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_第1页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_第2页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_第3页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_第4页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 第5章 社会救助支出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5 本章提要本章提要 5.1 社会救助支出的 现状 5.2 社会救助支出的 经济效应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7 5.1 社会救助支出的现状 5.1.1 我国救助穷人的主要项目 5.1.2 我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5.1.3 农村反贫困计划 5.1.4 城市反贫困计划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8 5.1.1 我国救助穷人的主要项目 表5-1 我国政府援助穷人的若干主要项目(2006年) 单位:亿元 农村扶贫资金农村扶贫资金137.0 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支出农村及其他社会救济支出 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其中: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 农村五保供养支出农

2、村五保供养支出 147.8 43.5 42.1 医疗救助支出医疗救助支出 其中:农村医疗救助支出其中:农村医疗救助支出 城市医疗救助支出城市医疗救助支出 21.2 13.1 5.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224.2 自然灾害救济支出自然灾害救济支出79.0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9 5.1.2 我国贫困人口的规模 贫困的衡量 贫困线(poverty line) 一般以收入或消费支出为标准确定,那些收入一般以收入或消费支出为标准确定,那些收入 水平低于收入标准,或者消费水平低于消费支水平低于收入标准,或者消费水平低于消费支 出标准的人被界定为出标准的人被界定为“穷人穷人”。

3、 每年根据价格水平的变动调整,且取决于家庭每年根据价格水平的变动调整,且取决于家庭 规模。规模。 贫困率(poverty rate) 指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指家庭收入低于贫困线的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 百分比百分比 常被用以衡量一国收入分配状况。常被用以衡量一国收入分配状况。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0 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 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表5-2 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图5-1 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地区分布:图5-2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1 表5-2 我国农村的贫困状况(19782006年) 年份年份 我国政府估计我国政府估计 国际标准(国际标准(1美元美元/天)

4、天) 贫困线贫困线 (元(元/年年人)人) 农村贫困农村贫困 人口(万人)人口(万人) 贫困率贫困率 (%) 低收入标低收入标 准(元)准(元) 低收入低收入 人口人口 (万人)(万人) 比重(比重(%)乡村贫困人乡村贫困人 口口 (万人)(万人) 贫困率贫困率 (%) 1978100 2500030.7 1985200 1250014.8 1990300 5 5005.5 2800031.3 1995530 6 5007.1 20 00021.8 1995635 4 2104.6 10 60011.5 2001630 29273.2 87261025.6 200466826102.89244

5、9775.3 200669321489553550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2 图5-1 19752004年全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规模和人口比重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3 图5-2 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地区分布(2004年)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4 中国城镇贫困人口规模 按亚行专家组(2001)估计 采用人均收入贫困指标,采用人均收入贫困指标,1998年城镇贫困人口年城镇贫困人口 1 470万,贫困率为万,贫困率为4.73%; 采用人均支出贫困指标,采用人均支出贫困指标,1998年城镇贫困人口年城镇贫困人口 3 707万,贫困率为万,贫困率为11.87%。 按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贫困人口估计 截

6、至截至2003年年3月月31日,为日,为2 140.3 万。万。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5 中国贫困人口规模 按国际贫困线标准按国际贫困线标准1美元美元/天天人,贫困人,贫困 人口总量约为人口总量约为15 000-21 000万人;万人; 贫困率约在贫困率约在11%-17%之间。之间。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6 5.1.3 农村反贫困计划 中国反贫困进程 1978-1985年间,主要借助经济增长推进;年间,主要借助经济增长推进; 1986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计划年开始,中国政府实施农村反贫困计划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7 中国农村扶贫支出计划:表5-3 扶贫贷款 发展资金 以工代赈 第5章

7、社会救助支出18 表表5-3 5-3 农村扶贫支出计划(农村扶贫支出计划(1986-20001986-2000年)年) 单位:亿元单位:亿元 年份 总计 扶贫贷款 以工代赈 发展资金 1986 42 23 9 10 1987 42 23 9 10 1988 39 29 0 10 1989 41 30 1 10 1990 46 30 6 10 1991 63 35 15 10 1992 67 41 16 10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19 续表续表 1993 76 35 30 11 1994 97 45 40 12 1995 95 45 40 13 1996 105 55 40 13 1997 153

8、 55 40 25 1998 153 100 50 33 1999 255 150 65 43 2000 264.5 145.5 69 47 合计 1313 726 364 223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0 扶贫贷款 最大的农村扶贫项目; 资金投向 种植业种植业 养殖业养殖业 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材料的加工业; 发展进程 早期:信贷到户早期:信贷到户 1990年代初期,支持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年代初期,支持县办企业和乡镇企业; 农户小额信贷:指是由金融机构实施的、以农户的信农户小额信贷:指是由金融机构实施的、以农户的信 用为基础、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

9、用为基础、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 抵押、担保的贷款。抵押、担保的贷款。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1 发展资金(财政扶贫资金) 资金投向 贫困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贫困县的种植业和养殖业; 改变贫困农户基本生活条件项目。改变贫困农户基本生活条件项目。 资金使用状况 缺乏系统评估;缺乏系统评估; 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2 以工代赈 资金投向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具体项目逐渐多样化。具体项目逐渐多样化。 在反贫困行动中发挥了较重要作用 为经济增长创造了物质基础为经济增长创造了物质基础 ; 为贫困人口提供短期就业和获得收入的

10、机会;为贫困人口提供短期就业和获得收入的机会; 缓解贫困人口的食物短缺问题。缓解贫困人口的食物短缺问题。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3 现阶段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重点 战略定位:解决温饱问题缩小发展差距 工作重点 整村推进扶贫计划整村推进扶贫计划 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 产业化扶贫产业化扶贫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4 5.1.4 城市反贫困计划 城市贫困问题的大量出现 直到直到1990年代初期,城镇贫困的严重性都远远小年代初期,城镇贫困的严重性都远远小 于农村;于农村; 1994年以后,国有部门的大幅缩减,导致大规模年以后,国有部门的大幅缩减,导致大规模 的城镇失业问题。的城镇

11、失业问题。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5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确立 1993年年6月月1日,上海市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日,上海市率先实施城镇居民最低生 活保障制度;活保障制度; 1997年年5月,经试点推广之后,城市居民生活保月,经试点推广之后,城市居民生活保 障制度正式确立;障制度正式确立;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图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图5-3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6 图5-3 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覆盖面 (19972006年)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7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运作 以收入调查(means-tested)为基础; 采取补差机制 给付方式

12、 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 有些地区实行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方式。有些地区实行现金救助和实物救助相结合的方式。 =()家庭月保障金额 当地月保障标准家庭人口数-家庭月收入总额 抚恤金除外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28 表5-4 我国城市低保财政支出、保障标准与保障水平 (19972006年) 年 份财政支出(亿元) 保障平均标准/元 (人月) 人均保障水平/元 (人月) 199711.5 199512 199915.7 200025.6 200154.2 2002105.752 200315359 2004172.765152 2005191.972.3156 200622

13、4.253.6169.6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32 5.2 社会救助支出的经济效应 5.2.1 概述 5.2.2 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 5.2.3 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5.2.4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33 5.2.1 概述 社会救助计划的途径 市场途径 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贫计划;在农村实施的以项目开发为基础的各种扶贫计划; 一般被认为具有一般被认为具有“造血造血”功能,而不只是功能,而不只是“输血输血”功功 能。能。 转移支付 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主要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救灾救济项目; 除现金补助外,还提供实物救助方式。除现金补助外,还提供实物救助

14、方式。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34 5.2.2 最低生活保障的经济效应 最低生活保障的补差机制 等同于对受助者增加的收入以等同于对受助者增加的收入以100%税率税率课税。课税。 经济效应分析经济效应分析 张三的工作决策张三的工作决策 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获得救助后张三的工作决策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35 举例举例获得补助前张三的工作决策获得补助前张三的工作决策 张三在这有限的时间长度张三在这有限的时间长度T内,工作时间用内,工作时间用l表表 示,闲暇时间用示,闲暇时间用L表示,小时工资用表示,小时工资用w表示,则张三表示,则张三 每个月得到的收入每个月得到的收入m满足等式:满足等式: ()mwl

15、w TLwLwT 假定:假定: 张三的效用最大化公式:张三的效用最大化公式: ( ,) . . maxU L mst lLTmwLwT 或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36 图形表示图形表示 TF G O 月 闲 暇 时 间 ( L) 月 收 入 m D E 1 U 1 U 2 U 3 工作 闲暇 = ()w斜 率工 资 率 收 入 图图5-4 5-4 效用最大化时的闲暇和收入选择效用最大化时的闲暇和收入选择 结论:张三在结论:张三在E1点点 实现效用最大化。此实现效用最大化。此 时,张三的闲暇时间时,张三的闲暇时间 是是OF,收入是,收入是OG, 工作时间是工作时间是FT。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37 获

16、得获得救助救助后后张三的工作决策:选择不工作张三的工作决策:选择不工作 假定当地的最低生活保假定当地的最低生活保 障线是每月人均障线是每月人均200200元元 则则 张三的预算约束线的变化张三的预算约束线的变化 为为DRPDRP,如右图,但他有,如右图,但他有 两种反映:工作或不工作两种反映:工作或不工作 R P TF G O 月闲暇时间 月 总 收 入 收 入 + 补 助 金 选择零工时 200元 D 获得最低生活保障 时的预算约束线DRP 图图5-5 5-5 在救助制度下选择不工作在救助制度下选择不工作 不工作时,张三在不工作时,张三在P P点点 实现效用最大化。实现效用最大化。 第5章社

17、会救助支出38 获得救助获得救助后后张三的工作决策:选择工作张三的工作决策:选择工作 R P TFO 月闲暇时间 月 收 入 200元 D E2 M 工作时间 U 图5-6 在救助制度下选择工作 工作时,张三的效用最工作时,张三的效用最 大化可能在大化可能在E E2 2点。点。 比较张三在救助制度比较张三在救助制度 的反映,工作或不工作的反映,工作或不工作 两种情况,可以得出结两种情况,可以得出结 论:救助制度可能对工论:救助制度可能对工 作激励产生负面影响作激励产生负面影响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39 证据表明:救助制度对工作产生负激励。 福利依赖问题 指社会救助改变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使之养成以

18、指社会救助改变某些人的行为习惯,使之养成以 获得补助为生。获得补助为生。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40 5.2.3 负所得税的经济效应 负所得税负所得税 为所有人提供最低收入保障的现金补助计划。为所有人提供最低收入保障的现金补助计划。 基本设想:低于贫困线的人可获得现金补助,收基本设想:低于贫困线的人可获得现金补助,收 入水平高于贫困线的人须缴税。入水平高于贫困线的人须缴税。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41 负所得税的基本原理 在收入达到在收入达到B元之前,个人收入是免税的,此后元之前,个人收入是免税的,此后 以税率以税率t 对个人收入课税,即对个人收入课税,即B为起征点。为起征点。 图图5-7 第5章社会

19、救助支出42 负所得税方案 O G0 A Bt G1 应 纳 税 额 税前收入 t 图图5-7 5-7 负所得税方案负所得税方案 负所得税方案的实质:负所得税方案的实质: 首先给予个人一次性转首先给予个人一次性转 移支付或基本补助金,然后移支付或基本补助金,然后 对个人的其他所有收入课税。对个人的其他所有收入课税。 而从净税额看,可以为正,而从净税额看,可以为正, 也可以为负。也可以为负。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43 负所得税方案的劳动供给效应 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同,在负所得税方案下,与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同,在负所得税方案下, 受助者得到的补助只减少其劳动所得税的一部分受助者得到的补助只减少其劳

20、动所得税的一部分 而不是而不是100%。 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图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图5-5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44 图5-5 负所得税方案的劳动供给效应 假定月基本补助额是假定月基本补助额是 100100元,负所得税方案元,负所得税方案 对增加的劳动所得课以对增加的劳动所得课以 20%20%的税收,工资率为的税收,工资率为 5 5元元/ /小时。小时。 TF G O 月闲暇时间 月 总 收 入 收 入 + 补 助 金 D 负所得税方案下的的 预算约束线DSQ S Q K 选择工作 负所得税前 的工作时间100元 V 图5-5 负所得税方案下的劳动供给决策 第5章社会救助支

21、出45 有关负所得税方案的争议 赞成的声音 与实物补助相比,现金补助能够给予低收入者以自由与实物补助相比,现金补助能够给予低收入者以自由 选择购物的空间;选择购物的空间; 该方案将所有人一视同仁地处在一个保护伞下,保证该方案将所有人一视同仁地处在一个保护伞下,保证 所有人都获得基本的收入保障。所有人都获得基本的收入保障。 不赞成的声音 实施该方案的成本高昂:它意味着税率的大幅提高,实施该方案的成本高昂:它意味着税率的大幅提高, 对劳动供给产生严重的负激励。对劳动供给产生严重的负激励。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46 5.2.4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食品券(food stamp) 一种凭证,获得该凭证的

22、低收入者有权借助该凭一种凭证,获得该凭证的低收入者有权借助该凭 证每月购买一定数量的食物。证每月购买一定数量的食物。 一种实物转移形式。一种实物转移形式。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48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图与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相同:图5-7(a); 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图比现金补助产生的效用水平低:图5-7(b)。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49 图图5-9 5-9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向低收入者的实物转移是向低收入者的实物转移是 一种提供固定数量实物的一种提供固定数量实物的 补贴计划。对接受实物转补贴计划。对接受实物转 移的多数穷人来说,实物移

23、的多数穷人来说,实物 转移相当于现金补贴。结转移相当于现金补贴。结 果导致预算约束线果导致预算约束线AIAI变变 为为 。 其 他 商 品 食品 图5-9 实物转移与现金补助产 生的效用水平相同 均衡点由均衡点由E1变为变为E2, , 结论:结论:实物转移和现金补实物转移和现金补 贴对张三消费决策的影响贴对张三消费决策的影响 是一致的是一致的 ACI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50 图5-10: 实物转移的经济效应 其 他 商 品 食品 图5-10 实物转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 效用水平低 实物转移无法体现实物转移无法体现 现金补助的全部效用,现金补助的全部效用, 如如E3,结论:实物转,结论:实物转 移

24、比现金补助产生的移比现金补助产生的 效用水平低效用水平低 第5章社会救助支出51 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食品券补贴食品券补贴 U1 U2 C B I F E1 E2 M2 M1 QF1QF2 O QF A A食品食品 其他物品支出其他物品支出 l假定食品券受领者的月收假定食品券受领者的月收 入水平为入水平为OI。在食品价格。在食品价格 既定的条件下,最佳选择点既定的条件下,最佳选择点 为为E1。假定该受领者每月假定该受领者每月 可从政府那里领取食品券,可从政府那里领取食品券, 凭券他可购买凭券他可购买QF个单位食个单位食 品,食品券货币价值为品,食品券货币价值为F。 此时,最佳选择点为此时,最佳选择点为E2。 l这种情况食品券补贴的效这种情况食品券补贴的效 应是受领者在食品和其他物应是受领者在食品和其他物 品上的消费量同时增加。即品上的消费量同时增加。即 使食品券只可用来购买食品,使食品券只可用来购买食品, 受领者也将其视同货币收入,受领者也将其视同货币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