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负负得正”教学的有效模型教师的教学和相关研究表明 12: 通过学生易于理解 的模型来说明为什么“负负得正” 、教授“负负得正”是可 行的 ,也是合理的 ;学生能够接受通过这种方式所总结的有理 数乘法法则 . 也就是说 ,模型说明是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的 有效选择 ,也是最主要的策略 . 既如此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什 么样的说明“负负得正”的模型是最好的模型?具体而言 :不同的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有影响吗?教师倾向于什么样的模型 ?学生倾向于什么样的模型 ?综合考虑教与学的因素 ,什么样的 模型最有效 ?一、不同的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没有显著性影响一一一项 教学实验为了解教师教学中所使用的说明“负负得
2、正”的模型与 学生理解之间的关系 ,我们选取山东省某市一所重点中学的 四个班级 ,开展实验研究 . 这些班级是按照学生入学考试成 绩分班的 ,因而 ,我们假设这些班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三位教师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情况下使用四种模型授课,教师在四个班级中所使用的模型见表1(所有模型的说明见附件 ).我们实地听取了教师的课堂教学 . 教师授课结束后 ,我们对 四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 . 调查的目的是了解 学生在使用说明“负负得正”的模型与教师授课时所使用的 模型之后的教学效果 . 调查过程如下 .题目“以(-4)X (-3)为例,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如文字解释、 画直观图、算式表示等)来
3、说明为什么负负得正.教学中使用的说明“负负得正”的模型如表1.分析表 1,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 学生的理解不受教师所用模型的影响. 除 2班外 ,能够使用教师的模型来说明“负负得正”的学生占班级人数的 6%9%之间 . 这说明教师所用的模型没有对学生产生显著性 影响. 2 班是一个例外 ,没有一个学生使用归纳模型 . 这表明 , 这一模型很难为学生接受 . 联想到学生的教科书中使用了归 纳模型 ,我们有理由相信 ,这个模型是一个较难理解的模型 .(2) 相反数模型比较容易理解 . 除 7 人自觉地使用了教师所介绍的相反数模型外 ,还有 7 人自发地使用了相反数模型 , 使用该模型的学
4、生人数占提供模型人数的51.9%(表2). 相反数模型成了使用率最高的模型 . 我们有理由相信 ,使用该模 型说明“负负得正” ,有利于学生理解 .(3) 能够使用说明“负负得正”的模型学生较少.在所测试的 295 名学生中 ,仅有 27 人即 9%的学生能够通过模型说明 “负负得正” . 所以 ,对于算理的理解 ,不能有过高 的要求 ,教师也不可有过高的期待 .二、师生对模型的倾向性1. 教师对模型的倾向性(1)教师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模型 :数轴模型 ,归纳模型 ,相反 数模型 .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了哪些模型来说明“负负得 正” ,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 ,调查内容如下 :教学有理数的乘法 ,
5、关键是说明“负负得正” .回顾一下 你课堂上教“负负得正”的情形 ,请结合你的教学实际 ,描述 你教“负负得正”的过程 (自己怎样教的 ,就怎样描述 ).统计结果如表 3.教师最喜欢使用数轴模型 ,占总数的 39.5%. 这个模型是 原大纲教科书中使用的模型 3. 关于这个模型 ,调查中发现 , 不仅学生 ,即便从事数学教育多年的教师 ,也容易困惑 4. 如 此多的教师使用了数轴模型 ,反映出原教科书对教师的影响 还是很大的 .29%的教师使用了归纳模型 ,成为了教师的第二选择 . 这 个模型是北师大版教科书中的模型 ,教师使用的就是该教科 书5. 18.4% 的教师使用了相反数模型 6. 这
6、个模型不是教 师所用教科书中的模型 ,如此多的教师使用了这个模型 ,反映 出教师对该模型的偏爱 . 以上 3 种模型占教师使用模型的 86.9%. 相应地 ,少数教师使用了其他模型 .(2)教师喜欢的模型 :归纳模型 ,数轴模型 ,相反数模型 . 为了解教师对模型的倾向性 ,我们提供了 7 个说明“负负 得正”的模型供教师选择 ,38 名教师的选择情况如表 4.x教师喜欢的模型依次是 :归纳模型 ,数轴模型 ,相反数模型 这 3 个模型的排列顺序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使用的模型的顺 序大致相同 . 教师受教科书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综合教师教学中使用的模型和教师选择的模型,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教师最
7、倾向于使用的模型依次是归纳模型、 数轴 模型、相反数模型 .2. 学生对模型的倾向性(1)学生回答问卷时所使用的模型是相反数模型.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 ,仅有 9.0%的学生给出了比较合理的说明 “负 负得正”的模型 . 除此以外 ,为说明“负负得正”的合理性 , 说服自己接受 “负负得正” ,学生又创造了各种各样的准合理 或者不合理的模型 . 统计分析这些模型 ,可以从中窥视出学 生对模型的倾向性 (表 5). 从表中可以看出 :学生最倾向于相反数模型 . 在学生自己创造的模型中最常用的就是“相反数的相反数模型”和“抵消模型”,尽管这两种模型都存在着一些问题 . 如果加上“相反数模型” ,
8、就 有 21.01% 的学生使用了这类模型 . 我们有理由相信 ,用相反 数模型进行教学 ,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的 .相反 ,虽然归纳模型相对于相反数模型更具有数学味,但是,只有 0.34%的学生使用了这个模型 . 这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 既然我们很难或者说不能够把为什么“负负得正”的道理讲 清楚 ,在教学中 ,关键就是要让学生比较顺利地接受事实 ,不让 学生觉得“负负得正”是“天上掉下来个林妹妹”. 从这个角度而言 ,我们就不能对模型的所谓合理性“深究”,故而 ,相反数模型就要比归纳模型好 .对规定性的认可 . 认为是“复述法则” 、“书上说的 ,老 师讲的”和“是个规定 ,没有理由”的学生占
9、 48.47%,几近一 半. 这说明学生对“负负得正”规定性的认识是:这是一个规定,不好解释 .(2)学生喜欢的模型 :归纳模型 ,好孩子模型 ,数轴模型 ,相 反数模型 .为了解学生对模型的倾向性 ,我们提供了 7 个说明“负负 得正”的模型供学生选择 (仅选取 3 班和 6 班),学生的选择情 况如表 6.学生喜欢的模型依次是 :归纳模型 ,好孩子模型 ,数轴模型和相反数模型学生喜欢好孩子模型 ,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料 . 以下是 对学生的访谈(学生-S;教师-T).S:我喜欢这个模型.这个最好了,最形象了 .我今天回家 都给我妈讲了 .T:妈妈听明白了没有?S:听明白了 .我妈妈说,这个很
10、好,很有意思.T:如果老师上课时用这个模型来说明“负负得正”,你认为可以吗 ?S:完全可以.我们班同学今天都在说这个方式说得清楚 , 比书上的好 . 看了这个以后 ,我就对有理数的乘法彻底懂了 , 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15.8%的教师选择了好孩子模型 . 有的教师认为 “孩子不 能以好坏区分” ,这样对教育学生不利 . 同样 ,也有个别的学生 提出了类似的担心 .喜欢和会用之间的矛盾 . 教师、学生都比较喜欢归 纳模型 ,原因也许是这个模型是教科书中的模型 . 然而 ,调查 表明 ,能够使用这个模型说明“负负得正”的学生少之又少.对这个模型 ,要谨慎使用 .综合学生回答问卷时使用的模型和学生选
11、择的模型,我们可以得到结论 :学生最倾向于使用的模型依次是相反数模 型、归纳模型、好孩子模型、数轴模型 .3. 师生对模型的倾向性 :归纳模型、数轴模型与相反数模型 把学生喜欢的模型、教师喜欢的模型与教师教学中使用 的模型进行对比 ,分析如下 (图 1).(1) 师生倾向于使用的模型依次为 :归纳模型、 数轴模型与 相反数模型 .教师最倾向于使用归纳模型 ,学生最倾向于使用相反数 模型 . 教师最喜爱的模型与教师最倾向于使用的模型是一致 的 ,学生最喜爱的模型与学生最倾向于使用的模型不一致.教师、学生对好孩子模型的倾向性差异较大 :学生非常喜 欢,教师却不大喜欢 .(2) 师生均不喜欢形式化的
12、模型 ,比如分配律模型 .三、对模型的分析1. 模型就是一副“脚手架”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为了说明负负得正 ,我 们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说明的模型 . 这个模型其实就是一副脚 手架 ,一旦掌握了有理数乘法法则 ,这个脚手架就可以拆除 了. ” 表 7 是教师的回答情况 .55.3%的教师持赞同态度 ,31.6%的教师不赞同 . 不赞同的教师也许认为 ,这些模型恰恰说明了为什么“负负得正”恰恰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有理数乘法的算理 . 既如此 ,当然不 能随随便便地拆除了 .2. 模型并没有说明算理推导小数乘法法则、 分数除法法则时 ,要么凭直观进行推 理,要么使用了规律进行推理,在很大程度上说明
13、了运算的算理. “介绍一个实例 ,观察一个图形 ,导出一个解释 ,难道不比 去介绍形式化证明更好吗 . ”比如 ,要说明乘法交换律 ,就可以 用图形非常直观地说明3 X 4=4X 3.但是,有理数乘法就完全不同了.分配律模型事实上是在“保持运算的持续性”的前提下 推导出了“负负得正” 78, 本质上有了形式推理的味道 ,但 有多少师生喜欢它 ?归纳模型是一种合情推理模型,但是 ,调查表明 ,学生很难掌握它 . 除这两个模型外 ,其他模型几乎没 有多少数学味道 ,本质上说 ,这些模型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 掌握“负负得正”法则的“脚手架”,是裹在原理外面的“糖衣” . 因为原理艰涩难懂 ,因为保持
14、运算的持续性不好理解,所以通过模型这层 “糖衣” 把它包装起来 ,这样接受起来就容 易多了.既然没有说明算理 ,谈何要求学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呢 ?既 如此 ,模型不是脚手架又是什么 ?不是不想说明其中的道理 , 而是很难说清其中的道理 ,因为“负负得正” 超越了学生的经 验,很难证明 . “由于日常生活中很少有学生容易理解的两个 负数相乘的实例 ,因此学生会对法则合理性的认识有一定的 困难 . ”93. 教学从学生对模型的倾向性和认知水平出发 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 :“对于说明负负得正的模 型,只要学生喜欢 ,便于学生掌握负负得正法则 ,哪一个都 可以 . ”教师的回答情况如表 8.不赞同的只
15、有 10.5%,绝大部分教师认为 ,选择模型 ,要从 学生对模型的倾向性和认知水平出发 . 实际教学中的不匹配 现象值得我们思考 .四、结论与建议1. 教师使用的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没有显著性影响调查表明 ,教师使用的说明 “负负得正” 的模型对学生的 理解没有显著性影响 ,能够说明 “负负得正” 的学生人数非常 少,既然如此 ,就应该选择学生易于理解的模型 .2. 师生最倾向使用的模型依次是 :归纳模型、数轴模型 与相反数模型虽然师生倾向于归纳模型 ,虽然归纳模型体现了真正的 数学10,但是 ,由于学生在实际中很难获得对它的理解,因而要谨慎使用 . 数轴模型也获得了师生的认可,但是正如有的研究所
16、表明的 ,这个模型让学生转来转去 , 容易迷惑 . 相反数 模型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并且由于学生常常无意识地、 自发地使用这个模型 ,也就是说学生最容易理解这个模型,所以 ,基于“要选择学生易于理解的模型” 这一结论 ,我们应该更多地 使用相反数模型 .师生最不喜欢形式化的模型,如分配律模型 .3. 模型并没有说明为什么“负负得正”,模型就是一副脚手架既然一种模型不能够真正说明 “负负得正” ,就应该选择 另一种学生易于理解的模型,这是教学“高效性”的要求.4. 教学中和教科书中可以使用相反数模型 附件 :说明为什么“负负得正”的模型归纳模型:(-5) X 2=-10,(-5)x 1=-5,(
17、-5)X 0=0,从而(-5)X (-1)=5,(-5) X (-2)=10,(-5) X (-3)=15.(2) 分配律模型 :(-5)X(-3)=(-5) X (0-3)=(-5) X 0-(-5) X 3=0-(-15)=15.(3) 相反数模型 :5X 3=5+5+5=15;(-5)X 3=(-5)+(-5)+(-5)=-15. 所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就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5)X (-3)=15.(4) 气温变化模型 :今天的气温记为 0摄氏度 ,每天下降 5 摄氏度.昨天记为-1,前天记为-2,大前天记为-3,(-5) X (-3)就是 大前天的度数 ,就是 1
18、5.(5) 数轴模型 :规定 ,数轴的正方向为东 ,数轴的负方向为西 一个人在数轴的原点处 ,-5 看做向西运动 5米(计划向西 );(-5) X (-3)看做沿反方向(即向东)运动3次.结果:向东运动了 15 米. 所以(-5) X (-3)=1 5.(6) 好孩子模型 :好孩子用正数表示 (+),坏孩子用负数表示 (-);进城市用正数表示 (+),出城市用负数表示 (-);好事用正数表 示(+),坏事用负数表示 (-). 好孩子 (+)进城 (+),对城市来说是件 好事(+),所以 (+)X (+)=+;坏孩子 (-)出城 (-),对城市来说是件好事 (+),所以(-)X (-)=+.所以(-5)X (-3)=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居间合同提成保证书
- 学校临时用工劳务合同
- 品牌授权经销合同
- 人力资源岗位劳动合同
- 建筑工程资料包干合同
- 合同协议离婚
- 家电合同协议
- 中介合同终止协议
- 购买酒店合同协议
- 网上培训合同协议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模式
- 个人住宅装修改造合同
- 2023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童年的水墨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2024年音乐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课件
- 2024西部县域经济百强研究
- 2025-2030年中国IPTV产业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如何开展集体备课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