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诊治近况_第1页
颈椎病诊治近况_第2页
颈椎病诊治近况_第3页
颈椎病诊治近况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颈椎病诊治近况安徽省全椒县人民医院骨科朱俊昭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 颈椎病可分为颈型、 神经根型、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和其他型, 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臂、肩胛上背及胸前区疼痛,臂手麻木,肌肉萎缩,甚至四肢瘫痪。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多。颈椎病是多种疾病的根源,其退行性病变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寒。因此,要重视早期锻炼和颈椎病的预防保健,只有早发现、正确治疗,才能拥有健康的生活!颈椎介于频繁活动和重量较大的头颅与缺少活动而比较稳定的胸椎之间,其活动度很大,负重也多,在解剖上又相对比较薄弱, 四周缺乏其

2、他骨性保护,易受外力直接打击,尤其是下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容易发生劳损性病变。病因1、劳损 :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小于30 岁的颈椎病人,多从事低头工种。2、头颈部外伤 :50% 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3、不良姿势 :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1现颈部损伤。4、慢性感染 :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

3、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5、风寒湿因素: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6、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 50 岁有退变者占25% ,55 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 。颈椎中央椎管、 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 倍。颈椎病的病理改变颈椎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颈椎位于头颅与胸廓之间,颈椎间盘在承重

4、的情况下要做频繁的活动,容易受到过多的细微创伤和劳损而发病。其主要病理改变是:早期为颈椎间盘变性,髓核的含水量减少和纤维环的纤维肿胀、变粗,继而发生玻璃样变性,甚至破裂。颈椎间盘变性后,耐压性能及耐牵拉性能减低。当受到头颅的重力和头胸间肌肉牵拉力的作用时,变性的椎间盘可以发生局限性或广泛性向四周隆突,使椎间盘间隙变窄、关节突重叠、错位,以及椎间孔的纵径变小。 由于椎间盘的耐牵拉力变弱,当颈椎活动时,相邻椎骨之间的稳定性减小而出现椎骨间不2稳,椎体间的活动度加大和使椎体有轻度滑脱,继而出现后方小关节、钩椎关节和椎板的骨质增生,黄韧带和项韧带变性,软骨化和骨化等改变。由于颈椎间盘向四周膨隆,可将其

5、周围组织(如前、后纵韧带)及椎体骨膜掀起,而在椎体与突出的椎间盘及被掀起的韧带组织之间形成间隙,称 韧带间盘间隙 ,其中有组织液积聚,再加上微细损伤所形起的出血,使这种血性液体发生机化然后钙化、骨化,于是形成了骨赘。椎体前后韧带的松弛,又使颈椎不稳定,更增加了受创伤的机会,使骨赘逐渐增大。骨赘连同膨出的纤维环,后纵韧带和由于创伤反应所引起的水肿或纤维疤痕组织,在相当于椎间盘部位形成一个突向椎管内的混合物,就可能对脊神经或脊髓产生压迫作用。钩椎关节的骨赘可从前向后突入椎间孔压迫神经根及椎动脉。椎体前缘的骨赘一般不会引起症状,但文献上也有这种前骨赘影响吞咽或造成嘶哑的报告。脊髓及神经根受压后,开始

6、时仅为功能上的改变,如不及时减轻压力,逐渐会产生不可逆的变化。因此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表现本病的症状变化多端,因而造成了诊断上的困难。发病年龄一般在40 岁以上,年龄较轻者少见。起病缓慢,开始时并不引起注意,仅为颈部不适,有的表现为经常落枕 ,经过一段时间,表现出上肢放射痛逐渐出现。上颈椎的病变可以引起枕后部痛、颈强直、头昏、耳鸣、恶心、听力障碍、视力障碍以及发作性昏迷及猝倒;中颈椎的骨赘可以产生颈33 5 根性疼痛及颈后肌、椎旁肌萎缩, 膈肌亦可受累; 下颈椎的病变可产生颈后、上背、肩胛区及胸前区的疼痛以及颈5胸 1 的神经根性疼痛。中下颈椎的病变可压迫脊髓,

7、产生瘫痪。Semmes 及 Murphy 在手术中曾刺激后纵韧带或纤维环均可引起肩胛内侧、枕后及胸前区的疼痛,有人在手术时将普鲁卡因封闭神经根后并将其拉开,压迫突出物上的后纵韧带,也会引起肩胛骨内缘、肩部、枕部、颈部及胸前壁的疼痛。如果没有纤维环及后纵韧带的破裂,则疼痛较轻及较模糊,这说明这些症状与神经根无关。为叙述方便起见,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及其他型。然而在临床上常可见到各型症状和体征彼此掺杂的混合型。(一)颈型 临床上反复发作的 落枕 或失枕 ,绝大多数属颈型颈椎病, 或为其他型颈椎病的前驱表现。 此型不重,但多见。颈项强直,疼痛,也可有整个肩疼痛发板,不

8、能作点头、仰头及转头活动,呈斜颈姿势(俗称歪脖子) 。病人不能和颈部单独活动, 需要活动时, 颈和躯干必须共同旋转。少数病人可出现反射性肩臂手疼痛、胀麻,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加剧。多数病人疼痛、麻木不超过肩部。但是如果合并前斜角肌痉挛,则可出现上肢放射性疼痛与麻木,咳嗽、打喷嚏时症状加剧,但不像根痛型那么剧烈。常伴有交感神经、椎动脉受累症状, 如伴有头痛、 头晕等, 尤以头痛多见。头痛部位可为枕顶、耳后或为偏头痛。急性期颈椎活动绝对受限,颈椎各方面活动范围近于零度。颈椎旁肌、胸1胸47 椎旁或斜方肌、胸锁乳突肌有压痛,冈上肌、冈下肌也可有压痛。如有继发性前斜角肌痉挛,压痛范围则扩展,可在胸锁乳

9、突肌内侧,相当于颈 3颈 6 横突水平,扪到痉挛的肌肉,稍用力压迫,即可出现肩、臂、手放射性疼痛,绝大多数沿尺侧放射,也可沿桡侧放射。阿迪森征、压顶试验、神经根牵张试验,可为阳性。诊断颈型颈椎病诊断比较容易,根据典型的落枕史及上述颈项部症状和体征,即可作出诊断。影象检查以小关节增生、移位较多见,椎体缘骨赘、椎间隙狭窄者少见。但 X 线检查属正常者也非少见,尤其在早期,可仅有生理曲度改变或轻度椎间隙狭窄,少有骨赘形成。(二 ) 神经根型这是发生在颈椎后外方的突出物刺激或压迫颈脊神经根所致,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 。颈枕部及颈肩部有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沿受累颈脊神经的行走方向有烧灼样或

10、刀割样疼痛,或有触电样或针刺样麻感,当颈部活动或腹压增加时,症状加重。同时上肢感到发沉及无力等现象。颈部有不同程度的僵硬或痛性斜颈畸形、肌肉紧张、活动受限。受累颈脊神经在其相应横突下方出口处及棘突旁有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椎间孔挤压试验 (又名后颈试验 )阳性。此外,受累神经支配区皮肤有感觉障碍,肌肉萎缩及肌腱反射改变。(三 )脊髓型这是因突出物压迫脊髓所致,临床表现为脊髓受压,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瘫痪表现,约占1015。本型症状亦较复杂, 主要为肢体麻木、 酸胀、烧灼感、 发僵、无力等症状,且多发生于下肢,然后发展至上肢;但也有先5发生于一侧上肢或下肢。此外尚可有头痛、头昏或大小便异常等症

11、状。脊髓单侧受压:可以出现典型的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 quard Syndrme) 。脊髓双侧受压:早期症状有以感觉障碍为主者, 也有以运动障碍为主者, 以后者为多。后期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或神经束损害的痉挛性瘫痪,如肢体不灵活,步态笨拙,走路不稳,甚至卧床不起,小便不能自解。体格检查可发现四肢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如Hoffmann ,Babinski 等征阳性,踝阵挛及髌阵挛阳性。感觉障碍平面往往与病变节段不相符并缺乏规律性。此外胸腰部束带感亦是常有的主诉。表 1 颈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神 颈 3颈 4颈 5颈 6颈 7颈 8经根椎 颈

12、颈 3颈45颈 56颈 67颈 7 胸间2 341盘症颈背颈背部疼痛沿颈疼痛放疼痛放疼痛放状部皮麻木侧方放射射至上射至前射至前肤麻感,疼至肩部,臂及前臂中段,臂内木感, 痛沿提三角肌上臂的外中指,但侧、环耳廓肩胛肌部 麻 木侧,常到示环指小指及部及放射,(腋神经拇 指 及亦常有环指中乳突有时可分布区)示指。拇疼痛,肩段有麻的疼放射至有时上臂指 尖 或胛骨内木感,痛,枕 前胸外侧及前手 背 第缘及胸但很少6大 神臂桡侧亦一背侧大肌有在腕关经 有有,但手骨向肌压痛节以上压痛部无影响处 麻 木感肌临 床 无发 上肢及肩肱二头肱三头肱三头力不能现,除伸无力,肌无力,肌无力,肌及手及发现, 非做肌特别在

13、肱二 头肱 三头小肌肉反除非电图90以上,肌 反 射肌反射无力,射作 肌三角肌萎降低降低,伸无反射变电图缩,无反腕及伸改变化射变指 力 有化减退(四)椎动脉型这是突出物压迫了椎动脉所致,可因椎间盘侧方的骨赘, Zygapophyseal 关节前方的骨赘,后关节不稳定半脱位亦可以是因颈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发生反射性的动脉痉挛所致,约占颈椎病人的 10 15 。单纯的受压可能并不引起症状,需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有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每于头后伸或转动头部到某一方位时出现,而当头部转离该方位时症状消失。于转动头部时,病人突然感到肢体无力而摔倒,摔倒时神志多半清醒,病人常可以总结

14、出发作的体位。脑干症状包括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持物落地,对侧肢体轻瘫等。此外尚有声嘶、失音、吞咽困难、眼肌瘫痪、视物不清、视野狭窄、复视及 or er 综合征等。(五 )交感型是颈脊神经根、脊膜、小关节囊上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所致。症状有头昏、游走性头痛、视物模糊、听力改变,吞咽困难、心律失常及出汗障碍等。也有人认为是由于椎动脉壁上的神经受刺激所致,亦可以是椎动脉7的间歇性血流改变,刺激了动脉周围的神经所致。此型诊断困难,往往需经治疗试验成功后才能作出诊断。(六)其他型如常见的食道型颈椎病,是颈椎椎体前乌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颈椎病的诊断1、临床表现与影象学所见相

15、符合者,可以确诊。2、具有典型颈椎病临床表现,而影象学所见正常者,应注意除外其他病患后方可诊断颈椎病。3、仅有影像学表现异常,而无颈椎病临床症状者,不应诊断颈椎病。一、诊断依据分别为:1、颈型 :主诉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的压痛点。X 线片上颈椎显示曲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 应除外颈部其他疾患 (落枕、肩周炎、 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肩颈部疼痛 )。2、神经根型 :具有较典型的根性症状(麻木、疼痛 ),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压头试验或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影象学所见与临床表现相符合。痛点封闭无显效 (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除外

16、颈椎外病变( 胸廓出口综合征、 网球肘、 腕管综合征、 肘管综合征、 肩周炎、肱二头肌腱鞘炎等)所致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3、脊髓型 :临床上出现颈脊强损害的表现。X 线片上显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椎管狭窄。影象学证实存在脊髓压迫。除外肌萎缩性脊膀例索硬化症、脊髓肿瘤、脊髓8损伤、继发性粘连性蛛网膜炎、多发性末梢神经炎。4、椎动脉型 :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问题是有待于研究的问题。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旋颈试验阳性。 X 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定或枢椎关节骨质增生。多伴有交感症状。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除外椎动脉 I 段(进入颈 6 横突孔以前的椎动脉段 )和椎动脉 III 段(出颈椎进

17、入颅内以前的椎动脉段 )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全。手术前需行椎动脉造影或数字减影椎动脉造影(DSA) 。5、交感神经型 :临床表现为头晕、眼花、耳鸣、手麻、心动过速、心前区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经症状,x 线片有失稳或退变椎动脉造影阴性。6、其他型 :颈椎椎体前乌嘴样增生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 (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二、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有两条:( 1) 临床表现与X 线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以确诊。( 2) 具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 X 线片上尚未出现异常者, 应在排除其它疾患的前提下,诊断为颈椎病。但对临床上无主诉与体征,而在X 线片上出现异常者,不应诊断为颈椎病。可对X 线片上的阳

18、性所见加以描述。三、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要点:( 1)具有较典型的神经根性症状,如麻木,疼痛,且范围与颈神经所支配的区域相一致;( 2)压颈试验或上肢牵拉试验阳性;9( 3) X 线片显示颈椎曲度改变,不稳或骨赘形成;( 4)痛点封闭无显效(诊断明确者可不作此试验);( 5) 临床表现与 X 线片的异常所见在节段上相一致;( 6) 除外颈椎骨实质性改变(如结核,肿瘤) 。胸廓上口综合症,肩周炎,网球肘,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四、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要点:( 1)曾有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2)旋颈试验阳性;( 3)X 线片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4)除外耳

19、源性或眼源性眩晕;( 5)除外椎动脉段和椎动脉段受压所引起的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6)除外神经官能症、颅内肿瘤等;( 7)确诊本病,尤其是手术前定位,应根据椎动脉造影检查。( 8) 椎动脉血流图及脑电图只有参考价值。颈椎病的辅助检查一、颈椎的试验检查 颈椎病的试验检查即物理检查,不需借助仪器,它包括:1前屈旋颈试验:令患者颈部前屈、嘱其向左右旋转活动。如颈椎处出现疼痛,表明颈椎小关节有退行性变。2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顶试验):令患者头偏向患侧,检查者左手掌放于患者头顶部、右手握拳轻叩左手背,则出现肢体放射性痛或麻木、表示力量向下传递到椎间孔变小,10有根性损害;对根性疼痛厉害者,检查者用双手重叠

20、放于头顶、间下加压,即可诱发或加剧症状。当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或后伸位时出现加压试验阳性称之为Jackson 压头试验阳性。3臂丛牵拉试验:患者低头、检查者一手扶患者头颈部、另一手握患肢腕部,作相反方向推拉,看患者是否感到放射痛或麻木,这称为Eaten 试验。如牵拉同时再迫使患肢作内旋动作,则称为Eaten 加强试验。4上肢后伸试验:检查者一手置于健侧肩部起固定作用、另一手握于患者腕部,并使其逐渐向后、外呈伸展状,以增加对颈神经根牵拉,若患肢出现放射痛,表明颈神经根或臂丛有受压或损伤。二、颈椎病的X 线检查正常 50 岁以上的男性, 60 岁以上的女性约有90% 存在颈椎椎体的骨刺。 故有 X

21、线平片之改变, 不一定有临床症状。现将与颈椎病有关的X 线所见分述如后:1、正位:观察有无枢环关节脱位、齿状突骨折或缺失。第七颈椎横突有无过长,有无颈肋。钩锥关节及椎间隙有无增宽或变窄。2、侧位:(一)曲度的改变: 颈椎发直、 生理前突消失或反弯曲。(二)异常活动度: 在颈椎过伸过伸过屈侧位 X 线片中,可以见到椎间盘的弹性有改变。(三)骨赘:椎体前后接近椎间盘的部位均可产生骨赘及韧带钙化。11(四)椎间隙变窄:椎间盘可以因为髓核突出,椎间盘含水量减少发生纤维变性而变薄, 表现在 X 线片上为椎间隙变窄。(五)半脱位及椎间孔变小:椎间盘变性以后,椎体间的稳定性低下,椎体往往发生半脱位,或者称之

22、为滑椎。(六)项韧带钙化: 项韧带钙化是颈椎病的典型病变之一。3、斜位摄脊椎左右斜位片,主要用来观察椎间孔的大小以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情况。三、颈椎病的肌电图检查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肌电图是由于不论是颈椎病还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都可使神经根长期受压而发生变性,从而失去对所支配肌肉的抑制作用。这样,失去神经支配的肌纤维,由于体内少量乙酰胆碱的刺激, 可产生自发性收缩。因此,在一侧或两侧上肢肌肉中出现纤维电位,偶而出现少数束颤位。 小用力收缩时, 多相电位正常, 不出现巨大电位。大用力收缩时,呈完全于扰相。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时限和平均电位正常。 振幅为 1-2 毫伏。颈椎病因椎间盘广泛变性,引起骨

23、质增生。损害神经根的范围较广,出现失神经支配的肌肉也多些。在病变的晚期和病程较长的患者,在主动自力收缩时,可以出现波数减少和波幅降低。而颈椎间盘突出症往往为单个椎间盘突出,其改变多为一侧上肢,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范围呈明显的节段分布。四、颈椎病的CT检查及 MRI 检查CT 、MRI 业已用于诊断椎弓闭合不全、 骨质增生、 椎体暴破性骨折、后纵韧带骨化、椎管狭窄、脊髓肿瘤所致的椎12管扩大或骨质破坏,测量骨质密度以估计骨质疏松的程度。此外,由于横断层图象可以清晰地见到硬膜鞘内外的软组织和蛛网膜下腔。 故能正确地诊断推间盘突出症、 神经纤维瘤。脊髓或延髓的空洞症,对于颈椎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

24、价值。颈椎病的治疗1、非手术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主要是非手术疗法。对于轻型的病例,只要适当休息,用一些消炎止痛药物如消炎痛、炎痛喜康等即可减轻症状,再辅以针灸、理疗等可以得到良好的疗效。为限制颈部活动,可以佩带颈圈。一般症状在 2 周 1 月内可以缓解。如果症状仍明显,则应进行牵引治疗。 颈部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的主要手段,牵引的目的是使颈椎间隙得到拉开,减少突出物所起的压迫作用。但实际上牵引的作用主要还是使颈部得到休息及解除颈肌的痉挛。牵引有坐位牵引及卧位牵引两种。坐位牵引时,病人坐在橙子上,用四头带固定住下颌及枕部,向上垂直牵引,以体重作为反牵引力,重量可达 10 20kg ,每次 1

25、2 小时,每日 1 2 次,视病人的反应而增加或减少牵引时间及重量,1 月为一疗程。 卧床牵引时病人仰卧于床上, 头部床脚抬高,用四头带与身体纵轴呈 30 角方向牵引,重量为 3kg ,每牵引 2 小时休息 1 小时,可 1 日多次。 1 月为一疗程。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大多数均可通过牵引得到治愈。 牵引疗程结束,症状缓解或减轻,仍需应用颈圈固定。颈椎病不宜用推拿及手法治疗。如需推拿,则手法宜轻13柔,切忌进行强力旋转手法。因为患者的颈椎不稳定,强力的手法可致颈椎半脱位或脱位甚至造成四肢瘫痪。2、手术治疗一般而言,颈椎病的手术指征是相对的。颈椎病手术比较复杂,有一定风险,因此手术指征应严格掌

26、握。如果病人存在手术禁忌,则不能选择手术治疗。目前认为颈椎病的病理机制及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应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有下述情况者需考虑手术治疗。(1) 颈型颈椎病需要手术的情况 :颈型颈椎病原则上不需手术,只有极个别病例经长期非手术疗法无效、而且严重地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可考虑手术。由于目前在颈型颈椎病以及项背肌肌肉筋膜炎的认识上,骨科专家都仍存在一定的分歧,所以对于颈型颈椎病的手术应当非常慎重。(2) 神经根型颈椎病需要手术的情况 :神经根型颈椎病原则上应首先采取非手术治疗,绝大部分病人不需手术。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正规而系统的非手术治疗 36 个月无效,或非手术

27、治疗虽然有效但反复发作而且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或工作者;由于神经根受到压迫刺激导致所支配的肌肉进行性萎缩者; 有明显的神经根刺激症状,急性的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睡眠与正常生活者。(3) 脊髓型颈椎病需要手术的情况 :由于绝大部分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保守治疗不能有效缓解症状,有一部分病人由于自己不愿手术而采用保守治疗的方法,其中绝大多数在保守治疗期间症状加重或出现不可逆性四肢瘫痪。因此,从原则上来讲,脊髓型颈椎病一经确诊、又无手术禁忌证的话,应14尽早手术治疗。对于椎管较宽而症状较轻者,可以适当采取一些非手术治疗,并定期随诊,若治疗无效或症状加重则应尽快手术治疗。(4) 椎动脉型颈椎病需要手术的情况

28、 :绝大多数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应当首选非手术的保守疗法,同时具有下列情况者可考虑手术。 颈性眩晕有猝倒史, 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 经颈椎椎动脉造影或核磁共振椎动脉显影,证实了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者。(5) 交感型颈椎病需要手术的情况 :交感型颈椎病, 绝大多数保守治疗可以有良好的效果。仅仅在症状严重影响病人生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经颈交感神经封闭或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试验证实症状有明显减轻,且证实为节段性不稳定或椎间盘膨出者可考虑手术。但由于交感型颈椎病与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等难以鉴别,某些病人甚至可能并发有精神心理因素而使症状夸大,因此,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手术治疗应当

29、非常慎重。( 6)其他型的手术治疗 :如食道型颈椎病,因椎体前缘突出的骨赘向前方压迫与刺激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非手术疗法无效者,可以手术将椎体前缘突出的骨赘切除,从而解除对食管的压迫。目前认为颈椎病的手术治疗主要是前路、后路两大类术式。前路手术的目的是( 1)彻底减压; (2)稳定颈椎。其手术指征为:( 1)无椎管狭窄的各型脊髓型颈椎病; ( 2)其他各型颈椎病经系统非手术治疗后疗效不巩固或无效者(含节段性不稳定) 。手术方式主要是椎间盘切除加椎体间植骨,15另外还有椎体次全切除加相邻椎间盘切除加大块植骨。但后者对手术技术要求较高。手术切除范围可根据: ( 1)神经根损害的节段;( 2)线片显

30、示的退变及不稳定节段; ( 3)脊髓造影有梗阻的节段; (4)CTM 、MRI 显示有椎间盘突出的节段来决定。术中采取颈中立位、清醒麻醉(针麻、局部麻醉、颈丛阻滞) 、减少操作震动、右侧颈前横切口等措施,均有助于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植骨方式则多种多样,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后路手术的目的是扩大椎管、解除脊髓后方的压迫,同时尽可能减少颈椎后部结构的损伤。后路手术的范围应根据:( 1)椎管中矢径与椎体中矢径的比值 0.75 的节段;(2)神经系统损害节段; (3)脊髓前后方受压的节段;( 4)CT 、CTM 、 MRI 所示脊髓受压的节段来确定。颈椎病的预防一、颈椎病的预防(一)阅读有关颈椎病的书

31、,掌握用科学的手段防治疾病。(二)保持 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配合医生治疗,减少复发。(三)加强颈肩部肌肉的 锻炼 ,在工间或工余时,做头及双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转运动,既可缓解疲劳,又能使肌肉发达,韧度增强,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增强颈肩顺应颈部突然变化的能力。(四)避 免高枕 睡眠的不良习惯,高枕使头部前屈,增大下位颈椎的应力,有加速颈椎退变的可能。(五)注意颈肩部 保暖,避免头颈负重物, 避免过度疲劳,坐车时不要打瞌睡。16(六)及早,彻底治疗颈肩、背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七)劳动或走路时要防止闪、挫伤。(八)长期伏案工作者,应定时改变头部体位,按时做颈肩

32、部肌肉的锻炼。(九)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正面注视。要保持脊柱的正直。(十)中医认为胡桃、山萸肉、生地,黑芝麻等具有补肾髓之功,合理地少量服用可起到强壮筋骨,推迟肾与关节退变的作用。二、颈椎病患者的床各种床铺各有其优缺点,而且与个人居住地、气候、生活习惯、经济状况有关。但单从颈椎病的预防角度说,应该选择有利于病情稳定,有利于保持脊柱平衡的床铺为佳。因此,选择一个放在床板上有弹性的席梦思床垫为好。它可以随着脊柱的生理曲线变化起调节作用。三、颈椎病患者的枕头枕头是维持头颈正常位置的主要工具。这个“正常”位置是指维持头颈段本身的生理曲线。这种重量曲线既保证了颈椎外

33、在的肌肉平衡,又保持了椎管内的生理解剖状态。因此一个理想的枕头应是符合颈椎生理曲度要求的,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因为这种形状可利用中间的凹陷部来维持颈椎的生理曲度,也可以对头颈部起到相对制动与固定作用,可减少在睡眠中头颈部的异常活动。17其次,对枕芯内容物选择也很重要,常用的有:荞麦皮:价廉,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枕头的高低。蒲绒:质地柔软,透气性好,可随时调节高低。绿豆壳:不仅通气性好,而且清凉解暑,如果加上适量的茶叶或薄荷则更好,但主要用于夏天。其他如鸭毛等也不错,但价格较高。枕头不宜过高或过低,切忌 高枕无忧 以生理位为佳,一般讲,枕头高以 8 15cm 为宜

34、,或按公式计算: (肩宽 - 头宽)2。颈椎枕亦可起预防或治疗作用。四、颈椎病患者的睡眠体位一个良好的睡眠体位,既要维持整个脊柱的生理曲度,又应使患者感到舒适,方可达到使全身肌肉松弛,容易恢复疲劳的调整关节生理状态的作用。根据这一良好体位的要求应该使胸、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及双膝呈屈曲状,此时全身肌肉即可放松,这样,最好采取侧卧或仰卧,不可俯卧。五、颈椎病哑铃医疗体操(一)屈肘扩胸:两腿分立肩宽,两手哑铃自然下垂,两臂平肩屈肘,同时向后扩胸。反复12 16 次。(二)斜方出击: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屈肘置于胸两侧, 上体稍向左移, 右手向左前斜方出击, 左右交替,各反复 68 次。(三)

35、侧方出击: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屈进置于胸两侧, 左手持哑铃向右侧方出击,左右交替, 各反复 68 次。(四)上方出击,两腿分开与肩宽,两手持哑铃屈时置18于胸两侧, 右手持哑铃向上方出击,左右交替, 各反复 6 8次。(五)伸臂外展:两腿分立与肩宽,双手持哑铃下垂,右上肢伸直由前向上举,左右交替重复68 次。(六)耸肩后旋: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两臂伸直向下,两肩用力向上耸起,两肩向后旋并放下,反复进行 12 16 次。(七)两肩后张扩胸后伸: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 两肩伸直外旋, 两肩后张, 同时扩胸, 反复 12 16 次。(八)直臂前后摆动: 两腿前后分立, 两

36、手持哑铃下垂,左右上肢伸直同时前后交替摆动,重复68 次,两腿互换站定位置,同时摆动68 次。(九)头侧屈转:两腿分立与肩宽,两手持哑铃下垂,头颈部向左屈曲,达最大范围,再向右侧旋转到最大范围,左右交替,反复 6 8 次。(十)头前屈后仰: 两腿分立与肩宽, 两手持哑铃下垂,头颈部前屈, 尽可能达最大范围; 头颈部向后仰达最大范围,重复 68 次。(十一)头部旋转: 两腿分立与肩宽, 两手持哑铃下垂。头颈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周,再向逆时针方向旋转一周,重复 68 次。以上动作要轻柔,旋转动作因人而异每天可作1 2 次。颈椎病的预后颈椎多数颈椎病病人一般有从急性发作到缓解、再发19作、再缓解的规

37、律。多数颈椎病患者预后良好;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不一,其中麻木型预后良好,萎缩型较差,根痛型介于二者之间;椎动脉型颈椎病多发于中年以后,对脑力的影响较严重,对体力无明显影响,有的椎动脉型患者终因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形成偏瘫、交叉瘫,甚至四肢瘫,脊髓型颈椎病对患者的体力损害较为严重,如不积极治疗、多致终生残疾、但对脑力的影响小。颈椎病的研究动态一、颈椎人工椎间盘随着对颈椎融合术后所导致的运动丧失以及相邻节段的退变加速,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逐渐成为人们解决上述问题的希望。近期的脊柱疾患和技术杂志 ( 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 )刊登了两篇关于

38、人工颈椎间盘的文章。 DiAngelo 等采用生物力学研究的方法, 对人体颈椎标本分别进行植骨加前路钢板固定和植入人工椎间盘,然后与完整的颈椎标本进行力学对比。在经过测量颈椎标本在各个方向的运动后,结果显示植骨加钢板固定减少了手术节段的运动范围,同时增加了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而人工椎间盘植入后,该节段以及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均无明显变化,而且与未手术的标本类似。 Sekon 报告了临床应用颈椎人工椎间盘的初步结果。 7 例脊髓型颈椎病病人接受了前路减压及人工椎间盘置换,其中单节段 5 例,双节段 2 例,平均随访 6.29 月( 1-17 月)。术后随访时患者手术节段的运动、颈椎前凸角度、 Os

39、westry 评分和 Nurick 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作者认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可以取得满意的短期临床疗效,20长期随访结果有待证实。二、多节段颈椎病变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变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问题,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Huang等报告了(Journalof SpinalDisorders & Techniques ,2003 年第 2期) 32例多节段颈椎退行性病变接受后路椎板切除、侧块钢板固定融合的治疗结果,平均随访 15.2 月。该研究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术后融合情况、术前存在 T2像脊髓信号改变者术后MRI 信号的变化等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 71% 的病人术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15 位术前 T2 像改变者,术后脊髓 MRI 信号无改变。作者认为该手术方法治疗多节段颈椎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