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_第1页
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_第2页
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_第3页
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_第4页
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目录- 1 -摘要- 2 -1.总论 - 3 -1.1目的 - 3 -1.2评价依据和参考文献 - 3 -1.3评价标准- 4 -1.4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 4 -1.5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5 -2重大b校园区域环境概况- 6 -2.1自然环境概况- 6 -2.2社会环境概况- 9 -3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11 -3.1功能区分析 - 11 -3.2监测布点- 11 -3.3监测项目和分析方法- 11 -3.4监测采样时间及频次- 11 -3.5现状评价- 12 -3.5.1评价方法- 12 -3.5.2现状评价结果- 12 -4.模拟污染源源强 - 16 -5.环境影响识别- 1

2、7 -5.1污染源调查 -17 -5.1.1校园内大气污染源调查 - 17 5.1.2校园周边大气污染源调查 19 5.2影响要素和评价因子 216环境影响评价 226.1污染气象概况 226.2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 226.2.1评价方法选择 226.2.2评价点确定 286.2.3影响预测 296.2.4评价结论 357.影响评价结论 377.1影响评价结论 377.2建议与对策分析 37附件一:环境监测报告 38环境监测与评价综合设计报告书摘要该报告书是对一个虚拟的拟建污染源对重庆大学b区校园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进行评价。虚拟污染源位于整个b区的上风向方向,以中心点为坐标的东东北和北北东45

3、度区域内。为了能较为准确地对校园的环境状况进行评价,按照功能区划分的要求,在合理进行取舍后将校园划分为5个主要的功能区:食堂区、实验楼区、后门区、宿舍区、教学区。在每个功能区域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合理的评价点,五个评价点能代表性地显示整个校园环境的现状。我们确定的评价因子是tsp、so2以及no2。主要针对的是交通污染、食堂锅炉污染、宿舍污染。通过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综合分析虚拟污染源对校园的影响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理对策。关键词 现状调查与监测 预测 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1 总论1.1目的 通过对b区校园内五个具有代表的点进行监测、数据分析、影响评价,初步预测拟建项目投产后的对重庆大学b

4、区校园大气环境影响程度,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治理对策。 通过评价,了解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目的;了解和熟悉环境影响(预测)评价的一般原则、步骤、和方法;了解环境影响(预测)报告书的编制内容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工作大有帮助。 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实践操作的能力,以及对试验中出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能力。1.2评价依据及参考资料1.2.1评价依据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8)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 -2001)3、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5、so2测定方法: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5、hj 4822009)6、no2测定方法: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479-2009)7、大气中总悬浮颗粒tsp的测定:重量法(gb/t154321995)8、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919、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 国家环保总局公告 2007年第4号10、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91-2002)11、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的通知(渝府发2008135号)14、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

6、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91)15、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1.2.2参考文献1、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指示书(自编)高俊敏、方俊华、李伟民、林庆.2、环境监测综合实验指示书(自编)吉方英、林庆.3、环境监测实验指示书(自编)吉方英、林庆.4、环境监测(第三版),主编:奚旦立、孙裕生、刘秀英,高教出版社,2004年.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二版),主编:郝吉明、马广大,高教出版社,2002年.6、环境评价教程张从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北京。1.3评价标准根据重庆市政府2009年5月6日发布的重庆市环境空

7、气质量功能区划分规定,沙坪坝区所辖城镇和农村(不含辖区内一类功能区),属于大气环境二类功能分区,适用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因此该虚拟的拟建污染源适用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4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1.4.1评价等级按虚拟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以等标排放量pi(m3/h)衡量)和周围地形复杂程度,将评价工作分级。等标排放量计算表格见表1-1。表1-1 等标排放量计算表名称污染物污染源强(g/s)浓度(mg/m3)污染物排放量(t/h)二级标准小时平均(mg/m3)等标排放量(m3/h)污染源特性锅炉房no20.1731206.22810-40.242.595106点源so20.433751.54

8、810-30.503.096106tsp0.0117.53.9610-50.301.32105等标排放量pi(m3/h)1000c0.9242790.8851570.1771540.232123010001000d0.9294180.8887230.1107260.146669010001000e0.9208180.8968640.08640010.101947010001000f0.9294180.8887230.05536340.0733348010001000表6-2 垂直扩散参数幂函数表达式参数(取样时间0.5h)扩散参数稳定度等级a22下风距离/mb0.9644351.093560.

9、1271900.05702510500 500c0.9175950.106803 0d0.8262120.6320230.1046340.40016701000100010000e0.7883700.5651880.09275290.43338401000100010000f0.7844000.5259690.06207650.37001501000100010000说明:对平原地区农村及城市远郊区,a、b、c级稳定度直接由表6-1,表6-2查算,d、e、f级稳定度则需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后由表6-1,表6-2查算;对工业区或城区中的点源,a、b不提级,c级提到b级,d,e,f级向不稳定方向提一

10、级,再按表表6-1,表6-2查算。导则中推荐的扩散参数取样时间为0.5小时,在计算1小时平均浓度或日平均浓度时,铅直方向扩散参数z不变,横向扩散参数及稀释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y2、y1对应取样时间为2、1时的横向扩散参数,m;q时间稀释指数,根据表6-3确定:表6-3 时间稀释指数取值适用时间范围(小时)时间稀释指数q值1t1000.30.5t10.2 式中:排气筒有效高度,m。k 一、二级评价项目取k=4,三级评价项目取k=0。 此时: 通常取n=-44计算结果就能达到足够的精度。本设计取取n=-44。h上部逆温层或稳定底层的高度,即混合层高度,m; 混合层高度h采用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给出的

11、简式进行计算:当稳定度为a、b、c、d时:当稳定度为e、f时:式中,地转参数;地转角速度,7.2910-5rad/s;地理纬度,deg。重庆纬度在28103213之间,本设计取为30。表6-4 重庆地区和值地区asbs重庆abcdef0.0730.0480.0310.0221.66 0.70 (2) 小风和静风属于不利气象条件,对敏感区或关心点易造成严重污染,可酌情按一次取样或日均值计算。小风或静风状态下的点源扩散模式是按烟团模式来考虑的:假想在静风状态下烟流不能形成,把排气筒的烟气想象成一个个的烟团,按扩散统计理论,不光在y轴、z轴方向有扩散而且在x轴上也有扩散,因此导出无限三维高斯烟团扩散公式。小风(1.5m/su100.5m/s)和静风(u100.5m/s)时的点源扩散模式如下: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平均风向为x轴,地面任意一点(x,y)小于24小时取样时间的浓度cl(mg/m3)建议按下式计算: 式中:评价点(x,y)处污染物浓度值,; q污染物排放量,mg/s; 为正态概率积分值,可由数学手册查得;、静、小风时水平、垂直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见表6-5。表6-5 小风、静风扩散参数的系数稳定度0102u10u100.5m/su10u100.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