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的机遇与策略_第1页
文化产业的机遇与策略_第2页
文化产业的机遇与策略_第3页
文化产业的机遇与策略_第4页
文化产业的机遇与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产业的机遇与策略由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已蔓延全世界, 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在所难免。但是,金融危机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何应对挑战,转危为机,推动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一、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机遇一金融危机刺激文化消费拉动文化产业发展般而言,越是经济萧条年代,公众越有闲暇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经济之危反倒成了文化之机。有声电影、无线电广播、彩色动画片、 摄影技术、 动漫产品等传播手段都是在经济危机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数字出版、手机增值服务、 网络游戏等低价位、新科技的传播方式必将受到市场追捧, 成为文化产业创新传播手段与培育

2、新型业态的重要突破口。当前的国际金融形势刺激了人们需要感受温暖美好的愿望,文化消费也就成了人们的需求热点。温家宝总理在 2009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促进文化发展和繁荣, 既可以拓展消费领域,也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根据国际经验,一定的人均发展水平与一定的恩格尔系数以及一定的 文化消费支出存在相关性,文化需求随着人均的增长而不断增长。2008 年我国人均已经超过 3000美元,对应的文化需求在个人消费中的比例应占到 20以上,文化消费支出总量应该在 4 万亿元以上,而目前文化消费支出不足 8000 亿元。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潜力还远未得到释放,文化消费的空间非常大。因此,完全可以把提升

3、群众的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内容, 精心组织生产应对危机 的实用性文化产品, 积极提供帮助人们精神减压的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消费,为文化产业的振兴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金融危机催动科技创新助推文化产业发展历史经验表明, 全球性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和科技革命。重大科技成果往往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苏与繁荣。185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以电气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战后20以电子、航空航天和核能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技术革命; 世纪 40、50 年代计算机、合成材料等新技术的兴起,使得美国在战后迅速走向了经济繁荣; 最近一次的互联网信息技术革命,

4、也有力地帮助美国从 1987 年的经济危机中复苏过来。著名的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伴随了克林顿时期持续 8 年的经济增长,其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科技创新已成为克服金融危机的利器, 国际社会在这方面都已经有着惊人的共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发表有关经济政策的重要演讲时曾表示, 美国有走出金融危机的信心, 原因之一就是美国仍然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和发明创新。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 2008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指出历史表明, 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 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技术创新。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 创造新的社会需求, 催生新一轮的经济繁荣。知识和科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

5、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以我国的网络游戏出版产业为例,在新闻出版总署为增强我国网络游戏的自主研发能力而实施的中国民族网络游戏出 版工程的推动下, 2008年中国网络游戏研发公司已达 131 家,从事 研发的专业人员达 24768人,比 2007 年增长了 178;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总数超过 286 款,比 2007 年增长了 144,一些大型的网络游戏研发公司,如完美时空、腾讯、金山、网龙等在 2008 年均推出了至少一款以上的网络游戏作品。2008 年中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实际销售收入达 1101 亿元人民币,比 2007年增长了 60,占中国网络游戏出版市场总收入的 599,原创网络游戏已

6、经连续四年牢固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排名前十位的最受欢迎的网络游戏中,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占据了 6 席,实现了市场价值和用户人数的双突破。科技创新及其成果的转化,契合文化生产与消费领域对科技的旺盛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只要我们抓住机遇, 加速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就可借助科技创新的力量支撑和引领我国文化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三金融危机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凸显文化产业优势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 创新为核心和本质的文化产业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 同时,因其自 身对物质和能源的低消耗被视为是最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2006 年我国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7、纲要明 确提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主线, 促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和数量扩张带动向三次产业协同带动和结构优化升级带动转变。李长春同志也撰文指出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 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 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强烈地冲击了我国的经济,但也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带来了机会, 在此过程中那些高能耗、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将被淘汰或被迫升级, 我国的产业结构将向低能耗、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转变,文化产业

8、可以抓住这个机遇加快发展。金融危机助推我国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产业绵长发散的产业链亦能反向刺激低迷态势,带动经济发展。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就业。这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就业的压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四金融危机下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态势发生新变化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正在受到程度不同的冲击。外文化企业进入我国文化市场的步伐明显放慢,竞争态势暂时趋缓,国际文化产业的经营发展出现阶段性疲软,为我国文化产业加快走出去提供了一定的市场空间和有利条件。文化走出去,主要是通过三条途径版权走出去、成品走出去和实体走出去。其中版权输出简便,但相对被动;成品输出

9、见效较快,但受到语种局限;而在海外创办实体,实施本土化战略,则既能贴近国际社会的实际和受众,又能为我所用,能有效进入国际主流市场。目前,国际市场对具有中国文化元素产品的兴趣正在日益浓厚, 这就为我国的文化企业 通过收购、兼并、合作等多种形式在境外直接建立自己的生产研发基地,使自己的文化产品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只要我们抓住这一有利机会,出台政策支持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经营能力的文化传媒企业, 尽快构建起系 统高效的国际传播体系,我国文化产业的航空母舰就会乘风破浪, 直驶蓝海。二、后危机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一着力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解决体

10、制问题。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积极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建立强有力宏观调控。要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要对少数国有文化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造,使它们变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 文化企业,赋予它们在推动国家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中流砥柱的责任。同时,根据文化产业可经营范围,研究允许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的文化项目和鼓励其投身文化产业的产业政策, 为民营企业进入文化市场提供可供操作的具体政策。最终形成以公有文化企业为主体、国有文

11、化企业为导向与非公有文化企业并存的文化企业多元发展格局。二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法律体系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传统产业继续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新情况新问题也随之产生,文化产业必须顺应发展趋势,尽快出台急需法规,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予以规范、促进和有效管理。是加强立法。业立法不但要紧跟产业发展的需要,而且要与体制改革相促进。要根据文化产品的可复制性、文化产品对不同人群的适应性、文化产 业所需的政策环境等,制定有关法律和法规;根据文化团体种类繁多、 形式多样、文化消费人群对不同文化产品的接受能力的不同, 制定文 化市场准人的法律和法规;根据发展文化产业引进资金的需要, 制定文化产业的投融资及财

12、税优惠的法律和法规; 根据文化产业人才和技术的需要,制定引进文化人才和技术的法律和法规等。二是加强执法。强化版权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包括盗版、伪造、假冒、侵权等采取严厉的制裁措施,保证社会主义文化产业在法制轨道上运行,并促进其发展的持续、高效、稳定。三大力实施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文化产业较强的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 而文化产业集群产生的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也成为其发展的驱动力, 这已是被国外实践所证实了的。美国的迪斯尼、好莱坞以及时代华纳集团等都是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典范。我国的文化产业经营单位众多,但基本上处于割据状态,资源分散,集约化程度很低,

13、难以产生规模效应,难以形成整体的品牌优势。因此,必须大力推进资源整合和企业重组,提高产业的集中度。要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包括文化与非文化企业,通过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联合、重组等 多种方式,促进优质资源向重点企业集中,打造规模化、集约化、复 合型的文化产业集团,培育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 的大型骨干文化企业,把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加工、销售连成一 体,形成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推动文化产业集群化发展,形成规模效益,使文化产业真正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四充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文化就是财富。把文化作为资源,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形态,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

14、。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化类型极其丰富,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源。但是,目前我们对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做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相反地,总是被外国公司抢先开发。比如,花木兰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却被美国迪斯尼包装成票 房过亿的动画大片;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被日这些本和韩国改编成动画、游戏后,卖到中国赚得盆满钵满。事例提醒我们,在当前经济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文化的开发利用是无地域、无国界的,谁的文化意识超前,谁的艺术手法先进,谁将占领文化资源开发的制高点。如果不迅速提高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能力,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历史的精品被打磨成别人的商品。何减少上述类似的被动和尴尬,如何使中华文

15、化在我们自己手里真正发扬光大,是我们今后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五加大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力度发展文化产业,人才是关键。中国文化产业之所以缺乏强大的竞争力,原因之一就是缺少一批懂市场、懂经营、懂管理、懂技术、懂艺术、有品味的专门人才。我们应制定人才流动和培养的政策,打破行业和国家、省市的地域界限,完全按照文 化产品的生产规律,实行人才自由、合理的流动、交流和合作。须改变传统的文化人才地区、单位所有的体制,实现人才资源管理的社会化和人才供求的市场化。要注意培养文化产业方面的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能适应数字技术环境中多种产业需求的文化资本人才、数字艺术软件开发人才和媒体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要培养文化创作与生

16、产方面的高端人才、复合型人才,还要重点栽培文化产品营销人才。要积极举办各种大型创意设计展览,打造设计师们相互交流、碰撞的平台, 激发创意人才创造原创文化产品的激情和动力。要全面推进中小学艺术教育,培养未来的文化艺术创造者和消费者。要建立健全文化人才的培养、引进、选拔、激励等机制,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使人力资源得到最佳的配置,促进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在金融危机或经济萧条时期,文化产业通常会逆势发展、迅速崛起。只要审时度势,及时做出前瞻性的研究和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我国 的文化产业定会化危为机, 逆势而上,有所作为,为保增长、保民生、 保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们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