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吟诵理论第一讲什么是吟诵一、什么是文学?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2、语言归根到底乃是声音。3、语音的四要素:音长、音强、音高、音质。音质又分普通音质、个人音质。每个要素都产生意义。4、文字只记录所谓语义(普通音质) ,与真正的语义(语言的意义)相去有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5、创作文学、欣赏文学、学习文学、研究文学,都应以把文学还原为语音为起点。二、什么是吟诵?1、一个文学作品,一定是以某种声音形式进行创作的。其声音形式与意义关联甚大。文学作品的声音形式分四种:唱、吟、诵、念。不独汉语。唱:有曲调,目的在曲。吟:有曲调,目的在词。诵:没有曲调,是口语的艺术化。念:没有曲调。口语方式。2、文学作品
2、的意义绝不是狭义的语义 (普通音质),所以, 世上绝少有用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3、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上是唱、吟、诵的方式。昆腔以前的唱法基本失传,而中国的唱与吟的音乐特征是一致的,所以以吟法代替唱法是最接近歌诗原貌的。其余以吟、 诵的方式创作的作品更毋庸论。4、吟诵的概念历来不统一。以下是我的概念:世界上所有语言都有唱、吟、诵、念四种形式。对汉语而言,吟诵是吟咏与诵读的合称。吟咏与诵读都是汉语传统的诵读方法,自三千余年前的先秦,代代相传、口传心授,流传至今。吟诵是按照汉语的特点和汉诗文的创作规则来诵读的。吟咏与诵读的唯一区别就是吟咏有曲调而诵读没有曲调。(古人多言吟咏诗词,诵读文赋,吟咏与诵读
3、以文体区别;现在我们以有无曲调而区别。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吟诵汉诗文。日本尤其发达。中华吟诵即中华民族对汉诗文的吟诵,并特指古代教育系统(私塾与公学)的吟与诵, 即私塾调。5、自古以来,汉诗文就是吟诵的,创作、欣赏、学习,都用吟诵,诗词文赋,都可吟诵。用什么方式创作,就应该用什么方式欣赏,因此白话诗文当朗诵,而古诗文当吟诵。三、怎样吟诵?1、吟诵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其依字行腔远比戏曲民歌严格。2、近体诗词、骈文赋吟诵为一类,古体诗文赋又为一类。前者讲究格律,后者讲究文气。3、自然发声,运气摇体,腔音唱法。4、曲调可学可创,终以自成曲调为上。四、吟诵是传统的学习方法1、汉语诗文吟诵有数千年传统。
4、2、诗词文赋皆可吟诵。3、吟诵是古代文人的基本技能。4、吟诵不是表演艺术,而是自娱的,是自我情感的抒发。5、吟诵是建立在作品细读的基础上的,是对作品的揣摩,是与作者的沟通,须反复涵咏,因此也是一种学习的方法。6、吟诵是即兴的。五、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1、吟诵符合汉语的特点。2、吟诵体现着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精神。3、吟诵是诗乐传统的典型体现。4、吟诵是培养个性、培养创造力的教育方法。六、吟诵的系统1、吟诵是中国音乐体系的产物,也是中国音乐体系的特征。2、吟诵在北方是官话系统,南方是方言系统。3、吟诵都是文读系统。4、吟诵的曲调系统与音乐系统相似,与当地的宗教音乐、民歌、戏曲曲艺、琴歌等
5、音乐曲调都可能有互相影响的关系。5、吟诵的曲调因地而异,因人而异,因时而异,但同一地区的比较接近。七、吟诵的价值1、吟诵是中国汉语古诗文的活态。2、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创造力和个性的重要手段。3、吟诵可以恢复诗乐传统。4、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或可使当代中国人活得更有信仰、更有价值、更有幸福感。5、吟诵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荡涤乖戾之气,养成君子之风。6、吟诵也是健身手段。7、吟诵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第二讲吟诵的历史一、古代吟诵1、魏晋以前有歌有吟有诵,但吟法尚不明。2、魏晋以后有歌有吟有诵。凡诗文皆可吟诵,凡文人皆会吟诵,唱和酬答,教育学习,皆用吟诵。3、明清两朝
6、,吟诵尤为发达,更为学习诗词文赋和八股文的方法。4、桐城派创古文吟诵法,倡导“因声求气”,流传至今。5、吟诵主要通过古代的教育系统(私塾和公学,前者为主)传承。二、 20 世纪上半叶的吟诵1、1905 年清朝废除科举。私塾面临困境,吟诵首次受到打击。2、民国建立,新学堂勃兴。私塾进一步消亡。3、20 年代西方话剧大为传播。教育界热烈讨论如何诵读的问题。4、1920 年唐文治办无锡国专, 大力提倡吟诵。 20 年代赵元任首次研究吟诵, 并录唱片。 1934 年、 1948 年唐文治两次录唱片。5、抗日战争私塾再遭灭顶,朗诵诗盛行。此后汉语朗诵基本定型。6、1946 年北大中文系召开“吟诵与教育”
7、研讨会,帮助台湾推行国语和国学。三、建国以来的吟诵1、建国以后吟诵不再进入课堂。但文革以前很多著名学者撰文提倡吟诵。2、80 年代学者聚会常有吟诵,亦有演出、研究,许多领导和学者提倡吟诵,但未能推广。3、80 年代起,陈炳铮、劳在鸣等人专力做新吟诵。4、80 年代后期90 年代初,华钟彦、王恩保、秦德祥、李西安等人专力搜集吟诵、研究。90 年代末基本停止。5、1995 年,茆家培主编中国古诗词吟诵曲选出版。1997 年,陈少松著古诗词文吟诵研究出版。此后陆续有零星论文、调研报告等。6、2008 年,常州吟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四、海外汉诗文吟诵1、日本吟诗社众多,社员据说有数百万。有
8、吟诵谱传世。上世纪经常来我国交流。已进入卡拉 OK。韩国吟诵也在传承。两国都用转读音。2、台湾吟诵之风盛行,吟诵此幼儿园开始进入教育体系。大学普遍有此课程。古典文化学者多会吟诵。3、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华人吟诵之风尚在,多为闽语系统。4、欧美国家华人吟诵传统未绝,而且向当地传播。第三讲吟诵的现状一、大陆吟诵的现状1、即将失传。会吟诵的老先生大都在80 岁以上,而且没有传承。2、缺乏搜集整理。3、全国各地都有汉诗文吟诵,包括部分少数民族。4、民间尚有一定数量的吟诵人。这是最后的机会。5、社会欢迎吟诵。二、吟诵工作的设想1、对象是全体的汉语吟诵。2、工作主要分为搜集抢救、整理研究、传承推广三个部分。可同步进行,但是目前的重点是抢救整理。3、普通话新吟诵与新方言吟诵并行。4、最终目标是使吟诵回到教育体系。三、我们做过的吟诵工作1、搜集、整理、采录吟诵资料,目前已经有200 位以上先生的100 小时以上的录音,50 小时以上的录像以及大量的其他文字资料。2、2008 年 11 月召开了第一次吟诵学术研讨会。3、与各地吟诵相关人士建立联络,组建学会。4、准备向联合国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崇左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数学)历年真题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理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山东化工职业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17年国考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培训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试题第一单元负数检测卷(二)含答案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2百分数(二)-利率(教案)
- 人教版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重难点检测卷(单元测试)小学六年级下册含答案
- 2017小学生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练习2练习二 附答案》教学课件
- 【核心素养目标】六年级科学下册(苏教版)4.13 洁净的水域(教案)
- 设备吊装作业施工方案
- 北师大版心理健康一年级下册《珍爱生命》教案
- 中考英语688高频词大纲词频表
- 《建筑施工测量标准》JGJT408-2017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附真题答案】
- 2024年广东省中考生物试卷附答案
- 家长请求开除学生联名信请愿书
- 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含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