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6年中考化学热学专题复习与预测王梅军第一部分:2005年中考热学命题特色从收集到的80余份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中考物理试卷看,热学这部分一般占1116分,题型多以填空、选择、实验、计算题为主,有少量的探究题。考查内容主要包括物态变化的判断、分子动理论的简单应用、内能的改变、比热容及其应用、热值与热机、燃料与环境保护、新能源开发与利用、能源问题与环保等。几乎每个省、市的中考试题都涵盖了上述80%左右的知识点,难度适中。各地中考试题无论从命题的立意还是理念,都越来越注重体现新课程理念,在考查学生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引导对考生思维的过程及物理的思想和方法的考
2、查。在命题上具体说有以下四个特点。1. 注重双基,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地中考中的热学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学生对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中的大多数热现象感触较“深”,因此将热学的基本知识融合于学生既熟悉又感兴趣的真实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江西省第5题,通过判断水烧开后,壶嘴上方“白气”的多少,来判断出哪个房间的气温较高,从而考查学生对气体液化条件的理解,有效地避免了死记结论或规律获取考分现象的发生,体现了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重视。2. 注重教育价值,培养环保、节能意识环保问题和能源问题始终是人们
3、关注的焦点。在各地中考试卷中,涉及发现违背环保要求的生活、生产现象,如何改进处理环保问题,如何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以及能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新能源的试题比比皆是。命题者的立意,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和节能意识。例如:福州市课改区第23题,通过短文介绍“气候与热污染”,让学生分析造成“热岛现象”的原因,对如何减少环境污染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考查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数理结合,寓热学知识于图像。综观05年中考物理试卷中的热学图像题,主要包括:熔化(凝固)曲线、沸腾曲线、比热容特性曲线等图像。其中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图像是各地中考试卷中考查的重点。例如:苏
4、州市第26题,要求学生根据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来分析得出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其中既考查了学生对图像的分析、处理能力,又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注重科学探究,提高科学素养科学探究题也是05年中考热学试题的突出特点之一。热学类科学探究题,大多以探究物质的保温功能、物态变化问题、晶体的熔化、物质的比热容、内能及其应用等形式出现。例如:青岛市课改区“课题二:研究一下热传递”,既考察了科学探究的环节,又考查了学生运用基本热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二部分;2006年中考热学命题预测1. 考点梳理(1)能区分固、液
5、、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2)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3)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意识。(5)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6)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7)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知道能量
6、守恒定律,初步了解现实生活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方向性。(8)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能用其解释某些热现象。(9)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10)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燃料的热值,了解内能的利用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意义。(11)了解热量。(12)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13)能通过具体事例,说出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14)能结合实例,说出不可再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特点。(15)了解核能的优点和可能带来的问题,了解世界和我国的能源状况,对于能源的开发利用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 题型特点这部分内容
7、在2006年中考的题型将以填空题、选择题、计算和讨论题、实验探究题以及作图题和简答题等形式出现。其中填空题和选择题倾向于以生活中涉及热现象、关于热的概念、物态变化的辨别、分子动理论以及扩散现象等知识的素材来命题,考查学生基本热学知识和基本技能。作图题主要是根据实验表格中的数据作出物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简答题主要围绕生活中热现象、环保问题、能源问题中涉及到的热学知识和能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开发新能源方面命题,侧重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应用能力,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认识到环保、能源问题的重要性,促使他们从小养成关注环保,保持周边环境的好习惯。实验探究题主要集中在探究生活中物态变化问题,并作尝
8、试性解释;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探究液体的沸腾以及影响液体沸点的因素;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并用物质的比热容的含义去解释诸如沿海地区气温变化较小、内陆地区气温变化较大,以及海陆风的形成问题;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本领;探究不同物体的保温性能;探究不同物体传导热的性能等。其中探究晶体的熔化、探究物质的比热容及应用必是大部分省、市采用的命题素材。关于热学的计算题是中考试卷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此类热学计算题大多与比热容、热值、热效率等有关,而且与电热相结合、与能源问题(如太阳能、化石能源等)相结合必将是2006年中考命题的主要趋势。此类题大多涉及社会现实问题,难度不大,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学生的情感、
9、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由于水循环隐含了各种物态变化及其他热学问题,因此关于水循环问题将是2006年的中考热点问题。在中考试题中,水循环命题形式大多作为填空题、简答题和分析讨论题出现,也可能出现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命题。3. 解题思路对于热学填空题、选择题,由于涉及到热学基本知识点比较多,考生易出现概念混淆现象,在解题时应理解题意,鉴别出本题主要考查是哪个热学知识点,然后用相关热学知识去求解,方可高效解题。关于作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解题思路是先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上描出具体的点,然后用光滑的曲线将坐标上各点连接起来。有时还根据所作的图像,去寻找物理规律,生活中相关的热现象等。简答题或讨论题,往
10、往以生活中某个热现象、热学史实、典故中的热学问题以及当今重大科学问题作为素材。同学们在解决此类试题时,应先仔细通读全题,根据所求的问题去题干中收集相关知识和信息,总结出相关规律,然后综合分析归纳进行求解。实验探究题的命题主要来源于两处:一是生活中的热现象;二是教材中探究实验改编而成。在进行实验探究生活中的热现象过程中要突出科学探究的本质,首先确定涉及什么样的热学知识,要去探究什么问题,然后按科学探究的过程进行思索求解。而关于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往往考查平时实验探究中的过程实验,往往考查平时实验探究中的过程与方法,侧重于物理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渗透,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热学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热学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命题的出发点主要是运用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公式,物体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的公式(不涉及物态变化),以及热平衡方程等公式进行的计算。解答计算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的基本公式,能对所求问题进行正确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等教育校本教育研究与实践考核试卷
- 海水淡化处理中的海水锰浓度测量考核试卷
- 游乐园的植物主题园区规划考核试卷
- 森林经营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与平衡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与发展考核试卷
- DB11∕T 3025-2020 五米以下小型船舶检验技术规范
- 敬业课件教学课件
- 灯谜英语课件教学课件
- 工厂培训员工培训方案
- 淮阴工学院《建筑力学2》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期中 (试题) -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 GB/T 23863-2024博物馆照明设计规范
- 10以内加减法(直接打印,20篇)
- 五年级上册英语课件-Unit5 What do they do?(第一课时) |译林版(三起) (共17张PPT)
- 汉德车桥明细爆炸图20__14
- 向导5使用说明书
- 【《项链》莫泊桑】《项链》课本剧剧本
- CM-4 融创集团结算管理制度
- 北师大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练习题
- 最新标准版合同范本直饮水工程合同通用模板
- 三新专题解读PPT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