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结算研究_第1页
我国国际结算研究_第2页
我国国际结算研究_第3页
我国国际结算研究_第4页
我国国际结算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国际结算新变化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摘 要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的发展。各个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贸易与资金往来日益频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由此获得了发展契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自产生以来,经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但当今经济社会瞬息万变,为了满足日益增长变化的国际结算业务需求,我国商业银行也应顺应形势,不断改革完善,提高自身业务竞争力。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现状,从宏观、微观角度分别寻找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具体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主要从电子化技术水平,产品、客户、机构结构、风险管控、业务营销、人

2、员素质、技术水平等几方面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的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未来的发展给予帮助。关键词: 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电子化目 录导论3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31 .研究背景32.研究意义4二、国内外相关研究41.外文文献综述42.国内文献综述5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7第一章国际结算新变化及其动因7第一节国际结算新变化的描述性分析7一、结算技术电子化7二、结算单据标准化9三、结算方式非信用证化10第二节国际结算新变化的动因分析11一、信用证本身的局限11二、结算技术电子化不断发展14三、结算方式非信用证化发展15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现状15第一节

3、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概况15一、从国际结算产品种类来分析15二、从国际结算总量来分析15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政策环境16一、经常项目的政策环境16二、资本项目的政策环境16三、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环境17四、各类金融市场稳定发展17第三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法律环境17第四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经济环境17第三章 国际结算新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存在问题18第一节 电子贸易环境不成熟18一、用户准入条件高18二、用户未完全接受新产品18三、电子银行法律法规不成熟18第二节 结算技术电子化技术落后20一. 电子化技术落后20二. 人员业务水平低,不利于

4、结算业务的高效完成21三、业务流程不健全,不利于业务流程的优化21第三节 结算单据标准化落后23一、中国电子商务标准存在的问题23二、国内货运中单货的差异23三、国内货运单据物权性缺失24四、操作规范的不完善统一24第三节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结算业务的体系化发展24第四节缺乏风险防控机制,不利于风险的合理规避25一、融资风险和汇率风险加剧25二、信用危机风险突出25第四章国际结算新变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方略27第一节、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电子化环境建设27一.我国国情决定政府引领电子化贸易发展27第二节结算技术电子化发展29一、完善银行系统功能29二、扩大电子银行业务占比29

5、三、大型企业进行内部网建设29四、国际结算的国际化建设30五、数据大集中工程30第三节、结算单据标准化33第四节提高业务人员素质,提高服务水平33一、国际结算队伍建设33二、客户管理34第五节国际计算业务的风险管理34一、风险的集中管理34二、关注融资市场变化和汇率变动35三、建立信用管理体系,防范信用风险35结论36参考文献36导论一、选题背景及选题意义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处于中心地位,可以说所有的国际结算业务都必须通过银行才能顺利进行,没有银行的存在,国际结算业务也将难以进行。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增多,我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在不断提高,国际结算总

6、量也随之大幅增加,国际结算新变化,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各家商业银行为了赢得更多的国际结算客户,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各方面做了努力。现在商业银行为了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已经把涉外业务看做是一项很重要的中间业务,其发展状况对商业银行的整体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在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为商业银行发展涉外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平台,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风险,因此本文重点分析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新变化背景下存在的问题、风险和相应的对策。2.研究意义国际结算业务是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及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开展、推动国际金融一体化、进而繁荣整个世界经济

7、的重要媒介,同时还是为本国创收、积累外汇、巩固本国货币汇率、加强本国对外支付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开放的步伐,国内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同台竞技,无论从管理、技术,还是人员、环境等方面外资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都处于优势地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虽然也初具规模,但相比而言,发展还不够迅速,特别是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省份还不能有效推动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因此,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研究,探讨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模式和路径,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进而提升国际竞争力,提高盈利水平提供参考。二、国内外相关研究1.外文文献综述 关于国际结算业务的产生与发

8、展,国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观点。Myers(1977)提出“投资不足”观点,认为一般情况下,投资者不会直接投资于那些仅依赖储蓄存款或股权融资的投资项目,但表外业务则可允许商业银行将投资吸引到这些项目上,所以表外业务必定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Pennachhi(1998)提出“规避税收效应理论”,理论认为,金融监管机构对于商业银 行的监管措施相当于变相的对商业银行进行了征税,商业银行为了规避这些“税收”,同时为了应对传统存贷款业务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并基于中间业务能够降低银行资产和经营风险的目的,中间业务便成为取代传统业务的最优工具。Robert de Young 和 Tara Rice(200

9、4)通过对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进行研究,发现随着传统业务逐渐萎缩,商业银行已不仅仅满足于将中间业务作为提高利润的来源,并且将中间业务作为自身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战略规划。ernabucci(2006)提出了由于 现代物流的发展,货物运输方式不断转变,为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带来了新的方向,在此后的业务创新中应考虑到提供更贴近贸易企业供应链方面的相关服务产品。Richard Barovick(2004)在The changing world of trade finance中提到,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子票据的出现,新的技术手段为传统的贸易融资产品提供了全新的发展渠道,也为产生新的贸易结算方式提供

10、了更多可能。 2.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于国际结算业务进行相关研究的文献也有很多: (1)基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方向和趋势的研究 ,朱文忠(2009)国际结算最新发展趋势与对策黄珍屏(2010)关于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与对策的分析总结了信用证结算边缘化、附属结算方式广泛使用、电子化程度增高、汇率风险不断增大等国际结算的最新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企业及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参考。代兴军(2004)业务处理集中化对业务处理集中化趋势对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国内银行业实施业务集中化处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舒力(2004)新趋势:国际结算业务在国内集中评述了我国国

11、际结算业务的集中化趋势及单证中心建立,对国际结算业务集中化进行了分析点评。郑毅(2006)国有银行国际业务单证中心处理模式初探研究了国有银行国际业务单证中心处理模式。 张宏东(2005)国际结算方式的变化与发展趋势指出随着信用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运用呈下降趋势,我国进出口企业和银行要顺应这一趋势,积极运用国际保理、备用信用证等新的国际结算方式。乔飞鸽(2007)国际结算业务发展趋势的探讨从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及避险类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等方向阐述了国际结算业务发展不应仅侧重于国际结算业务最基本层次的单证审核传递以及结算业务程序,而应该在此基础上再扩展融资、规避风险、对外贸客户的业务指导等国际结算衍

12、生业务,这两个层次的齐头并进,才是国际结算业务未来的发展方向。上述这些文献在新的业务拓展趋势方面进行了研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化网络化也成为国际结算业务近年来的重要发展变化。王春和、姬娴(2007)在电子单据的应用与流通对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中对纸质单据及电子单据的优劣进行比较,系统阐述了电子单据应用与流通对传统国际结算业务的影响,提出了电子单据应用模式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沈萍(2008)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国际结算业务新趋势的策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应当电子化网络化,开拓新的业务品种,建立起信贷部门和结算部门联动的营销机制,把贸易融资和国际结算业务结合起来,实现高层次的本外币业务

13、的协调发展,并培养一支优秀的国际结算业务队伍。唐涛(2009)我国银行业如何应对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这篇文章对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银行业在国际贸易结算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策略。(2)对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问题进行相关的定性分析等方面的研究 刘明康(1999)三位一体 统一授信建立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架构提出了以“三位一体,统一授信”为指导思想建立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管理框架。黄庆安(2003)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的策略研究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现状分析,总结出了我国商业银行提升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的策略。周劲(2006)我国出口企业信用低下

14、的原因及对策认为经过多年发展,我国主要商业银行都加入 SWIFT 网络,结算效率、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的提高,但随着电子商务和网上贸易的迅猛发展,结算自动化程度已远远不适应全球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我国银行应审时度势,加大技术投入,开发研究并应用新一代贸易、结算合二为一的多功能网络平台。蒋勇(2008)国际结算基本方式的适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对国际结算基本方式的适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国际结算的影响因素有:市场行情、客户信用、交易规模、国别风险、贸易术语、运输单据等。张艳君、邓湘莲(2008)增强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强调了国际结算业务对商业银行的重要性,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其中包括拓展中小企业国

15、际结算业务市场。 管理学中的 SWOT 分析法也被应用于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状况的判定。李敏(2006)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 SWOT 分析通过对我国加入 WTO 后国际结算业务采取 SWOT 分析,评价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优缺点和预测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并建议商业银行结合自身情况,依此选择合理的策略方向,以达到正确选择市场角色定位、客户定位、经营目标和经营策略的目的。王益君、孙林霞(2010)西安市中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研究对陕西外贸发展情况及国际结算市场份额分布进行了分析,并通过 SWOT 分析法对西安当地的中外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竞争力进行分析比较。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首先为导

16、论,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综述、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一章介绍国际结算新变化及其动因。第二章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现状,分析其面临的经济政治环境。第三章分别从结算业务流程、结算业务体制等方面分析国际结算新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存在问题。 第四章针对第三章所提出的问题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对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未来的发展给予帮助。 2、本文拟采用以下研究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 (1)对比分析法,本文将通过对现有的国际结算业务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并将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与外资银行进行对比,从中寻找国有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存在

17、的不足,并发掘其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潜力。 (2)调查分析法,通过对代表性的银行的实地调研,获取研究数据,为分析论证打下基础。 (3)趋势分析法,分析目前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的结构和动因,预测和判断其未来的发展趋势。第一章国际结算新变化及其动因第一节国际结算新变化的描述性分析一、结算技术电子化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国际结算代入了新的服务领域。EDI为结算单据标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持。EDI英文原意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是商业伙伴之间以标准规范的电子格式传递往来文件,采用防伪手段无纸化作业,以 Iternet为传输中介。电子计算技术出现于上世纪60年代,第三次科学

18、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随后,国际结算领域也引入了电子技术,并逐渐推广普及,国际之间贸易往来产生的货币收付实现了安全、高效。国际清算系统在1970年面世,它利用电脑联网办理美元收付。1977年出现了对国际结算技术电子化影响最大的SW 1FT系统,24小时不停息地运行,规定了标准化的统一格式,收发之间只需2分钟,具有自动收发储存信息、以密码处理电文等功能。商业银行和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电子化带来的好便捷,纷纷踏入电子化创新浪潮。商业银行推出的企业网银,TSU 、BPO 、BOLERO等,这些国际结算电子化产品,提高了国际结算效率。(1)网银。是银行借助信息技术,客户利用互联网办理信用证、托收、汇款等业务

19、。(2)BOLERO (电子提单注册组织),BOLERO 的用户联系了国际贸易各类参与方:迸出口商-银行-承运人-保险公司-商检机构等。依照BOLERO规定,经过审核和签署协议的用户,通过电子单据在互联网上传输、核查,完成贸易。(3)TSU (贸易服务设施系统),企业用该平台接受贸易金融服务,并且贸易单据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自动匹配。(4)BPO 银行付款责任),是一种买方银行的付款责任承诺,在符合卖方银行的订单信息相匹配的条件时,买方承担付款责任,六十年代出现的电子化易,20年后才扩展到国际贸易领域。其中,商务链最为成熟,从最初的EDI 形式逐渐发展向更高层次,使电子数据流动全球。本文从商务、政

20、务、物流、金融链四条链分析如下:1.商务链表1-1电子商务的发展四阶段:概括了这四个阶段的特点:表1-1电子商务的发展四阶段:电子商务伊始,网站没有复杂功能,只是供企业发布产品信息,第二阶段,企业有了网上交易系统、物流系统;第三阶段,将ERP、CRM、SCM、OA 、门户网站等集成到一起,;第四阶段,进一步集成了应用系统,对业务流程做了优化。2.政务链海关连接了运输、银行等行业,对外经贸委等国家进出口管制部门,发达国家海关的信息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期间经历30年间的发展,从基础的海关统计电子化、货物通关电子化,到现在的自动化的无纸通关。到2006年,美国海关的电子化货物报关单据已经达到

21、了96%,无纸通关和自动缴款都在50%。3.金融链金融链为进出口企业提供国际结算电子化在线服务,安全、即时,快捷,包括:支付系统、企业征信系统、柜面业务系统、资金清算系统、国际电子汇兑系统等,银行、企业之间电子化操作。主要服务种类有:进出口业务、汇入汇款业务、贸易全流程的融资服务等,帮助企业有效管理资金,实现融资。其中,金融链中的国际结算无纸化是重要环节。例如:BOLER062,1999年,完全电子化的BOLERO小范围试验成功, BOLERO的主要成员银行都是电子在线操作。电子化国际结算引起的进步:减少了贸易结算时间。国际结算时间减短到12小时。单据处理简单化,减少操作差错。风险控制强;降低

22、成本。缩减30%的管理费。数据与货币的同向流动。二、结算单据标准化单据种类国际贸易的发展,使贸易结算单据增多。见表1-1表1-1 出口单据汇总这么多的单据种类,加上不同国家、地区,即便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出单人,他们所提供的单据既没有统一的式样、规格,则其处理过程麻烦,耗费时间,和精力,而且出错率高。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报告、国际商会调查: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业务流程长达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一笔迸出口业务要处理相关交易机构的单据约350份;平均每票货物需60多种单证,内容相同的部分有80%。纸张等开销占了总货值的8%;货物在跨境时等待单证处理的时间,占据总运输时间的20%。1971年美国的国际贸易制

23、单工作委员会调查,1971年单证成本占全部运输成本的7.5%,总值65亿美元,这个评估后又修正为占比10%-15%,价值130亿美元。表1-1 电子化贸易指标 另外,在公司间共享的信息中,70%来自采购订单或者合同。鉴于此,早在70年代,欧洲的单据标准化组织建议包括:银行、运输行、保险商、商号等一切机构,制作单据都要标准化,基于此,一些国家如英国试行推广简化的单据。它们综合了常用的发票、单证、等格式,通过结构化和规范化处理,拟定一种固定的空白格式。这种方法可避免制作时的重复劳动,也可以保证制作的单据准确无误,提高了工效。电子单据是电子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发展的产物,是相对于纸制单据来定义的,电子单

24、据是相对纸制单据而言,以电子方式制作数据、网上发送、传输、具有特定的输出格式,可呈现在各种终端上。电子单据的制作有通用电子单据标准,国际结算中借助安全认证机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应用电子单据,买卖单据。荷兰伊拉兹马斯大学曾开发了EDl分析决策系统,以衡量在国际结算中,引进EDI单证处理成本的降低程度,该系统表明,EDI降低了三方面费用:(1)劳动力成本。EDI的应用,将劳动力成本缩减近乎90%,劳动力成本有:人工归类、配料、归档,发送邮件。(2)原材料成本。应用EDI,可以减少成本。而不使用EDI ,所用的物理介质如:纸,多层次、多副本的订单表,都会产生费用。同时,取消传输中的包装材料,如信封等

25、,都能够降低费用。(3)通讯成本。据美国有关部门估计: EDI将原来每个订单50$的处理成本减少至4$,其中包含l$的通讯成本。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减少甚至消除了各种纸面单据成本,简化了数据处理程序,应用子签名等一系列电子保护技术,通过检验防篡改手段,保障安全,它能够加快信息速度、提高信息正确率,提高效益,可以抓住贸易时机,增强企业竞争力。三、结算方式非信用证化在80年代以前,最主要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一直是信用证。主要是因为较之其它两种传统方式:汇款、托收,信用证方式的优点有: 其一,汇款、托收中双方都依靠商业信用,它们一般只适用于彼此了解、信任的买卖双方。信用证则是一种银行信用,银行作为媒介,

26、解决了进出口商由于国家地域隔阂,而不了解、不信任的问题,推动国际贸易发展。其二,汇款和托收中,分别在托收方式中的托收方、汇款方式中预付和货到付款的进口商,被集中了占压资金、结算风险,而在信用证方式下,分散了资金风险,然而,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结算倾向于非信用证化趋势,信用证方式在国际结算中占比重下降。随着国际交往日益扩大,科技发展,在80年代这一趋势越演愈烈,据估计,目前欧盟成员国之间,非信用证方式结算达8成以上。随着国际贸易促进了生产经营的专业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结算方式,银行的壮大,提供了非信用证化结算的条件。赊销、跟单托收是其主要方式。此时,赊销、跟单托收和信用证方式一样,也是出口商先发

27、货,但进口商须接受资信调查,或者寻求银行担保, 这就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的国际保理服务、包买票据业务。国际保理是指在货物发出后,保理机构承购有商品信用的出口商提供的货权单据,从而出口商提前取货款的一种业务。在保理服务中,保理机构买断债权后,向进口商催款,为此,保理机构事先详细调查进口商的资信,待出口商发货后,买断债权。出口商即可获得指定银行-开证行,开证行-申请人,开证行-通知行,通知行-收益人之间传递,经过漫长的周转。一般最少需要一星期。此外,又有邮寄单据过程,单据往往迟于货物到达,增加了风险。(3)据计算,每一笔信用证结算, 约有20份纸面贸易单据。相关的处理工作,消耗了大量的人力成本。3

28、、信用证法律关系复杂以上对信用证介绍中,可见到信用证结算程序涉及面广,当事人不一,由此产生的法律关系也难以掌控,出此,使一些不熟悉的企业畏惧信用证。信用证涉及合同关系多信用证就是合同,一个信用证至少有3个合同:基础合同、客户与开证行的资金补偿合同、开证行与收益人间的合同。如果加上信用证下的票据关系,其合同还要多。如算上信用证交易牵连的基础交易合同,合同关系有时有十几个以上。(1)信用证涉及主体多,信用证涉及的法律主体多于一般合同。一张信用证至少涉及三个主体:开证申请人、开证行、受益人;保兑、议付信用证、加上其他交易,有时会涉及十几方之多。(2)信用证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信用证涉及的关系:基础合

29、同关系,信用证关系,信用证关系下的票据关系,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关系链网。复杂的开证申请人、开证行、受益人、与议付行、议付行与开证行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较大争议。例如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之间的法律关系,学界有至少5种不同观点。总之,信用证结算方式牵扯的关系,致使在实践中纠纷屡见不鲜。4、信用证结算制单复杂严格信用证业务只管处理单据。信用证严格地规定了汇票、发票等各类单据的措辞、时间、格式等。在UCP600规则之下,虽对银行审单的标准有所放宽,但银行对审单标准的认知不一,国际贸易商品、服务方式错综复杂、单据描述差异,要正确使用信用证并不容易,交单时,因不符点而拒付比例为60-70%,按照银行的

30、惯例,扣除出口商的不符点的费用,这样,给出口商增加了交易成本。另外,对于单据与信用证的表面一致性付款的关系,国际并无统一或通行的定义,用以区分实质性不符与非实质性不符,在实务中,会演绎出客户也银行的分歧,产生冲突,即便申请人对银行的认定提出异议,但申请人与开证行的协议规定由银行最终认定不符点时,因而, 银行靠不符点费增收,银行为了牟利,使非实质性不符点时时存在。如此,使企业难免风险。5、信用证风险结算主要面向的是进出口双方,所以本文将风险如下归类:(1)进出口双方风险:申请人欺诈。主要指信用证的申请人,也就是买方的各种欺骗行为。一般的表现形式有:其一,申请人要求在信用证中增加的条款,要由其控制

31、才能生效,或者给单据结算的附加一些苛刻条件, 故意导致受益人的单据不满足条件,变相剥夺其权益;其二,伪造信用证进行欺诈,伪造信用证, 骗取其货物,常见的以虚构银行、或者是冒充银行伪造信用证。随着科技发达,诈骗手段也飞速进步,各种伪造手段交织,及具隐蔽性、多样复杂性,足可以假乱真,不容易分辨。常见的是采用涂改、抠图等方法改造原信用证。受益人欺诈。受益人指卖方。欺诈表现形式主要有:第一,伪造部分单据。受益人伪造部分单据,取得开证行、申请人信赖,单据文件伪造难度小,伪造提单则更为容易,成功率极大。所以,有人形容伪造提单比伪造名画容易得多、人为制造单证相符表象,容易获利。目前,常见:利用高科技手段,伪

32、造、印章、签名、开证行负责人员印鉴等。第二,伪造全套单据。这种主要是受益人伪造信用证单据,杜撰货物,骗取银行信赖,诈取付款。第三,伪造信用证。变造虚假用证、伪造较大银行名义开出的假信用证,骗取买方和银行的货款支付或代支付。第四,受益人虚假陈述,有些货物实际存在,单据也符合要求,但货物可能不符信用证要求,因为,出口商自行装箱、封箱,因而编造虚假货物信息、作欺诈性陈述也容易,或者以次充好,买方依此付款造成损失。受益人与第三方共同造假。这里主要指以受益人和承运方互相勾结,造假,伪造假提货单据,或者推迟货物。6、信用证业务中不同银行面临的凤险因此银行在开立信用证时,附加了过备足保证金、或采取担保抵押等

33、手段。但是如果开证申请人失约,只能由银行垫付。此外开证行在处理单据时也有风险,如,开证行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议付行提示单据中的不符点,UCP600规定:如果在五个工作日内没有提示,那就是开证行接受了不符点,就必须承担付款责任。如果是SWIFT信用证,则由系统自动核对密押,而其他信用证,通知行如果没有确认其真实性,那么会给客户带来损失,并引发银行和客户纠纷,通知行遭受经济、声誉损失。议付行的风险:如果议付行的工作人员失误没有审核信用证单据,没有发现不符点,而进行了议付,但是开证行却找到了不符点,不接受不符点因此而拒付议付行,则议付行蒙受损失。保兑行的风险:信用证业务中,保兑是种付款承诺,使出口

34、商拥有双重付款保证,降低风险,银行接到开证行的保兑申请之后,首先,应当谨慎地审核,其次,应获取开证行的信用等级评价,分析之后,再决定。一旦受邀银行答应保兑,该银行成为了保兑行,如申请人未履行义务,该银行是信用证的第一付款人。如果有拒绝付款情况,那么,保兑行则垫付款项。偿付行的风险:如果进出口商在信用证中规定的支付货币是第三国的货币,该银行代为偿付信用证规定的款项,即偿付行,它可以先行为开证行垫付款项。如果在接到支付指示后,偿付行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打款,出口商为此与偿付行产生纠纷。二、结算技术电子化不断发展凭借全球金融交易技术,打造了国际贸易交易结算电子平台。1、电子认证技术使各交易主体之间,建

35、立起了广泛的明示信用。2、电子信息传输减少了交易时间、降低了交易成本,费用,提高了交易效率,据有关资料显示,电子信息传输改变了单证传播形式,在单证准备、传播方面,出口商可节省10天左右的时间,从而可以快速回收货款,减少有关流动资余需求。3、借助网络信息交易技术,国际贸易中新兴的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形式,国际贸易交易结算平台,电子交易全球统一标准,国际贸易过程的所有行为主体:贸易商、银行和运输公司等,都进入了一个无缝对接的商业过程,全球各地的买方、卖方、物流、银行、代理商和政府机构之间,实现了电子化交易,高速、安全、透明度高。网上的电子数据交换取代了实际的单证交换,传统信用证结算方式逐渐失势。三

36、、结算方式非信用证化发展买卖即一方买、一方卖,这该由商业活动的双方来完成。在订立买卖合同中的支付条款时,磋商的重点是支付方式。买卖双方一般都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对方资信、经营的好坏、货物本身、交易金额等。如果进出口双方合作己久,已经建立了互信机制, 商业信用会替代银行信用, 结算方式会随之增多。另外,随着第三方评级机构的发展, 方便了企业的资信调查。 信用证交易成本高,风险较高时,选择信用好的商家合作。但是风险低时,企业就会有非信用证结算方式的考虑选择。银行自身实力的增强使得国际结算方式多元化。随着银行自身能力的增强,现代商业银行逐步突破传统,在国际结算中,可提供多层次中介服务:资信调查、资金

37、融涵、风险担保、销售账户管理等,从而帮助贸易双方简化手续,减少少资余占用,节省非生产性费用,甚至转嫁一些风险。另外,随着对外经济活动的发展,商品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银行的结算功能与融资功能更多地融合。企业已经不能满足银行仅仅提供的结算服务,而是需要银行提供更全面的贸易金融服务,这使结算方式多元化。近年来,国际贸易竞争激烈,逐渐摈弃了信用证结算方式,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多元化已成为新趋势,第二章 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现状第一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概况一、从国际结算产品种类来分析传统的国际结算产品包括信用证、汇付及托收三种,国际贸易及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在传统国际结算业务的基础上,企业融

38、资与国际贸易相结合,企业融资依附于真实的贸易背景,出现了新兴贸易理财产品。国有五大行设立的传统国际结算产品上基本相似,包括信用证的开立、承兑、通知、议付、汇款汇入与汇出、进口托收、进口代收,结算产品齐全。从国际业务的产品结构上看,在结算类产品及贸易融资类产品上,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的产品多,种类齐全,客户的融资方式有较大的选择空间,而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及交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在国际贸易融资类产品上种类较少,创新相对落后。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较晚,开展国际结算业务也起步较晚,但目前,各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都已开展了国际结算业务,表中显示。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上虽然起步较晚,但产品相对完

39、善,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产品涵盖了信用证、汇付及托收三种传统结算方式。在贸易融资产品上,也推陈出新,数量较多。其中招商银行的国际业务产品围绕商贸通、资本通、财富通三类跨境金融产品,形成境外15个二级子产品体系,吸引了国际业务客户。二、从国际结算总量来分析国有五大行成立较早,对外开放之后,尤其在中国进入wTO后,各商业银行先后开展国际业务,中国银行遥遥领先,在内地市场份额稳居国内第一位。其他如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及交通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上起步晚,但发展迅速。1、固有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额度及增长率趋势:中国银行的业务额度最大,且增长速度较快,并且在2013年中国银行推出远证即付

40、、跨境保税区货押融资、预付款结构化融资等服务,满足客户差异化需求。在贸易融资产品上,2013年末中国内地机构外币贸易融资余额468.42亿美元:人民币贸易融资余额3413.46亿元,保持银行业领先水平。2013年中国建设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量次于中国银行居于第二位,增速较其他国有银行较缓,在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业务上,建设银行于2013年在境内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9030.21 亿元,增幅54.04%。同时建设银行积极改善产品结构,积极推出创新产品,即出口应收账款与委托付款等表外产品.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创新国际业务产品体系,推出直融通、协议付款、结构性融资等跨境人民币创新产品。工商银行尽管在业务额度

41、上相对落后,但是2013年及2014年上半年都保持了较好的增速。中国农业银行积极推广国际保理、大宗商品贸易融资、应收账款池融资等重点产品,创新研发出口信用保险特险项下融资产品,国际结算、结售汇等基础业务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交通银行2013年主要针对在境外设立分支的中国企业及在中国投资的外国企业,不断改进完善产品结构,为企业提供贸易融资服务等,从而推动国际业务稳步增长。2013年,交通银行的国际贸易融资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其发生量375. 90亿美元:较2012年增长58. 59%;国际保理业务及国际保理业务量14.99亿美元,对外担保余额292.85亿美元,较年初增长36.7%。 国有五行国

42、际结算的业务量均处于上开发展阶段,但是,不同银行之间国际结算业务额度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国际结算业务方面的业务额度明显高于其他三个银行,并且交通银行的国际结算额度明显低于其他四大行。较2012 年,在额度增长量上,中国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额度增长最为明显,其次工商银行的增长额度也较为可观。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及交通银行尽管业务额度有所增长,增加额却很少。2、股份制商业银行: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成立晚,开展国际业务的历史较短,但是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程度的不断加深,也纷纷开展国际业务。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结算完成额差异并不大,招商银行及中信银行的国际结算额度相对较大,平安银行的完成额度

43、较小,从国际业务的增长率上看,各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增长率均在25%以上,光大银行及平安银行增长率竟高达45%及48%,因此,虽然各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额度较小,但是,增长速度迅速,在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上充满了潜力.在贸易类融资产品上,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额度也是呈现上升趋势,以招商银行为例,其贸易融资余额在2013 年底达337. 13 亿美元,同比增长32.21%;2013 全年办理的国际保理业务额度达110. 22 亿美元,同比增长246. 60%;办理的福费廷业务额度高达112.41 亿美元,实现同比增长161. 32%。表 2-1 主要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量对比表 数据来源: 中国金

44、融年鉴,各商业银行年报,实地调研数据 图2-1各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市场占有率示意图图2-2 主要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量三、我国信用证结算使用情况在非信用证结算的新趋势下,近几年,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信用证的使用率也是在下降。2010年我国出口发达的南方各省,企业使用的比例20%,其中广东更是仅2.3%。我国中小企业信用证使用情况:信用证结汇方式仍然是我国成长型中小企业的首选结算方式。根据中国企业评价协会分析,2006年约有55.05%的企业用信用证结算,2007年采用信用证结算的企业这一比例则高达84.46%.至今信用证结算仍居前。根据我国出口中小企业集中的浙江省统计,有89.7%的企业使

45、用了信用证的结算方式,47.9%的企业信用证结算的业务量排在第一位。信用证结算方式在我国中小外贸企业仍高居前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用证结算方式安全可靠。在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初期,信用证支付方式曾经起到巨大作用,促进了出口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出口企业形成了思维定式,认为信用证结算安全可靠。信用证方式下忽视了潜在的风险和陷阱。出口企业、结算银行只看到了信用证结算方式的安全性,而忽略了风险和陷阱。尽管信用证结算的数额较高,但总体上,信用证支付方式下的收汇率高。因此,目前它仍是出口企业主要结算方式。出口企业害怕结算风险。许多企业畏惧商业信用的繁琐程序,甚至规定只做信用证业务。只接受信用证结算方式

46、,甚至会因此错失许多贸易良机。出于融资的考虑,出口企业要求信用证结算方式。我国出口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的难度大,但出口企业多数又都需要贷款。凭信用证就可以向银行打包贷款。因此,信用证结算方式,是企业解决资金短缺的一条途径。第二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政策环境近年来我国不断深化外汇体制改革,放松制度约束:一、经常项目的政策环境促进贸易便利,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二、资本项目的政策环境拓宽资本的渠道,促使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2005年颁布外国专业投资机构到境内投资的资格认定制度,另一个是有控制地允许境内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外资本市场的制度。这两者的实施促进了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的进程。三、人

47、民币国际化的政策环境适应全球贸易需求,调节人民币为国际结算工具。如果我国居民、企业与邻国边境地区的居民、企业发生贸易,那么,贸易双方可用人民币结算。在边境贸易中,人民币的接受度在上升,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四、各类金融市场稳定发展第三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法律环境国际惯例和规则为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国内法律法规为了完善国际结算,我国国内也有法律法规。1989年颁发的全国沿海地区涉外、涉港澳经济审判工作座谈会纪要2005年发布关于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我国目前没有信用证的专门立法,也缺少信用证的欺诈和止付规定。结算办法是针对国内信用证业务制定的,也没有信

48、用证欺诈内容,而仅信用证规定有涉及。第四节我国商业银行国际结算业务面临的经济环境开展离岸业务,银行就可以为非居民的提供服务,客户开立离岸账户好处有:一是客户调用账户资金相对自由。某A 国居民开立了B 国的离岸账户,该客户要调动资金不受A 国的外汇管制;二是离岸账户的存款,其品种和利率自由。还有一定的优惠;三是可以避免存款利息税;四是客户提高了境内境外的资金运用效率;五是客户可以在国内通过电话或者网银操作。随着我国政府对离岸业务管制的进一步放松, 2001年加入WTO 之后,国外银行如花旗、汇丰银行纷纷进入中国,在国际结算业务上,它们为我国商业银行提供了参考,推动我国国际结算靠拢国际。此外,世界

49、贸易互惠原则,是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可以利用的因素,在海外建立我国商业银行的分支机构,这会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结算业务发展。第三章 国际结算新变化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存在问题第一节 电子贸易环境不成熟一、用户准入条件高为了有效控制风险,对于用户的准入条件 Bolero 等第三方电子商务公司的要求较高,许多船公司、保险公司、商检机构等均被排斥在Bolero 之外,因此,许多进口商要实现物权的转让,只能通过纸质和电子交单相互结合的方式完成交单。在实务中,也有海关、商检及港务机构难以接受电子提单的状况,导致进口商提货困难,再者,即使船公司能够接受电子提单,但如进口商想转让电子提单,也只能转让给作为Bol

50、ero 用户的新提单人,并且转让操作过程复杂,因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子交单结算方式。目前言,大多数国内银行还没有通过电子交单,转让货权的成功案例。二、用户未完全接受新产品以BPO 为例,目前TSU 系统终端未遍及到企业客户,银行将业务数据录入系统后,由系统核对,由于企业看不到银行录入的信息,容易数据录入错误,而企业信息不透明、更改时间长等问题,会引发银企纠纷。若发现数据不匹配,银行需要联系客户确认是否修改, URBPO 又未规定客户确认时间,存在将卖方收款时间拉长的可能性。再者,BPO 依赖业务数据信息的核对,对合同、发票、运输、保险、证明等的核对,债务银行无法掌握物权单据,而仅凭信息相符无

51、条件付款,承担了较大责任。以上所述,均造成买卖双方和银行接收新产品的动力不大。国际惯例、国内法律制度等问题制约业务发展三、电子银行法律法规不成熟纵观我国目前的法律条文,没有规范电子银行与客户之间权利义务,在许多方面缺失法律,大多数银行通过服务协议的方式来规范体现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权利义务。西方发达国家的电子银行起步早,相应的电子银行的法律也健全,如美国的电子资金划拨法、E 条例中规定,对于未授权的交易,客户无须承担过多的责任,对每笔交易,承担50美元以内的责任。如遗失、盗窃后2天内没有通知银行,则要承担500美元以内的责任。而相较于我国的法律,大多是客户的须知和义务,没有关于赔偿责任的内容。1、

52、立法层次低,规定不完备。结算办法属于部门规章,约束力不足。最高人民法院的信用证规定,主要是国际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总结,并不必然适用于国内信用证。而相比较而言,商业汇票有专门的章节规定,司法解释也详细。其次,规则相对滞后,合理性存在质疑。结算办法自1997年颁布,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变化,却一直没有补充、修订。而作为其参照范本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却根据市场做出相应调整。结算办法制定时的范本-UCP500已经逐渐过时,UCP600取而代之,2007年7月1日开始生效。再次,配套法规少,缺乏政策激励。除了结算办法、国内信用证结算业务会计核算办法、刑法中的信用证诈骗犯罪规定外,监管部门没有出台配套办法。与

53、之相反,我国的银行承兑汇票法律规则体系全面有效。2、具体规则的冲突,中国迄今为止没有信用证的专门立法。在未来数年内也很难期望。中国的法律没有议付的位置。3、电子交单存在法律缺失或规则不完善。目前, eUCP作为UCP600(2007)的补充,是国际惯例的、适应单独提交、与纸单据混合提交电子记录,而没有国际标准银行实务CISBP的辅助解释。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惯例本身的不清晰会困扰参与各方。首先,eUCP 只是银行角度的银行处理电子交单业务规定,而没有提及电子商业公司,而它才主导着信用证电子交单。其次,某些条款规定模糊,实务中难以把握。例如eUCP 第6条c 款规定将会使开证行或保兑行面临无法审单

54、,但也无法拒付的尴尬境地。4、 URBPO 国际惯例处于起步阶段。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银行不负责数据及单据。URBPO进口、出口方银行的职能是接受、代替出口双方提交数据,职责定位是数据的传输方, BPO 付款条件需满足以下:其一,进口方、出口方银行录入基础贸易信息相匹配,基础交易建立,其二,出口方银行录入的贸易单据信息,匹配己建立的订单信息,虽不匹配,但进口方银行接受不匹配点。二是业务局限于金融机构之间。URBPO 定义BPO 业务为银行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出口方银行是BPO 业务的受益人,它承担出口方银行的付款责任。因此,URBPO 中并未表述进出口双方、船运公司等与贸易参与方的相关权利义务,

55、银行与进出口双方之间的关系,不在URBPO 的管理范围之内,需另行法律文本。三是无责任要求出口方银行。未作单独说明出口方银行责任,没有界定因出口方银行操作失误,导致买方银行损失等相关责任。四是无仲裁条款。URBPO不涉及实际贸易参与主体,因此,它并没有仲裁条款。它规定,进口方、出口方银行通过事先约定适用法律,处理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项。第二节 结算技术电子化技术落后一. 电子化技术落后(1)、系统、网络及设备未全面完善。单证中心的业务质量、工作效率等建立在计算机和网络正常运行的基础上。国内商业银行单证业务若要覆盖全国所有省市,特别是一些港口沿海城市,国际结算需求量大,网络承载量过大,但商业银行单证中心的设备网络落后。使用同一个系统、网络处理业务,时常会发生卡顿以及网络失去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