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防安全技术务实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辅导笔记 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 u第一章 燃烧基础知识 u第二章 火灾基础知识 u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u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 第一章 燃烧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燃烧条件 燃烧的发生发展4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氧化 剂)、引火源(温度)、链式反应自由基(游离基);前三个 为燃烧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燃烧类型 按照燃烧形成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分为:闪燃、着火、 自燃、爆炸四种类型; 了解: l 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掌握: l 燃烧的四种类型; 熟悉: l 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 l 燃烧产物的感念; l 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及
2、其有 毒有害性; 辅导教材:? 燃烧分为着火着火和爆炸爆炸;着火按着火方式分为点燃(引燃)和自 燃;自燃分为化学自燃和热自燃; 闪点、燃点、自燃点:闪点、燃点、自燃点:-衡量火灾危险大小的参数衡量火灾危险大小的参数 一、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的挥发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遇引 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 二、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 烧一定时间所需要最低温度。由于液体的燃点和闪点的差值较小,所以燃 点一般作为固体的衡量火灾危险大小的参数。 三、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在这一温 度时,物质与
3、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作用,就能发生燃烧。 第三节第三节 燃烧的方式及其特点燃烧的方式及其特点 一、气体燃烧一、气体燃烧 1、扩散燃烧: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边混合边燃烧。 特性:化学反应速度比气体混合扩散速度快得多。即燃烧速度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气体扩散多 少,就烧掉多少)。 特点:燃烧比较稳定,扩散火焰不运动,可燃性气体与气体氧化剂的混合在可燃气体喷口进行。 2、预混燃烧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氧气)混合预先同空气(氧气)混合,遇引火源产 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特性:混合气体扩散速度远小于燃烧速度,燃烧后造成产物体
4、积迅速膨胀,压力升高,通常的爆 炸应属于此种燃烧。 特点: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 二、液体燃烧二、液体燃烧:与液体的蒸 气压、闪点、沸点、蒸发速率有 关。 1、闪燃: 2、沸溢: 3、喷溅: 常见液体燃烧现象: 1、烃类:通常产生橘色火焰并散发浓密的黑色烟云。 2、醇类:通常产生透明蓝色火焰,几乎不产生烟雾。 3、醚类:液态表面伴有明显的沸腾状。 4、在含有水分、粘度较大的重质石油产品燃烧时,有可能产 生沸溢现象和喷溅现象。 三、固体燃烧 1、蒸发燃烧:可燃固体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如:硫、 磷、钾、钠、蜡烛、松香、沥青等。(樟脑、萘等不经熔融,
5、直接升华产生的燃烧也归为蒸发燃 烧)。 2、表面燃烧:在可燃固体表面和氧气直接作用而产生的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异相燃 烧),如木炭、焦炭、铁、铜等。 3、分解燃烧:可燃固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性挥发分子与氧气 发生燃烧反应。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 4、熏烟燃烧:又称阴燃,可燃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子较少 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的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 5、动力燃烧:又称爆炸,可燃固体和其分解析出的可燃挥发分子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 如: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 注: 燃烧形式划分不是绝
6、对的,可燃固体燃 烧往往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 轰燃: 可燃固体由于受热分解或不完全燃烧析出可燃 气体,以适当比例与空气混合后再遇火源时,发生 爆炸式的预混燃烧。 第四节第四节 燃烧产物燃烧产物 一、燃烧产物的概念 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分为: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 燃烧产物的数量、组成由物质的化学组成、温度、空气的供给情况决定。 烟:10-710-4cm的躺会粒子。 二、几种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 1、高聚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燃烧产物 物质代表:主要以煤、石油、天然气为原料制得的物质,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塑料、橡胶、合成纤维、薄膜、胶粘剂和涂
7、料 等。 燃烧产物:主要特点是会产生CO、Nox、HCl、HF、SO2、COCl2等有害气体。 2、木材和煤的燃烧产物 1)、木材的燃烧产物: 2)、煤的燃烧产物: 3、金属的燃烧产物 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 挥发金属(如Li、Na、K等)在空气中容易着火燃烧;并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氧化和加热后,金属被融化 开始蒸发扩散进入空气。 不挥发金属在粉末状、气溶胶状、刨花状时在空气中燃烧的很激烈,并且不生成烟。 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 燃烧产物不少是毒害气体,据统计,火灾中死亡的人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中毒而致 死的。燃烧时所产生的生成物之一是烟气,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毒性的气体
8、;烟气的减光性, 降低了能见度,增加逃生难度;烟气的恐怖性,使人产生恐怖感惊慌失措,常常给疏散造成 混乱局面。 燃烧常识(燃烧常识(5959题题) 1 1、什么叫灭火剂?、什么叫灭火剂? 答:能够有效地在燃烧区破坏燃烧条件,达到抑制或终止燃烧的物质统称为灭火剂。 2 2、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哪几种?、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哪几种? 答:常用的灭火剂主要有:水、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等。 3 3、水的灭火作用是什么?、水的灭火作用是什么? 答:冷却燃烧物质。 水遇火汽化后体积膨胀1720倍,可以稀释燃烧区的氧含量,窒息燃烧;对水熔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稀释; 乳化可 燃液体。 水力冲击。 4 4、哪
9、些物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哪些物质的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答:钾、钠、钙、镁等碱金属和电石等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扑救。 5 5、什么叫燃烧?、什么叫燃烧? 答: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称为燃烧。 6 6、根据国家标准、根据国家标准GB4968GB49688585火灾分类规定,将火灾分为哪几种火灾分类规定,将火灾分为哪几种? ?都指什么?都指什么? 答:将火灾分为A、B、C、D四类。 A A类火灾类火灾:指固体火灾。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纸张等。 B B类火灾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
10、、煤油、原油、甲醇、乙醇、苯、沥青、石蜡火灾等。 C C类火灾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等引起的火灾。 D D类火灾类火灾:指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火灾等。 7 7、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几个方面?、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几个方面? 答:灭火的基本原理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冷却灭火、窒息灭火、隔离灭火和化学抑制灭火。 8 8、确定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的标准?、确定特大火灾、重大火灾、一般火灾的标准? 答:特大火灾特大火灾:一次火灾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合计20人以上,受灾50户,烧毁财产损失金额 100万元以上。 重大火
11、灾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合计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烧毁财产30万元以上的火灾。 一般火灾一般火灾:不具备上面所说的情形的燃烧事故。 9 9、什么叫火灾?、什么叫火灾? 答:火灾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事故的灾害。不会着火的距离。1010、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燃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答:要有可燃物;要有助燃物;要有着火源。 1111、什么叫可燃物?、什么叫可燃物? 答:无论是固体、液体、气体,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它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都叫可燃物。 1212、什么叫助燃物?、什么叫助燃物? 答:凡是能帮助和支持燃烧的物质,都叫助燃物。 1313、什么叫
12、着火源?、什么叫着火源? 答:凡是能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叫着火源。 1414、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已经具备是否就一定着火?、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已经具备是否就一定着火? 答:不一定。只有在可燃物和助燃物充足,着火源有足够的温度和热量,而且三者同时具有备并相互作用时,才会发生燃烧。 1515、物质按火灾危险性分为哪几类?、物质按火灾危险性分为哪几类? 答:共分为七类。爆炸物品;易燃液体和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 遇湿燃烧物品;自燃物品;易燃可 燃固体;氧化剂。 1616、什么叫爆炸物品?、什么叫爆炸物品? 答:受到高温、摩擦、撞击或受到一定物质的激发能瞬间发出单分解或复分解化学反应,并以机
13、械功的形式在极短时间内放出 较大的能量的物质,统称为爆炸物品。 1717、什么叫易燃液体?、什么叫易燃液体? 答:凡闪点小于或等于45的液体,称为易燃液体。 1818、什么叫可燃液体?、什么叫可燃液体? 答:凡闪点大于4545的液体,称为可燃液体。 1919、衡量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什么?、衡量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依据是什么? 答:主要是依据它们的燃烧能力以及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浓度,同时还要参考其它理化性质。 2020、什么叫遇湿燃烧物品?、什么叫遇湿燃烧物品? 答:凡是遇水或潮湿空气能分解产生可燃气体,并放出热量而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叫做遇湿燃烧物品。 2121、遇湿燃烧物品的共性是什么
14、、遇湿燃烧物品的共性是什么? ? 答:能使水分解,夺取水中氧与其化合,放出热量,并产生可燃气体。这种气体由于放热作用或接触火源,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2222、什么叫自燃物品、什么叫自燃物品? ? 答:凡不需要外界火源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或外界温度、温度影响发热而达到燃点引起自身燃烧的物质,都叫做自燃物品 。 2323、什么叫燃烧固体?、什么叫燃烧固体? 答:凡是遇火、受热、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接触能着火的固体物质,统称为燃烧固体。 2424、什么叫氧化剂?、什么叫氧化剂? 答:凡是具有强烈的氧化性能,如遇酸、碱、受潮湿、摩擦、冲击或与易燃物、还原剂等接触而发生分解,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 物质
15、,统称为氧化剂。 2525、燃烧有哪几种类型?、燃烧有哪几种类型? 答:有闪燃、着火、自燃、爆炸四种。 2626、什么叫闪燃?、什么叫闪燃? 答:在一定温度下,易燃或可燃液体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叫闪燃。 2727、什么叫着火?、什么叫着火? 答: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现象,叫着火。 2828、什么叫自燃?、什么叫自燃? 答: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着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叫自燃。 2929、什么叫爆炸?、什么叫爆炸? 答:物质由一种状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巨大能量,或气体、蒸汽在瞬间发
16、生剧烈膨胀等现 象,均称为爆炸。 3030、爆炸分哪几种形式?、爆炸分哪几种形式? 答:物理性爆炸、化学性爆炸、核爆炸。 3131、什么叫爆炸极限?、什么叫爆炸极限? 答:可燃气体和液体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物,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着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着火源能够发生爆炸的 浓度范围,叫爆炸浓度极限。通常用体积百分比表示。最大百分比为上限,最小百分比为下限。 3232、什么叫闪点?、什么叫闪点? 答:易燃和可燃液体挥发出蒸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闪燃的最低温度,叫做闪点。 3333、物质的闪点与火灾危险性是什么关系?、物质的闪点与火灾危险性是什么关系? 答:闪燃虽是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17、但闪燃是液态可燃物发生火灾的危险信号,因此,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 。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3434、按闪点划分,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几类?、按闪点划分,可燃、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可分为几类? 答:可分为三类。闪点在28上为甲类;闪点在2860为乙类;闪点在60以上为丙类。 3535、自然界里的物质都以什么状态存在?、自然界里的物质都以什么状态存在? 答: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 3636、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燃烧过程有什么不同?、固体、液体、气体的物质燃烧过程有什么不同? 答:固体和液体发生燃烧,需要经过分解和蒸发,生成气体,然后由这些气体成分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燃
18、烧。气体燃烧不需要 象固体、液体那样以过熔化、蒸汽等过程,气体在燃烧时所需要的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和将气体加热到熔点,因此容易燃 烧,而且燃烧速度快。 3737、决定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理化性质是什么?、决定固体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理化性质是什么? 答:有熔点、燃点、自燃点、单位体积的表面积和受热分解速度。 3838、固体物质燃烧形式有哪几种?、固体物质燃烧形式有哪几种? 答:有四种形式。蒸发燃烧、分解燃烧、表面燃烧和阴燃。 3939、影响液体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液体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答:单一组份和混合组份液体燃烧特点不同的因素;液体初温高低的因素;液体储罐内液位高低
19、的因素;储罐直径 大小的因素;油品含水量的因素;风力大小的因素。 4040、气体燃烧有几种形式?、气体燃烧有几种形式? 答:有两形式。一是扩散燃烧;二是动力燃烧。 4141、你能说明氧气、氢气、氨气、氮气、乙炔气等钢瓶的颜色吗?、你能说明氧气、氢气、氨气、氮气、乙炔气等钢瓶的颜色吗? 答:依次序分别是天蓝色,深绿色、黄色、黑色、白色。 4242、什么叫完全燃烧?、什么叫完全燃烧? 答: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不能继续燃烧的产物,叫完全燃烧。 4343、什么叫不完全燃烧?、什么叫不完全燃烧? 答:凡是物质燃烧后,产生还能燃烧的产物,叫不完全燃烧。 4444、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有几种?、燃烧产
20、物对灭火工作有利的方面有几种? 答:有两种。一是大量生成燃烧产物,可以阻止燃烧的进行;二是可以根据烟雾特征和流动方向,识别燃烧物 质、判断火源位置和火势蔓延方向。 4545、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不利的方面有几点?、燃烧产物对灭火工作不利的方面有几点? 答:妨碍灭火人员行动; 威胁人员安全; 容易造成火势蔓延。 4646、一氧化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一氧化碳对人体有什么危害? 答:空气中一氧化碳含量0.1%时,60分钟内人体会出现头痛、呕吐;含量达到0.5%时,2030分钟内,人就有 致死的危险;含量达到1%时,呼吸数次,人体失去知觉,1分钟就可中毒死亡。 4747、什么叫火焰?、什么叫火焰? 答
21、:火焰是可燃物质正在进行燃烧的气体和蒸汽的体积。由焰心、内焰和外焰三部分组成。 4848、火焰的颜色与哪些条件有关?、火焰的颜色与哪些条件有关? 答:取决与燃烧物质的化学成份和氧化剂的供应强度; 与燃烧温度有关,燃烧温度越高,火焰就越接近蓝白色; 与可燃物的含氧量及含碳量有关。 4949、什么叫燃烧温度?、什么叫燃烧温度? 答:燃烧温度是指燃烧产物被加热的温度。 5050、火灾发展阶段一般可分几个阶段?、火灾发展阶段一般可分几个阶段? 答:一般可分为初起、发展、猛烈、下降和熄灭五个阶段。 5151、火灾初起阶段有什么特点?、火灾初起阶段有什么特点? 答:一般固体可燃物质着火后,在15分钟内,燃
22、烧面积不大,火焰不高辐射热不强,烟和气体流动缓慢,燃烧速度不快,有 利于火灾扑救。 5252、热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热的传播途径有哪几种? 答: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三种。 5353、什么叫热传导?、什么叫热传导? 答: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叫热传导。 5454、什么叫热辐射?、什么叫热辐射? 答: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热辐射。 5555、什么叫热对流?、什么叫热对流? 答:由受热物质微粒的流动来传播热能的现象,叫热对流。 5656、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主要因素有物质的燃点、闪点、爆炸物质的下限和物质
23、的湿度、表面积,风对燃烧速度也有很大影响。 5757、影响火势发展变化的因素有那些?、影响火势发展变化的因素有那些? 答:热传播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爆炸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建筑物的特点对火势发展变化的影响;气象对火 势发展变化影响。 5858、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如何划分的?、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答:划分四级。一般要求是: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一级耐火等级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或砖墙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的混合结构。二级耐火等二级耐火等 级建筑级建筑为钢屋架,钢筋混凝土柱或砖墙组成的混合结构。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三级耐火等级建筑为木屋架和砖墙组成的砖木结构。四级耐火等四级耐火等 级建筑级建筑为
24、木屋架,难燃烧体墙壁组成的结构。 5959、什么叫防火间距?、什么叫防火间距? 答:防火间距是指某座建筑物起火,相邻建筑物在辐射热的作用下,在20分钟内无扑救条件下,不会着火的距离。 参考题库 81、(B)是指熔点较低的可燃固体,受热后熔融,然后 像可燃液体一样蒸发成蒸气而燃烧。 A、预混燃烧 B、蒸发燃烧 C、分解燃烧 D、扩散燃烧 82、天然高分子材料中的木材、棉、麻等物及合成高 分子化合物中的热固塑料、合成橡胶、化学纤维等的 燃烧,均属(C )。 A、蒸发燃烧 B、预混燃烧 C、分解燃烧 D、均相燃烧 83、阴燃在一定条件下,如果改变通风条件,增 加供氧量或可燃物中水分蒸发到一定程度,也
25、可 能转变为(A)。 A、有焰燃烧 B、无焰烧烧 C、自燃 D、闪燃 84、成捆堆放的棉、麻、纸张及大量堆放的煤、 杂草、湿木材等,受热后易发生(C)。 A、燃烧 B、自燃 C、阴燃 D、闪燃 85、在固体可物中,燃点较低、燃烧剧烈的称为(A)固体。 A、易燃 B、难燃 C、可燃 D、自燃 86、汽油、煤油等液体可燃物,其分子中都含有(B)原子。 A、碳 B、碳、氢 C、氢 D、氮、碳 87、木材在(D)燃烧产物中的产生少量水汽及一氧化碳。 A、90180 B、12002200 C、200500 D、200280 88、可燃气体(蒸气)只有达到一定(A),遇着火原才会 发生燃烧(爆炸)。 A、
26、浓度 B、温度 C、湿度 D、程度 89、火焰中由二次空气供氧所形成的火焰峰面称为(D)。 A、火焰 B、焰心 C、内焰 D、外焰 90、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C)时,绝大多数的燃烧都会 熄灭。 A、10%-20% B、20%-25% C、30%-35% D、45%-50% 91、下面属于二级可燃性气体的是(D)。 A、氢气 B、甲烷 C、乙炔 D、氨气 92、 通过烟的( D)等特征,消防人员可以大致判 断燃烧物质的种类、火灾阶段、火势蔓延方向等。 A、气味、颜色、浓度 B、气味、颜色、流动方向 C、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D、气味、颜色、浓度、流动方向 93、易燃与可燃液体表面能够发生闪燃的最
27、低温 度称为(B)。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爆炸点 94、易燃可燃液体的。闪点(B)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A、越高 B、越低 C、在45以上 D、在45以下 95、根据( C )可确定液体生产、加工、储存的火灾危险 性分类。 A、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自燃点 96、可燃物质,在远低于自燃点的温度下自然发热, 并且这种热量经长时间的积蓄使物质达到自燃点而燃 烧的现象,称为( C )。 A、阴燃 B、受热自燃 C、本身自燃 D、闪燃 97、可燃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叫 ( C )。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98、可燃液体的压力越高,自燃点( B )。
28、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99、易燃液体的燃点比其闪点高出( D )。 A、12 B、13 C、14 D、15 100、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把液体的( B )和着 火区别开。 A、瞬燃 B、闪燃 C、爆燃 D、爆闪 第二章 火灾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 了解: l 火灾的危害性; l 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 因; 掌握: l 火灾的定义与分类和辨识; 熟悉: l 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 l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一、火灾的定义: 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燃烧所造成的灾害; GB5907 二、火灾的分类 1、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分为6类) A类火灾
29、: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质,一般 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 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 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 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等。 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等; 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变压器等设备 电气火灾。 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 灾。 GB/T4968 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 1、特别重大火灾、特别重大火灾 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的
30、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重大火灾、重大火灾 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重伤,或者5千万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的火灾; 3、较大火灾、较大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重伤,或者1千万以上5千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的火灾; 4、一般火灾、一般火灾 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千万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2007年年4月月6日颁布的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生产安全事故报 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国务院令493号)号) 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
31、等级标准标准 三、火灾的危害三、火灾的危害 1、危害生命安全 1)、可燃性材料和高分子材料在起火燃烧时产生的高温高热,对人员肌体造成的伤害或休克死亡。 2)、建筑材料在燃烧过程产生大量的CO、氰化物等有毒气体威胁生命安全。 3)、建筑物经过燃烧,达到甚至承重物的耐火极限,导致建筑物的整体或部分构件的坍塌,造成人员伤亡。 2、造成经济损失 3、破坏文明成果 4、影响社会稳定 5、破坏生态环境 四、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四、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 1、电气-是常见原因。 2、吸烟 3、生活用火不慎 4、生产作业不慎 5、设备故障 6、玩火 7、防火 8、雷击 第三节第三节 建筑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与火灾蔓延
32、的途径与机理机理 一、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 建筑物内火灾蔓延,是通过热传播热传播进行的,其形式与起火点、建筑材料、物质的燃烧性能和可燃物的数量等 因素有关。在火场上燃烧物质所放出的热能,通常是以传导传导、辐射辐射和对流对流三种方式传播,并影响火势蔓延扩大。 火场上实际进行的传热过程很少是一种传热方式单独进行,而是由两种或三种方式综合而成,但是必定有一 种是主要的。 二、建筑火灾的发展的几个阶段 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 1、初期增长阶段: 2、充分发展阶段: 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
33、的作用下,不断 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 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 轰燃发生后,室内可燃物出现全面燃烧,可燃物热释放速率很大,室温急剧上升,并出现持续高温,温度可 达8001000。之后,火焰和高温烟气在火风压的作用下,会从房间的门窗、孔洞等处大量涌出,沿走廊、吊 顶迅速向水平方向蔓延扩散。同时,由于烟囱效应的作用,火势会通过竖向管井、共享空间等向上蔓延。 (三)衰减阶段 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减慢,燃烧强度减
34、弱,温度逐渐下 降,当降到其最大值的80%时,火灾则进入熄灭阶段。 三、建筑火灾的蔓延途径 在火场上,烟雾流动的方向烟雾流动的方向通常是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方向。建筑物发生火灾,烟火在建筑内的流动呈现水水 平流动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垂直流动,且两种流动往往是同时进行的。500以上热烟所到之处,遇到的可燃物都有可能被引燃起 火。 具体来讲,建筑火灾蔓延的途径主要有:内墙门、洞口,外墙窗口,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内墙门、洞口,外墙窗口,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 各种竖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各种竖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等。 1、垂直
35、蔓延 形成火灾垂直蔓延的主要因素有火风压火风压和烟囱效应烟囱效应。 2、水平蔓延 对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水平蔓延的主要途径和原因有: u 1)未设适当的水平防火分区,火灾在未受限制的条件下蔓延; u 2)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火灾穿越防火分隔区域蔓延; u 3)防火隔墙和房间隔墙未砌至顶板,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 u 4)采用可燃构件与装饰物,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 第四节 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根本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主要方法有: 一、冷却 二、隔离 三、窒息 四、化学抑制 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 到35%时,燃烧即停止。 一、单项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 1.
36、一切防火与灭火措施的基本原理,就是根据物质燃烧的条件,阻止燃烧(B)个条件同时存在、互相结合、互相作用。 A.两 B.三C.五 D.四 2.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混合可燃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这种燃烧现象称为(D )。 A.爆炸 B.自燃 C.着火 D.闪燃 3.能引起可燃物质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该物质的(C)。 A.着火点 B.燃点 C.闪点 D.自燃点 4.(B)是可燃物质不用明火点燃就能够自发着火燃烧的现象。 A.爆炸 B.自燃 C.着火 D.闪燃 5.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或火焰的条件下,能自动引起燃烧和继续燃烧时的最低温度称为(D)。 A.着火点 B.
37、燃点 C.闪点 D.自燃点 6.(A)是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极短时间内释放大量能量的现象。 A.爆炸 B.自燃C.着火 D.闪燃 7.建筑构件(C )是划分建筑耐火等级的基础数据,也是进行建筑物构造防火设计和火灾后制定建筑物修复方案的科学依据。 A.耐火性能 B.自然点C.耐火极限 D.闪燃点 二、多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 1.燃烧现象的特征包括(ABD )。 A.放热 B.发光 C.爆炸 D.生成新物质 E.着火 2.要发生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条件是(ABC )。 A.可燃物 B.氧化剂 C.点火源 D.温度E.时间 3.防火的基本措施包括(ABDE)。 A.隔绝空气 B
38、.控制可燃物 C.准备消防器材 D.消除着火源 E.阻止火势蔓延 4.灭火的基本方法包括(ABCD )。 A.隔离法 B.冷却法 C.窒息法 D.抑制法E.控制可燃物 5.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叫做(BD )。 A.闪点 B.燃点 C.自燃点 D.着火点 E.闪光点 6.建筑起火的原因可归纳为(BCDE)。 A.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B.生活和生产用火不慎 C.纵火和自然现象引起 D.电气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及维护不当 E.建筑布局不合理,建筑材料选用不当 7.防火对策可分为两类,即(AC )。 A.积极防火对策 B.利用消防器材 C.“消极”防火对策 D.求助消防部队E.其他
39、8.积极防火对策的主要措施包括(ACD )。 A.采用预防起火 B.利用消防器材 C.初期灭火 D.早期发现E.求助消防部队 9.“消极”防火对策的主要措施包括(BCDE )。 A .求助消防部队 B.采用以耐火构件划分防火分区 C.设置防排烟系统 D.提高建筑结构耐火性能E.设置安全疏散楼梯 10.不同燃烧性能建筑材料制成的建筑构件,可分为(ACE)。 A.不燃烧体 B.可燃烧体 C.难燃烧体 D.易燃烧体E.燃烧体 11.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构件在标准耐火试验中,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BDE )止,这段抵抗火作 用的时间,一般以小时计。 A.隔热性 B.稳定性C.安全性 D.完整性
40、E.绝热性 12.国家标准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规定,耐火极限的判定分为(ABC )构件。 A.分隔构件 B.承重分隔构件 C.承重构件 D.非承重构件E.双重分隔构件 13.防火涂料种类很多,按使用对象和涂层厚度一般可将防火涂料分为两大类别,即(BD )。 A.超薄型防火涂料B.饰面型防火涂料 C.加厚型防火涂料 D.钢结构(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楼板)防火涂料E.一般型防火涂料 14.饰面型防火涂料按分散介质分为两大类,即(AD )。 A.水性 B.油性C.易溶型 D.溶剂型E.难溶型 15.钢结构防火涂料按所使用胶粘剂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即(BD)。 A.可溶防火涂料 B.有机防火涂料C.难溶防
41、火涂料 D.无机防火涂料E.易溶防火涂料 16.防火板材分二类,即(BD )。 A.普通薄板 B.密度大、强度高的薄板C.密度小、强度低的薄板 D.密度较小的厚板 E.密度较大的厚板 第三章 爆炸基础知识 第一节 爆炸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 l 爆炸的定义和分类; l 爆炸浓度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 和应用; 掌握: l 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 成机理; 熟悉: l 爆炸发生的条件和机理; 一、爆炸的定义: 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 的现象,称为爆炸。 二、爆炸的分类: 1、物理爆炸 2、化学爆炸 3、核爆炸 1、炸药爆炸:属于凝聚体系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极快
42、,能放出大 量的热。 2、可燃气体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单一分解爆炸两种; 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 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爆炸极限。 3、可燃粉尘爆炸:该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 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 尘爆炸的火源。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 化学化学爆炸爆炸 第二节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 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或温度范围,通常将爆炸极限分为爆炸浓度极限爆炸浓度极限和爆炸温度极限爆炸温度极限两种。 可燃气体、液体蒸汽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只有其浓度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才发生爆炸。浓度高 于上
43、限,助燃物数量少,也不会发生爆炸,浓度低于下限,可燃物数量不够,也不会发生爆炸。 注注 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浓度)极限 1、不同的物质其爆炸极限不同; 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其爆炸极限不同;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爆炸极限要宽。 3、火源能量的影响。能量越大,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4、初始压力的影响。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 5、初始温度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混合气初温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宽。 6、惰性气体的影响。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变宽。一般上下限降低,但是当惰性气体超过一 定量以后,混气不能发生爆炸。 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浓度)极限 粉尘爆炸极限通常用
44、(g/m3)表示,只应用粉尘的爆炸下限。 三、爆炸温度极限 爆炸温度上、下限之间范围越大,爆炸危险性越大。 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 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存储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具体应用有 以下几方面: 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 火灾危险性就越大; 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选择电气防爆型 式式的依据(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 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
45、设备); 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 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 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例如,采用可燃气体或蒸气氧化法生产 时,应使可燃气体或蒸气与氧化剂的配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若处于或接近爆 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 第三节第三节 爆炸危险源爆炸危险源 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1、爆炸介质;2、引爆能源。 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 1、物料原因 2、作业行为原因 3、生产设备原因 4、生产工艺原因 二、常见爆炸点火源 1、机械火源
46、2、热火源(高温表面、日光照射) 3、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 4、明火 三、最小点火能量 最小点火能量单位:mJ 第四章 易燃易爆危险品 消防安全知识 概念:概念: 危险品是指有爆炸、易燃、毒害、腐蚀、放射性等物质,在运 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 别防护的物品。 容易燃烧爆炸的危险品即为易燃易爆危险品。 了解: l 易燃易爆危险品概念和分 类; l 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 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 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 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 氧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 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 第一节第一节 爆炸品爆炸品 是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
47、,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 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 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一、爆炸品的分类 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 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3、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 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4、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5、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 二、爆炸品的火灾危险性 1、爆炸性; 2、敏感度; 3)、殉爆 第二节第二节 易燃气体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 或者燃烧范围内不小于12个百
48、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 一、易燃气体的分级 分为二级。 u I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u II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害性 1、易燃易爆性 2、扩散性 3、可缩性和膨胀性 4、带电性 5、腐蚀性、毒害性 第三节第三节 易燃液体易燃液体 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 但不包括由于存在其它危险已列入其它类别管理的液体。闭杯闪点指在标准规定的试 验条件下,在闭杯中试样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一、易燃液体的分类 易
49、燃液体分为三级。 (1)I级。闪点-18,如汽油、正戊烷、环戊烷、环戊烯、乙醛、丙酮、乙醚、甲 胺水溶液、SO2等。 (2)II类。-18闪点23,如石油醚、石油原油、石脑油、正庚烷及其异构体、 辛烷及其异辛烷、苯、粗苯、甲醇、乙醇、噻吩、吡啶、香蕉水、显影液、镜头水、 封口胶等。 (3)III类。23闪点61,如煤油、磺化煤油、浸在煤油中的金属镧、铷、铈、 壬烷及其异构体、癸烷、樟脑油、乳香油、松节油、松香水、癣药水、刹车油、影印 油墨、照相用清除液、涂底液、医用碘酒等。 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二、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一)易燃性 易燃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即火灾危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
50、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大小。 (二)爆炸性 易燃液体的挥发性越强,这种爆炸危险就越大。不同液体的蒸发速度随其所处状态的不同而变化,影 响其蒸发速度的因素有温度、沸点、暴露面、比重、压力、流速等。 (三)受热膨胀性 (四)流动性 (五)带电性 (六)毒害性 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 在易燃易爆危险品这一类物质中包含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三项。 易燃固体主要指易被各类火源点燃的固态状物质。 易于自燃物质主要是指与空气接触容易自行燃烧的物质。 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主要是当遇水时会放出易燃气体和
51、热量的物品。 一、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 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 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 (一)易燃固体的分类与分级 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可燃固体,燃点 高于300的称为可燃固体,如农副产品及其制品(也称易燃货 物)。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如大部分化工原料及其制品, 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 为了不同的需要,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易燃固体按其燃点的高低、燃烧速度的快慢、 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通常还分成二级放出气体的毒害性的大小通常还分成二级,见表: (二)易燃固体包括的范围 1.湿爆炸品 指用充分的水或酒精,或增塑剂以抑制爆炸性能的爆炸品。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粤教版高二语文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统编版2024高二语文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科版必修2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5年沪教版选修6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沪科新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月考试卷
- 2025年人教版(2024)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度住宅小区暖通设备更新换代合同4篇
- 2025年度特色菜系厨师劳动合同模板4篇
- 中英对照2024年服务出口合同样本
- 2025年度木地板施工与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合同4篇
- 2024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内部状况三维探地雷达快速检测规程
- 2024年高考真题-地理(河北卷) 含答案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解读课件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试卷
- 2024风力发电叶片维保作业技术规范
- 《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大纲
- 2024光储充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
-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物理真题(含答案)
- 处理后事授权委托书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足疗店营销策划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