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集中供热发展史与新技术的应用 一、集中供热的发展历史1、集中供热 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生产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热能。将自然界的能源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热能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的科学技术,称为热能工程。生产、输配和应用中,低品位热能的工程技术,称为供热工程。我们目前探讨研究对对象主要是采用热水或蒸汽作为媒介输送热能来满足热用户对中低品位热能的使用,也就是要保证建筑物卫生和舒适条件用热系统(如供暖、通讯、空调和热水供应)和消耗中低品位(温度低于300350)的生产工艺用热系统。集中供热:以热水或蒸汽作为热媒,由热源集中向一个城镇或较大区域供应热能的方式成为集中供热。目前集中供热已成为现代化城镇的重要基础设
2、施之一,是城镇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的标志之一。集中供热的优点: 给城市提供稳定的、可靠的、高品质的热能。 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节约能源、减少城市污染、美化城市环境。 有效利用城市空间。 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集中供热系统组成:热源、热网、热用户三大部分组成。2、建筑物的能耗 在人类生产生活的活动中,从消耗能量总的分布来看,用来保证建筑物卫生、舒适条件的供暖、空调等能源消耗量占有较大的比例。据统计,在发达国家的美国和日本占到总能耗的25%-33%。我国的统计数据我没有查到,从各国发展的一个过程中来看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展中国家的能耗比发达国家消耗大,不发达国家要比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能
3、耗小。不发达国家能耗发达国家能耗发展中国家能耗。我国目前建筑物能耗应该是很大的。3、供热工程的发展概况 火的使用,蒸汽机的发明,电能的应用及原子能的利用,是人类利用能源历史上的四次重要的突破。 火的利用使人类走向了文明。 蒸汽机的发明开创工业革命的道路。 电能的应用改变了人类生活生产的方式。 原子能的利用开拓了人类能源使用新途径。 在人类很长的历史时期,如北京原始人化石发源地龙骨山和欧洲安得塔尔化石发源地,都曾经发现过烧火的遗迹。这种局部的取暖装置,如火炉、火墙和火炕,至今在北方的农村还在大量使用。例如火炕是集取暖做饭于一体的典型的节能用热装置。蒸汽机发明后,促进了锅炉制造业的发展,19世纪初
4、期,在欧洲开始出现以蒸汽或热水作为热媒的集中供热系统或供暖系统。集中供热方式开始于1877年,在美国纽约,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区域锅炉房向附近的14家用户供热。20世纪初,一些工业发达的国家,开始利用发电厂内汽轮机的排气,供给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热,其后逐步演化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热电厂也称热电联产。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全世界都在搞经济的复苏,城镇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其主要原因是集中供热(特别是热电联产)具有明显的节约能源、改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证生产用热等优点。4、国外集中供热的发展 原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长期以来是以发展热电联产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原苏联集中供热的规模
5、居世界首位。1980年苏联热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了9600万kw,全国工业与民用的年总供热量的70%由集中供热方式提供热电厂和区域锅炉房。莫斯科集中供热系统是全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供热系统,据1980年的统计资料,市区有14座热电厂,供热机组18台,总容量为585万kw,总供热能力45200吉焦/小时。当室外温度达到严寒期时,需再投入系统运行的调峰锅炉达到71台,供热能力为41100吉焦/小时。热网干线长达3000多km,向城市500多个工业企业和四万多座建筑物供热。热网设计供、回水温度为150/70,热水网路与供热用户的连接大多采用直接连接方式。热电厂供热系统占全市用热量的60%,其余由区域锅炉房
6、供热,城市集中供热及率100%。地处寒冷的北欧国家,如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集中供热发展非常迅猛,普及率较高。据1982年资料统计,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集中供热普及率为35%,而丹麦的集中供热系统遍及全国城镇,可向全国1/3以上的居民供暖和供应热水,这些国家热网的设计温度为120,网路与热用户连接为间接连接。德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在废墟上重建国家,为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目前除了柏林、汉堡、慕尼黑等已具有规模较大的供热系统,在鲁尔地区及莱茵河下游,还建立了连接几个城市的城际间供热系统。在一些工业发达较早的国家,如:英、美、法。由于早期多以区域锅炉房供热来发展
7、供热事业,因此目前区域锅炉房供热还占有很大的比例。如法国首都巴黎还在使用蒸气管网向城市约4000幢大楼供热。据1985年资料统计,集中供热系统由八座区域性蒸汽锅炉房三座大型焚烧垃圾的锅炉房和一座热电厂组成。5、我国集中供热的发展我国在远古时代,就有钻木取火的传说,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时期的房屋中,就发现了方形灶坑,屋顶有小孔用来排烟。在一本叫今古图书集成中记载,夏商周时期就有供暖火炉,从出土的古墓中表明,汉代就有带炉箅子的炉灶和带烟道的局部供暖设备。火地是我国宫殿中常用的取暖方式,至今在北京故宫和颐和园还完整的保存,这些利用烟气供热方式,如火墙、火炕、火炉,在我国北方农村还在广泛使
8、用。在旧中国,只有在大城市很少的建筑物装设了供热系统,当时被认为最高贵的建筑设备,需要小心使用和爱护。在工厂中,对于生产用热,只装设了简陋的锅炉设备和供热管道,供热事业基础非常薄弱。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集中供热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许多居民建筑物和大多数工业、企业装设了集中供热系统,不少城镇实现了集中供热。50年代期间,供热的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主要是学习前苏联的供热技术。经过数十年广大供暖通风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在1975年建设部颁布的设计规范基础上,于1987年颁布了适合我国国情的采暖通风与空调设计规范(gbj19-1987),2003年对该规范
9、全面修订,颁布了新规范(gbj50019-2003)。目前规范中室外温度和热负荷的确定及计算温度和采暖热负荷的确定以及计算方法和原则,与先进的发达国家相比毫不逊色,但供热运行管理、采暖设备远无法与之相比。进入80年代是我国供热事业突飞猛进发展的大好时期,据统计资料表明1980年全国单机容量是6000kw及以上的供热机组容量为443.1万kw,到2001年已发展到3224万kw。全国有300多城市建设了集中供热设施,大中型热力公司500多家。二、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使集中供热插上了翅膀1、新技术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高参数、大容量供热机组的热电厂和大型区域锅炉的建设,过去多为1.2、2.5
10、、5.0万kw的供热机组,近年多使用20万kw、30万kw、60万kw的抽汽冷凝两用供热机组。 改造凝汽式发电厂为热电厂 改变了多年来集中热水供热系统,初步形成集中供热系统形式多样化局面。(a)改变单一热源为多热源联合式运行。(b) 网路与热用户的连接由直连改间接连接。(c) 水泵由变频代替工频。 预制供热管道直埋敷设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地沟敷设的形式,节约管网的投资和便于施工,延长管网使用寿命,有效利用地下空间,节约地上空间。 新型供热管道附件和设备的广泛应用,保证供热系统安全运行。 集中供热系统优化设计方面进行大量研究工作,自控技术的全面应用,出现无人值守热力站,节约人力成本。虽然我国在集中
11、供热事业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供热系统的热能利用率、供热产品的品种和质量、供热系统运行管理还有不少差距,亟待提高。2、北京热力集团发展的历史代表了我国集中供热的历程50年代的北京,北京市机关、居民、工厂都使用的是蜂窝煤或小锅炉取暖、做饭、生活、不仅室内乌烟瘴气异味呛人,而且烟囱林立,烟雾蒙蒙。1957年北京市第一热电厂作为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开始建设。1958年4月21日,集中供热的第一条蒸汽管道“光华线”破土动工,开启了用地下管道把热能输送到每个建筑物的历程,北京从此走上了告别浓烟滚滚开始还天空以蓝色的道路。1959年沿长安街新建了“国庆工程”的十大建筑及中
12、南海供热的重点工程长安线。1965年隶属于热力公司的第一座热电厂22#蒸汽厂开始建设,1967年正式向工业用户供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北京市的集中供热迎来巨大发展,1978年10月,北京第二座热电厂正式对外开始供热。1985年左家庄供热厂竣工投产,1989年方庄供热厂拔地而起。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北辰热力厂建设成功,供应比赛场馆、运动员村、宾馆、饭店采暖和制冷。同时北京最老的石景山发电厂也改造成为热电厂。二十世纪的最后几年,华能北京热电厂和双榆树供热厂相继落成。目前供热面积达到了1.8亿平方米,热力站2768座,管网1205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集中供热管网。3、北京热力集团各年代新技术的使用50年代使用苏联技术,学习供热技术,借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武汉车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度电子产品分期购买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人事代理与员工薪酬福利调整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授权合同签订委托书规范3篇
- 2025版新能源汽车租赁与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合作框架协议3篇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垂直旋转模块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TGV玻璃芯基材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版城市更新项目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成都市二手房交易合同范本 正版官方规范修订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队运输保险合作协议3篇
- 浅谈提高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策略
- 药品储存养护知识大全
- 新版药品批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大全
- 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无锡万象城
- 浙大一院之江院区就诊指南
- 离婚协议书电子版下载
- 相似三角形判定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mydreamjob作文教学
- 巴基斯坦介绍课件
- 农村个人房屋抵押借款合同
-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中国人民大学 军事理论课 相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