钢尺的使用:应防止扭曲、打结和打断,防止行人踩踏或车辆碾压,尽量避免尺身着水。携尺前进时,应将尺身提起,不得沿地面拖行,以防损坏刻划。用完钢尺应擦净、涂油,以防生锈。(2)皮尺的使用:应均匀用力拉伸,避免着水、车压。如果皮尺受潮,应及时晒干。(3)各种标尺、花杆的使用:应注意防水、防潮,防止受横向压力,不能磨损尺面刻划的漆皮,不用时安放稳妥。塔尺的使用,还应注意接口处的正确连接,用后及时收尺。(4)测图板的使用:应注意保护板面,不得乱写乱扎,不能施以重压。(5)小件工具如垂球、尺垫等的使用,应用完即收,防止遗失。(6)一切测量工具都应保持清洁,专人保管搬运,

16、不能随意放置,更不能作为捆扎、抬、担的它用工具。八、测量记录与计算规则测量记录是外业观测成果的记载和内业数据处理的依据。在测量记录或计算时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遵守下列规则:1、在测量记录之前,同时熟悉记录表上各项内容及填写,计算方法。2、记录观测数据之前,应将记录表头的仪器型号、日期、天气、测站、观测者及记录者姓名等无一遗漏地填写齐全。3、观测者读数后,记录者应随即在测量记录表上的相应栏内填写,并复诵汇报以资检核。不得另纸记录事后转抄。4、记录时要求字体端正清晰,数位对齐,数字对齐。字体的大小一般占格宽的1/21/3,字脚靠近底线;表示精度或占位的“0”(例如水准尺读数1.500或0.

17、234)均不可省略。5、观测数据的尾数不得更改,读错或记错后必须重测重记,例如:角度测量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战;钢尺量距时,毫米级数字出错,应重测该尺段。6、观测数据的前几位若出错时,应用细横线划去错误的数字,并在原数字上方写出正确数字。注意不得涂擦已记录的数据。禁止连环更改数字。7、记录数据修改后或观测成果废去后,都应在备注栏内写明原因(如测错、记错或超限等)8、每站观测结束后,必须在现场完成规定的计算和检核,确认无误后方可迁站。9、数据运算应根据所取位数,按“4舍5入,奇进偶不进”的规则进行凑整。记录时应该保持测量记录的整洁,严禁在记录表上书写无关内容,更不能丢失记录表。10、施测

18、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11、在基坑边投放基础轴线时,确保架设的仪器稳定性。12、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13、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以免仪器碰撞或倾倒。14、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15、仪器使用完毕后需要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干燥的室内。16、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17、使用钢尺测距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18、钢尺使用后表面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储存时尺带涂防锈漆。九、测量人员职责一、测量队职责1.全面负责工程测量、放样、计量测量工作。2.全面负责工程施工过程测量与控制。3.负责测量控制网的保护与核测,建立局部区域控制网。4.全面负责竣工测量与资料收集、整理、归档。5.负责观测设施的测量。6.完成领导布置临时测量工作。二、测量队队长岗位职责1.在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做好本部门的工作。2.负责测量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3.负责施工图纸及相关测量放线资料的审核保证其正确性)。4.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