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爱人教案用_第1页
仁者爱人教案用_第2页
仁者爱人教案用_第3页
仁者爱人教案用_第4页
仁者爱人教案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仁者爱人 教学目标: 1、理解“仁”的丰富内涵及其对于生命的尊重。 2、掌握重要的实词和虚词,归纳宾语前置的类型。 3、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孔子的“仁爱”与墨子的“兼爱”的区别 4、明确现代社会中继承仁爱思想的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 1、掌握“病、伐、趋、微、其、经”在文中的意义,并重点掌握“立、达、盍、诸”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2、明确“忠恕”的内涵。 3、背诵重点章节。 4、正确理解孔子 “仁”的含义。 5、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教学难点: 1、归纳宾语前置的类型。 2、正确理解孔子对管仲的评价。 教学方法: 诵读法、串讲法。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2、: 第一课时 一、课文导入 论语中关于“仁”的阐述有很多, 论语共 21,469 个字,其中“仁”字出现 109 次,这也就是说, 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 。回顾学过的部分,有关“仁”的阐述比如: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人由已,而由人乎哉?” 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2 章 P9) 今天,我们来学习仁者爱人以进一步探究“仁”的内涵,深入了解儒家的仁爱观。 二释题 题目“仁者爱人”也是出自于论语里的一章:樊迟问仁,子曰:“爱

3、人。 ” 孔子是大教育家,因材施教,樊迟是孔子的一个不怎么聪明的学生,因此孔子用最浅显的语言跟他讲道理,只教他“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 。那么仁者具体该如何去“爱人”呢?我们学习课文的章节来探讨。 三、朗读 14 章。 章。41、你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学生大声自由朗读 1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我们的声音原来可以这样美:齐声朗读一遍。 四、研习文本 (一) “仁”的具体内涵有哪些? 仁之本:孝悌(修身要务,德育为先,智育为后) (研读 1.6) 本篇第二章中曾提到孝悌的问题,本章再次提及这个问题。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如果还有闲暇

4、时间和余力,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增长文化知识。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而对于书本知识的学习,则摆在第二位。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首先是做人的品德修养,其次才谈得上学习文化知识。德育第一,智育第二,这两者的关系是非常明确的。 换句话说,如果你要学习文化知识,精通学问之道,也只有从做人的体会、人生的经验入手,

5、才能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不会成为读死书的书呆子。这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第四回)的道理所在。 可见,不论是德育第一,智育第二的教育方针,还是在各级各类学校开设德育公共课,设专职德育教授,都是持之有故,继承着儒教传统的。做人第一,学问第二 仁之则:忠恕(研读 4.15)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是从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的角度讲的。也就是孔子在雍也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是

6、从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的角度讲的。也就是孔子在卫灵公篇里回答子 贡“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平?”的问题时所说的:“其恕乎!己 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非两个问题,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而非“二”以贯之。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仁的基本要求,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推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 ,又何尝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忠:尽心竭力。 “

7、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解读 6.30 章) 恕:推已及人,仁爱宽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解读 5.12 章) 自己不愿意别人强加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实际上就 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 。 我们已经知道,子贡是孔子的高材生。作为这样一个高材生, 又抓住了老师思想到赞许,却不料被老师一盆冷水迎面泼 体系中的一个核心问题来谈体会,按理说该得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下来,说:“赐呀,这不是 你做到了的。 ” 原来,就是在孔子自己的心目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 是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要作终身的努力。 既然如此,不仅子贡没能做到这一点不足为怪,就是我们大 不都没

8、能做到这一点又有什么可怪的呢? 只能说, “恕”道(不是“蜀道” )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仁之上:圣(博施济众) (解读 6.30 章) 圣与仁的不同境界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实际上就是“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 人民大救星”的境界,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必也圣乎!”的境界。 这当然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得到的。不仅一般人做不到,在孔子看 来,就连尧舜那样的圣人也没有完全做到。 仁的境界就不一样了。仁的境界,只要你努力就能达到,因 为那不过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罢了: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 以,当自己想做什么的时候也想到别人想做什么。将心比己,推 己及人。说到底,也就是曾于所概括的“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矣”

9、里面“忠”的一方面,加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 “恕”的一方面,就完整地构成了孔子所谓“一以贯之”的“道” 。 这个“道”不是别的什么,就是“仁道” 。 从某种意义上说,圣的境界是天才和英雄的境界。所谓时势 造英雄,天才和英雄的业绩实际上不是单凭个人努力就能创造出 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圣的境界实际上不是个人的境界。因为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 全靠我们自己!”而仁的境界则是普通人所能企及的境界,是从我 们自己身边做起的境界。所以,我们所能做到的,也不过是努力 实行仁道,使人人都有一颗仁爱的心而已。 五、布置作业: 总结本文出现的重点字词。 第二课时 一、提

10、问背诵。 二、继续研习文本。 (二)实践“仁”的方法、途径是什么?孔子自己是否达到“仁”? 仁之方:能近取譬(推己及人) (解读 6.30 章) (解读 5.26,10.17,7.9,15.42,9.10) (7.27) 仁的实践: 1、 “言志” ,体会三人的不同点。 (解读 5.26) 引用朱熹的话:夫子安人,颜渊不违仁,子路求仁 子路是豪侠之志,讲义气,够哥们。从大处说,则犹如诗圣 杜甫所吟唱:“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颜渊是仁者之志,道德修养非常高。一方面非常谦逊,不愿 意表白自己的好处;另一方面要实行孔子所一再倡导,并认为要 终生奉行的恕道,不把劳苦的事施加给别人。

11、一武一文的志向,一个豪爽,一个隐忍。而圣人自己的志向 呢?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 安顿,无论是采取退休制 ,就是要让老年人无论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得到“老者安之”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度还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朋友信之” , 就是要让人与人之间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再没有欺诈,没有仇 怨。 “少者怀之” ,就是要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永远爱护下一代,让 世界充满爱。 老中青三代都有了着落,社会安定而美好。圣人之志,岂不 就是要实现世界大同的理想吗? 2、问人:重人不重财 细节描写拓展(解读 10.17) 孔子家里的马棚失火被烧掉了。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首先问人有没有受伤。有人说,儒家学

12、说是“人学” ,这一条可以作佐证材料。他只问人,不问马,表明他重人不重财,十分关心下面的人。事实上,这是中国自古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发端。 3、与有丧者侧:尊崇礼(解读 7.9,9.10) 这是不是太迂腐了呢? 不是。这是圣人性情纯正,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人家在丧 事的哀痛中,你在这里大吃大喝,像话吗?另一方面,也是圣人 尊崇礼节规范的表现:遇到人家的丧事,自己要表示哀悼。真心 哀悼,难道还能大吃大喝吗? 孔子对于周礼十分熟悉,他知道遇到什么人该行什么礼,对于尊贵者、家有丧事者和盲者,都应礼貌待之。孔子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他极其尊崇“礼” ,并尽量身体力行,以恢复礼治的理想社会。 4、导盲:无微

13、不至的关心(解读 15.42) 分析其语言的平实与浅易,理解运用具体细微的记述,真切地反映孔子对盲人的关心。 5、子钓而不纲:“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解读 7.27) 其实,只用有一个鱼钩的钓竿钓鱼和用网捕鱼,和只用箭射飞行中的鸟与射巢中之鸟从实质上并无区别。孔子的这种做法,只不过表白他自己的仁德之心罢了。 拓展: 求仁得仁(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 (7.30) 杀身成仁(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 (论语卫灵公15.8) 小结:仁者必爱人,爱人是仁者的活动,爱人者必能达到仁。 三、问题探讨 (一)探讨 1:孔子一方面否定管仲“知礼” ,一方面

14、又肯定管仲为“仁者” 。孔子为什么说管仲是一个仁者?这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仁爱观?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插入 322 章)这里,孔子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对他的所作所为进行批评,出发点也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节俭”和“礼制” 。 (课文 14.17 章)本章评价管仲。孔子也曾在别的章节中说到管仲的不是之处,但总的来说,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 ,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15、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明确:管仲辅佐齐桓公用和平手段维护华夏统一,使人民免遭异族奴役。表明孔子的仁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即看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看他能否维护王权,爱护百姓,而不是讲小 谅小信。关心民生疾苦,始终是孔子的仁爱观。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孔子要比管仲小 172 岁,他出生之时,管仲已经去世 90 多年。齐桓公称霸诸侯,是依据自身的实力,采用得当的策略,消弭他们的矛盾和纷争,将诸侯们联合在一起,避免了大规模内部战争的发生,整个过程都是打着周天子授权的名义进行的, “一匡天下” ,从而维护了周王室摇摇欲坠的地位,延缓了周朝的解体。这是

16、孔子最为称道的。说管仲仁,也就是他辅佐齐桓公保住了周王室,维持了周朝的统一,维护了周礼。其次是管仲辅佐齐桓公做到了“攘夷” 。当时生活在周王室及其诸侯国四周的戎狄势力很大,经常骚扰和侵犯周王室和中原,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威胁。齐桓公在管仲的策划下,多次联合诸侯打击来犯的戎狄,使得华夏文明得以保存。这里强调的是华夏与狄戎之间的差别,强调要对抗狄戎以保全华夏文化,也就是保全周礼。尊王和攘夷的意义是同一的。其实孔子赞赏于管仲的,仍然是那个根本的东西:克己复礼,尽管管仲在小处有失礼的地方。 ) (二)探讨 2:同是相爱,孔子的仁爱把孝悌视为根本,主张在“亲亲”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中庸)的基础上

17、推己及人;墨子的兼爱则主张“兼相爱,交相利” ,说“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 。墨子的主张和孔子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孟子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 明确: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根据远近亲疏,贵贱尊卑而有所区别,有先后厚薄之分。 【孔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养民以惠,惠则足以使人。 ” 墨子的兼爱是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所以孟子说墨子的兼爱是无父。 三、课外延伸:“仁”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响及意义。 古:微子、比干“仁人” 。献身国家,取义成仁。 文天祥“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人生自

18、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就是为大多数人而死。 谭嗣同:“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的代表作仁学 ,就是追奉了孔子的“杀身成仁” 。 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戚继光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今:李大钊、抗洪(画面) 。 “仁人志士” “仁义之师” “仁爱之心” 意义:“仁”是爱人类,爱一切的“人道主义”境界。 “四海之内皆兄弟”世界意识的形成(地球村) 。 解放大量被压迫、被奴役的行动都是“仁”人道主义。 由于人类的破坏,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我们生存的地球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这就越来越需要“仁”的思想。这也是为什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会提出“巴黎宣言”的重要原因。 当代中国的仁者: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毕生梦想消除饥饿的袁隆平,大山深处孤身支教的徐本禹,来自人群的“微尘” “当仁而不让” ,这是仁的锋锐与张扬,仁,在我国古典文化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道德概念,更是一个有着深刻内涵的,富有东方文化色彩的哲学命题。 四、合作完成课后前三题。 第三课时 齐读全文,点名背重点章节。 一、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二、结合课后第四题,归纳巩固 1、宾语前置主要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否定句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 第二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