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归档号: QB718-2006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规程大连雪山冷冻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06 年 9 月 30 日、乙前言本操作规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冷库设计规范 GB50072-2001 和原商业部冷藏加工企业管理局冷库制冷技术和我公司多年实践经验所编制,适用于本公司职工技能培训及用户技术指导, 为确保制冷系统操作正常化, 提高制冷操作人员安全操作技术水平, 安全正确使用制冷设备及制冷系统安全运行, 以防因操作不当而发生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或经济损失。本操作规程QB718-2006 作为企业标准,操作规程文件的发放范围和控制由本公司管理部归口管理。文件主要起草人(按姓氏笔画排列)陈海松
2、孙贵林 门红魏 孙万亮大连雪山冷冻设备制造有限公司2006 年 9 月 30 日氨制冷系统辅助设备操作及注意事项一、油分离器的操作1 、油分离器正常运行操作:( 1) 、正常运行时,油分离器进气阀、出气阀必须出于全开状态,放油阀应该关闭。( 2) 、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阀的开启度视液位控制要求而定,一般洗涤式油分离器壳体上会有液位指示牌。( 3) 、如油分离器上装有液位指示计或油位指示计,其阀门应微开或全开。 液面计阀门有倒关装置, 当玻璃破裂时, 在全开状态下弹子会堵塞阀孔, 防止大量油、氨外溢。( 4) 、根据放油计划或压缩机耗油量,油分离器应经常进行放油,一般每周不得少于一次。系统运行中可
3、用手摸分油器下部判断其存油量,存油较多,其下部温度会较低。( 5)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油分离器的放油操作:( 1) ) 、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 、如果是洗涤式油分离器,为提高放油效果,放油前提前半小时左右关闭供液阀,先开启油分离器放油阀,然后缓慢开启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注意:洗涤式油分离器供液不能关闭太久,防止容器内积油被过热气体汽化而进入冷凝器。( 3) 、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油分离器和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放油操作。( 4 ) 、放
4、油完毕,关闭油分离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开启供液阀恢复油氨分离器的工作状态。( 5) 、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6)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二、冷凝器的操作(一) 、壳管式冷凝器的操作1 、壳管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 1) 、根据压缩机制冷能力和冷凝器的热负荷,确定需投入运行的冷凝器和冷却水泵的台数。( 2) 、正常工作时除放油阀、放空气阀关闭外,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经常观察冷凝压力,表示压力最高不得超过cm2。( 3) 、壳管式冷凝器应有足够的冷却水量。如有两台以上冷凝器,应调整好水阀,使每台水量基本均匀相等。立式冷凝器的分水器应全部装齐,不应短少,避免水量分布不均
5、或不沿管壁下流。( 4) 、应经常检查冷凝器冷却水系统的工作状态,检查冷却水温与水量是否符合要求,一般立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为24C,卧式冷凝器进出水温差为36C。冷凝温度一般较出水温度高46C。( 5) 、应定期检查并清除冷凝器的水垢,一般每年清除1-2 次水垢和污泥( 视水质情况而定) ,水垢厚度不应超过1.5mm。( 6) 、定期用酚酞试剂( 纸 ) 检查其出水,如发现有氨的现象,应停止其工作,切断其与系统的联系,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记录。( 7) 、 根据压力表显示的压力与实际冷凝压力差值( 差值越大, 系统空气越多 ) , 排气压力表指针摆动的情况( 摆幅越大, 空气越多 ) 等,
6、 分析是否需要放空气。( 8) 、应定期放油,一般一个月左右应放油一次。(9)、当全部制冷压缩机停止运行1520分钟后,停止冷却水泵和冷却水塔风机。寒冷地区冬季停机,应防止冷却水系统 “冻胀”危害。( 10)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11)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壳管式冷凝器放油操作:( 1 ) 、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 、 冷凝器放油时,应尽可能在该冷凝器停止运行30 分钟进行, 缓慢开启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3) 、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冷凝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
7、,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冷凝器的放油操作。( 4 ) 、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放油。( 5 ) 、放油完毕,关闭冷凝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复冷凝器的工作状态。( 6 ) 、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7 )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3、壳管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 1) 、冷凝器放空气应尽量通过放空气器进行,以减少制冷剂损耗,防止环境污染。( 2) 、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3) 、开启冷凝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使混合气体进入放空气器。( 4) 、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
8、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开启供液节流阀,防止大量液氨进入低压系统,一般放空气器的降压管结霜不应超过 2 米。放空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5) 、 过 10 分钟左右, 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 将空气排到水桶的水中放出。( 6) 、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 2/1 时,应关闭供液节流阀;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当放空气器回流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 7) 、放空气阀开启度应适当,开启度可依据水桶中气泡情况调整。如气泡呈圆形,并在上升过程无体积变化,水温不升高,说明放出的气体是空气;如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消失或体积变小,则说
9、明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氨气,应关小放空气阀;如发现水桶中水温升高,并有强烈的氨味,水逐渐呈乳白色或有轻微爆炸声时,则说明放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氨气,应立即关闭放空气阀,停止放空气。( 8) 、 放空气完毕,应提前15 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 相隔数分钟后开启回流阀,停止放空气后,应抽出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即关闭降压阀。( 9)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二) 、蒸发式冷凝器的操作1 、蒸发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操作:( 1) 、蒸发式冷凝器正常运行时,除对空放气阀、放空气阀处于关闭状态外,其余阀门均应处于开启状态。( 2) 用于蒸发式冷凝器的喷淋水应经软化处理, 水质应达到 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GB1576
10、-79 要求,运行过程中需定期抽样检测水质,并应每月清洗水池一次。( 3) 、 经常检查冷凝器水池水位 , 以及浮球阀、 溢流阀是否正常工作,般一周一次。( 4) 、蒸发式冷凝器正常工作时,表压力最高不得超过cm2。( 5) 、蒸发式冷凝器的制冷系统定时放空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新系统应持续打开空气分离器,直至不凝性气体放完为止,之后每间隔一周放一次。在设备维护保养、系统添加制冷剂和润滑油后应立即予以放空,确保系统中没有不凝性气体。( 6) 、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须每个换热管组上、下放空气口逐个进行。如果冷凝器进气接口处的放空口采用的是直接对空方式,必须在系统关闭运行 30 分钟以后才能有
11、效防空。 (注意:正常运行时,禁止换热盘管上、下或盘管组之间联通。 )( 7) 、蒸发式冷凝器冬季运行时要注意防冻。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冬季可以采取干式运行的方式,节约运行费用。( 8)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9)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 1) 、蒸发式冷凝器进气口处可以采取直接对空排放空气,必须在系统停止运行 30 分钟后进行。 当人工操作时, 必须遵循正确的安全程序和注意事项。( 2) 、蒸发式冷凝器放空气操作必须每个放空气口逐一进行。同时打开多个换热盘管的放空阀,将会使存液弯失去作用,使液体回到冷凝盘管中。( 3) 、放空气操作按
12、空气分离器操作规程执行。( 4)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三、贮液器的操作 (亦称高压贮液桶)1 、贮液器正常运行操作:( 1) 、检查贮液器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放油阀、放空气阀关闭状态,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 2) 、在正常的情况下,贮液器液面应稳定,不应有忽高忽低的现象,但允许在系统热负荷发生剧烈变化时液面发生波动。其液面最高不应超过70%,最低不应低于30%。( 3) 、同系统有多台贮液器时,在液氨不足的情况下,可停用其中部分高压贮液器,将不使用的贮液器内液氨送出,但其贮液面不能低于20%(注意:必须保证任何时候出液管口位于液面之下 ) 。关闭其进液阀、出液阀、液
13、体均压阀、放油阀、放空阀。 (悬挂设备停用指示牌)停用的贮氨器必须始终保持气体均压阀、 压力表阀的开启状态。 (注意: 定期观察贮液器压力状态)( 4) 、贮液器和冷凝器上的压力表读数应相同,最高不得超过cm2 ,压力表指针稳定。( 5) 、贮液器应定时放油,放油操作时,应尽可能停用该贮液器(关闭进液阀、出液阀、气体均压阀及液体均压阀) ;然后,按放油操作规程进行放油操作。( 6) 、贮液器应按放空气操作规程及时放空气。( 7) 、贮液器一般应放置在室内,如放置在室外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阳光直晒。( 8)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9)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
14、、贮液器放油操作:( 1 ) 、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 、贮液器放油时,应缓慢开启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向 集油器放油。( 3) 、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 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贮液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贮液器的放油操作。( 4 ) 、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立即停止放油。( 5 ) 、放油完毕,关闭贮液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复贮液器 的工作状态。( 6 ) 、按集油器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7 )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3
15、、贮液器放空气操作:( 1) 、贮液器放空气必须通过放空气器进行。( 2) 、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3) 、开启贮液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使混合气体进 入放空气器。( 4) 、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开 启供液节流阀,开大氨液会进入低压系统,造成压缩机潮车。放空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 5) 、 过 10 分钟左右, 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 将空气排到水桶的水中放出。( 6) 、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 2/1 时,应关闭供液节流阀;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当放空气器回流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
16、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 7) 、 放空气完毕,应提前15 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 停止放空气后,应抽出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即关闭降压阀。( 8) )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四、中间冷却器的操作1 、中间冷却器正常运行操作:( 1) 、检查中间冷却器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其排液阀、放油阀处于关闭状态,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供液电磁阀(浮球阀) 、节流阀的开启状态由液位控制要求确定,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如是浮球阀,正常运行时,上部气体均压阀和下部液体均压阀应处于开启状态。( 2) 、中间冷却器正常工作时,其液位应处于浮球阀中心线或液位控制器的控制线高度。液位过低(低于30%)或超高均
17、属于不正常现象,应查找原因、 解决后才能恢复工作。 (注意: 要及时排除中间冷却器供液部分液位控制故障,避免发生系统运行安全事故) 必要时可采用手动补液或排液。( 3) 、配组双级制冷系统启动时,应先启动高压级制冷压缩机,待中间冷却器压力降至x105MPa时,再启动低压级压缩机。开车前,若中冷器液面低于30%时,不得起动压缩机,应先适当补充液氨。( 4) 、配组双级制冷系统停机时,应先停低压级制冷压缩机,待中间冷却器压力降至xl05MPa时,再停高压级压缩机。停车前,应提前停止中冷器供液。( 5) 、中间压力与系统蒸发压力、冷凝压力以及系统运行中的高、低压级容积比有关,一般情况下,中间冷却器正
18、常工作压力不应大于,系统停止工作时,压力不应高于,否则应及时降压。( 6) 、高压级制冷压缩机的吸气温度是随中间压力变化而变化的,一般比中间冷却器压力对应的饱和温度高24度。( 7) 、当系统有多台中间冷却器时,如果停止其中一台的工作,则被停止工作的中冷器其盘管进液阀要及时关闭。( 8) 、中间冷却器内存油多少可根据低压级压缩机的耗油量来判断,一般低压级压缩机每耗油 20 公斤应放一次油。 如果运行中, 中间冷却器金属液 面计上部结霜、下部不结霜,则说明存油过多。( 9)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10)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中间冷却器的放油操作( 1) 、检查
19、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 ) 、关闭中间冷却器供液阀,再开启中间冷却器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3) 、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一般为时,关闭贮液器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中间冷却器的放油操作。( 4) 、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较凉或有潮湿现象时,应停止放油。( 5) 、放油完毕,关闭中间冷却器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开启中间冷却器供液阀,恢复中间冷却器的工作状态。( 6 ) 、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7 )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五
20、、循环储液桶的操作1 、低压循环贮液桶的运行操作( 1) 、低压循环储液桶正常工作状态:正常工作时其冲霜排液阀、放油阀处于关闭状态,液面计阀微开或全开,供液电磁阀(浮球阀) 、节流阀的开启状态由液位控制要求确定,其它阀门应全部处于开启状态。( 2) 、正常运行状态下,低压循环储液桶液面应处于浮球阀中心线或液位控制器的控制线高度。一般立式循环储液桶应为容器高度的30%40%( 3) 、操作人员应经常观察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液面情况,若液位超过桶体高度的50%时,应关闭或减小供液阀开启度,以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如果开机前发现低压循环储液桶液位超高,应先开启氨泵,送出部分液氨。压缩机运行时,适当减小吸气
21、阀门的开启度。( 4) 、当自动控制供液阀(电磁阀、浮球阀)供液不足时,可以开启手动节流阀同时供液,保证氨泵正常运行。当液位控制系统失灵时,应关闭供液电磁阀(浮球阀) ,采用手动节流阀直接供液。5) 、 玻璃液面计有时会显示假相,应予以清除。 存油器应存满冷冻油。存油器换新油时,应先关阀两边的阀门,然后才能开下部的放油阀。(6)、采用低压循环储液桶作冲霜排液桶使用时,应在热氨融霜前1015 分钟关闭供液阀,冲霜时应控制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液位,不得过高。冲霜用的进液阀 ( 膨胀阀 ) 不宜常开,更不宜开得过大, 开开关关间歇的进行。 (注意:要注意观察低压循环储液桶和热氨的压力变化)( 7) 、
22、低压循环储液桶需要停止运行时,应减少或停止供液,降低液位,再停止氨泵运行,关闭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 8) 、根据实际情况按放油操作规程放油。( 9)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10)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低压循环贮液桶的放油操作( 1 ) 、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 、关闭低压循环储液桶的供液阀,停止氨泵运行;静止20 分钟后,缓慢开启低压循环储液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注意: 由于低温状态下润滑油黏度更高,放油会较困难)( 3) 、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低压循环储液
23、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放油操作。( 4) 、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结霜现象时,应停止放油。( 5) 、放油完毕,关闭低压循环储液桶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恢 复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工作状态。( 6 ) 、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7 )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六、排液桶的操作1 、排液桶的正常运行操作( 1) 、排液桶的功用是按受蒸发器热氨冲霜时排回的液氨及其他设备的液氨。排液桶也可作为其它设备放油的中转站。( 2) 、 检查排液桶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安全阀前的截止阀、压力表阀、液面计阀处于开
24、启状态,其余的阀门都应处于关闭状态。检查排液桶的液面与压力。如桶内有氨液时,应先进行排液;如压力过高,应打开降压阀,使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后,关闭降压阀。( 3) 、当热氨冲霜时,开启液体分调节站的排液阀和排液桶上的冲霜进液阀。排液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的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4) 、操作排液桶上的加压阀、降压阀时,要注意缓慢开启,同时开启度也不能太大。 (注意:排液桶上加压阀、减压阀不能同时开启)( 5) 、排液桶的液面不允许超过80%。热氨冲霜完毕先关闭液体调节站的排液阀, 再关闭排液桶的进液阀。 (严禁先关闭排液桶进液阀, 后关闭液体调节站排液阀
25、)( 6) 、静止 20 分钟后,按放油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 7) 、结束放油后,开启加压阀,当压力升至时关闭加压阀,高压储液器出液阀;开启排液阀出液阀及有关系统供液阀,将排液桶的氨液排至蒸发系统中去。 (注意:在排液过程中,排液桶内压力应保持)( 8) 液桶排液完毕,关闭排液阀。缓慢开启降压阀,使排液桶内压力降至蒸发压力,关闭降压阀,使排液桶处于待工作状态。( 9) 、 排液桶作其他设备排液时, 操作注意事项与热氨融霜时操作相同。( 10)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11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2、排液桶的放油操作( 1 ) 、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26、2) 、 冲霜排液完成静止20 分钟后, 缓慢开启低排液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向集油器放油。( 3) 、放油操作时,要密切注意集油器内油位的变化,当集油器内油位达到最高工作油位时,关闭排液桶放油阀和集油器进油阀,停止向集油器内放油。如果设备放油没有完成,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系统后,继续排液桶的放油操作。( 4) 、若发现设备放油管路结霜现象时,应停止放油。( 5) 、放油完毕,关闭排液桶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液阀,排液桶进入加压排液状态。 (注意:放油完毕,要先关排液桶的放油阀,将放油管内油和液氨抽回集油器后,方能关闭集油器进油阀。 )( 6 ) 、按集油器的操作规程,将油放出制冷系统。
27、( 7 )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七、集油器的操作制冷设备放油的基本规则:制冷设备的油均应经过集油器分离氨液后,再放出系统。理想的放油时机是在设备停止工作以后,这不仅可以提高放油效率,而且便于操作和确保安全。集油器的待工作状态: ( 1 ) 、集油器处于低压状态; ( 2) 、连接该集油器所有设备的放油阀处于关闭状态; (注意:否则极易引起严重事故) ( 3 ) 、进油阀、放油阀、减压阀处于关闭状态,压力表、安全阀前截止阀处于开启状态,油位计阀处于微开或全开状态。( 1 ) 、检查集油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如果集油器压力过高,应缓慢开启集油器的减压阀,当压力稳定在系统回气压力时,关闭减压阀。(
28、2 ) 、放油操作时,先开启需放油设备的放油阀,再微开集油器进油阀进行放油, 当集油器集油器压力升高时,要关闭进油阀后, 打开减压阀降压;关闭减压阀后再微开进油阀,如此反复操作。放油时,集油器的油位不得超过 70%,以防减压时压缩机吸入液体。 (注意:集油器的进油阀和减压阀不可以同时打开)( 3 ) 、设备放油管有发潮或结霜现象时,说明有氨液放出,应关闭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 4 ) 、确认关闭设备的放油阀和集油器的进油阀后,缓慢开启减压阀,使油中的氨液蒸发, 当压力接近回气压力时, 关闭减压阀。 静止不住 20 分钟,看集油器压力是否回升,如果压力上升明显,应再进行减压,直至静止
29、20分钟压力不再回升为止开启放油阀,把油放入预先准备的容器中。如果集油器有淋水、辅助加热等装置,在减压过程中,打开淋水阀或辅助加热器,加快油中液氨的蒸发分离。( 5 )从集油器向外放油时,操作人员应戴橡胶手套,站在操作通道(室内)或放油管上风侧(室外)操作,不得离开操作地点。( 6 ) 、放油完毕,关闭放油阀。记录放油时间和放油数量。( 7 ) 、系统设备放油时应逐一放油,严禁多台设备同时向同一集油器放油。 (注意:否则极易引起严重事故)八、空气分离器的操作( 1) 、制冷系统内空气应尽量通过放空气器进行,以减少制冷剂损耗,防止环境污染。( 2) 、检查放空气器是否处于待工作状态。( 3) 、
30、开启冷凝器的放空气阀和放空气器的混合气体阀,使混合气体进入放空气器。( 4) 、缓慢开启降压阀,降压阀不宜开大,一般为半圈至一圈。稍微开启供液节流阀,防止大量液氨进入低压系统,一般放空气器的降压管结霜不应超过 2 米。放空气过程中节流阀不一定常开。( 5) 、 过 10 分钟左右, 稍微开启放空气器的放空气阀, 将空气排到水桶的水中放出。( 6) 、如果发现放空气器的下部结霜接近放空气的 2/1 时,应关闭供液节流阀;适当开启放空气器下部回流管的节流阀,当放空气器回流管的霜层融化时,关闭回流管的节流阀;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 7) 、放空气阀开启度应适当,开启度可依据水桶中气泡情况调整。如气泡
31、呈圆形,并在上升过程无体积变化,水温不升高,说明放出的气体是空气;如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消失或体积变小,则说明放出的气体中含有氨气,应关小放空气阀;如发现水桶中水温升高,并有强烈的氨味,水 逐渐呈乳白色或有轻微爆炸声时,则说明放出的气体含有大量氨气,应立即 关闭放空气阀,停止放空气。( 8) 、 放空气完毕,应提前15 分钟以上关闭供液节流阀, 相隔数分钟后开启回流阀,停止放空气后,应抽出空气分离器内余氨,不要立即关闭降压 阀。( 9)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 10) 、做好设备运行记录。九、氨泵操作规程( 1) 、启动氨泵前,应检查氨运转部位有无障碍物,检查氨泵
32、电机和配电柜是否正常。检查循环桶液面是否正常,必要时进行调整。( 2) 、氨泵的启动操作:、开启液体分调节站的氨泵来液阀,氨泵进液阀和需供液库房的供液阀。、转动氨泵联轴器,检查转动是否灵活。、缓慢开启氨泵的吸气阀12分钟,泵内气体抽出后, 关闭吸气阀。、 启动氨泵, 开启氨泵的出液阀。 (允许在氨泵启动时微开吸气阀,在氨泵运转时吸气阀应关闭)( 3) 、启动氨泵时,注意氨泵排出压力与电流是否稳定。如果再设定的时间内没有建立压差,压差控制器会停止氨泵运行 (一般氨泵压差控制器延时时间为 10 秒) 。再次缓慢开启吸气阀,抽出气体后,关闭吸气阀,重新启动氨泵。( 4) 、氨泵排出压力应与制冷系统的
33、蒸发压力、供液高度相适应,一般出口压力为。正常运行时,电流表指针稳定,电流不超过规定的安培数,并发出比较沉重输送液体的声音。( 5) 、原则上应先开启制冷压缩机,后开启氨泵,并在停止压缩机运行前停泵, 在制冷压缩机运行期间, 氨泵的运行与停止应视系统运行情况而定。( 6) 、氨泵运行中,如果电流和排出压力下降,氨泵发出尖锐的无负荷声音,说明氨泵运转不正常,供液不足或不输送氨液,应迅速查明原因、排除故障: (注意:氨泵不可以空转,以防止烧坏轴承)一般氨泵不上液的原因:、循环桶液位过低造成汽蚀;、氨泵出液 管堵塞;、进液过滤器堵塞;、氨泵吸入了闪发汽体;、氨泵内积存 大量的润滑油;、氨泵机械故障。
34、( 7) 、 低压循环储液桶中存油多会影响氨泵正常工作, 减少氨泵输液量,会导致氨泵开不起来。润滑油进入蒸发器,会降低蒸发器换热效率,影响制冷效果。( 8) 、氨泵进液端的过滤网应不定期进行清洗,尤其是投产初期,否则会影响氨泵进液量或导致出氨泵不上液。( 9) 、氨泵的停止操作:、关闭循环桶的供液阀。、按下停止按钮,氨泵停止转动时,关闭氨泵出液阀。、若制冷系统停止运行时,关闭液体分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 10) 、按国家有关管理部门要求,定期校验压力表、安全阀,压差控制器也应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校验。11) 、做好氨泵的运行和停止情况记录。十、冷风机的操作( 1) 、启动冷风机前应转动鼓风机,
35、检查鼓风机和电机转动机构是否灵活,叶轮与机壳是否有摩擦现象,风机转动有无过重或结冰卡死现象。若发现不正常情况,应及时调整修理,然后在启用冷风机。( 2) 、直接蒸发式冷风机投入运行,应先缓慢开启回气阀,再适当开启供液节流阀。( 3) 、启动冷风机后,注意风机电流量是否正常,电机和鼓风机声音是否正常,轴承是否发热,若有异常现象,应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并做好维修记录。( 4) 、冷风机的蒸发器结霜应均匀,若发现结霜不均匀,应查明原因,调整节流阀,或采取其他纠正措施。( 5) 、冷风机蒸发器的霜层应根据运行情况及时清除。冷藏库冷风机霜层厚度达到23mm时,即应进行融霜,冻结间冷风机可以每进行一次冻结加
36、工融一次霜,冷却间冷风机可以每进行一次冷却加工融一次霜也可以在霜层厚度达到23mm即应进行融霜操作。( 6) 、 直接蒸发式冷风机停机时,应关闭供液阀, 适当降低回气压力后,停止鼓风机运转。( 7) 、做好冷风机运行情况记录。十一、蒸发器除霜操作1 、蒸发器热氨融霜操作( 1) 、检查排液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降压、排液处理,使排液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系统没设排液桶时,融霜排液可直接排入低压循环储液桶,此时,应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2) 、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态。抽气时间( 20 分钟以上)(3)、待蒸发器中
37、液氨大部分蒸发后(冷风机:1520分钟,冷排管:4560分钟),如果蒸发器为冷风机则关闭其鼓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 (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 -40 、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 )( 4) 、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 ( 节流阀 ) 。(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排液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 5) 、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需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注意冲霜时热氨压力不得超过。(
38、6) 、注意排液桶的液面不得超过70%。( 7) 、 热氨冲霜完毕, 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总热氨阀;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 ( 节流阀 ) 。( 8) 、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蒸发器的工作状态。2、冷风机水冲霜操作( 1) 、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冷风机蒸发器的抽气状态。(2)、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小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阀。 (注意: 冷风机蒸发器内残存的氨液吸热蒸发会降低水冲霜效果。
39、 )( 3) 、停止冷风机的鼓风机。( 4) 、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水,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避免局部水量不足而结冰。( 1) ) 、注意检查冲霜排水情况,防止下水道堵塞,冲霜水溢出水盘。( 6) 、冷风机水冲霜过程中,不得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以防蒸发排管内压力过高。回气阀开启的大小应该以维持蒸发器内的压力为为宜。( 7) 、冲霜完毕,关闭冲霜水系统。( 8) 、 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 稍微开大吸气阀门降低回气压力,根椐库房负荷情况适当开启有关供液阀门,恢复冷风机正常制冷状态。3、冷风机热氨与水结合除霜操作( 1) 、检查排液桶的液面和压力,必要时进行
40、降压、排液处理,使排液桶处于准备工作状态。系统没设排液桶时,融霜排液可直接排入低压循环储液桶,此时,应提前关闭或关小供液阀门,使其液面不超过40%,以备容纳融霜排液。( 2) 、关闭液体调节站上需冲霜库房的供液阀,保持对蒸发器的抽气状 态。(3)、待蒸发器中液氨大部分蒸发后(1520分钟),关闭冷风机的鼓风机,关闭气体调站上需冲霜库房的回气(注意:对于蒸发温度低于-40 、氨泵供液的制冷系统,融霜前的抽气过程尤为重要,否则,蒸发器集管或回气管道易发生“液爆”现象。 )( 4) 、开启液体调节站需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稍微开启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 ( 节流阀 ) 。注
41、意排液桶的液面不得超过70%。(注意:热氨融霜过程中,排液桶进液阀要间歇开、关,不能常开也不能开启过大,尤其到冲霜排液行将结束时更不能开启过大。 )( 5) 、开启气体调节站的热氨总阀、需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注意冲霜时热氨压力不得超过。( 6) 、热氨融霜5 分钟以后,检查并启动冲霜水泵,开启冲霜水阀门,向冷风机蒸发器淋水,注意蒸发器淋水情况,防止冲霜水溢出水盘。( 7) 、蒸发器的霜全部除去后,关闭冲霜水系统。( 8) 、待冷风机蒸发器上的水滴净后,关闭气体调节站的冲霜库房的热氨阀、总热氨阀;关闭液体调节站上冲霜库房的排液阀、总排液阀和排液桶的进液阀或低压循环储液桶的冲霜进液阀 ( 节流阀 )
42、 。( 9) 、缓慢开启气体调节站的回气阀,当蒸发器的回气压力降低到系统蒸发压力时,适当开启液体调节站的有关供液阀,恢复冷风机的工作状态。十二、盐水蒸发器的操作1 、立式蒸发器的运行操作( 1) 、盐水蒸发器启动前应先检查:、搅拌器和盐水泵状态,润滑是否良好,有无渗漏现象;、蒸发器中盐水比重是否符合要求;、蒸发器中盐水是否完全覆盖蒸发排管,一般要求液面高出上层集管100mm以上;( 2) 、缓慢开启蒸发器的回气阀后,启动盐水搅拌器;再开启相应的供液阀,调整供液量。( 3) 、当蒸发器水槽内盐水温度符合使用要求时,启动盐水泵。( 4) 、要注意检查立式蒸发器内盐水的浓度,其凝固点必须比氨液蒸发温度低5以上。( 5) 、溶解盐水时,应在配置箱内进行,不得在盐水池内溶盐。向盐水池内加盐水时,必须经过盐水过滤装置。( 1) 式蒸发器盐水槽的盖板上应保持清洁并关闭严密。( 7) 、定期检查盐水中是否含氨。( 8) 、盐水蒸发器停止工作:、首先关闭供液阀门,待蒸发压力稍微降低后,关闭回气阀门。、当蒸发器内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移动办公设备贷款协议
- 《网络广告互动性研究》课件
- 双语列车长车票的发售规定课件
- 双语列车长火灾爆炸事故的应急处理课件
- 中医与传统文化课件
- 家居设计合同范本
- 版个人房产转让合同样本
- 四位创始股东合作合同书
- 【课件】电荷+课件+-高二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三册+
- 景德镇艺术职业大学《中医养生与康复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规程1
- 《大数据导论(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
- 新疆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护理查房
- 2024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北京赛区预赛一试试题(解析版)
- 2025届新高考化学热点精准复习 高三化学复习备考的方法与策略
- 新高考II卷01(含听力)2024年高考英语一轮复习测试卷(考试版)
- 西游记阅读指导课评课
- 2024年郑州信息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3-2024学年安徽省合肥八中高一(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CHT 9008.2-201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成果1:500 1:1 000 1:2 000数字高程模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