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档名称目 录网络优化课题研究报告1第1章概 述111.1课题背景111.2课题报告结构111.3课题主要结论13第2章网络覆盖问题优化162.1网络覆盖状况评估162.1.1网络路测评估方法162.1.2网络侧统计信令评估方法182.1.3网络侧统计信令评估方法验证202.1.4全网覆盖率统计方法222.2覆盖问题分析和定位232.2.1覆盖问题分类232.2.2覆盖问题定位方法252.3覆盖问题解决措施272.3.1信号盲区问题解决措施292.3.2覆盖空洞问题解决措施292.3.3越区覆盖问题解决措施322.3.4导频污染问题解决措施352.3.5上下行不平衡问题解决措施412.4特殊场
2、景覆盖解决方案432.4.1高山站覆盖解决方案432.4.2室外宏站覆盖室内解决方案512.4.3生活小区立体覆盖解决方案64第3章容量问题优化723.1网络负荷衡量指标723.1.1话务量723.1.2阻塞率723.1.3资源利用率733.2网络负荷预警753.2.1网络负荷预警目的753.2.2rnc 负荷预警753.2.3小区负荷预警773.3网络容量问题解决手段843.3.1扩容843.3.2高负荷场景下网络算法参数调整87第4章质量问题优化934.1网络质量监控kpi934.1.12g网络质量kpi指标934.1.23g网络质量kpi指标934.1.33g网络质量kpi相对2g的发展
3、1004.2常见kpi问题及优化方法1034.2.1接入问题优化1034.2.2cs掉话问题优化1084.2.3ps掉线问题优化1144.2.4呼叫时延优化123第5章日常优化1295.13g日常优化工作内容及流程1295.1.1测试优化1295.1.2加断站优化1355.1.3话统分析1405.1.4参数管理1455.1.5投诉处理1525.1.6通信保障1555.23g优化和2g优化相互配合1575.2.12g/3g网络并存所面临的问题1575.2.22g/3g系统间的配合优化1585.2.3日常优化中配合工作的建议1685.33g优化工具1715.3.1工具需求1715.3.2工具配置1
4、745.4a市3g日常网优工作量统计176第6章应急通信车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1776.1应急通信车的应用场景分析1776.2应急通信车用于紧急扩容的方案建议1776.2.1同频解决方案1776.2.2异频解决方案1806.2.3建议1866.3应急通信车开通保障工作流程1866.42g应急通信车3g改造经验1896.4.12g应急通信车3g改造方案1896.4.22g应急通信车3g改造工程设计190第7章直放站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1937.1直放站应用分析1937.1.1直放站对施主小区上行的影响1937.1.2直放站对施主小区下行的作用1987.1.3直放站对邻区的影响1997.1.4直放站上
5、下行增益设置不一致的影响2027.1.5直放站对网络的其他影响2047.2直放站的应用环境2077.2.1直放站的应用原则2077.2.2直放站的应用场合2087.3室外无线直放站的设计方法2097.4直放站监控的建议211第8章rnc 间软切换策略的验证研究2128.1rnc间软切换策略描述2128.23g inter-rnc cs vp业务软切换策略验证2148.2.13g inter-rnc cs vp业务软切换策略2148.2.23g inter-rnc cs vp业务软切换性能验证参数说明2148.2.3验证结论2148.33g inter-rnc ps软切换+静态迁移策略验证215
6、8.3.13g inter-rnc ps 软切换+静态迁移策略2158.3.23g inter-rnc ps 软切换+静态迁移性能验证参数说明2158.3.3验证结论2168.43g inter-rnc dscr策略验证2168.4.13g inter-rnc dscr策略2168.4.23g inter-rnc dscr性能验证参数说明2168.4.3验证结论217第9章课题总结218第10章附录21910.1附录1rnc无线网络参数默认配置21910.2附录2 参数分级对应表219表目录 list of tables表1各种业务覆盖率ec和ec/io统计门限表20表2各种业务覆盖率统计bl
7、er门限表20表3不同覆盖率统计方法优缺点23表4覆盖问题优化小区参数表27表5各业务掉话点cpich rscp48表6鹊楼基站各业务推算的覆盖距离49表7四天线接收分集的上行覆盖增益50表8塔放带来的上行覆盖增益50表9导频功率配比表50表10wcdma室外宏站小区工程参数56表11天线主瓣波束覆盖与下倾角和天线相对挂高的关系59表12天线选型参数表62表13室外宏站参数修改对室内覆盖影响对应表64表14住户室内和电梯厅信号强度表71表153g网络质量kpi话统指标汇总表94表163g网络质量kpi话统指标举例(a市20051227)95表173g网络质量kpidt&cqt指标96表183g
8、网络质量kpidt&cqt指标举例(a市工程验收测试结果200509)97表19小区重选参数调整对接入成功率的影响106表20软切换参数调整对掉话次数的影响111表21phs干扰导致石湖路站2扇区出现单板告警的nodeb主集功分口功率值116表22优化前的rscp分布121表23优化前的ps掉线情况121表24优化后的rscp分布122表25优化后的ps掉线情况123表26不同参数对语音/vp接入时延影响比较124表27测试密度统计表130表28经常调整功率配比参数148表29经常调整软切换参数148表30经常调整接入参数149表31经常调整负载控制参数149表323g系统优化中涉及2g配合的
9、场景列表158表332g无线网络需配合配置的数据表159表342g侧系统间重选切换控制参数表160表352g无线网络需配合删除的配置数据表160表362g无线网络需配合修改的配置数据表162表372g/3g系统间切换重选参数表162表382g系统优化中涉及3g配合的场景列表163表393g无线网络需配合配置的数据165表403g侧系统间重选切换控制参数表165表413g无线网络需配合删除的配置数据166表423g无线网络需配合修改的配置数据167表43a市工具配置情况174表44工具配置表175表45a市日常优化工作量统计表176表46中心频点181表47频 率182表48直放站对施主小区静态
10、噪声影响估算194表49大亚湾5w直放站应用的实际测试统计结果196表50下行功率测试对比198表51直放站输出对邻区干扰估计200表52对网络有影响且影响级别是2、3级的参数219图目录 list of figures图1rrc messages report解析19图2rrc messages解析19图3ec/io覆盖率对比图21图4tx power跟踪信令覆盖率的对比图22图5dedicated ranap messages解析26图6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前)30图7物资大楼30度方向情况31图8物资大楼60度方向情况31图9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后)32图10优化前莲塘坳b扇
11、区信号地理分布图33图11优化前莲塘坳b扇区为最强小区的地理分布图33图12莲塘坳基站勘测图34图13优化后莲塘坳b扇区的信号地理分布图34图14优化后莲塘坳b扇区为最强小区的地理分布图35图15a市大桥导频污染(优化前)36图16规划仿真主导小区覆盖结果(a市大桥)36图17江畔花园b/c扇区(sc41 & sc42)信号覆盖37图18江畔花园勘站照片(270度方向)37图19a市a扇区(sc224)信号覆盖(调整前)38图20a市大桥的导频污染(优化后)39图21a市a扇区(sc224)信号覆盖(调整后)40图22西堤路a扇区(sc176)信号覆盖(调整后)40图23天线安装没有考虑平台的
12、遮挡而造成的站底覆盖受限42图24天馈设计实施的优化42图25测试场景平面图46图26导频路测采样图47图27模型校正标准方差47图28预测值与测试值比较48图29密集街区低层建筑场景52图30密集街区建筑场景下室外微小区对低层室内覆盖52图31高站配置低下倾角覆盖室内中低层54图32低站配置上倾角覆盖室内中高层应用155图33低站配置上倾角覆盖室内中高层应用255图34室外宏站覆盖高楼群中的低矮建筑56图35东湖花园-3小区天线与覆盖楼层57图36东湖花园-3小区覆盖室内平面示意图57图37导频功率增加后的测试结果对比图58图38天线主瓣波束覆盖与下倾角的关系59图39天线增益与垂直半功率波
13、瓣宽度的关系图63图40宽垂直波瓣天线对高层覆盖的影响63图41室外天线安装示意图66图42天线安装示意图67图43电梯厅信号统计图68图44江畔花园基站信号方向示意图69图45电梯井导频信号覆盖统计图70图46rnc 话务量预警示意图76图47rnc 话务量变化趋势图76图48小区阻塞率预警流程图78图49小区资源占用率预警流程图80图50不同下行负载条件下,功率阻塞率累计概率分布图82图51负载控制特性作用范围和相互关系示意图89图52“冻结”处理示意图102图53无线视频质量评估测试方案103图54小区重选参数调整对接入成功率的影响106图55软切换参数调整对掉话次数的影响111图56p
14、hs干扰导致石湖路站2扇区出现单板告警的nodeb主集功分口频谱图116图57phs干扰导致石湖路站2扇区对应rtwp异常时的波形图117图58wcdma某小区增加滤波器前的rtwp波动曲线119图59wcdma某小区增加滤波器后的rtwp波动曲线119图60优化前某室内覆盖cpich rscp和ps掉线情况121图61优化后某室内覆盖cpich rscp和ps掉线情况122图62各参数对接入时延缩短影响比较语音接入125图63各参数对接入时延缩短影响比较vp接入125图65异频覆盖解决方案示意图180图66应急通信车工作流程图187图67应急通信车俯视图190图681区放大侧视图191图69
15、2区放大侧视图192图70应急通信车天线规划192图71wcdma上行容量示意图195图72受干扰的基站分布图205图73501800基站的47011小区的rtwp205图7450420基站的46021小区的rtwp206图75501170基站的46221小区的rtwp206图76srns迁移2132005-12-1第221页, 共221页第1章 概 述1.1 课题背景根据集团公司对a市项目测试阶段的指示,通过研究与网络优化相关的覆盖、容量、质量、日常维护、直放站和参数六个方面的专题,积累无线网络优化经验,摸索出一套智能有效的网络维护优化方法,完善网络优化工具,提高优化效率,形成一套可具推广性
16、的结论及经验,为后续其它地方的网络优化工作提供参考。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如下: 研究覆盖效果评估方法,提高覆盖评估准确性;评估特殊场景覆盖解决方案,丰富覆盖解决手段和优化经验。 研究网络负荷评估方法和网络负荷预警机制。 研究网络质量指标和重要参数之间的规律,总结网络质量的评估、问题定位和解决的一般方法。 研究从gsm到wcdma无线网络日常优化流程的演进。 评估直放站对无线网络影响。1.2 课题报告结构本报告共分九章:第一章概述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标和主要结论。第二章网络覆盖问题优化列举了wcdma网络覆盖状况评估的方法,验证了网络侧信令统计评估方法的准确性和统计全网覆盖率的可行性;总
17、结了覆盖问题的分类、定位方法和解决措施并提供了解决措施的相关案例;分析了三种特殊场景覆盖解决方案的应用场景,验证了各种解决方案覆盖效果并总结了相关经验。第三章容量问题优化首先提出了wcdma负荷监控的指标体系,对需要监控的指标含义和公式进行了说明。然后分别给出了rnc和小区负荷监控和预警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方法,并通过对现网话务统计的分析,研究了具体指标的变化规律。最后,提出了网络扩容的一般方法、需要遵循的原则,并对高话务场景下负载控制算法进行研究,总结了参数调整的经验和一般原则。第四章质量问题优化首先列举了网络质量监控kpi体系,随后对常见的kpi问题的优化思路和方法进行描述并举例说明。第五章日
18、常优化专题主要描述了3g日常优化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及流程,工作内容包括测试优化、加断站优化、话统分析、参数管理、投诉处理及通信保障;同时对2g/3g网络互操作进行了详实的描述。最后对3g日常优化工具的配置情况提出建议及总结a市实验局日常优化的工作量情况。第六章应急通信车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对应急通信车的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总结出应急通信车的两种改造方案,并通过测试总结出参数设计方法、算法配置,应急通信车改造经验及应急通信车保障工作流程。第七章直放站的应用,根据目前运营商及厂商直放站较关注的直放站对网络容量、覆盖、干扰及应用场景的几个方面一一做了论述分析,并给出了直放站的相关设计方法。第八章rnc间
19、软切换策略的验证研究,通过对rnc间软切换性能测试,验证集团公司的rnc间跨iur接口的软切换策略的可行性。第九章课题总结总结了课题研究的成果。1.3 课题主要结论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覆盖专题研究结论 统计分析网络侧获取实际用户的测量报告,可以获得更全面的网络覆盖率,实现基于小区半径cell idrtt级的问题区域定位,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使用立体覆盖的方式可以解决规模生活小区的深度覆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实施成本、物业难度和客户需求。 高山站可以通过下行发射分集、上行四天线接收分集和使用塔放提升基站的覆盖范围,在建设中可以考虑使用以上措施。 在使用室外宏站覆盖室内时可以
20、采用天线类型选择、不同导频功率和天线倾角设置的方法来改善覆盖效果,可以采用以上方法进行优化。2、容量专题研究结论 网络负荷监控和预警需要对话务量、阻塞率、资源利用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统一考虑;需要监控的资源包括功率资源、码资源、ce 资源和 iub 传输资源。 rnc负荷预警主要通过分析rnc话务量变化趋势进行;小区负荷预警重点在于监控小区话务波动。 根据已有网络数据的分析,功率资源类指标是关注的重点。在网络建设初期,阻塞率要求小于2%时,建议下行负载预警门限为50%。 参数调整需要根据具体场景进行,本次研究通过对在高负荷条件下对华为负载控制算法的测试,给出了华为负载控制算法参数调整经验和一
21、般原则。 获取了应急通信车的开通流程、参数配置和解决方案改造经验。3、质量专题研究结论 总结3g业务质量kpi体系,3g业务质量kpi是2g业务质量的继承和发展,在2g基础上有所增加。 对比2g和3g的呼叫时延,两者没有明显差别;指配和鉴权是影响语音和vp呼叫时延的主要因素。 在无线环境变化迅速的场景需要调整软切换参数,获得软切换参数的调整优先级和调整方法。 在无线环境变化迅速的场景需要调整小区重选参数,获得小区重选参数的调整优先级和调整方法。 ps掉线率主要受3g站点密度、上行干扰、3g2g切换影响,在此基础上总结了ps掉线问题的优化方法。4、日常优化专题研究结论 3g日常优化工作流程应借鉴
22、2g已有成熟的流程。 3g日常优化工作中主要调整的参数只占总参数的很少的部分,大部分参数可采用默认配置。 3g网优工程师在日常网优参数调整时,应严格遵守参数分级及修改制度。 深入分析2g/3g相互配合的需求,总结出配合工作的建议。5、直放站专题研究结论 直放站引入后,提高了施主小区的rtwp并且上行链路质量变差,影响施主小区的上行覆盖,上行容量下降。 施主天线处必须信号纯净,最强小区与次强小区强度相差10db以上。 直放站的引入对邻区的干扰程度,关键是看施主小区其他ue提升发射功率后对邻区带来的干扰,可以通过限制直放站的整体引入噪声控制。 在一定的区域内,应限制直放站使用的数量。 3g网络中直
23、放站自激造成的后果相比2g更为严重。 直放站引入后对无线参数设置(开环功控,准入算法,负载平衡等算法)的影响也必须关注 直放站上行增益要根据静态噪声的限制、直放站覆盖区的吸收话务、直放站施主端与施主小区间的上行链路损耗、上行分集增益来综合设计。 直放站的上下行增益要尽量保持平衡,下行增益应依据上行增益设计 鉴于直放站上行对网络影响大,直放站上行输出功率应该作为监控中的首要关注点第2章 网络覆盖问题优化2.1 网络覆盖状况评估2.1.1 网络路测评估方法wcdma无线网络规划和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覆盖问题分析贯穿了整个网络建设的全部过程。在规划和优化之后,网络所能提供的服务质量是电信运营商最关心
24、的问题,而网络覆盖状况是网络提供优良服务质量的基础。覆盖率是唯一可以直观反映网络覆盖情况的指标,获取无线网络覆盖率从而了解网络覆盖状况是日常网络优化过程中关注的首要问题。移动通信中通信概率是移动用户在无线网络覆盖区域的边缘(或区域内)进行满意通话(通信质量达到规定的要求)的成功概率,包括位置概率和时间概率。测试得到的覆盖率属于位置通信概率,定义为可以提供某种业务服务的区域面积占统计面积的百分比。获取网络的覆盖率指标时,我们通过测试可以得到信号电平等网络指标的地理分布,其每个点的网络指标值仅是某个时刻的值,因此我们实际测试得到的覆盖率也包括了时间概率在内,不是绝对意义上的位置通信概率。2.1.1
25、.1 2g网络评估方法在2g网络中,对网络覆盖评估的方法是采用专业仪表驱车对城市主要道路或高速公路进行连续拨打测试(dt测试)获取测试数据,根据判断标准得出网络的语音和数据的覆盖率。覆盖率的具体定义如下: 城市gsm语音:覆盖率(=-90dbm的采样点数)/总采样点数100; 城市cdma语音:覆盖率(ec/io-12db&反向tx_power15dbm&前向rssi-90dbm)的采样点数/取样总次数100; 高速公路gsm语音:覆盖率(-94dbm测试路段里程数)/测试路段总里程数100; 高速公路cdma语音:覆盖率(ec/io-12db&反向tx_power20dbm&前向rssi-9
26、4dbm的测试路段里程数)/测试路段总里程数100; 城市gprs:覆盖率=gprs覆盖公里数/总测试距离(km)x100%。2.1.1.2 wcdma网络评估方法wcdma网络中不同业务对网络质量的要求不同,因此不同业务有不同的覆盖率。我们可以通过cpich rscp、cpich ec/io、ue发射功率和bler等网络指标来综合判断某个位置是否可以提供某种业务服务。wcdma网络中对各种业务覆盖状况的评估可以使用dt测试数据来进行评估,同时也可以把cqt的测试结果和dt的测试结果一起统计来获得更为准确的网络覆盖率。一般我们可以通过scanner导频路测、业务路测的方法来了解网络覆盖情况,统
27、计无线网络的覆盖率。两种统计方法具体说明如下:统计方法1:通过scanner导频路测可以获得测试用户的cpich rscp和ec/io数据,设定不同业务的覆盖门限,获得不同业务的覆盖概率。统计方法2:通过业务路测可以获得cpich rscp和ec/io数据和测试用户的不同业务的bler数据及ue发射功率,设定不同业务不同记录数据的覆盖门限,获得不同业务的覆盖概率。两种方法的对比如下: scanner的灵敏度比ue要高 scanner采样速率10ms,ue采样速率200ms ,scanner的采样速率比ue高,scanner可以获得更多的测试样本。 scanner仅可测rscp和ec/io指标,
28、ue可以测试rscp、ec/io、bler和ue发射功率,ue测试指标更加全面。 scanner测试结果是网络实际的信号情况,ue测试的结果受网络重选和切换等网络参数的影响。wcdma网络同一种业务可以有不同的指标来获取业务覆盖率,由于每个指标都对网络的覆盖率有影响,因此wcdma网络覆盖率可以这样定义:某种业务的覆盖率(ec 某种业务ec门限&ec/io某种业务ec/io门限&ue tx_power某种业务tx_power 门限&下行bler某种业务bler门限)的采样点数/取样总次数100。统计覆盖率时,不同业务不同指标的覆盖门限取值也是影响覆盖率的是非常重要的参数之一,本文主要进行覆盖率
29、统计方法的研究,业务覆盖率门限的取值在网规课题进行研究。2.1.2 网络侧统计信令评估方法wcdma网络还有一种方法获取网络覆盖率:在网络侧获取实际用户的测量报告,对测量报告进行分析统计后依据判断标准获取无线网络的覆盖率。通过华为设备的ios trace功能在网络侧获可以得一簇基站内实际用户的测量报告,利用优化工具nastar可以从信令中解析出各业务的数据:cpich rscp、cpich ec/io、ue发射功率和bler,设定不同业务不同记录数据的覆盖门限,就可以获得不同业务的覆盖概率。分析网络的覆盖率时,需要在网络侧跟踪rrc messages report 和forward power
30、 control message两个消息;其中rrc messages report是 ue按正常流程上报的数据,而forward power control message是选择ios相关选项后网络侧要求ue主动上报的消息。利用网络优化工具我们可以从跟踪到的rrc messages report(见下图)获取cpich rscp,从forward power control message(见下图)消息中获取cpich ec/io、下行bler和ue发射功率信息,从而获得不同业务的覆盖率。图1 rrc messages report解析图2 rrc messages解析ios即intelli
31、gent optimization system(智能优化系统),ios trace数据源采用采样跟踪的方式来获取数据,可以把多个小区做为统计对象设置过滤条件,如果新建呼叫满足设置的过滤条件则记录预先设置好的上报内容。每条链路的跟踪时间可以设置为10s、20s、30s或不限制等多个等级。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多个小区范围内的呼叫进行统计采样。启动该跟踪功能时,rnc会统计某个或某几个小区内所有用户的rnc的各层信令消息, 包括nbap common measurement reports、 rrc messages report、reverse power control message、 for
32、ward power control message 、transport block counts 、neighbor optimization message response等涵盖各层的消息。利用ios 跟踪的消息可以进行自动邻区优化、问题区域精确定位等网络优化功能,覆盖率的统计仅是其功能之一。2.1.3 网络侧统计信令评估方法验证2.1.3.1 试验网络测试方法研究覆盖率统计方法时首先要确定不同业务的cpich rscp门限、cpich ec/io门限、bler门限、ue发射功率门限。根据不同业务的连续覆盖要求、解调门限eb/no、信道类型、区域覆盖概率(对应阴影衰落余量)、导频和业务
33、信道发射功率以及穿透损耗等,可以从理论上计算出各种业务的导频覆盖门限,我们把这些计算结果假定为本次研究各种业务的覆盖率统计门限。各指标门限的取值如下:表1 各种业务覆盖率ec和ec/io统计门限表覆盖率统计门限amr12.2kvpps64kps128kps384kcpich rscp(dbm)-100-95-98-95-90cpich ec/io(db)-14-12-13-12-8bler门限要求如下:表2 各种业务覆盖率统计bler门限表覆盖率统计门限amr12.2kvpps64kps128kps384kbler(%)51202020ue发射功率门限要求:0dbm(在a市测试场景下,由于用户
34、数少,手机发射功率普遍较低,为了体现不同业务覆盖率差异,故将门限取值为0db,不具有普遍意义)本次测试时间选择在深夜进行,测试区域无其他用户。在选定的测试路线上ue分别进行语音、vp、ps64k、ps128k和ps384k五种业务的保持呼叫测试,同时在rnc启动ios跟踪任务。此时ios跟踪到的信息就只有测试ue上报的信息。通过比较ue和ios的测试结果就可以验证ios测试数据的准确性。考虑到启动ios任务时每次最多可以同时跟踪32个小区和有足够多的测试数据,测试路线选择在惠城区基站比较密集的麦地区域的32个小区。2.1.3.2 测试结果分析由于数据分析工具尚无法分析ios跟踪到的ec数据,除
35、moto手机外其他手机都不支持向网络侧发送检测到的下行bler数据,因此本次研究仅对比分析ue和ios两种方法获得ec/io和tx power数据。测试中ue的采样速率为200ms,总样本数为20000;ios的采样速率为250ms,总样本数18000。ue和ios两种方法测试的ec/io与对应门限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的覆盖率的对比图如下:图3 ec/io覆盖率对比图2种方法测试的tx power与对应门限进行对比分析获得的覆盖率的对比图如下:图4 tx power跟踪信令覆盖率的对比图从上面的比较可知,两种测试方法统计的覆盖率结果基本一致(差值在2.3%以内),ios测试工具可以获取准确的用户数
36、据。因此,可以将ios应用在存有大量用户的网络覆盖率统计工作中。2.1.4 全网覆盖率统计方法网络侧信令统计功能比较耗费系统资源,不能同时对全网所有的小区和用户同时进行信令统计。对于实际运营的网络来说,要用该方法统计全网覆盖率的话就必须采用分时抽样的方式来统计。将全网小区分成多个小区组,每个小区组内的用户数不能超过设备的处理能力;网络侧在每一小段时间内仅统计一个小区组内的用户,依次分时统计完所有的小区组,并多次循环统计,直到规定的统计时间用完为止。将跟踪到的全部小区的信令信息导入网络优化工具后就可以解析出各业务的数据(cpich rscp、cpich ec/io、ue发射功率和bler),与确
37、定的覆盖门限比较就可以获得不同业务的全网覆盖率。我们可以在一个省的集中网管启动网络侧信令统计功能,获取全省各本地网的数据,进行集中的分析和统计,方便全省网络覆盖率的普查。目前华为公司产品的规格是ios功能最多可以同时跟踪50个用户32个小区。要利用该功能自动进行全网覆盖率,需要对目前的ios跟踪功能进行优化改进,增加自动轮流启动跟踪多个小区组的功能。启动ios功能后1个用户1秒钟产生的信令流量为500字节,50用户会给spu带来200kbps的数据流量,rnc cpu的负荷增加1.5%,不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明显的影响。 路测和网络侧统计信令两种方法的优缺点如下表:表3 不同覆盖率统计方法优缺点统
38、计方法优点缺点ue路测1、有gps信息,可以更精确定位网络问题。2、不受信号盲区的影响。1、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2、测试范围小,仅限于方便测试的道路和部分室内定点,不能全面的反映网络的覆盖状况。网络侧信令统计1、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2、真实全面反映网络覆盖状况。1、需要一定的测试前提。网上用户数目足够多,采集数据时间足够长。2、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3、在覆盖盲区的ue无法上报测量报告影响覆盖率统计。相比较而言,dt和cqt测试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并且难以全面反映网络真实覆盖状况。利用网络侧统计信令功能获取的网络覆盖率是基于实际网上用户的实测数据,真实反映了网络室内外信号的覆盖情
39、况,可以较为轻松的获得更真实的网络覆盖率。2.2 覆盖问题分析和定位2.2.1 覆盖问题分类常见的覆盖问题基本上是由于过覆盖、欠覆盖和覆盖不平衡造成的。具体可以分为信号盲区、覆盖空洞、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和上下行不平衡五类问题。信号盲区一般是指导频信号低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比如:rscp门限为-115dbm,ec/io门限为-18db)的覆盖区域,比如,凹地、山坡背面、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等等。覆盖空洞一般是指导频信号低于全覆盖业务(例如:voice、vp、ps64k)的最低要求但又高于手机的最低接入门限的覆盖区域。比如,在话务量分布比较均衡的情况下,站址分布不均匀,
40、造成一些区域没有rscp可以满足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某些区域的导频信号rscp都能满足要求,但由于同频干扰的增加,导频信道ec/io不能满足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比如,因为软切换区域周边小区的容量增加产生的小区呼吸效应,导致软切换区域的覆盖质量下降,在软切换区域出现所谓的“覆盖空洞”。这里覆盖空洞是对手机业务而言的,不同于信号盲区,因为在信号盲区里,手机通常无法驻留小区,无法发起位置更新和位置登记而出现“掉网”的情况。越区覆盖一般是指某些基站的覆盖区域超过了规划的范围,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不连续的满足全覆盖业务的要求的主导区域。比如,某些大大超过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的站点
41、,发射信号沿丘陵地形或道路可以传播很远,在其他基站的覆盖区域内形成了主导覆盖,产生的“岛” 的现象。因此,当呼叫接入到远离某基站而仍由该基站服务的“岛”形区域上,并且在小区切换参数设置时,“岛”周围的小区没有设置为该小区的邻近小区,则一旦当移动台离开该“岛”时,就会立即发生掉话。而且即便是配置了邻区,由于“小岛”的区域过小,也会容易造成切换不及时而掉话。导频污染一般指在某一点接收到太多的导频,但却没有一个足够强的主导频。满足条件 软切换门限的导频个数大于3个且绝对强度大于一个某个门限 。这里之所以增加导频rscp的绝对门限判断,更主要的是为了区分覆盖空洞、目标覆盖区域边缘无主导小区的情况。无论
42、是微蜂窝,还是宏蜂窝的覆盖区域,如果出现了导频污染,就会因多个强导频的存在而对有用信号构成干扰,导致io升高,ec/io降低,bler升高,易形成乒乓切换,导致掉话。上下行不平衡一般指目标覆盖区域内,业务出现上行覆盖受限(表现为ue的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上行bler要求)或下行覆盖受限(表现为下行专用信道码发射功率达到最大仍不能满足下行bler要求)的情况。电信运营商最关心的是映射到话统指标的业务覆盖质量,良好的导频覆盖是保证业务覆盖质量的前提。由于wcdma支持多业务承载,规划的目标区域除了要保证连续的全覆盖业务的上下行平衡,而且部分区域也要支撑非连续覆盖的非对称业务(例如:上行64k
43、和下行ps128k业务,上行64k和下行ps384k业务)。上行覆盖受限的情况,理论上可以认为是ue最大发射功率仍不能达到nodeb的接收灵敏度要求,比如:小区边缘,或者,共站设备产生的互调干扰和信号泄漏、直放站的ul增益设置不当对基站上行rtwp产生干扰,抬高了底噪,增大了上行耦合损耗。下行覆盖受限的情况,理论上可以认为是下行手机接收的噪声增加,导致ec/io恶化,比如:用户增多导致的本小区干扰增大,或者邻区的干扰增大,还有下行功率受限(例如10w功放和20w功放混合组网导致无线资源配置不均衡)。 2.2.2 覆盖问题定位方法我们通过话统或者用户投诉发现网络质量存在问题时,通常的做法是根据话
44、统和用户投诉确定问题小区,分析问题可能存在的区域后进行路测和cqt 拨测,问题重现后根据测试手机和rnc跟踪的信令来定位问题。下行覆盖问题主要通过综合分析best server rscp、best server ec/io和下行码发射功率分布来确定;上行覆盖问题主要通过综合上行干扰分析和ue发射功率分布来确定。获取定位覆盖问题测试数据的方法有三种: dt测试数据。 cqt测试数据。 网络侧信令统计数据利用网络侧统计的信令数据结合wcdma网络的定位功能,我们不需要人工去现场进行测试就可以精确定位网络存在的覆盖问题。网络侧信令统计方法有两种: 直接在接口上挂信令跟踪仪表来跟踪信令。 利用rnc操
45、作维护台的相关信令跟踪功能来跟踪信令。显然rnc的信令跟踪功能更加方便,本文研究的网络侧信令统计定位网络问题的方法也是基于rnc维护台的信令跟踪功能的。我们在确定问题小区后,启动网络侧信令统计跟踪功能,选择跟踪rrc messages report和dedicated ranap messages两类消息,可以跟踪到包含ue的ec和ec/io值的rrc messages report和带有ue经纬度信息的dedicated ranap messages,dedicated ranap messages如下图所示:图5 dedicated ranap messages解析目前网络的定位算法是ce
46、llidrtt的定位方法,这种方法是cellid的定位方法上的改进,即通过rtt(round trip time)测出环路延时,从而定位出移动台距离基站的半径,从而提高了定位的精度。如果手机支持agps定位功能网络可以得到更加准确的定位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用户启动定位业务时dedicated ranap messages才可以跟踪到用户的定位信息。dedicated ranap messages是rnc向cn侧回复ue的位置的消息,因此无论采用那种定位方法,这个消息跟踪到的都是rnc计算好的经纬度定位信息。网络优化工具软件可以从rrc messages report消息中解析出ue的ec和
47、ec/io值,从dedicated ranap messages中解析出ue的定位信息,自动根据定位信息将ue的ec和ec/io值地理化显示在电子地图上,这样优化人员就可以方便的定位出存在覆盖问题区域的具体位置,从而制定出相应的优化措施。2.3 覆盖问题解决措施对于网络中发现的覆盖问题,我们可以采取参数优化、使用覆盖增强技术和调整基站三种措施和方法来解决。一、 参数优化参数优化包括rf参数优化和小区参数优化。rf参数优化包括检查天馈安装、增加天馈配置、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倾角、更换天线型号。其中更换天线型号可以获取不同的天线增益、水平波瓣宽度,垂直波瓣宽度和电调功能。 小区参数优化包括调整功率配
48、比参数和小区选择、重选参数和异系统切换参数。具体参数如下表:表4 覆盖问题优化小区参数表参数类型参数参数名称功率配比参数cpich tx power导频发射功率rlmaxdlpwr各种业务的最大发射功率rlmindlpwr各种业务的最小发射功率小区选择参数qrxlevmin最低接入电平qqualmin最低质量标准小区重选参数sintrasearch同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intersearch异频小区重选启动门限ssearchrat异系统小区重选启动门限异系统切换参数interratthdfor2drscp异系统测量启动门限interratthdfor2frscp异系统测量关闭门限gsmrssi
49、thd异系统切换判决门限小区参数优化时需要注意,修改功率配比参数可以有效的加强下行覆盖效果,但是需要综合考虑在另外的区域产生的导频污染和无线网络容量的减小;优化异系统小区重选参数和异系统切换参数只对解决语音业务的覆盖问题有效,是3g网络建设初期的一种选择。二、 使用覆盖增强技术覆盖增强技术包括安装塔放、收发分集、直放站、远端射频放大器(rru)、微蜂窝。塔放的应用是通过减小基站接收子系统总的噪声系数来提高上行覆盖性能,覆盖的增益取决于接收机子系统的机制及相关馈缆的损耗。使用塔放在增加上行最大路径损耗的同时,却由于引入了插入损耗而降低了基站的eirp影响基站的下行覆盖。如果系统容量是下行受限,那
50、么塔放的使用将降低系统的容量,典型的容量一般损失在610之间。下行发射分集通过提供tstd(时分发射分集)、sttd(空时发射分集)等多种分集方式,使ue的rake接收径的数目和质量得到提高,从而增加覆盖范围,提高系统容量,减少基站数目。上行四天线接收分集,可以降低对解调所需 eb/no 的要求,在直达径条件下,相对普通2天线接收分集,4天线接收分集的增益为 2.53.0db 左右,可以改善上行灵敏度2.5-3db,减少25%-30%的站点数量。直放站加入网络覆盖后,可以扫除盲区、延伸覆盖、加强主导小区信号,但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对基站底噪的抬升、ue发射功率的额外抬升以及降低网络容量等的影响。直
51、放站的使用中,很多情况下是靠抬高直放站的发射功率增强覆盖以去压制其他的信号,如:导频污染、频繁切换等,其结果很可能造成恶性循环。直放站一般使用在对容量无需求、无切换区、下行覆盖受限的应用场景下。远端射频放大器(rru)允许基站射频模块和基带模块的物理分离,从而可以将rf模块放置于较远的位置而无需使用很长的馈缆,这样使得上下行链路预算得以改进,射频拉远意味着覆盖性能增加的同时容量不受影响。微蜂窝在城区和密集城区、需要很高的基站密度和站址很难选择的情况下是非常合适的高容量解决方案。微蜂窝解决方案的特点就是,可以有效利用建筑物的遮挡作用来降低邻区干扰比,提高下行容量。三、 调整基站调整基站包括基站位
52、置调整、基站高度调整、基站站型和小区分裂方式增加新的宏蜂窝基站和修改扇区化配置(合并基站的扇区或删除冗余的扇区)。针对网络常见的信号盲区、覆盖空洞、越区覆盖、导频污染和上下行不平衡五类覆盖问题,可以综合采用以上某一种或多种覆盖问题解决措施。2.3.1 信号盲区问题解决措施对于相邻基站覆盖区不交叠部分内用户较多或者不交叠部分较大时,应新建基站,或增加周边基站的覆盖范围(如以减少容量为代价的提高导频发射功率、天线高度),使两基站覆盖交叠深度达到0.27r左右(r为小区半径),保证一定大小的软切换区域,同时要注意覆盖范围增大后可能带来的同邻频干扰;对于凹地、山坡背面等引起的盲区可用新增基站覆盖,也可
53、以采用rru或直放站,这样可以有效填补基站覆盖区域内的盲区、延伸覆盖范围,但同时,使用射频直放站可能会产生互调干扰,因此,工程实施时要注意它可能产生的干扰;对于电梯井、隧道、地下车库或地下室、高大建筑物内部的信号盲区可以利用rru、直放站、室内分布系统、泄漏电缆等方案来解决。因为信号盲区的问题比较简单,这里不再列举案例。2.3.2 覆盖空洞问题解决措施站址分布的不合理是应当在规划阶段就应该避免的,而选择合适的站址除了保证网络的导频rscp强度达到一定水平,比如,密集城区的道路上达到-65dbm,普通城区达到-80dbm。还要保证网络处于一定负荷下的导频ec/io不要低于全覆盖业务的最低要求。考
54、虑到物业、设备安装等条件的限制,不理想的站址肯定存在,当出现了覆盖空洞的问题,可以新建微基站或直放站增强覆盖。如果覆盖空洞的问题不是十分严重,也可以通过选用高增益天线、增加天线挂高和减少天线的机械下倾角的方法来优化覆盖。在通过rf调整不十分有效的改善导频ec/io覆盖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调整导频功率(增加最强的,减少其余的),以产生主导小区。覆盖空洞问题案例分析举例如下:测试中发现a市下角糖厂一带区域覆盖比较差,rscp小于-90dbm,如下图红圈处所示:图6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前)由上图可以看出,问题区域主要由329号扰码(下角糖厂b小区进行覆盖),物质大楼a小区216扰码也提供了部分
55、覆盖,但这两个小区在此处覆盖都很差。通过勘测报告看出物资大楼a小区正对方向有大楼阻挡,因此调整物资大楼天线无法改善对问题区域的覆盖。图7 物资大楼30度方向情况图8 物资大楼60度方向情况分析上面的信号覆盖分布图可以看出下角糖厂b区正对区域的覆盖已经由物资大楼a区提供了很好的覆盖。因此保持物资大楼a区天线参数,将下角糖厂b区天线方向角从170调到165,下倾角从10度调到8度。调整后这个区域的覆盖得到很大的改善,问题基本解决。调整后的覆盖情况如下图所示:图9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后)2.3.3 越区覆盖问题解决措施对于越区覆盖情况,就需要尽量避免天线正对道路传播或利用周边建筑物的遮挡效应,减少越区覆盖,但同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对其他基站产生同频干扰。对于高站的情况,比较有效的方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全球颜料和染料喷墨标签打印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跑道人造草坪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内饰材料燃烧试验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大型球轴承(外径尺寸在200mm以上)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住宅用窗户防虫网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商用储水式电热水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汽车空调风门执行器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高压电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幼儿绘本讲述与演绎幼儿绘本的选择讲解
- 2025农村房屋赠与合同书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研学旅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十八项核心制度
- 2025社保政策培训
- 电器仪表人员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小学春节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件
- 2023年工程制图习题集
- 计量经济学练习题
- 2025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模拟政治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传统春节习俗
- 反走私课件完整版本
-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