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语法学 第四章第四章 句法句法 第一节:复句 v主要内容: v一、单句与复句的区别 v二、复句分类的原则 v三、复句的类型 v三、多层复句 一、 单句和复句比较 (一)含义 1.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独立的 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并且有一定的语气语调。 1)主谓句: 由主谓短语带上一定的语气语调构成的句子。 同学们已经回到学校了。 他非常健康。 2)非主谓句: 由主谓短语以外的其他短语或单个词的构成。 飞机! 站住! 有人敲门。 好极了! 2.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 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 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白云朵朵,
2、阳光灿烂。 蓝天,远树,金黄色的麦浪。 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 (二)特点: 1.从构成成分上看,复句的直接构成成分 是分句,单句的直接构成成分是句子成分。 陈琳晋级,父母高兴。 陈琳晋级,已成事实。 我不同意,陈琳晋级。 2. 从构成成分之间的联系看,复句中各分句之间都 存在一定的关系:或是因果关系,或是并列关系, 或是转折关系,等等。 单句中各成分之间也有关系:语法上看:它们或是 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或是修饰限制与被修饰限 制的关系;或是补充说明与被补充说明的关系, 等等;语义上看:它们或是施事与动作的关系,或 是受事与动作的关系,或是工具与动作的关系, 等等。 山川明
3、丽,景色迷人。 山川景色,明丽迷人。 3.从语气上看,构成复句的各个分句可以使用相 同的语气,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语气。也就是说, 一个复句不一定只有一种语气,它可以前分句 为甲语气,后分句为乙语气,前后分句的语气 不一致。 她喜欢音乐,也喜欢美术。 去照顾你妈吧,她身边不能离开人。 太好了,我请你喝饮料。 单句一般只能有一种语气:或是陈述 语气,或是疑问语气,或是祈使语气,或 是感叹语气。 (三)单复句的根本区别 不能片面看字数多少,句子中间有无停顿,关键要 看句子包含了几套句子结构:只有一套的是单句; 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是复句。 我相信,你却不一定相信。 (前后互不作句子成分,两套句子结构)
4、 我相信,你一定会学好的。 (后边作前边的宾语,一套句子结构)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我知道: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4)单复句区别中的误区 1认为长句就是复句,短句就是单句 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 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 训。 我曾经说过,即使我不参加,大家也会参加。 蓝天,白云,金黄色的麦浪。 2.认为有关联词的句子是复句,没有的是单句 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到底。 金山拿了笔记本,走了。 3.认为句子结构完整的是复句,残缺的是单句 由于深,所以湖水并不浑浊。 一边走,方亮的心里仍在不停地
5、翻腾。 她想笑,但是笑不出。 二、复句的分类 (一)原则 从关系出发,用标志控制 逻辑语义关系是隐含的,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灵 活性或者不确定性。而关系词语的标志,是一种客 观的形式,不会因人而异,可以作为一种客观的评 判标准。 因为他努力学习,所以能够学会许多新的知识。 如果他努力学习,就能够学会许多新的知识。 只有他努力学习,才能够学会许多新的知识。 因为路不好走,所以今天不能赶到。 如果路不好走,今天就不能赶到。 只有路不好走,今天才不能赶到。 (二)复句关联词作用 1.标明: 两个小句之间原本存在某种关系,用关系词语来衔 接、标示这种特定的语义关系。 他三下两下穿好一件衣服,然后,大步流
6、星地走出院 子。 既有人接站,也有人安排住宿。 2.显示: 各小句之间本来隐含某种或几种关系,用特定的关系 词语使特定的语义关系得到明显的标示。 隔了几道墙,声音听不清楚。 因为隔了几道墙,所以声音听不清楚。 (因果) 如果隔了几道墙,声音就听不清楚。 (假设) 小王的话影响了你,影响了我 小王的话既影响了你,也影响了我 (并列) 小王的话不但影响了你,而且影响了我 (递进) 四、复句的语义关系类型 (一)二分法 1.联合复句:各分句间意义上平等,没有主次之分。 1)并列: A.平列 既又、一方面另一面又 又、一会儿一会儿 B.对举 不是而是、 是不是 并非而是 2)承接: 前后分句按时间、空
7、间或逻辑事理上的顺序说出 连续的动作或相关的情况,分句间有先后相承的 关系。 先再、 一就、 刚就、 便、就、于是、然后、接着、跟着、继而、 3)解说: 分句间有解释和总分两种关系。 一般不用关联词,少数后一分句用“即、就是说” 等关联词。 4)选择: A.未定选择 任选: 或者或者 限选:不是就是、要么要么、 B.已定选择 先舍后取:与其不如 先取后舍 宁可也不 5)递进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 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易到难, 反之亦可。 A.一般递进 不但而且、甚至、更何况 B.反推递进 不但不反而 C.衬托递进 尚且何况 2.偏正复句:分句间有主从之分,正
8、句是主句,偏 句是从句。 1)条件 A.有条件 只要就 只有才 B.无条件 无论都 C.倚变关系 越越 2)假设 A.一致关系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万一),就 (那么、便、则) B.相背关系 即使(哪怕、就算、纵使)也 3)因果 A.说明因果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B.推论因果 既然那么、 4)目的 A.求得 以便、以求、用以、借以、 好、好让、为的是 B.求免 以免、以防、免得、省得、 5)转折 A.重转 虽然(尽管、固然、虽说),但是(可是、 然而、但) B.轻转 虽然、但是、但、然而、可是、却 C.弱转 只是、不过、倒 (二)三分法 1.因果类复句因果顺承 甲乙两事之间只要存在因
9、与果互相顺承的关系,都 属于因果关系:事实的因果、假设的因果;说明的 因果、推论的因果;已然的因果、期盼的因果都是 因果关系 1)因果句说明性因果句 说明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由于因而 以致 这是最典型、最严格的因果关系 2)推断句据实性因果推断句 以事实为根据推断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既然就、 可见 这种因果关系更重视理据性 3)目的句目的性因果隐含句 述说目的和行为,隐含行为目的之间的因果关系 以便、以求、用以、借以、 好、好让、为的是 以免、以防、免得、省得、 4)假设句假设性因果推断句 以假设为根据推断某种结果 如果(假如、假使、倘若、万一),就(那么、 便、则)
10、 即使(哪怕、就算、纵使)也 5)条件句条件性因果推断句 以条件为根据推断某种结果 只有,才 只要就 特殊条件句倚变句(倚变性条件因果推断句) 越越 6)择优句择优性推断句 存在从否定到肯定的推断关系 与其不如 选言推理:甲或乙,甲不好,所以乙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抗。 推理过程: 或者坐以待毙,或者奋起反抗;坐以待毙不好(与其 表否定),所以奋起反抗(不如表肯定)。 与其:在比较两件事的利害得失而决定取舍时,表示 放弃或不赞成的一面。 1.因为面临困境,所以另找出路。(因果句) 2.既然面临困境,那就另找出路。(推断句) 3.只要面临困境,就会另找出路。(条件句) 只有面临困境,才会另找
11、出路。(条件句) 越面临困境,越要另找出路。 (倚变句) 4.如果面临困境,那么另找出路。(假设句) 5.另找出路,以免面临困境。(目的句) 6.与其面临困境,不如另找出路。(择优句) 2.转折类复句反向逆转 甲乙两事之间只要存反向逆转都属于转这类复句: 1)转折句:突转或直转 但是 不过 2)让步句:先让步,后转折 A实让 虽然但是 尽管但是 B虚让 即使也 C总让 无论都 D忍让 宁可也不 3)假转句:假言否定性转折 否则 不然 要不然 1.他们天天锻炼,但(可是)身体还是不好。(直转) 2.虽然他们天天锻炼,但身体还是不好。(实让) 即使他们天天锻炼,身体还是不好。(虚让) 无论他们锻炼
12、与否,身体都不好。(总让) 他们宁可天天锻炼,也不愿意身体不好。(忍让) 3他们天天锻炼,否则身体不会这么好。(假转) 3.并列类复句并举罗列 并列关系:既有人找他,又有人找我。 (横列性) 连贯关系:先有人找他,接着有人找我。 (纵列性) 递进关系:不仅有人找他,而且有人找我 (合取性) 选择关系:或者有人找他,或者有人找我。(析取性) 1.既有人找我,也有人找他。(并列句) 2.先有人找我,接着有人找他。(承接) 3.不仅有人找我,而且有人找他。(递进) 4.或者有人找我,或者有人找他。(选择) 要么人找我,要么有人找他。(选择) (三)值得注意的几种关系 1.宁可也不 让步转折忍让(转折
13、) 已定选先取后舍(并列) 2.与其不如 择优性推断句(因果) 已定选先舍后取(并列) 3.即使也 让步转折虚让 假设相背关系 4.无论都 让步转折总让 条件无条件 (三)二分法和三分法比较 1.三分法以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为标准分为三大类:因 果强调分句间语义上的因果顺承,转折强调分句间 语义上的转向逆反,并列强调分句间语义上的并举 罗列,但又注意通过语言上的差异抓住关系的主要 方面,更容易解释事实。 如果那么 即使也 二分法:都是假设 三分法:假设(因果)、虚让(转折) 2.二分法以分句间语义关系的主从为标准分为两大类: 并列类复句强调分句间没有主从关系,偏正类复句 强调分句间有主从关系,对分
14、句间具体的语义关系 分析不够透彻,不容易解释事实,有时甚至冲突。 不仅而且 不仅不反而 3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并列类复句含义不同:三分法:并 列强调分句间语义上的并举罗列,二分法并列类复 句强调分句间没有主从关系。 五、单重复句和多重复句 如果你不出面干预,或者厂长仍然态度暧昧,他即 使把设备卖了,把厂房卖了,弄得大家日子不好过, 也没人阻止得了。 有些人虽然没有戴帽子,但是批评斗争过他们,伤 了感情;有的地区虽然没有清查过,但是也干了一 些类似的事情。 如果做出了抉择,却由于种种原因达不到你的目的, 从而使你的抉择半途而废,甚至于让别人利用了你 的抉择,以致失败,那你的抉择不仅会害了你自己, 也
15、同样会害了别人。 六、有间复句和紧缩复句 (一)紧缩复句 1.无标紧缩 人在阵地在。 人逢喜事精神爽。 2.有标紧缩 他再笨也比你强 。 书再贵也买。 不给钱也干。 话不说不明。 这东西一碰就碎。 他一毕业就当了记者。 他肯出面就好办。 无私才能无畏 第二节:层次分析法 v主要内容: v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v二、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v三、关于层次分析法 v四、运用层次分析法注意的问题 v五、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一、句子成分分析法及其局限 成分分析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分析句 子结构的方法。由于最早是从句子分析出主 语、谓语等句子成分而得名,又叫句子成分 分析法。 早期代表是李
16、锦熙新著国语文法,认为 一个句子成分由一个实词充当,短语不可以 整体充当句子成分,要分成若干成分。 中期代表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主 张遇到有中心的短语,要分解出中心词和 非中心词把中心词定为基本成分(主语、 谓语),非中心词分为附加成分(定语、 状语)和连带成分(宾语、补语),又叫 中心词分析法。 成分分析法(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 析法)要点: 1.分析的对象是单句。 2.认为一个句子有六大句子成分主语、 谓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语,分为三 个级别:主要成分、附加成分、连带成分。 3.做句子成分的原则上只能是词。 4.分析时先找出全句的中心词做主语和谓语, 其他成分分别依附于它们。 5
17、.分析过程是:先看清全句的主要成分主语 和谓语;再看谓语是哪一种动词,决定它 后面有无连带成分宾语和补语;最后指出 句中的所有附加成分定语和状语。 成分分析法优点: 可以让人一下子把握住一个句子的脉络, 用它分析一个长单句,更能显示这方面的 优越性。 我国首次升空的“神州-3号”模拟载人 飞船经过264个小时在太空运行之后按照原 先预定的时间安全、准确地返回原先计算 好的我国西北某地区的地面。 成分分析法局限性: 离了枝叶主干往往不成立,或不是原来的意思。 他贪图他贪图安逸。 我们便宜我们便宜他了 他死了爷爷。 这些举措方便了群众。 v二、句法构造的层次性 从表面上看,句子或句法结构是词的线性
18、 排列,其实句子或句法结构里词与词之间的 松紧程度是不一样的,词与词的组合有层次。 层次分析法 在分析句子或句法结构时,将句法构造的层 次性考虑进来,并按其构造层次逐层分析,在分 析时指出每一层面的直接组成成分,这种分析方 法叫层次分析法,又叫直接成分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朱德熙先生认为不能简单地把 它看成一种分析方法,而应该开看成一种原则。 方法可用可不用,原则必须遵守。 包括:切分和定性 切分的原则 1.意义原则 A.切分出来的两个直接成分都有意义; B.要符合客观现实; C. .切分出来的两个直接成分搭配起来表示的意义 等于整个组合的意义。 2.结构原则 每次切分后的成分必须能够单说,都
19、是一 个语法单位(词、短语及其省略式) 3.功能原则 每次切分后的成分必须能够组合,切分 不能违反句法规则 一个甜面包 正确:一个/甜面包 错误:一个甜/面包 一片大好形势 正确:一片/大好形势 错误:一片大好/形势 一棵杨树上 正确:一棵杨树/上 错误:一棵/杨树上 在桂芬回家之前 正确:在/桂芬回家之前 错误:在桂芬回家/之前 像小鸟飞似的 正确:像小鸟飞/似的 错误:像/小鸟飞似的 我最好的朋友 正确:我/最好的朋友 错误:我最好/的朋友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精神是: 1.承认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并在句法分析中严格按照 其内部构造层次进行层层分析。 2.每一次分析都要明确说出每一个构造层面的直
20、接组 成成分。 3.分析中只考虑直接构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不管 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结构关系,也不管句法结构中 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 v四、层次分析法注意的问题 1.切分不能凭语感 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 A.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 B.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 C.张教授写的一篇+文章 2.也不能根据语音停顿 跑到河边。 临走的时候。 v五、层次分析法的作用 (一)层次分析法对句法分析,乃至整个语言 结构的分析,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适用范 围关。语音、语汇、语法都可以用。 vzhuang55 zhuang+55 音段成分+超音段成分 zh+uang 声母+韵母 u+ang 韵头+韵身 a+n
21、g 韵腹+韵尾 v无后坐力炮 无后坐力+炮 偏正 无+后坐力 动宾 后+坐力 偏正 武花脸 武+花脸 偏正 花+脸 偏正 尽管古代的一些作家,并不完全是 唯物主义者, 但是他们既然是现实 主义者, 他们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 唯物主义的成分, 因而他们能够从艺 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真理。 转折转折 因因 果果 因因 果果 (二)单就句法来说,层次分析法的作用主要 有: 1.能更好地分化歧义句式。 咬死了农民的狗 咬死了农民的+狗(偏正) 咬死了+农民的狗(动宾) 2.有助于发现新的语法现象,揭示新的语法规律 现象一:一般认为动词都能作谓语。 层次分析法发现,动词单独作谓语有很大 限制,大约50
22、%的动词不能单独作谓语,“企 图”“责怪”“逗”等,像“看”“吃”等虽 然你可以单独作谓语,受语用限制,如“看” 只用在祈使句、答语、对比等句子里 你看! 你看不看?我看。 他看,我不看。 现象二: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父亲的+父亲的父亲 大哥的岳母的儿子 老师的孩子的同事 团长的妻子的哥哥 我们的排长的媳妇 大哥的岳母的+儿子 老师的孩子的+同事 团长的妻子的+哥哥 我们的排长的+媳妇 两种切分意义等值,但第一种切分是合适的。 后一种不符合这类结构的内部组合规则的。 v六、层次切分法的局限性 1.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 分之间显性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法结
23、 构内部隐含的语义结构关系。 咬死了农民的狗。 咬死了农民的鸡。 2.层次分析法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方法,有些现 象解释不了。 木头桌子质量 羊皮领子大衣 北大数学教师 土壤钾盐含量 木头桌子+质量 桌子质量 羊皮领子+大衣 *领子大衣 北大+数学教师 北大教师 土壤+钾盐含量 *土壤含量 为什么? 桌子质量 木头桌子替换桌子(更迭性扩展) 北大教师 数学教师替换教师(更迭性扩展) 羊皮领子大衣 “羊皮领子”与“大衣”组合 (组合性扩展) 土壤钾盐含量 “钾盐含量”与“土壤”组合 (组合性扩展) 第二节第二节 变换分析法变换分析法 v主要内容: v一、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 v二、关于“
24、变换”这个概念 v三、变换分的客观依据 v四、变换分析的基本精神和所遵守的原则 v五、变换分析的作用 v六、变换分析的局限 一、层次分析法的局限和变换分析的产生 层次分析法很有用,但不能揭示句法结 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语言 中有大量的与此相关的现象,如歧义现象。 要揭示句法结构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隐含的 语义结构关系,需要新的分析手段。变换分 析正是适应这种研究的需要而产生的。 我 在 屋顶 上 发现 了 他 主 语 谓 语 第一层:主谓 状 语 中心语第二层:状中 第三层:动宾动 宾 v我在屋顶上发现了他 名词施事+在+名词处所+发现+名词受事 A.我在飞机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25、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 B. 他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他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发现了那张纪念邮 票 A.我在飞机上发现了敌人的坦克。 我在屋顶上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 C. 名词施事+发现+名词受事+时,名词施事+是+ 在+名词处所 我发现了敌人的坦克时我是在飞机上。 我发现了藏在草丛里的小偷时我是在屋顶上。 A式可以变换为C式 B. 他在马桶里发现了小张的钥匙 他在现代汉语词典里发现了那张纪念邮票 D.名词施事+发现+的+名词受事+是+在+名词处所 他发现的小张的钥匙是在马桶里 他发现的那张纪念邮票是在现代汉语词典 里 B式可以变换为D式 vA我送一件衣服给他 B我偷一件衣服给她
26、 C我做一件衣服给他 名词施事+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层次分析法一样 我+ 送一件衣服给他 (主谓) 送一件衣服+给他 (连谓) vA.我送一件衣服给他 “送”“给”两个行为动作一个过程,可以变换为D式 D.名词施事+动词+给+名词与事+名词受事 A式 D式 我送了一件毛衣给他 我送给他一件毛衣 我交了篇论文给陈老 我交给陈老一篇论文 我卖了间房子给老李 我卖给老李一间房子 我递了张名片给曹总 我递给曹总一张名片 我写了封信给刘校长 我写给刘校长一封信 vB.我偷一件衣服给他 “偷”“给”两个行为动作两个过程,不能变换为D式 B式 D式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他 *我买给他一件毛衣 我偷了个
27、梨子给小胖 *我偷给小胖一个梨 我抢了张入场券给我 *他抢给我一张入场券 我要了点餐巾纸给他 *我要给他一点餐巾纸 我取了些钱给张大爷 *我取给张大爷一些钱 vC.我做一件衣服给他 “做”“给”两个行为动作两个过程不能变换为D式 C式 D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他 *我织给他一件毛衣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冲给客人一杯咖啡 我做了只风筝给弟弟 *他做给弟弟一只风筝 我刻了个图章给老王 *我刻给老王一个图章 我剪了些剪纸给妈妈 *我剪给妈妈一些剪纸 vB.我偷一件衣服给他 “偷”“给”两个行为动作两个过程,可以变换为 E.名词施事+从+动词+名词受事+给+名词与事 B式 E式 我买了一件毛衣给他
28、我从上海买了件毛衣给他 我偷了个梨子给小胖 我从铁蛋那偷了个梨给小胖 我抢了张入场券给我 他从小张手里抢了张入场券给我 我要了点餐巾纸给他 我从服务员那要了点餐巾纸给 我取了些钱给张大爷 我从银行取了些钱给张大爷 vC.我做一件衣服给他 “做”“给”两个行为动作两个过程不能变换为E式 C式 E式 我织了一件毛衣给他 *我从上海织了件毛衣给他 我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从厨房冲了杯咖啡给客人 我做了只风筝给弟弟 *他从学校做了只风筝给弟弟 我刻了个图章给老王 *我从家里刻了个图章给老王 我剪了些剪纸给妈妈 *我从学校剪了些剪纸给妈妈 v二、关于“变换”这个概念 “变换”一词是英文transform
29、ation的译名。在中国 大陆一提起transformation,人们往往把它跟乔姆斯 基的转换生成语法联系在一起。其实英文 transformation不同时期有不同含义。 语法研究中,最早使用transformation这一术语的是1896年出 版的英国语法学家纳斯菲尔德的English Grammar Series.解 放前翻译出版为纳氏英文文法。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 据黎先生自己说以纳氏英文文法为蓝本。该书第四册有一 编叫The Transformation and Synthesis of Sentence(句子的 改换和综合)专讲“句子的改换”。纳斯菲尔将 transformatio
30、n定义为:把一个语法形式改换为另一个语法形 式而意义不变。他所说的语法形式指句子格式,他说的意思不 变是基本意思不变。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文法所谓变式句, 就是纳斯菲尔德的transformation of sentence 而我们把美国描写语言学后期代表人物海里斯所使用 的transformation翻译成“变换”。海里斯最早是在话语 分析(1952)一文中使用transformation,他把“变换” 定义为:结构不同而等价的序列之间的替换。如: N1+V+N2跟N2+be+V-ed+by+N1等价,彼此存在可替换性。 在后来的语言结构中同现和变换的分析方法(1957) 一文中,又将“变换”
31、定义为:两个有着相同的个别同现 集合的形类相同的不同结构之间的形式联系。显然看重 “同现”,并将此作为变换的条件。后来在变换理论 (1965)又将“可接受性”作为变换的条件。 总之,英语语法著作中的transformation有三种含义: 在传统语法中,指句子的改换;在美国描写语言学中,指 不同句式的变换;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中,指由底 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我们所讲的变换,是海里斯所 用的transformation的含义。 v三、变换分析的客观依据 层次分析法的客观依据是句法构造的层次性。变换分 析的依据是句法格式的相关性。 v a.张三送给李四那个照相机 b.张三送了那个照相机给李
32、四 c.张三把那个照相机送给了李四 d.那个照相机被张三送给了李四 e.那个照相机张三送给了李四 上面各句无论词类序列、内部层次、句法结构关 系以及语法意义各不相同,代表不同的句法格式。 单句中包含的各个实词之间的语义结构关系是相 同的。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存 在结构的相关性。句法格式的相关性的前提是句 中所包含各个实词之间语义结构关系一致。 v造成这种相关性的原因: 1.语言表达要求细致。同一个意义可以用不同的句 法格式表达,造成语言中存在大量的同义句式。 a.我丢了两把办公室的钥匙。 b.我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丢了。 我把办公室的两把钥匙给丢了。 c.办公室的两把钥匙被我丢了。
33、 办公室的钥匙被我给丢了两把。 d.办公室的两把钥匙我丢了。 办公室的钥匙我给丢了两把。 2.语言表达要求尽可能经济。这常常在上下文中省略 一些词语,这就是原本属于不同句式、内部语义关 系也不相同的两个句子在表达上成了形式相同的歧 义句了。 a.老虎把鸡吃了 b.白菜被鸡吃了 由于省略变成了表面相同而实质不同的“鸡吃了” a.鸡是吃的受事 老虎把鸡吃了回答“老虎把什么吃了” 鸡被老虎吃了回答“什么被老虎吃了” 老虎吃了回答“鸡呢” 鸡吃了回答“鸡呢” b.鸡是吃的施事 白菜被鸡吃了回答“什么被鸡吃了” 鸡把白菜吃了回答“鸡把什么吃了” 白菜吃了回答“白菜呢” 鸡吃了回答“白菜呢” v四、变换分
34、析的基本精神和遵守的原则 变换分析着眼点不在分析句法结构内部,而在句法格 式外部。变换分析是通过考察所分析的有歧义的句 法格式跟与之在结构上有相关性的另外的句法格式 之间的不同联系来达到分化歧义句法格式的目的的 一种分析手段 变换是句式的变换,不是两个具体句子之间的变换 v变换分析遵守的原则: 1.作为一个合格的变换,一定的形成一个变换矩阵, 这个变换矩阵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我们所研究分析 的句法格式(原句式)及其一个个具体事例,置于 变换矩阵左边。二是与原句式在结构上有相关性的 另外的句法格式(变换式)及其一个个具体事例, 置于变换矩阵右边。三是表示原句式与变换式之间 变换关系的箭头,置于原句
35、式与变换式之间。 A. 戏台上摆着鲜花 B. 戏台上演着京戏 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 层次分析法两者相同: 语法意义不同:A表存在,静态,着相当于有 B表活动,动态,表正在进行 A式 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 C式 名词语+动词+在+名词处所 戏台上摆着鲜花 鲜花摆在戏台上 门上贴着对联 对联贴在门上 黑板上写着字 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 画挂在墙上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坐在台上 门口站着人 人站在门口 前排坐着来宾 来宾坐在前排 床上躺着病人 病人躺在床上 B式 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 D式 名词处所 +正在+动词+名词语 台上演着京戏 台上正在演着京戏 门外敲着锣鼓 门外正在
36、敲着锣鼓 外面下着大雨 外面正在下着大雨 大厅里跳着舞 大厅里正在跳着舞 教室里上着课 教室里正在上着课 操场上放映着电影 操场上正在放映着电影 炉子上熬着粥 炉子上正在熬着粥 v2、在变换矩阵中,矩阵左边作为原句式的 一个个 实例,形式(词类序列)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 称高层次语义关系)也必须一致。A式词类序列都 是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 ,构造层次、语法关系也 相同;原句式的各个实例语法意义即高层次语义关 系也相同,都是把处所作为话题成分,表存在,静 态。B式词类序列都是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构造 层次、语法关系也相同;原句式的各个实例语法意 义即高层次语义关系也相同,都是把处
37、所作为话题 成分,表活动,动态。 v3、在变换矩阵中,矩阵右边作为原句式的 一个个 实例,形式(词类序列)必须相同,语法意义(也 称高层次语义关系)也必须一致。C式词类序列都 是名词语+动词+在+名词处所 ,构造层次、语法关系也 相同;变换式的各个实例语法意义即高层次语义关 系也相同,虽然也都表存在,静态,但都以存在的 事物为话题。D式词类序列都是名词处所 +正在+动词+ 名词语构造层次、语法关系也相同;变换式的各个 实例语法意义即高层次语义关系也相同,都是把处 所作为话题成分,表活动,动态,但通过时间副词 表现出来。 v4、在变换矩阵中,每一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 一行作为原句式的 实例和变
38、换式的实例,其共现词 之间语义结构关系(也称低层次的语义关系)必须 一致。原句式“戏台上摆着鲜花”和变换式“鲜花 摆在戏台上”中,“鲜花”和“摆”都是受事和动 作关系,“戏台上”表示“鲜花”的处所。 v5、在变换矩阵中,每一行左右两侧的句子,即每 一行作为原句式的 实例和变换式的实例,两者在语 法意义(也称高层次的语义关系)上的差别必须一 致。原句式“戏台上摆着鲜花”和变换式“鲜花摆 在戏台上”都表静态、存在,差别是一个以处所为 话题,一个以事物为话题;“门上贴和对联”和 “对联贴在门上”中,都表静态、存在,差别也是 一个以处所为话题,一个以事物为话题; v以上原则,朱德熙称为变换分析的平行性
39、原 则,确保变换的合格性,防止鱼目混珠现象。 A式 名词语处所+在+名词语处所 +动词+着 B式 名词语处所+动词 +在+名词处所 a.病人在床上躺着 病人躺在床上 b.孩子们在门口坐着 孩子们坐在门口 c.对联在门上贴着 对联在贴门上 d.书在地上堆着 书堆在地上 e.他在马背上跳着 他跳在马背上 f.他在地上画着 他画在地上 g.水在河里流着 水流在河里 A式 有+名词+动词 B式 有+动词 +的+名词 a.有能力完成 有完成的能力 b.有办法解决 有解决的办法 c.有钱买房子 有买房子的钱 d.有时间研究 有研究的时间 e.有人陪她 有陪她的人 f.有时侯玩 有玩的时侯 g.有人骂过他
40、有骂过他的人 v五、变换分析的作用 (一)可以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 分化歧义句式上,层次分析法强于成分分析法,变 换分析法分化歧义句式的能力更强。层次分析法能 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能分化,层次分析法不能 分化的歧义句式变换分析也能分化。 咬死了 猎人的狗 动 语 宾 语 状 语 ) 中心语 咬死了猎人的 狗 定 语 ) 中心语 动 宾 A式 动词+补语(了)+名词1+的+名词2 C式 把+名词1+的+名词2+动词+补语(了) 咬死了猎人的狗 把猎人的狗咬死了 打破了张三的杯子 把张三的杯子打破了 砸坏了她家的窗户 把她家的窗户啊咋坏了 踢断了桌子的腿 把桌子的腿踢断了 撕破了词典的封面 把词
41、典的封面撕破了 B式 名词1+送+名词2 D式 名词1+送+到+名词2 这张桌子搬卧室 这张桌子搬到卧室 这坛酒提地下室 这坛酒提到地下室 那树苗扛后花园 那树苗扛到后花园 这盆花拿屋里 这盆花拿到屋里 这几捆书送北京大学图书馆 名词1+送+名词2 A式 名词1+送+名词2 C式 名词1+送+给+名词2 这几捆书送北京大学图书馆 这几捆书送给北京大学图书馆 这几本书还王老师 这几本书还给王老师 这批砖卖民本小学 这批砖卖给民本小学 这件衣服送李奶奶 这件衣服送给李奶奶 这笔款交万校长 这笔款交给万校长 B式 动词+补语(了)+名词1+的+名词2 D式 是+指量名词2+动词+补语(了)+名词 咬
42、死了猎人的狗 是那条狗咬死了猎人 做错了习题的同学 是那些同学做错了习题 打伤了鸽子的人 是那个人打伤了鸽子 拆掉了围墙的学校 是那个学校拆掉了围墙 撕破了练习本的孩子 是那个孩子撕破了练本 反对的是他 动词+的+是+名词 A式 动词+的+是+名词 C式 动词+名词 反对的是他 反对他 吃的是馒头 吃馒头 看的是电影 看电影 学的是英语 学英语 惩罚的是他 惩罚他 B式 动词+的+是+的+名词 D式 动词+实词语+的+是+名词 反对的是他 发对搬迁方案的是他 苦练的是他 苦练基本功的是他 违反的是他 违法纪律的是他 出席的是冯平 出席开幕式的是冯平 (一)变换分析法注重句法结构之间的联系,有助
43、于 把语法研究引向深入,揭更多的语法规律。 实例一:双宾结构的远宾语不能由表示占有领 属关系的偏正结构充任。 凡“把”的宾语为表示占有领属的偏正结构, 都不能变换为双宾结构 把我弟弟的箱子给你 *给你我弟弟的箱子 把爸爸的电脑送给张老师了 *送给张老师爸爸的电脑 把我的书给他 *给他我的书 把妈妈的手表送张阿姨 *送张阿姨妈妈的手表 把你的帽子卖给我 *卖给我你的帽子 实例二:现代汉语不用“被”“给”一类的受事主语 句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受事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无标受事主语句特点: 1.主语是有定的 2.谓语是复杂形式 3.主语不能是人称代词 把这个字擦了 这个字擦了 把旧报纸卖了 旧报纸卖了
44、把那啤酒喝了 啤酒喝了 把鸡窝拆了 鸡窝拆了 把他撤了 *他撤了 把它扔了 *它扔了 实例三:使用程度副词“还”的比字句,除了表示比 较外,还能表示比拟,这是使用程度副词“更”的 比字句所不具备的。 一般认为“还”相当于“更”: 他比我还高 一般认为能用“还”的都能用“更”替换 他的胳膊比火柴棍儿还细 *他的胳膊比火柴棍儿更细 那蛇比碗口还粗 *那蛇比碗口更粗 那孩子比书柜还高 *那孩子比书柜更高 哈尔滨比这里还冷 哈尔滨比这里更冷 我哥哥比我还有劲儿 我哥哥比我更有劲儿 小张跑得比王平还快 小张跑得比王平更快 那孔比针眼还小 *那孔比针眼更小 他比狐狸还狡猾 *他比狐狸更狡猾 他们跑得比兔子
45、还快 *他们跑得比兔子更快 实例四:表总括的程度副词“都”的语法意义 “都”确切的语法意义:“都”后面所说的性 状、情况适用于它所指向的某一集体的每一 个体无一例外地独自进行了后面所谈到 的动作,无一例外地具有后面所谈到的性状。 佐佐木、冈本俩*都是同乡,都出生在鹿儿 岛。 *佐佐木是同乡,冈本是同乡。 佐佐木出生在鹿儿岛,冈本出生在鹿儿岛。 v五、变换分析的局限性 可以有效地分化歧义句式,但不能解释造成歧义句 式的原因。 “戏台上摆着鲜花”“戏台上演着京戏” “鲜花摆在戏台上”“戏台上正在演着京戏” 词类序列相同、层次构造相同、结构关系相同为什 么会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 第三节第三节 语义特
46、征分析法语义特征分析法 v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 v关于语义特征 v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 v关于动词+了+时量+了 v关于V有 v关于形容词+(一)点儿! v关于名词语+了 v关于语义特征分析 v一、变换分析的局限与语义特征分析的产生 A式 名词处所+动词+着+名词语 C式 名词语+动词+在+名词处所 (表存在,表静态) 台上坐着主席团 主席团坐在台上 门上贴着对联 对联贴在门上 黑板上写着字 字写在黑板上 墙上挂着画 画挂在墙上 门口站着人 人站在门口 领子上绣着一朵花 一朵花绣在领子上 床上躺着病人 病人躺在床上 床前跪着一个人 一个人跪在床前 头上戴着礼帽
47、礼帽戴在头上 桌上放着几本书 几本书放在桌上 坐:把臀部放在放在椅子上、凳子上或其他物体上物体上,支持身体重量 帖:把薄片状的东西粘在粘在另一个东西上 写:用笔在纸上或其他东西上做字 挂:借助于绳子、钩子、钉子等使物体附着于某处的一点或几点。 站:直着身体,两脚着地或踏在物体上 绣:用彩色丝、绒、棉线在绸、布等上面做成花纹、图像或文字。 跪:两膝弯曲,使一个或两个膝盖着地 戴:把东西放在头、面、胸、臂等处。 放:使处于一定的位置。 动词a:+使附着 动词b:-使附着 A式 名词处所+动词a+着+名词语 B式 名词处所+动词b+着+名词语 通过分析句法格式中处于关键位置的动词在 该句法格式内所呈
48、现的互有差异的小类的词的不 同语义特征,来达到说明造成该同形、歧义句法 格式的原因,这是语义特征分析法的精神所在。 v二、关于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semantic feature)原是语义 学中的概念,指的是某歌词在意义上所具有 的特点。 语义学分析描写词的语义特征有三个目的: 1.从某个特定角度对某一个语义类再进行细分 比如:在有生命事物中,人类是一个语义类, 为了说明同一家族中不同人的不同辈分和相 互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某些语义特征对家 庭中不同称谓的人细分 母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父亲+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哥哥+直系,
49、+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姐姐+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弟弟+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妹妹+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舅妈-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舅父-直系,+男性,-女性,+长辈,-晚辈,+年长,-年幼 2.凸显同属一个语义类的不同词语之间的差异 比如:“火”和“光”同属一个语义类可见自 然现象,但语义上有区别,为了凸显其相互之间的 差异,可以通过描写语义特征 火+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 光+现象,+亮度,+温度,+速度,-形体, 光的
50、速度 *火的速度 大火小火 *大光小光 喝+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用容器, +使事物消失, 吃+动作,-对象为液体,+对象为固体,-+用容器, +使事物消失, 喝水、喝汤、喝啤酒 *喝梨、*喝面包、*喝饭 吃饭、吃面包、吃梨 *吃水、*吃汤、*吃啤酒 3.语义学使用语义特征这个概念,可以用来区别看似 同义实际并不同义的词。 比如:“看”和“看见”好像意义差不多,实际上 除了都是凭借眼睛这一点外,没有别的相同之处。 看 +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看见+凭借眼睛,+被动感知,-自主,-可控, 语法学借用“语义特征”这个概念,有两个 目的: 1.用以解释造成同形多义句法
51、格式的原因 2.用以说明在某个句法格式中,为什么同是 动词或同是形容词或同是名词,为什么有 的能进入,有的不能进入。 语法学和语义学的“语义特征”概念不完全一样: 语法学中所讲的某一小类实词的语义特征是 指该小类实词所特有的、对它所在的句法格式去 制约作用的、并足以区别于其他小类实词的语义 内涵或语义要素。 语法学中所讲词的语义特征都是结合具体的 句法格式概括得到的,而不是离开具体的句法格 式单纯从词义的角度来分析、概括得到的: 一是如果离开具体句式单纯从词汇角度概括一些 词的语义特征,不一定有句法上的价值。 例如:从词汇角度可以将黑板、粉笔、板擦归为 一类,标以“教具”语义特征。这有语汇学价
52、值, 句法学里不一定有价值。 二是某些实词是否具有某种语义特征,只有在具 体的句式中才能分析、概括得到 例如:动词“写”一般不会认为具有“给予”语 义特征”。朱德熙在考察“名词主语+动词+给+ 名词1+名词2” 这一句式后发现凡是能进入这一 句法格式的动词,都具有“给予”语义特征。 “张三写给李四一封信” 语法学使用“语义特征”这一概念着眼 于分析、概括同一句法格式的各个实例中同 一关键位置上的实词所共有的语义特征。 语义特征的表示方法:在所说明的词语 之后加一个方括号,在括号里使用“+”“-” 和扼要的词语来表示所描写的词语具有的语 义特征。 v三、关于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 朱
53、德熙(1979)研究成果 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 b.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c.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d.他刻了一个图章给老王 e.他卖了一辆自行车给小丽 f.他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g.他付了一万元定金给王老板 h.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i.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j.他交了五千元钱给税务局 k.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l.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m.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v这些句子词类序列相同,层次分析法构造、结构关 系都相同,但语法意义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A)包括:a、e、g、j (B)包括:c、f、h、k、m (C)包括:b、d、i、l (A)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
54、e.他卖了一辆自行车给小丽 g.他付了一万元定金给王老板 j.他交了五千元钱给税务局 两个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是一个过程。 (A)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 e.他卖了一辆自行车给小丽 g.他付了一万元定金给王老板 j.他交了五千元钱给税务局 两个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是一个过程。 (B)c.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f.他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h.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k.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m.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两个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是两个过程。,并且 两个过程都是转移过程。 (C)b.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d.他刻了一个图章给老王 i.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l.他做了一只风筝
55、给弟弟 两个动词表示的行为动作是两个过程。两个过 程,一个是制作过程,一个是转移过程。 T1: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 名词主语+动词+给+名词2+名词1 (A)a.他送了一个手机给小王他送给小王一个手机 e.他卖了一辆自行车给小丽他卖给小丽一辆自行车 g.他付了一万元定金给王老板他付给王老板一万元定金 j.他交了五千元钱给税务局他交给税务局五千元钱 (B)c.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他偷给希尔公司一份情报 f.他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他取给王大爷一些钱 h.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他要给小王一些白药 k.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他买给小孙子一辆自行车 m.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
56、给小马 *他讨给小马一些纪念邮票 (C)b.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他煮给王大妈一点百合汤 d.他刻了一个图章给老王 *他刻给老王一个图章 i.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他画给孙教授一幅山水画 l.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他做给弟弟一只风筝 T2:名词主语+动词+名词1+给+名词2 名词主语+从+动词+名词1+给+名词2 (B)c.他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他从我们公司偷了一份情报给希尔公司 f.他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他从银行取了一些钱给王大爷 h.他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他从大夫那要了一些白药给小王 k.他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他从商店买了一辆自行车给小孙子 m.他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57、 他从我这里讨了一些纪念邮票给小马 (C)b.他煮了一点百合汤给王大妈 * d.他刻了一个图章给老王 * i.他画了一幅山水画给孙教授 * l.他做了一只风筝给弟弟 * 各组语法意义的差别由句中动词决定,动词不 同由其语义特征决定 A组各句动词“送、卖、还、交”,都含有“给 予”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a)存在着给予者和接受者双方 (b)存在着从给予者向接受者转移的事物 (c)给予者能动地将所转移的事物从自己一方 转移到接受者一方。 B组各句动词“偷、要、取、买”,都含有 “取得”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a)存在着得者和失者双方 (b)存在着从失者一方向得者一方转移的事物 (c)得者能动地
58、从失者一方获取那被转移的事 物。 C组各句动词“刻、画、煮、做”,都含有 “制作”语义特征,可以描写为: (a)动作者能动地进行某种动作 (b)在动作进行、完成之后产生某种产品 动词a:+给予,-取得,-制作 动词b:-给予,+取得,-制作 动词c:-给予,-取得,+制作 A.名词主语+动词a+名词1+给+名词2 B.名词主语+动词b+名词1+给+名词2 C.名词主语+动词c+名词1+给+名词2 v四、关于动词+了+时量+了 马庆株(1981)研究成果 A.死了三天了 B.等了三天了 C.看了三天了 D.挂了三天了 上面各例词类序列相同“动词+了+时量+了”, 内部层次构造、结构关系相同。 v
59、语法意义不尽相同,代表了四种情况: A句“死了三天了”,其中时量成分“三天”只指 “死”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 伤了三天了、熄了三天了 出现了三天了、到任了三天了 娶了三天了、提拔了三天了 塌了三天了、断了三天了 出嫁了三天了、枯死了三天了 B句“等了三天了”,其中时量成分“三天”只指 “等”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 盼了三天了、哭了三天了 追了三天了、养了三天了 玩儿了三天了、忍了三天了 病了三天了、想了三天了 考虑了三天了、琢磨了三天了 C句“看了三天了”,其中时量成分“三天”既可以 指“看”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 如“那小说我早看完了,看了三天了”;也可以指 “
60、看”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时间,如“那小说我都 看了三天了,还没看完” 听了三天了、讲了三天了 学了三天了、教了三天了 擦了三天了、浇了三天了 剪了三天了、广播了三天了 研究了三天了、商量了三天了 D句“挂了三天了”,其中时量成分“三天”既可以指“挂” 这一行为动作完成、实现后所经历的时间,如“灯笼早挂上 了,都挂了三天了”;也可以指“挂”这一行为动作持续的 时间,如“灯笼太多,我们挂了三天了还没挂完”;还可以 指行为动作造成的“事物存在状态”所持续的时间,如“灯 一直在大门上挂着,都三天了” 插了三天了、帖了三天了 穿了三天了、系了三天了 摆了三天了、戴了三天了 吊了三天了、钉了三天了 动作完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商业综合体前期物业服务合同2500字3篇
- 2024年度版权质押合同的版权价值评估6篇
- 2024年度大型社区物业管理服务委托协议3篇
- 2024年厨房设备安装工程分包合同3篇
- 2024年度招标岗位职责描述3篇
- 2024年动画设计师合作意向书3篇
- 2024版技术研发合同模板及研发标的2篇
- 2024年度企业搬迁导致的供应链调整合同
- 2024年度二手房屋购买协议中的房屋交付证明2篇
- 2024年度保险合同保险条款详细解读3篇
- “口腔种植修复临床护理”的专家共识
- 火电项目管理手册
- 2024年政工职称考试题库附答案(完整版)
- 2023年浙江省统招专升本考试英语真题及答案解析
- 珠宝鉴赏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同济大学
- 食堂油锅起火演练方案及流程
- 实验室生物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微软并购动视暴雪行为动因及并购后发展战略探究10000字(论文)】
- 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情况登记表
- 针织学全套课件
- 2024年上海市奉贤区九年级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