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2例_第1页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2例_第2页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2例_第3页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2例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 2 例摘要 上颌第一磨牙腭侧双根双管较少见。 本文报道2 例腭侧双根双管的上颌第一磨牙及其治疗方法,提示正确 全面的髓腔入口的设计以及仔细的探查对于非典型解剖结 构根管的发现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 上颌第一磨牙; 根管解剖; 根管治疗中图分类号 R 781.05 文献标志码 Abstract Maxillary first molar with twin-root canal in palatal side is rare. This article described two cases of maxillary first molar with twin-root

2、 canal. A properly designed and prepared access of the cavity is helpful for the diagnosis and nego-tiation of the root canal morphology.Key words maxillary first molar ; root canal anatomy ; root canal treatment遗漏根管是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上颌第一磨 牙四根管的情况多数来源于近中颊侧第二根管,而腭侧双根 双管较为少见 1 。本文报道 2 例腭侧双根双管的上颌第一磨 牙。1 病

3、例报告1.1 基本情况病例 1,患者男, 29岁,2013年 3月因左上后牙冷热刺 激痛及夜间痛到青岛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患者 1 周 前曾出现自发痛和放射至颜面部疼痛。检查:左侧上颌第一 磨牙近中深龋已露髓,探诊疼痛,叩诊无疼痛,冷诊疼痛, 持续数十秒。 X 线片示:左侧上颌第一磨牙面及近中面大面 积低密度影像与髓角相连,根尖区未见明显低密度影像,腭 侧根根管影像模糊不清,似与二颊根对称分布(图 1 左)。病例 2,患者男, 37岁, 2013年 11月因右上后牙食物 嵌塞到青岛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患者 2 年前曾于外 院行银汞合金龋齿充填术,现部分充填体脱落。检查:右侧 上颌第

4、一磨牙面及近中处银汞充填体松动和部分脱落,探诊 无疼痛,叩诊无疼痛,冷诊疼痛,持续数十秒。 X 线片示: 右上第一磨牙面及近中面旧充填体高密度影像已经有部分 与髓角相连,根尖区未见明显低密度影像,腭侧根根管影像 模糊不清,似与二颊根对称分布(图 2 左)。1.2 治疗 阿替卡因(必兰公司,法国)局部麻醉下开髓,去净旧 充填体材料及腐质,揭除髓室顶, DG-16 探针探查各处根管 口,在探到近颊、远颊、腭 3 个根管后发现 2 例患者腭侧根 管位置均不对应两颊根的中央,并且在髓室底暗线的偏一 侧,继续向腭侧另一方向使用超声工作仪器后发现了第 2 个 腭侧根管口。4个根管均首先使用 Protape

5、r SX锂开通根管口, 预备至 15 号 K 锉后拔髓,采用根管长度测量仪( Dentsply 公司,瑞士)测量根管长度,冲洗干燥根管后,封氢氧化钙 (Dentsply 公司,瑞士), 1 周后复诊。待无症状和根管无渗 出后, Mtwo 机用镍钛器械( VDW 公司,德国)预备根管, 25号0.6锥度主尖示尖(图1中,图2中),热凝牙胶(KaVo 公司,美国)行根管充填术。 术后 X 线片示患牙根充恰填 (图 1 右,图 2 右)。术后 3 个月复查,患者无任何不适, X 线片 显示根尖区未有病变发生,治疗效果佳。2 讨论本文病例中在初次见到 2 例患者的 X 线片时未能找到腭 侧粗大牙根的影

6、像,在开髓及揭髓顶后,发现腭侧根管未位 于颊侧两根管中间对应处,并且偏于髓室底暗线一侧,此时 若贸然使用球钻易造成髓室底和侧壁的穿通,于是采用超声 工作尖向已找到的腭侧一根管的对应侧寻找另一腭侧根管。 本病例的 4 个根管口排列近似梯形,两边分别为颊侧双根管 口的连线和腭侧双根管口的连线,这就与传统的 MB2 根管 的排列形态不一样。 多数情况下髓腔开髓后见到的为 Y 型髓 室底, 本文病例出现的髓室底为近似 X 型。笔者在进行腭侧 双根管预备时,明显感觉到预备阻力大于颊侧双根管,这可 能与近远中腭根根管口的平均距离及平均夹角大于近远中 颊根有关 2 ,因此在临床操作中应小心器械分离的情况。上

7、颌第一磨牙的根管系统容易出现变异。研究 3 表明, 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双根管的发生率为56.8%,而腭侧出现根管数目变异的情况较少见。结合本文病例,笔者认为, 在临床操作时应做到以下几点以探查腭侧可能出现的变异 根管: 1)仔细阅读术前 X 线片,传统的上颌第一磨牙腭侧 根管影像较清晰, 粗大并且较直, 当出现腭根影像模糊不清、 似与颊根对称时,应考虑腭侧变异根管的可能性。2)传统的开髓方式呈一个圆三角形,底边在两个颊根侧,顶在腭根 侧,这势必就减小了腭侧的视野,在不确定解剖环境下揭除 髓室顶时不建议使用球钻直接操作,以免造成髓室穿孔等并 发症,应使用合适功率的超声仪器操作。 3)髓室底有一

8、条 比较明显的暗线,是髓室底的固有解剖标志,一般颊侧双根 分在暗线的两旁,若腭侧根出现在对应双颊根的中央时一般 提示多为单根,若明显偏向近中或远中时,在对应侧有可能 会出现第二腭根 2 。 4)在不确定根管数目时,应借助显微 镜或者 CT 进行根管定位。本文提示上颌第一磨牙虽然颊侧 根管变异较多,但在临床操作时也应注意腭侧根管的变异情 况,避免遗漏根管导致治疗失败。 参考文献 1 Cleghorn BM , Christie WH , Dong CC. Root and root canal morphology of the human permanent maxillary first molar: a literature reviewJ. J Endod , 2006, 32( 9):813-821.2 杨博, 陆群, 白庆霞, 等 . 上颌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