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考纲要求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二、高考考情与预测1、高考考情(见学案“高考回眸”)2、命题规律及趋势(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本考点为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也是历年高考高频考点,既以选择题,也以主观题形式呈现。从考查内容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个考点考查频率均较高。2016年高考复习时,注意会用矛盾即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处理现实中的矛盾
2、问题,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其关系、矛盾普遍性含义及要求、矛盾特殊性的多种情形,特别要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时政热点方面,关注经济发展与环保的关系、通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的关系等,会用本考点知识去分析解决现实问题。(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本考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重点、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高频考点,既以选择题,也以主观题形式呈现。从考查内容看,“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考查频率均很高;而“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近三年高考中则未涉及。2016年高考复习时,从基础知识角度看,注意归纳“运用
3、矛盾分析法分析”“运用(上述原理中的)原理分析”“是如何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几种设问方式的考查及对策,要对本考点知识形成体系,又要深入掌握所有具体原理;时政热点方面,注意各地对于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情况,分析各地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举措。三、考点知识网络结构(板书设计)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普遍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四、考点知识解读考点1、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矛盾的含义: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2)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现着对
5、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重要提示:“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包括矛盾双方的地位、作用、性质等等转化。同一性是有条件的。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斗争的抽象和概括,是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反映,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其内容十分丰富,具体形式无限多样,不能把其形式的变化,误认为斗争性时有时无。无论那种形式的斗争都是关于矛盾斗争性的差异性问题,而不是矛盾斗争性有无问题。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3)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统一的: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
6、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鲶鱼效应”等等都说明:无论依存还是转化,都以“对立面”的存在为条件。)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本是同根生,相煎才太急”。 只有有某种共同基础、相互依存的东西,才会排斥或斗争;彼此分离、毫不相干的东西,谈不上矛盾,更不会排斥或斗争。)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
7、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反对错误倾向: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
8、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哲理名言: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谦受益,满招损。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有时失去是一种拥有,有时跌倒是一种站起。尽信书不如无书。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败是成功之母等等。重要提示: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1)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没有统一,也无所谓对立。离开对立或者离开统一,都不能称其为矛盾。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而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对立”,另一方叫“统一”。(2)“事物内部”是指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更不是上帝创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3)日常生活中
9、的矛盾不能等于哲学上的矛盾。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哲学意义上的“矛盾”则是指事物内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哲学意义上讲的“对立”特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是对一切具体矛盾斗争的共性的概括与反映。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内容: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意义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敢于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坚
10、持一分为二的方法,坚持全面看问题的观点,反对片面看问题的观点。识别关键词:一方面另一方面;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双刃剑(科技;经济全球化;转基因食品;互联网等等);只要是关于对事物的评价、认识问题,必须坚持两分法,反对一点论、片面性。矛盾普遍性哲理名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日有阴晴,月有圆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重要提示:事事有矛盾不等于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事事有矛盾”是说每一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不能把“事事”理解为每一事物之
11、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人们尚未认识,还不能对其矛盾作出科学解析的事物,或还没有察觉的矛盾,矛盾就不存在。矛盾具有普遍性、客观性。事事时时有矛盾,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来说,处于动态的较为激烈的矛盾,人们往往容易察觉,而事物处于相对静止时的矛盾或处于缓和状态时的矛盾,并不等于就没有矛盾,它需要人们通过思维才能认识和把握。两点论的两点就是优点和缺点。不能把“两点”仅仅理解为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利与弊。“两点论”具有广泛的哲学意义,应根据不同的事物去具体考察各自的两点是什么。矛盾越少越好。矛盾具有客观性。人既不能制造矛盾,也不能消灭矛盾,矛盾
12、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矛盾的多少是客观的。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因此,就事物的发展来说,不能以矛盾的多少为标准来判断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能以是否有利于新事物的发展来衡量,不能一概认为矛盾越少越好。(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内容:矛盾具有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其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也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
1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识别的关键词: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区别对待;在不同时期实施不同的对策、策略或政策;因地、因人、因时制宜;发展特色农业或特色经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等哲理名言: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万物莫不相异;唐诗多以丰神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性;年年岁岁花开落,岁岁年年人不同。(3)矛盾普遍性(共性、一般)和特殊性(个性、个别)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
14、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意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学习这一原理要求我们,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第二,认识事物、研究问题时,要遵循从特殊(个别)到普遍(一般),再从普遍(一般)到特殊(个别)的认识秩序,不断地提高和深化认识。 第三,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
15、指导相结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科学工作方法。识别的关键词:共性与个性统一;一般与个别的统一;一般经验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先试点后推广经验;指导;及学习别人有益经验,又进行自主创新;典型引路,示范引导;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重要提示:正确理解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不是“多数和少数的关系、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从事物的性质上来讲的,二者的关系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多数和少数、整体和部分是从范围上来讲的,可见有根本的区别。(2)不能说“普遍性包含特殊性”。因为各种特殊性、个性是千差
16、万别、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而普遍性、共性是抛开了事物各自特殊的东西,是抛开了许多丰富多彩、具体生动的个性、特殊性,只是概括、抽象出了它们共同的本质。考点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1)原理内容:含义: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联系: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必须抓重点、抓关键,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
17、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3)识别的关键词: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根本;核心;要害;首位;第一;突破口;主要任务;根本途径;症结统筹兼顾等等。重点;中心;关键;重中之重;抓重点;(4)哲理名言:牵牛要牵牛鼻子;好钢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点子上;力气用在节骨眼上;切中要害;打蛇要打七寸;斩草要除根;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一语中的;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学会弹钢琴。反对不分主次、颠倒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重要提示:主要矛盾解决好了,有利于次要矛盾的解决,
18、不能说次要矛盾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不能说先解决的矛盾是主要矛盾,后解决的矛盾是次要矛盾。 主、次矛盾的区别在于矛盾的性质、地位、作用上的差异,而不在于解决顺序的先后。由于主要矛盾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一般情况下总要解决好主要矛盾,以带动其他矛盾的解决。但在特殊的情况下,首先要解决好次要矛盾,才能解决好主要矛盾。可见,解决“要紧的事情”不完全等同于抓主要矛盾。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解决主要矛盾需要集中主要力量集中一切力量。反对只抓重点不顾其他,搞”单打一”(集中全力)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1)原理内容:含义: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19、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方法论:要着重把握主流,否则就会混淆事物性质。(因为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也不可忽视支流。(因为矛盾主次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转化,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支流也能促进或阻碍主流的发展,如果任其自流,不加控制,就可能影响和改变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3)识别的关键词:谈认识、分析、评价;抓主流;顾大局;识大体;主导地位;总的来看;性质;方向;本质;主流;主体;优劣;利弊等等。(4)哲理名言:一趾之疾,丧七尺之
20、躯;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3、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1)哲学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2)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3)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4)两点论与重点论是密切联系的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
21、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含义: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前提),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关键),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目的)。(2)重要性(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矛盾特殊性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第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3)怎样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 前提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其次 关键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以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再次 重要条件要在运动中把握
22、事物的矛盾。最后 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工作方法和教条主义。(4)成语或者俗语:看菜吃饭;量体裁衣;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入乡随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重要提示:1.主次矛盾与矛盾的主次方面比较:主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区别外延不同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所包含的“诸多矛盾”相比较而言的。主要矛盾一般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则可以有多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则是就“同一矛盾”的双方比较而言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只有一个,而次要方面也只有一个。内涵不同主次矛盾讲的是“矛盾体”,可以称为“一个”或“一种”。主次矛盾都有各自的矛盾的主次方面。矛盾的主次方面
23、讲的是“矛盾侧面”,所以,只能叫“一方”或“方面”。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进程,其原因是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其原因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力量上超过矛盾的次要方面,在地位上又支配着矛盾的次要方面。方法论意义不同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要求做事情要抓重点、抓关键、抓中心,但又不能忽视一般。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看问题要把握本质和主流,但又不能忽视支流。实践的方面不同做题时判断主要矛盾要注意以下字眼,如“重点”“中心”“关键”“突破口”等。做题时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注意以下字眼,如“主流”“方向”“大局”“性质”“主体”“优劣”等。联 系都是讲矛盾发展
24、的不平衡性问题,都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都是重点论所要把握的重点。2.正确理解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所以,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掌握矛盾分析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要善于把握重点与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五、误区警示1、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相对立的。 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
25、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普遍性表现出来 5、一分为二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6、实事求是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六、高考回眸1 2013广东卷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C分析事物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
26、统一 D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解析 C材料中党的十八大报告的相关论述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项符合题意。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A项表述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关键部分的决定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项表述错误。2 2013江苏卷 某视频中,一只小猫头鹰被人用大手轻轻抚摸,它瞪大了眼睛,显得傻气而乖巧,网友皆呼“萌”。但科学研究表明,它的“萌态”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这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要在普遍联系中把握事物C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D既要看到现象,更要把握事物的本质解析 D本题考查联
27、系的多样性。小猫头鹰被人抚摸呈现出傻气而乖巧的“萌”是现象,实质是因恐惧而身体僵硬,动作缓慢,故选D。A、B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主旨。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C本身错误。32013江苏卷 右图漫画如此修理给人们的哲学启示是() A.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B. 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C. 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D. 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解析 C本题以漫画为视角,考查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解答本题关键是读懂漫画,修理工的做法治标不治本,没有抓住“漏水”这一主要矛盾,启示我们要着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C正确,D不选。漫画具有讽刺意味,A违背漫画的主旨。B说法正确,但没有准确地反映漫画的主旨。M
28、中学不唯分数论英雄,而是努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鼓励学生勤奋学习的同时,设置“道德之星”“体育之星”“科技创新之星”“艺术之星”“劳动之星”等奖项,有针对性地评价学生,从而营造了“人人有才、个个成才”的校园文化氛围。4 2013新课标全国卷 该校的评价实践表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是科学评价学生的前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科学评价是学生成长进步的根据矛盾特殊性原理是学校因材施教、培养人才的重要哲学依据矛盾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学生的个性通过不同的评价来表现A B C DA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M中学不唯分数
29、论英雄,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设置奖项、进行评价,坚持了因材施教,体现了具体问题分析,正确。错误,科学评价是主观的,不是学生成长的根据。说法错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5 2013浙江卷 现代智能通讯工具方便天各一方的人们相互交流,可随之而来的往往是人们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于是,有人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玩平板电脑,我玩智能手机。这告诉我们()A对事物的价值要具体分析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可能一蹴而就C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解析 A本题考查一分为二的观点。现代智能通讯工具为人们的交流带来方便,但也带来相聚时的无语和隔膜,这说
30、明事物都包含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要具体分析事物的价值,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体现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故B、C、D都不符合题意。看漫画问候的变化(作者毛铭三),回答6题。6 2013浙江卷 漫画所蕴含的哲理有()任何社会意识的产生都有物质原因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殊性人的欲望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如影随形A B C D 解析 A本题考查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矛盾特殊性等知识。过去见面问“吃了吗”是人们贫穷、吃不上饭的体现,现在问“瘦了吗”则是人们生活富裕起来的体现,这体现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不同时期的问候语有所不同,这说明矛盾在事物发展的
31、不同阶段有其特殊性,故符合漫画寓意。说法错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不是人的欲望,而是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说法错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与社会存在的变化不是完全同步的,因此不是如影随形的。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抗战。随着双方力量的此消彼长,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全面胜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交关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发表谈话,承认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提出,“侵略”的定义在学术界或国际上都没有定论,在国与国的关系中,从不同角度看这一问题的结论也不同。7 2013重庆卷 关于这一段历史,说法正确的是()A战争中的中日双方只有斗争性没有同一性 B双方力
32、量的此消彼长是战争发展过程中的质变C抗日战争的结束表明中国社会主次矛盾发生转化 D中日之间的矛盾始终是1937年以来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解析 C1937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反抗,这时的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1945年中国取得抗战胜利,这时中日矛盾又变成了次要矛盾。故C正确。A说法错误,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B中的“质变”说法错误。D说法本身错误。8 2013重庆卷 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下列说法体现这一方法的是()A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为官发财,应当两道 C四面出击,全面突破 D反腐要“老虎”“苍蝇”一起打 解析 DA体现了实践第一的观点,B是一种正
33、确的为官之道,C体现了没有做到抓重点,D体现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9.2012北京卷 加强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重点解决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体制创新。从哲学角度看,以上论述()运用了科学的系统优化方法 把握了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统一坚持了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 强调了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A B C DA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实质与核心的知识点。材料中总体规划体现了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故符合题意。重点解决,全面协调推进经济、政治等体制创新体现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不是矛盾的主次方面,不符合题意,符合题
34、意。表述错误。故答案选A。10.2012全国卷 邓小平根据香港、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提出的“一国两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这一伟大构想()承认矛盾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重要动力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承认矛盾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A B C DC解析 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矛盾的基本属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知识。“一国两制”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因为它是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分析香港、台湾的历史和实际情况提出的,实现了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因此正确。说法本身错误。说法与题意不符,应该是认识到矛盾双
35、方的同一性,而不是斗争性。11.2012浙江卷 建设民生工程,既要建立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又要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还要妥善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既要着眼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有待于社会改革的整体推进既关注民生中的普遍问题,又不忘其中的特殊问题 提升民生工程质量,需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 B C DB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整体与部分、普遍性与特殊性。题干中的“既要又要还要”体现了既要着眼于民生中的全局性问题,又要解决其中的局部性问题,应选。“基本公共服务”体现的是普遍性,“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涉及
36、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体现的是特殊性,故应选。题干没有涉及社会改革以及主要矛盾,不选。12.(2012江苏卷)电影泰坦尼克号和歌剧罗密欧和朱丽叶因歌颂纯真的爱情而为世人所熟知,我国的爱情名著牡丹亭以舞剧的形式在纽约上演,也为美国观众所欣赏。这些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都深深打动世界各地的人们。这说明 ( )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在实践中产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共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尊重文化多样性就是要承认文化的同一性A.B.C. D.13.2011安徽在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有许多言简意赅的成语,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
37、基础 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A B C D解析 C。本题考查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错误。承认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认识事物的基础。理解正确。理解错误。见仁见智,强调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观点,但是没有否认真理,这里不否定真理是客观的。说法正确,胸有成竹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本题答案选C。142013江苏卷 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
38、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答案 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可以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解析 本题以城镇化建设为背景,主要考查文化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华文化的作用。解答时,首先,要从乡村入手,把乡村与乡村中蕴含的文
39、化联系起来;然后,从乡村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以及乡村文化的作用角度分析。乡村文化的作用可以从展现地域特色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等角度分析。 (2)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说明如何认识城镇化进程中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关系。答案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不同,二者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上都存在着差异,各有特点。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城市文明需要在乡村文明中获得有益的滋养;而乡村文明同样需要借助城市文明更新、发展和完善。我们在城镇化进程中应将推进城市文明和呵护乡村文明有机统一起来。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的基本属性,属于认识类问答
40、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既有统一的一面,也有对立的一面。答题时,可以先指出矛盾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个基本属性,然后分析城市文明和乡村文明既有斗争性又有同一性,最后指出我们的正确做法。七、随堂演练(一)选择题12013淄博模拟 下边漫画“自大多一点”表明()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矛盾的对立统一具有普遍性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D认识事物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1A解析 “自大多一点”就会变“臭”体现了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A项正确。22013滨海联考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运动和
41、静止的关系 B质变和量变的关系 C对立统一的关系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C解析 坐在一起,心却是远的,体现了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C项正确。32013广州一模 2013年的经济政策取向将继续“稳中求进”。预计货币政策倾向中性,财政政策将略为积极,但更强调结构性问题。这是因为CPI有回升的压力,但是不会成为主要的经济困扰。同时,经济的复苏又需要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但是不宜大幅进行货币放松。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货币政策的调整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发展的观点A B C DC解析 该题限制的条件是唯物辩证法角度,属于唯物论,故可以直接排除A、B、D三项。根据经济
42、形势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42013惠州调研 东江菜系里的盐焗鸡、梅菜扣肉、酿豆腐被称为“惠州三件宝”。盐焗鸡皮脆、肉滑、骨香、味浓;梅菜扣肉肉烂味香,咸中略带甜味、肥而不腻;咸鲜味的酿豆腐汤汁香浓、嫩香可口。这“三件宝”口味各异,但都偏重于“肥、咸、熟、香”。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具有普遍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特殊性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 D特殊性包含着同类事物的普遍性D解析 “惠州三件宝”口味不同,这是矛盾特殊性的表现,但都偏重于“肥、咸、熟、香”,表明它们有共同的特点,即矛盾的普遍性,材料告诉我们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D项符合题意。A、B两
43、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颠倒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5.(北京四中2013届高三期中)北京农业在借鉴全国农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依靠大城市辐射,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和休闲农业,从而走在全国前列。这说明 ( )A. 事物之间都存在必然联系 B.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C. 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能成功B 借鉴全国成功经验,注重普遍性,结合自身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重特殊性,故选B。6.(北京市西城区2013届高三期末)近年来,美国大举“双反”(反补贴、反倾销)大棒制裁中国出口企业,但最终会伤及自己的利益,因为 ( )A矛盾不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B中
44、美作为矛盾双方有依存的一面C美国经济不景气应找自身内因 D旧事物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B 美国双反,损人不利己,说明矛盾双方是同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选B。7.(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期末)右幅漫画中人的做法,错误在于 ( )A.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B.只见量变,不见质变C.只见共性,不见个性 D.只见运动,不见静止A 珍稀树种和普通树种是对立的,但普通树种砍伐的多了,也会变成稀有树种,无论哪种树,我们都应该保护,不应过度砍伐。故选A。8.(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期末)一首名为存在的流行歌曲唱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
45、滴对此你的理解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C. 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向一致D.矛盾具有普遍性D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具有普遍性。9.(北京市海淀区2013届高三期末)近年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发展迅速,微文化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微文化对知识体系 的构建、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存在弊端而遭到某些质疑。然而,微文化因为简单快捷易 操作、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文化的热情,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此,我们应当 ( )A.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
46、一D 微文化因其弊端遭到质疑,但因其优点而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微文化要看到利、弊两个方面,坚持两点论,同时更多的是肯定和赞扬,坚持重点论,故选D。10.(北京市丰台区2013届高三期末)罗阳曾说,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从哲学角度看,“没有中间分”突出强调了( )A.事物的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和排斥的属性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C 要么对要么错,矛盾双方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选C。11.(北京市丰台区2013届高三期末) 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创性地提出,在非物质文
47、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哲学依据在于 ( )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要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要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要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部分A. B. C. D. A 在特定区域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说明要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确;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说明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正确。12.(北京市东城区2013届高三期末)微博传播的便捷与高效,也让一些人用来散播谣言、流言,危害网络环境。对此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 ) 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分辨事物的性
48、质要看主要矛盾 要抓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 B C DD 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选项错误。(北京市朝阳区2013届高三期末)某小组进行了课题为生活中的哲学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回答13、14题。13.在小组合作学习生活中的矛盾知识的时候,同学小赵根据自己对知识和生活的感悟,画了一幅漫画,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甲为普遍性, 乙为特殊性B 甲为斗争性, 丙为同一性C 甲为主要方面,乙为次要方面D 甲为主要矛盾,丙为次要矛盾D 甲乙丙是在复杂事物中的诸多矛盾,其中,甲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是主要矛盾,其他的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是次要矛盾。复杂事物中分主次矛盾,每一矛盾中分主次方面。故该题选D。14.每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既要遵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又要完成本课题小组的任务和要求,体现本课题的特色。这体现了 (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两点和重点的关系 D主流和支流的关系A 遵循研究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基础检测
- 高三一轮复习物理试题(人教版新高考新教材)考点规范练18 机械能守恒定律
-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与答辩工作管理规定
- 03短文还原(五选五)-2021-2022学年八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复习题型专练
- 第6课《散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注册安全工程师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化学试题
- 4S店内部装修协议
- 道 法探问人生目标+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NOVA非线性编辑系统-索贝凌云
- 2022年《protelse电路设计与制版》教案
- 说课稿 人教版 美术 三年级 下册 《变幻无穷的形象》2
- 心电监护-PPT课件 (2)
- 催收公司管理制度(汇总)
- (2022年-2023年)海南省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登记表
- AI+智能辅助审批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方案
- 多芒寺阳塘仁波切生平简介(PPT)
- 企业标准—桥梁顶推施工(最终稿)
- 学会面对陌生人PPT学习教案
- 水泥稳定碎石试验段施工方案
- 新医院筹备计划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