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设计_第1页
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设计_第2页
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设计_第3页
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设计_第4页
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称重显示控制仪的设计目录摘要IAbstractII第1章 绪论11.1 自动定量衡器技术综述11.1.1 电子衡器的分类11.1.2 自动定量衡器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11.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31.3 本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4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52.1 定量称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52.1.1 定量称重装置的组成52.1.2定量称重控制的工作原理62.2 系统的结构方案72.2.1系统概述72.2.2 系统结构72.3 系统的功能、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8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103.1系统硬件的结构103.2 微控制器AT89S52及其应用103.2.1 AT89S52性能概述103.3

2、数据采集前端模块123.3.1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123.3.2信号调理电路153.4模数转换单元173.4.1模数转换器的选择173.4.2 AD7810的特点与功能183.4.3 AD7810的接口设计193.5 人机通信单元203.5.1 显示及键盘控制芯片HD7279203.5.2 键盘及显示电路213.6 输出电路233.7 系统电源设计243.8 定量称重过程特性分析25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274.1 系统程序流程274.2数据采集子程序284.3 人机通信程序设计29结论34致谢35参考文献36第1章 绪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促进了对定量包装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例如

3、以零售商品为例,根据有关统计,美国零售市场中定量包装商品的销售量占95%以上,我国零售市场上定量包装商品的销售量也己经达到70%左右1,并且其数量将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本设计所研制的自动定量称重控制仪,属于国际法制计量组织OIML(Organization of International Legal Metrology)国际建议R611所称之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Automatic Gravimetric Filling Instrument)中的控制装置2。在我国,自动装料衡器又称之为定量自动衡器,有些场合还可称为定量包装秤、打包秤、灌包秤或打包机。OILM把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定义为“

4、通过自动称量把散状物料分成预定且实际上相对恒定质量的装料,并将其装入容器的衡器”3。1.1 自动定量衡器技术综述1.1.1 电子衡器的分类电子称重装置主要由承载器、称重传感器和称重仪表三部分组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将电子类衡器作如下划分4:一、按测试系统划分1.静态型。静态电子衡器是把被称量物体稳定的放置于电子衡器上进行测量的,目前这种类型的电子衡器使用范围最为广泛。2.动态型。动态电子衡器是在静态电子衡器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电子衡器,它所测量的是随时间变化的运动物体的质量。二、按称量方式划分1.接触式测量。接触式测量主要是通过传感器直接与被测量的运动物体直接接触而获得动态信号,并

5、对此动态信号进行处理来获取真实的质量信息。2.非接触式测量。非接触式测量则主要是利用辐射传感器来获取运动物体的动态信号,并加以分析以得到真实的质量信息。1.1.2 自动定量衡器技术国内外发展概况在近百年的历史中,称重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大约半个多世纪的机械式装置模拟测量阶段;20世纪5060年代进入了机电衡器阶段;20世纪7080年代进入了电子测量阶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面进入了数字化测量及微机智能化测量的阶段56。一、 国外发展情况无论在技术水平、品种还是规模等方面,发达国家的电子称重设备都达到了较高水平。技术水平方面的主要标志是准确度、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作为贸易

6、结算用的静态秤(如平台秤),己能达到OIML规定的3000d(分度),最高的可以达到6000d;在稳定性方面,要求一年内不允许超差;在可靠性方面,称重传感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寿命一般在十年以上,仪表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都超过2000小时,有些产品达到了5000小时。由于加强了应用技术开发,能够适应高温、振动、粉尘、电磁干扰等各种恶劣使用环境条件,准确度一般能达到0.10.3%左右7。在品种方面,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新技术的应用,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如电脑组合定量秤、高速自动定量秤等。这些自动秤往往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成为生产线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与生产机械组合成机电一体化设备。在功能上也

7、比较齐全,大部分是用软件来实现。这些功能包括:各种参数的设定,如分度值、最大量程、小数点、固定皮重等设定;零点自动跟踪;自动去皮;量程自动校准;动态检测;开机自检和故障诊断;停电数据保护;超载报警;非线性补偿;以及毛重、净重、皮重和累加值的显示等。在规模上,国外衡器制造业己是很发达的工业。据资料介绍,日本1995年时电子衡器的年产量就已经达到623万台、产值达880亿日元,是世界上出口电子衡器最多的国家。在称重仪表方面,由于采用了低漂移高增益放大器、电可擦存储器(EEPROM)和非易失性随机存储器(NOVRAM)、高速低功耗10位串行模数转换器和智能称重传感器等新技术8 10,使其性能和功能都

8、有了很大提高。为了便于与计算机通信,称重仪表配有各种输出接口供选用,如RS232C、RS485等,有些还采用无线传输方式。二、 国内发展情况我国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研制和生产电子秤,初期为模拟指针式,后来发展成数字式。自八十年代初以来,与国外开展了技术交流和合作,引进了一批样机、生产技术和加工测试设备,通过消化、吸收和改造,使电子称重装置的综合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产品发展到几十种。但总的来说,我国电子称重装置只相当于发达国家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我国同发达国家差距的突出表现,在于电子衡器在各领域所使用的各种衡器中所占百分比数量方面。在我国,电子衡器在工业领域实际使用的各种衡器中所占比例为40.8%

9、,商用领域所占比例为6.4%;而发达国家工业领域中电子衡器所占比例为8090%,商用领域为5060%。差距的第二个表现是品种尚少,功能不齐全。目前,国内500g以下范围的小秤量定量包装机占了绝大多数,500g以上定量包装机生产厂家相对较少;再次是产品稳定性和可靠性不够理想,某些关键元件尚依赖于进口11。近年来,我国自动定量称重衡器技术发展很快,并且已经成为衡器行业中发展最迅速的产品种类。例如,将模糊控制技术应用于定量称重 1415以及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方面采用蠕变补偿12、模糊补偿13和滞后补偿1618技术等。三、发展方向展望定量称重衡器已日益渗透到几乎全部工业领域和生产过程,而且将不再是

10、单纯的称重计量,而是向多参数、多专业综合控制方面拓展,逐渐形成多元化智能管理和控制系统。这种横纵两个方向的深入发展,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920。1.质量控制。在配料系统中,单纯的称重计量是不能完成配料的。为此,衡器称重需结合化学分析,即兼有成分测控功能。2.网络化、系统化。通过计算机联网,实现网上通讯和远程计量,形成物流管理网络,企业各部门同时共享称重信息。3.定量包装机。它已不是单一的称重衡器,而是将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与衡器融为一体的机电结合的智能化设备。4.工艺控制机。即除了具有称重功能以外,还需检测或保证其它物理参数的多参数控制机。总之,智能化、自动化、多功能化将

11、成为现代定量称重技术的发展方向21。1.2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定量称重电子衡器是当今世界衡器技术发展的前沿产品,它能有效的解决称重过程中速度和准确性难以统一的问题,而这两个指标却又是定量称重衡器最重要的性能指标。现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中所使用的机械衡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称量精度,但高效是绝对无法做到的。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定量包装商品的需求量很大。据调查,单单冶金企业每年新增和更换的各类工业电子秤就达约5000台,而其它工业及商业部门也都需要装备数量很大的电子称重装置。面对国内巨大的需求,我国自动定量称重控制仪表技术相对落后的现状亟需改变。期望本课题的研究工作,能够对改善我国自动定量称重控

12、制仪表技术相对落后的局面有所贡献。1.3 本设计完成的主要工作本设计利用AT89S52单片机和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定量称重控制仪,所完成主要工作如下:1.在对国内外定量称重控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指出了定量称重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2.介绍了定量称重控制仪的工作原理、系统结构及其所具有的功能和特点;3.设计了以AT89S52为核心微控制器的称重控制处理单元以及信号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电路、显示和键盘电路、输出电路、系统的电源电路等电路系统;4.选用了灵敏度和满度分辨率高、非线性误差和温漂系数小、性能稳定的高精度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和高速低功耗10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810

13、,保证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准确度;5.设计了系统的控制功能程序、键盘及显示控制程序等软件系统。利用控制功能程序实现了三级给料定量称重过程的自动控制、提前量数据的自行修正、包装数据自动保存等多项实用功能,并采用了软件控制策略较好地解决了称量速度与精度之间的矛盾;6.对设计工作进行了总结。第2章 系统的总体设计测控仪器的总体设计就是要确定系统的原理方案,进行数学建模,确定系统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精度设计和总体结构设计。现代计量测试仪器设计应遵循一定的要求,以下是测控仪器设计中几条比较重要的一般要求2224:1.精度要求。衡量测控仪器精度的指标有很多种,如复现性、灵敏度等,应根据被测对象的要求具体确定

14、仪器的精度指标。2.速度要求亦称效率要求。即仪器的测控速度应与测控对象的速度(一般指生产效率)相适应。提高检测效率不仅对系统的经济性有影响,而且往往对检测精度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并且两者经常表现为矛盾性。3.可靠性要求。可靠性要求就是要求设备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无故障地、稳定地发挥其功能的概率要高,这要由可靠性设计来保障。4.经济性要求。即在满足仪器的功能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具有较好的性能价格比,而不能盲目追求所谓“复杂、高级”的设计方案。5.使用条件要求。仪器的工作环境的温湿度、机械振动和电磁干扰等对其性能甚至是正常工作具有重要影响,仪器设计时必须予以认真考虑。6.美观与人性化要求。仪器的外观

15、要美观,功能实现及外型设计要便于操作者使用。2.1 定量称重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1.1 定量称重装置的组成定量称重装置的一般组成如图2.1所示,它由料仓、给料装置、称重传感器、称量斗、卸料门、夹袋机构和输送设备等组成26。1.给料装置。给料装置是根据物料的粒度、流动性、定量精度和理化特性来选型的。常见的给料方式有如下几种:闸门式自动给料用于流动性好、不易结块的物料,如大米、小麦等颗粒状物料;螺旋输送式给料用于不会粘着的、粉状或细粒状的物料,如饲料、面粉等;振动式给料用于自由流动、粒度较大的物料,如食品、饲料等。 图2.1定量称重装置示意图2.称重部分。称重部分主要由称重传感器、称量斗(

16、又称承载器)和卸料门等组成,其中称重传感器是称重部分的关键部件。一般需结合物料的最大定量称重值和堆比重,设计不同大小的称量斗。卸料门一般采用气动式,其动作迅速、工作稳定可靠、维修简单方便,其气源一般采用压力为0.40.7MPa的压缩空气。3.夹袋及包装输送部分。夹袋机构用于夹住包装袋,其动作是由两个夹袋气缸来推动的,而包装输送部分则由包装机和输送设备组成。当定量给料结束时,夹袋机构松袋,包装袋落在输送设备上输送至包装袋封口设备。2.1.2定量称重控制的工作原理定量称重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系统开始工作时,在控制仪的控制下,卸料门首先关闭,自动去皮后开启给料机构进行给料。物料不断进入称量斗内,

17、由压力传感器将质量(重量)转换成电信号送至控制仪。控制仪不断显示物料的质量值,并根据预先设置的参数依次输出各个运行步骤的控制信号,直至达到预定的定量称重质量后给料机构关闭,从而结束给料过程。在夹袋机构处于夹紧的状态下,称量斗的卸料门打开,物料依靠重力经夹袋筒流入包装袋。卸料结束后,卸料门关闭,夹袋机构自动张开以便卸下包装袋,从而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夹袋机构一侧设置手动式行程开关,用于配合人工套袋操作发出夹袋信号,控制夹袋机构的松开与加紧动作。2.2系统的结构方案2.2.1系统概述本控制仪采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将物体重量转换成相应的电压信号。此电压信号通过信号调理电路进行滤波和放大后,以A/D

18、转换器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电路把模拟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从而得到称量斗中的物料质量值。然后,结合软件程序控制,将检测到的质量值与设定的目标质量值进行比较,单片机根据比较结果发出气缸动作控制信号,从而使定量称重装置处于到量、夹袋、开卸料门、关卸料门和松袋等不同的工作状态。本系统将单片机作为整个仪器的核心,通过它进行系统运行控制以实现高效、高精度自动定量称重的控制目的。根据所采用的传感器量程和所设定的定量目标值的不同,完成相应的定量称重过程,称重的累计量等过程数据可以自动保存。称重的实时信息、功能设定和状态等相关信息,可以通过LED数码管进行直观显示。2.2.2 系统结构按照所完成的主

19、要功能不同,可以把本控制仪的系统划分为图2.2所示结构27。各模块的基本功能分述如下:图2.2系统功能结构框图1.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模块主要由信号调理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组成。信号调理电路实现对称重传感器送来的小信号的放大、滤波处理。数据采集电路用来实现模拟信号的数字化,由单片机读取数字量并据之执行相应操作。A/D转换器是数据采集电路中的核心器件。2.人机通信模块。人机通信模块是为了完成人机对话功能,以便于使用者对仪器进行有关设置和管理,它包括显示器接口部分和键盘进口部分。本控制仪在前面板上设置了16个按键,六位蓝色0.8主显数码管和两位0.56副显数码管。按键包括数字键

20、09和一些功能键,其中数字键还包含有复用功能。数码管用于显示称重数据以及功能设置和键盘操作等状态下的有关信息。3.开关量输出模块。本系统中所应用的按键、继电器和行程开关操作信号均属于开关量信号。这种信号只有开和关,也就是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状态相当于二进制的“1”和“0”,其处理较为简便。本系统利用MCU的并行I/O口与控制对象进行开关量信息交换。由于工业现场中经常存在电场、磁场和噪声等干扰,因此在本系统的输出口采用了光电耦合器作为隔离器件,以抑制外界各种干扰的影响。另外,由于MCU输出电流不足以驱动继电器,因此在控制仪的输出口设置达林顿管阵列芯片作为驱动器,来驱动控制气缸动作的电磁阀继电器。2

21、.3 系统的功能、特点及主要技术指标一、本仪器实现的功能本控制仪的核心功能是完成除套袋外的自动定量称重过程控制,其主要功能包括:1.定量称重过程控制;2.可事先存储20种规格的定量称重数据,各种定量称重规格的快、中、慢控制数据的自行修正;3.称重数据的自动保存;4.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显示;5.简便实用的键盘操作功能;6.设有手动控制功能,可人工控制给料和卸料,以便于清理结块和堵塞的物料。二、本仪器的特点本控制仪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可在额定定量称重质量范围内,任意设定定量称重的质量值;2.采用高精度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和高速低功耗10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810,称重精度高;3.给料控制

22、,结合控制算法,实现了快速、准确的定量称重;4.自动修正给料过程参数,以提高定量称重控制的精度和速度;5.键盘操作功能丰富而又简便。三、本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通过研发设计,应使本定量称重控制仪的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如下要求:1.量程:050Kg;2.分度值:10g;3.称量误差:0.1%FS。第3章 系统的硬件设计硬件电路系统是测控系统感知信息、传递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以完成控制功能的重要载体,也是软件系统运行的必备物质基础。在本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为了便于硬件电路的设计、修改、调试和扩充,本系统硬件电路采用了模块化结构。3.1系统硬件的结构本控

23、制仪的硬件系统主要包括MCU单元、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模块、调节控制模块和人机通信模块,其总体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图3.1称重控制仪的硬件电路总体结构信号调理和数据采集模块主要包括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与模数转换器。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将称量的质量(重力)转换成相应的模拟电压信号。这一模拟电压信号只有毫伏级,必须经过信号调理并经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量后,才能送入CPU。CPU对测量信号处理后,即可进行显示或执行控制动作。调节控制模块根据输入状态不同,由软件控制输出电路发出控制信号对称重装置进行控制,使其处于相应工作状态。人机通信模块包括用于参数及功能设定的键盘接口电路以及用于系统运行状态和键

24、盘操作信息显示的数码管显示接口电路。3.2微控制器AT89S52及其应用3.2.1 AT89S52性能概述作为计算机的一个独特的分支,微控制器MCU(Micro Controller Unit)以其体积小、功能强及性能价格比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智能化仪表等诸多领域。单片机是本系统的核心器件。根据本控制仪的功能需求和几种型号单片机的性能特点,经过综合比较分析,选择ATMEL公司AT89S52型单片机作为本控制仪的微控制器,使用Atmel 公司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器技术制造,与工业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具有良好的性价比等诸多突出优点2829。一、AT89S52产品特性30311AT89S

25、52功能特性描述与MCS-51单片机产品兼容28K字节在系统可编程Flash存储器31000次擦写周期4.全静态操作:0Hz33Hz5.三级加密程序存储器 6.32个可编程I/O口线 7.三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9.八个中断源10.全双工UART串行通道11.低功耗空闲和掉电模式 12.掉电后中断可唤醒13.看门狗定时器14.双数据指针二、AT89S52的引脚配置AT89S52的引脚配置如图3.2所示,其各引脚功能说明如下:图 3.2 AT89S52的引脚配置1.VCC:电源 2.GND:地3.P0口:P0口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的双向I/O口。4.P1 、P2、P3口:都具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 位

26、准双向I/O 口,并能负担4个TTL 负载。其中P1、P3口分别有其第二变异功能。5.RST: 复位输入。6.ALE/PROG:地址锁存控制信号(ALE)是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时,锁存低8 位地址的输出脉冲。7.PSEN: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PSEN)是外部程序存储器选通信号。8.EA/VPP: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控制信号。9.XTAL1:振荡器反相放大器和内部时钟发生电路的输入端。10.XTAL2:振荡器反相放大器的输出端。3.3数据采集前端模块3.3.1电阻应变式称重传感器本控制仪是一个依赖于数据采集处理从而进行控制的系统。所称量的质量(重力)信号的正确采集,是系统有效运行的根本前提。本设

27、计所选用的称重传感器,属于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而电阻应变计是其关键元件。一、金属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测量原理1.金属电阻的应变效应3233当金属导体受外力作用发生机械形变并导致其阻值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电阻的应变效应。若电阻丝的长度为l,截面积为A、电阻率为,则其电阻为R=(3.1)若对整条电阻丝长度方向作用均匀的应力,其电阻变化可由式(3.1)的全微分求得 (3.2)对于半径为r的圆形截面电阻丝,则A=,微分可得由材料力学可知 (3.3)式中为金属材料的泊松系数,为电阻丝的轴向应变。将上式代入式(3.2),并经整理后得 (3.4)式中,为电阻丝的灵敏系数,表示单位应变引起的电阻变化率。K受两个

28、因素影响,一个是受力后电阻丝的几何尺寸变化所引起的,即(1+2)项,另一个是受力后电阻丝的电阻率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即项。式(3.4)表明,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相对变化率与轴向应变成正比。2.金属电阻应变计应变式力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利用电阻应变效应制成的力传感器,其核心元件是电阻应变计,亦称电阻应变片,其典型构造如图3.3所示33。图 3.3 电阻应变计的典型构造电阻应变计主要由四部分组成:敏感栅、绝缘基底、覆盖层和粘结剂。敏感栅就是电阻丝,它将应变转换为电阻变化。绝缘基底在被测力的作用下,产生与被测力成正比的应变,并将应变传递到敏感栅,并起到电阻丝与试件之间绝缘的作用。覆盖层起着保护敏感栅的作用。

29、粘结剂将电阻丝与基底粘结在一起。引线作为连接测量电路的导线。应变计的电阻变化是与形变成比例的,因此通过对转换电流或电压的检测,即可反映被测试件应变的大小,进而得到被测力的大小。3.电桥测量电路电阻应变计将机械构件上的应变变化转换为电阻变化后,必须进一步将电阻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才能为二次仪表所处理。电桥测量电路是进行这种转换最常用的方法。根据电桥供电电源的性质不同,电桥可分为直流电桥和交流电桥两种。本设计采用的是直流电桥,其基本电路如图3.4所示。 图 3.4 直流电桥测量电路原理根据有关的电路定律容易推出电桥输出电压 (3.5)将U0等于零时的桥路状态称作电桥电路的平衡状态。此时 或 (

30、3.6) 此式即电桥电路的平衡条件,n称作桥臂比。将电阻应变计接入直流电桥电路的某一个桥臂,这样便构成了电阻应变计的而产生形变时,其电阻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直流电桥失去平衡,即U0的输出电压不等于零。通过检测输出电压信号U0的大小,即可确定电阻应变计所受到的应力的大小;根据输出电压信号U0的极性,即可确定电阻应变计所受到的应力的方向。基本电桥电路存在电压灵敏度不高和非线性误差以及受环境温度影响等问题。若将两个相同的应变片接入电桥的相邻两臂,使一个受拉力,一个受压力,则构成半桥差动电路。若将四个相同的应变片接入电桥四臂,使两臂受拉力,两臂受压力,则构成全桥差动电路。这两种电路既可以消除非线性误差

31、,又可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并且后者的电压灵敏度比前者高一倍3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通常采用弹性梁及四片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通过差动布片组成全桥电路,其内部结构原理如图3.5所示。当力作用在弹性梁上时,电阻应变片变形,使应变电阻元件的电阻随之发生变化,因而使电桥产生一个与作用力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当传感器受到外力作用时,应变电阻R1和R2阻值变化的大小和方向一样,R3和R4阻值变化的大小和方向也一样。因而可以消除非线性误差并起到温度补偿的作用34。 图 3.5 称重传感器的内部结构原理二、本控制仪选用的称重传感器传感器是检测被测量的关键部件。作为一种衡器,本控制仪必须选用灵敏度和满度分辨率都比较高

32、、非线性误差和温漂系数都比较小并且性能稳定的高精度传感器。经比较分析,选用了中航电测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H3-C3-100Kg-3B合金钢制称重传感器。3.3.2信号调理电路本称重传感器输出的模拟电压是约为024 mV的小信号。因此,在进行A/D转换前,必须经信号调理电路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和滤波处理,才能满足A/D转换器的输入要求。 对测量放大电路的一般要求是:输入电阻高、噪声低、稳定性好、精度及可靠性高、共模抑制比大、线性度好、失调小并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35。在反相输入放大电路中,由于集成运放的输入端是“虚地”,故短距离测量时抗干扰性能较好。但远距离测量时,地电阻会引入干扰,或由于传感器的工

33、作环境恶劣而在其输出端产生干扰。这些干扰信号经放大后输出,会严重影响电路的性能。此外,反相输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过低,不宜与传感器相连接。差分输入方式可以较好地抑制共模信号,但其缺点是对元件的对称性要求比较高。如果元件失配,不仅会带来附加误差,而且将产生共模输出。差分输入方式的另一个缺点是输入电阻不够高36。同相输入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很高,但在两端有共模信号加入时,对环境的共模信号干扰比较敏感。因而,需要选用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大、共模抑制比高的集成运放,并在电路上采取滤除外部共模干扰的措施。本系统的信号调理电路即采用同相输入方式,如图3.6所示。传感器输出信号分别与两个集成运放A1和A2的同相输

34、入端相连接,因此电路的输入电阻很高37。为了消除共模信号的影响,在电路的输入和输出端分别设置了电容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所采用的运算放大器OP07,具有高精度、低漂移、增益和共模抑制比高(最高可达110dB)以及失调电压、失调电流温漂和噪声都较小的性能特征,这就为保证系统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图 3.6 信号调理电路设图中A1同相输入端输入的信号电压为ui1,输出电压为uo1;A2同相输入端输入电压为ui2,输出电压为uo2由于理想运放的输入电阻ri,开环电压增益A0,即 则流过电阻的电流 又因为 则电压放大倍数 (3.7)将有关参数值代入式(3.7),可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Au434。由图可

35、知,当电桥处于平衡时,经运算放大器输出端的分压电路输入到A/D转换器的电压约为2.5V,恰为A/D转换器差模电压输入值的中位值。可变电阻R7的设置,主要是考虑当两端分压电阻阻值不对称时起可以进行调节。若电路中R4、R5 、R6、和R8均采用精密电阻,则R7可以省却。A/D转换器模拟输入端设置二极管的作用,在于防止输入电压过高时将A/D转换芯片烧毁。3.4模数转换单元3.4.1模数转换器的选择模数转换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是数据采集电路的核心器件,正确选择A/D转换器是提高数据采集电路特性的关键。选择A/D转换器要考虑的最基本特性,就是转换位数和转换时

36、间。A/D转换器的位数不仅决定数据采集电路所能转换的模拟电压动态范围,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据采集电路的转换精度。因此,应从采集电路的转换范围与转换精度两个方面来选择A/D转换器的位数。若已知系统的精度指标,可按下式估算所需A/D转换器的位数m。 (3.8)A/D转换器从启动到转换结束并输出稳定的数字量所需要的时间,就是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根据不同原理实现转换的A/D转换器,所需转换时间是大不相同的。总的说来,积分型、电荷平衡型和跟踪比较型A/D转换器的转换速度较慢,转换时间从几毫秒到几十毫秒,只能用于温度、压力、流量等缓慢变化的参量的检测和控制。逐次比较型A/D转换器的转换时间可从几个微

37、秒到100s左右,属于中速A/D转换器,常用于工业多通道单片机检测系统和声频数字转换系统等。转换速度最快的双极型或CMOS式工艺制成的电压转移函数型等型式的A/D转换器,仅需20100ns,适用于实时瞬态记录和分析等系统。在同样模拟输入电压下,A/D转换器的位数越高,标志着它的量化精度越高,但这会导致转换速度的下降以及转换器价格的上升。本系统要求称量的最小分辨率0.01Kg,而最大称重量为50Kg。经过分析比较,选择高速低功耗10位串行模数转换芯片AD7810,10位二进制分辨率,可以满足本系统的称量要求。3.4.2 AD7810的特点与功能一、主要特点39AD7810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n

38、alog Devices)生产的一种低功耗10位高速串行A/D转换器。该产品有8脚DIP和SOIC两种封装形式,并带有内部时钟。它的外围接线极其简单,AD7810的转换时间为2s,采用标准SPI同步串行接口输出和单一电源(2.7V5.5V)供电。在自动低功耗模式下,该器件在转换吞吐率为1KSPS时的功耗仅为27W,因此特点适合于便携式仪表及各种电池供电的应用场合使用。二、AD7810的功能AD7810 其引脚排列如图3.7所示 图 3.7 AD7810芯片的引脚排列1脚CONVST:转换启动输入信号。2脚VIN+:模拟信号同向输入端。3脚VIN-:模拟信号反响输入端。4脚GND:接地端口。5脚

39、VREF:转换参考电压输入端。6脚DOUT:串行数据输出端。7脚SCLK:时钟输入端。8脚VDD:电源端。 3.4.3 AD7810的接口设计 AD7810与单片机的硬件接口电路如图3.8所示。AD7810与AT89S52接口电路采用的是一种模拟串口方式,AD7810差模输入的正端和负端分别与系统的信号调理电路输出端相连,AD7810的SCLK,DOUT和CONVST分别接至AT89S52的P3.0,P3.1和P3.2,只要严格按照AD7810的时序要求操作,一般接口都不会有问题。图3.8 AD7810的接口电路图启动信号CONVST一般处于高电平。在CONVST端输入一个负脉冲,其下降沿将启

40、动一次转换。若采用内部时钟,那么,转换需要2s的时间。当转换结束时,AD7810会自动将转换结果锁存到输出移位寄存器中。此后,在每一个SCLK脉冲的上升沿,数据按由高到低的原则(首先发送DB9,最后发送DB0)依次出现在DOUT上。如果在转换还未结束之前就发出SCLK信号来启动数据输出,那么,在DOUT上出现的将是上一次转换的结果。启动信号CONVST应在转换结束前变为高电平,否则器件将自动进入低功耗模式。另外,串行时钟SCLK的最高频率不能超过20MHz。启动信号CONVST为低电平时,器件处于低功耗休眠状态。当在CONVST端输入一个正脉冲时,可在其上升沿将器件从休眠状态唤醒,唤醒过程需要

41、1s的时间。当器件被唤醒后,系统将自动启动一次转换,转换时间也是2s。转换结束时,AD7810将转换结果锁存到输出移位寄存器中,同时自动将器件再一次置于低功耗状态。启动信号CONVST正脉冲的宽度应小于1s,否则器件被唤醒后将不会自动启动转换,而是将A/D转换的启动时间顺延至CONVST的下降沿处。自动低功耗模式是AD7810是一大特点,一般当数据吞吐率小于100kSPS时,应使器件工作在此模式下。在5V电源电压下,当数据吞吐率为100kSPS时,器件的功耗2.7mW;而当数据吞吐率为10kSPS时,功耗为270W;若数据吞吐率为1kSPS,则其功耗仅27W。图3.9是AD7810工作在高速模

42、式时的时序图。 图 3.9高速模式时序图3.10是AD7810工作在自动低功耗模式时的时序图。 图 3.10自动低功耗模式时序3.5 人机通信单元本设计选用了显示及键盘控制芯片HD7279,作为系统的显示驱动和键盘接口芯片。人机通信模块包括两个单元:一个是16键接口电路,另一个是由6位主显数码管、两位副显数码管组成的管显示接口电路。3.5.1 显示及键盘控制芯片HD7279一、主要特点HD7279是一片具有串行接口,可同时驱动为共阴数码管(或64只独立LED)的职能显示驱动芯片。该芯片同时还可以连接多达64键的键盘矩阵。它的主要特点是串行接口各位独立控制译码/不译码且有消隐和闪烁属性;通过左移

43、/右移指令能方便地实现显示数码的左右移动及循环移动,内含64位键键盘控制接口及去抖动电路。HD7279的引脚配置如图3.11所示。 图 3.11 HD7279的引脚配置1,2 VDD:正电源。3,5,26 NC:无连接,须悬空。4 VSS:接地。6 CS:片选输入端。7 CLK:同步时钟输入端。8 DATA:串行数据输入/输出。9 KEY :按键有效输出端,平时为高,当检测到有键按下时,此引脚变为低电平。 1016 SGSA:段g段a驱动输出 17 DP:小数点驱动输出 18 25 DIG0DIG7:字位0字位7驱动输出 27 RC:RC振荡器连接端 28 RESET:复位端3.5.2 键盘及

44、显示电路键盘及显示电路原理图如图3.12所示。图3.12键盘及显示电路HD7279采用串行方式与单片机通讯, HD7279 的 CS、CLK、DATA、KEY分别与 AT89S52的 P1.0、P1.1、P1.2、P1.3 口相连。串行数据从DATA引脚送入芯片,并由CLK端同步。当片选信号变为低电平后,DATA引脚上的数据在CLK引脚的上升沿被写入HD7279的缓冲寄存器。上电后,所有的显示均为空,所有显示位的显示属性均为显示及不闪烁。当有键按下时,KEY引脚输出变为低电平,此时如果接收到读键盘 指令,HD7279将输出所按下键的代码。图3.12电路中8只下拉电阻和两只键盘连接位选线DIG0

45、DIG7的两只电阻,应遵循一定的比例关系,下拉电阻应大于位选电阻的5倍而小于其50倍,典型值为10倍,下拉电阻的取值范围是10K100K,位选电阻的取值范围是1K10K。在本设计中,位选电阻选择10K,下拉电阻选100K。DP及SASG连线的8只电阻选用200作为限流电阻,防止由键盘引起的短路。HD7279需要一外接的RC振荡电路以供系统工作,其典型值分别为R=1.5K,C=15p。如果芯片无法正常工作,请首先检查此振荡电路。HD7279的RESET复位端的在一般情况下,可直接与正电源连接。在上电或RESET端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后,HD7279大约需要经过1825MS的时间才会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46、。3.6 输出电路在本设计中,开关和继电器控制所需输出信号,属开关量信号。在系统的输出通道上,设置了光电耦合器接口进行系统的电气隔离。这样电路的输出仅有光的耦合,没有电的联系,因而能很好地隔断共模干扰,从而保障MCU工作的可靠性。本设计中所采用的气缸控制电磁阀,为工作电压24V的直流电磁阀。气缸控制电磁阀的驱动电流约为几百毫安,而单片机的I/O引脚输出的最大额定电流只有40mA,显然不足以驱动电磁阀。因此,使用达林顿管阵列芯片来放大MCU输出的控制信号电流,以满足电磁阀的工作要求。另外,达林顿管具有输入阻抗和增益都很高的特点。系统的输出电路原理如图3.13所示。当作为系统输出口使用的AT89S

47、52的P0.X口输出为低电平时,将使能该位光耦,对应电磁阀得电,使气缸产生相应动作。当P0.X口置为高电平时,光电耦合器内的光敏三极管截止,对应电磁阀断电。本设计有八路输出信号,分别为运行、快加、中加、慢加、到量、放料、夹袋及报警信号的输出,与AT89S52的P0口(P0.0P0.7)相连。图3.13 输出电路原理3.7 系统电源设计系统的电源设计应主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降低电源的功耗;二是如何设计外围电路和单片机对不同电源电压的需要,即电源分配方案的选择;三是如何实现对电源的管理和监控。从减少器件产生的热量、提高工作的可靠性以及降低器件噪声的角度来看在设计硬件系统时应尽量降低IC器

48、件工作电压。本系统各芯片使用5V电源电压,系统的电源电路如图3.14所示。图3.14系统电源电路由图可见,初级变压器向该电路提供电压为9V的交流电。而此电源的交直流转换,才用的是由四只二极管组成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由于系统负载电流及负载变化不大,因此采用由电容C1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处理。经整流和滤波的输出电压,输入到三端式集成稳压器7805的输入端,从而在其输出端得到稳定的5V电压。为了改善纹波电压,在7805的输入端接入电容C2,而其输出端的电容C3、C4主要用于改善负载的瞬态响应特性。在本设计中,采用IMP705监控电路实现系统外部复位。AT89S52的RST引脚与电源监控芯片IMP705低

49、电平输出有效的复位输出引脚RST相连接,从而在VCC低于4.65V复位门限时,即产生一个脉宽为200ms的低电平复位信号,使系统产生复位。3.8 定量称重过程特性分析一、定量称重的数学模型由于机械结构是在控制系统指令下执行动作,因此从下达指令到机械动作完成就存在一个动作延时,在这个时间段内就会使计量值增大而产生误差,影响定量计量的准确性。本系统采用快、中、慢三级给料方式,在一个称量周期中,若物料流速v和密度一定,物料通过出口截面积分别为A1、A2和A3的给料装置向程量斗给料时,程量斗中物料的定量质量m为 (3.9)式中,tkj、tzs、tzj、tms和tmj分别为快加结束、中加开始、中加结束、

50、慢加开始和慢加结束的时间。二、给料门动作迟延的影响在每一级给料过程中,设进料门完成关闭(或关小)动作所需要的时间(即动作迟延时间)为t,则每一级由机械动作延时所引起的给料质量偏差量m为 (3.10)式中,i为1、2或3。可见,在v一定的情况下,mi的大小取决于给料口面积和给料门动作迟延时间t。而采用三级给料方式,就是在v和t无法改变的况下,通过减小给料门的出口面积来提高定量控制精度。三、物料落差的影响物料落差是指进料门关闭后,从给料门到称量斗内物料表面之间,尚处在下落过程中而未被传感器感知的物料量所产生的计量偏差。因为该过程非常复杂,使得该物料量的理论计算非常困难。为了分析的简便,可以近似认为

51、 (3.11)式中,ml落差质量;H给料口到称量斗中物料表面的高差。从式(3.10)中可知,落差质量与给料口的面积和落差高度成正比,即出料口面积越大或者落差高度越大,则物料的落差质量越大。因此,在设计中应尽量减少给料口的面积和物料的落差高度。四、物料下落动量作用的影响当物料从给料口下落到称量斗中物料的表面时,由于动量的存在而对称量斗产生冲量作用,使传感器的计量值发生改变,从而产生过冲误差。从理论力学可知,物料下落的冲量作用在物料表面产生的冲击力为 (3.12)式中,N物料冲量产生的冲击力;m某时刻物料的质量;g重力加速度;冲击作用时间。由式(3.12)可见,应尽量减小给料口到称量斗的高差。第4

52、章 系统软件设计AT89S52支持汇编语言和C语言,本系统的软件程序是采用C语言进行编制的。本系统程序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化编程方法,使程序具有易于编写、调试和修改、程序可读性好、便于程序修改等优点。4.1 系统程序流程 图 4.1系统主程序流程4.2数据采集子程序图4.2 读ADS1251字节子程序流程图读AD7810的部分子程序如下:Void read _AD( ) Unsigned char i ; IE=0x00; Pressure =0; CONVST=1; CONVST=0; ; ; ; ; For ( i =1;i=10;i+) SCLK=1; Pressure =1; pressu

53、re|= (unsigned char) Dout ; SCLK=0; IE=0xaa;4.3 人机通信程序设计在本系统中,人机通讯都是通过MCU与HD7279之间的数据传递来实现的。键盘输入的扫描和动态显示扫描都是由显示和键盘控制芯片AD7810来完成的。HD7279键盘扫描及数码管程序流程如图4.3,4.4所示,其对应部分子程序段如下:图 4.3 HD7279字节写入子程序流程图图 4.4 HD7279字节读出子程序流程图void write7279(unsigned char cmd, unsigned char dta) send_byte (cmd);send_byte (dta);unsi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