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工程结构抗震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 构造地震为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2、 建筑的场地类别, 可根据土层等效剪切波速 和场地覆盖层厚度划分为四类。3、 抗震规范将 50年内超越概率为 10%的烈度值称为基本地震烈度,超越概率为%的烈度值称为多遇地震烈度。4、 丙类建筑房屋应根据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5、柱的轴压比n定义为 n=N/f cA (柱组合后的轴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6、 震源在地表的投影位置称为震中,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7、 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分别为最大加速度、频谱特征和。8
2、、 某二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G=1200kN,第一振型$ 12/ $ 11 = 1;第二振型$ 22/ $ 21=1。则第一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j = 0、724。9、 多层砌体房屋楼层地震剪力在同一层各墙体间的分配主要取决于楼盖的水平刚度(楼盖类型)和各墙体的侧移刚度及负荷面积。10、 建筑平面形状复杂将加重建筑物震害的原因为扭转效应、应力集中。11、在多层砌体房屋计算简图中,当基础埋置较深且无地下室时,结构底层层高一般取至室外地面以下 500mm处。12、 某一场地土的覆盖层厚度为80米,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为 200m/s,则该场地的场地土类别为
3、川类场地 (中软土)。13、动力平衡方程与静力平衡方程的主要区别是,动力平衡方程多惯性力和。14、位于9度地震区的高层建筑的地震作用效应和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为SG SGEEhkEv SEvkw w Swk。15、楼层屈服强度系数为 ye) Vy(i)/Ve(D 为第j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 。16、某一高层建筑总高为 50米,丙类建筑,设防烈度为8度,结构类型为框架-抗震墙结构, 则其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抗震墙的抗震等级为一级 。仃、限制构件的剪压比,实质是是防止梁发生脆性的斜压破坏。18
4、、 某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则其多遇地震烈度为度,罕遇地震烈度为 9度。19、 框架结构的侧移曲线为剪切 型。20、 框架结构防震缝的宽度不小于70 mm 。21、7度区一多层砌体房屋,采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则其房屋的总高度不宜超过21米,层数不宜超过_J_层。2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其抗震为,设计基准期为80 年。23、桥梁结构动力分析方法, 一般情况下桥墩应采用反应谱理论计算,桥台应采用 静力法计算。24、 位于常水位水深超过 _5m的实体墩桥,抗震设计时应计入地震动水压力。25、 粉土的粘粒含量百分率,7度和8度分别不小于10%和13% 时,可判别为不液化土。26、
5、当判定台址地表以下 10米内有液化土层或软土层时,桥台应穿过液化土层或软土 层。27、抗震设防烈度为 8度时,前第四纪基岩隐伏断裂的土层覆盖层厚度大于60米,可忽略发震断裂错动对地面结构的影响。28、 框架结构设计时(不考虑填充墙的作用), 框架梁 是第一道防线,框架柱是第二道防线。29、建筑结构扭转不规则时,应考虑扭转影响,楼层竖向构件最大的层间位移不宜大于楼层层间位移平均值的倍。30、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31、 为了避免发生剪切破坏,梁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_4。32、按抗震等级为一、二级设计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抗拉强度实测值与
6、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33、 为了减少判别场地土液化的勘察工作量,饱和沙土液化的判别可分为两步进行,即_初步判别 和标准贯入试验判别。34、 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体波分为纵(P)波和 横(S)波,面波分为 瑞雷(R)波 和 洛夫(L)波,其中波速最快的波为纵(P)波。35、 在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层结构的水平地震作用时,对于T1时,在 结构顶部 附加 Fn,其目的是考虑高振型 的影响。二、名词解释1、砂土液化: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土本身的渗透 系数较小,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
7、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 力增加到与剪切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 至完全消失,土体颗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 现象。2、震级: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的地 震波来确定3、地震烈度: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 的后果分类的。4、重力荷载代表值:结构或构件永久荷载标准值与有关可变荷载的组合值之和5、 结构的刚心: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抗侧力的合力中心6、构造地震:由于地壳构造运动造成地下岩层断裂或错动引起的地面振动7、 基本烈度:50年期限内,一般
8、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超越概率10 %的烈度值8、地震影响系数a:单质点弹性体系在地震时的最大反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9、 反应谱:单自由度弹性体系在给定的地震作用下,某个最大反应量与体系自振周期的关系 曲线10、鞭稍效应:突出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高振型影响较大, 将遭到严重破坏,称为鞭稍效应11、 强剪弱弯:梁、柱端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避免梁柱端截面先发生脆性 的剪切破坏12、抗震等级:考虑建筑物抗震重要性类别,地震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因素,对钢 筋混凝土结构和构件的抗震要求划分等级,以在计算和构造上区别对待。13、层间屈服机制:结构的竖向构件
9、先于水平构件屈服,塑性铰先出现在柱上。14、震源深度:震中到震源的垂直距离15、 总体屈服机制:结构的水平构件先于竖向构件屈服,塑性铰首先出现在梁上,即使大部 分梁甚至全部梁上出现塑性铰,结构也不会形成破坏机构。16、剪压比: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N17、 轴压比:n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fcAc设计值乘积之比18、抗震概念设计: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进行建筑 和结构的总体布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19、动力系数: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值20、 地震系数:地震地面运动
10、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21、 抗震防线:在抗震体系中,吸收和消耗地震输入能量的各部分。当某部分结构出现破坏, 降低或丧失抗震能力,其余部分能继续抵抗地震作用。22、 楼层屈服强度系数:y(i) Vy(i)/Ve(i),第i层根据第一阶段设计所得到的截面实际配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计算的受剪实际承载力与第i层按罕遇地震动参数计算的弹性地震剪力的比值23、抗震设防烈度:一个地区作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应按国家规定权限审批或颁发 的文件(图件)执行。24、 场地覆盖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可取地面到剪切波速大于 500m/s的坚硬土层或岩层顶的 距离。25、等效剪切波速:若计算深度范围内有多层土层
11、,则根据计算深度范围内各土层剪切波速 加权平均得到的土层剪切波速即为等效剪切波速。三、判断题1 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V )2 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距(X )3 抗震结构在设计时,应保证有一定的强度、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延性(X )4 设防烈度小于8度时,可不考虑结构物场地范围内发震断裂的影响(V )5 当饱和粉土中粘粒含量百分率达到一定数值后,可初步判为不液化土( V )6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只能适用于弹性体系(V )7 .地震作用下,绝对刚性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反应应趋于零(X )8 若结构体系按某一振型振动,体系的所有质点将按同一频率作简谐振动(V )9 地震基本烈度是指一般场地条件
12、下可能遭遇的超越概率为10%勺地震(X )10结构的刚心就是地震惯性力合力作用点的位置(X )11 设防烈度为8度和9度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X )12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将随轴压比的增加而减小(V )13.砌体房屋中,满足一定高宽比要求的构造柱可不单独设置基础(V )14多层砌体房屋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时,可直接取1 0.65 max( X )15对多层砌体房屋,楼层的纵向地震剪力皆可按各纵墙抗侧移刚度大小的比例进行分配( V )16. 建筑场地类别主要是根据场地土的等效剪切波速和覆盖厚度来确定的(V)17、为防止地基失效,提高安全度,地基土的抗震承载力应在地基土静承载力的基础上乘以小于
13、 1 的调整系数( X )18、防震缝两侧结构类型不同时,宜按需要较宽防震缝的结构类型和较低房屋高度确定缝宽(V)19、 限制梁柱的剪压比,主要是为了防止梁柱混凝土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 V )20、 在截面抗震验算时,其采用的承载力调整系数一般均小于1( V ) 四、选择题1、 抗震规范给出的设计反应谱中,当结构自振周期在Tg之间时,谱曲线为(A ) A 水平直线 B. 斜直线 C. 抛物线 D. 指数曲线2、 实际地震烈度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B )A. 建筑物类型 B. 离震中的距离 C. 行政区划 D. 城市大小3、规范规定不考虑扭转影响时,用什么方法进行水平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计算?
14、( B )A.完全二次项组合法(CQC法)B.平方和开平方法(SRSSt )C. 杜哈米积分D.振型分解反应谱法4、 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可用于下列何种建筑? ( C )米以上的高层建筑B.自振周期T1很长(4s)的高层建筑C. 垂直方向质量、刚度分布均匀的多层建筑D. 平面上质量、刚度有较大偏心的多高层建筑5、地震系数 k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 A )A.地震基本烈度B.场地卓越周期C. 场地土类别D.结构基本周期6、 9度区的高层住宅竖向地震作用计算时,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Gq为(C )A.恒载标准值GK+活载标准值QK) B. (Gk+Q)C. (G K+D. (GK+7、框架结
15、构考虑填充墙刚度时,Ti与水平弹性地震作用 Fe有何变化?( A )J ,Feff ,Feff ,FeJ J ,FeJ8、 抗震设防区框架结构布置时,梁中线与柱中线之间的偏心距不宜大于(A )A 柱宽的 1/4 B 柱宽的 1/8 C 梁宽的 1/4 D 梁宽的 1/89、土质条件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土质越松软,加速度谱曲线表现为(A )A 谱曲线峰值右移B谱曲线峰值左移C 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现为( A )A 谱曲线峰值右移10、震中距对地震反应谱的影响很大,在烈度相同的条件下,震中距越远,加速度谱曲线表A. 最顶层 B. 中间楼层 C. 第二层 多层砖房抗侧力墙体的楼层水平地
16、震剪力分配A. 与楼盖刚度无关B.C. 仅与墙体刚度有关D.14、场地特征周期 Tg 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A. 地震烈度B.C. 场地覆盖层厚度D.13、底层( B ) 与楼盖刚度有关 仅与墙体质量有关?( C )建筑物等级 场地大小D.C 谱曲线峰值增大D谱曲线峰值降低11 、为保证结构“大震不倒”,要求结构具有( C )A. 较大的初始刚度B.较高的截面承载能力C. 较好的延性D.较小的自振周期 T1B谱曲线峰值左移薄弱层的位置为12、楼层屈服强度系数 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可增强房屋整体性,避免开裂墙体倒塌可提高砌体抗变形能力 可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 可抵抗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破坏B
17、C16、ABC15、关于多层砌体房屋设置构造柱的作用,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D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可对框架结构的梁端负弯矩进行调幅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竖向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 梁端塑性调幅应对内力组合后的负弯矩进行 梁端塑性调幅应只对竖向恒荷载作用产生的负弯矩进行17、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的大小除了与质量,地震烈度,结构自振周期有关外,还与下列何 种因素有关 ? ( B )A. 场地平面尺寸 B. 场地特征周期 C. 荷载分项系数 D. 抗震等级18、表征地震动特性的要素有三个,下列哪项不属于地震动要素(B )A. 加速度峰值 B. 地震烈度
18、 C. 频谱特性 D. 地震持时19、震级大的远震与震级小的近震对某地区产生相同的宏观烈度,则对该地区产生的地震影 响是 ( B )A 震级大的远震对刚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B 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C 震级小的近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大D.震级大的远震对柔性结构产生的震害小20、 地震烈度主要根据下列哪些指标来评定( C )A 地震震源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B 地震时地面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C 地震时大多数房屋的震害程度、人的感觉以及其他现象D.地震时震级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该地区的土质条件和地形地貌21、一般情况下,工程场地覆盖层的厚度应按地面至剪切波速大于多少的土层顶面的距离确
19、定( D )A 200m/s B 300m/s C 400m/s D 500m/s22、 关于地基土的液化,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 )A 饱和的砂土比饱和的粉土更不容易液化B 地震持续时间长,即使烈度低,也可能出现液化C 土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容易液化D 地下水位越深,越不容易液化23、某地区设防烈度为 7 度,乙类建筑抗震设计应按下列要求进行设计 (D )A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8度考虑B 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按 7度考虑C 地震作用按 8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7度采用D 地震作用按 7度确定,抗震措施按 8 度采用24、 框架柱轴压比过高会使柱产生(B )A 大偏心受压构件 B 小偏心
20、受压构件 C 剪切破坏 D 扭转破坏25、 钢筋混凝土丙类建筑房屋的抗震等级应根据那些因素查表确定( B )A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层数B 抗震设防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C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层数D 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型和房屋高度26、 纵波、横波和面波(L波)之间的波速关系为(A )AVP VS VL B VS VP V L CVL VP VS D VP V L VS27、位于软弱场地上 , 震害较重的建筑物是 :( A )A. 木楼盖等柔性建筑B. 单层框架结构C. 单层厂房结构D.多层剪力墙结构28、强剪弱弯是指 : ( B ) A. 抗剪承载力 Vu 大于抗弯承载
21、力 MuB. 剪切破坏发生在弯曲破坏之后C. 设计剪力大于设计弯矩D. 柱剪切破坏发生在梁剪切破坏之后29、下列结构延性哪个延性在抗震设计时要求最高( D )A. 结构总体延性 B.C. 构件的延性D.30、强柱弱梁是指 :A. 柱线刚度大于梁线刚度B.C. 柱抗剪承载力大于梁抗剪承载力结构楼层的延性关键杆件的延性( B ) 柱抗弯承载力大于梁抗弯承载力 C. 柱配筋大于梁配筋应在接近地面或施工水位处设置横系梁米31、对于 8 度以上地区,当墩高大于 ( B )A.6 米 B.7 米 C.8 米 D.932、一级公路上的一般工程,其重要性修正系数为( B )A.1.0B.1.3 C. D.五、
22、简答题1、工程结构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是什么?如何通过两阶段设计方法来实现? 答:抗震设防的三个水准 : 第一水准: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 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二水准: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可能损 坏,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第三水准: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罕遇地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 命的严重破坏两阶段设计方法: 第一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多遇地震影响下的承载力和弹性变形,并通过合理的抗 震构造措施来实现三水准的设防目标;第二阶段设计:验算工程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弹塑性变形,以满足第三水准抗震设防目 标。
23、2、抗震设计中为什么要限制各类结构体系的最大高度和高宽比? 答:随着多层和高层房屋高度的增加,结构在地震作用以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水平 位移迅速增大,要求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必须随之增大。不同类型的结构体系具有不同的 抗侧移刚度,因此具有各自不同的合理使用高度。房屋的高宽比是对结构刚度、整体稳定、承载能力和经济合理性的宏观控制。 震害表明,房屋高宽比大,地震作用产生的倾覆力矩会造成基础转动,引起上部结构产 生较大侧移,影响结构整体稳定。同时倾覆力矩会在混凝土框架结构两侧柱中引起较大 轴力,使构件产生压曲破坏;会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的水平截面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 使其易出现水平裂缝,发生明显的整体弯
24、曲破坏。3、简述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答:现行抗震规范计算地震作用所采用的三种计算方法为:底部剪力法,振型分解反应 谱法和时程分析法。适用条件:(1)高度不超过40米,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的结构,以及 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2)除上述结构以外的建筑结构,宜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3)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甲类建筑和规范规定的高层建筑,应采用时程分析法进行补充计算。4、什么是动力系数、地震系数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三者之间有何关系?答:动力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的比 值地震系
25、数是地震地面运动最大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单质点弹性体系的最大绝对加速度反应与重力加速度的比值 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是地震系数与动力系数的乘积5、什么是鞭端效应,设计时如何考虑这种效应?答:地震作用下突出建筑物屋面的附属小建筑物,由于质量和刚度的突然变小,受高振型影响较大,震害较为严重,这种现象称为鞭端效应;设计时对突出屋面的小建筑物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放大系数3,但此放大系数不往下传。6、框架梁抗震设计时应遵循的原则?如何在设计中实现“强剪弱弯”?答:强柱弱梁,梁端先于柱出现塑性铰,同时塑性铰区段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 强剪弱弯,梁形成塑性铰后仍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强节点、强锚固
26、,妥善解决梁纵筋锚固问题对一、为保证强剪弱弯,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M;rM b,vbnVGb7、简述“强柱弱梁”的概念以及实现“强柱弱梁”的主要措施答: 强柱弱梁概念为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 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Me c M b其中e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取,二级取,三级取)8、简述提高框架梁延性的主要措施?答:(1
27、)“强剪弱弯” ,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以保证框架梁先发生延性的弯曲破坏,避免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 2)梁端塑性铰的形成及其转动能力是保证结构延性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应限制梁端截面的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率或相对受压区高度,另一方面应配置适当的受压钢筋( 3)为增加对混凝土的约束, 提高梁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 必须在梁端塑性铰区范围内设 置加密封闭式箍筋,同时为防止纵筋过早压屈,对箍筋间距也应加以限制。(4)对梁的截面尺寸加以限制,避免脆性破坏。9、砌体结构中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和圈梁的作用?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作用: 加强房屋的整体性, 提高砌体的受剪承
28、载力 (10%-30%), 对砌体有约束作用 , 提高砌体的变形能力,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 设置圈梁的作用:增加纵横墙体的连接,加强整个房屋的整体性;圈梁可箍住楼盖,增强其 整体刚度;减小墙体的自由长度,增强墙体的稳定性;可提高房屋的抗剪强度,约束墙体裂 缝的开展;抵抗地基不均匀沉降,减小构造柱计算长度。10、试述纵波和横波的传播特点及对地面运动的影响?答: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是压缩波,传播速度 快,周期较短,振幅较小; ( 2 分)将使建筑物产生上下颠簸; ( 1 分) 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其介质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是剪切波,传播速度比 纵波要慢
29、一些,周期较长,振幅较大; (2 分)将使建筑物产生水平摇晃; (1 分)11、什么是地基液化现象?影响地基液化的因素?答:饱和砂土或粉土的颗粒在强烈地震下土的颗粒结构趋于密实, 土本身的渗透系数较小, 孔隙水在短时间内排泄不走而受到挤压,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当孔隙水压力增加到与剪切 面上的法向压应力接近或相等时,砂土或粉土受到的有效压应力下降乃至完全消失,土体颗 粒局部或全部处于悬浮状态,土体丧失抗剪强度,形成犹如液体的现象。影响因素: 土层的地质年代:地质年代越古老,越不易液化 土的组成:级配良好的砂土不易液化粉土中粘粒含量超过一定限值时,不易液化 土层的相对密度:土层的相对密度越大,越不
30、易液化 土层的埋深:埋深越大,越不易液化 地下水位的深度:地下水位越深,越不易液化 地震烈度和地震持续时间:烈度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易液化12、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实质是什么?如何通过截面抗震验算来实现?答:(1)使梁端先于柱端产生塑性铰,控制构件破坏的先后顺序,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2)防止梁、柱端先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以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变形能力在截面抗震验算中,为保证强柱弱梁,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对一、二、三级框架的梁柱节点处,(除框架顶层和柱轴压比小于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柱端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符合:M c c Mb其中c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级为取,二级取,三级取)为保证
31、强剪弱弯,应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际达到的剪力值,对一、三级框架梁,梁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Ir一 M b M b 一V vb VGb1 n对一、二、三级框架柱,柱端截面组合的剪力设计值调整为:IrM c McV vc C -H n13、什么叫轴压比?为什么要限制柱的轴压比?N答:轴压比:n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fcAc度设计值乘积之和轴压比大小是影响柱破坏形态和变形性能的重要因素,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加而减小,为保证延性框架结构的实现,应限制柱的轴压比14、为什么要限制多层砌体房屋抗震横墙间距?答:(1)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横墙
32、抗震能力减弱,横墙间距应能满足抗震承载力的要求。(2)横墙间距过大,会使纵墙侧向支撑减少,房屋整体性降低(3) 横墙间距过大,会使楼盖水平刚度不足而发生过大的平面内变形,从而不能有效地将水平地震作用均匀传递给各抗侧力构件,这将使纵墙先发生出平面的过大弯曲变形而导致破坏,即横墙间距应能保证楼盖传递水平地震作用所需的刚度要求。15、在什么情况下结构会产生扭转振动?如何采取措施避免或降低扭转振动?答:体型复杂的结构,质量和刚度分布明显不均匀、不对称的结构,在地震作用下会产生 扭转,主要原因是结构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不重合措施:建筑平面布置应简单规整质量中心和刚度中心应尽量一致对复杂体型的建筑物应予以处
33、理16、什么是剪压比,为什么要限制剪压比?答:剪压比是截面内平均剪应力与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之比。剪压比过大,混凝土会过早发生斜压破坏 ,箍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它对构件的变形能力 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应限制梁端截面的剪压比。17、什么是震级?什么是地震烈度?如何评定震级和烈度的大小? 答:震级是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级,它以地震释放的能量为尺度,根据地震仪记录到 的地震波来确定 地震烈度是指某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地震影响的强弱程度,它是按地震造成 的后果分类的。震级的大小一般用里氏震级表达 地震烈度是根据地震烈度表,即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建筑物破坏和地表现象 划分的。18、在软弱
34、土层、液化土层和严重不均匀土层上建桥时,可采取那些措施来增大基础强 度和稳定性。答: ( 1) 换土或采用砂桩。( 2) 减轻结构自重、加大基底面积、减少基底偏心。(3)增加基础埋置深度、穿过液化土层。(4)采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以增大基础强度与稳定性,减小地震力,避免扭转破坏。19、抗震设计时,为什么要对框架梁柱端进行箍筋加密?提高构受力 楼梯间答: 梁柱端箍筋加密:加强对混凝土的约束,提高梁柱端塑性铰的变形能力, 件的延性和抗震性能,同时避免纵筋的受压屈曲20、多层砌体房屋中,为什么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 答:(1)楼梯间横墙间距较小,水平方向刚度相对较大,承担的地震作用亦
35、较大,而楼梯 间墙体的横向支承少,受到地震作用时墙体最易破坏(2)房屋端部和转角处, 由于刚度较大以及在地震时的扭转作用, 地震反应明显增大, 复杂, 应力比较集中; 另外房屋端部和转角处所受房屋的整体约束作用相对较弱, 布置于此,约束更差,抗震能力降低,墙体的破坏更为严重21、地基抗震承载力比地基静承载力提高的原因? 答:(1)建筑物静荷载在地基上所引起的压力,作用时间很长,地基土由此所产生的压 缩变形将包括弹性变形和残余变形两部分,而地震持续时间很短,对于一般粘性土,建 筑物因地面运动而作用于地基上的压力,只能使土层产生弹性变形,而土的弹性变形比 土的残余变形小得多,所以,要使地基产生相同
36、的压缩变形,所需的由地震作用引起的 压应力将大于所需的静荷载压应力;(2)土的动强度和静强度有所不同22、(3)考虑地震作用的偶然性、短时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抗震设计安全度略有降低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房屋建筑地震作用的适用范围?在计算中,如何考虑长周期结构高振型的影响?答:剪力法的适用条件:(1 )房屋结构的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2)房屋的总高度不超过 40m(3 )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4 )房屋结构在地震运动作用下的扭转效应可忽略不计为考虑长周期高振型的影响,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当房屋建筑结构的基本周期Ti 1.4Tg时,在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取Fnn F
37、Ek再将余下的水平地震作用(1 n ) FEk分配给各质点:Gi HiFi 亍 一(1 n)FEkG jH jj 1结构顶部的水平地震作用为 Fn和Fn之和2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因建筑、结构布置不当产生的震害有哪些表现?引起震害的原因是什么?答:(1)建筑平面形状复杂,由于扭转效应、应力集中震害加重(2) 房屋立面凹进凸出,可导致建筑物竖向质量和刚度突变,使结构某些部位的地震反 应过于剧烈,加重震害(3) 房屋高宽比较大,底层框架柱可能因地震倾覆力矩引起的巨大压力或拉力而发生剪 压或受拉破坏(4 )防震缝设置不当,若防震缝宽度不够,相邻建筑物易发生碰撞而造成破坏(5 )结构物在平面质量与刚度
38、分布不均匀(如抗侧力构件分布不恰当),使房屋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不重合,弓I起扭转作用和局部应力集中,加重震害(6 )结构物沿竖向质量与刚度分布不均匀,在地震中往往会形成薄弱层,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造成破坏24、简述确定水平地震作用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主要步骤(1 )计算多自由度结构的自振周期及相应振型;(2 )求出对应于每一振型的最大地震作用(同一振型中各质点地震作用将同时达到最大 值);(3 )求出每一振型相应的地震作用效应;(4) 将这些效应进行组合,以求得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25、简述框架节点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 节点的承载力不应低于其连接构件的承载力;(2) 多遇地震时节
39、点应在弹性范围内工作;(3 )罕遇地震时节点承载力的降低不得危及竖向荷载的传递;(4) 梁柱纵筋在节点区内应有可靠的锚固;(5) 节点配筋不应使施工过分困难。六、计算题1、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G G2 1200kN ,每层层高皆为4.0m,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DiD2 8630kN/m;n类场地,设防烈度为 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设计分组为第二组,结构的阻尼比为0.05。(1) 求结构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并验证其主振型的正交性(2) 试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解1): (1)计算刚度矩阵k11 k1 k28630 217260
40、kN/mk12 k21 k28630kN / mk22 k28630kN /m(2)求自振频率21,212m1m2(口水22m2kn)-(m1 k22 m 2 kn )4m1 m 2 (kn k22k12 k21)(120 8630 120 1726C)2 120 120.(120 8630 120 17260)24 120 120(17260 8630 ( 8630)2 27.47/188.2815.24rad /s(3)求主振型213.72 rad / s当 15.24rad /sX12g 12kn1205.242 172601.618X11k1286301f 213.72rad /sX
41、22m 2kn12013.722 172600.618X21k128630100(4)验证主振型的正交性质量矩阵的正交性T1.000T12001.000X1mX21.61801200.618刚度矩阵的正交性X:kX2T1.0001726086301.0001.618863086300.618由表查得:7度多遇地震max0.082第一自振周期 T11.200s,Tg T15Tg12第二自振周期 T20.458s,TgT1 5Tg2(1)相应于第一振型自振周期 T1的地震影响系数:0.9max0.90.401.2000.080.030nmii 11i1200 1.00012001.6180.724
42、12mii 1212001i1.000212001.6182于是:F1111 11G10.0300.7241.000120026.06kNF1211 12G20.0300.7241.618120042.17kN第一振型参与系数第一振型的层间剪力:V12F1242.17kNV11F11F12 68.23kN(2)相应于第二振型自振周期 T2的地震影响系数:解2):由表查得:n类场地,第二组,Tg=Tg0.90.402 T2max0.458第二振型参与系数nmi2ii 111200 1.000 1200mi22i120021.0001200疋:21G10.071F 2222G20.071第二振型的
43、层间剪力:V22 F 2214.53kN0.90.080.0710.2760.276(.618)20.276(0.618)1.000 120023.52kN(0.618) 120014.53kNV21F21 F22 8.99 kN(3)由SRSS法,计算各楼层地震剪力:V2. Vj:. 42.172 ( 14.53)2 44.60kNV. J Vj2V68.232 8.99268.821kN j 22、某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集中于楼盖和屋盖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相等 每层层高皆为,框架的自振周期T11.028s ;各层的层间刚度相同Gi G21200kN,D1 D28630kN/m;n类场地,7度第二组(Tg0.40s, max 0.08),结构的阻尼比为0.05,试按底部剪力法计算框架的楼层地震剪力,并验算弹性层间位移是否满足要求(e 1/450 )。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餐饮供货协议
- 附录一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现代应用文书写作(第三版)教学课件电子教案
- 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协议执行细则4篇
- 2025年度个人留学担保合同模板
- 2025年度个人收入证明范本及税务合规服务合同
- 2025-2030全球氢混合锅炉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CO2激光冷水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年女职工权益保护及性别平等知识有奖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居民健康素养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个人间技术秘密保护保密合同4篇
-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原卷版)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新高考Ⅱ)含答案
- 消防救援-低温雨雪冰冻恶劣天气条件下灾害防范及救援行动与安全
- 供热管网工程监理大纲
-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临床中心五年发展规划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四 引起受众传播内容要素的掌控
- 安徽新宸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6000吨锂离子电池材料双氟磺酰亚胺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
- 分手的协议书模板(5篇)
- 助产护理毕业论文
- 地震工程学概论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