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株洲广播电视大学株洲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学校:湖南工贸技师学院设计题目:轴盖冲压模具设计姓名:李旭超学号: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刘少军答辩日期:目录摘要,IABSTRACT, II1、绪论,12、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4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142.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 162.3冲裁件的材料 ,163、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 ,183.1模具类型, 183.2操作与定位方式, ,183.3模架的类型与精度,184、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 ,194.1样设计与计算,194.2设计冲力与压力中心,215、模具的总张图与零件图 ,255.1级进模具的总张图,255.2冲压模具的零件图,265
2、.3压力机的校核,396、冲压模具零件加工工艺的编制,416.1凹模加工工艺过程,416.2凸模加工工艺过程 ,426.3卸料板模加工工艺过程, 436.4凸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44结论 ,46参考文献,47致谢,48摘要冲压模具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在传统的工业生产中,工人生产的劳动强度大、劳动量大,严重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随着当今科技的发展, 工业生产中模具的使用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而被大量应用到工业生产中来。冲压模具的自动送料技术也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冲压模具可以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减轻工人负担,具有重要的技术进步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对冷冲压技术的分类、特点及发展方向作
3、了简略概述;论述了冲压零件的形成原理、基本模具结构与运动过程及其设计原理;对典型的冲压件模具进行了设计:大直径三通管冲压复合模设计解决了大直径三通管的加工难题、带有浮动凸凹模的拉伸冲孔复合模设计、适力压边式落料拉伸切边复合模设计、消音器后补碗落料、拉深、冲孔、翻边复合模设计、一模两件落料拉伸冲孔翻边复合模设计、环形弯曲件的模具设计、铰链卷圆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半自动送料切角装置设计、滑板式送料拉深、冲孔、翻边模设计实现自动送料、长管多孔冲模设计、带凸缘台阶方盒形零件拉深模和盒形件侧壁小孔翻孔模。冲压模具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机械压力机的功用特点,在室温的条件下对坯件进行冲压成形,生产效率提高,济效益
4、显著。本文介绍的模具实例结构简单实用,使用方便可靠,对类似工件的大批量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Abstractproduction.In work very thePunching die w 1ff8 idely used in industrialthe traditional industrial production,the workerindustialproductiongain more attention,and be usedin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more and more.Self-acting feedtechnologyof punc
5、hing die is also used in production,punching diecould increasethe efficienceof productionand could alleviatethework burden ,so it technologic progress and economic value.The article mainly discussed the classification,feature and thedevelopmentaldirectionof the pnnching technology.Elaboratedthepunch
6、ingcomponents formation principle, the basic diesstructure and the rate process and the principle of design; anddesigned some conventional punching die:the die for big diameterthree direction pipe which solved the problom of traditionalmachining,the drawing and punching compound die with floatpunch-
7、matrix,the drawing and cutting compound dies with unalteredpress,the compound die for the back bowl of the noise keeper,thedesign of the compound die which could produce two workpieces inone punching,the bending die for the ring shape part ,the bendingdie which used the gemel ,automate loading die f
8、or cutting, thedrawing,punching and burring compound dies with sliding automatedloading,thepunching die forthe long pipe with two row of theroomtemperature,anditsefficiencyand economic situationis excellent.The dies be easily made,conveniently used, and safely operated.And it could be used as the re
9、ference in th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similar workpieces.Key word: punching,die,machincal,manufacturepunching , bending , drawing,die design,冲压模具毕业设计1. 绪论1.1 冲压的概念、特点及应用冲压是利用安装在冲压设备(主要是压力机)上的模具对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零件(俗称冲压或冲压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冲压通常是在常温下对材料进行冷变形加工,且主要采用板料来加工成所需零件,所以也叫冷冲压或板料冲压。冲压是材料压力
10、加工或塑性加工的主要方法之一,隶属于材料成型工程术。冲压所使用的模具称为冲压模具,简称冲模。冲模是将材料(金属或非金属)批量加工成所需冲件的专用工具。冲模在冲压中至关重要,没有符合要求的冲模,批量冲压生产就难以进行;没有先进的冲模,先进的冲压工艺就无法实现。冲压工艺与模具、冲压设备和冲压材料构成冲压加工的三要素,只有它们相互结合才能得出冲压件。与机械加工及塑性加工的其它方法相比, 冲压加工无论在技术方面还是经济方面都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主要表现如下。(1) 冲压加工的生产效率高,且操作方便,易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这是因为冲压是依靠冲模和冲压设备来完成加工, 普通压力机的行程次数为每分钟可达几
11、十次,高速压力要每分钟可达数百次甚至千次以上,而且每次冲压行程就可能得到一个冲件。(2)冲压时由于模具保证了冲压件的尺寸与形状精度,且一般不破坏冲压件的表面质量 , 而模具的寿命一般较长, 所以冲压的质量稳定, 互换性好 , 具有“一模一样”的特征。( 3)冲压可加工出尺寸范围较大、形状较复杂的零件,如小到钟表的秒表,大到汽车纵梁、覆盖件等,加上冲压时材料的冷变形硬化效应,冲压的强度和刚度均较高。( 4)冲压一般没有切屑碎料生成,材料的消耗较少,且不需其它加热设备,因而是一种省料,节能的加工方法,冲压件的成本较低。但是,冲压加工所使用的模具一般具有专用性, 有时一个复杂零件需要数套模具才能加工
12、成形,且模具制造的精度高,技术要求高,是技术密集形产品。所以,只有在冲压件生产批量较大的情况下,冲压加工的优点才能充分体现,从而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冲压地、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尤其是大批量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相当多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冲压法加工产品零部件,如汽车、农机、仪器、仪表、电子、航空、航天、家电及轻工等行业。在这些工业部门中,冲压件所占的比重都相当的大,少则 60%以上,多则 90%以上。不少过去用锻造 =铸造和切削加工方法制造的零件,现在大多数也被质量轻、刚度好的冲压件所代替。因此可以说,如果生产中不谅采用冲压工艺,许多工业部门要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快速进行产品更
13、新换代等都是难以实现 的。1.2冲压的基本工序及模具由于冲压加工的零件种类繁多,各类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精度要求又各不相同,因而生产中采用的冲压工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可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两大类;分离工序是指使坯料沿一定的轮廓线分离而获得一定形状、尺寸和断面质量的冲压(俗称冲裁件)的工序;成形工序是指使坯料在不破裂的条件下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冲压件的工序。上述两类工序,按基本变形方式不同又可分为冲裁、弯曲、拉深和成形四种基本工序,每种基本工序还包含有多种单一工序。在实际生产中,当冲压件的生产批量较大、尺寸较少而公差要求较小时,若用分散的单一工序来冲压是不经济甚至难于达
14、到要求。这时在工艺上多采用集中的方案,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工序集中在一副模具内完成,称为组合的方法不同,又可将其分为复合 - 级进和复合 - 级进三种组合方式。复合冲压在压力机的一次工作行程中,在模具的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法式。级进冲压在压力机上的一次工作行程中,按照一定的顺序在同一模具的不同工位上完面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单一工序的一种组合方式。复合 - 级进在一副冲模上包含复合和级进两种方式的组合工序。冲模的结构类型也很多。通常按工序性质可分为冲裁模、弯曲模、拉深模和成形模等;按工序的组合方式可分为单工序模、复合模和级进模等。但不论何种类型的冲模,都可看
15、成是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上模被固定在压力机工作台或垫板上, 是冲模的固定部分。 工作时,坯料在下模面上通过定位零件定位,压力机滑块带动上模下压,在模具工作零件(即凸模、凹模)的作用下坯料便产生分离或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形状与尺寸的冲件。上模回升时,模具的卸料与出件装置将冲件或废料从凸、凹模上卸下或推、顶出来,以便进行下一次冲压循环。1.3冲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其主要表现和发展方向如下。(1). 冲压成形理论及冲压工艺方面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是提高冲压技术的基础。 目
16、前,国内外对冲压成形理论的研究非常重视,在材料冲压性能研究、冲压成形过程应力应变分析、板料变形规律研究及坯料与模具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和塑性变形理论的进一步完善,近年来国内外已开始应用塑性成形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即利用有限元( FEM)等有值分析方法模拟金属的塑性成形过程,根据分析结果,设计人员可预测某一工艺方案成形的可行性及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并通过在计算机上选择修改相关参数,可实现工艺及模具的优化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昂贵的试模费用,也缩短了制模具周期。研究推广能提高生产率及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扩大冲压工艺应用范围的各种压新工艺,也是冲压
17、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目前,国内外相继涌现出精密冲压工艺、软模成形工艺、高能高速成形工艺及无模多点成形工艺等精密、高效、经济的冲压新工艺。其中,精密冲裁是提高冲裁件质量的有效方法,它扩大了冲压加工范围,目前精密冲裁加工零件的厚度可达25mm,精度可达 IT1617 级;用液体、橡胶、聚氨酯等作柔性凸模或凹模的软模成形工艺,能加工出用普通加工方法难以加工的材料和复杂形状的零件,在特定生产条件下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采用爆炸等高能效成形方法对于加工各种尺寸在、形状复杂、批量小、强度高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板料零件,具有很重要的实用意义;利用金属材料的超塑性进行超塑成形,可以用一次成形代替多道普通的冲压成形工
18、序,这对于加工形状复杂和大型板料零件具有突出的优越性;无模多点成形工序是用高度可调的凸模群体代替传统模具进行板料曲面成形的一种先进技术,我国已自主设计制造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无模多点成形设备,解决了多点压机成形法,从而可随意改变变形路径与受力状态,提高了材料的成形极限,同时利用反复成形技术可消除材料内残余应力,实现无回弹成形。无模多点成形系统以CADCAMCAE技术为主要手段,能快速经济地实现三维曲面的自动化成形。(2.) 冲模是实现冲压生产的基本条件. 在冲模的设计制造上, 目前正朝着以下两方面发展 : 一方面 , 为了适应高速、自动、精密、安全等大批量现代生产的需要,冲模正向高效率、高精度
19、、高寿命及多工位、多功能方向发展,与此相比适应的新型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技术,各种高效、精密、数控自动化的模具加工机床和检测设备以及模具CADCAM技术也在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适应产品更新换代和试制或小批量生产的需要,锌基合金冲模、聚氨酯橡胶冲模、薄板冲模、钢带冲模、组合冲模等各种简易冲模及其制造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精密、高效的多工位及多功能级进模和大型复杂的汽车覆盖件冲模代表了现代冲模的技术水平。目前, 50 个工位以上的级进模进距精度可达到 2 微米,多功能级进模不仅可以完成冲压全过程,还可完成焊接、装配等工序。我国已能自行设计制造出达到国际水平的精度达25 微米,进距精度 23 微米
20、,总寿命达 1 亿次。我国主要汽车模具企业,已能生产成套轿车覆盖件模具,在设计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但在制造方法手段方面已基本达到了国际水平,模具结构、功能方面也接近国际水平,但在制造质量、精度、制造周期和成本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模具制造技术现代化是模具工业发展的基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先进技术正在不断向传统制造技术渗透、交叉、融合形成了现代模具制造技术。其中高速铣削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慢走丝切割加工、精密磨削及抛光技术、数控测量等代表了现代冲模制造的技术水平。高速铣削加工不但具有加工速度高以及良好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主轴转速一般为1500040
21、000rmin), 加工精度一般可达10 微米,最好的表面粗糙度 Ra 1 微米),而且与传统切削加工相比具有温升低(工件只升高3摄氏度)、切削力小,因而可加工热敏材料和刚性差的零件,合理选择刀具和切削用量还可实现硬材料(60HRC)加工;电火花铣削加工(又称电火花创成加工)是以高速旋转的简单管状电极作三维或二维轮廓加工(像数控铣一样),因此不再需要制造昂贵的成形电极,如日本三菱公司生产的EDSCAN8E电火花铣削加工机床,配置有电极损耗自动补偿系统、CADCAM集成系统、在线自动测量系统和动态仿真系统,体现了当今电火花加工机床的技术水平;慢走丝线切割技术的发展水平已相当高,功能也相当完善,自
22、动化程度已达到无人看管运行的程度,目前切割速度已达到 300mmmin, 加工精度可达 1.5 微米,表面粗糙度达 Ra=010.2 微米 ; 精度磨削及抛光已开始使用数控成形磨床、数控光学曲线磨床、数控连续轨迹坐标磨床及自动抛光等先进设备和技术 ; 模具加工过程中的检测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 现在三坐标测量机除了能高精度地测量复杂曲面的数据外 , 其良好的温度补偿装置、 可靠的抗振保护能力、 严密的除尘措施及简单操作步骤,使得现场自动化检测成为可能。此外,激光快速成形技术(RPM)与树脂浇注技术在快速经济制模技术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利用 RPM技术快速成形三维原型后,通过陶瓷精铸、电弧涂
23、喷、消失模、熔模等技术可快速制造各种成形模。如清华大学开发研制的“ M-RPMS-型多功能快速原型制造系统”是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惟一拥有两种快速成形工艺(分层实体制造 SSM和熔融挤压成形 MEM)的系统,它基于“模块化技术集成”之概念而设计和制造,具有较好的价格性能比。一汽模具制造公司在以CADCAM加工的主模型为基础, 采用瑞士汽巴精化的高强度树脂浇注成形的树脂冲模应用在国产轿车试制和小批量生产开辟了新的途径。(3) 冲压设备和冲压生产自动化方面性能良好的冲压设备是提高冲压生产技术水平的基本条件,高精度、高寿命、高效率的冲模需要高精度、高自动化的冲压设备相匹配。为了满足大批量高速生产的
24、需要,目前冲压设备也由单工位、单功能、低速压力机朝着多工位、多功能、高速和数控方向发展,加之机械乃至机器人的大量使用,使冲压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各式各样的冲压自动线和高速自动压力机纷纷投入使用。如在数控四边折弯机中送入板料毛坯后,在计算机程序控制下便可依次完成四边弯曲,从而大幅度提高精度和生产率;在高速自动压力机上冲压电机定转子冲片时,一分钟可冲几百片,并能自动叠成定、转子铁芯,生产效率比普通压力机提高几十倍,材料利用率高达97%;公称压力为 250KN的高速压力机的滑块行程次数已达2000 次 min 以上。在多功能压力机方面,日本田公司生产的2000KN“冲压中心”采用CNC控制,只需
25、 5min 时间就可完成自动换模、 换料和调整工艺参数等工作;美国惠特尼公司生产的CNC金属板材加工中心,在相同的时间内,加工冲压件的数量为普通压力机的410 倍,并能进行冲孔、分段冲裁、弯曲和拉深等多种作业。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的激烈竞争,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且其更新换代的周期大为缩短。冲压生产为适应这一新的要求,开发了多种适合不同批量生产的工艺、设备和模具。其中,无需设计专用模具、性能先进的转塔数控多工位压力机、激光切割和成形机、CNC万能折弯机等新设备已投入使用。特别是近几年来在国外已经发展起来、国内亦开始使用的冲压柔性制造单元( FMC)和冲压柔性制造系统(FMS)代表了冲压生产
26、新的发展趋势。 FMS系统以数控冲压设备为主体,包括板料、模具、冲压件分类存放系统、自动上料与下料系统,生产过程完全由计算机控制,车间实现 24 小时无人控制生产。同时,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可以完成各种冲压工序,甚至焊接、装配等工序, 更换新产品方便迅速,冲压件精度也高。(4) 冲压标准化及专业化生产方面模具的标准化及专业化生产,已得到模具行业和广泛重视。因为冲模属单件小批量生产,冲模零件既具的一定的复杂性和精密性,又具有一定的结构典型性。因此,只有实现了冲模的标准化,才能使冲模和冲模零件的生产实现专业化、商品化,从而降低模具的成本,提高模具的质量和缩短制造周期。目前,国外先进工业国家模具标准化
27、生产程度已达 70%80%,模具厂只需设计制造工作零件,大部分模具零件均从标准件厂购买,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模具制造厂专业化程度越不定期越高,分工越来越细,如目前有模架厂、顶杆厂、热处理厂等,甚至某些模具厂仅专业化制造某类产品的冲裁模或弯曲模,这样更有利于制造水平的提高和制造周期的缩短。我国冲模标准化与专业化生产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除反映在标准件专业化生产厂家有较多增加外,标准件品种也有扩展,精度亦有提高。但总体情况还满足不了模具工业发展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标准化程度还不高(一般在 40%以下),标准件的品种和规格较少, 大多数标准件厂家未形成规模化生产,标准件质量也还存在较多问题。另外,标准件
28、生产的销售、供货、服务等都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设计要求 : 设计该零件的冲裁模冲压件图如下图所示 :+0.3+0.150+0.2+0.2500034.00 -12 0.2521 0.5231.5 0.2588.9 0-0.52冲压技术要求 :1. 材料 :H622. 材料厚度 :4mm3. 生产批量 : 中批量4. 未注公差 : 按 IT14 级确定 .2 .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材料为H62(黄铜 ) 结构简单 , 形状对称 , 凹模宽度 B=121.2t(t为材料厚度 ) , 冲孔时有尺寸为 6.5 5.2 根据课本 P86 页知冲孔时 , 因受凸模强度的限制
29、, 孔的尺寸不应太小 . 冲孔的最小尺寸取决于材料性能 , 凸模的强度和模具结构等 .根据表 3-3 可查得圆形孔最小值得d=0.9t=0.9X4=3.6mm(1.5 2)t 所以由冲件图可知C1=12-5.22-6.52=6.151X4=4,C2=88.4-31.5-2-2.5=2.51X4=4,C =182-6=31.5X4=6.由以上可知孔与孔之间距离 C1 满足工艺性要求 , C2 至少增加 1.5 才能满足工艺性要求 , 而孔到边缘的距离至少增加 3 才能满足工艺性要求 , 因此必须在总长 88.9 加上 1.5, 即总长为 90.4 才能满足工艺性要求 , 总宽 18 加上 3X2
30、, 即总宽为 24 才能满足工艺性要求 .由以上分析可得 , 冲件的长改为 90.4 , 宽改为 24 才能满足工艺性要求 , 如图 21 所示, 如果征得有关同意, 我们才能继续做下一步的设计.+0.3+0.15+0.25000034.0 0-120.25210.5231.5 0.250-0.5图 2-1 工件图2.2冲裁件的精度与粗糙度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4级, 一般落料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 , 冲孔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 IT9 级, 由表 3-5 可得落料公差 , 冲孔公差分别为 0.40,0.08. 而冲件落料公差 , 最高精度冲孔公差分别为 0.5,0.15 由表3-
31、6 得孔中心距公差0.15 而冲件孔中心距最高精度公差为0.25, 因此可用于一般精度的冲裁, 普通冲裁可以达到要求.由于冲裁件没有断面粗糙度的要求, 我们不必考虑 .2.3冲裁件的材料由表 1-3 可得 ,H62( 黄铜 ), 抗剪强度 =255Mpa,断后伸长率 35%,此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级较高的弹性, 冲裁性较好 , 可以冲裁加工 .2.4确定工艺方案 .该冲裁件包括落料和冲孔两个基本工序 , 可采用的冲裁方案有单工序冲裁 , 复合冲裁和级进冲裁三种 . 零件属于中批量生产 , 因此采用单工序须要模具数量较多 , 生产率低 , 所用费用也高 , 不合理 ; 若采用复合冲 , 可以得出冲
32、件的精度和平直度较好 , 生产率较高 , 但因零件的孔边距太小 , 模具强度不能保证 ; 用用级进模冲裁时 , 生产率高 , 操作方便 , 通过合理设计可以达到较好的零件质量和避免模具强度不够的问题 , 根据以上分析 , 该零件采用级进冲裁工艺方案 .3. 冲压模具总体结构设计3.1 模具类型根据零件的冲裁工艺方案, 采用级进冲裁模 .3.2操作与定位方式零件中批量生产, 安排生产可采用手工送料方式能够达到批量生产, 且能降低模具成本 , 因此采用手工送料方式. 零件尺寸较大,厚度较高,保证孔的精度及较好的定位,宜采用导料板导向,导正销导正,为了提高材料利用率采用始用挡料销和固定挡料销。3 3
33、卸料与出件方式考虑零件尺寸较大,厚度较高,采用固定卸料方式,为了便于操作,提高生产率,冲件和废料采用凸模直接从凹模洞口推下的下出件方式。3 4模架类型及精度由于零件材料较厚,尺寸较大,冲裁间隙较小,又是级进模因此采用导向平稳的中间导柱模架,考虑零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冲裁间隙较小,因此采用级模架精度。4冲压模具工艺与设计计算4 1排样设计与计算该冲裁件材料厚度较厚,尺寸大,近似方形,因此可采用横排和直排比较合理 , 如图 4-11 ,4-12 所示。图 4-1 (横排)0-1图 4-2 (直排)对图 4-12 有:查表 3-18 ,表 3-19 ,表 3-20 ,取 a=3.5X1.2=4.2m
34、m,a1=3.2X1.2=3.84mm,=1.0mm Z=0.5mm.因此根据式 3-13 ,条料的宽度为B=(Dmax+2a+z) = mm进距为 :s=24+a1=24+3.84=27.84mm根据 3-14 ,导板间距为:B0=B+Z= Dmax+2a+2z=99.3+0.5=99.8mm由零件图在 CAD用计算机算得一个零件的面积为1807.58mm一个进距内的坯料面积:BXS=99.3X27.84=2764.51mm,因此材料利用率为 : =(ABS)X100%=(1807.582764.51)X100%=65.39%同理可算得图4-11 的材料利用率为60%.由利用率可知 , 图
35、4-12 的排样合理 .4.2设计冲压力与压力中心, 初选压力机 .(1). 冲裁力 根据零件图 , 用 CAD 可计算出冲一次零件内外周边之和L=355.96mm(首次冲裁除外 ), 又因为 =255Mpa,t=4mm,取 K=1.3, 则根据式3-18,F=KLt =1.3X355.96X4X255=471.99 KN卸料力 : 查表 3-22, 取 Kx=0.06, 则Fx=KxF=0.06X471.99=28.32 KN推件力 : 由表 3-28, 根据材料厚度取凹模刃口直壁高度h 8mm,为了修模时能保证模具仍具有足够的强度, 所以直壁高度取h=8+6=14mm,故 n= KTF=3
36、.5X0.09X471.99=148.68 KN由于采用固定卸料和下出件方式, 所以F = F+ FT=148.68+471.99=620.67 KN由式 3-23 应选取的压力机公称压力为:P0 (1.1 1.3)F =(1.1 1.3)X620.67=682.74KN因此可选压力机型号为JD21-80.(2) 压力中心根据排样 , 我们可以在 CAD里使用查询便能得出冲孔的压力中心 , 如图 5-2 所示先取原点在 O处, 则它的压力中心为 A(48.76,-39.84), 而落料各边的压力中心分别为 B(0,-3);C(0,-21);D(45.2,0);E(45.2,-24);F(90.
37、4,-12).由式 3-31 得 :X0=(L1X1+L2X2+L3X3+L4X4+L5X5+L6X6)(L1+L2+L3+L4+L5+L6)=(139.15X48.76+6X0+6X0+90.4X45.2+90.4X45.2+24X90.4139.15+6+6+90.4+90.4+24=48.211Y0=(L1Y1+L2Y2+L3Y3+L4Y4+L5Y5+L6Y6)(L1+L2+L3+L4+L5+L6)=-(139.15X39.84+6X3+6X21+90.4X0+90.4X24+24X12)139.15+6+6+90.4+90.4+24=-22.88所以由以上可以算得压力中心为G(48.1
38、1,-22.88)具体如下图 4-3 所示 :O图 4-3 压力中心(3). 计算凸凹模刃口尺寸及公差由于材料较厚 , 模具间隙较小 , 模具的间隙由配作保证 , 工艺比较简单 , 并且还可以放大基准件的制造公差 ,( 一般可取冲件公差的 14), 使制造容易 , 因此采用配作加工为宜 .由落料尺寸得 , 凹模会变小 , 所以得下图4-4 以凹模为基准 , 配作凸模 .如图 4-4 刃口尺寸由冲孔尺寸得 , 凸模尺寸变小 , 所以有图 4-4 以凸模为基准 , 配作凹模 . 如图 4-4 刃口尺寸0-0.534.00 -31.5 0.25210.52120.25+0.3+0.200+0.150
39、+0.250图 4-4 刃口尺寸根据表 3-9, 由材料厚度可得Zmin=0.320mm, Zmax=0.400mm.如图 4-22, 由落料 , 凹模磨损后变大 , 有 A1=24 ,A2=90.4 .由表 3-14, 表3-15 可得磨损系数 X1=0.75,X2=0.5 所以 :Ad1=(A1max-x ) =(24-0.75X0.43) =23.68Ad2=(A2max-x ) =(90.4-0.5X0.5) =90.15由于 Ad1, Ad2为落料尺寸 , 故以凹模为基准 , 配作凸模,所以落料凸模刃口尺寸按凹模实际尺寸配作,保证双面间隙值为0.32 0.400mm.(2). 由冲孔
40、尺寸凸模磨损后变小有:b1=2.5,b2=5.5,b3=5.2,b4=6.5,b5=6,b6=12,b7=2而 b5 , b7 为自由尺寸 , 其公差为 IT14, 所以查表可得 5=0.3, 7=0.25由表3-14,表3-16可得 , 磨损系数X1=X1=X5=0.5,X3=X4=X7=0.75因圆弧R6 与尺寸12 相切, 故bp6不需采用刃口尺寸公式计算, 而直接取bp6=2bp5. 所以 :bp1=(b1min+X1 1) =(2.5+0.5X0.25) =2.625 bp2=(b2min+X2 2) =(5.5+0.5X0.3) =5.65 bp3=(b3min+X3 3) =(5
41、.2+0.75X0.15) =5.313 bp4=(b4min+X4 4) =(6.5+0.75X0.2) =6.65 bp5=(b5min+X5 5) =(6+0.5X0.3) =6.15 bp6=2bp5= 12.3bp7=(b7min+X7 7) =(2+0.75X0.25) =2.188(3). 凸 , 凹模磨损后不变的尺寸Cp1=210.52, Cp2=29.4, Cp3=120.25, Cp4=31.50.25 .未注公差为 IT14, 所以 29.4 的公差为 0.52,由表 3-16 得:Cp=(Cmin+0.5 ), 所以 :Cp1=(Cmin+0.5 ) =(21-0.52
42、+0.5X1.04) 0.13=210.13Cp2=(Cmin+0.5 ) =(29.4-0.26+0.5X0.52) 0.065=29.40.065Cp3=(Cmin+0.5 ) =(12-0.25+0.5X0.5) 0.063=120.063Cp4=(Cmin+0.5 ) =(31.5-0.25+0.5X0.5) 0.063=31.50.0635. 模具的总张图与零件图5.1根据前面的设计与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级进模具的总张图如图 5-1 所示 :材料: 622. 材料厚度 :4+0.3+0.1500+0.2+0.2500304012 0.2521 0.5231.5 0.250-0.50-
43、1AA图 5-1 级进模总装图1. 垫板 ;2. 凸模固定板 ;3. 销钉 ;4. 卸料板 ;5. 凸模 ;6. 导板 ;7. 凹模 ;8. 导正销 ;9. 始用挡料销 ;10. 模柄 ;11. 上模座 ;12. 导套 ;13. 导柱 ;14. 下模座 ;15. 螺钉 ;16. 定位销 ;17. 螺钉 ;18. 承料板 ;19. 导料板 .5.2 冲压模具的零件图(1). 凹模设计凹模采用矩形板状结构和直接通过螺钉, 销针与下模座固定的固定方式.考虑凹模的磨损和保证冲件的质量根据表3-28, 凹模刃口采用直筒形刃口壁结构 , 刃口高度根据前面“ 4.2 ”计算冲裁力时所取h=14mm,漏料部分
44、刃口轮廓适当扩大根据表3-28 可以扩大 0.5 1mm,取 1mm,(为便于加工 , 落料凹模漏料孔可设计成近似于刃口轮廓的简化形状, 如图 5-21 所示 ), 凹模轮廓尺寸计算如下 :凹模轮廓尺寸的确定凹模轮廓轮廓尺寸包括凹模板的平面尺寸LXB(长 X 宽) 及厚度尺寸 H.从凹模外边缘的最短距离称为凹模壁厚C.对于简单对称形状刃口凹模, 由于压力中心即对称中心 , 所以凹模和平面尺寸即可沿刃口型孔向四周扩大一个凹模壁厚来确定, 所以:L=l+2C=90.4+2X54=198.4B=l+2C=27.8+12+6+2X54=153.8C 值可根据表 3-29 查得 .整体式凹模板的厚度可按如下经验公式估算:H=K1K2=1X1.5=55mm, K1取 1,K2 根据表 3-30 取 1.5.由以上算得凹模轮廓尺寸LXBXH=198.4X153.8X55,查有关国家标准 , 并无厚度合适 , 因此我选 LXB为标准尺寸 , 得 LXBXH=250X200X56.凹材料的选用 : 根据表 8-3, 材料选用 Cr4WmoV孔与孔的校核 : 由表 3-27 校核最小 A 值为 29, 最小 B 值为 29, 最小 C 值为 19, 最小 D 值为 6.84, 以上都能达到要求 , 因此得以校核 . 凹模刃口尺寸及其它具体见零件图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羽绒生产知识培训课件
- 美术知识培训课件
- 美妆知识类培训课件
- 维修类电商知识培训课件
- 纪法知识培训课件制作
- 2025年4月自考06185动漫艺术概论押题及答案
-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农业职业经理人考试探讨试题及答案
- 高效团队建设与管理策略
- 二零二五临时聘用人员合同书
- 二零二五版合伙开电商公司的协议书
- 钢筋混凝土水池施工方案(完整版)
- XK3168电子称重仪表技术手册
- 电梯系统质量检查记录表
- 最新山东地图含市县地图矢量分层可编辑地图PPT模板
- 电子教案与课件:精细化工工艺学(第四版)-第5章-食品添加剂
- 机械设计齿轮机构基础
- 统编版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专题练习【含答案】
- T∕CGMA 033001-2018 压缩空气站能效分级指南
- 世联年重庆樵坪山项目发展战略与整体规划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知识点整理复习ppt课件
- 红头文件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