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地热(水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_第1页
矿井地热(水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_第2页
矿井地热(水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矿井地热(水害)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 淄矿集团坤升公司是受地热害威胁较严重的矿井,矿井投产后,在第一水平开采时,就发现井田南翼局部地区地热异常,采掘工作面温度高达3135,气温炎热潮湿,井下作业人员常汗流浃背,并伴有中暑、感冒等现象,严重恶化了劳动环境,直接威胁着井下职工的身体健康。 为了探索治理地热(害)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充分收集、利用已有的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又补充进行了物探、化探、稳态测温、单抽水试验、计算模拟分析等工作,进一步查明了地热异常的分布范围和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封堵热水上升通道,加固煤层底板含水层,达到既治理热害,又治理水害之目的。 1 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特征

2、1.1 地质构造 矿井位于淄博向斜盆地东翼北端近腹部地带,东有落差80390m的F5正断层,南有落差50150m的F1正断层,西有落差600m的F13正断层,北面为地层倾斜深部。为一东、南、西三面均下降的断块地垒构造。井田内煤系地层为单斜构造,地层倾向300330,倾角715。区内断裂较发育,落差10m以上的断层有35条,全为正断层。从断层的产状分析,大可分为三组:一组为北北东向的走向正断层。区内发育有29条之多;二组为南北向的正断层,仅有F13断层是井田的西边界;三组为近东西向的斜交正断层;区内发育5条,但延展长,常为张性含(导)水断层。 另外,井田内岩浆侵入活动比较剧烈,岩性主要是辉长岩、

3、辉绿岩,生成时代为中生代燕山期,对煤层、含水层影响较大,多为层状。据资料分析,奥灰顶面以下100160m左右有岩浆岩岩体。 1.2水文地质特征 (1)含水层。煤系及其以上含水层富水性不强,对矿井影响不大,影响矿井安全的含水层主要有:徐家庄灰岩含水层。位于10煤以下30m左右,有23层灰岩组成。总厚818m。资料表明,徐灰岩溶不发育,裂隙发育不均,主要接受其底板奥灰水的顶托补给;奥陶系灰岩含水层,总厚821m,位于10煤以下60m。顶部裂隙不太发育。 (2)断层带水文地质特征。F5、 F1、 F13和 F3断层为区域地下水的主要控水与导水构造。其中F5、F1和F13断层为弱水透水或隔水断层,唯有F3断层具有较强的垂直向上补给特征,是地下水强导水带。 2地热补勘工作 2.1基础资料 矿井投产后,在300m 10300采区和10700采区生产过程中,发现9、10煤采掘工作面的气温高达3140,采煤工作面底板出水水温高达40,出水工作面的温度较不出水工作面的温度高48。1992奥灰水文补勘时,发现奥灰水沿F3断层带由北向南水温剧增,最高达39.5,各观测孔水温测量证实,奥灰水水温在F3断层的南部较高,而在断层北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